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105章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 作者:橙橙橙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家對孝武帝這個賜婚的操作想法各異。
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老而昏聵版、帝王心術版、痛惜版、瞧好戲版。
老而昏聵版,就是孝武帝年紀大了, 四十多了, 總是想想一出就是一出, 十年前都已經被新安公主拉著他老娘劉太後搞了一迴賜婚了, 硬是把大晉好cp給拆散了,如今又來相同的操作,強行賜婚, 真不知道郗家和王家倒了什麽黴。說這話的,是同情兩家的, 料定這被孝武帝盯上的兩家太倒黴太慘,這樁婚姻簡直是血虧。兩家都得不償失。
帝王心術版, 孝武帝想利用這場婚姻,將兩家分而破之。本來之前王家和郗家鬧翻了, 世家聯盟破碎,對於帝王來說當然高興啊, 結果後來因為郗道茂二嫁、兩家的關係居然有些緩和起來, 沒有那麽劍拔弩張了,孝武帝就不樂意了。於是他又給這兩家賜婚了, 這樣的兩個人就是在一起也是兩生怨恨,以郗家疼女兒的心, 到時候兩家鬧得比從前還大豈不是指日可待?
持這種想法的人,都覺得,帝王心術,深不可測。孝武帝怎麽也是做了幾十年皇帝的人, 怎麽可能是表現出來那樣平庸?這一招,簡直是高手才下的出來的,妙啊,妙啊。
痛惜版:本來嘛,無論是郗神殊還是王弘,都是各家想要的兒媳婦/女婿,他們分開來,都是很好的嫁娶人選。孝武帝一道聖旨下來,現在好了,他們倆湊對了,這麽好的人選湊一個就少一個啊。夫人們深恨自己沒有早早為自家那個兒子/女兒定下來。
郗大姑娘多好啊,長得好、家世好、還有才華,又有哪個女子能師從羲之先生學書法呢?她們也是聽謝道粲說暫時沒有給女兒議親的打算,這才沒及時下手,由著他們一家去了北疆。現在好了,被近水樓台的王弘先得月了。她們後悔不迭。
這邊郗大姑娘派還在說呢,那頭王大公子派也不甘示弱。中意王公子做她們家女婿的夫人基數也很大的好麽,郗大姑娘好,難道王大公子就不好了,就不說他父親剛剛登上王家家主之位,就算他還是之前那個旁支的公子,她們也願意將女兒嫁他啊!就他那才華,遲早有大好前途!夫人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有出息、憑本事、不靠祖蔭吃飯的,她們能認得出來!人家王公子就是這樣的!
孝武帝啊,真是做了孽啊。王公子一娶,洛陽城的好兒郎又少了一個,隻剩下一個謝瑍孤零零了。
還有瞧好戲版,等著吧,郗家和王家還不為了這兩個孩子的以後吵到天上去!王家現在王珣掌權,王弘又是絕頂厲害的,下一任家主肯定還是他,他能受得了委屈?而郗家那個又是全家嬌寵大的嫡長女,這倆孩子湊在一起,要說他倆能順順利利、白頭到老,他們才不信呢。以後就睜大眼睛瞧好戲了嘿嘿。
洛陽郗家那邊接了郗恢的信,知道了郗神殊和王弘已經定情,這丫頭是留不住的了。而且,王弘這孩子的確再三幫助了他們郗家,不可謂不心誠,對象兒也夠用心的了。他們已經答應了王弘的求親。
郗家人本來對王弘並不是滿意的,在他們看來,王弘是好,但也好不過自家的孩子,象兒就是不嫁給最好的男子,嫁給最合適的不好麽,何必郗家三代人都往王家一個籠子裏鑽?郗璿嫁給王羲之,得到了幸福,自然是好的,但是郗道茂嫁給王獻之,不也證明了不好麽?怎麽就這麽想不通,非得跑王家去?
但是聽郗恢和謝道粲說了王弘幾次舍身救郗神殊,這次郗家能逃過一劫也多虧了王弘提前警示,他們才能做好準備,謀定後動。人家王弘也沒有挾恩求報,這事了了也就罷了,人家是事了拂衣去,片葉不沾身,不求名不求利的,沒有用此事要挾他們的郗家嫡長女。當然,要是王弘真這麽做了,他們也會看不起他、鄙視他、更不會願意女兒嫁給他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孝武帝的多事啊,他怎麽就好端端的想要補償自家呢,補償就補償,補償來一個王家的兒子做女婿?做皇帝的人腦迴路竟如此清奇。
但是事已至此,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其他人來打聽的時候,郗家人還要微笑:我們家與王家很好啊,這門婚事不錯的,陛下真有心了。
聽得來人背後道,郗家這是心裏流血麵上也要謝恩呢。慘,真慘。
孝武帝忙完賜婚,還有更要緊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郗家被大皇子參奏,雖然最後他明察秋毫、用事實說話,證明了郗家的清白,但是大皇子那邊卻損了不少威信。做皇子的人,居然如此愚蠢,沒有明證就冤枉起了國家的功臣。孝武帝忙著給這個魚唇的兒子擦屁股。
當然,疑心重的孝武帝也沒忘了查查大皇子為何腦子一熱就來給郗家上眼藥了。
這左查右查,居然查到了同在燕州的東平郡王身上。
孝武帝冷笑,就知道二弟歹竹出不了好筍,他就長在那個家裏頭,還能指望他有多忠心?
孝武帝之前是沒有關注到東平郡王,把他給漏過去了,如今被大皇子這事一攪和,東平郡王重新進入了他的視野裏。孝武帝給這個侄子蓋了個“野心勃勃、扮豬吃虎”的戳,打定主意多多留意和防備他,雖然暫時不能動他,但留意著總是沒事的——這也是郗家的目的之一。
東平郡王實在太危險了。就潛伏在燕州,想坑郗家就坑郗家,何況他還是今上的親侄子、剛剛大義滅親,今上對他有所信任,俗話說,疏不間親。他們要是明著告訴孝武帝東平郡王狼子野心,隻怕沒得好下場。隻有利用大皇子這事把孝武帝的警惕心調動起來,才是最好的法子。
孝武帝的確被東平郡王給驚了一下,想著他平日的作態,那樣的單純清澈,誰都以為他無害,連郗恢一開始都覺得他是“比世家子還像世家子”,不禁後怕。還好這事及時防備起來,這麽一想,也不能全怪傻乎乎被人利用的大皇子了。
燕州這邊也陸陸續續得了賜婚的消息,有人路上見了郗刺史和王長史,都忍不住上前一句恭喜。郗恢是心裏mmp、臉上笑嘻嘻,一肚子火往肚子裏裝。王弘卻恰恰相反,春風得意馬蹄疾,原本的王弘就夠好看的了,添上喜色的他更是豐神俊朗,無人能及。
原本那些疏遠郗家的家族在知道之前隻是誤會、陛下更加重用和信任郗恢了以後,都後悔不已。想上門套近乎,也隻能作罷,現在借著這門婚事上前恭喜,算是打破了原來的僵局,氛圍又熱絡了起來。郗恢還要在此為官,也沒什麽非黑即白的,裝場麵,誰還不會呀。
燕州的姑娘們都十分羨慕郗神殊,之前她還說不知道王公子有沒有定親呢,現在陛下一道聖旨下來,他們倆倒成了一對了。不過,郗大姑娘和王公子也是相配的,她們也覺得並不虧。
若說她們隻是單純的羨慕,袁家的袁薇便是真的嫉妒恨了。她設下謀算,沒算計到郗神殊,反而把自己搭進去了,得不償失。如今,她即將要去給東平郡王做妾,而郗神殊卻可以嫁給王弘。那個她心悅已久、一見鍾情的人啊。
袁薇她好恨,說得好聽是側妃,還不是掩蓋不了是妾的本質!憑什麽,她憑什麽要做妾,明明該做妾的是郗神殊才對!
郗家這邊,郗神思和郗躍都很為這對有情人高興,孝武帝在他們的心裏仿佛成了月老這樣的人物,慈眉善目、指點姻緣。
羊洛則興奮地跑去好好恭喜了王兄一番。恭喜著恭喜著他自己忽然落寞了下去。
王弘:……兄弟你這幅表情很容易讓我誤會你對我未婚妻有想法的你知道麽?
王弘盡量保持著笑容:“羊兄你這是怎麽了?”
羊洛瞅了他一眼,才道:“王兄……我也想做郗家的女婿。”
王弘:……???
你在說啥,你敢不敢再說一次?
感受到王兄陰惻惻的眼神,羊洛為數不多的智商上線,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歧義,連忙解釋道:“我不是說小簪子啊。”
王弘緊皺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不是殊殊,那就是……郗家二姑娘了?那個總是跟在殊殊身後的跟屁蟲、因為她殊殊才冒險去匈奴救的那個妹妹?
王弘壞心眼地瞥了一眼羊洛,覺得挺有意思的。羊兄真不愧是他的及時雨,哪裏需要哪裏搬。
想想那個畫麵,以後郗二姑娘來纏著阿姐玩的時候,羊兄來把人拉走了,那他豈不是可以一個人獨占殊殊?想想就美得很啊。
羊洛有些苦惱道:“王兄你就好了,已經和小簪子是板上釘釘。你覺得我和郗二姑娘,希望大麽?”
老實說,王弘覺得不大。郗二姑娘就是個嬌嬌女,標準世家女。羊兄那就是江湖子。別說郗二姑娘了,羊兄和任何一個世家姑娘都不合拍啊。
但兄弟有追求,他怎麽能不鼓勵呢?“事在人為啊,羊兄。”王弘甚至舉了自己的例子來說服他,“你看我一開始,不也是困難重重?郗大人有多討厭我,你也不是沒看到……”
王弘娓娓道來,侃侃而談,把羊洛忽悠的頻頻點頭:“王兄你說得對,是個漢子就要勇於承認自己的心思。喜歡個姑娘就要努力把她娶迴家做妻子!”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就迴洛陽
王弘:侃侃而談,娓娓道來
羊洛戳手手:你就可勁秀吧
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老而昏聵版、帝王心術版、痛惜版、瞧好戲版。
老而昏聵版,就是孝武帝年紀大了, 四十多了, 總是想想一出就是一出, 十年前都已經被新安公主拉著他老娘劉太後搞了一迴賜婚了, 硬是把大晉好cp給拆散了,如今又來相同的操作,強行賜婚, 真不知道郗家和王家倒了什麽黴。說這話的,是同情兩家的, 料定這被孝武帝盯上的兩家太倒黴太慘,這樁婚姻簡直是血虧。兩家都得不償失。
帝王心術版, 孝武帝想利用這場婚姻,將兩家分而破之。本來之前王家和郗家鬧翻了, 世家聯盟破碎,對於帝王來說當然高興啊, 結果後來因為郗道茂二嫁、兩家的關係居然有些緩和起來, 沒有那麽劍拔弩張了,孝武帝就不樂意了。於是他又給這兩家賜婚了, 這樣的兩個人就是在一起也是兩生怨恨,以郗家疼女兒的心, 到時候兩家鬧得比從前還大豈不是指日可待?
持這種想法的人,都覺得,帝王心術,深不可測。孝武帝怎麽也是做了幾十年皇帝的人, 怎麽可能是表現出來那樣平庸?這一招,簡直是高手才下的出來的,妙啊,妙啊。
痛惜版:本來嘛,無論是郗神殊還是王弘,都是各家想要的兒媳婦/女婿,他們分開來,都是很好的嫁娶人選。孝武帝一道聖旨下來,現在好了,他們倆湊對了,這麽好的人選湊一個就少一個啊。夫人們深恨自己沒有早早為自家那個兒子/女兒定下來。
郗大姑娘多好啊,長得好、家世好、還有才華,又有哪個女子能師從羲之先生學書法呢?她們也是聽謝道粲說暫時沒有給女兒議親的打算,這才沒及時下手,由著他們一家去了北疆。現在好了,被近水樓台的王弘先得月了。她們後悔不迭。
這邊郗大姑娘派還在說呢,那頭王大公子派也不甘示弱。中意王公子做她們家女婿的夫人基數也很大的好麽,郗大姑娘好,難道王大公子就不好了,就不說他父親剛剛登上王家家主之位,就算他還是之前那個旁支的公子,她們也願意將女兒嫁他啊!就他那才華,遲早有大好前途!夫人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有出息、憑本事、不靠祖蔭吃飯的,她們能認得出來!人家王公子就是這樣的!
孝武帝啊,真是做了孽啊。王公子一娶,洛陽城的好兒郎又少了一個,隻剩下一個謝瑍孤零零了。
還有瞧好戲版,等著吧,郗家和王家還不為了這兩個孩子的以後吵到天上去!王家現在王珣掌權,王弘又是絕頂厲害的,下一任家主肯定還是他,他能受得了委屈?而郗家那個又是全家嬌寵大的嫡長女,這倆孩子湊在一起,要說他倆能順順利利、白頭到老,他們才不信呢。以後就睜大眼睛瞧好戲了嘿嘿。
洛陽郗家那邊接了郗恢的信,知道了郗神殊和王弘已經定情,這丫頭是留不住的了。而且,王弘這孩子的確再三幫助了他們郗家,不可謂不心誠,對象兒也夠用心的了。他們已經答應了王弘的求親。
郗家人本來對王弘並不是滿意的,在他們看來,王弘是好,但也好不過自家的孩子,象兒就是不嫁給最好的男子,嫁給最合適的不好麽,何必郗家三代人都往王家一個籠子裏鑽?郗璿嫁給王羲之,得到了幸福,自然是好的,但是郗道茂嫁給王獻之,不也證明了不好麽?怎麽就這麽想不通,非得跑王家去?
但是聽郗恢和謝道粲說了王弘幾次舍身救郗神殊,這次郗家能逃過一劫也多虧了王弘提前警示,他們才能做好準備,謀定後動。人家王弘也沒有挾恩求報,這事了了也就罷了,人家是事了拂衣去,片葉不沾身,不求名不求利的,沒有用此事要挾他們的郗家嫡長女。當然,要是王弘真這麽做了,他們也會看不起他、鄙視他、更不會願意女兒嫁給他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孝武帝的多事啊,他怎麽就好端端的想要補償自家呢,補償就補償,補償來一個王家的兒子做女婿?做皇帝的人腦迴路竟如此清奇。
但是事已至此,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其他人來打聽的時候,郗家人還要微笑:我們家與王家很好啊,這門婚事不錯的,陛下真有心了。
聽得來人背後道,郗家這是心裏流血麵上也要謝恩呢。慘,真慘。
孝武帝忙完賜婚,還有更要緊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郗家被大皇子參奏,雖然最後他明察秋毫、用事實說話,證明了郗家的清白,但是大皇子那邊卻損了不少威信。做皇子的人,居然如此愚蠢,沒有明證就冤枉起了國家的功臣。孝武帝忙著給這個魚唇的兒子擦屁股。
當然,疑心重的孝武帝也沒忘了查查大皇子為何腦子一熱就來給郗家上眼藥了。
這左查右查,居然查到了同在燕州的東平郡王身上。
孝武帝冷笑,就知道二弟歹竹出不了好筍,他就長在那個家裏頭,還能指望他有多忠心?
孝武帝之前是沒有關注到東平郡王,把他給漏過去了,如今被大皇子這事一攪和,東平郡王重新進入了他的視野裏。孝武帝給這個侄子蓋了個“野心勃勃、扮豬吃虎”的戳,打定主意多多留意和防備他,雖然暫時不能動他,但留意著總是沒事的——這也是郗家的目的之一。
東平郡王實在太危險了。就潛伏在燕州,想坑郗家就坑郗家,何況他還是今上的親侄子、剛剛大義滅親,今上對他有所信任,俗話說,疏不間親。他們要是明著告訴孝武帝東平郡王狼子野心,隻怕沒得好下場。隻有利用大皇子這事把孝武帝的警惕心調動起來,才是最好的法子。
孝武帝的確被東平郡王給驚了一下,想著他平日的作態,那樣的單純清澈,誰都以為他無害,連郗恢一開始都覺得他是“比世家子還像世家子”,不禁後怕。還好這事及時防備起來,這麽一想,也不能全怪傻乎乎被人利用的大皇子了。
燕州這邊也陸陸續續得了賜婚的消息,有人路上見了郗刺史和王長史,都忍不住上前一句恭喜。郗恢是心裏mmp、臉上笑嘻嘻,一肚子火往肚子裏裝。王弘卻恰恰相反,春風得意馬蹄疾,原本的王弘就夠好看的了,添上喜色的他更是豐神俊朗,無人能及。
原本那些疏遠郗家的家族在知道之前隻是誤會、陛下更加重用和信任郗恢了以後,都後悔不已。想上門套近乎,也隻能作罷,現在借著這門婚事上前恭喜,算是打破了原來的僵局,氛圍又熱絡了起來。郗恢還要在此為官,也沒什麽非黑即白的,裝場麵,誰還不會呀。
燕州的姑娘們都十分羨慕郗神殊,之前她還說不知道王公子有沒有定親呢,現在陛下一道聖旨下來,他們倆倒成了一對了。不過,郗大姑娘和王公子也是相配的,她們也覺得並不虧。
若說她們隻是單純的羨慕,袁家的袁薇便是真的嫉妒恨了。她設下謀算,沒算計到郗神殊,反而把自己搭進去了,得不償失。如今,她即將要去給東平郡王做妾,而郗神殊卻可以嫁給王弘。那個她心悅已久、一見鍾情的人啊。
袁薇她好恨,說得好聽是側妃,還不是掩蓋不了是妾的本質!憑什麽,她憑什麽要做妾,明明該做妾的是郗神殊才對!
郗家這邊,郗神思和郗躍都很為這對有情人高興,孝武帝在他們的心裏仿佛成了月老這樣的人物,慈眉善目、指點姻緣。
羊洛則興奮地跑去好好恭喜了王兄一番。恭喜著恭喜著他自己忽然落寞了下去。
王弘:……兄弟你這幅表情很容易讓我誤會你對我未婚妻有想法的你知道麽?
王弘盡量保持著笑容:“羊兄你這是怎麽了?”
羊洛瞅了他一眼,才道:“王兄……我也想做郗家的女婿。”
王弘:……???
你在說啥,你敢不敢再說一次?
感受到王兄陰惻惻的眼神,羊洛為數不多的智商上線,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歧義,連忙解釋道:“我不是說小簪子啊。”
王弘緊皺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不是殊殊,那就是……郗家二姑娘了?那個總是跟在殊殊身後的跟屁蟲、因為她殊殊才冒險去匈奴救的那個妹妹?
王弘壞心眼地瞥了一眼羊洛,覺得挺有意思的。羊兄真不愧是他的及時雨,哪裏需要哪裏搬。
想想那個畫麵,以後郗二姑娘來纏著阿姐玩的時候,羊兄來把人拉走了,那他豈不是可以一個人獨占殊殊?想想就美得很啊。
羊洛有些苦惱道:“王兄你就好了,已經和小簪子是板上釘釘。你覺得我和郗二姑娘,希望大麽?”
老實說,王弘覺得不大。郗二姑娘就是個嬌嬌女,標準世家女。羊兄那就是江湖子。別說郗二姑娘了,羊兄和任何一個世家姑娘都不合拍啊。
但兄弟有追求,他怎麽能不鼓勵呢?“事在人為啊,羊兄。”王弘甚至舉了自己的例子來說服他,“你看我一開始,不也是困難重重?郗大人有多討厭我,你也不是沒看到……”
王弘娓娓道來,侃侃而談,把羊洛忽悠的頻頻點頭:“王兄你說得對,是個漢子就要勇於承認自己的心思。喜歡個姑娘就要努力把她娶迴家做妻子!”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就迴洛陽
王弘:侃侃而談,娓娓道來
羊洛戳手手:你就可勁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