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67章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 作者:橙橙橙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郗神殊竟啞口無言:……
是, 每一樁事都是真的,但都有內情啊。
羊洛連連問之後, 還好心地幫郗神殊自發性總結:“你們定情信物都互贈了, 也同生共死過了。怎的你還沒看清自己的心意?”
郗神殊:……
什麽時候,羊洛這樣的情商低能都能到她跟前來好為人師了?
羊洛雖知看到了事情的表麵,但他所言未必不是自己這幾日常常想到的點。原來不知不覺中, 她已經和王弘有了這麽多的交集,如果說從前,二哥所說的那個“靈慧非常”的王家子在她看來隻是一個符號、一個代碼, 一起經曆過這麽多的王弘就是活生生的、曾經在她肩上靠著的那個人。
他是不是洛陽最靚的崽, 是不是王家最有出息的兒郎都沒甚要緊的。她喜歡上他,也並不因此。
隻是……隻是。
羊洛看郗神殊臉色變來變去, 十分精彩, 又主動跳了出來:“小簪子啊, 雖然我也想過和你成親, 這樣我們能省去不少麻煩。但是你和王兄有情, 我都看出來了,我不能做打鴛鴦的棒子, 更不能做兇神惡煞的王母娘娘。”
郗神殊越是心情複雜就越是容易開吐槽機:省去麻煩的隻有你,沒有我好伐。還有這個“都”字運用得好,確實是的,連羊洛這樣的都能看出來了。“那不是定情信物,那是……算了,解釋不清。我和王弘也沒有同生共死, 匈奴王子沒殺我們。”
羊洛一臉“都這樣了就別裝了”,嘴上卻順著她道:“是是是。”
郗神殊看著有些生氣,又想起在密道裏王弘與她說的“羊兄告訴我的”就氣得要死。她以為有理由、有借口,拿著羊洛當令箭,結果人王弘早早知曉事情真相,根本不用她說,人還說了有辦法,給他兩年的時間,他什麽都能搞定。
郗神殊覺得自己再次被羊洛這個豬隊友給賣了。
“你為什麽要告訴王弘我們的婚約啊?”
羊洛卻一點也不虛的,非常鎮定:“你和王兄都是我的知己,是我在洛陽最先認識的兩個好朋友。好朋友之間從不隱瞞。”
郗神殊:……“我問你,如果我和王弘有了分歧,你是站我這邊還是站他那邊?”
羊洛聽了這一問,也認真思索起來。最後給出個答案:“我站你這邊吧。”
郗神殊聽了,心裏高興不少,心想豬就豬吧,到底立場和自己一邊,夠義氣。剛剛那樣兇他也是自己不好,正要說兩句緩和話,就聽羊洛義正言辭道:“你和王兄有了分歧那肯定是你的問題,所有人都會幫理不幫親的站王兄那邊,你這麽可憐,我還是站你這邊吧。”
郗神殊:???這又是哪裏來的王弘腦殘粉?
主要是王弘在羊洛麵前塑造的形象太正麵、太君子、太優秀、太好了,他完全找不出王弘的缺點。小簪子就算了吧,他送她的《江湖劍譜》她一點沒練,始終就是個輕功的花架子,而且她這人還小氣,說她兩句你看她還不樂意起來了。沒轍,真沒轍,王兄也是不容易,情竇初開就喜歡上小簪子這樣的姑娘……
郗神殊奉送了羊洛一個“滾”字,命下人趕緊把他掃地出門。
下人都有些不敢,一來雖沒明說,郗府下人圈裏人人皆知羊洛是未來姑爺,身份在那呢,誰敢趕走,二來羊洛武功高強,雖然天下第二的名頭大家夥不知道,但看他那架勢,那步法,沒人敢上前趕他的。
就有下人上前勸:“大姑娘消消氣,到底是姑爺……”
郗神殊腦子一醒神,想到羊洛的父母和妹妹還在府裏,不好鬧得太大,隻得瞪了羊洛一眼,給他一記“你給我記著”的眼神,就迴了客廳。
羊洛看著郗神殊離開,忽然想到,艾瑪,還沒和郗神殊商量好大事呢,她怎麽就跑了?
他自己是同情王兄的,也想促成一對好兄弟的好事,但是中間許多步驟需要郗神殊點頭,配合。隻是他迴到父母身邊以後,卻是再沒找到機會與郗神殊單獨說話了。
羊洛打算第二天再偷偷來郗家找郗神殊好好說。
翌日。朝野大振。
吏部尚書李文朗彈劾在北疆駐守多年的謝玄,參他多年在北疆未進寸功,而兵糧卻要之不竭。不作為尚在其次,他的彈章上更有隱隱指稱謝玄與匈奴表麵為敵,實為勾結,隻是因“證據還在收集”,故“在此不細表”。
三省六部製是在隋唐形成的,但早在晉代“三省”的中樞機構就已經形成。其中,大權獨攬的尚書省設尚書令、尚書仆射、六曹尚書。而六曹並不是後世的吏、戶、禮、兵、刑、工,而是吏部、三公、客曹、駕部、屯田、度支尚書。這位吏部尚書就是這樣的由來,寒族出身。
按理說,在座官員幾乎沒有沒被彈過的,被彈劾有時候還是一種榮譽:你得拉多大的仇恨才能被人彈那麽多啊?而拉仇恨意味著你牽扯到了旁人的利益集團,所謂“文死諫武死戰”,就算因為彈人彈死了也是一種榮譽。之前彈劾會稽王的劉直禦史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彈劾的。
但謝玄被彈劾,著實冤枉。打仗從來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有時候守城比攻城更不容易。謝玄能做的隻是守住自己的領土,讓北邊的匈奴不要侵擾百姓、不要南下,但是匈奴人向來是打了就跑、搶了就跑,謝玄哪怕想要把匈奴消滅,上哪去找人?匈奴人愛搬家啊摔!匈奴王庭都要遷徙的好麽?!
朝中有些人要麽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要麽是不懂武官的難處、隻曉得指手畫腳。
除了謝家以外,也有明眼人為謝玄說話的。
隻是孝武帝的態度有些莫測,隻道迴頭再議。
其實呢,孝武帝的心裏是相信謝玄沒有和匈奴勾結的,他對大晉的忠心他是信得過的。隻是謝玄到底是在北疆待的太久了些,那邊的人會不會隻識“謝”、不認“司馬”?孝武帝考慮頗深。隻是……要把謝玄換迴來的話,何人去頂?朝中可用武將不多啊。
陸家二郎陸穎可用,但他已經去過北邊,隻怕不大合適。而且他已經表明不想再出征,他也不好勉強。到底是陸家子。
還有誰呢?
孝武帝眼神在跟前的王右丞身上轉了轉。
當天旨意就下來了。命大將軍謝玄迴京述職,著禦史郗恢接替征虜將軍、燕州刺史之職。又著右丞郎王弘任長史、觀察使隨行。
一聽這安排,大家都有些奇怪,郗恢本是禦史,要轉型武官合適麽?但是忽然想起了郗恢的父親郗曇、祖父郗鑒的豐功偉績,他們閉嘴了。更有同齡人想起了年少時比武射箭時被郗恢和謝玄支配的恐懼。
再說了,謝玄忽然被征召入京,恐怕心有不服,在交接的時候下絆子就不好了,但是吧,派你的親妹夫過去接替你,你總不好耍花招了吧。郗恢的身份和本事都壓得住。
又有人說了,他們可是親戚,謝玄都被參有不臣之心了,鬼知道郗恢有沒有,萬一他倆聯合在一起搞事怎麽辦?
說這話的怕不是個傻子哦,陛下多聰明啊,不是還安排了王右丞去麽?王家和郗家那是什麽關係?不過是麵子情,一有機會就能撕起來的那種。要是郗恢真有這狼子野心,你看王弘會不會幫他遮掩,保證當夜就報上去、讓郗家倒黴透頂!
孝武帝的算盤打得多精啊。給王弘安排的兩個職位都不算高,但是都狠狠地扼住了郗恢的咽喉。一個長史,是大將軍的秘書,郗恢要處理什麽事他都有機會參與,一個觀察使,專門負責督查這一州的長官——還是郗恢。也就是說,無論是軍中,還是行政,王弘這個王家子都有順理成章的資格“監視”郗恢。
皇上有命,自然無有不從的。郗恢和王弘都接了任命,不日便要啟程上路。
就在大臣們都在讚賞孝武帝的英明神武、足智多謀的時候,王珣和蕭氏有些擔憂。
王珣是覺得,你們都太傻了,真的,你們根本不知道我家兒子能為了娶到郗家大姑娘直接跪舔郗恢。要是郗恢真要造反,隻怕我兒就能給他填補糧草。
蕭氏也覺得這個安排太突然了。她有點舍不得兒子。
王弘先安慰了一下他娘,讓她不要擔心,他不會出事的。又轉向王珣道:“父親,郗將軍不會造反的。”
王珣悶悶地看他一眼:“你當我不知道?隻是,我怕你為了娶到娘子啥都幹得出來!”
王弘指了指自己:“您看兒子像是亂來的人麽?”
王珣心道,以前的你我倒是不擔心,隻是現在的你變了,你心裏裝了人啊!但這話卻不能說出口:“為父自是相信你的。”
王弘道:“多謝父親信任。”又對父母都行了大禮:“兒子不孝,不能伴在身邊。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載,方能歸京。請父母保重身體。”
王珣道:“我們都明白的。這是那位的疑心作祟。不過好男兒當誌在四方,封狼居胥這也曾是我的理想啊。你當代替父親,看那北疆煙雲,為父以你為傲。”
蕭氏的心思卻有不同:“隻是你的婚事該當如何?”
王弘不語。他此次去,一來完成任務,二來討好未來嶽父。
等到第二日郗家郗恢女眷也要隨行的消息傳來的時候,蕭氏眉開眼笑,一點即將與兒子離別的憂愁都沒了,她為老不尊地對兒子道:“兒啊,此去北疆,真是托了那位的福,娘在心裏感謝他,給我兒送姻緣來了。”
王弘:……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了二更了,快來誇誇勤快的橙橙橙~下周能不能上個好點的榜單就看大家了!
換地圖咯換地圖咯。一直都待在洛陽,該換換啦!
元善:嘿嘿,你們終於來我的主場了,看我不恁死你們!
蕭氏:@孝武帝,謝謝你給我兒送姻緣啦~
感謝小仙女澆灌的營養液~
涉雨清閑*1瓶~
在野*9瓶~
找啊找啊找啊找*1瓶~
是, 每一樁事都是真的,但都有內情啊。
羊洛連連問之後, 還好心地幫郗神殊自發性總結:“你們定情信物都互贈了, 也同生共死過了。怎的你還沒看清自己的心意?”
郗神殊:……
什麽時候,羊洛這樣的情商低能都能到她跟前來好為人師了?
羊洛雖知看到了事情的表麵,但他所言未必不是自己這幾日常常想到的點。原來不知不覺中, 她已經和王弘有了這麽多的交集,如果說從前,二哥所說的那個“靈慧非常”的王家子在她看來隻是一個符號、一個代碼, 一起經曆過這麽多的王弘就是活生生的、曾經在她肩上靠著的那個人。
他是不是洛陽最靚的崽, 是不是王家最有出息的兒郎都沒甚要緊的。她喜歡上他,也並不因此。
隻是……隻是。
羊洛看郗神殊臉色變來變去, 十分精彩, 又主動跳了出來:“小簪子啊, 雖然我也想過和你成親, 這樣我們能省去不少麻煩。但是你和王兄有情, 我都看出來了,我不能做打鴛鴦的棒子, 更不能做兇神惡煞的王母娘娘。”
郗神殊越是心情複雜就越是容易開吐槽機:省去麻煩的隻有你,沒有我好伐。還有這個“都”字運用得好,確實是的,連羊洛這樣的都能看出來了。“那不是定情信物,那是……算了,解釋不清。我和王弘也沒有同生共死, 匈奴王子沒殺我們。”
羊洛一臉“都這樣了就別裝了”,嘴上卻順著她道:“是是是。”
郗神殊看著有些生氣,又想起在密道裏王弘與她說的“羊兄告訴我的”就氣得要死。她以為有理由、有借口,拿著羊洛當令箭,結果人王弘早早知曉事情真相,根本不用她說,人還說了有辦法,給他兩年的時間,他什麽都能搞定。
郗神殊覺得自己再次被羊洛這個豬隊友給賣了。
“你為什麽要告訴王弘我們的婚約啊?”
羊洛卻一點也不虛的,非常鎮定:“你和王兄都是我的知己,是我在洛陽最先認識的兩個好朋友。好朋友之間從不隱瞞。”
郗神殊:……“我問你,如果我和王弘有了分歧,你是站我這邊還是站他那邊?”
羊洛聽了這一問,也認真思索起來。最後給出個答案:“我站你這邊吧。”
郗神殊聽了,心裏高興不少,心想豬就豬吧,到底立場和自己一邊,夠義氣。剛剛那樣兇他也是自己不好,正要說兩句緩和話,就聽羊洛義正言辭道:“你和王兄有了分歧那肯定是你的問題,所有人都會幫理不幫親的站王兄那邊,你這麽可憐,我還是站你這邊吧。”
郗神殊:???這又是哪裏來的王弘腦殘粉?
主要是王弘在羊洛麵前塑造的形象太正麵、太君子、太優秀、太好了,他完全找不出王弘的缺點。小簪子就算了吧,他送她的《江湖劍譜》她一點沒練,始終就是個輕功的花架子,而且她這人還小氣,說她兩句你看她還不樂意起來了。沒轍,真沒轍,王兄也是不容易,情竇初開就喜歡上小簪子這樣的姑娘……
郗神殊奉送了羊洛一個“滾”字,命下人趕緊把他掃地出門。
下人都有些不敢,一來雖沒明說,郗府下人圈裏人人皆知羊洛是未來姑爺,身份在那呢,誰敢趕走,二來羊洛武功高強,雖然天下第二的名頭大家夥不知道,但看他那架勢,那步法,沒人敢上前趕他的。
就有下人上前勸:“大姑娘消消氣,到底是姑爺……”
郗神殊腦子一醒神,想到羊洛的父母和妹妹還在府裏,不好鬧得太大,隻得瞪了羊洛一眼,給他一記“你給我記著”的眼神,就迴了客廳。
羊洛看著郗神殊離開,忽然想到,艾瑪,還沒和郗神殊商量好大事呢,她怎麽就跑了?
他自己是同情王兄的,也想促成一對好兄弟的好事,但是中間許多步驟需要郗神殊點頭,配合。隻是他迴到父母身邊以後,卻是再沒找到機會與郗神殊單獨說話了。
羊洛打算第二天再偷偷來郗家找郗神殊好好說。
翌日。朝野大振。
吏部尚書李文朗彈劾在北疆駐守多年的謝玄,參他多年在北疆未進寸功,而兵糧卻要之不竭。不作為尚在其次,他的彈章上更有隱隱指稱謝玄與匈奴表麵為敵,實為勾結,隻是因“證據還在收集”,故“在此不細表”。
三省六部製是在隋唐形成的,但早在晉代“三省”的中樞機構就已經形成。其中,大權獨攬的尚書省設尚書令、尚書仆射、六曹尚書。而六曹並不是後世的吏、戶、禮、兵、刑、工,而是吏部、三公、客曹、駕部、屯田、度支尚書。這位吏部尚書就是這樣的由來,寒族出身。
按理說,在座官員幾乎沒有沒被彈過的,被彈劾有時候還是一種榮譽:你得拉多大的仇恨才能被人彈那麽多啊?而拉仇恨意味著你牽扯到了旁人的利益集團,所謂“文死諫武死戰”,就算因為彈人彈死了也是一種榮譽。之前彈劾會稽王的劉直禦史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彈劾的。
但謝玄被彈劾,著實冤枉。打仗從來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有時候守城比攻城更不容易。謝玄能做的隻是守住自己的領土,讓北邊的匈奴不要侵擾百姓、不要南下,但是匈奴人向來是打了就跑、搶了就跑,謝玄哪怕想要把匈奴消滅,上哪去找人?匈奴人愛搬家啊摔!匈奴王庭都要遷徙的好麽?!
朝中有些人要麽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要麽是不懂武官的難處、隻曉得指手畫腳。
除了謝家以外,也有明眼人為謝玄說話的。
隻是孝武帝的態度有些莫測,隻道迴頭再議。
其實呢,孝武帝的心裏是相信謝玄沒有和匈奴勾結的,他對大晉的忠心他是信得過的。隻是謝玄到底是在北疆待的太久了些,那邊的人會不會隻識“謝”、不認“司馬”?孝武帝考慮頗深。隻是……要把謝玄換迴來的話,何人去頂?朝中可用武將不多啊。
陸家二郎陸穎可用,但他已經去過北邊,隻怕不大合適。而且他已經表明不想再出征,他也不好勉強。到底是陸家子。
還有誰呢?
孝武帝眼神在跟前的王右丞身上轉了轉。
當天旨意就下來了。命大將軍謝玄迴京述職,著禦史郗恢接替征虜將軍、燕州刺史之職。又著右丞郎王弘任長史、觀察使隨行。
一聽這安排,大家都有些奇怪,郗恢本是禦史,要轉型武官合適麽?但是忽然想起了郗恢的父親郗曇、祖父郗鑒的豐功偉績,他們閉嘴了。更有同齡人想起了年少時比武射箭時被郗恢和謝玄支配的恐懼。
再說了,謝玄忽然被征召入京,恐怕心有不服,在交接的時候下絆子就不好了,但是吧,派你的親妹夫過去接替你,你總不好耍花招了吧。郗恢的身份和本事都壓得住。
又有人說了,他們可是親戚,謝玄都被參有不臣之心了,鬼知道郗恢有沒有,萬一他倆聯合在一起搞事怎麽辦?
說這話的怕不是個傻子哦,陛下多聰明啊,不是還安排了王右丞去麽?王家和郗家那是什麽關係?不過是麵子情,一有機會就能撕起來的那種。要是郗恢真有這狼子野心,你看王弘會不會幫他遮掩,保證當夜就報上去、讓郗家倒黴透頂!
孝武帝的算盤打得多精啊。給王弘安排的兩個職位都不算高,但是都狠狠地扼住了郗恢的咽喉。一個長史,是大將軍的秘書,郗恢要處理什麽事他都有機會參與,一個觀察使,專門負責督查這一州的長官——還是郗恢。也就是說,無論是軍中,還是行政,王弘這個王家子都有順理成章的資格“監視”郗恢。
皇上有命,自然無有不從的。郗恢和王弘都接了任命,不日便要啟程上路。
就在大臣們都在讚賞孝武帝的英明神武、足智多謀的時候,王珣和蕭氏有些擔憂。
王珣是覺得,你們都太傻了,真的,你們根本不知道我家兒子能為了娶到郗家大姑娘直接跪舔郗恢。要是郗恢真要造反,隻怕我兒就能給他填補糧草。
蕭氏也覺得這個安排太突然了。她有點舍不得兒子。
王弘先安慰了一下他娘,讓她不要擔心,他不會出事的。又轉向王珣道:“父親,郗將軍不會造反的。”
王珣悶悶地看他一眼:“你當我不知道?隻是,我怕你為了娶到娘子啥都幹得出來!”
王弘指了指自己:“您看兒子像是亂來的人麽?”
王珣心道,以前的你我倒是不擔心,隻是現在的你變了,你心裏裝了人啊!但這話卻不能說出口:“為父自是相信你的。”
王弘道:“多謝父親信任。”又對父母都行了大禮:“兒子不孝,不能伴在身邊。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載,方能歸京。請父母保重身體。”
王珣道:“我們都明白的。這是那位的疑心作祟。不過好男兒當誌在四方,封狼居胥這也曾是我的理想啊。你當代替父親,看那北疆煙雲,為父以你為傲。”
蕭氏的心思卻有不同:“隻是你的婚事該當如何?”
王弘不語。他此次去,一來完成任務,二來討好未來嶽父。
等到第二日郗家郗恢女眷也要隨行的消息傳來的時候,蕭氏眉開眼笑,一點即將與兒子離別的憂愁都沒了,她為老不尊地對兒子道:“兒啊,此去北疆,真是托了那位的福,娘在心裏感謝他,給我兒送姻緣來了。”
王弘:……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了二更了,快來誇誇勤快的橙橙橙~下周能不能上個好點的榜單就看大家了!
換地圖咯換地圖咯。一直都待在洛陽,該換換啦!
元善:嘿嘿,你們終於來我的主場了,看我不恁死你們!
蕭氏:@孝武帝,謝謝你給我兒送姻緣啦~
感謝小仙女澆灌的營養液~
涉雨清閑*1瓶~
在野*9瓶~
找啊找啊找啊找*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