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語是那樣一種人,或許因為他生下來便是天之驕子,智慧、美貌、財富、權勢,一切世人趨之若鶩的東西他都唾手可得,所以他什麽都不放在眼裏。
他純然地注重精神,追求著他的真理大道,為此犧牲一切在所不惜。
楊無端無法苟同他,他也不是她能夠說服的,所以他們隻能在這條通往未知的荊棘路上短暫同行,她不知道下一個岔口會在哪裏,丁新語會因為什麽理由再度出賣他,又或者,下次是她先拋棄他。
她什麽也不知道,但丁新語說得對,在那之前他們必須彼此信任,因為當第三方矛盾大於他們之間的矛盾,聯合是唯一的出路。
多麽諷刺的命運,永遠不可能得到最好,隻能在“非常糟”和“沒那麽糟”之間假裝自己有所選擇。
或許丁新語又對了,吾之大患在吾有身,所以有生皆苦。
有生皆苦。
===
府衙大堂上在審的是一個盜竊軍糧案。案情非常簡單,但牽涉到日積月累的軍民矛盾,卻又變得錯綜複雜。
元象關內除了駐軍僅有少量平民,大都是石州府域內被北狄軍隊搶掠一空,失了耕地的農民。他們龜縮進關內,依靠開荒墾田和充當軍隊運送輜重的民夫維持生計。
隨著丁新語和楊無端等革新骨幹相繼調離梧州,再沒有人主持從海外和南襄購買輸送軍糧,運至前線的糧食銳減,北狄人又適時發起兩次衝鋒,端朝軍隊倉猝迎戰,迫不得已,隻得動手搜刮百姓的存糧。
等到戰事暫歇,糧食仍未補運上來,平民中的青壯民夫尚能從軍隊分得少量口糧裹腹,他們的家人卻沒有這麽幸運。正如夫子和管子都強調過的,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生存是人類的第一目標,當這一目標得不到滿足,人們必然鋌而走險。
“三個民夫徒手擊敗了一隊十二名守軍,然後乘夜將整倉糧食分贈給全城的老弱婦孺,”丁新語背對她懶洋洋地問,“這等《唐人傳奇》裏才有的荒唐故事,你信嗎?”
楊無端想起寧鬱,以寧鬱的身手,一個人也能幹得出來。她搖了搖頭,看向那些表情麻木的平民。
“老師的意思……那三個人是出來頂缸的?”
丁新語不置可否地哼了聲。
確實不好辦啊,按律這三個人當斬,但看這滿城出動的架式,隻怕人頭還沒落地,石州府衙先被踏為平地。
事情至此很清楚,軍方代表過來給府尊大人施壓,這些觀審的平民也在以他們的方式默默威脅,丁新語這個民政長官當得遠沒有梧州那麽逍遙,夾板氣灌得足足的。
“軍隊在哪裏?”楊無端奇道。她不是不同情平民,但一碼歸一碼,元象關距前線太近,無論如何不能亂,這時候的上策該是出動軍隊,先*了再談其它。
丁新語旋過半身,噙著一抹嘲諷的笑意,舉起三根手指,“三個時辰後,倘若本府仍未審結此案,就該輪到駐軍行動。”
“還剩多少時間?”
屈起兩根手指。
“一刻鍾。”
===
楊無端有時候覺得,她和丁新語最大的不同在於:她已經覺得自己很胡鬧了,丁新語卻又比她更卑鄙,不但膽大妄為,且不擇手段。
丁新語最後那根手指尚未收迴,角門外的人群突然開始騷動,因為挨得太緊擠得太密,這騷動就如同燒熱的滾油裏濺入一滴生水,瞬間炸開了鍋!
“起火了!”先是有聲音遼遠的、含糊不清的傳過來,不過頃刻之間,已經變成數十人、上百人參差不齊地唿喊著同一句話:“城北起火了!”
楊無端與數百人同時轉頭向北,大約是元象關內駐軍的方向,青天白日之下,透亮的紅光裹著灰黑的煙塵,如同雷擊過後驚慌失措的獸群,貼著地皮滾滾狂奔。
“咣咣”的鑼聲過後,楊無端又聽到織文的聲音尖尖地夾在鑼聲裏:“知府大人諭:城北民居走水,各位鄉親父老要緊地趕迴去救火,本案延期再審!”
像是為了表示強調與確定,他最後重重地敲了一下鑼。銅鑼的聲音本來沉悶有餘清亮不足,但織文這全力一擊下去,竟發出“嗤呱”一聲刺耳的銳響,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咬牙,隻覺得耳朵裏一陣撕裂般的疼痛,餘音半晌嗡嗡不絕。
人群並沒有被他這一句話就轟散,楊無端看著無數張渾渾噩噩的麵孔上終於出現了豐富多彩的神情,疑惑、惶恐、不安、畏懼、竊喜、茫然……這一幕幕就如電影,又像是展開在她麵前的長卷,真真切切地描繪出活生生的人性。
火光高高躥起,似乎連天接地,煙塵隨著風向愈來愈近,或許是心理作用,連楊無端似乎也聞到了燒灼的糊味,人群痛苦而迷茫地蠕動著,就仿佛一條被斬斷了頭的巨龍,失去了思考能力,僅剩下軀幹和四肢在條件反射地垂死掙紮。
有那麽一瞬間,楊無端擔心丁新語會弄巧成拙——當然是他放了那把火——直到那聲尖厲的鳴哨。
她抬頭看天,以為是鷹哨,但那隻扁毛飛禽早已不耐煩人間煙火,伸展開巨大的雙翼滑到遙遠的西天,她隻看到瓦藍幹澀的晴空,而零星飄散著的霰雪。
今天是元月初一,她模模糊糊地想起,新的一年第一天。
那哨音又響了第二次,尖銳地仿佛用指甲劃過玻璃,楊無端打了個寒顫,轉動腦袋四下找哨音來源。
角門內並不是一個好的觀測位置,他們的視角被牆壁和屋簷逼成一線,楊無端什麽都看不到,隻得又看向近處的人群,這迴看出了名堂——人群的表情安定下來。
恐懼和疑惑還在,但不見了茫然,似乎龍的軀幹和四肢得迴了它們的頭顱,哪怕前路依然赴死,至少有人代替他們、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人群開始緩慢地,有秩序地撤離時,丁新語關上了門。
“嗚哨的人姓苟,名字也叫狗,他是漕幫的人,或者說曾經是漕幫的人。現在,他也是元象關內的三方勢力之一。”
丁新語轉迴身,又舉起那三根手指。
“軍。”
“民。”
他說一個字屈下一根手指,半垂著濃密的眼睫,目光似乎朝向楊無端,又似是看著僅剩的那根手指。
楊無端毫不客氣地握住那根修長的食指。
“還有‘我和你’。”
“前事不咎,先並肩子上吧,老師。”
他純然地注重精神,追求著他的真理大道,為此犧牲一切在所不惜。
楊無端無法苟同他,他也不是她能夠說服的,所以他們隻能在這條通往未知的荊棘路上短暫同行,她不知道下一個岔口會在哪裏,丁新語會因為什麽理由再度出賣他,又或者,下次是她先拋棄他。
她什麽也不知道,但丁新語說得對,在那之前他們必須彼此信任,因為當第三方矛盾大於他們之間的矛盾,聯合是唯一的出路。
多麽諷刺的命運,永遠不可能得到最好,隻能在“非常糟”和“沒那麽糟”之間假裝自己有所選擇。
或許丁新語又對了,吾之大患在吾有身,所以有生皆苦。
有生皆苦。
===
府衙大堂上在審的是一個盜竊軍糧案。案情非常簡單,但牽涉到日積月累的軍民矛盾,卻又變得錯綜複雜。
元象關內除了駐軍僅有少量平民,大都是石州府域內被北狄軍隊搶掠一空,失了耕地的農民。他們龜縮進關內,依靠開荒墾田和充當軍隊運送輜重的民夫維持生計。
隨著丁新語和楊無端等革新骨幹相繼調離梧州,再沒有人主持從海外和南襄購買輸送軍糧,運至前線的糧食銳減,北狄人又適時發起兩次衝鋒,端朝軍隊倉猝迎戰,迫不得已,隻得動手搜刮百姓的存糧。
等到戰事暫歇,糧食仍未補運上來,平民中的青壯民夫尚能從軍隊分得少量口糧裹腹,他們的家人卻沒有這麽幸運。正如夫子和管子都強調過的,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生存是人類的第一目標,當這一目標得不到滿足,人們必然鋌而走險。
“三個民夫徒手擊敗了一隊十二名守軍,然後乘夜將整倉糧食分贈給全城的老弱婦孺,”丁新語背對她懶洋洋地問,“這等《唐人傳奇》裏才有的荒唐故事,你信嗎?”
楊無端想起寧鬱,以寧鬱的身手,一個人也能幹得出來。她搖了搖頭,看向那些表情麻木的平民。
“老師的意思……那三個人是出來頂缸的?”
丁新語不置可否地哼了聲。
確實不好辦啊,按律這三個人當斬,但看這滿城出動的架式,隻怕人頭還沒落地,石州府衙先被踏為平地。
事情至此很清楚,軍方代表過來給府尊大人施壓,這些觀審的平民也在以他們的方式默默威脅,丁新語這個民政長官當得遠沒有梧州那麽逍遙,夾板氣灌得足足的。
“軍隊在哪裏?”楊無端奇道。她不是不同情平民,但一碼歸一碼,元象關距前線太近,無論如何不能亂,這時候的上策該是出動軍隊,先*了再談其它。
丁新語旋過半身,噙著一抹嘲諷的笑意,舉起三根手指,“三個時辰後,倘若本府仍未審結此案,就該輪到駐軍行動。”
“還剩多少時間?”
屈起兩根手指。
“一刻鍾。”
===
楊無端有時候覺得,她和丁新語最大的不同在於:她已經覺得自己很胡鬧了,丁新語卻又比她更卑鄙,不但膽大妄為,且不擇手段。
丁新語最後那根手指尚未收迴,角門外的人群突然開始騷動,因為挨得太緊擠得太密,這騷動就如同燒熱的滾油裏濺入一滴生水,瞬間炸開了鍋!
“起火了!”先是有聲音遼遠的、含糊不清的傳過來,不過頃刻之間,已經變成數十人、上百人參差不齊地唿喊著同一句話:“城北起火了!”
楊無端與數百人同時轉頭向北,大約是元象關內駐軍的方向,青天白日之下,透亮的紅光裹著灰黑的煙塵,如同雷擊過後驚慌失措的獸群,貼著地皮滾滾狂奔。
“咣咣”的鑼聲過後,楊無端又聽到織文的聲音尖尖地夾在鑼聲裏:“知府大人諭:城北民居走水,各位鄉親父老要緊地趕迴去救火,本案延期再審!”
像是為了表示強調與確定,他最後重重地敲了一下鑼。銅鑼的聲音本來沉悶有餘清亮不足,但織文這全力一擊下去,竟發出“嗤呱”一聲刺耳的銳響,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咬牙,隻覺得耳朵裏一陣撕裂般的疼痛,餘音半晌嗡嗡不絕。
人群並沒有被他這一句話就轟散,楊無端看著無數張渾渾噩噩的麵孔上終於出現了豐富多彩的神情,疑惑、惶恐、不安、畏懼、竊喜、茫然……這一幕幕就如電影,又像是展開在她麵前的長卷,真真切切地描繪出活生生的人性。
火光高高躥起,似乎連天接地,煙塵隨著風向愈來愈近,或許是心理作用,連楊無端似乎也聞到了燒灼的糊味,人群痛苦而迷茫地蠕動著,就仿佛一條被斬斷了頭的巨龍,失去了思考能力,僅剩下軀幹和四肢在條件反射地垂死掙紮。
有那麽一瞬間,楊無端擔心丁新語會弄巧成拙——當然是他放了那把火——直到那聲尖厲的鳴哨。
她抬頭看天,以為是鷹哨,但那隻扁毛飛禽早已不耐煩人間煙火,伸展開巨大的雙翼滑到遙遠的西天,她隻看到瓦藍幹澀的晴空,而零星飄散著的霰雪。
今天是元月初一,她模模糊糊地想起,新的一年第一天。
那哨音又響了第二次,尖銳地仿佛用指甲劃過玻璃,楊無端打了個寒顫,轉動腦袋四下找哨音來源。
角門內並不是一個好的觀測位置,他們的視角被牆壁和屋簷逼成一線,楊無端什麽都看不到,隻得又看向近處的人群,這迴看出了名堂——人群的表情安定下來。
恐懼和疑惑還在,但不見了茫然,似乎龍的軀幹和四肢得迴了它們的頭顱,哪怕前路依然赴死,至少有人代替他們、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人群開始緩慢地,有秩序地撤離時,丁新語關上了門。
“嗚哨的人姓苟,名字也叫狗,他是漕幫的人,或者說曾經是漕幫的人。現在,他也是元象關內的三方勢力之一。”
丁新語轉迴身,又舉起那三根手指。
“軍。”
“民。”
他說一個字屈下一根手指,半垂著濃密的眼睫,目光似乎朝向楊無端,又似是看著僅剩的那根手指。
楊無端毫不客氣地握住那根修長的食指。
“還有‘我和你’。”
“前事不咎,先並肩子上吧,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