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 作者:橙橙橙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日之後謝瑍沒有再來過。郗神殊也隻當他放下了。畢竟世家子不可能總將情愛放在心上, 更勿論謝瑍這樣家族費心培養的繼承人。多著事要他煩忙呢。
郗神殊雖然不能和王弘在一起,但也不想牽扯進謝瑍。舅舅待她這樣好。
郗恢此行明著是帶了五十個隨從和部曲, 暗地裏卻並非如此。郗家家主郗愔給他撥了足足兩千部曲, 已偷偷先行至燕州。郗恢本固辭不受,因為他爹郗曇隻是郗愔的親弟弟,按道理他們這一脈是不應該沾染這些的。但是郗愔的話說服了他, 他說洛陽局勢不明,還不知道這幾年會發生什麽動蕩,兩位皇子越長越大, 背後勢力明爭暗鬥, 再加上野心初顯的會稽王、會稽王的兒子們,各地的皇室宗親……郗恢這時候到北疆去避避局勢是好事。
但是北疆也未必一帆風順, 此去並不容易, 除了要麵對匈奴人, 還要麵對紮根燕州多年的本地貴族, 隨從的王弘和東平郡王司馬元朗。是的, 孝武帝看在小侄子最近辦差不錯的份上,又給他封了郡王。
郗愔的話很簡單, 也就是現代所說的“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倘若洛陽有變,郗家發生意外,郗恢和郗衝這兩個人手裏頭還有人,也可以在北疆東山再起。沒的說整個郗家都賠在了政治鬥爭裏。雖說他們郗家並沒有參與到皇權爭鬥中,但是朝堂之事,向來牽一發而動全身, 受到牽連、波及實乃正常。
這兩千部曲,總領在郗恢手上,但是其實是為姓郗的服務,無論是郗恢、郗衝,還是郗神殊和郗神思,對他們說話,都有效用。
八月初一,初秋時節,郗恢赴任。
王弘自然是想與郗恢一同上路的,隻是怕引得孝武帝懷疑,一子落、滿盤皆輸,壞了孝武帝算盤事小,他老人家一怒之下換了王弘事大。
王弘遂在郗恢赴任後才帶著人往燕州去。王弘離家之前,他的母親蕭氏再次和他確認,是不是真的認定就是郗神殊了,王弘點頭,表示心意如此,騙不了自己。蕭氏便應允他,不會給他另覓姻緣,叫他務必把握機會,在郗恢和郗大姑娘麵前刷好感度。
王弘遂領命而去。
謝玄與郗恢的打算是密聊,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的。郗恢一路北上到了荊州才再次收到了小舅子謝玄的來信,要他偷偷帶著郗神殊、脫離“大部隊”到城外一處莊園來。
郗恢想著謝玄一貫疼郗神殊,可能許久未見,想她了,就帶上了郗神殊。
郗恢不是隻帶著字家人單獨上路的,同行的還有出了洛陽城後“偶遇”到的東平郡王司馬元朗。東平郡王到底是郡王之尊,司馬家的種,出門帶夠了人,有他親爹給的,有他伯父孝武帝撥的人馬。東平郡王難得“禮賢下士”,要一同赴任,郗恢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隻是,於這麽多人中消失一陣子,卻是不大方便的。
一行人下榻荊州的一處驛站,東平郡王與郗恢先交代過要出門訪友,郗恢自然也順水推舟應承下來。等到東平郡王離開,郗恢才和郗神殊動靜極小地悄然離開驛站。父女倆施展輕功,往謝玄等待的莊園而去。
一路順利。待見著謝玄本人,郗恢與郗神殊都頗有些感慨。謝玄眉目一如往昔,俊朗非常,一身英雄氣概,更兼世家風骨,隻是麵色帶了疲憊,且不是生理上的疲憊,而是心理上的。
倦到極致。
郗恢與謝玄相互問候,互道一些家長裏短,隨後馬上進入正題:北疆的局勢到底如何?可有異變?匈奴是否還在與我朝二皇子勾結?為什麽要急急將謝玄換下來?
謝玄揉了揉眉心:“這些問題,我也隻知道其中一部分。將我彈劾下來的是李文朗,此人圓滑多變,我不信他僅僅因為與我家那點子陳穀子爛芝麻就彈我。他背後有人。”
郗恢點頭:“不錯。我侄兒暗中查到,他的兒子娶了楚家的女兒。而楚家是站在大皇子背後的。”吳家是二皇子的母家,楚家是大皇子的母家。現在問題在於,好端端的,大皇子為何要換下謝玄?謝玄在邊疆如何觸犯到了大皇子的利益?與匈奴勾結的不是二皇子麽?
謝玄認真道:“未必是大皇子。大皇子母家與李文朗的結親之事是攤在明麵上的東西,無人不知,經不起查。大皇子有這麽傻?”
想到這位出了名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皇子,郗恢父女沉默了。大皇子要是不傻,能自己親自上陣把二皇子不舉的事情捅出去?換個聰明的人來,肯定要借刀殺人啊,他親自來,簡直一抓一個準好麽。
隻是,事情真的有這麽簡單麽?將謝玄換下來,對大皇子一脈有什麽好處?
郗神殊問道:“舅舅,你在北疆可有遇見什麽不同尋常之事?軍中可有奸細?”若無,為何給外甥女寫信警示尚且要偷偷摸摸的夾在給女兒的迴信裏?這不合常理。
謝玄讚賞地看了郗神殊一眼:“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北軍中確實有奸細,燕州各城內也分布了不少匈奴細作,尤以蘭郡最多。”三人眼神一對,東平郡王赴任之地正是蘭郡。
郗神殊抓住字眼:“軍隊中有奸細,但細作是匈奴的,舅舅是指奸細並非隻有匈奴人?”
謝玄點頭:“不錯。在北軍四營中,高級將領中有安插各勢力的人,這些都是明麵上的人物,我大概心裏都有數,他們與我相處也是心知肚明,看破不說破。隻要不損害大晉的大利益,倒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些細作並非如此,他們潛藏在暗地裏,時不時就要偷情報。這些人,有匈奴的,也有大晉的。”
說到最後,謝玄都歎了口氣。他們和匈奴打的不可開交也罷了,朝中竟也有人欲借此生事,以國之大器,謀一己之私。
郗恢問:“是皇儲之爭麽?”
謝玄點頭。“恐非止陛下二子。”
這便是疑心到皇室宗親頭上了,司馬家慣常有自相殘殺的先例,都不用外敵來攻,自己都能為那把椅子爭破頭,姓司馬的集合自行瓦解。
謝玄掏出一封信:“裏麵是我已有一些眉目的細作名單。剩下的靠你了。”
謝玄又與郗恢抓緊這難得相見的時間討論軍事、步兵排陣、四大營中的勢力分布等問題。郗神殊插不上話,就在旁聽一聽,也算是難得的課程了。
等到二位長輩終於聊完,郗神殊才抓住剛剛一閃而過的思路:“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幕後黑手並不是兩位皇子?西山事件是匈奴王子與二皇子勾結,換下舅舅則指向了大皇子,我不否認兩位皇子對那位子的野心,但是一直沒被懷疑過的其他皇族難道不是更可怕麽?”
是了。比起鋒芒畢露的二位皇子,藏在水底的未知更可怕。
謝玄道:“我迴京後會派人盯牢會稽王及其世子,幾位宗親的情況我也會留意。”
郗恢道:“東平郡王這邊我也會留意。不過目前一路來看,東平郡王看起來與世無爭,溫和知禮,遠勝過其父兄,比世家子更像世家子。”東平郡王真是難得的皇室子,比起二位皇子更有明君氣象。隻看這些日的表現,他坐那皇椅還好過那兩人了。
謝玄又道:“時候不早了,我有話與象兒說說,你先到外麵去等等。”
郗恢便先出去了。
謝玄拉著郗神殊私聊了一會,“象兒,北疆兇險,局勢莫測,並不比洛陽輕便多少。舅舅給你些人手,也好供你應急。”
不愧是做過大將軍的男人,一出手就是猛料,直接給了郗神殊五百部曲。這五百部曲被留在了蘭郡,郗神殊到了就可以憑手裏的破虜劍接收。
郗神殊忙推辭,這是謝家的部曲,怎有她的份?再說了,郗神殊她姓郗,又不姓謝,哪怕是她母親呢,她姨母呢,也沒得說用娘家的兵馬的。小聲說:“舅舅,我偷偷與您說,我父親出京是帶了部曲的。您無需擔心我。”
謝玄摸了摸她腦袋:“我知道,我知道。但你父親能帶走多少呢,我心裏有個數,最多兩千了。”郗恢又不是家族的承嗣子,再如何也不能拿多啊。
郗神殊閉嘴了,還真叫舅舅給說對了。
謝玄又說:“你父親手裏頭那點人,不夠使的。僅僅應對匈奴都焦頭爛額,如何護得住你和你母親?聽舅舅的,就當是舅舅送給你的及笄禮物。”郗神殊還有兩年多就到十五歲了,還不知道那時候迴京沒有,她必是跟著父親走的,得看到時候的局勢如何。
哪有一出手就是部曲的啊。郗神殊不是擔心養不起這些部曲,她從小到大最不缺的就是錢,時常攢著各種禮物和錢,她名下還有產業,給她源源不斷地送錢,這些人她是養得起的。隻是她到底覺得不妥。
謝玄看穿了她的顧慮,笑道:“象兒,舅舅相信你的能力,你能掌握得住這五百個人。上次舅舅給你的警示你就看得出來,你自小隨我練武,心又細,比你母親強。”謝玄臉色忽然鄭重起來:“象兒,這五百人可以給你,但不能給你母親,但是能力也意味著責任,你明白了麽,用這些人保護好你母親弟弟。”
郗神殊陡然被賦予了這樣的重任,除了母親弟弟,還有五百個人把握在她手裏,她頭一次覺得肩膀有點沉。既然謝玄都說的這麽鄭重其事了,她也不好再見外,隻好接受,“舅舅,待我歸京再還你。”
謝玄哈哈大笑:“你我舅甥之間何必如此?我最疼的就是你和瑜兒兩個。你那五百個人舅舅才不稀罕。實話和你說,舅舅手裏有的是人。隻擔心你們娘幾個的安危。你在他們麵前不要老端著日後遲早還給我的想法,要把自己當做他們的主人,你立身不穩,如何有人聽命與你?”又拍了拍郗神殊的背:“瑍兒和你的事我聽說了,感情的事不好勉強,不能成也好。”
郗神殊眼眶一濕。嚇得謝玄趕緊給她掏手帕:“我的乖甥女,你別哭啊。你舅母她有時候腦子不大清,但心是好的,你也不用和她計較。舅舅最喜歡你了。”
郗神殊道“是”。
時候不早,謝玄和郗恢都要迴到隊伍中,人多眼雜,怕入了有心人的眼,又做文章。遂辭別而去,一南一北,有待他日,再續別情。
作者有話要說:注解:這一章的地名,屬作者胡謅,表較真,作者查過晉朝地圖,沒找到高清的。後來想著反正也是架空的,地名就放飛自我吧。表考據哈。
感謝小仙女找啊找啊找啊找澆水*1瓶~
郗神殊雖然不能和王弘在一起,但也不想牽扯進謝瑍。舅舅待她這樣好。
郗恢此行明著是帶了五十個隨從和部曲, 暗地裏卻並非如此。郗家家主郗愔給他撥了足足兩千部曲, 已偷偷先行至燕州。郗恢本固辭不受,因為他爹郗曇隻是郗愔的親弟弟,按道理他們這一脈是不應該沾染這些的。但是郗愔的話說服了他, 他說洛陽局勢不明,還不知道這幾年會發生什麽動蕩,兩位皇子越長越大, 背後勢力明爭暗鬥, 再加上野心初顯的會稽王、會稽王的兒子們,各地的皇室宗親……郗恢這時候到北疆去避避局勢是好事。
但是北疆也未必一帆風順, 此去並不容易, 除了要麵對匈奴人, 還要麵對紮根燕州多年的本地貴族, 隨從的王弘和東平郡王司馬元朗。是的, 孝武帝看在小侄子最近辦差不錯的份上,又給他封了郡王。
郗愔的話很簡單, 也就是現代所說的“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倘若洛陽有變,郗家發生意外,郗恢和郗衝這兩個人手裏頭還有人,也可以在北疆東山再起。沒的說整個郗家都賠在了政治鬥爭裏。雖說他們郗家並沒有參與到皇權爭鬥中,但是朝堂之事,向來牽一發而動全身, 受到牽連、波及實乃正常。
這兩千部曲,總領在郗恢手上,但是其實是為姓郗的服務,無論是郗恢、郗衝,還是郗神殊和郗神思,對他們說話,都有效用。
八月初一,初秋時節,郗恢赴任。
王弘自然是想與郗恢一同上路的,隻是怕引得孝武帝懷疑,一子落、滿盤皆輸,壞了孝武帝算盤事小,他老人家一怒之下換了王弘事大。
王弘遂在郗恢赴任後才帶著人往燕州去。王弘離家之前,他的母親蕭氏再次和他確認,是不是真的認定就是郗神殊了,王弘點頭,表示心意如此,騙不了自己。蕭氏便應允他,不會給他另覓姻緣,叫他務必把握機會,在郗恢和郗大姑娘麵前刷好感度。
王弘遂領命而去。
謝玄與郗恢的打算是密聊,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的。郗恢一路北上到了荊州才再次收到了小舅子謝玄的來信,要他偷偷帶著郗神殊、脫離“大部隊”到城外一處莊園來。
郗恢想著謝玄一貫疼郗神殊,可能許久未見,想她了,就帶上了郗神殊。
郗恢不是隻帶著字家人單獨上路的,同行的還有出了洛陽城後“偶遇”到的東平郡王司馬元朗。東平郡王到底是郡王之尊,司馬家的種,出門帶夠了人,有他親爹給的,有他伯父孝武帝撥的人馬。東平郡王難得“禮賢下士”,要一同赴任,郗恢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隻是,於這麽多人中消失一陣子,卻是不大方便的。
一行人下榻荊州的一處驛站,東平郡王與郗恢先交代過要出門訪友,郗恢自然也順水推舟應承下來。等到東平郡王離開,郗恢才和郗神殊動靜極小地悄然離開驛站。父女倆施展輕功,往謝玄等待的莊園而去。
一路順利。待見著謝玄本人,郗恢與郗神殊都頗有些感慨。謝玄眉目一如往昔,俊朗非常,一身英雄氣概,更兼世家風骨,隻是麵色帶了疲憊,且不是生理上的疲憊,而是心理上的。
倦到極致。
郗恢與謝玄相互問候,互道一些家長裏短,隨後馬上進入正題:北疆的局勢到底如何?可有異變?匈奴是否還在與我朝二皇子勾結?為什麽要急急將謝玄換下來?
謝玄揉了揉眉心:“這些問題,我也隻知道其中一部分。將我彈劾下來的是李文朗,此人圓滑多變,我不信他僅僅因為與我家那點子陳穀子爛芝麻就彈我。他背後有人。”
郗恢點頭:“不錯。我侄兒暗中查到,他的兒子娶了楚家的女兒。而楚家是站在大皇子背後的。”吳家是二皇子的母家,楚家是大皇子的母家。現在問題在於,好端端的,大皇子為何要換下謝玄?謝玄在邊疆如何觸犯到了大皇子的利益?與匈奴勾結的不是二皇子麽?
謝玄認真道:“未必是大皇子。大皇子母家與李文朗的結親之事是攤在明麵上的東西,無人不知,經不起查。大皇子有這麽傻?”
想到這位出了名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皇子,郗恢父女沉默了。大皇子要是不傻,能自己親自上陣把二皇子不舉的事情捅出去?換個聰明的人來,肯定要借刀殺人啊,他親自來,簡直一抓一個準好麽。
隻是,事情真的有這麽簡單麽?將謝玄換下來,對大皇子一脈有什麽好處?
郗神殊問道:“舅舅,你在北疆可有遇見什麽不同尋常之事?軍中可有奸細?”若無,為何給外甥女寫信警示尚且要偷偷摸摸的夾在給女兒的迴信裏?這不合常理。
謝玄讚賞地看了郗神殊一眼:“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北軍中確實有奸細,燕州各城內也分布了不少匈奴細作,尤以蘭郡最多。”三人眼神一對,東平郡王赴任之地正是蘭郡。
郗神殊抓住字眼:“軍隊中有奸細,但細作是匈奴的,舅舅是指奸細並非隻有匈奴人?”
謝玄點頭:“不錯。在北軍四營中,高級將領中有安插各勢力的人,這些都是明麵上的人物,我大概心裏都有數,他們與我相處也是心知肚明,看破不說破。隻要不損害大晉的大利益,倒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些細作並非如此,他們潛藏在暗地裏,時不時就要偷情報。這些人,有匈奴的,也有大晉的。”
說到最後,謝玄都歎了口氣。他們和匈奴打的不可開交也罷了,朝中竟也有人欲借此生事,以國之大器,謀一己之私。
郗恢問:“是皇儲之爭麽?”
謝玄點頭。“恐非止陛下二子。”
這便是疑心到皇室宗親頭上了,司馬家慣常有自相殘殺的先例,都不用外敵來攻,自己都能為那把椅子爭破頭,姓司馬的集合自行瓦解。
謝玄掏出一封信:“裏麵是我已有一些眉目的細作名單。剩下的靠你了。”
謝玄又與郗恢抓緊這難得相見的時間討論軍事、步兵排陣、四大營中的勢力分布等問題。郗神殊插不上話,就在旁聽一聽,也算是難得的課程了。
等到二位長輩終於聊完,郗神殊才抓住剛剛一閃而過的思路:“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幕後黑手並不是兩位皇子?西山事件是匈奴王子與二皇子勾結,換下舅舅則指向了大皇子,我不否認兩位皇子對那位子的野心,但是一直沒被懷疑過的其他皇族難道不是更可怕麽?”
是了。比起鋒芒畢露的二位皇子,藏在水底的未知更可怕。
謝玄道:“我迴京後會派人盯牢會稽王及其世子,幾位宗親的情況我也會留意。”
郗恢道:“東平郡王這邊我也會留意。不過目前一路來看,東平郡王看起來與世無爭,溫和知禮,遠勝過其父兄,比世家子更像世家子。”東平郡王真是難得的皇室子,比起二位皇子更有明君氣象。隻看這些日的表現,他坐那皇椅還好過那兩人了。
謝玄又道:“時候不早了,我有話與象兒說說,你先到外麵去等等。”
郗恢便先出去了。
謝玄拉著郗神殊私聊了一會,“象兒,北疆兇險,局勢莫測,並不比洛陽輕便多少。舅舅給你些人手,也好供你應急。”
不愧是做過大將軍的男人,一出手就是猛料,直接給了郗神殊五百部曲。這五百部曲被留在了蘭郡,郗神殊到了就可以憑手裏的破虜劍接收。
郗神殊忙推辭,這是謝家的部曲,怎有她的份?再說了,郗神殊她姓郗,又不姓謝,哪怕是她母親呢,她姨母呢,也沒得說用娘家的兵馬的。小聲說:“舅舅,我偷偷與您說,我父親出京是帶了部曲的。您無需擔心我。”
謝玄摸了摸她腦袋:“我知道,我知道。但你父親能帶走多少呢,我心裏有個數,最多兩千了。”郗恢又不是家族的承嗣子,再如何也不能拿多啊。
郗神殊閉嘴了,還真叫舅舅給說對了。
謝玄又說:“你父親手裏頭那點人,不夠使的。僅僅應對匈奴都焦頭爛額,如何護得住你和你母親?聽舅舅的,就當是舅舅送給你的及笄禮物。”郗神殊還有兩年多就到十五歲了,還不知道那時候迴京沒有,她必是跟著父親走的,得看到時候的局勢如何。
哪有一出手就是部曲的啊。郗神殊不是擔心養不起這些部曲,她從小到大最不缺的就是錢,時常攢著各種禮物和錢,她名下還有產業,給她源源不斷地送錢,這些人她是養得起的。隻是她到底覺得不妥。
謝玄看穿了她的顧慮,笑道:“象兒,舅舅相信你的能力,你能掌握得住這五百個人。上次舅舅給你的警示你就看得出來,你自小隨我練武,心又細,比你母親強。”謝玄臉色忽然鄭重起來:“象兒,這五百人可以給你,但不能給你母親,但是能力也意味著責任,你明白了麽,用這些人保護好你母親弟弟。”
郗神殊陡然被賦予了這樣的重任,除了母親弟弟,還有五百個人把握在她手裏,她頭一次覺得肩膀有點沉。既然謝玄都說的這麽鄭重其事了,她也不好再見外,隻好接受,“舅舅,待我歸京再還你。”
謝玄哈哈大笑:“你我舅甥之間何必如此?我最疼的就是你和瑜兒兩個。你那五百個人舅舅才不稀罕。實話和你說,舅舅手裏有的是人。隻擔心你們娘幾個的安危。你在他們麵前不要老端著日後遲早還給我的想法,要把自己當做他們的主人,你立身不穩,如何有人聽命與你?”又拍了拍郗神殊的背:“瑍兒和你的事我聽說了,感情的事不好勉強,不能成也好。”
郗神殊眼眶一濕。嚇得謝玄趕緊給她掏手帕:“我的乖甥女,你別哭啊。你舅母她有時候腦子不大清,但心是好的,你也不用和她計較。舅舅最喜歡你了。”
郗神殊道“是”。
時候不早,謝玄和郗恢都要迴到隊伍中,人多眼雜,怕入了有心人的眼,又做文章。遂辭別而去,一南一北,有待他日,再續別情。
作者有話要說:注解:這一章的地名,屬作者胡謅,表較真,作者查過晉朝地圖,沒找到高清的。後來想著反正也是架空的,地名就放飛自我吧。表考據哈。
感謝小仙女找啊找啊找啊找澆水*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