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千擔點點頭,就問“鬼仔譚”是什麽棘手的事情,但是鬼仔譚卻不肯透露,隻是說內情十分重大。<strong>.</strong>龔千擔滿心狐疑,越來越覺得這個老態龍鍾的雞康十分不簡單。
三個人又商量了一番,鬼仔譚道:“按道理,前麵不遠就應該會看到那條‘風爐巷’,我先陪你們過去再作打算。”龔千擔和陳久如欣然同意,四個人就繼續向前而去,鬼仔譚換成一馬當先,頭前領路。
湯姐帶卻對這個突然出現的“鬼仔譚”十分生疑,一直想提醒龔千擔,但龔千擔卻因為鬼仔譚的大哥也是盲昌的門生,完全沒有理會湯姐帶。
又走了一陣,前頭帶路的鬼仔譚突然舉起左手,一握拳頭,示意眾人停步。龔千擔知道他發現情況,連忙向前看去,隻見遠處出現一盞燈光,隱隱約約向著他們而來。
眾人都十分緊張,特別是湯姐帶,低聲地道:“是鬼火!鬼火!”陳久如忍不住笑道:“我還未見過鬼火是盞燈呀,姐帶你再看清楚點。”
湯姐帶瞪了他一眼,再向前看去,果然是盞油布馬燈,有個人提著這盞燈很快就走近眾人。隻聽得陳久如道:“壞了,好像是巡警局的巡警!”
龔千擔看到提燈的那人穿著一身窄身深綠警服,腰間挎著根警棍,腳上穿著對草鞋,胸前口袋扣著隻哨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頭上戴著的那頂大圓尖帽。一身標準的巡警裝配,也就是省城人俗稱的“大頭綠衣”。
省城從預備立憲時,為了仿效西方體製,當局已經開始著手創建巡警部,直到民國初年正式地創立了省城的巡警局。而當時的舊巡警裝配最有名的就是那頂大帽
子、綠衣警服和腳上的草鞋。在省城未拆除舊城牆時,還是舊街道沒有馬路,老城區內縱橫曲折,一些巷口和要道還裝有閘口,由於街道狹窄古舊,所以對於那些劫
匪竊盜來說就十分方便走脫,因此省城內治安非常之差。
而最開始的巡警部裝備落後,所以往往遇到竊賊匪徒,這些可憐的巡警就隻好吹起那隻著名的哨子,一手壓著大圓尖帽在巷道內疲於奔命地追捕竊賊,而且一般都是無功而返,效率低下。
而老省城人對於巡警的認知還停留在以前那些隻會魚肉百姓的衙門差役,所以對他們的印象非常之差。省城流傳下來的童謠至今還有:“一二三四、大頭綠衣,捉賊不行就吹bb(哨子)”
龔千擔幾個一看到這個大頭綠衣巡警,都十分心虛,立刻就不敢動彈,暗叫不妙。<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那個巡警走到眾人麵前,也十分奇怪,道:“你們幾個怎麽這麽晚還在珠光街這裏遊蕩?”
龔千擔剛想應對,就感到湯姐帶拉拉他衣袖,低頭看去,就看見他一臉的驚恐,以為小孩子看到巡警害怕,就拍了拍他以表安慰。陳久如擔心這個巡警留難他們,連聲應付著他,心裏已經想打退堂鼓。
但是湯姐帶還在拚命地拉龔千擔的衣袖,龔千擔十分奇怪,卻留意到這個巡警的臉色有些古怪。
這個巡警臉色蠟黃,麵無三兩肉,在那盞油布馬燈的掩映之下顯得有點嚇人。陳久如低聲對龔千擔道:“這個警察好像是吸大煙吸得多了,不知道跑來這裏幹什麽?”龔千擔道:“那你就弄些錢來打發他走吧。”
陳久如點點頭,從衣袋中掏出兩塊銀元笑著遞給這個巡警,道:“巡捕先生,我們幾個是來這裏看望朋友,還請你多多包涵。”
巡警臉無表情,呆滯地看著陳久如手中的銀元,隻是道:“這裏連鬼都不住,你們看什麽朋友?還不趕快離開!”說完竟然提著馬燈就向街頭的方向離去。
龔千擔和陳久如對望一眼,心中吃驚萬分。當年省城的巡警和香港的差人都是有名的腐敗橫行,以收捐的名義魚肉百姓那是常有的事。特別是桂係軍政府占粵之
後,省城內幾乎什麽都要納捐,連去酒樓吃飯開席都要納稅。至於那些街上的攤販商戶所交的稅捐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陳久如是多如茶樓的少東,對於這些情
況是司空見慣,但是今晚這個巡警居然看著銀元而無動於衷,簡直就是太陽從西邊升起。
這個巡警走了沒幾步,“鬼仔譚”突然道:“請問‘風爐巷’還有多遠呀?”這個巡警馬上停住腳步,扭過頭道:“你們要去風爐巷幹什麽?”
“鬼仔譚”道:“難道你們巡警部不知道最近西關有很多住家女工和小孩失蹤了嗎?我懷疑她們都被運到了‘風爐巷’!”
龔千擔和陳久如都大為愕然,一起看著“鬼仔譚”。“鬼仔譚”看著他們兩個道:“雞康太叔公派我來這裏,就是要查探這件事。”
龔千擔低聲道:“那天我在茶樓也聽過有個人對著雞康太叔公說過這件事。難道是真的?”“鬼仔譚”點點頭道:“千真萬確,已經有幾個月的那麽久了。前前後後有十幾個自梳女失蹤,還有幾個細路哥。”
龔千擔幾個都十分震驚,特別是湯姐帶,臉色都變得煞白。
那個巡警卻搖搖頭,沒有說話。陳久如急道:“發生了這麽大的事,你們巡警部居然不知道?簡直就是離譜呀。”龔千擔冷笑道:“這些大頭綠衣‘收片’就厲害,你叫他麽查案,白費勁了。”
湯姐帶突然叫道:“那個綠衣不見了!”龔千擔、陳久如和“鬼仔譚”三人正在議論完全沒有留意過他,現在聽湯姐帶叫到都一起看過去,果然街道上空空如也,剛才還站在原地的綠衣巡警不翼而飛,消失得無影無蹤。
陳久如道:“那家夥去哪裏了?怎麽跑得那麽快!”“鬼仔譚”臉色一變,道:“怎麽可能,這裏離街頭有這麽遠,就算是會飛也不能不見了。”龔千擔走前幾步,四處查看了一番,但是依舊沒有發現那個綠衣巡警的蹤影。
湯姐帶道:“千擔哥,那個大頭綠衣的衣服很古怪呀。”
龔千擔道:“他的衣服又怎麽了?”湯姐帶顫聲道:“他那套綠衣警服早就沒人穿的了。”陳久如皺皺眉頭:“姐帶,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湯姐帶道:“我爺爺是前清的臬台大人,當年省城要創立巡警部時,他和我阿爹都有參與過。我阿爹後來還曾經將巡警製服的舊式樣圖紙給我看過,和那個綠衣穿的是一模一樣。”
“鬼仔譚”道:“你的意思他穿的那套綠衣是前清的警服?”湯姐帶拚命地點點頭,道:“現在省城的巡警早就不穿這種舊綠衣了,都是二十多年前的式樣了。我早就覺得他有點不妥,我剛才一直拉你的衣服,但是千擔哥你都沒有理我。”
龔千擔道:“就算他穿的是以前的舊警服,那也沒什麽呀。”湯姐帶道:“那他怎麽會突然就消失不見了?肯定有古怪!”陳久如也道:“方才他身上有一陣味道,十分的臭,快把我熏昏了。”
“鬼仔譚”道:“那陣怪味是屍臭。”其餘三個人都打了個冷戰,一起看著“鬼仔譚”。龔千擔道:“你怎麽知道是屍臭味?”“鬼仔譚”臉色十分凝重,道:“我當然知道。珠光街果然不簡單,我們要千萬小心。”
龔千擔的性子最是強橫,越是危險越是激起他的心血,“哼”了一聲道:“管他這個綠衣是人還是鬼。我偏偏就要去找‘風爐巷’。”
說完就當先向前走去,其餘三人也隻好尾隨在後。剛才這個古怪神秘的綠衣巡警的出現,搞到他們都心裏打鼓,開始疑神疑鬼起來。
走了沒幾步,陳久如忍不住問“鬼仔譚”道:“那些自梳女工和小孩失蹤究竟是怎麽迴事?你又怎麽知道內情的?”
“鬼仔譚”一麵走一麵道:“我父親當年幫助過孫文先生聯絡香港會黨起事,所以求助於省城四大公司的元老,因此同雞康太叔公是生死之交。我父親得知他還健在人世,特意吩咐我從香港上來省城探望他老人家。”
“到了西關之後才知道他有個徒孫在仁濟路的‘薦人館’(所謂“薦人館”就是類似今天工作介紹機構)做事。最近這個把月來不斷有自梳女工的同鄉從佛山來到
省城打探她們的姐妹下落。薦人館發覺有些不妥,經過調查才知道已經有很多自梳女失蹤,都是從雇主家無故辭職然後不知去向。‘雞康’太叔公覺得事非尋常,因
為我生麵口,所以托付我來這裏查探。”
龔千擔迴頭問道:“那為何他要你來珠光街?他又怎麽知道這裏跟那些失蹤的字數女工有關係?”“鬼仔譚”搖搖頭,道:“這個我就不得而知了。”
湯姐帶插口道:“那細路哥失蹤又是怎麽迴事?”“鬼仔譚”看了他一眼,露出一口白牙,惡作劇地笑道:“上西關那邊最近有很多小孩無緣無故在街頭走失。有人說是外江的拐子佬來到省城做案。”
龔千擔道:“一直以來時局混亂,省城經常有拐子佬拐賣小孩的了,這倒不奇怪呀。”“鬼仔譚”點點頭,道:“這個是不奇怪,但是‘雞康’太叔公說龍津路那裏有間賣羊肉和狗肉‘打邊爐’檔攤卻很是古怪。”
“打邊爐”在廣府話的意思就是類似今天的火鍋,講究火鍋的食材用料新鮮、原汁原味而出名,在當時省城的食府都十分普遍。
陳久如本就是茶樓少東,自然很感興趣,問道:“那間檔攤怎麽了?”“鬼仔譚”特意壓低聲音道:“現在省城天氣還算炎熱,按道理沒什麽人會去幫襯。但是那
間‘打邊爐’檔卻每晚生意紅火,客人絡繹不絕。人人都說那裏賣的羊肉和狗肉十分新鮮,別有一番風味,與一般的羊肉、狗肉不同。”
龔千擔聽到這裏終於有點明白,饒是他膽大包天也不禁有點寒意,道:“你是說那些羊肉和狗肉來路不明?”
“鬼仔譚”點點頭,又看了看湯姐帶,道:“去光顧過的客人都說那裏的羊肉和狗肉又嫩又滑,而且沒有膻味,就像是,就像是小羊羔那樣。”
湯姐帶聰明伶俐,見他看著自己的眼光這麽古怪,終於害怕起來,忍不住道:“你不要再嚇唬我了!這怎麽可能是真的?我在第十甫住了這麽久,怎麽沒聽說過?”
三個人又商量了一番,鬼仔譚道:“按道理,前麵不遠就應該會看到那條‘風爐巷’,我先陪你們過去再作打算。”龔千擔和陳久如欣然同意,四個人就繼續向前而去,鬼仔譚換成一馬當先,頭前領路。
湯姐帶卻對這個突然出現的“鬼仔譚”十分生疑,一直想提醒龔千擔,但龔千擔卻因為鬼仔譚的大哥也是盲昌的門生,完全沒有理會湯姐帶。
又走了一陣,前頭帶路的鬼仔譚突然舉起左手,一握拳頭,示意眾人停步。龔千擔知道他發現情況,連忙向前看去,隻見遠處出現一盞燈光,隱隱約約向著他們而來。
眾人都十分緊張,特別是湯姐帶,低聲地道:“是鬼火!鬼火!”陳久如忍不住笑道:“我還未見過鬼火是盞燈呀,姐帶你再看清楚點。”
湯姐帶瞪了他一眼,再向前看去,果然是盞油布馬燈,有個人提著這盞燈很快就走近眾人。隻聽得陳久如道:“壞了,好像是巡警局的巡警!”
龔千擔看到提燈的那人穿著一身窄身深綠警服,腰間挎著根警棍,腳上穿著對草鞋,胸前口袋扣著隻哨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頭上戴著的那頂大圓尖帽。一身標準的巡警裝配,也就是省城人俗稱的“大頭綠衣”。
省城從預備立憲時,為了仿效西方體製,當局已經開始著手創建巡警部,直到民國初年正式地創立了省城的巡警局。而當時的舊巡警裝配最有名的就是那頂大帽
子、綠衣警服和腳上的草鞋。在省城未拆除舊城牆時,還是舊街道沒有馬路,老城區內縱橫曲折,一些巷口和要道還裝有閘口,由於街道狹窄古舊,所以對於那些劫
匪竊盜來說就十分方便走脫,因此省城內治安非常之差。
而最開始的巡警部裝備落後,所以往往遇到竊賊匪徒,這些可憐的巡警就隻好吹起那隻著名的哨子,一手壓著大圓尖帽在巷道內疲於奔命地追捕竊賊,而且一般都是無功而返,效率低下。
而老省城人對於巡警的認知還停留在以前那些隻會魚肉百姓的衙門差役,所以對他們的印象非常之差。省城流傳下來的童謠至今還有:“一二三四、大頭綠衣,捉賊不行就吹bb(哨子)”
龔千擔幾個一看到這個大頭綠衣巡警,都十分心虛,立刻就不敢動彈,暗叫不妙。<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那個巡警走到眾人麵前,也十分奇怪,道:“你們幾個怎麽這麽晚還在珠光街這裏遊蕩?”
龔千擔剛想應對,就感到湯姐帶拉拉他衣袖,低頭看去,就看見他一臉的驚恐,以為小孩子看到巡警害怕,就拍了拍他以表安慰。陳久如擔心這個巡警留難他們,連聲應付著他,心裏已經想打退堂鼓。
但是湯姐帶還在拚命地拉龔千擔的衣袖,龔千擔十分奇怪,卻留意到這個巡警的臉色有些古怪。
這個巡警臉色蠟黃,麵無三兩肉,在那盞油布馬燈的掩映之下顯得有點嚇人。陳久如低聲對龔千擔道:“這個警察好像是吸大煙吸得多了,不知道跑來這裏幹什麽?”龔千擔道:“那你就弄些錢來打發他走吧。”
陳久如點點頭,從衣袋中掏出兩塊銀元笑著遞給這個巡警,道:“巡捕先生,我們幾個是來這裏看望朋友,還請你多多包涵。”
巡警臉無表情,呆滯地看著陳久如手中的銀元,隻是道:“這裏連鬼都不住,你們看什麽朋友?還不趕快離開!”說完竟然提著馬燈就向街頭的方向離去。
龔千擔和陳久如對望一眼,心中吃驚萬分。當年省城的巡警和香港的差人都是有名的腐敗橫行,以收捐的名義魚肉百姓那是常有的事。特別是桂係軍政府占粵之
後,省城內幾乎什麽都要納捐,連去酒樓吃飯開席都要納稅。至於那些街上的攤販商戶所交的稅捐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陳久如是多如茶樓的少東,對於這些情
況是司空見慣,但是今晚這個巡警居然看著銀元而無動於衷,簡直就是太陽從西邊升起。
這個巡警走了沒幾步,“鬼仔譚”突然道:“請問‘風爐巷’還有多遠呀?”這個巡警馬上停住腳步,扭過頭道:“你們要去風爐巷幹什麽?”
“鬼仔譚”道:“難道你們巡警部不知道最近西關有很多住家女工和小孩失蹤了嗎?我懷疑她們都被運到了‘風爐巷’!”
龔千擔和陳久如都大為愕然,一起看著“鬼仔譚”。“鬼仔譚”看著他們兩個道:“雞康太叔公派我來這裏,就是要查探這件事。”
龔千擔低聲道:“那天我在茶樓也聽過有個人對著雞康太叔公說過這件事。難道是真的?”“鬼仔譚”點點頭道:“千真萬確,已經有幾個月的那麽久了。前前後後有十幾個自梳女失蹤,還有幾個細路哥。”
龔千擔幾個都十分震驚,特別是湯姐帶,臉色都變得煞白。
那個巡警卻搖搖頭,沒有說話。陳久如急道:“發生了這麽大的事,你們巡警部居然不知道?簡直就是離譜呀。”龔千擔冷笑道:“這些大頭綠衣‘收片’就厲害,你叫他麽查案,白費勁了。”
湯姐帶突然叫道:“那個綠衣不見了!”龔千擔、陳久如和“鬼仔譚”三人正在議論完全沒有留意過他,現在聽湯姐帶叫到都一起看過去,果然街道上空空如也,剛才還站在原地的綠衣巡警不翼而飛,消失得無影無蹤。
陳久如道:“那家夥去哪裏了?怎麽跑得那麽快!”“鬼仔譚”臉色一變,道:“怎麽可能,這裏離街頭有這麽遠,就算是會飛也不能不見了。”龔千擔走前幾步,四處查看了一番,但是依舊沒有發現那個綠衣巡警的蹤影。
湯姐帶道:“千擔哥,那個大頭綠衣的衣服很古怪呀。”
龔千擔道:“他的衣服又怎麽了?”湯姐帶顫聲道:“他那套綠衣警服早就沒人穿的了。”陳久如皺皺眉頭:“姐帶,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湯姐帶道:“我爺爺是前清的臬台大人,當年省城要創立巡警部時,他和我阿爹都有參與過。我阿爹後來還曾經將巡警製服的舊式樣圖紙給我看過,和那個綠衣穿的是一模一樣。”
“鬼仔譚”道:“你的意思他穿的那套綠衣是前清的警服?”湯姐帶拚命地點點頭,道:“現在省城的巡警早就不穿這種舊綠衣了,都是二十多年前的式樣了。我早就覺得他有點不妥,我剛才一直拉你的衣服,但是千擔哥你都沒有理我。”
龔千擔道:“就算他穿的是以前的舊警服,那也沒什麽呀。”湯姐帶道:“那他怎麽會突然就消失不見了?肯定有古怪!”陳久如也道:“方才他身上有一陣味道,十分的臭,快把我熏昏了。”
“鬼仔譚”道:“那陣怪味是屍臭。”其餘三個人都打了個冷戰,一起看著“鬼仔譚”。龔千擔道:“你怎麽知道是屍臭味?”“鬼仔譚”臉色十分凝重,道:“我當然知道。珠光街果然不簡單,我們要千萬小心。”
龔千擔的性子最是強橫,越是危險越是激起他的心血,“哼”了一聲道:“管他這個綠衣是人還是鬼。我偏偏就要去找‘風爐巷’。”
說完就當先向前走去,其餘三人也隻好尾隨在後。剛才這個古怪神秘的綠衣巡警的出現,搞到他們都心裏打鼓,開始疑神疑鬼起來。
走了沒幾步,陳久如忍不住問“鬼仔譚”道:“那些自梳女工和小孩失蹤究竟是怎麽迴事?你又怎麽知道內情的?”
“鬼仔譚”一麵走一麵道:“我父親當年幫助過孫文先生聯絡香港會黨起事,所以求助於省城四大公司的元老,因此同雞康太叔公是生死之交。我父親得知他還健在人世,特意吩咐我從香港上來省城探望他老人家。”
“到了西關之後才知道他有個徒孫在仁濟路的‘薦人館’(所謂“薦人館”就是類似今天工作介紹機構)做事。最近這個把月來不斷有自梳女工的同鄉從佛山來到
省城打探她們的姐妹下落。薦人館發覺有些不妥,經過調查才知道已經有很多自梳女失蹤,都是從雇主家無故辭職然後不知去向。‘雞康’太叔公覺得事非尋常,因
為我生麵口,所以托付我來這裏查探。”
龔千擔迴頭問道:“那為何他要你來珠光街?他又怎麽知道這裏跟那些失蹤的字數女工有關係?”“鬼仔譚”搖搖頭,道:“這個我就不得而知了。”
湯姐帶插口道:“那細路哥失蹤又是怎麽迴事?”“鬼仔譚”看了他一眼,露出一口白牙,惡作劇地笑道:“上西關那邊最近有很多小孩無緣無故在街頭走失。有人說是外江的拐子佬來到省城做案。”
龔千擔道:“一直以來時局混亂,省城經常有拐子佬拐賣小孩的了,這倒不奇怪呀。”“鬼仔譚”點點頭,道:“這個是不奇怪,但是‘雞康’太叔公說龍津路那裏有間賣羊肉和狗肉‘打邊爐’檔攤卻很是古怪。”
“打邊爐”在廣府話的意思就是類似今天的火鍋,講究火鍋的食材用料新鮮、原汁原味而出名,在當時省城的食府都十分普遍。
陳久如本就是茶樓少東,自然很感興趣,問道:“那間檔攤怎麽了?”“鬼仔譚”特意壓低聲音道:“現在省城天氣還算炎熱,按道理沒什麽人會去幫襯。但是那
間‘打邊爐’檔卻每晚生意紅火,客人絡繹不絕。人人都說那裏賣的羊肉和狗肉十分新鮮,別有一番風味,與一般的羊肉、狗肉不同。”
龔千擔聽到這裏終於有點明白,饒是他膽大包天也不禁有點寒意,道:“你是說那些羊肉和狗肉來路不明?”
“鬼仔譚”點點頭,又看了看湯姐帶,道:“去光顧過的客人都說那裏的羊肉和狗肉又嫩又滑,而且沒有膻味,就像是,就像是小羊羔那樣。”
湯姐帶聰明伶俐,見他看著自己的眼光這麽古怪,終於害怕起來,忍不住道:“你不要再嚇唬我了!這怎麽可能是真的?我在第十甫住了這麽久,怎麽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