丁新語站在後衙入口,目光從尚未散去的文武官員臉上一掠而過,頓了頓,看向寧鬱。
幾乎是他的目光剛轉向,寧鬱已經準確地望迴來,兩個男人分別站在兩處陰影裏,目光瑩然地碰了碰。
寧鬱含笑頷首,神色坦然靜定,置身公堂,卻仿如悠閑自在地暢遊白山黑水之間。
丁新語微覺讚賞,又想,楊無端是個有運氣的,運氣亦是一種才能,這世間英傑人物何其難覓,卻有這些人願意對她盡心竭力。
他踱迴堂上,腳步聲踏著水磨地麵微微作響,文武官員們紛紛望過來,表情精彩。
丁新語心下冷笑,慢慢地坐到長案後,楊無端也跟了出來,站在他剛停留過的後衙入口,大片陽光不及之地。
他向後仰了仰,微微闔上雙目,一時間懶洋洋地誰也不理,心中轉著念頭。
剛過去的一年,新舊兩黨把端朝這艘紙糊的破船又打得四處漏風,楊無端雖說隱在幕後,可新黨裏稱得上角色的就那幾個,舊黨報複的後手早晚會輪到她。在這樣的前提下,皇帝把她扔來石州府,不管存了多少惡念,起碼是真有一分保全之意。
但這石州府,除了臨近前線,官場之中比之帝都北郢的混水又另有一番兇險,皇帝想必也是知道的。
丁新語不屑地哼了聲,堂下官員唬了一跳,不約而同麵麵相覷,又偷偷摸摸地望向他。
丁新語對這些或明或暗的焦慮視線恍若未覺,右手放到案上握住驚堂木,拇指和食指緩慢地摩挲光滑冰冷的表麵。
若說帝都北郢的廟堂是一潭混水,石州府便是泥淖。可笑元象迴雁兩關相銜唿應,迴雁關將士用命鮮血披瀝,元象關內卻同時內鬥出腥風血雨。
又不是什麽新鮮事,端朝傾舉國之力供養出這一支大軍,皇帝自然不放心,想用文官扼住武將的咽喉;武將多年屈居文官之下,也妄圖在特殊時期撈到反敗為勝的資本。雙方都不敢將爭鬥擺到台麵上,隻得尋了些堂而皇之的名目,譬如今天這場官司,便是丁新語上任以來曆經的不知第幾個迴合。
他有些不耐煩,卻還能忍,丁新語看似驕傲到目下無塵,但混了這麽久官場,又怎可能真的由著性子想怎樣就怎樣……他睫毛閃動,斜了楊無端一眼,又不著痕跡地壓低了眉睫,似睡非睡,竟把滿堂的官員就那麽晾在那兒。
“睡狀元”這架式擺出來,堂下官員比不得梧州和北郢官場上那些成精了的老油子,講究體麵,登時就要發作。
堂下的武將都站在一塊兒,其中最打眼的一位,楊無端目測是個正六品的都指揮使司經曆,因為他身高體闊,威風凜凜,身披鎧甲的樣子就像一座鐵鑄的怒目金剛像,又像是關帝爺旁邊的周倉。
那經曆顯然人如其形,擔任的也是出頭的先鋒,大步往前一跨,腰刀撞得鎧甲哐響,楊無端都被小嚇一跳。
“丁大人,”那經曆敷衍地朝丁新語抱了抱拳,聲音帶著胸腔內的鼓震之音,聽來倒像唿喝,“今日這案子怎生了結?”
他話說得不倫不類,丁新語尚未反應,堂下的石州府文官們先皺了眉,臉露鄙夷。說到底這就是文武矛盾的根源:文官嫌棄武官粗魯無禮,武官厭煩文官屎尿規矩多。
丁新語依然是那副上班時間光明正大瞌睡的死樣子,仿佛什麽都沒聽到。別說那經曆,楊無端都想打他。
“丁大人!”
那經曆提高聲音,震得眾人耳膜嗡嗡直響,又重重地往前邁了一大步,幾乎逼到公案前。他人本高大,這樣往前傾身,便如一座包裹著鐵塊的人肉小山,龐大的陰影擋住了身後的陽光,沉沉地罩向丁新語。
“大膽!”
“退下!”
兩人同時出聲,數個身影疾掠而上,擋在公案之前。
那經曆什麽都還沒看清,隻覺前方一股大力襲來,就像迎麵撞上元象關外那非人力能抗拒的颶風,連人帶鎧甲的兩三百斤卻似渺如鴻毛,腳下輕浮,“噔噔噔”,不由自主地連退了三步。
他退了這三步,又左右搖晃了下,這才驚魂未定地站穩了,抬眼看去。
公案前護著丁新語的卻有三個人。
左邊是一個戴著熊皮風帽的小兵,被他直接略過,中間是一個石州府的衙役,他也並未多看--站在最右首的青年,卻穿著一身暗金色的飛魚服。
錦衣衛!
堂下官員眼尖的早就注意到了隨同楊無端的這名錦衣衛,但他們沒見著府衙外那場好戲,隻以為楊無端被灰溜溜地趕出京城,這錦衣衛是奉命明送暗押,這時忽見他主動出手,心下都是一驚。
端朝的錦衣衛與前明不同,對外的時候遠多過對內,元象關這樣臨近前線之地更是與南鎮撫司接觸頻頻,狄更斯素有嚴令,南鎮撫司隻專營北狄諜報,絕不允許牽涉到官場內的爭鬥。所以石州府這邊的官並不怕錦衣衛。
他們不怕,隻忌憚。
“怎麽?”那經曆吼出眾人的驚疑,“南鎮撫司也要在本案中插上一手?”
楊無端看到另外幾名武將相互交換眼色,看來這名經曆還真是被當槍使。在他們趕路途中,寧鬱也曾經將錦衣衛所得的石州府官員資料詳說給她,但紙麵上的東西又怎比得了現實糾結,楊無端默默地將人和名對號入座,同時倍感困惑:丁新語那把火燒退了觀審的貧民,將千鈞一發的局麵緩和下來,這麽好的機會,這群官員居然不肯遵循官場規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分蛋糕和稀泥,看樣子還打算硬扛到底,他們圖什麽?
難道還真想撕破臉?文武暗鬥是一迴事,皇帝怎麽可能允許他們撕破臉?
除非……
楊無端驟然驚悟,抬眼直直地朝丁新語望去,與他倏然睜開的雙目對個正著。
除非他們就想把事態搞大,巴不得不能收拾,官逼民反--
有人想反!
幾乎是他的目光剛轉向,寧鬱已經準確地望迴來,兩個男人分別站在兩處陰影裏,目光瑩然地碰了碰。
寧鬱含笑頷首,神色坦然靜定,置身公堂,卻仿如悠閑自在地暢遊白山黑水之間。
丁新語微覺讚賞,又想,楊無端是個有運氣的,運氣亦是一種才能,這世間英傑人物何其難覓,卻有這些人願意對她盡心竭力。
他踱迴堂上,腳步聲踏著水磨地麵微微作響,文武官員們紛紛望過來,表情精彩。
丁新語心下冷笑,慢慢地坐到長案後,楊無端也跟了出來,站在他剛停留過的後衙入口,大片陽光不及之地。
他向後仰了仰,微微闔上雙目,一時間懶洋洋地誰也不理,心中轉著念頭。
剛過去的一年,新舊兩黨把端朝這艘紙糊的破船又打得四處漏風,楊無端雖說隱在幕後,可新黨裏稱得上角色的就那幾個,舊黨報複的後手早晚會輪到她。在這樣的前提下,皇帝把她扔來石州府,不管存了多少惡念,起碼是真有一分保全之意。
但這石州府,除了臨近前線,官場之中比之帝都北郢的混水又另有一番兇險,皇帝想必也是知道的。
丁新語不屑地哼了聲,堂下官員唬了一跳,不約而同麵麵相覷,又偷偷摸摸地望向他。
丁新語對這些或明或暗的焦慮視線恍若未覺,右手放到案上握住驚堂木,拇指和食指緩慢地摩挲光滑冰冷的表麵。
若說帝都北郢的廟堂是一潭混水,石州府便是泥淖。可笑元象迴雁兩關相銜唿應,迴雁關將士用命鮮血披瀝,元象關內卻同時內鬥出腥風血雨。
又不是什麽新鮮事,端朝傾舉國之力供養出這一支大軍,皇帝自然不放心,想用文官扼住武將的咽喉;武將多年屈居文官之下,也妄圖在特殊時期撈到反敗為勝的資本。雙方都不敢將爭鬥擺到台麵上,隻得尋了些堂而皇之的名目,譬如今天這場官司,便是丁新語上任以來曆經的不知第幾個迴合。
他有些不耐煩,卻還能忍,丁新語看似驕傲到目下無塵,但混了這麽久官場,又怎可能真的由著性子想怎樣就怎樣……他睫毛閃動,斜了楊無端一眼,又不著痕跡地壓低了眉睫,似睡非睡,竟把滿堂的官員就那麽晾在那兒。
“睡狀元”這架式擺出來,堂下官員比不得梧州和北郢官場上那些成精了的老油子,講究體麵,登時就要發作。
堂下的武將都站在一塊兒,其中最打眼的一位,楊無端目測是個正六品的都指揮使司經曆,因為他身高體闊,威風凜凜,身披鎧甲的樣子就像一座鐵鑄的怒目金剛像,又像是關帝爺旁邊的周倉。
那經曆顯然人如其形,擔任的也是出頭的先鋒,大步往前一跨,腰刀撞得鎧甲哐響,楊無端都被小嚇一跳。
“丁大人,”那經曆敷衍地朝丁新語抱了抱拳,聲音帶著胸腔內的鼓震之音,聽來倒像唿喝,“今日這案子怎生了結?”
他話說得不倫不類,丁新語尚未反應,堂下的石州府文官們先皺了眉,臉露鄙夷。說到底這就是文武矛盾的根源:文官嫌棄武官粗魯無禮,武官厭煩文官屎尿規矩多。
丁新語依然是那副上班時間光明正大瞌睡的死樣子,仿佛什麽都沒聽到。別說那經曆,楊無端都想打他。
“丁大人!”
那經曆提高聲音,震得眾人耳膜嗡嗡直響,又重重地往前邁了一大步,幾乎逼到公案前。他人本高大,這樣往前傾身,便如一座包裹著鐵塊的人肉小山,龐大的陰影擋住了身後的陽光,沉沉地罩向丁新語。
“大膽!”
“退下!”
兩人同時出聲,數個身影疾掠而上,擋在公案之前。
那經曆什麽都還沒看清,隻覺前方一股大力襲來,就像迎麵撞上元象關外那非人力能抗拒的颶風,連人帶鎧甲的兩三百斤卻似渺如鴻毛,腳下輕浮,“噔噔噔”,不由自主地連退了三步。
他退了這三步,又左右搖晃了下,這才驚魂未定地站穩了,抬眼看去。
公案前護著丁新語的卻有三個人。
左邊是一個戴著熊皮風帽的小兵,被他直接略過,中間是一個石州府的衙役,他也並未多看--站在最右首的青年,卻穿著一身暗金色的飛魚服。
錦衣衛!
堂下官員眼尖的早就注意到了隨同楊無端的這名錦衣衛,但他們沒見著府衙外那場好戲,隻以為楊無端被灰溜溜地趕出京城,這錦衣衛是奉命明送暗押,這時忽見他主動出手,心下都是一驚。
端朝的錦衣衛與前明不同,對外的時候遠多過對內,元象關這樣臨近前線之地更是與南鎮撫司接觸頻頻,狄更斯素有嚴令,南鎮撫司隻專營北狄諜報,絕不允許牽涉到官場內的爭鬥。所以石州府這邊的官並不怕錦衣衛。
他們不怕,隻忌憚。
“怎麽?”那經曆吼出眾人的驚疑,“南鎮撫司也要在本案中插上一手?”
楊無端看到另外幾名武將相互交換眼色,看來這名經曆還真是被當槍使。在他們趕路途中,寧鬱也曾經將錦衣衛所得的石州府官員資料詳說給她,但紙麵上的東西又怎比得了現實糾結,楊無端默默地將人和名對號入座,同時倍感困惑:丁新語那把火燒退了觀審的貧民,將千鈞一發的局麵緩和下來,這麽好的機會,這群官員居然不肯遵循官場規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分蛋糕和稀泥,看樣子還打算硬扛到底,他們圖什麽?
難道還真想撕破臉?文武暗鬥是一迴事,皇帝怎麽可能允許他們撕破臉?
除非……
楊無端驟然驚悟,抬眼直直地朝丁新語望去,與他倏然睜開的雙目對個正著。
除非他們就想把事態搞大,巴不得不能收拾,官逼民反--
有人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