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40章(除夕爆更)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 作者:橙橙橙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太後已經很久沒有被兒子這樣訓過了, 除了十年前壓著孝武帝硬是逼王家和郗家和離,給新安公主和王獻之賜婚那次, 母子二人一直比較和睦。
但是今天, 孝武帝再次語重心長,用那種“母後您不要再鬧了”的語氣對她說:“母後在顧及二弟、元顯的時候,可不可以也稍微顧及一下兒子?老祖宗都說了,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從哪裏來?還不是從世家子弟裏出來?這個天下,是兒子的天下,但也是天下人的天下。母後一而再再而三的開罪世家, 對您、對兒子, 或者說,對二弟又有什麽好處?”
孝武帝自認為已經把道理講得透透的, 他身為帝王尚且不能隨心所欲, 難道母親不了解他麽?他身為男人, 難道不想娶到天下間最好的女子為妻為妾?可是最好的姑娘都在世家裏, 他能強求?他敢強求?他不是沒感受到世家的威脅, 但是世家的存在不是自他這一代始的,也不會從他這一代亡, 況且他也沒有魄力壓製住世家,讓寒族和士族打擂台。
現在的事實就是,他需要士族鞏固他的江山,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就是個守成之君,做好這一步都不算給祖宗丟人了。唯獨他的母後總是昏招頻出, 讓他心好累。
劉太後這人也不完全是笨蛋,笨蛋在宮裏活不長,也不能帶著三個孩子長大,但是她剛愎自用,很有些小人得誌便猖狂的意思,如今被大兒子這樣指責,尤其是戳中了她心裏的鬼,她隻能想辦法推諉:“皇兒說的哪裏話,哀家何曾不顧念你,母後是多疼了你弟弟和侄子些,但是其實心裏更看重你啊。母後每每想到這些世家壓在皇權的頭上,便替你寢食難安。”
劉太後像是完全忘記了每天吃飯的山珍海味,每天睡眠的香甜綿長:“母後給你想的法子便是分而治之,分裂世家,世家並不是鐵板一塊的,我們皇族的人娶了世家女,之後再把世家女拉攏過來真正為我們所用。可惜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已經成親了,隻有元顯這孩子尚未成親,堪得一用。”
劉太後這人真有意思,說的司馬元顯挑選世家女這件事其實是他獻身了受了好大委屈似的,不愧是蟬聯後宮戲精達人多年的女人,指鹿為馬、扭曲是非就是一等一的厲害。
孝武帝聽母親這麽說,也稍微緩和了些語氣:“世家沒有那麽容易分裂的,母後你想岔了。而且兒子還需要世家為我們做事……元顯這孩子也確實不成器了些,以後要做親王的人,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就行不當之舉。要是元顯不行,王妃似乎還有嫡次子,也可以做世子。”
劉太後一聽孝武帝這話音就知道他遷怒了司馬元顯,王妃的嫡次子雖然也是她的親孫子,但是她更疼元顯啊,說什麽也不能讓他的世子之位被伯父給撤了。劉太後擠了幾滴眼淚:“此次群芳宴是母後想的不妥,其實元顯和他父親都不知道的,是我想著一能幫你,二能給他挑個媳婦,母後年紀大了,掛念的唯有你們這些血脈相連的親人了。母後對不住你啊,聽說桓大將軍進宮了,可是來給你難堪的?”
孝武帝趕緊道:“兒子知道母後是為我們好,兒子會把事情處理好的,母後不必擔憂。隻是桓家姑娘,母後是不必考慮的了。母後若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找孫媳,不如讓皇後為您分憂?”
劉太後煩死王皇後了,“皇後日理萬機,何況元顯生母在世,伯母給他選媳婦也不好聽,還是哀家和王妃一起選吧。”
孝武帝想了想,還是讓母後開心一下吧,“母後可以照著大皇子妃和二皇子妃的標準給元顯選。”
孝武帝自認為已經很退步了。按道理,會稽王世子,以後就算是親王,娶的姑娘也沒得說比皇子妃更好出身的,他“特許”讓母後照此標準,母後該開心吧。
劉太後……劉太後不是很開心,但也答應了。她想了想兩個皇子妃,一個是二流世家林家的嫡長女,一個是清流禦史大夫的嫡女。
劉太後哪裏看得上。但是為了保住元顯的世子位,還是先緩緩吧。
*
外界這些紛紛擾擾都與郗神殊沒什麽關係。她這幾日都在認真熱情的吃瓜,吃瓜夥伴是同樣閑的沒事的謝瑜和郗神思。
會稽王世子本來就沒多少名聲,畢竟他爹是奸臣王爺,現在就更加一落千丈,低的不能再低,他想要皇祖母給尋個最好的媳婦的願望注定要落空。
而那位出名的劉姑娘卻仿佛一夜之間失蹤了,見過她的人都沒找到。
劉太後的手段厲害,沒叫這樁事掀起多大的水花來,但是有些本事的人家都知曉了此事。不是劉太後就是會稽王世子,將人家姑娘殺人滅口了。真狠啊,這一家子的。
郗神殊想起那個說無辜也無辜,說不無辜也不無辜的姑娘,不知道該怎麽說。
桓大姑娘桓楚先是聽說自家爹丟將印的霸氣舉動,感動的不行,之後又聽說那個和世子有染的劉姑娘不見了,很大可能是被太後和會稽王母子滅口了,心有餘悸。為了徹底擺脫太後,桓大姑娘決定迅速出嫁,她爹桓溫給她尋了一門青梅竹馬、表哥表妹的婚事,隻待著三個月後就嫁出去。
“劉太後可真絕啊。”郗神思感慨。“桓姑娘都被逼成這樣了。”
謝瑜不以為然地說:“神思你不知道,桓大姑娘和她的表哥早就互相喜歡了,這門親事結的一點也不著急。一切都是剛剛好啊。”
郗神殊、郗神思一聽她這有料的樣子,都催她快講。
謝瑜確實消息來得快,“前年元宵燈會,不是可以世家公子自己做燈謎,請人來猜麽?她那表哥李珣當時做了好難一個,沒人猜得對,結果她一來,就猜對了。還贏了他親手做的花燈呢。”
郗神殊問道:“你怎麽知道地這麽清楚?”
謝瑜邊吃邊說:“那會子我正在邊上看著呢。我和李珣說他這題太難,沒人猜得出的。他不信。我就杵在一邊等著看。正好見證他們愛情的發端。”
郗神殊和郗神思都很佩服她。
吃瓜界大佬,謝瑜當仁不讓。
這時,郗躍忽然跑了過來,“阿姐阿姐!”跑近了才發現表姐和堂姐也在,“謝表姐好,二姐好。”
郗神殊就問:“你慌慌張張的有什麽事?”
郗躍仿佛有些不想在眾人麵前說,把她拉到一邊,將事情娓娓道來。
原來他前陣子借了王家哥哥一本劉歆的《七略》。結果不小心汙損了,問問阿姐有沒有什麽補救的法子。
信息量太大,郗神殊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等等,王家哥哥是誰?《七略》這樣的孤本你都敢弄髒?”
做錯事的郗躍乖乖交代,王家哥哥是王家王弘。他在去王家赴文會的時候與他認識的,王家哥哥人很好,和他聊天很耐心,兩人也很多共同話題。聽說他對目錄學感興趣,特意借給他一本自己家傳的《七略》。他看的一時興起,不小心就有了意外。
“阿姐,我和你說,我已經去各家書鋪找了,也打發人尋了一陣子,都沒有找到第二本《七略》了。我該怎麽辦啊,王家哥哥那樣好,我還把他家的藏本給弄壞了。”
郗神殊暗想,最近王弘的出現頻率是不是有點高啊,不過當務之急是解決糟心弟弟幹的好事。
《七略》是漢代劉歆寫的一本官修目錄,將書籍分為六類,奠定了六分法的基礎。但是因為漢代末年戰爭頻仍,沒有傳承,這本書已經失傳很久了。郗神殊就沒聽說哪個世家手裏還藏著它。
郗神殊心好累:事情有點棘手啊。“汙損了幾頁?”
郗躍伸出兩根手指。
郗神殊問:“你還記得這兩頁的內容麽?”有沒有希望就看這個了。
郗躍:“記得。因為是非常重要的兩頁。”
郗神殊眼前一亮:“你迴去把這兩頁的內容默寫下來,要與原稿完全一樣,再叫人去尋與原稿一樣的紙,一並送到我這裏。”
郗躍聽懂了,阿姐是書法高手,難不成……“阿姐你要造假啊?”
郗神殊狠狠給了他腦袋一個爆栗:“什麽造假,你去老實交代,告訴他你弄髒了,我們給他照著原稿補了一份,你誠心實意道歉就是了。”
郗躍摸了摸腦袋:“哦。”
作者有話要說:王弘:感謝小舅子助攻@郗躍
今天爆更啦,驚喜之二喲~
過年,還是要甜甜甜比較好啦!很快就要迴到感情戲啦~
我的媽要哭了,收藏一直在掉...神奇的榜單。球球你們8要離開我嗚嗚
但是今天, 孝武帝再次語重心長,用那種“母後您不要再鬧了”的語氣對她說:“母後在顧及二弟、元顯的時候,可不可以也稍微顧及一下兒子?老祖宗都說了,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從哪裏來?還不是從世家子弟裏出來?這個天下,是兒子的天下,但也是天下人的天下。母後一而再再而三的開罪世家, 對您、對兒子, 或者說,對二弟又有什麽好處?”
孝武帝自認為已經把道理講得透透的, 他身為帝王尚且不能隨心所欲, 難道母親不了解他麽?他身為男人, 難道不想娶到天下間最好的女子為妻為妾?可是最好的姑娘都在世家裏, 他能強求?他敢強求?他不是沒感受到世家的威脅, 但是世家的存在不是自他這一代始的,也不會從他這一代亡, 況且他也沒有魄力壓製住世家,讓寒族和士族打擂台。
現在的事實就是,他需要士族鞏固他的江山,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就是個守成之君,做好這一步都不算給祖宗丟人了。唯獨他的母後總是昏招頻出, 讓他心好累。
劉太後這人也不完全是笨蛋,笨蛋在宮裏活不長,也不能帶著三個孩子長大,但是她剛愎自用,很有些小人得誌便猖狂的意思,如今被大兒子這樣指責,尤其是戳中了她心裏的鬼,她隻能想辦法推諉:“皇兒說的哪裏話,哀家何曾不顧念你,母後是多疼了你弟弟和侄子些,但是其實心裏更看重你啊。母後每每想到這些世家壓在皇權的頭上,便替你寢食難安。”
劉太後像是完全忘記了每天吃飯的山珍海味,每天睡眠的香甜綿長:“母後給你想的法子便是分而治之,分裂世家,世家並不是鐵板一塊的,我們皇族的人娶了世家女,之後再把世家女拉攏過來真正為我們所用。可惜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已經成親了,隻有元顯這孩子尚未成親,堪得一用。”
劉太後這人真有意思,說的司馬元顯挑選世家女這件事其實是他獻身了受了好大委屈似的,不愧是蟬聯後宮戲精達人多年的女人,指鹿為馬、扭曲是非就是一等一的厲害。
孝武帝聽母親這麽說,也稍微緩和了些語氣:“世家沒有那麽容易分裂的,母後你想岔了。而且兒子還需要世家為我們做事……元顯這孩子也確實不成器了些,以後要做親王的人,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就行不當之舉。要是元顯不行,王妃似乎還有嫡次子,也可以做世子。”
劉太後一聽孝武帝這話音就知道他遷怒了司馬元顯,王妃的嫡次子雖然也是她的親孫子,但是她更疼元顯啊,說什麽也不能讓他的世子之位被伯父給撤了。劉太後擠了幾滴眼淚:“此次群芳宴是母後想的不妥,其實元顯和他父親都不知道的,是我想著一能幫你,二能給他挑個媳婦,母後年紀大了,掛念的唯有你們這些血脈相連的親人了。母後對不住你啊,聽說桓大將軍進宮了,可是來給你難堪的?”
孝武帝趕緊道:“兒子知道母後是為我們好,兒子會把事情處理好的,母後不必擔憂。隻是桓家姑娘,母後是不必考慮的了。母後若真的不知道該怎麽找孫媳,不如讓皇後為您分憂?”
劉太後煩死王皇後了,“皇後日理萬機,何況元顯生母在世,伯母給他選媳婦也不好聽,還是哀家和王妃一起選吧。”
孝武帝想了想,還是讓母後開心一下吧,“母後可以照著大皇子妃和二皇子妃的標準給元顯選。”
孝武帝自認為已經很退步了。按道理,會稽王世子,以後就算是親王,娶的姑娘也沒得說比皇子妃更好出身的,他“特許”讓母後照此標準,母後該開心吧。
劉太後……劉太後不是很開心,但也答應了。她想了想兩個皇子妃,一個是二流世家林家的嫡長女,一個是清流禦史大夫的嫡女。
劉太後哪裏看得上。但是為了保住元顯的世子位,還是先緩緩吧。
*
外界這些紛紛擾擾都與郗神殊沒什麽關係。她這幾日都在認真熱情的吃瓜,吃瓜夥伴是同樣閑的沒事的謝瑜和郗神思。
會稽王世子本來就沒多少名聲,畢竟他爹是奸臣王爺,現在就更加一落千丈,低的不能再低,他想要皇祖母給尋個最好的媳婦的願望注定要落空。
而那位出名的劉姑娘卻仿佛一夜之間失蹤了,見過她的人都沒找到。
劉太後的手段厲害,沒叫這樁事掀起多大的水花來,但是有些本事的人家都知曉了此事。不是劉太後就是會稽王世子,將人家姑娘殺人滅口了。真狠啊,這一家子的。
郗神殊想起那個說無辜也無辜,說不無辜也不無辜的姑娘,不知道該怎麽說。
桓大姑娘桓楚先是聽說自家爹丟將印的霸氣舉動,感動的不行,之後又聽說那個和世子有染的劉姑娘不見了,很大可能是被太後和會稽王母子滅口了,心有餘悸。為了徹底擺脫太後,桓大姑娘決定迅速出嫁,她爹桓溫給她尋了一門青梅竹馬、表哥表妹的婚事,隻待著三個月後就嫁出去。
“劉太後可真絕啊。”郗神思感慨。“桓姑娘都被逼成這樣了。”
謝瑜不以為然地說:“神思你不知道,桓大姑娘和她的表哥早就互相喜歡了,這門親事結的一點也不著急。一切都是剛剛好啊。”
郗神殊、郗神思一聽她這有料的樣子,都催她快講。
謝瑜確實消息來得快,“前年元宵燈會,不是可以世家公子自己做燈謎,請人來猜麽?她那表哥李珣當時做了好難一個,沒人猜得對,結果她一來,就猜對了。還贏了他親手做的花燈呢。”
郗神殊問道:“你怎麽知道地這麽清楚?”
謝瑜邊吃邊說:“那會子我正在邊上看著呢。我和李珣說他這題太難,沒人猜得出的。他不信。我就杵在一邊等著看。正好見證他們愛情的發端。”
郗神殊和郗神思都很佩服她。
吃瓜界大佬,謝瑜當仁不讓。
這時,郗躍忽然跑了過來,“阿姐阿姐!”跑近了才發現表姐和堂姐也在,“謝表姐好,二姐好。”
郗神殊就問:“你慌慌張張的有什麽事?”
郗躍仿佛有些不想在眾人麵前說,把她拉到一邊,將事情娓娓道來。
原來他前陣子借了王家哥哥一本劉歆的《七略》。結果不小心汙損了,問問阿姐有沒有什麽補救的法子。
信息量太大,郗神殊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等等,王家哥哥是誰?《七略》這樣的孤本你都敢弄髒?”
做錯事的郗躍乖乖交代,王家哥哥是王家王弘。他在去王家赴文會的時候與他認識的,王家哥哥人很好,和他聊天很耐心,兩人也很多共同話題。聽說他對目錄學感興趣,特意借給他一本自己家傳的《七略》。他看的一時興起,不小心就有了意外。
“阿姐,我和你說,我已經去各家書鋪找了,也打發人尋了一陣子,都沒有找到第二本《七略》了。我該怎麽辦啊,王家哥哥那樣好,我還把他家的藏本給弄壞了。”
郗神殊暗想,最近王弘的出現頻率是不是有點高啊,不過當務之急是解決糟心弟弟幹的好事。
《七略》是漢代劉歆寫的一本官修目錄,將書籍分為六類,奠定了六分法的基礎。但是因為漢代末年戰爭頻仍,沒有傳承,這本書已經失傳很久了。郗神殊就沒聽說哪個世家手裏還藏著它。
郗神殊心好累:事情有點棘手啊。“汙損了幾頁?”
郗躍伸出兩根手指。
郗神殊問:“你還記得這兩頁的內容麽?”有沒有希望就看這個了。
郗躍:“記得。因為是非常重要的兩頁。”
郗神殊眼前一亮:“你迴去把這兩頁的內容默寫下來,要與原稿完全一樣,再叫人去尋與原稿一樣的紙,一並送到我這裏。”
郗躍聽懂了,阿姐是書法高手,難不成……“阿姐你要造假啊?”
郗神殊狠狠給了他腦袋一個爆栗:“什麽造假,你去老實交代,告訴他你弄髒了,我們給他照著原稿補了一份,你誠心實意道歉就是了。”
郗躍摸了摸腦袋:“哦。”
作者有話要說:王弘:感謝小舅子助攻@郗躍
今天爆更啦,驚喜之二喲~
過年,還是要甜甜甜比較好啦!很快就要迴到感情戲啦~
我的媽要哭了,收藏一直在掉...神奇的榜單。球球你們8要離開我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