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體諒父親的難處,當初李氏翻她的屋子,要在她院子裏安插人手,她也不過示示威,從未真正給她下過絆子。可是如今李氏竟放肆至此,公然領著人到府上來折辱她,要徹底毀了她!如此,她又怎能坐以待斃?
她要將她手裏殺人的刀子奪過來,拔除她的爪牙令她不能再作惡。而府裏能奪她刀子的,唯有父親和祖母二人,祖母自然指望不上,那便隻剩下父親。
所以此次若父親下不了決心,那便隻能她來幫他下!
“父親,您將阿大阿二撥給我,我病中這些日子,讓他們守在汀蘭院,如此我才安心,”錦秋望著宋運。
“好,他們二人就調派給你,讓他們守著這院子,今後你便不會再遭這樣的禍事了!”宋運滿口答應。
錦秋哂笑,心想隻要有李氏在一日,她的禍事便少不了!
“爹爹,您迴罷,”錦秋滑下身子,滑進被窩裏,闔上雙眼,眼睫如蝶翼般輕顫,“我還想睡一會兒。”
明媚的日光下她的肌膚顯出通透的輕盈的白,濃眉和紅唇淡去,隻餘清淺的一片,這模樣像極了她娘。她的雙眼闔上,她母親的眼睛便睜開。宋運頓住,恍然覺著她娘在盯著他,質問他為何慢待女兒,他手心冒汗,叮囑了一句“好好歇息”便快步走出去了。
錦秋聽著嗒嗒的腳步聲遠去,緩緩睜開了眼。她之所以向宋運要阿大阿二,是這府裏除了主院的丫鬟護院,其餘人等都在李氏的眼皮子底下,或者壓根就是她的人。如此,她要尋許放,其餘人皆不可用。
錦秋起身用罷午膳,阿大阿二便過來了。
二人被喚到落泉齋,紅螺在外頭放風。房門關嚴實了,錦秋才對立在自己麵前的二人道:“你們上迴隨我去儋州,受了不少苦,現下傷可好了?”
阿大阿二雖是主院的人,但上迴隨著錦秋去了一趟南邊,那時錦秋窮得連首飾都當了也沒忘記給銀子讓他們二人去看傷,由此二人心懷感激,現下錦秋又這般問候,他們更是受寵若驚。
阿大忙拱手道:“謝小姐掛懷,區區小傷,不足掛齒,這迴調來汀蘭院,奴才定竭盡全力護衛小姐!”
錦秋笑道:“護衛我倒不必了,隻是有另一件更為棘手的事兒要托二位,”錦秋說罷便從袖間掏出兩張各一百兩的銀票,遞給二人道:“前幾日安置在東跨院的那位想必你們也有聽聞,現下我讓你們將這人尋來。”
二人互望一眼,並未去接那銀票,而是朝錦秋拱手道:“奴才為小姐辦事不需銀兩,但憑小姐吩咐!”
錦秋卻將銀票塞到二人手上,道:“既是要去尋人,自然要些路費,況且你們還需召集些人手一同去尋,興許京城尋不到,還有江州和他老家,無論如何要在一月之內將人尋迴來,這二百兩銀子,你們就收著罷!”
二人麵露疑色,不明白錦秋為何不用府裏的人,卻要讓他們從府外召集人去尋。不過主子的事兒,做奴才的不能多問,他們接過銀子,隨後便收拾東西出了府。
日子一晃而過,芒種將至,日頭是個散了的蛋黃,邊角模糊,光熱肆意揮灑。
鳴夏那兒因著幫朱奧遮掩他去千紅閣一事東窗事發,被國公夫人責罰,這半個月來沒敢出府門一步。前兩日她聽見孫夫人與自家婆母閑話時說到錦秋,沒聽全乎,心裏癢癢,於是以上華南寺上香求子的由頭出了門,祭拜過後便立即往宋府來了。
李氏在府裏等了鳴夏多日,還當她出了什麽事兒,現下聽聞她過來了,心裏的石頭總算落了地。她親自到府門口將人迎進清溪院,關上門將錦秋與許放那迴事同她細細說了。
“當日她是好好的從紅梅軒裏走出來的,反倒是許放被砸了腦袋?”鳴夏瞪大了眼,驚道:“不成想她竟還有幾分力氣。”
“這許放真不堪用,”李氏抱怨道:“從當日的情形看,許放該是連她一根手指頭都沒碰著便怯了場,反被錦秋用玉如意砸了腦袋,白費了我那些功夫!”
鳴夏一手搭在紫檀木案上,從多子盤中拿了個紅得發黑的李子在手裏把玩,眼中劃過一絲恨意,道:“這世間有幾個男子堪用?爹爹當年不也是靠著外祖的勢力才夠到了三品學士的銜?”其實還有話她沒說出來,那便是有些男子上千紅閣還得讓自己妻子遮掩,壓根算不得男人!
李氏蹙眉望著鳴夏,總覺著她今日有些不對,正待要問,卻被鳴夏搶了先:“娘,此事也不算敗了,她雖沒如咱們所願下嫁許放,可現下京中已有好些夫人聽聞了此事,她這名聲算是壞了,皇家又怎能要一個有汙名的女子?”m.xbiqikμ
李氏自然明白其中道理,甚至這些閑話就是她傳出去的。
“我待會兒倒真要去瞧瞧姐姐了,”鳴夏一臉得意,將手裏那李子揉搓了兩下便放迴多子盤裏,站起身來。
“莫去,”李氏衝她擺了擺手,道:“想起當日她從紅梅軒走出來時那神色,我現下都覺著冷,她若是發了狂,傷了你,可怎麽好?”
鳴夏忖了忖,覺著有理,便重新坐下了。
因著錦秋當日那眼神,李氏這半個月來夜夜噩夢纏身,於是派人盯著汀蘭院的一舉一動。可派去的人隻稟報說錦秋遣阿大阿二將趙臻的遺物送迴泉州,她自己倒像個病人日日躺在床上或在院子裏走走,連汀蘭院也沒出。
當初自己搜了她的房她都能上清溪院大鬧一場,如今差些毀了她的清白,以她的脾性,更該你死我活地較量一場才是,怎會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鳴夏,”李氏直愣愣地望著多子盤上的青花紋,搖頭道:“不對,這一迴不對呀!”
“怎麽不對?”
李氏眯了眯眼,沒再說下去,而是望向鳴夏,伸手將她那傾髻上簪的紅翡滴珠金步搖扶正了,道:“你迴罷,出來一趟不容易。”
鳴夏確實趕著迴府,也沒多問,叮囑了幾句便離去了。
而錦秋修養了這十多日,無事時便練練字以平心靜氣,再未被噩夢纏身。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錦秋正抄《心經》,筆下密密麻麻的幾行小字,右手邊一遝宣紙。
紅螺推門進來,輕手輕腳地走到桌案旁將托盤放下,將那用琉璃盞盛著的一碗濃濃的綠豆湯端到錦秋麵前去。
這些日子她看錦秋總是蔫蔫的,便以為天氣炎熱,她心火旺盛,於是親自下廚,做了一碗綠豆湯攤涼了送過來。
“小姐,您先歇一歇罷,奴婢給您做了綠豆湯來,您喝幾口消消暑。”
筆尖一滑,筆下那“識”字的一點點過了頭成了捺,錦秋猛然抬首,眼前便是一碗黃綠色的湯,她不由後退了兩步。
“小姐,您怎麽了?”紅螺關切問道。她立即擱下碗,伸手要去探她的額頭,錦秋側頭躲過,喃喃著:“無事,無事。”
紅螺納罕,卻立即又端起綠豆湯來,道:“這是奴婢特地做的,您嚐嚐。”
錦秋瞥了一眼這湯,又望著紅螺真摯的神情,終是擱下狼毫,緩緩伸手接了來。
錦秋捏起湯匙舀了一勺入口,這綠豆湯微甜,可是她的手卻微微發顫。
紅螺看她喝了一口,微笑了一瞬,轉而又愁眉苦臉道:“小姐,自從上迴奴婢吃錯了東西身子發熱後,秀玉她們就躲著奴婢,不僅如此,奴婢還聽見幾個愛嚼舌根的婆子編排您呢。”
“哦?”錦秋不動神色地放下琉璃盞,用帕子掖了掖嘴角,問道:“她們說什麽?”
“說什麽的都有,有說您與許公子……呸呸呸,奴婢說不出口,還有便是說奴婢和許公子……空口白牙一張嘴,什麽都敢造謠!”
錦秋緩緩坐下,若有所思。其實錦秋也已猜到了,李氏百般手段要害她,造謠更不在話下,甚至她讓阿大阿二去尋許放,也已經是豁出名聲去了。
隻是……算日子至多再一月周劭便該迴了,那時他聽聞了這些風言風語,又將如何呢?興許是會失望罷,而後覺著自己看錯了人?
罷了,王爺本就不是她能肖想的,儋州的事便當作是一場夢,忘卻了最好,興許他迴來時也已忘了那約定,到時也不需她去解釋什麽了。
突然心裏一空,有什麽被抽走了似的,錦秋捂著胸口,軟軟靠在椅背上,闔上眼皮子。
“小姐,您怎麽了?”紅螺去扶她。
“無事,你下去罷,我一個人坐一會兒,”錦秋擺擺手,有氣無力道。
紅螺雖憂心錦秋,卻也不敢再打攪,她輕手輕腳地走了出去,還將門帶上,然而不消半刻鍾,她便又走了迴來。錦秋聽見急促的腳步聲,蹙了蹙眉問:“何事?”
“小姐,阿二迴來了!”
錦秋驀地睜開了眼,騰地站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她要將她手裏殺人的刀子奪過來,拔除她的爪牙令她不能再作惡。而府裏能奪她刀子的,唯有父親和祖母二人,祖母自然指望不上,那便隻剩下父親。
所以此次若父親下不了決心,那便隻能她來幫他下!
“父親,您將阿大阿二撥給我,我病中這些日子,讓他們守在汀蘭院,如此我才安心,”錦秋望著宋運。
“好,他們二人就調派給你,讓他們守著這院子,今後你便不會再遭這樣的禍事了!”宋運滿口答應。
錦秋哂笑,心想隻要有李氏在一日,她的禍事便少不了!
“爹爹,您迴罷,”錦秋滑下身子,滑進被窩裏,闔上雙眼,眼睫如蝶翼般輕顫,“我還想睡一會兒。”
明媚的日光下她的肌膚顯出通透的輕盈的白,濃眉和紅唇淡去,隻餘清淺的一片,這模樣像極了她娘。她的雙眼闔上,她母親的眼睛便睜開。宋運頓住,恍然覺著她娘在盯著他,質問他為何慢待女兒,他手心冒汗,叮囑了一句“好好歇息”便快步走出去了。
錦秋聽著嗒嗒的腳步聲遠去,緩緩睜開了眼。她之所以向宋運要阿大阿二,是這府裏除了主院的丫鬟護院,其餘人等都在李氏的眼皮子底下,或者壓根就是她的人。如此,她要尋許放,其餘人皆不可用。
錦秋起身用罷午膳,阿大阿二便過來了。
二人被喚到落泉齋,紅螺在外頭放風。房門關嚴實了,錦秋才對立在自己麵前的二人道:“你們上迴隨我去儋州,受了不少苦,現下傷可好了?”
阿大阿二雖是主院的人,但上迴隨著錦秋去了一趟南邊,那時錦秋窮得連首飾都當了也沒忘記給銀子讓他們二人去看傷,由此二人心懷感激,現下錦秋又這般問候,他們更是受寵若驚。
阿大忙拱手道:“謝小姐掛懷,區區小傷,不足掛齒,這迴調來汀蘭院,奴才定竭盡全力護衛小姐!”
錦秋笑道:“護衛我倒不必了,隻是有另一件更為棘手的事兒要托二位,”錦秋說罷便從袖間掏出兩張各一百兩的銀票,遞給二人道:“前幾日安置在東跨院的那位想必你們也有聽聞,現下我讓你們將這人尋來。”
二人互望一眼,並未去接那銀票,而是朝錦秋拱手道:“奴才為小姐辦事不需銀兩,但憑小姐吩咐!”
錦秋卻將銀票塞到二人手上,道:“既是要去尋人,自然要些路費,況且你們還需召集些人手一同去尋,興許京城尋不到,還有江州和他老家,無論如何要在一月之內將人尋迴來,這二百兩銀子,你們就收著罷!”
二人麵露疑色,不明白錦秋為何不用府裏的人,卻要讓他們從府外召集人去尋。不過主子的事兒,做奴才的不能多問,他們接過銀子,隨後便收拾東西出了府。
日子一晃而過,芒種將至,日頭是個散了的蛋黃,邊角模糊,光熱肆意揮灑。
鳴夏那兒因著幫朱奧遮掩他去千紅閣一事東窗事發,被國公夫人責罰,這半個月來沒敢出府門一步。前兩日她聽見孫夫人與自家婆母閑話時說到錦秋,沒聽全乎,心裏癢癢,於是以上華南寺上香求子的由頭出了門,祭拜過後便立即往宋府來了。
李氏在府裏等了鳴夏多日,還當她出了什麽事兒,現下聽聞她過來了,心裏的石頭總算落了地。她親自到府門口將人迎進清溪院,關上門將錦秋與許放那迴事同她細細說了。
“當日她是好好的從紅梅軒裏走出來的,反倒是許放被砸了腦袋?”鳴夏瞪大了眼,驚道:“不成想她竟還有幾分力氣。”
“這許放真不堪用,”李氏抱怨道:“從當日的情形看,許放該是連她一根手指頭都沒碰著便怯了場,反被錦秋用玉如意砸了腦袋,白費了我那些功夫!”
鳴夏一手搭在紫檀木案上,從多子盤中拿了個紅得發黑的李子在手裏把玩,眼中劃過一絲恨意,道:“這世間有幾個男子堪用?爹爹當年不也是靠著外祖的勢力才夠到了三品學士的銜?”其實還有話她沒說出來,那便是有些男子上千紅閣還得讓自己妻子遮掩,壓根算不得男人!
李氏蹙眉望著鳴夏,總覺著她今日有些不對,正待要問,卻被鳴夏搶了先:“娘,此事也不算敗了,她雖沒如咱們所願下嫁許放,可現下京中已有好些夫人聽聞了此事,她這名聲算是壞了,皇家又怎能要一個有汙名的女子?”m.xbiqikμ
李氏自然明白其中道理,甚至這些閑話就是她傳出去的。
“我待會兒倒真要去瞧瞧姐姐了,”鳴夏一臉得意,將手裏那李子揉搓了兩下便放迴多子盤裏,站起身來。
“莫去,”李氏衝她擺了擺手,道:“想起當日她從紅梅軒走出來時那神色,我現下都覺著冷,她若是發了狂,傷了你,可怎麽好?”
鳴夏忖了忖,覺著有理,便重新坐下了。
因著錦秋當日那眼神,李氏這半個月來夜夜噩夢纏身,於是派人盯著汀蘭院的一舉一動。可派去的人隻稟報說錦秋遣阿大阿二將趙臻的遺物送迴泉州,她自己倒像個病人日日躺在床上或在院子裏走走,連汀蘭院也沒出。
當初自己搜了她的房她都能上清溪院大鬧一場,如今差些毀了她的清白,以她的脾性,更該你死我活地較量一場才是,怎會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鳴夏,”李氏直愣愣地望著多子盤上的青花紋,搖頭道:“不對,這一迴不對呀!”
“怎麽不對?”
李氏眯了眯眼,沒再說下去,而是望向鳴夏,伸手將她那傾髻上簪的紅翡滴珠金步搖扶正了,道:“你迴罷,出來一趟不容易。”
鳴夏確實趕著迴府,也沒多問,叮囑了幾句便離去了。
而錦秋修養了這十多日,無事時便練練字以平心靜氣,再未被噩夢纏身。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錦秋正抄《心經》,筆下密密麻麻的幾行小字,右手邊一遝宣紙。
紅螺推門進來,輕手輕腳地走到桌案旁將托盤放下,將那用琉璃盞盛著的一碗濃濃的綠豆湯端到錦秋麵前去。
這些日子她看錦秋總是蔫蔫的,便以為天氣炎熱,她心火旺盛,於是親自下廚,做了一碗綠豆湯攤涼了送過來。
“小姐,您先歇一歇罷,奴婢給您做了綠豆湯來,您喝幾口消消暑。”
筆尖一滑,筆下那“識”字的一點點過了頭成了捺,錦秋猛然抬首,眼前便是一碗黃綠色的湯,她不由後退了兩步。
“小姐,您怎麽了?”紅螺關切問道。她立即擱下碗,伸手要去探她的額頭,錦秋側頭躲過,喃喃著:“無事,無事。”
紅螺納罕,卻立即又端起綠豆湯來,道:“這是奴婢特地做的,您嚐嚐。”
錦秋瞥了一眼這湯,又望著紅螺真摯的神情,終是擱下狼毫,緩緩伸手接了來。
錦秋捏起湯匙舀了一勺入口,這綠豆湯微甜,可是她的手卻微微發顫。
紅螺看她喝了一口,微笑了一瞬,轉而又愁眉苦臉道:“小姐,自從上迴奴婢吃錯了東西身子發熱後,秀玉她們就躲著奴婢,不僅如此,奴婢還聽見幾個愛嚼舌根的婆子編排您呢。”
“哦?”錦秋不動神色地放下琉璃盞,用帕子掖了掖嘴角,問道:“她們說什麽?”
“說什麽的都有,有說您與許公子……呸呸呸,奴婢說不出口,還有便是說奴婢和許公子……空口白牙一張嘴,什麽都敢造謠!”
錦秋緩緩坐下,若有所思。其實錦秋也已猜到了,李氏百般手段要害她,造謠更不在話下,甚至她讓阿大阿二去尋許放,也已經是豁出名聲去了。
隻是……算日子至多再一月周劭便該迴了,那時他聽聞了這些風言風語,又將如何呢?興許是會失望罷,而後覺著自己看錯了人?
罷了,王爺本就不是她能肖想的,儋州的事便當作是一場夢,忘卻了最好,興許他迴來時也已忘了那約定,到時也不需她去解釋什麽了。
突然心裏一空,有什麽被抽走了似的,錦秋捂著胸口,軟軟靠在椅背上,闔上眼皮子。
“小姐,您怎麽了?”紅螺去扶她。
“無事,你下去罷,我一個人坐一會兒,”錦秋擺擺手,有氣無力道。
紅螺雖憂心錦秋,卻也不敢再打攪,她輕手輕腳地走了出去,還將門帶上,然而不消半刻鍾,她便又走了迴來。錦秋聽見急促的腳步聲,蹙了蹙眉問:“何事?”
“小姐,阿二迴來了!”
錦秋驀地睜開了眼,騰地站起身,快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