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晚迴府之時,正是午時。
林府東邊的向晚閣之中,各院落廂房依舊保留著幾年前的模樣,半點兒不曾改動。
仿佛時光未曾流逝,昔日那個頑皮愛笑的小姑娘也沒有離開。
向晚閣北麵的書房裏,黃花梨木的桌案上擺著筆墨紙硯。旁邊的木架子上,新摘的茉莉枝條放在天青色圓釉瓷瓶中,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上還沾著幾滴清晨的露水,屋子裏有一股淡淡的茉莉香。
一位身穿芙蓉繡褙子,容貌秀麗的美人此時正坐在桌案後頭,微垂著頭,保養良好的瑩白素手落在桌案上,正小心地翻著墨跡微褪的泛黃紙張。
那紙張之上並非什麽大家之作,卻是些小兒塗鴉。隻見紙張之上的大字,如初學寫字的孩童一般,字跡歪歪扭扭,既無形又無神,甚至有的地方還沾上一團含混不清的墨點。
那容貌秀麗的美人瞧著紙張,目光卻是含著暖意,唇邊掛著笑,卻又帶著幾分惆悵。
也不知阿晚那丫頭,這三年過的怎麽樣。要是知道那丫頭離開之後,自己這麽難受,再重來一迴,她肯定是舍不得讓女兒走了。
這屋中美人正是阿晚的母親,當今的長公主顧嵐。
桌案之上擺著的,是阿晚前些年的練字習作。
她那寶貝女兒,從小就是個不學無術的。
以前還是她這個當娘親的,強逼著她練字讀書,阿晚才勉勉強強堅持著。
可惜這成果嘛,實在是不怎麽拿的出手。因此這些\”大作\”,隻是藏在這書房之中,不見天日。
若非她想要借此舊物,睹物思人一番,恐怕得在那櫃子裏蒙塵一輩子了。
自打阿晚走後的這幾年,長公主顧嵐就養成了這般習慣,每隔幾日,就要到這向晚閣之中坐一會兒。
方才剛剛送走了阿承那孩子,一時之間也無甚雜事,索性便過來這裏呆一會。
想到阿承那孩子,長公主就有些憂心,阿晚走後的這幾年,那孩子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她隱約中,其實能猜到大概是怎麽一迴事。
前幾年,阿晚還在家的時候,同阿承這孩子關係倒是親近的很。
她是看著這個小侄子長大的,這孩子向來是個麵冷心善之人。自家寶貝女兒又是個黏人的性子,天真動人的小姑娘,讓人不喜歡也難。
雖然同阿晚在一起的時候,少年麵上依舊是那般冷峻模樣,然而眼神之中,卻透著他自己也不知曉的溫柔神色。
從小到大,何曾看到這孩子對其他的姑娘家這般。
大概是作為一個母親的直覺,雖然那時候阿晚年紀還小,她卻隱約覺得,兩孩子之間的關係,也該要疏遠一些了。
所以阿晚臨走那日,她才私自扣下了那疊信紙。
等過上幾年,阿承的婚事定下來了,一切也就好了。
她的確十分心疼這個幼年喪母,又被父親常年冷落的親侄子。這孩子才學品性良好,又年少俊朗,若是生在普通世家,她必然會十分中意這樣的金龜婿。
然而,顧承畢竟是一國太子。
將來,是要登上帝位,一統寧國之人。
長公主顧嵐自幼長於深宮之中,從小到大,見多了人心詭譎,陰謀陷害。
而且,更有已逝的先皇後在前,顧承便是這宮廷鬥爭中的受害者。
這些血淋淋的例子還不夠多麽。
她不舍得,也不願意,讓寶貝女兒進那吃人的皇宮之中。
以阿晚的耿直性子,隻怕是能在那虎狼窩中勉強存活就不錯了,怎麽可能在那種地方過的快樂。
這輩子,她隻希望女兒能夠嫁個普普通通的世家公子,不要招惹那些朝堂是非。相夫教子,平平淡淡,和和美美地過完一生。
至於這個侄子,她會盡到姑母的職責,替他選個賢惠能幹的太子妃,助他穩固朝堂之位。
她相信,阿承能分得清,孰輕孰重。
這幾年來,曾經庸庸碌碌,不被三皇子一黨放在眼中的太子顧承,已在無聲無息之間,慢慢強大了起來。
朝堂之上,他過人的能力手腕已經初現端倪。
經過這些年的費心經營,□□一派的勢力更是不容小覷。
幾年之前,朝中尚且隻有幾位頑固的老臣支持太子一黨,多半人均是隻求自保,對這黨羽之爭持觀望態度。
慢慢地,卻是多數倒向了太子這邊。
這些人中,不乏許多有才學之士,成為了顧承的左膀右臂,為他更添了一分助力。
如今,□□與三皇子黨,早已是勢均力敵了。
等到三皇子一黨終於察覺,這隻偽裝成病貓的太子殿下,原來是不可小視的兇猛老虎,已經為時太晚。
這般形勢逆轉,又是對顧承及其有利,長公主自然也是替他開心。
隻是這孩子的婚事,都拖了許久了,還沒個蹤影,也真真是愁人。
這些年,也不知鬧了什麽毛病,阿承以前隻是麵上冰冷了些。
如今卻是麵冷心更冷,治國手段酷烈殘忍,極是無情,背地裏還得了個\”閻王太子\”的難聽名號。
雖說這般嚴苛手段,是為了做一番實事,不得已為之。
可那些養在深宅之中,膽子比兔子還小的閨秀們,聽得這般可怕名聲,即使有攀龍附鳳之心,又哪裏還敢覬覦。
畢竟,再多的榮華富貴,也得留著小命享用不是?
就這麽著,這堂堂太子的婚事,一拖再拖,到了今兒個,還沒個著落。
眼見著,那位做弟弟的三皇子殿下,府裏的那位謝側妃,前些日子都生下男娃了。
這位太子殿下,到如今卻還是孤家寡人。
不過,聽說最近,倒是有位文郡主似乎對這位\”閻王太子\”頗為青睞。
前些時候,遠在嶺南的南安藩王入京朝聖,這位文郡主,便是那南安藩王的長女。
這文郡主自小長在嶺南,那地帶毗鄰蠻荒之地,也就難免染了些蠻人習性。
據說那地方風氣極為開放,那裏土生土長的女子,不像中原女子一般需要謹守陳規教條。
反倒如同蠻夷一般,若是女子有了看中的青年,可直接表明心跡。而且,即便是百般獻殷勤,討男子歡心,也不會被說閑話。
這位自負美貌的文郡主,從來是個心高氣傲的。
在嶺南之時,多少孔武有力的青年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有人為她大戰一場,她也隻是不屑一顧。
然而,初入京城,卻是被那人人懼畏的\”閻王太子\”輕易迷惑了去。
打那以後,這位文郡主,恨不得時時黏在太子身邊,跟顆甩不脫的牛皮糖一般。
不管太子殿下走到哪兒,隻要是能去的地方,必然少不了這位文郡主的靚麗身影。
偏偏這女子又是堂堂番邦郡主,顧承自然不好用那種酷吏手段來整治她。
隻能當做看不見一般,隨她去了。
這民間,風言風語向來是傳的最快的。
不過短短幾日,這位文郡主癡戀太子殿下一事,已經傳的人盡皆知。
雖然傳的那些話,並不如何好聽。
畢竟在京都這邊,女子都是以矜持為重。
這樣女追男,不知羞恥的出格之事,算得上十分有傷風化了。
長公主卻是不怎麽在意這些,這姑娘大膽的性子,倒是同阿晚小時候有些相像。
也不知這般怪異的姑娘,能不能收服住阿承。
長公主顧嵐揉了揉眉間,有些疲累地靠在了椅背上,安靜地閉上眼,舒緩舒緩緊繃的精神。
不過微微眯了片刻。
\”嗒嗒\”,書房外的門忽然被輕輕叩響。
長公主仍舊閉著眼,含糊著應了一聲。
\”夫人,晚姑娘迴來了\”
是大丫鬟秋菊驚喜非常的聲音,嗓門頗亮,生怕隔著門板傳不進來,讓長公主漏了這天大的好消息。
靠在椅背上的長公主顧嵐終於睜開眼,有些發怔。幾乎反應不過來,方才那話,究竟是不是夢中所聞。
那丫頭,不是還有三個月,方才出師麽?
直到外頭的秋菊亮著嗓子,又大聲重複了一遍。
椅背上的秀美婦人才像是終於醒了過來,這確實是真的。
她的寶貝女兒,終於迴來了。
長公主這邊驚喜非常,阿晚那頭卻是早就迫不及待了。
仆人的話前腳剛剛傳到,她就已經順著丫鬟的指示,一路跑到了向晚閣之中。
秋菊這邊喊完話,扭頭見著她,笑著指了指書房。
阿晚感激地迴以一笑。
她興衝衝跑上前,伸出手,\”吱呀\”一聲,推開了門。
林府東邊的向晚閣之中,各院落廂房依舊保留著幾年前的模樣,半點兒不曾改動。
仿佛時光未曾流逝,昔日那個頑皮愛笑的小姑娘也沒有離開。
向晚閣北麵的書房裏,黃花梨木的桌案上擺著筆墨紙硯。旁邊的木架子上,新摘的茉莉枝條放在天青色圓釉瓷瓶中,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上還沾著幾滴清晨的露水,屋子裏有一股淡淡的茉莉香。
一位身穿芙蓉繡褙子,容貌秀麗的美人此時正坐在桌案後頭,微垂著頭,保養良好的瑩白素手落在桌案上,正小心地翻著墨跡微褪的泛黃紙張。
那紙張之上並非什麽大家之作,卻是些小兒塗鴉。隻見紙張之上的大字,如初學寫字的孩童一般,字跡歪歪扭扭,既無形又無神,甚至有的地方還沾上一團含混不清的墨點。
那容貌秀麗的美人瞧著紙張,目光卻是含著暖意,唇邊掛著笑,卻又帶著幾分惆悵。
也不知阿晚那丫頭,這三年過的怎麽樣。要是知道那丫頭離開之後,自己這麽難受,再重來一迴,她肯定是舍不得讓女兒走了。
這屋中美人正是阿晚的母親,當今的長公主顧嵐。
桌案之上擺著的,是阿晚前些年的練字習作。
她那寶貝女兒,從小就是個不學無術的。
以前還是她這個當娘親的,強逼著她練字讀書,阿晚才勉勉強強堅持著。
可惜這成果嘛,實在是不怎麽拿的出手。因此這些\”大作\”,隻是藏在這書房之中,不見天日。
若非她想要借此舊物,睹物思人一番,恐怕得在那櫃子裏蒙塵一輩子了。
自打阿晚走後的這幾年,長公主顧嵐就養成了這般習慣,每隔幾日,就要到這向晚閣之中坐一會兒。
方才剛剛送走了阿承那孩子,一時之間也無甚雜事,索性便過來這裏呆一會。
想到阿承那孩子,長公主就有些憂心,阿晚走後的這幾年,那孩子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她隱約中,其實能猜到大概是怎麽一迴事。
前幾年,阿晚還在家的時候,同阿承這孩子關係倒是親近的很。
她是看著這個小侄子長大的,這孩子向來是個麵冷心善之人。自家寶貝女兒又是個黏人的性子,天真動人的小姑娘,讓人不喜歡也難。
雖然同阿晚在一起的時候,少年麵上依舊是那般冷峻模樣,然而眼神之中,卻透著他自己也不知曉的溫柔神色。
從小到大,何曾看到這孩子對其他的姑娘家這般。
大概是作為一個母親的直覺,雖然那時候阿晚年紀還小,她卻隱約覺得,兩孩子之間的關係,也該要疏遠一些了。
所以阿晚臨走那日,她才私自扣下了那疊信紙。
等過上幾年,阿承的婚事定下來了,一切也就好了。
她的確十分心疼這個幼年喪母,又被父親常年冷落的親侄子。這孩子才學品性良好,又年少俊朗,若是生在普通世家,她必然會十分中意這樣的金龜婿。
然而,顧承畢竟是一國太子。
將來,是要登上帝位,一統寧國之人。
長公主顧嵐自幼長於深宮之中,從小到大,見多了人心詭譎,陰謀陷害。
而且,更有已逝的先皇後在前,顧承便是這宮廷鬥爭中的受害者。
這些血淋淋的例子還不夠多麽。
她不舍得,也不願意,讓寶貝女兒進那吃人的皇宮之中。
以阿晚的耿直性子,隻怕是能在那虎狼窩中勉強存活就不錯了,怎麽可能在那種地方過的快樂。
這輩子,她隻希望女兒能夠嫁個普普通通的世家公子,不要招惹那些朝堂是非。相夫教子,平平淡淡,和和美美地過完一生。
至於這個侄子,她會盡到姑母的職責,替他選個賢惠能幹的太子妃,助他穩固朝堂之位。
她相信,阿承能分得清,孰輕孰重。
這幾年來,曾經庸庸碌碌,不被三皇子一黨放在眼中的太子顧承,已在無聲無息之間,慢慢強大了起來。
朝堂之上,他過人的能力手腕已經初現端倪。
經過這些年的費心經營,□□一派的勢力更是不容小覷。
幾年之前,朝中尚且隻有幾位頑固的老臣支持太子一黨,多半人均是隻求自保,對這黨羽之爭持觀望態度。
慢慢地,卻是多數倒向了太子這邊。
這些人中,不乏許多有才學之士,成為了顧承的左膀右臂,為他更添了一分助力。
如今,□□與三皇子黨,早已是勢均力敵了。
等到三皇子一黨終於察覺,這隻偽裝成病貓的太子殿下,原來是不可小視的兇猛老虎,已經為時太晚。
這般形勢逆轉,又是對顧承及其有利,長公主自然也是替他開心。
隻是這孩子的婚事,都拖了許久了,還沒個蹤影,也真真是愁人。
這些年,也不知鬧了什麽毛病,阿承以前隻是麵上冰冷了些。
如今卻是麵冷心更冷,治國手段酷烈殘忍,極是無情,背地裏還得了個\”閻王太子\”的難聽名號。
雖說這般嚴苛手段,是為了做一番實事,不得已為之。
可那些養在深宅之中,膽子比兔子還小的閨秀們,聽得這般可怕名聲,即使有攀龍附鳳之心,又哪裏還敢覬覦。
畢竟,再多的榮華富貴,也得留著小命享用不是?
就這麽著,這堂堂太子的婚事,一拖再拖,到了今兒個,還沒個著落。
眼見著,那位做弟弟的三皇子殿下,府裏的那位謝側妃,前些日子都生下男娃了。
這位太子殿下,到如今卻還是孤家寡人。
不過,聽說最近,倒是有位文郡主似乎對這位\”閻王太子\”頗為青睞。
前些時候,遠在嶺南的南安藩王入京朝聖,這位文郡主,便是那南安藩王的長女。
這文郡主自小長在嶺南,那地帶毗鄰蠻荒之地,也就難免染了些蠻人習性。
據說那地方風氣極為開放,那裏土生土長的女子,不像中原女子一般需要謹守陳規教條。
反倒如同蠻夷一般,若是女子有了看中的青年,可直接表明心跡。而且,即便是百般獻殷勤,討男子歡心,也不會被說閑話。
這位自負美貌的文郡主,從來是個心高氣傲的。
在嶺南之時,多少孔武有力的青年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有人為她大戰一場,她也隻是不屑一顧。
然而,初入京城,卻是被那人人懼畏的\”閻王太子\”輕易迷惑了去。
打那以後,這位文郡主,恨不得時時黏在太子身邊,跟顆甩不脫的牛皮糖一般。
不管太子殿下走到哪兒,隻要是能去的地方,必然少不了這位文郡主的靚麗身影。
偏偏這女子又是堂堂番邦郡主,顧承自然不好用那種酷吏手段來整治她。
隻能當做看不見一般,隨她去了。
這民間,風言風語向來是傳的最快的。
不過短短幾日,這位文郡主癡戀太子殿下一事,已經傳的人盡皆知。
雖然傳的那些話,並不如何好聽。
畢竟在京都這邊,女子都是以矜持為重。
這樣女追男,不知羞恥的出格之事,算得上十分有傷風化了。
長公主卻是不怎麽在意這些,這姑娘大膽的性子,倒是同阿晚小時候有些相像。
也不知這般怪異的姑娘,能不能收服住阿承。
長公主顧嵐揉了揉眉間,有些疲累地靠在了椅背上,安靜地閉上眼,舒緩舒緩緊繃的精神。
不過微微眯了片刻。
\”嗒嗒\”,書房外的門忽然被輕輕叩響。
長公主仍舊閉著眼,含糊著應了一聲。
\”夫人,晚姑娘迴來了\”
是大丫鬟秋菊驚喜非常的聲音,嗓門頗亮,生怕隔著門板傳不進來,讓長公主漏了這天大的好消息。
靠在椅背上的長公主顧嵐終於睜開眼,有些發怔。幾乎反應不過來,方才那話,究竟是不是夢中所聞。
那丫頭,不是還有三個月,方才出師麽?
直到外頭的秋菊亮著嗓子,又大聲重複了一遍。
椅背上的秀美婦人才像是終於醒了過來,這確實是真的。
她的寶貝女兒,終於迴來了。
長公主這邊驚喜非常,阿晚那頭卻是早就迫不及待了。
仆人的話前腳剛剛傳到,她就已經順著丫鬟的指示,一路跑到了向晚閣之中。
秋菊這邊喊完話,扭頭見著她,笑著指了指書房。
阿晚感激地迴以一笑。
她興衝衝跑上前,伸出手,\”吱呀\”一聲,推開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