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章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 作者:橙橙橙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弘把羊洛狠狠忽悠了一通, 但並沒有感到絲毫的內疚。畢竟, 是羊洛先起了喜歡郗神思的心思, 與他無瓜。
王弘如今雖然與郗神殊被賜婚了,但還沒定親, 更別提成親。於是, 在熬走了夏天,熬走了秋天,終於等來了冬天, 在百官迴洛陽覲見陛下的時候,王弘和郗神殊的議親事宜終於提上日程。
王弘盼這天已經很久了。親事一日沒有定下來,他的心就安定不了。雖然知道有孝武帝的聖旨在,他的老婆一定跑不了,但還是希望能早日定下親事。
各地官員入京朝見。之後便是半個月的過年。等到過完年,各地官員再迴到任職的地方去。
郗神殊今年已經十四歲多一點點,過完這個年到了夏日, 便是剛好滿了十五歲了。那時候, 王弘就可以娶到心上人了。
王弘比郗神殊要大一歲多,也是合適的年齡。
王家的意思是, 先定親,來年再成親。
但郗恢卻不樂意女兒這麽早就出嫁,和王家磨皮了許久。可以說, 整個年假就被他在議論中消磨了半數。
最後郗恢還是同意了,象兒十五歲及笄以後,來年的春日就進王家的門。
能迫使郗恢同意這麽快嫁女的原因隻有一個, 孝武帝說郗大姑娘搞宣傳工作的能力這麽強,能不能繼續搞一搞。這倒是之前他們自己做的事情留下的後患了,為了打消孝武帝的疑心,他們在匈奴的暗探編造了郗神殊到匈奴去是為了搞宣傳工作、禍亂匈奴引起內鬥,把自己給洗白了。但郗大姑娘的“出眾能力”給孝武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於,郗恢被孝武帝單獨召見。“愛卿家的大姑娘情報工作、宣傳工作搞得這麽好,不好好發揮出來豈不是屈才了?朕看過地圖了,咱們隻針對匈奴一國未免有失大國風範,愛卿你過來看看,”孝武帝指了指輿圖,“北邊的西羌,嘿,老羌王生了一堆兒子呢。西邊的柔然國,也可以整上一整啊。還有還有,南邊的越夷小國,也時不時跳出來生亂。不整他是不行的了。”
郗恢看孝武帝說的激動,道:“陛下的意思是讓我帶兵去打?”
孝武帝擺擺手:“非也非也。聖人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也。能夠不動一兵一卒,就讓敵國自己亂起來,方為上策。愛卿你的大姑娘就給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啊,我們直接去離間他們,都不用上門去打,你看如何?”
孝武帝顯然是有宏圖大誌的:“這樣,我給大姑娘秘密帶領一支暗探。今年,我們先讓大姑娘去往越夷國,挑起內亂。過上兩年,咱們再去柔然國。他們自己人打的不可開交,想必就沒有心思動我們大晉了。”
郗恢大驚,那怎麽可以?他的閨女之前前往匈奴那迴都把他這個老父親嚇得夠嗆,如今孝武帝還要他閨女帶著這樣的秘密任務去往他國,太不厚道了吧。郗恢緩緩綻放一個笑容:“陛下,您是不是忘了,我家大姑娘已經與王長史定下親事,還是您親自賜的婚?”
孝武帝一拍腦袋,我去,還真把這事給忘了啊。看來他真是太健忘了,倒把郗大姑娘這樣的英才給送給了王家。孝武帝道:“愛卿啊,你家姑娘不是還沒嫁麽,晚幾年再嫁如何?”
郗恢這時候就露出委屈相了:“陛下,微臣也想多留女兒幾年啊,隻是王家催得緊,不如您問問休元的意思?”
俗話說,出嫁從夫,雖說郗神殊還沒有嫁給王弘,但已經定親了,按照時人的觀念來看,郗神殊就已經是王家的人了。孝武帝要讓人家的未婚妻為他辦事,怎麽也得問過人家的意見吧。
孝武帝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就叫郗恢迴去,把王弘給他叫進宮來,他問一下他的意見。
郗恢心裏一萬句草泥馬奔騰而過,直接殺去了王家,找到了王弘。
王弘有些驚訝地看著他:“嶽父大人……”因為已經定親,王弘又一向是個有禮貌的人。
郗恢把事情簡單地和王弘說了一下,接著又狠狠地威脅了一把王弘:“該怎麽說你知道了吧。”
王弘忍俊不禁,“郗大姑娘是我家的人,怎麽可以拋頭露麵?”
郗恢忍痛點點頭,“就是這樣,你進宮去吧。”
王弘心裏一陣爽快,不知道為何,他總覺得孝武帝是他的貴人,一次兩次就算了,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無心插柳”地幫助到他了。本來嘛,郗恢還想將郗神殊留到十七八歲再嫁的,晉朝貴女出嫁年齡在十五歲到十九歲不等。結果孝武帝一通騷操作下來,郗恢麵臨“女兒在外為晉朝出生入死”和“女兒嫁入王家享福”的艱難選擇,還是選擇了後者。
王弘本來都做好了和嶽父長期磨嘴皮子、耍賴的艱苦奮鬥打算了,誰知道天降一喜,孝武帝總是能從奇怪的角度中插進來,給他本來曲折的道路鏟平了,就連最難搞的嶽父大人都在孝武帝的清奇思路下不得不屈服。郗恢他不好懟孝武帝,但是郗神殊即將嫁入的夫家卻有權利拒絕。
王弘笑意盈盈地出現在孝武帝麵前,見過禮之後,孝武帝問他,願不願意晚幾年成婚,讓郗大姑娘繼續為晉朝發光發熱幾年。
王弘故意有些難過道:“陛下,臣盼著娶郗大姑娘已有數年了。她是臣家的未婚妻,嫁入臣家就是臣家的人了。臣隻想她安安樂樂的。”
孝武帝一向很喜歡王弘這個好孩子,覺得他長得好、人品好、樣樣都好,隻壞在不是他的親兒子,而他生的那兩個……不提也罷。
如今見王弘一點也不樂意的樣子,孝武帝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麽多男子,難道都是吃幹飯的麽,居然好意思要人家的未婚妻來辦事。孝武帝頗有些抱歉,又覺得這樁婚事是自己賜的,沒的說半途而廢的,隻好改口道:“休元,既如此說,便也罷了。”
孝武帝道:“朕盼著你們這樁金玉良緣呢。”
王弘真心實意地謝過陛下的好意。又恭維了他一番英明神武,未婚妻雖然不能帶領他的隊伍去別國攪風攪雨,但是這些計策是沒錯的,隻要加以修改、妥善完善,就是換支人馬去也是行的。
說的孝武帝熱血沸騰,當天就召見了自己的親信,讓他們繼續沿著這條路去辦。
宮裏的事不贅述。
王弘出宮後就去了郗家,告訴嶽父郗恢事情妥了,孝武帝不會再打郗神殊的主意了。
郗神殊一直在旁邊吃瓜,好不容易聽明白以後才一臉玄幻,孝武帝腦子裏是有多大的坑啊,才能想出讓臣子之女幫他搞宣傳搞情報工作啊。而且,怎麽感覺到最後好像便宜了王弘啊。你看她阿爹,雖然一臉不舍,但還是嘴硬道:“以後我象兒嫁去你們王家了,你要讓她經常迴娘家。”
王弘點點頭:“嶽父說的是,我會時不時就帶她迴來小住的。”
郗恢為了防止孝武帝時不時腦子生坑,隻好忍痛割愛,和王珣定下來,郗神殊及笄以後的來年三月初八就嫁入王家。
王珣和蕭氏樂的合不攏嘴。
謝道粲則是忙於給女兒置辦嫁妝。不過好在他們就生了一個女兒,很多東西都是在象兒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著的了。謝道粲當年嫁入郗家的時候,十裏紅妝,多少人豔羨不已。她又是隻生了郗神殊一個女兒,多少好東西都是留給她的。
郗家寶貝了這麽多年的大姑娘,一家子大的矛盾是沒有的,可稱是難得和睦的一家人了。郗神殊打小就在這樣的氛圍裏長大,謝道粲有時候也想,這到底是幸也不幸?多虧了她未來的夫家也是一家子和睦人,不至於叫她驟然換了環境後無所適從。
郗神殊的祖父祖父、伯祖父伯祖母、叔叔伯伯、伯母嬸嬸,個個都待郗神殊很好,給她的添妝也有不少。
年後,郗恢要迴到燕州就任,郗神殊和謝道粲這迴就不跟著去了,謝道粲要給郗神殊準備嫁妝、準備及笄的事。郗神殊這個主人翁就更走不得了。王弘則因為在孝武帝跟前漏了一迴臉,被他留了下來,還做他的尚書右丞,但是誰都看得出來這迴王弘是得了聖心,日後必有大前途的。再指了一個人跟著郗恢迴去做長史。
郗神殊出嫁自然是在洛陽的。郗恢就隻盼著能早點被調迴洛陽來,日後想見閨女也方便些。
王弘和郗神殊的這樁親事,叫洛陽世家和百姓的說法不一。百姓們沒看的那麽透徹,都覺得王公子和郗大姑娘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都盼著他們成親那日瞧好了,拾些喜氣呢。世家裏則說法不一。
不管怎樣。時間飛逝。
翻過了一夏,又過了一秋,年關將至。來年的春日迫近。
離著成親的日子越來越近,郗神殊的心緒也緊張起來。上輩子沒有嫁過人,甚至戀愛也沒談過,真真是大姑娘上轎子——第一迴呢。
王家的聘禮已經送到了郗家。六禮走過了五禮,隻剩下最後的“迎親”了。
王家有錢,王珣還是個攢錢小能手,給兒子的聘禮自然不會虧待。王家又是世家中的世家,故聘禮中多有風雅之物,金銀之物也有不少,可謂雅俗共賞,誠意十足。
郗家準備給郗神殊的嫁妝也不可小覷,比起郗道茂當年出嫁更加風光,這倒不是故意下郗道茂的臉麵,而是郗道茂當日出嫁的王獻之隻是王羲之的眾多兒子之一,而郗神殊如今嫁給王家家主的嫡長子。郗道茂也並不介意,她自己都出麵給大侄女添了不少東西呢,陸穎又疼她,自然無有不從的。
跑到街上看熱鬧的百姓都瞧的高興,王家和郗家這是互相秀財力嗎,這可真是,比嫁公主還風光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說了,孝武帝是男主的貴人~
姐妹們,珍惜一下橙橙橙一排小紅花的日子吧,下個月就沒了(doge)
真的超有成就感,除了1月因卡文斷了兩天的更新,之後二月和三月都是滿滿的連續小紅花,此處應有掌聲,嘿嘿~
我去追冰糖燉雪梨了好好看嘎嘎嘎。今天也是冰雪女孩鴨
王弘如今雖然與郗神殊被賜婚了,但還沒定親, 更別提成親。於是, 在熬走了夏天,熬走了秋天,終於等來了冬天, 在百官迴洛陽覲見陛下的時候,王弘和郗神殊的議親事宜終於提上日程。
王弘盼這天已經很久了。親事一日沒有定下來,他的心就安定不了。雖然知道有孝武帝的聖旨在,他的老婆一定跑不了,但還是希望能早日定下親事。
各地官員入京朝見。之後便是半個月的過年。等到過完年,各地官員再迴到任職的地方去。
郗神殊今年已經十四歲多一點點,過完這個年到了夏日, 便是剛好滿了十五歲了。那時候, 王弘就可以娶到心上人了。
王弘比郗神殊要大一歲多,也是合適的年齡。
王家的意思是, 先定親,來年再成親。
但郗恢卻不樂意女兒這麽早就出嫁,和王家磨皮了許久。可以說, 整個年假就被他在議論中消磨了半數。
最後郗恢還是同意了,象兒十五歲及笄以後,來年的春日就進王家的門。
能迫使郗恢同意這麽快嫁女的原因隻有一個, 孝武帝說郗大姑娘搞宣傳工作的能力這麽強,能不能繼續搞一搞。這倒是之前他們自己做的事情留下的後患了,為了打消孝武帝的疑心,他們在匈奴的暗探編造了郗神殊到匈奴去是為了搞宣傳工作、禍亂匈奴引起內鬥,把自己給洗白了。但郗大姑娘的“出眾能力”給孝武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於,郗恢被孝武帝單獨召見。“愛卿家的大姑娘情報工作、宣傳工作搞得這麽好,不好好發揮出來豈不是屈才了?朕看過地圖了,咱們隻針對匈奴一國未免有失大國風範,愛卿你過來看看,”孝武帝指了指輿圖,“北邊的西羌,嘿,老羌王生了一堆兒子呢。西邊的柔然國,也可以整上一整啊。還有還有,南邊的越夷小國,也時不時跳出來生亂。不整他是不行的了。”
郗恢看孝武帝說的激動,道:“陛下的意思是讓我帶兵去打?”
孝武帝擺擺手:“非也非也。聖人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也。能夠不動一兵一卒,就讓敵國自己亂起來,方為上策。愛卿你的大姑娘就給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啊,我們直接去離間他們,都不用上門去打,你看如何?”
孝武帝顯然是有宏圖大誌的:“這樣,我給大姑娘秘密帶領一支暗探。今年,我們先讓大姑娘去往越夷國,挑起內亂。過上兩年,咱們再去柔然國。他們自己人打的不可開交,想必就沒有心思動我們大晉了。”
郗恢大驚,那怎麽可以?他的閨女之前前往匈奴那迴都把他這個老父親嚇得夠嗆,如今孝武帝還要他閨女帶著這樣的秘密任務去往他國,太不厚道了吧。郗恢緩緩綻放一個笑容:“陛下,您是不是忘了,我家大姑娘已經與王長史定下親事,還是您親自賜的婚?”
孝武帝一拍腦袋,我去,還真把這事給忘了啊。看來他真是太健忘了,倒把郗大姑娘這樣的英才給送給了王家。孝武帝道:“愛卿啊,你家姑娘不是還沒嫁麽,晚幾年再嫁如何?”
郗恢這時候就露出委屈相了:“陛下,微臣也想多留女兒幾年啊,隻是王家催得緊,不如您問問休元的意思?”
俗話說,出嫁從夫,雖說郗神殊還沒有嫁給王弘,但已經定親了,按照時人的觀念來看,郗神殊就已經是王家的人了。孝武帝要讓人家的未婚妻為他辦事,怎麽也得問過人家的意見吧。
孝武帝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就叫郗恢迴去,把王弘給他叫進宮來,他問一下他的意見。
郗恢心裏一萬句草泥馬奔騰而過,直接殺去了王家,找到了王弘。
王弘有些驚訝地看著他:“嶽父大人……”因為已經定親,王弘又一向是個有禮貌的人。
郗恢把事情簡單地和王弘說了一下,接著又狠狠地威脅了一把王弘:“該怎麽說你知道了吧。”
王弘忍俊不禁,“郗大姑娘是我家的人,怎麽可以拋頭露麵?”
郗恢忍痛點點頭,“就是這樣,你進宮去吧。”
王弘心裏一陣爽快,不知道為何,他總覺得孝武帝是他的貴人,一次兩次就算了,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無心插柳”地幫助到他了。本來嘛,郗恢還想將郗神殊留到十七八歲再嫁的,晉朝貴女出嫁年齡在十五歲到十九歲不等。結果孝武帝一通騷操作下來,郗恢麵臨“女兒在外為晉朝出生入死”和“女兒嫁入王家享福”的艱難選擇,還是選擇了後者。
王弘本來都做好了和嶽父長期磨嘴皮子、耍賴的艱苦奮鬥打算了,誰知道天降一喜,孝武帝總是能從奇怪的角度中插進來,給他本來曲折的道路鏟平了,就連最難搞的嶽父大人都在孝武帝的清奇思路下不得不屈服。郗恢他不好懟孝武帝,但是郗神殊即將嫁入的夫家卻有權利拒絕。
王弘笑意盈盈地出現在孝武帝麵前,見過禮之後,孝武帝問他,願不願意晚幾年成婚,讓郗大姑娘繼續為晉朝發光發熱幾年。
王弘故意有些難過道:“陛下,臣盼著娶郗大姑娘已有數年了。她是臣家的未婚妻,嫁入臣家就是臣家的人了。臣隻想她安安樂樂的。”
孝武帝一向很喜歡王弘這個好孩子,覺得他長得好、人品好、樣樣都好,隻壞在不是他的親兒子,而他生的那兩個……不提也罷。
如今見王弘一點也不樂意的樣子,孝武帝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麽多男子,難道都是吃幹飯的麽,居然好意思要人家的未婚妻來辦事。孝武帝頗有些抱歉,又覺得這樁婚事是自己賜的,沒的說半途而廢的,隻好改口道:“休元,既如此說,便也罷了。”
孝武帝道:“朕盼著你們這樁金玉良緣呢。”
王弘真心實意地謝過陛下的好意。又恭維了他一番英明神武,未婚妻雖然不能帶領他的隊伍去別國攪風攪雨,但是這些計策是沒錯的,隻要加以修改、妥善完善,就是換支人馬去也是行的。
說的孝武帝熱血沸騰,當天就召見了自己的親信,讓他們繼續沿著這條路去辦。
宮裏的事不贅述。
王弘出宮後就去了郗家,告訴嶽父郗恢事情妥了,孝武帝不會再打郗神殊的主意了。
郗神殊一直在旁邊吃瓜,好不容易聽明白以後才一臉玄幻,孝武帝腦子裏是有多大的坑啊,才能想出讓臣子之女幫他搞宣傳搞情報工作啊。而且,怎麽感覺到最後好像便宜了王弘啊。你看她阿爹,雖然一臉不舍,但還是嘴硬道:“以後我象兒嫁去你們王家了,你要讓她經常迴娘家。”
王弘點點頭:“嶽父說的是,我會時不時就帶她迴來小住的。”
郗恢為了防止孝武帝時不時腦子生坑,隻好忍痛割愛,和王珣定下來,郗神殊及笄以後的來年三月初八就嫁入王家。
王珣和蕭氏樂的合不攏嘴。
謝道粲則是忙於給女兒置辦嫁妝。不過好在他們就生了一個女兒,很多東西都是在象兒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著的了。謝道粲當年嫁入郗家的時候,十裏紅妝,多少人豔羨不已。她又是隻生了郗神殊一個女兒,多少好東西都是留給她的。
郗家寶貝了這麽多年的大姑娘,一家子大的矛盾是沒有的,可稱是難得和睦的一家人了。郗神殊打小就在這樣的氛圍裏長大,謝道粲有時候也想,這到底是幸也不幸?多虧了她未來的夫家也是一家子和睦人,不至於叫她驟然換了環境後無所適從。
郗神殊的祖父祖父、伯祖父伯祖母、叔叔伯伯、伯母嬸嬸,個個都待郗神殊很好,給她的添妝也有不少。
年後,郗恢要迴到燕州就任,郗神殊和謝道粲這迴就不跟著去了,謝道粲要給郗神殊準備嫁妝、準備及笄的事。郗神殊這個主人翁就更走不得了。王弘則因為在孝武帝跟前漏了一迴臉,被他留了下來,還做他的尚書右丞,但是誰都看得出來這迴王弘是得了聖心,日後必有大前途的。再指了一個人跟著郗恢迴去做長史。
郗神殊出嫁自然是在洛陽的。郗恢就隻盼著能早點被調迴洛陽來,日後想見閨女也方便些。
王弘和郗神殊的這樁親事,叫洛陽世家和百姓的說法不一。百姓們沒看的那麽透徹,都覺得王公子和郗大姑娘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都盼著他們成親那日瞧好了,拾些喜氣呢。世家裏則說法不一。
不管怎樣。時間飛逝。
翻過了一夏,又過了一秋,年關將至。來年的春日迫近。
離著成親的日子越來越近,郗神殊的心緒也緊張起來。上輩子沒有嫁過人,甚至戀愛也沒談過,真真是大姑娘上轎子——第一迴呢。
王家的聘禮已經送到了郗家。六禮走過了五禮,隻剩下最後的“迎親”了。
王家有錢,王珣還是個攢錢小能手,給兒子的聘禮自然不會虧待。王家又是世家中的世家,故聘禮中多有風雅之物,金銀之物也有不少,可謂雅俗共賞,誠意十足。
郗家準備給郗神殊的嫁妝也不可小覷,比起郗道茂當年出嫁更加風光,這倒不是故意下郗道茂的臉麵,而是郗道茂當日出嫁的王獻之隻是王羲之的眾多兒子之一,而郗神殊如今嫁給王家家主的嫡長子。郗道茂也並不介意,她自己都出麵給大侄女添了不少東西呢,陸穎又疼她,自然無有不從的。
跑到街上看熱鬧的百姓都瞧的高興,王家和郗家這是互相秀財力嗎,這可真是,比嫁公主還風光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說了,孝武帝是男主的貴人~
姐妹們,珍惜一下橙橙橙一排小紅花的日子吧,下個月就沒了(doge)
真的超有成就感,除了1月因卡文斷了兩天的更新,之後二月和三月都是滿滿的連續小紅花,此處應有掌聲,嘿嘿~
我去追冰糖燉雪梨了好好看嘎嘎嘎。今天也是冰雪女孩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