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就在“鬼仔譚”帶領下來到了陳塘南的迪隆裏。[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迪隆裏在今天依然還在,乃是曆史久遠的巷道,與陳塘南隔著新填地和三角市巷。
而這新填地和三角市巷就是今天很有名氣的珠璣路,當年省城沙基與珠江的邊界經過多年向南擴展,在今天珠璣路尾出現了一塊新填地,正對著沙麵的西橋。新填地
的北麵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煙花之地陳塘南。小小河道環繞,所有風流大寨和花廳酒家依著西關小河,每晚吸引眾多尋花之客,猶比秦淮。而迪隆裏就隔著三角市巷,
對著陳塘大寨。
龔千擔一來看到,忍不住埋怨“鬼仔譚”:“你個西洋鬼子,真是好帶挈。居然叫我們對著大寨,怎有安靜可言?”“鬼仔譚”卻笑道:“等你傷好點,我請你們二人到陳塘花席酒家喝花酒,請大寨阿姑出局應票。”
當年陳塘大寨的設置多數是由大寨阿姑聚集成群,分房而住,由鴇母帶領。高等妓女“紅牌阿姑”更享有單間,每當尋花之客、三五知己來到陳塘南就一定先在花席酒家的花廳“擺圍”,也就是設宴,然後請酒家去大寨請幾個當紅“阿姑”出局,為之“出局票”。
而大寨接到局票,就會有專人前來“問票”也就是詢問客人中意哪位妓女,然後再請姑娘“應票”,也就是赴約。儀式規矩十分隆重正式,等到“阿姑”應票,有錢的尋花客為顯排場一般就包起整廳,多者會有十幾個姑娘應票,少者也有五六人,大寨“阿姑”在花宴施展解數,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個個善解風情,弦樂文雅,乃是陳塘南最為有名之處,也是那些風流墨客、文人騷士趨之慕之的原因。
而大型的大寨更是合花席酒家而一體,像陳塘南最大最有名的“南唐夜月樓”就是一條龍經營,內裏就設有花席酒家。
等到尋花客看中某個姑娘,談好價錢,就到大寨“擺房”,上下均有打賞。而那些紅牌“阿姑”更是想盡辦法要從客人身上掏錢,所以花席一晚的消費如果是高檔的話,絕對驚人。
這也是當年省城有名的“花稅捐”的來源,這些從煙花大寨所得,不但能為三合公司帶來巨大錢財,連市政建設,甚至公共教育都有一部分是從這些“花稅捐”而來。民國省城的性工作者們居功至偉,實在有很大的貢獻。
以前珠江水上的疍家人因為身份低微被視為賤民,受盡歧視,所以按規矩隻有他們要尊稱大寨妓女為“姑姑”,後來因為“花稅捐”的稅款實在貢獻良多,當年省城就有好事者說“從來水上稱阿姑,今日捐稅靠妓扶”。[.超多好看小說]
龔千擔受家教所學,向來最為討厭這些煙花之地,視為烏煙瘴氣之地,現在迪隆裏看到陳塘南那裏深夜之時到處紙醉金迷、憑欄賣笑,想到救過自己的小紅棉落在這等之地,恨不得立即衝過去動手救人。
“鬼仔譚”和陳久如連忙安慰他,讓他暫且忍耐,待去探訪“豬油順”,再想辦法。
“鬼仔譚”玩笑說要請龔千擔到陳塘花席酒家包廳、出局喝花酒,豈不知這三個人沒一時消停,為了解救小紅棉,很快就真的闖入陳塘南,大鬧陳塘南風月大寨,又搞出一番風雨。
三人就在迪隆裏“鬼仔譚”叔父的空屋過夜,“鬼仔譚”曉得些簡單的西洋外科包紮,他和龔千擔都是皮外傷,檢查之下發覺都是些抓傷的傷痕,也不算太過嚴重。但是這些抓傷渾似是野獸所為,龔千擔百思不得其解,那個怪人似乎真是像野獸多過像人。
他們討論了一整晚都不得要領,思量著休息過後第二天再去倉前直街拜會“豬油順”。第二天一早,陳久如去了方便醫院一趟,為二人買了些外敷傷藥迴來,順便去蓮香大茶樓為龔千擔告假。
他一迴到迪隆裏龔千擔忙問究竟,陳久如道:“現在整個西關的所有茶樓都在討論一件大事,沸沸揚揚呀!”
西關茶樓向來都是消息傳言最大的來源,龔千擔和“鬼仔譚”自然十分關心,忙追問究竟。陳久如道:“就是‘聯興順’和‘義合興’準備的‘生死片’!”
龔千擔聽完嚇了一驚,道:“你說的是真的?”陳久如點點頭,說道原來他方才在蓮香大茶樓去找譚司理,為龔千擔告假,卻聽到很多上了年紀的西關老街坊茶客都在傳言,“十三行”義合興因為長堤和沙基“字花檔”和“番攤檔”的紛爭和“聯興順”鬧僵。
再加上先前火燒廣利大舞台這樣一件大事,從四大公司流出的消息,“打仔洪”為了向山主“火麒麟”交待,決定一力承擔,“攬上身”。
山主“火麒麟”向來就是深藏不露、城府極深,決不肯因為“打仔洪”和“火麻仁”在這個風雲交替、時局混亂之時而開罪“義合興”,所以這位堂堂省城洪門大老一於來了個不聞不問。而那位一直躲在背後的二路先鋒官“骨精明”,“姑爺仔”的老大就提出了個狠毒的建議。
就是按古老的省城洪門規矩,由“打仔洪”用“生死簽”選出一百門生,和“義合興”選出的人馬來一場“生死片”、大火拚,以此輸贏來勾銷兩大省城洪門公司的恩怨,“生死片”後無論輸贏都一筆勾銷,成敗論英雄。
這一招確實夠毒辣,若是“聯興順”取勝“生死片”,自然就可以壓過“義合興”,廣利大舞台的恩怨就此了結,而沙基、長堤“番攤”、”字花”賭業,“聯興順”都可以獨占厚利;萬一不能取勝,也可趁機用“義合興”來解決洪門戰神“打仔洪”和他的門生勢力,對於“骨精明”簡直就是夢寐以求。
自從“細眼皇帝”盲昌逃亡南洋馬來西亞後,“打仔洪”就是“聯興順”內對“骨精明”最大的威脅,這一下借刀殺人說不定能將“細眼皇帝”最得力的援手連根拔起。
龔千擔聽完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馬上就要去找“打仔洪”。“鬼仔譚”和陳久如忙將他勸住。“鬼仔譚”道:“現在省城的情況這麽混亂,流言甚多,你千萬不要衝動。況且‘義合興’也不一定會接受這個條件。”
陳久如也道:“鬼仔譚說的有道理。譚司理代‘縮骨全’全叔轉告你,最好暫避風頭,說洪執事自有安排,叫你一定記住‘萬事不可強出頭,胯下雖想淮陰侯’。”
龔千擔一聽這話,知道定“縮骨全”全叔又來提醒自己,當下就冷靜下來,又問道:“那麽‘火麻仁’仁哥呢?他的傷怎麽樣了?”
陳久如搖搖頭道:“他的傷是早好了,也沒有住在了第十甫。但是我也不知他的下落。”龔千擔聽完沒有做聲,“打仔洪”、“火麻仁”和“縮骨全”都去向不明,“聯興順”內他再無一個可以相信的人,不由得十分懊惱。
“鬼仔譚”道:“我在香港也早有聽聞‘打仔洪’的威名,他一定會有應付的方法。其實我這次從香港上來,拜訪‘雞康’太叔公也是為了洪門‘七山聚會’而來。”
龔千擔精神大振,道:“你也知道‘七山聚會’?”“鬼仔譚”點點頭,道:“省港洪門同源合水,香港很多三點水弟子都盼著‘細眼皇帝’重迴省城,召開‘七山聚會’,匯合兩廣、香港所有洪英弟子,重振洪門聲威,幹一番大事業。”
“家父就是希望我能來省城請出幾位德高望重、輩分尊崇的洪門元老叔父,再聯絡‘細眼皇帝’其昌先生,以他為召起之人,當時他搖旗號召,必定雲隨影從,大事可成!”
龔千擔越聽越興奮,道:“聽你這麽說,難道令尊已經聯絡上了‘其昌先生’?”
“鬼仔譚”笑道:“其實在南洋馬拉一樣有洪門分會,還是正宗的洪順山旗。‘其昌先生‘之所以逃去那裏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香港這邊一直有跟那邊聯絡。”
龔千擔一拍手掌,道:“太好了!當年洪門乾嘉七祖開山插旗,兩廣七山聚義,現在加上你們香港的洪英弟子,還有南洋的洪門,隻要‘其昌先生’能挺身而出,以他的威望,這麽多三點水公司連成一體,洪門大業再次興旺,就指日可待了!”
“鬼仔譚”道:“正是,這也是‘其昌先生’一生之誌,百折不迴。”拍了拍龔千擔的肩膀,“但是以他老人家這樣的魄力和本事也這麽多年不能如願,可見興複洪門大業非一日能成。你更加要冷靜下來,切忌魯莽行事,免得辜負了其昌先生!”
龔千擔被“鬼仔譚”這一番話說得服服帖帖,和他更生知己之意,暗罵自己蠢鈍,立即心悅誠服地道:“那依譚兄認為,我們現在應該怎麽做?”
“鬼仔譚”道:“昨晚珠光街的事我們還有太多不明白,況且‘豬油順’在洪門內輩分極高,隻有他和‘雞康’是最後的兩位第三代元老叔父。我們應該再去找他,一麵了解昨晚事情的來脈,另一麵就是要請他出山,對於‘七山聚義’的大業一定大有幫助。”
龔千擔叫了聲“好”,道:“那就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去找他。”又對陳久如道:“久如兄,麻煩你這幾天幫我多去茶樓打探一下消息,特別是洪大哥的動靜。”
陳久如道:“那沒問題,我家就是開多如茶樓,那裏最多洪門中人落腳吹水的了。”
“鬼仔譚”再檢查了一下兩人傷勢,雖然未好,也能出行,於是三個人就出門由新填地到了沙基湧,在那裏的疍家船吃了碗艇仔粥充饑。龔千擔不由得留意起對麵沙麵的情況。
他發現沙麵戒備更加森嚴,英租界這裏還多了很多印度的雇傭兵,這些省城人俗稱的“摩羅差”在西橋上擺起路障關卡,對出入沙麵的華人雇工和商販嚴格盤查,少不了又有欺壓良民的行徑。
而東橋那邊的法租界也好像是如臨大敵,增派了很多安南的巡捕,安南就是現在的越南,當時是法國地盤,因為省城局勢緊張而法國巡捕人手不足,所以也像英租界一樣增派自己殖民地的雇傭兵。
龔千擔看到沙麵租借這樣的陣勢,也憂心忡忡,看來省城當次風雲交替,戰事肯定不免,無論誰主浮沉,省城的居民都一定會被殃及。陳久如在一旁道:“也不知道那位雅芳小姐現在怎麽樣了,上次她一直要見‘其昌先生’,但是也沒有再來煩我們了。”
龔千擔聽他這樣一說,又想起沙麵那晚的事情,一想起那個“水雲仙”就覺得省城這裏實在太多複雜秘密,日本人柳生田、英國人和法國人都有所圖,到現在自己還理不出個究竟。但是他們似乎都是衝著一個人而來,就是“細眼皇帝”盲昌。
而這新填地和三角市巷就是今天很有名氣的珠璣路,當年省城沙基與珠江的邊界經過多年向南擴展,在今天珠璣路尾出現了一塊新填地,正對著沙麵的西橋。新填地
的北麵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煙花之地陳塘南。小小河道環繞,所有風流大寨和花廳酒家依著西關小河,每晚吸引眾多尋花之客,猶比秦淮。而迪隆裏就隔著三角市巷,
對著陳塘大寨。
龔千擔一來看到,忍不住埋怨“鬼仔譚”:“你個西洋鬼子,真是好帶挈。居然叫我們對著大寨,怎有安靜可言?”“鬼仔譚”卻笑道:“等你傷好點,我請你們二人到陳塘花席酒家喝花酒,請大寨阿姑出局應票。”
當年陳塘大寨的設置多數是由大寨阿姑聚集成群,分房而住,由鴇母帶領。高等妓女“紅牌阿姑”更享有單間,每當尋花之客、三五知己來到陳塘南就一定先在花席酒家的花廳“擺圍”,也就是設宴,然後請酒家去大寨請幾個當紅“阿姑”出局,為之“出局票”。
而大寨接到局票,就會有專人前來“問票”也就是詢問客人中意哪位妓女,然後再請姑娘“應票”,也就是赴約。儀式規矩十分隆重正式,等到“阿姑”應票,有錢的尋花客為顯排場一般就包起整廳,多者會有十幾個姑娘應票,少者也有五六人,大寨“阿姑”在花宴施展解數,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個個善解風情,弦樂文雅,乃是陳塘南最為有名之處,也是那些風流墨客、文人騷士趨之慕之的原因。
而大型的大寨更是合花席酒家而一體,像陳塘南最大最有名的“南唐夜月樓”就是一條龍經營,內裏就設有花席酒家。
等到尋花客看中某個姑娘,談好價錢,就到大寨“擺房”,上下均有打賞。而那些紅牌“阿姑”更是想盡辦法要從客人身上掏錢,所以花席一晚的消費如果是高檔的話,絕對驚人。
這也是當年省城有名的“花稅捐”的來源,這些從煙花大寨所得,不但能為三合公司帶來巨大錢財,連市政建設,甚至公共教育都有一部分是從這些“花稅捐”而來。民國省城的性工作者們居功至偉,實在有很大的貢獻。
以前珠江水上的疍家人因為身份低微被視為賤民,受盡歧視,所以按規矩隻有他們要尊稱大寨妓女為“姑姑”,後來因為“花稅捐”的稅款實在貢獻良多,當年省城就有好事者說“從來水上稱阿姑,今日捐稅靠妓扶”。[.超多好看小說]
龔千擔受家教所學,向來最為討厭這些煙花之地,視為烏煙瘴氣之地,現在迪隆裏看到陳塘南那裏深夜之時到處紙醉金迷、憑欄賣笑,想到救過自己的小紅棉落在這等之地,恨不得立即衝過去動手救人。
“鬼仔譚”和陳久如連忙安慰他,讓他暫且忍耐,待去探訪“豬油順”,再想辦法。
“鬼仔譚”玩笑說要請龔千擔到陳塘花席酒家包廳、出局喝花酒,豈不知這三個人沒一時消停,為了解救小紅棉,很快就真的闖入陳塘南,大鬧陳塘南風月大寨,又搞出一番風雨。
三人就在迪隆裏“鬼仔譚”叔父的空屋過夜,“鬼仔譚”曉得些簡單的西洋外科包紮,他和龔千擔都是皮外傷,檢查之下發覺都是些抓傷的傷痕,也不算太過嚴重。但是這些抓傷渾似是野獸所為,龔千擔百思不得其解,那個怪人似乎真是像野獸多過像人。
他們討論了一整晚都不得要領,思量著休息過後第二天再去倉前直街拜會“豬油順”。第二天一早,陳久如去了方便醫院一趟,為二人買了些外敷傷藥迴來,順便去蓮香大茶樓為龔千擔告假。
他一迴到迪隆裏龔千擔忙問究竟,陳久如道:“現在整個西關的所有茶樓都在討論一件大事,沸沸揚揚呀!”
西關茶樓向來都是消息傳言最大的來源,龔千擔和“鬼仔譚”自然十分關心,忙追問究竟。陳久如道:“就是‘聯興順’和‘義合興’準備的‘生死片’!”
龔千擔聽完嚇了一驚,道:“你說的是真的?”陳久如點點頭,說道原來他方才在蓮香大茶樓去找譚司理,為龔千擔告假,卻聽到很多上了年紀的西關老街坊茶客都在傳言,“十三行”義合興因為長堤和沙基“字花檔”和“番攤檔”的紛爭和“聯興順”鬧僵。
再加上先前火燒廣利大舞台這樣一件大事,從四大公司流出的消息,“打仔洪”為了向山主“火麒麟”交待,決定一力承擔,“攬上身”。
山主“火麒麟”向來就是深藏不露、城府極深,決不肯因為“打仔洪”和“火麻仁”在這個風雲交替、時局混亂之時而開罪“義合興”,所以這位堂堂省城洪門大老一於來了個不聞不問。而那位一直躲在背後的二路先鋒官“骨精明”,“姑爺仔”的老大就提出了個狠毒的建議。
就是按古老的省城洪門規矩,由“打仔洪”用“生死簽”選出一百門生,和“義合興”選出的人馬來一場“生死片”、大火拚,以此輸贏來勾銷兩大省城洪門公司的恩怨,“生死片”後無論輸贏都一筆勾銷,成敗論英雄。
這一招確實夠毒辣,若是“聯興順”取勝“生死片”,自然就可以壓過“義合興”,廣利大舞台的恩怨就此了結,而沙基、長堤“番攤”、”字花”賭業,“聯興順”都可以獨占厚利;萬一不能取勝,也可趁機用“義合興”來解決洪門戰神“打仔洪”和他的門生勢力,對於“骨精明”簡直就是夢寐以求。
自從“細眼皇帝”盲昌逃亡南洋馬來西亞後,“打仔洪”就是“聯興順”內對“骨精明”最大的威脅,這一下借刀殺人說不定能將“細眼皇帝”最得力的援手連根拔起。
龔千擔聽完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馬上就要去找“打仔洪”。“鬼仔譚”和陳久如忙將他勸住。“鬼仔譚”道:“現在省城的情況這麽混亂,流言甚多,你千萬不要衝動。況且‘義合興’也不一定會接受這個條件。”
陳久如也道:“鬼仔譚說的有道理。譚司理代‘縮骨全’全叔轉告你,最好暫避風頭,說洪執事自有安排,叫你一定記住‘萬事不可強出頭,胯下雖想淮陰侯’。”
龔千擔一聽這話,知道定“縮骨全”全叔又來提醒自己,當下就冷靜下來,又問道:“那麽‘火麻仁’仁哥呢?他的傷怎麽樣了?”
陳久如搖搖頭道:“他的傷是早好了,也沒有住在了第十甫。但是我也不知他的下落。”龔千擔聽完沒有做聲,“打仔洪”、“火麻仁”和“縮骨全”都去向不明,“聯興順”內他再無一個可以相信的人,不由得十分懊惱。
“鬼仔譚”道:“我在香港也早有聽聞‘打仔洪’的威名,他一定會有應付的方法。其實我這次從香港上來,拜訪‘雞康’太叔公也是為了洪門‘七山聚會’而來。”
龔千擔精神大振,道:“你也知道‘七山聚會’?”“鬼仔譚”點點頭,道:“省港洪門同源合水,香港很多三點水弟子都盼著‘細眼皇帝’重迴省城,召開‘七山聚會’,匯合兩廣、香港所有洪英弟子,重振洪門聲威,幹一番大事業。”
“家父就是希望我能來省城請出幾位德高望重、輩分尊崇的洪門元老叔父,再聯絡‘細眼皇帝’其昌先生,以他為召起之人,當時他搖旗號召,必定雲隨影從,大事可成!”
龔千擔越聽越興奮,道:“聽你這麽說,難道令尊已經聯絡上了‘其昌先生’?”
“鬼仔譚”笑道:“其實在南洋馬拉一樣有洪門分會,還是正宗的洪順山旗。‘其昌先生‘之所以逃去那裏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香港這邊一直有跟那邊聯絡。”
龔千擔一拍手掌,道:“太好了!當年洪門乾嘉七祖開山插旗,兩廣七山聚義,現在加上你們香港的洪英弟子,還有南洋的洪門,隻要‘其昌先生’能挺身而出,以他的威望,這麽多三點水公司連成一體,洪門大業再次興旺,就指日可待了!”
“鬼仔譚”道:“正是,這也是‘其昌先生’一生之誌,百折不迴。”拍了拍龔千擔的肩膀,“但是以他老人家這樣的魄力和本事也這麽多年不能如願,可見興複洪門大業非一日能成。你更加要冷靜下來,切忌魯莽行事,免得辜負了其昌先生!”
龔千擔被“鬼仔譚”這一番話說得服服帖帖,和他更生知己之意,暗罵自己蠢鈍,立即心悅誠服地道:“那依譚兄認為,我們現在應該怎麽做?”
“鬼仔譚”道:“昨晚珠光街的事我們還有太多不明白,況且‘豬油順’在洪門內輩分極高,隻有他和‘雞康’是最後的兩位第三代元老叔父。我們應該再去找他,一麵了解昨晚事情的來脈,另一麵就是要請他出山,對於‘七山聚義’的大業一定大有幫助。”
龔千擔叫了聲“好”,道:“那就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去找他。”又對陳久如道:“久如兄,麻煩你這幾天幫我多去茶樓打探一下消息,特別是洪大哥的動靜。”
陳久如道:“那沒問題,我家就是開多如茶樓,那裏最多洪門中人落腳吹水的了。”
“鬼仔譚”再檢查了一下兩人傷勢,雖然未好,也能出行,於是三個人就出門由新填地到了沙基湧,在那裏的疍家船吃了碗艇仔粥充饑。龔千擔不由得留意起對麵沙麵的情況。
他發現沙麵戒備更加森嚴,英租界這裏還多了很多印度的雇傭兵,這些省城人俗稱的“摩羅差”在西橋上擺起路障關卡,對出入沙麵的華人雇工和商販嚴格盤查,少不了又有欺壓良民的行徑。
而東橋那邊的法租界也好像是如臨大敵,增派了很多安南的巡捕,安南就是現在的越南,當時是法國地盤,因為省城局勢緊張而法國巡捕人手不足,所以也像英租界一樣增派自己殖民地的雇傭兵。
龔千擔看到沙麵租借這樣的陣勢,也憂心忡忡,看來省城當次風雲交替,戰事肯定不免,無論誰主浮沉,省城的居民都一定會被殃及。陳久如在一旁道:“也不知道那位雅芳小姐現在怎麽樣了,上次她一直要見‘其昌先生’,但是也沒有再來煩我們了。”
龔千擔聽他這樣一說,又想起沙麵那晚的事情,一想起那個“水雲仙”就覺得省城這裏實在太多複雜秘密,日本人柳生田、英國人和法國人都有所圖,到現在自己還理不出個究竟。但是他們似乎都是衝著一個人而來,就是“細眼皇帝”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