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 作者:橙橙橙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連續比了四場, 分別兩次書、兩次畫,巧的是洛陽世家女和各地世家女各贏了兩場, 好個勢均力敵, 直到第五輪,郗神殊這個吃瓜真香的終於輪到了。
這次,是十一號和三百一十號。
郗神殊望了一眼也站了起來行禮賀壽的三百一十號, 聽楊姑姑介紹,原是清河崔氏的嫡長女崔檸。崔檸優雅漂亮,在清河就很有美名, 據說各家爭捧, 隻是還沒定下來嫁往哪一家罷了。聽說大伯母先前也有意為二哥郗允求娶崔檸。不知道後麵談的如何了。
崔檸與郗神殊到了前麵比試的位置上,相隔不遠。
王皇後便如之前一樣, 手從盒子裏摸出一塊玉石, 紅色的。郗神殊心頭一喜, 還沒等喜下心頭, 就聽王皇後笑道:“前麵比了好幾輪都是些前人已有的詩賦, 二位姑娘皆才華出眾,這迴便自作詩賦, 應情應景,以賀太後萱壽吧。”
郗神殊:……你怕不是在為難我小叮當!郗神殊快哭了,她之前和王幼雨說自己琴棋書畫隻通一樣絕不是謙虛,而是實實在在的說,再沒有比她更實在的實在人了。
而且,她郗神殊的詩比起畫來說, 更加的……嗯,用姨母的話來說就是一言難盡。郗神殊悄悄望了女賓席一眼,看見目露同情、不忍之色的母親和哀其不幸、怒其偷懶的姨母。
兩位長輩對她的水準是心知肚明,不往外說,但是都知她肚裏幾斤幾兩,此情此景,怎一個悲字了得。郗神殊曾經十五天速成畫畫已經是極限,誰知一山還有一山高,王皇後到了她這一輪居然又出奇製勝,提出什麽勞什子自己作詩。而且還是為太後寫的賀壽詩,她郗神殊小小的才華,怎麽裝得住太後大大的夢想?
謝道韞是真的目露悲憫與鬱悶。想當初她也是教過郗神殊作詩的,妹子說外甥女作詩一竅不通,她說啥也不相信,覺得妹子一定是過謙了,象兒好歹也是世家女怎麽可能完全不會呢?
為了徹底培養外甥女的審美觀,謝道韞帶郗神殊外出賞桃。春日美景,風和日麗,花香襲人,怎麽也有很多話題寫吧。
“象兒以桃花為題寫一首詩吧。”
郗神殊三下五除二來了首五言:“桃花紅豔豔,恰似姨母麵。桃子多又甜,摘了吃不完。”
乍一聽還挺押韻,可把謝道韞這個從小到大的才女給氣得。
郗神殊還來勁了:“姨母,我靈感來了,還有下一首,您聽……”
……
往事不堪迴首。
“一炷香的時間,二位姑娘開始吧。”
郗神殊捉急,是真的捉急,如果隻是丟人丟在自家人麵前,她倒是無所謂,可是她現在代表了洛陽世家女的顏麵,尤其是她高平郗家的臉麵,她要是稍遜一籌還說得過去,要是完全寫不出東西來或者交了類似“桃花紅豔豔,恰似姨母麵。桃子多又甜,摘了吃不完”這樣的靈感上去,她還真沒這麽厚的臉皮。
一炷香就是大約兩刻鍾,三十分鍾。對於一個聰明伶俐的世家姑娘來說作詩並得體地寫下來並非難事。但是對“沒文化”的郗神殊來說就是慘慘慘。
郗神殊不想在大庭廣眾下丟人,尤其是說不定還丟了姑姑郗道茂和堂妹郗神思的名聲,她們何其無辜。
她餘光看到崔檸已經提筆寫了起來。
最後她隻能心裏對薑夔大大說對不起了,借您的詩一用,實在迫不得已。於是寫了起來,因為已經借用了別人的詩,就不好意思贏了,不然以薑夔大大的詩的水準再加上她師從王羲之的書法,贏了崔檸是必然,但贏了也不光彩。
郗神殊特意將字寫得普通再普通,既帶了一些王羲之的風格,又表現得十分尋常:“祝壽筵開,畫堂深映花如繡。瑞煙噴獸。簾幕香風透。一點台星,化作人間秀。韶音奏。兩行紅袖。齊勸長生酒。”1
一炷香燃盡。郗神殊將將完成,兩個人將作品呈上。
因先前從未有姑娘自行作詩,故此輪特有兩位能工善寫的使女將兩份作品謄抄完畢,懸於一麵屏風上,讓除了評委外的女賓們和參賽選手們也能看見。這樣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不公平現象的發生。
崔檸寫的詩高妙絕塵,又迎合了今日的壽宴,堪稱難得的佳作。謝道韞看的津津有味,暗道崔家不愧是詩禮傳家,哪怕女子也才華不輸男子。又把視線挪向了旁邊的外甥女的“作品”,唉,也不知能不能稱之為“作品”,外甥女那水準……誒,謝道韞看著那首詞發愣。
這詩的水準……大出所料啊,象兒最近是偷偷夜裏用功了麽?別說她這個姨母,就是謝道粲這個親娘都被嚇到了。看完了她還愣愣的:這還是我那個不學無術的閨女麽?
五位評委那裏。
劉太後喜歡崔檸的詩,覺得很好,字也好看。郗神殊的字相比起來就比較一般。王皇後始終與劉太後唱反調,“郗大姑娘的字別具一格,這首詞也新奇。母後不喜歡麽?”
所以說劉太後和大兒子今上離心不是沒有王皇後的功勞的。一般婆媳關係隻會發生在婆媳之間,很難把兒子卷進去,但是她和王皇後的戰爭不知怎的就讓劉太後對兒子喪失了信心,轉投小兒子了。
劉太後咬了咬牙:“皇後多慮了,二位姑娘寫的都好。”趕緊轉移話題,“幾位先生如何看?”
首先是衛夫人,她早聽說外甥王羲之收了一個徒弟,是他妻家孫女輩的,知她天賦異凜,與王羲之一脈相承,如今看著這雖說也好看但沒有好看到多好看的地步的字,她沉默了:是她年紀大了,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了麽,近幾年“一脈相承”的用法是不是變了?
衛夫人表態:“崔大姑娘的作品為佳。”
眾人都有些唏噓。畢竟,衛先生從名義上來說是郗神殊的師祖,自家人當然要挺自家人,不過又看了看郗神殊的字,實在是……自家人都誇不起來,哪怕是詩詞做的再好又有何用。和隔壁崔大姑娘的字一比就露了相。
書聖先生真是……所教非人啊!這麽好的老師,都能學出這個樣子來。你讓那些被羲之先生拒絕收下的學生情何以堪?
端華夫人倒是沒有衛夫人那樣的顧慮,她和兩位姑娘都非親非故,輩分又高,誰也不敢質疑她的決定:“郗大姑娘為上。”
最後是雲容夫人,雲容夫人……雲容夫人總是要負責一錘定音,她的心好累:“崔大姑娘。”
郗神殊和崔檸的比試中崔檸為勝。
至此,洛陽世家女稍稍落後。
郗神殊心裏跳躍地迴到位置上,任誰也想不到她心裏如此高興。
劉太後道:“不如先歇一場。姑娘們自去休息,或到外透透氣。”
還有下半場。郗神殊暗想。不過已經沒她的事了,無事一身輕。
郗神殊和郗神思兩人走去外麵的花園,邊走邊說話。
“阿姐你不知道我擔心死你了,皇後忽然改變規則,你又是……的水平。不過還好阿姐臨場發揮比平日裏更佳。”郗神思在自家姐姐麵前向來口無遮攔。
郗神殊:……你敢不敢把省略號補出來?
“崔大姑娘。”郗神殊和郗神思對迎麵走來的女子行禮。
崔檸還了一禮,“郗大姑娘可是故意讓我?”
郗神殊心裏暗自喊糟,麵上卻一派從容:“崔大姑娘多慮了,這種比試不必相讓,是姑娘多才,非神殊所能及。”
崔檸卻並未咄咄逼人,來者不善,而是蹙眉有些不解地說:“怪了……”明明郗神殊的字並不是如此普通的,而是神采飛揚、飄逸絕倫的。
不過,自己倒不必如此糾纏,她釋然地又行了一禮:“是崔檸失禮了。”
郗神殊道不敢,心裏暗想,這個姑娘好好啊,她要把她拐迴家當她的二嫂!大伯母不是本來就想讓崔檸做她兒媳婦麽,正好啊,崔姑娘多好啊。和郗允多般配啊!
和崔檸道別後,郗神思的臉色一言難盡。
郗神殊問:“怎麽了?”
郗神思知道她作假,寫的字不是正常發揮,她說:“有件事阿姐你可能不知道……在你忙著閉關練畫的那幾天,大伯母和崔家議親了,因此次群芳宴,崔家上京的人隻有崔檸母女,她的母親已經答應了大伯母為二哥的求娶。”
郗神殊剛剛才想到這,就被這個大好消息砸暈了頭腦:“真的呀?”這麽說,這個仙女姐姐要做她的二嫂啦?
郗神思有點憐憫她:“而且,崔家姐姐登過門,見到了掛在我們家大廳裏你寫的《蘭亭集序》。崔夫人稱讚好,以為是羲之先生的作品,大伯母滿臉驕傲地說‘是我家大姑娘的,象兒師從羲之先生,這幅字便是她寫的’。”
郗神殊顫抖著說:“這麽說,崔大姑娘已經見過我的字了?”
郗神思不忍直視她的悲容,點點頭。
郗神殊剛剛才欺騙了未來的二嫂,還振振有詞,一副你寫的字真好你真有才華的樣子,也虧得人家性情好,沒有計較,不然……郗神殊掩麵,“這麽大的好事你怎麽沒和我說?”
郗神思說:“你不是在閉關嘛,別說我,就是和你狼狽為奸的五哥都不敢上門去打擾。”
阿妹,狼狽為奸就不用了吧。是沆瀣一氣,啊呸,兄妹情深好麽?
“阿姐不用想那麽多啦,崔家姐姐脾氣可好了,二哥雖沒說出口,但我看他也喜歡崔家姐姐呢。”
“你怎麽知道?”
“二哥見到崔家姐姐的時候臉紅了。我看得一清二楚。”
兩姐妹背後說著兄長的笑話,卻聽前麵一行人忽然大聲起來。
一看到人群裏的c位,那位王八姑娘,郗神殊就知道,肯定又有事情要搞起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1出自宋代薑夔《點絳唇·祝壽筵開》
王八姑娘又要登場啦~還記得她麽?
球澆水球收藏球評論~筆芯biubiu
這次,是十一號和三百一十號。
郗神殊望了一眼也站了起來行禮賀壽的三百一十號, 聽楊姑姑介紹,原是清河崔氏的嫡長女崔檸。崔檸優雅漂亮,在清河就很有美名, 據說各家爭捧, 隻是還沒定下來嫁往哪一家罷了。聽說大伯母先前也有意為二哥郗允求娶崔檸。不知道後麵談的如何了。
崔檸與郗神殊到了前麵比試的位置上,相隔不遠。
王皇後便如之前一樣, 手從盒子裏摸出一塊玉石, 紅色的。郗神殊心頭一喜, 還沒等喜下心頭, 就聽王皇後笑道:“前麵比了好幾輪都是些前人已有的詩賦, 二位姑娘皆才華出眾,這迴便自作詩賦, 應情應景,以賀太後萱壽吧。”
郗神殊:……你怕不是在為難我小叮當!郗神殊快哭了,她之前和王幼雨說自己琴棋書畫隻通一樣絕不是謙虛,而是實實在在的說,再沒有比她更實在的實在人了。
而且,她郗神殊的詩比起畫來說, 更加的……嗯,用姨母的話來說就是一言難盡。郗神殊悄悄望了女賓席一眼,看見目露同情、不忍之色的母親和哀其不幸、怒其偷懶的姨母。
兩位長輩對她的水準是心知肚明,不往外說,但是都知她肚裏幾斤幾兩,此情此景,怎一個悲字了得。郗神殊曾經十五天速成畫畫已經是極限,誰知一山還有一山高,王皇後到了她這一輪居然又出奇製勝,提出什麽勞什子自己作詩。而且還是為太後寫的賀壽詩,她郗神殊小小的才華,怎麽裝得住太後大大的夢想?
謝道韞是真的目露悲憫與鬱悶。想當初她也是教過郗神殊作詩的,妹子說外甥女作詩一竅不通,她說啥也不相信,覺得妹子一定是過謙了,象兒好歹也是世家女怎麽可能完全不會呢?
為了徹底培養外甥女的審美觀,謝道韞帶郗神殊外出賞桃。春日美景,風和日麗,花香襲人,怎麽也有很多話題寫吧。
“象兒以桃花為題寫一首詩吧。”
郗神殊三下五除二來了首五言:“桃花紅豔豔,恰似姨母麵。桃子多又甜,摘了吃不完。”
乍一聽還挺押韻,可把謝道韞這個從小到大的才女給氣得。
郗神殊還來勁了:“姨母,我靈感來了,還有下一首,您聽……”
……
往事不堪迴首。
“一炷香的時間,二位姑娘開始吧。”
郗神殊捉急,是真的捉急,如果隻是丟人丟在自家人麵前,她倒是無所謂,可是她現在代表了洛陽世家女的顏麵,尤其是她高平郗家的臉麵,她要是稍遜一籌還說得過去,要是完全寫不出東西來或者交了類似“桃花紅豔豔,恰似姨母麵。桃子多又甜,摘了吃不完”這樣的靈感上去,她還真沒這麽厚的臉皮。
一炷香就是大約兩刻鍾,三十分鍾。對於一個聰明伶俐的世家姑娘來說作詩並得體地寫下來並非難事。但是對“沒文化”的郗神殊來說就是慘慘慘。
郗神殊不想在大庭廣眾下丟人,尤其是說不定還丟了姑姑郗道茂和堂妹郗神思的名聲,她們何其無辜。
她餘光看到崔檸已經提筆寫了起來。
最後她隻能心裏對薑夔大大說對不起了,借您的詩一用,實在迫不得已。於是寫了起來,因為已經借用了別人的詩,就不好意思贏了,不然以薑夔大大的詩的水準再加上她師從王羲之的書法,贏了崔檸是必然,但贏了也不光彩。
郗神殊特意將字寫得普通再普通,既帶了一些王羲之的風格,又表現得十分尋常:“祝壽筵開,畫堂深映花如繡。瑞煙噴獸。簾幕香風透。一點台星,化作人間秀。韶音奏。兩行紅袖。齊勸長生酒。”1
一炷香燃盡。郗神殊將將完成,兩個人將作品呈上。
因先前從未有姑娘自行作詩,故此輪特有兩位能工善寫的使女將兩份作品謄抄完畢,懸於一麵屏風上,讓除了評委外的女賓們和參賽選手們也能看見。這樣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不公平現象的發生。
崔檸寫的詩高妙絕塵,又迎合了今日的壽宴,堪稱難得的佳作。謝道韞看的津津有味,暗道崔家不愧是詩禮傳家,哪怕女子也才華不輸男子。又把視線挪向了旁邊的外甥女的“作品”,唉,也不知能不能稱之為“作品”,外甥女那水準……誒,謝道韞看著那首詞發愣。
這詩的水準……大出所料啊,象兒最近是偷偷夜裏用功了麽?別說她這個姨母,就是謝道粲這個親娘都被嚇到了。看完了她還愣愣的:這還是我那個不學無術的閨女麽?
五位評委那裏。
劉太後喜歡崔檸的詩,覺得很好,字也好看。郗神殊的字相比起來就比較一般。王皇後始終與劉太後唱反調,“郗大姑娘的字別具一格,這首詞也新奇。母後不喜歡麽?”
所以說劉太後和大兒子今上離心不是沒有王皇後的功勞的。一般婆媳關係隻會發生在婆媳之間,很難把兒子卷進去,但是她和王皇後的戰爭不知怎的就讓劉太後對兒子喪失了信心,轉投小兒子了。
劉太後咬了咬牙:“皇後多慮了,二位姑娘寫的都好。”趕緊轉移話題,“幾位先生如何看?”
首先是衛夫人,她早聽說外甥王羲之收了一個徒弟,是他妻家孫女輩的,知她天賦異凜,與王羲之一脈相承,如今看著這雖說也好看但沒有好看到多好看的地步的字,她沉默了:是她年紀大了,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了麽,近幾年“一脈相承”的用法是不是變了?
衛夫人表態:“崔大姑娘的作品為佳。”
眾人都有些唏噓。畢竟,衛先生從名義上來說是郗神殊的師祖,自家人當然要挺自家人,不過又看了看郗神殊的字,實在是……自家人都誇不起來,哪怕是詩詞做的再好又有何用。和隔壁崔大姑娘的字一比就露了相。
書聖先生真是……所教非人啊!這麽好的老師,都能學出這個樣子來。你讓那些被羲之先生拒絕收下的學生情何以堪?
端華夫人倒是沒有衛夫人那樣的顧慮,她和兩位姑娘都非親非故,輩分又高,誰也不敢質疑她的決定:“郗大姑娘為上。”
最後是雲容夫人,雲容夫人……雲容夫人總是要負責一錘定音,她的心好累:“崔大姑娘。”
郗神殊和崔檸的比試中崔檸為勝。
至此,洛陽世家女稍稍落後。
郗神殊心裏跳躍地迴到位置上,任誰也想不到她心裏如此高興。
劉太後道:“不如先歇一場。姑娘們自去休息,或到外透透氣。”
還有下半場。郗神殊暗想。不過已經沒她的事了,無事一身輕。
郗神殊和郗神思兩人走去外麵的花園,邊走邊說話。
“阿姐你不知道我擔心死你了,皇後忽然改變規則,你又是……的水平。不過還好阿姐臨場發揮比平日裏更佳。”郗神思在自家姐姐麵前向來口無遮攔。
郗神殊:……你敢不敢把省略號補出來?
“崔大姑娘。”郗神殊和郗神思對迎麵走來的女子行禮。
崔檸還了一禮,“郗大姑娘可是故意讓我?”
郗神殊心裏暗自喊糟,麵上卻一派從容:“崔大姑娘多慮了,這種比試不必相讓,是姑娘多才,非神殊所能及。”
崔檸卻並未咄咄逼人,來者不善,而是蹙眉有些不解地說:“怪了……”明明郗神殊的字並不是如此普通的,而是神采飛揚、飄逸絕倫的。
不過,自己倒不必如此糾纏,她釋然地又行了一禮:“是崔檸失禮了。”
郗神殊道不敢,心裏暗想,這個姑娘好好啊,她要把她拐迴家當她的二嫂!大伯母不是本來就想讓崔檸做她兒媳婦麽,正好啊,崔姑娘多好啊。和郗允多般配啊!
和崔檸道別後,郗神思的臉色一言難盡。
郗神殊問:“怎麽了?”
郗神思知道她作假,寫的字不是正常發揮,她說:“有件事阿姐你可能不知道……在你忙著閉關練畫的那幾天,大伯母和崔家議親了,因此次群芳宴,崔家上京的人隻有崔檸母女,她的母親已經答應了大伯母為二哥的求娶。”
郗神殊剛剛才想到這,就被這個大好消息砸暈了頭腦:“真的呀?”這麽說,這個仙女姐姐要做她的二嫂啦?
郗神思有點憐憫她:“而且,崔家姐姐登過門,見到了掛在我們家大廳裏你寫的《蘭亭集序》。崔夫人稱讚好,以為是羲之先生的作品,大伯母滿臉驕傲地說‘是我家大姑娘的,象兒師從羲之先生,這幅字便是她寫的’。”
郗神殊顫抖著說:“這麽說,崔大姑娘已經見過我的字了?”
郗神思不忍直視她的悲容,點點頭。
郗神殊剛剛才欺騙了未來的二嫂,還振振有詞,一副你寫的字真好你真有才華的樣子,也虧得人家性情好,沒有計較,不然……郗神殊掩麵,“這麽大的好事你怎麽沒和我說?”
郗神思說:“你不是在閉關嘛,別說我,就是和你狼狽為奸的五哥都不敢上門去打擾。”
阿妹,狼狽為奸就不用了吧。是沆瀣一氣,啊呸,兄妹情深好麽?
“阿姐不用想那麽多啦,崔家姐姐脾氣可好了,二哥雖沒說出口,但我看他也喜歡崔家姐姐呢。”
“你怎麽知道?”
“二哥見到崔家姐姐的時候臉紅了。我看得一清二楚。”
兩姐妹背後說著兄長的笑話,卻聽前麵一行人忽然大聲起來。
一看到人群裏的c位,那位王八姑娘,郗神殊就知道,肯定又有事情要搞起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1出自宋代薑夔《點絳唇·祝壽筵開》
王八姑娘又要登場啦~還記得她麽?
球澆水球收藏球評論~筆芯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