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仔譚”輕聲對他道:“那就是開字花的‘花底煲’。[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所謂“花底”就是賭檔從所有“花麵”中預先選出,然後再由賭客投注,有很多的排列組合,早期例如前清時期的花麵會有“水滸傳”或“紅樓夢”的人物,張南皮“張香帥”督粵時期,為了解決與法蘭西開戰的軍餉,曾開禁以鄉試中選舉人為花麵的“闈姓”賭,其實也是“字花”的一種,曾引起朝中清流派的大肆攻擊,雖然張南皮自己也是出身清流,但也被罵得個狗血淋頭。
到了民國初年,玩法就更多也更加吸引,每到“字花”開彩的時候,也就是俗稱的“爆煲”,由“字花”承辦人用竹竿將放入高掛在梁上的“花底煲”打爛,這個時候肯定是門庭若市、人山人海,三十六行、雞鳴狗盜、貧苦大眾都是翹首而待,寄望自己就是幸運兒,能夠陡然而富。
“同興竹館”因為不限字花賭注,而且賠率又高、準時開彩、花樣繁多,因此其“字花”也是辦得最紅火,但是最近這幾天竹館的夥計倒是盼望不要再有人來買“字花”了。
竹館的一樓入內原來是“番攤”檔,有著各式的限注,此時卻是人影渺渺,無人問津。二樓的“騎樓”才是正式的“麻將”門麵,上麵擺了大約二十來張麻將桌,竹館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所謂的“抽水”,即是從贏家的收入中扣除一定的錢財。若在往日這裏早就是人山人海,供不應求,跑進跑出的夥計在忙著招唿客人的茶、煙、水果,“竹戰”的賭客吆五喝六,經常喧鬧到淩晨。但是此時卻是靜悄悄毫無人聲,隻有兩個竹館夥計百無聊賴,站在一旁閑談。
引領“鬼仔譚”和龔千擔二人上樓的夥計指著坐在靠裏的一張酸枝椅上的一個人道:“那位就是我們‘同興竹館’的主持人,朱義勝,勝哥了。”
“鬼仔譚”順著他的手勢看到廳堂裏麵靠牆處的一張酸枝椅上果然坐著個人,低眉閉眼似乎是睡著了過去。“鬼仔譚”和龔千擔都有些意外,原本以為這個朱義勝既然能掌管“同興竹館”這個三教九流匯聚之地多年的主持人,在太平南也算是頗有名聲,想不到看起來不過才二十五六的年紀,而且生得白白淨淨,倒像是個讀書人的做派,“鬼仔譚”和龔千擔都對他生了幾分好感。[.超多好看小說]
那引領的夥計對朱義勝很是恭敬,走上前去輕聲說了兩句,朱義勝立刻就睜開雙眼,望向“鬼仔譚”、龔千擔這邊,然後整個人跳將起來衝到二人跟前,大聲行禮道:“兩位大哥就是卓仁哥請來的?”
“鬼仔譚”連忙用洪門禮數還禮道:“不敢,小弟‘鬼仔譚’,這位是龔千擔,老聯門下尚未‘紮職’(擔任職務),豈敢勞勝哥行禮?我們確實是奉‘火麻仁’和帶妹哥之命前來查探有人在竹館出‘老千’的事情。”
朱義勝好像是久盼甘霖一樣地叫道:“兩位總算是來了,你們再遲點來,我們這間竹館就一定等著關門了!我也不知怎麽向卓仁哥和洪執事交代呀”
“鬼仔譚”十分詫異,道:“賭場五行出入,有人來‘行老正’(賭博作弊)在所難免,也不至於要關門大吉呀。何以勝哥這樣說呀。”
龔千擔也道:“我們和‘十三行’的生死片很快就要到了,是不是那‘水龍’派人來‘搞搞震’,誠心搗亂?”
朱義勝愁眉苦臉地道:“若然是十三行搞怪就好了,我起碼還知道誰是對頭。現在這事情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無可奈何呀。‘同興竹館’是卓仁哥交到我手上主持,如果有什麽冬瓜豆腐,連累他和洪執事遭人話柄,那我就真是該死了!”
“鬼仔譚”道:“勝哥你不若將事情前後說一遍,好讓我們有個頭緒。”
事情頭緒還要從“同興竹館”的“摣數”(賬務主管)說起。竹館主持,手下最得力最重要的就是竹館的“摣數”,也就是管理財務之人。而竹館的財務最重要的莫過於賭客贏錢的抽紅,俗稱所謂的“抽水”。“同興竹館”的“摣數”也是“火麻仁”手下得力的門生,此人姓常,江湖上人送外號“常秋水,”同朱義勝年紀相若,是“沙煲兄弟”、多年好友。常秋水雖然是“同興竹館”的“摣數”,但卻不住在太平南,而是住在昔日省城的大東門外榮華裏附近
此人向來以精明算計出名,聰明絕頂,對於竹館“抽水”收入了如指掌,而且更擅於麻將竹戰,在太平南甚至省城內也算得上是個人物,他與朱義勝在太平南久負盛名,但偏偏就是因為如此才惹出個事端來。
常秋水在太平南出名過目不忘,所以“竹戰”在行,數年來省城有不少賭徒都慕名來到要與他較量,多數都是輸錢铩羽而歸。因此“常秋水”的名頭就越來越響,簡直就是“同興竹館”的生招牌,竹館的生意也蒸蒸日上,成了一棵搖錢樹。他除了竹戰了得,還兼主持“字花”的生意,同樣是搞得有聲有色。朱義勝將其倚為幹城。
但是前段時間朱義勝、常秋水卻因為這個名頭而吃了個大虧。
話說那晚上大約是接近淩晨時分,竹館內仍有不少賭客流連,依舊是人聲鼎沸。突然從太平南街上闖進來了四五個軍裝士兵,荷槍實彈。當時省城內局勢緊張,常有從東江潰敗而迴的桂軍亂兵闖入省城騷亂、搶掠。對於這些丘八,省城內的江湖人士向來是敬而遠之不敢得罪,一般都是用錢財打發,破財擋災。但是這幾個士兵卻是非同一般,談吐中似乎不是普通的散兵遊勇來勒索打秋風。
朱義勝聽聞後不敢怠慢,就親自出來應付。為首的那個看樣子是個帶頭軍官,自稱姓陸,是個營副參謀,其所部原來是駐紮在城外北校場的桂軍一部,因為部隊中欠餉多日,部隊長官就派其前來要同竹館的主持人商量“開拔費”事宜。
所謂“開拔費”是當時以莫榮新為首盤踞省城的桂軍部隊向省城各團體提出:若然能夠出付錢財,就能主動開拔出城,無使省城塗炭。但是桂軍已經軍心大亂,不少部隊都趁機獅子大開口,變成了漫天要價,省城人民更加苦不堪言。
朱義勝聽到是關於“開拔費”事宜,立刻就頭皮發麻:他若然貿然答應開此由頭,肯定會有更多亂軍會蜂擁而來,到時候竹館肯定關門大吉;但是此刻若不答應,這幾個丘八手上有槍,而且軍心大亂,狗急跳牆之下說不定立刻就要出事。
他正在猶豫不決,想立刻派人通知自己的“保家”大哥“火麻仁”之際,那姓陸的參謀道:“朱兄其實也不用如此頭痛,小弟我也是粵西綠林出身,大家兩廣一家。既然你有為難之處,不如就用江湖手段來解決。”朱義勝聽得此言,驚喜道:“什麽江湖手段?”
那陸參謀道:“向來聞得你們‘同興竹館’有個‘常秋水’省城聞名,我這邊也有個竹戰高手。不如就讓他們二人會一會,賭桌上定個輸贏如何?如果我們這邊輸了,一個洋毫也不要立刻離開,絕不騷擾;若是我們贏了,就請為我部弟兄拿出開拔費用。”
朱義勝心中忖道:“常秋水”的名號省城皆知,這家夥還敢來挑戰,必定是有備而來。但是除此之外又別無良法能打發他們走。況且以常秋水的賭技也未必會輸。他雖是老於江湖,但心下一橫,加上又十分依賴常秋水的本事所以也就不作它想,貿然答應了下來。
陸參謀道:“隻是我這位竹戰高手行事低調,不想招人耳目,所以這賭局可要周密。”舊時賭中高手必定結怨甚多,仇家遍布,所以不想招人耳目也是情理之中。朱義勝滿口應承,陸參謀率手下幾個士兵迴頭去帶那位高手而來赴約。朱義勝也立刻派門生從太平南街上的私煙館把常秋水請來。
那常秋水藝高人膽大,聽到有這樣的邀戰,立刻技癢,忍不住就要馬上會一會對方,一口就應承下來。朱義勝連忙吩咐清場,將所有賭客請走,布置下來專等那位高手而來。但是太平南和南關一帶的賭徒都已風聞消息。
結果足足等了大約有一個來鍾,那陸參謀一眾還未迴來。眾人正在疑惑之際,那陸參謀終於前來,但這次他卻沒有帶同手下那幾個護衛士兵一起,隻是隻身前來。朱義勝和常秋水一起問道:“陸長官要帶來的那位高手現在何處呀?”
陸參謀道:“我這位朋友還有些要求才肯開始竹戰。”朱義勝道:“我已經按照你的吩咐清場,現在竹館內已經沒有閑雜人等,他大可以放心。”陸參謀搖搖頭道:“這還不夠,這場竹戰之局隻能有我們四個人而已,其他人一律不得在旁。”(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到了民國初年,玩法就更多也更加吸引,每到“字花”開彩的時候,也就是俗稱的“爆煲”,由“字花”承辦人用竹竿將放入高掛在梁上的“花底煲”打爛,這個時候肯定是門庭若市、人山人海,三十六行、雞鳴狗盜、貧苦大眾都是翹首而待,寄望自己就是幸運兒,能夠陡然而富。
“同興竹館”因為不限字花賭注,而且賠率又高、準時開彩、花樣繁多,因此其“字花”也是辦得最紅火,但是最近這幾天竹館的夥計倒是盼望不要再有人來買“字花”了。
竹館的一樓入內原來是“番攤”檔,有著各式的限注,此時卻是人影渺渺,無人問津。二樓的“騎樓”才是正式的“麻將”門麵,上麵擺了大約二十來張麻將桌,竹館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所謂的“抽水”,即是從贏家的收入中扣除一定的錢財。若在往日這裏早就是人山人海,供不應求,跑進跑出的夥計在忙著招唿客人的茶、煙、水果,“竹戰”的賭客吆五喝六,經常喧鬧到淩晨。但是此時卻是靜悄悄毫無人聲,隻有兩個竹館夥計百無聊賴,站在一旁閑談。
引領“鬼仔譚”和龔千擔二人上樓的夥計指著坐在靠裏的一張酸枝椅上的一個人道:“那位就是我們‘同興竹館’的主持人,朱義勝,勝哥了。”
“鬼仔譚”順著他的手勢看到廳堂裏麵靠牆處的一張酸枝椅上果然坐著個人,低眉閉眼似乎是睡著了過去。“鬼仔譚”和龔千擔都有些意外,原本以為這個朱義勝既然能掌管“同興竹館”這個三教九流匯聚之地多年的主持人,在太平南也算是頗有名聲,想不到看起來不過才二十五六的年紀,而且生得白白淨淨,倒像是個讀書人的做派,“鬼仔譚”和龔千擔都對他生了幾分好感。[.超多好看小說]
那引領的夥計對朱義勝很是恭敬,走上前去輕聲說了兩句,朱義勝立刻就睜開雙眼,望向“鬼仔譚”、龔千擔這邊,然後整個人跳將起來衝到二人跟前,大聲行禮道:“兩位大哥就是卓仁哥請來的?”
“鬼仔譚”連忙用洪門禮數還禮道:“不敢,小弟‘鬼仔譚’,這位是龔千擔,老聯門下尚未‘紮職’(擔任職務),豈敢勞勝哥行禮?我們確實是奉‘火麻仁’和帶妹哥之命前來查探有人在竹館出‘老千’的事情。”
朱義勝好像是久盼甘霖一樣地叫道:“兩位總算是來了,你們再遲點來,我們這間竹館就一定等著關門了!我也不知怎麽向卓仁哥和洪執事交代呀”
“鬼仔譚”十分詫異,道:“賭場五行出入,有人來‘行老正’(賭博作弊)在所難免,也不至於要關門大吉呀。何以勝哥這樣說呀。”
龔千擔也道:“我們和‘十三行’的生死片很快就要到了,是不是那‘水龍’派人來‘搞搞震’,誠心搗亂?”
朱義勝愁眉苦臉地道:“若然是十三行搞怪就好了,我起碼還知道誰是對頭。現在這事情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無可奈何呀。‘同興竹館’是卓仁哥交到我手上主持,如果有什麽冬瓜豆腐,連累他和洪執事遭人話柄,那我就真是該死了!”
“鬼仔譚”道:“勝哥你不若將事情前後說一遍,好讓我們有個頭緒。”
事情頭緒還要從“同興竹館”的“摣數”(賬務主管)說起。竹館主持,手下最得力最重要的就是竹館的“摣數”,也就是管理財務之人。而竹館的財務最重要的莫過於賭客贏錢的抽紅,俗稱所謂的“抽水”。“同興竹館”的“摣數”也是“火麻仁”手下得力的門生,此人姓常,江湖上人送外號“常秋水,”同朱義勝年紀相若,是“沙煲兄弟”、多年好友。常秋水雖然是“同興竹館”的“摣數”,但卻不住在太平南,而是住在昔日省城的大東門外榮華裏附近
此人向來以精明算計出名,聰明絕頂,對於竹館“抽水”收入了如指掌,而且更擅於麻將竹戰,在太平南甚至省城內也算得上是個人物,他與朱義勝在太平南久負盛名,但偏偏就是因為如此才惹出個事端來。
常秋水在太平南出名過目不忘,所以“竹戰”在行,數年來省城有不少賭徒都慕名來到要與他較量,多數都是輸錢铩羽而歸。因此“常秋水”的名頭就越來越響,簡直就是“同興竹館”的生招牌,竹館的生意也蒸蒸日上,成了一棵搖錢樹。他除了竹戰了得,還兼主持“字花”的生意,同樣是搞得有聲有色。朱義勝將其倚為幹城。
但是前段時間朱義勝、常秋水卻因為這個名頭而吃了個大虧。
話說那晚上大約是接近淩晨時分,竹館內仍有不少賭客流連,依舊是人聲鼎沸。突然從太平南街上闖進來了四五個軍裝士兵,荷槍實彈。當時省城內局勢緊張,常有從東江潰敗而迴的桂軍亂兵闖入省城騷亂、搶掠。對於這些丘八,省城內的江湖人士向來是敬而遠之不敢得罪,一般都是用錢財打發,破財擋災。但是這幾個士兵卻是非同一般,談吐中似乎不是普通的散兵遊勇來勒索打秋風。
朱義勝聽聞後不敢怠慢,就親自出來應付。為首的那個看樣子是個帶頭軍官,自稱姓陸,是個營副參謀,其所部原來是駐紮在城外北校場的桂軍一部,因為部隊中欠餉多日,部隊長官就派其前來要同竹館的主持人商量“開拔費”事宜。
所謂“開拔費”是當時以莫榮新為首盤踞省城的桂軍部隊向省城各團體提出:若然能夠出付錢財,就能主動開拔出城,無使省城塗炭。但是桂軍已經軍心大亂,不少部隊都趁機獅子大開口,變成了漫天要價,省城人民更加苦不堪言。
朱義勝聽到是關於“開拔費”事宜,立刻就頭皮發麻:他若然貿然答應開此由頭,肯定會有更多亂軍會蜂擁而來,到時候竹館肯定關門大吉;但是此刻若不答應,這幾個丘八手上有槍,而且軍心大亂,狗急跳牆之下說不定立刻就要出事。
他正在猶豫不決,想立刻派人通知自己的“保家”大哥“火麻仁”之際,那姓陸的參謀道:“朱兄其實也不用如此頭痛,小弟我也是粵西綠林出身,大家兩廣一家。既然你有為難之處,不如就用江湖手段來解決。”朱義勝聽得此言,驚喜道:“什麽江湖手段?”
那陸參謀道:“向來聞得你們‘同興竹館’有個‘常秋水’省城聞名,我這邊也有個竹戰高手。不如就讓他們二人會一會,賭桌上定個輸贏如何?如果我們這邊輸了,一個洋毫也不要立刻離開,絕不騷擾;若是我們贏了,就請為我部弟兄拿出開拔費用。”
朱義勝心中忖道:“常秋水”的名號省城皆知,這家夥還敢來挑戰,必定是有備而來。但是除此之外又別無良法能打發他們走。況且以常秋水的賭技也未必會輸。他雖是老於江湖,但心下一橫,加上又十分依賴常秋水的本事所以也就不作它想,貿然答應了下來。
陸參謀道:“隻是我這位竹戰高手行事低調,不想招人耳目,所以這賭局可要周密。”舊時賭中高手必定結怨甚多,仇家遍布,所以不想招人耳目也是情理之中。朱義勝滿口應承,陸參謀率手下幾個士兵迴頭去帶那位高手而來赴約。朱義勝也立刻派門生從太平南街上的私煙館把常秋水請來。
那常秋水藝高人膽大,聽到有這樣的邀戰,立刻技癢,忍不住就要馬上會一會對方,一口就應承下來。朱義勝連忙吩咐清場,將所有賭客請走,布置下來專等那位高手而來。但是太平南和南關一帶的賭徒都已風聞消息。
結果足足等了大約有一個來鍾,那陸參謀一眾還未迴來。眾人正在疑惑之際,那陸參謀終於前來,但這次他卻沒有帶同手下那幾個護衛士兵一起,隻是隻身前來。朱義勝和常秋水一起問道:“陸長官要帶來的那位高手現在何處呀?”
陸參謀道:“我這位朋友還有些要求才肯開始竹戰。”朱義勝道:“我已經按照你的吩咐清場,現在竹館內已經沒有閑雜人等,他大可以放心。”陸參謀搖搖頭道:“這還不夠,這場竹戰之局隻能有我們四個人而已,其他人一律不得在旁。”(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