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鬼仔譚”說了一說,“鬼仔譚”想了很久,才道:“‘雞康’太叔公要我去風爐巷是為了找公保太公的遺骸,還有那三個紅土風爐,我有預感這一切事情都是大有關聯。<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我們要馬上去見‘豬油順’,說不定他知道所有內情。”
因為要去新城南關,所以三個人稍微喬裝就從一德路而去,避開長堤,到了倉前直街,找了好久才找到豬油順所說的7號,原來是一條橫巷,叫做“曬衫巷”,想必就是因為以前這裏靠近珠江邊,居民洗完衣服在這裏晾曬。
倉前直街離天字碼頭相當近,但是這條橫巷卻是相當僻靜,住的都是些孤寡老人,無親無故,完全沒有外人入內。而他們一入橫巷就看到“豬油順”坐在間小瓦房前的天井,悠然地抽著他的水煙。
他一看到龔千擔三人,哈哈笑道:“你們三個果然是夠膽,經過昨晚的驚嚇居然還敢迴來找我,不錯,不錯。”
看到龔千擔和“鬼仔譚”包紮的傷口,又道:“你們的傷沒什麽大礙吧,死不了吧?”
“鬼仔譚”道:“還要多謝順太叔公救了我們幾個。”“豬油順”擺擺手,道:“你不用那麽好口,賣口乖。你是‘雞康’派來另有所圖.不過你也是讓‘雞康’那老小子給騙了。”
“鬼仔譚”不解道:“太叔公為什麽這樣說?”
“豬油順”哼了一聲,道:“七十年前‘洪兵起義’時,我和‘雞康’那短命種,還有‘洪勝德’的‘靚公保’,也就是你太師公,三個人一起去打清兵。我和‘雞康’僥幸逃了性命,可惜‘靚公保’卻被殺了頭。”
“不過‘雞康’和我都知道‘靚公保’身上有樣東西是洪門寶物,從明朝時就傳了下來的。但是他遇難後就再沒有下落,後來有人在法場地偷偷收斂了‘靚公保’的遺骸,燒成了三個紅土風爐,那件東西一定也收藏在風爐內。所以‘雞康’到現在還是念念不忘。”
龔千擔三個人聽完才恍然大悟,難怪“雞康”莫名其妙地要他們來珠光街法場地,原來居然是為了這樣一件事情。
陳久如道:“難道‘雞康’這麽多年來一直都沒找到?為什麽又要選我們來?”
“豬油順”冷笑道:“他要是找到就好了。當年我們退隱洪門,這麽多年下來仇家實在太多,除了隱姓埋名別無他法,還找什麽風爐呀。[.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說到這裏他又得意地笑道:“說起來‘雞康’還是沒我聰明,他幾十年來就躲在西關逢源街,怎麽就沒想到像我這樣躲在法場地這裏?就算我的仇家膽子再大也不敢來這裏找我晦氣呀,還可以查探靚公保那三個風爐,一舉兩得,哈哈哈!”
“鬼仔譚”待他笑完,道:“太叔公,那當年是誰燒了那三個紅土風爐的?那人應該知道詳情呀。”
“豬油順”收住笑聲,想了一陣,道:“我也不知道是誰收斂了‘靚公保’的遺骸。但我知道此人一定是當年‘火燒瓊花會館’逃出來的洪門弟子。”
陳久如打了個突,道:“‘火燒瓊花會館’?”
豬油順點點頭,雙眼看著天空,出了好一會神,迴首起往事
“佛山的瓊花會館,當年何等興盛?大戲班的行會,有多少梨園名家?可惜李文茂大王大成國事敗後,清兵大肆圍捕大戲班中人,就算是那些非洪門中人都被殺了不少。”
“最後官兵圍攻‘瓊花會館’,會館被圍,我大戲班洪門弟子豈能不去?本來我也要和‘靚公保’一同前往,結果我從廣西趕迴來的路上被潯州協的副將發現,被他手下的綠營兵追殺,差點就丟了性命。
等到我逃迴省城,才知道清兵已經攻破了‘瓊花會館’,大半弟子遇難,所有紅船被毀。可憐我許多永春師兄弟,幾乎全部死在了清兵刀下,成了江底冤魂,到今天還是無人祭祀!連‘靚公保’都被押來省城處斬,我就隻能偷偷躲在省城外,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這麽多紅船弟子死在了法場地,曝屍無人收斂!他們和我都親如兄弟,有若同胞呀。”
說到這裏,這個九十歲的老人再都忍受不住,老淚縱橫,繼而嚎啕大哭,像是抑壓了多年的悲憤終於能爆發出來。
龔千擔三人都默然無語,本來幾十年前的太平軍興、洪兵起義,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過遙遠,難以理解,但現在看到這位年邁的老人到了這個年紀,說起當年慘況還如此傷感,三個人忍不住都替當年遇難的洪門前輩而感到悲傷,感同身受,這無數就義的洪門先輩更加敬仰。
“鬼仔譚”擔心“豬油順”年事已高,怕他太過傷心對身體不好,不斷好言慰勸,“豬油順”才平複過來。
他擦幹了眼淚之後,才道:“‘瓊花會館’被火燒過後,官府銷禁大戲粵劇,所有紅船從此絕跡兩廣,紅船洪門弟子為逃脫官府追殺紛紛走避粵西鄉野,而我的師傅永春王黃華寶更是直到光緒年才迴到佛山終老。”
龔千擔這才知道大戲粵劇在太平天國之後被官府銷禁近二十幾年,不禁十分感歎,道:“順太公,那當年收斂靚公保遺骸的人會不會就是你在‘瓊花會館’的永春兄弟?”
“豬油順”點點頭,道:“一定是,當年‘瓊花會館’的紅船中人很多是洪門和永春弟子。其實我一早就知道是哪個。”
“鬼仔譚”道:“是誰?”“豬油順”道:“應該就是‘關帝廳’的‘白飯魚’白貴標。”
龔千擔道:“您說的是省城四大公司之一的河南‘關帝廳’?”
“關帝廳”就是雄踞“河南”的“洪英忠義社”,省城洪門四大公司之一,其設總堂於“河南”名刹“海幢寺”。“關帝廳”的弟子大多數是以乞丐為身份掩護,數量龐大,經常在“河南”的舊關帝廟聚集,所以“洪英忠義社”在省城人稱“關帝廳”。
故此“河南”又以丐幫聞名,與後世的“東山少爺”、“西關小姐”並稱。“關帝廳”的丐幫經常糾集成群出動,遇有商鋪開張、婚筵喜慶就前去堵塞門口,借機勒索,由於人數龐大又組織嚴密,自清到民國,曆代官府都無可奈何,剿不勝剿。
省城東、北、南郊都是村落成群,自古民風剽悍,遠有三元裏抗英就是城北鄉民為主,可見一斑。所以“關帝廳”在河南簡直就是土皇帝,基本附近鄉鎮的年輕村民都為其弟子,連雄鎮“河南”的李福同都要讓他們三分。“關帝廳”在省城四大公司內,也是最受百姓的討厭。
“豬油順”繼續道:“不錯,白貴標江湖上人稱‘白飯魚’,當年任職‘關帝廳’摣數,同‘靚公保’是過命的交情,也隻有他最清楚究竟那件洪門寶物是什麽東西。”
“鬼仔譚”一聽“寶物”兩字,忍不住道:“太叔公,那究竟是重要的東西,這麽多人連外國人也想染指?”
“豬油順”道:“我當年曾聽‘白飯魚’和‘靚公保’約摸提到過,那是從南宋時流傳下來的一樣東西,後來傳到康熙時的洪門五祖,自高溪廟結義後就被帶來到了廣東,再由‘乾嘉七祖’共同看護。”
“我追尋了‘白飯魚’幾十年,但是他卻銷聲匿跡,到今天恐怕已經不在人世。其實那寶物也不一定有多厲害,不然靚公保又怎會死在官府手下?恐怕都是故老傳說、神乎其神而已。”
龔千擔皺了皺眉頭道:“我曾聽‘雞康’太公說過什麽洪門‘召神令’,是否就是這樣東西?”
“豬油順”聽他這樣說完,臉色變了變,道:“召神令、請神咒,看來‘雞康’也知道了。”
“鬼仔譚”知道這個洪門老叔父心中藏著太多的秘密,於是誠懇道:“順太公,還請你將所有實情相告。昨晚珠光街的事情實在太過怪異,西關女工、小童無故失蹤;東山戴公館,還有那個怪人,這一切都是應該有關聯的,我說的對吧?”
“豬油順”歎了口氣,道:“好吧,我就說件往事與你們聽,你們聽完就會明白昨晚的事了。”
“鬼仔譚”三人都屏息靜氣,看著“豬油順”。
“豬油順”卻不急著講,而是好整以暇地拿出一套茶壺和茶杯,沏了壺濃濃普洱,斟了四杯茶,叫聲道:“來,請茶!”
龔千擔三人真是又急又氣,這個死老頭偏偏在緊要關頭來賣關子,但是又不敢不從,隻好都拿起茶來喝。
“豬油順”看著龔千擔和“鬼仔譚”喝完茶,對著“鬼仔譚”道:“你知道你父親‘公腳先’也是洪門中人吧?”“鬼仔譚”打了個突,不明白他為明知故問,就道:“我當然知道,家父是香港福字山頭的‘福聯山’、興和堂弟子,總堂就在西環。”
“豬油順”點點頭,道:“嗯,你們‘福聯興’是七祖去福建創立的福字山頭之一,你也算是洪門弟子了。”
“鬼仔譚”還是一頭霧水,隻好連連稱是。
“豬油順”又對龔千擔道:“你是老聯的弟子,按輩分,我是你的太公,但是洪門在講茶的規矩,你們兩個又知道多少?”
龔千擔、“鬼仔譚”麵麵相覷,都茫然地點了點頭。“豬油順”搖搖頭,歎氣道:“真是江河日下,一蟹不如一蟹。你們這些洪門後進居然一點規矩也不懂,真是不知你們的父輩、老大是怎麽教人的?”
在龔千擔、“鬼仔譚”麵前,他“豬油順”的輩分實在是高得太多,現在教訓起來,他二人都不禁麵紅耳赤,十分慚愧。
“豬油順”又對著他們兩個搖了大半天的頭,才將茶壺蓋拿了起來,蓋在茶壺耳上,問道:“你們有誰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龔千擔在蓮香大茶樓做了這麽久雜工,當然清楚,立即道:“弟子曉得,這是客人要夥計添水。”
“豬油順”道:“那為什麽茶壺蓋如果蓋起來,茶樓的夥計就不能添水呢?你又知道這是什麽道理?”
因為要去新城南關,所以三個人稍微喬裝就從一德路而去,避開長堤,到了倉前直街,找了好久才找到豬油順所說的7號,原來是一條橫巷,叫做“曬衫巷”,想必就是因為以前這裏靠近珠江邊,居民洗完衣服在這裏晾曬。
倉前直街離天字碼頭相當近,但是這條橫巷卻是相當僻靜,住的都是些孤寡老人,無親無故,完全沒有外人入內。而他們一入橫巷就看到“豬油順”坐在間小瓦房前的天井,悠然地抽著他的水煙。
他一看到龔千擔三人,哈哈笑道:“你們三個果然是夠膽,經過昨晚的驚嚇居然還敢迴來找我,不錯,不錯。”
看到龔千擔和“鬼仔譚”包紮的傷口,又道:“你們的傷沒什麽大礙吧,死不了吧?”
“鬼仔譚”道:“還要多謝順太叔公救了我們幾個。”“豬油順”擺擺手,道:“你不用那麽好口,賣口乖。你是‘雞康’派來另有所圖.不過你也是讓‘雞康’那老小子給騙了。”
“鬼仔譚”不解道:“太叔公為什麽這樣說?”
“豬油順”哼了一聲,道:“七十年前‘洪兵起義’時,我和‘雞康’那短命種,還有‘洪勝德’的‘靚公保’,也就是你太師公,三個人一起去打清兵。我和‘雞康’僥幸逃了性命,可惜‘靚公保’卻被殺了頭。”
“不過‘雞康’和我都知道‘靚公保’身上有樣東西是洪門寶物,從明朝時就傳了下來的。但是他遇難後就再沒有下落,後來有人在法場地偷偷收斂了‘靚公保’的遺骸,燒成了三個紅土風爐,那件東西一定也收藏在風爐內。所以‘雞康’到現在還是念念不忘。”
龔千擔三個人聽完才恍然大悟,難怪“雞康”莫名其妙地要他們來珠光街法場地,原來居然是為了這樣一件事情。
陳久如道:“難道‘雞康’這麽多年來一直都沒找到?為什麽又要選我們來?”
“豬油順”冷笑道:“他要是找到就好了。當年我們退隱洪門,這麽多年下來仇家實在太多,除了隱姓埋名別無他法,還找什麽風爐呀。[.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說到這裏他又得意地笑道:“說起來‘雞康’還是沒我聰明,他幾十年來就躲在西關逢源街,怎麽就沒想到像我這樣躲在法場地這裏?就算我的仇家膽子再大也不敢來這裏找我晦氣呀,還可以查探靚公保那三個風爐,一舉兩得,哈哈哈!”
“鬼仔譚”待他笑完,道:“太叔公,那當年是誰燒了那三個紅土風爐的?那人應該知道詳情呀。”
“豬油順”收住笑聲,想了一陣,道:“我也不知道是誰收斂了‘靚公保’的遺骸。但我知道此人一定是當年‘火燒瓊花會館’逃出來的洪門弟子。”
陳久如打了個突,道:“‘火燒瓊花會館’?”
豬油順點點頭,雙眼看著天空,出了好一會神,迴首起往事
“佛山的瓊花會館,當年何等興盛?大戲班的行會,有多少梨園名家?可惜李文茂大王大成國事敗後,清兵大肆圍捕大戲班中人,就算是那些非洪門中人都被殺了不少。”
“最後官兵圍攻‘瓊花會館’,會館被圍,我大戲班洪門弟子豈能不去?本來我也要和‘靚公保’一同前往,結果我從廣西趕迴來的路上被潯州協的副將發現,被他手下的綠營兵追殺,差點就丟了性命。
等到我逃迴省城,才知道清兵已經攻破了‘瓊花會館’,大半弟子遇難,所有紅船被毀。可憐我許多永春師兄弟,幾乎全部死在了清兵刀下,成了江底冤魂,到今天還是無人祭祀!連‘靚公保’都被押來省城處斬,我就隻能偷偷躲在省城外,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這麽多紅船弟子死在了法場地,曝屍無人收斂!他們和我都親如兄弟,有若同胞呀。”
說到這裏,這個九十歲的老人再都忍受不住,老淚縱橫,繼而嚎啕大哭,像是抑壓了多年的悲憤終於能爆發出來。
龔千擔三人都默然無語,本來幾十年前的太平軍興、洪兵起義,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過遙遠,難以理解,但現在看到這位年邁的老人到了這個年紀,說起當年慘況還如此傷感,三個人忍不住都替當年遇難的洪門前輩而感到悲傷,感同身受,這無數就義的洪門先輩更加敬仰。
“鬼仔譚”擔心“豬油順”年事已高,怕他太過傷心對身體不好,不斷好言慰勸,“豬油順”才平複過來。
他擦幹了眼淚之後,才道:“‘瓊花會館’被火燒過後,官府銷禁大戲粵劇,所有紅船從此絕跡兩廣,紅船洪門弟子為逃脫官府追殺紛紛走避粵西鄉野,而我的師傅永春王黃華寶更是直到光緒年才迴到佛山終老。”
龔千擔這才知道大戲粵劇在太平天國之後被官府銷禁近二十幾年,不禁十分感歎,道:“順太公,那當年收斂靚公保遺骸的人會不會就是你在‘瓊花會館’的永春兄弟?”
“豬油順”點點頭,道:“一定是,當年‘瓊花會館’的紅船中人很多是洪門和永春弟子。其實我一早就知道是哪個。”
“鬼仔譚”道:“是誰?”“豬油順”道:“應該就是‘關帝廳’的‘白飯魚’白貴標。”
龔千擔道:“您說的是省城四大公司之一的河南‘關帝廳’?”
“關帝廳”就是雄踞“河南”的“洪英忠義社”,省城洪門四大公司之一,其設總堂於“河南”名刹“海幢寺”。“關帝廳”的弟子大多數是以乞丐為身份掩護,數量龐大,經常在“河南”的舊關帝廟聚集,所以“洪英忠義社”在省城人稱“關帝廳”。
故此“河南”又以丐幫聞名,與後世的“東山少爺”、“西關小姐”並稱。“關帝廳”的丐幫經常糾集成群出動,遇有商鋪開張、婚筵喜慶就前去堵塞門口,借機勒索,由於人數龐大又組織嚴密,自清到民國,曆代官府都無可奈何,剿不勝剿。
省城東、北、南郊都是村落成群,自古民風剽悍,遠有三元裏抗英就是城北鄉民為主,可見一斑。所以“關帝廳”在河南簡直就是土皇帝,基本附近鄉鎮的年輕村民都為其弟子,連雄鎮“河南”的李福同都要讓他們三分。“關帝廳”在省城四大公司內,也是最受百姓的討厭。
“豬油順”繼續道:“不錯,白貴標江湖上人稱‘白飯魚’,當年任職‘關帝廳’摣數,同‘靚公保’是過命的交情,也隻有他最清楚究竟那件洪門寶物是什麽東西。”
“鬼仔譚”一聽“寶物”兩字,忍不住道:“太叔公,那究竟是重要的東西,這麽多人連外國人也想染指?”
“豬油順”道:“我當年曾聽‘白飯魚’和‘靚公保’約摸提到過,那是從南宋時流傳下來的一樣東西,後來傳到康熙時的洪門五祖,自高溪廟結義後就被帶來到了廣東,再由‘乾嘉七祖’共同看護。”
“我追尋了‘白飯魚’幾十年,但是他卻銷聲匿跡,到今天恐怕已經不在人世。其實那寶物也不一定有多厲害,不然靚公保又怎會死在官府手下?恐怕都是故老傳說、神乎其神而已。”
龔千擔皺了皺眉頭道:“我曾聽‘雞康’太公說過什麽洪門‘召神令’,是否就是這樣東西?”
“豬油順”聽他這樣說完,臉色變了變,道:“召神令、請神咒,看來‘雞康’也知道了。”
“鬼仔譚”知道這個洪門老叔父心中藏著太多的秘密,於是誠懇道:“順太公,還請你將所有實情相告。昨晚珠光街的事情實在太過怪異,西關女工、小童無故失蹤;東山戴公館,還有那個怪人,這一切都是應該有關聯的,我說的對吧?”
“豬油順”歎了口氣,道:“好吧,我就說件往事與你們聽,你們聽完就會明白昨晚的事了。”
“鬼仔譚”三人都屏息靜氣,看著“豬油順”。
“豬油順”卻不急著講,而是好整以暇地拿出一套茶壺和茶杯,沏了壺濃濃普洱,斟了四杯茶,叫聲道:“來,請茶!”
龔千擔三人真是又急又氣,這個死老頭偏偏在緊要關頭來賣關子,但是又不敢不從,隻好都拿起茶來喝。
“豬油順”看著龔千擔和“鬼仔譚”喝完茶,對著“鬼仔譚”道:“你知道你父親‘公腳先’也是洪門中人吧?”“鬼仔譚”打了個突,不明白他為明知故問,就道:“我當然知道,家父是香港福字山頭的‘福聯山’、興和堂弟子,總堂就在西環。”
“豬油順”點點頭,道:“嗯,你們‘福聯興’是七祖去福建創立的福字山頭之一,你也算是洪門弟子了。”
“鬼仔譚”還是一頭霧水,隻好連連稱是。
“豬油順”又對龔千擔道:“你是老聯的弟子,按輩分,我是你的太公,但是洪門在講茶的規矩,你們兩個又知道多少?”
龔千擔、“鬼仔譚”麵麵相覷,都茫然地點了點頭。“豬油順”搖搖頭,歎氣道:“真是江河日下,一蟹不如一蟹。你們這些洪門後進居然一點規矩也不懂,真是不知你們的父輩、老大是怎麽教人的?”
在龔千擔、“鬼仔譚”麵前,他“豬油順”的輩分實在是高得太多,現在教訓起來,他二人都不禁麵紅耳赤,十分慚愧。
“豬油順”又對著他們兩個搖了大半天的頭,才將茶壺蓋拿了起來,蓋在茶壺耳上,問道:“你們有誰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龔千擔在蓮香大茶樓做了這麽久雜工,當然清楚,立即道:“弟子曉得,這是客人要夥計添水。”
“豬油順”道:“那為什麽茶壺蓋如果蓋起來,茶樓的夥計就不能添水呢?你又知道這是什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