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禍從口出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帝王大怒,一連數日未曾展顏,接連訓斥二皇子四皇子六皇子等諸位皇子。
江東巡撫,江南參政,並兩江兵馬司,都被皇帝罵了個遍。
時任江東巡撫的江諫打小就脾氣不好,親兒子和丫頭有私,僅僅隻是眉來眼去,都差點被他打死,更甭論這種無妄之災了。
江諫不是個軟和人,自然也不會受帝王這種冤枉氣,強硬的把帝王的火氣頂了迴去,直接上折請辭,囉哩囉嗦寫了一大篇,總結下來就是,山火和臣這個江東巡撫有什麽關係,那地界又不是歸臣管,臣發現之後就發動軍民救火了,火勢太大有什麽辦法?那是天意,帝王首先要做的是反省自己!
幸虧運氣好,要是運氣不好燒了姑蘇城也有可能,臣非但無罪,還有功,做皇帝的不賞就算了,還罵臣,哪朝哪代有你這種刻薄臣下的帝王?
就差當麵指著鼻子罵楚景不配為帝了。
楚景被氣了個半死,偏偏江諫是直臣典範,是楷模,什麽是楷模,楷模就是哪個皇帝處理了楷模,史書上就敢寫皇帝是昏君。
對於江諫,楚景的確不能砍了他,江諫一不結黨,二不營私,他既不是勳貴,也不是清流,他超於兩者之外,指哪打哪,刀是好刀,但無奈這種人,恰恰是最難啃的骨頭。
江諫收拾東西都準備迴家養老了,楚景神來之筆,升任西海巡撫,統轄西海事務,原柳巡撫調入京城,入內閣,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在不懂朝政的人看來,柳家發達了,外家迴京入內閣,二皇子的太子之位穩了。
但在朝堂這個人精之堆的地方,不約而同的表示幸災樂禍,無他,江諫一直都有手撕上任屬官的愛好,明明上任江東巡撫委委屈屈的迴家養老了,江諫非給人安了個瀆職之罪,讓人養老養的都不安心,變賣家底,補了十萬兩銀子,才把瀆職之罪的名頭抹了,若不然,背著個罪臣的名頭,日後子弟都沒法出仕。
至於江諫的前一任上司左都禦史更慘,隻是隨大波上書,討伐韓皇後之罪,言辭不謹,不小心帶上了孝烈皇後。
對於被孝烈皇後一手提拔的江諫來說,等同於戳了肺管子,在群臣都在手撕韓如意的時候,隻有江諫孜孜不倦的收拾自個上司,前任左都禦史自盡,都沒躲過抄家流放的命。
經過此事,有人查了下江諫的履曆,發現了一個極其可怕的事實,凡任過江諫前任屬官的就沒落下一個好的,第一個貪汙,第二個結黨,第三個竟然因內幃不修,被原配告發,至於那雜七雜八,各種名頭倒黴的就更不盡其數了。
江諫有能力,有才幹,但沒有哪一派敢將其收為心腹,上峰或其同僚都不敢惹他,更不敢得罪他,隻能想方設法的調走他,江諫的官職總是調來調去,他做過的官職,大楚官職表不過五頁,他自個都占了兩頁半了,真是一個不落,全坐了個遍。
對於江諫調到西海巡撫的位置上,眾位同僚集體表示:喜聞樂見。
二皇子一派的人就不那麽開心了,甚至非常鬧心,本來吧,帝心,帝心,□□皇貴妃榮寵不衰,帝王嫡親表妹章妃,也不能掠其鋒芒,甭管上位史有多麽不光彩,榮寵才是是最實在的東西,榮寵才能保證皇子的資源,才能壯大皇子的實力,死後哀榮再隆重有什麽用?
章妃倚仗的是章太妃,再怎麽著,帝王也不能把自個母族抄了,四皇子現在越發沉穩,又在工部做的有聲有色,工部尚書屢屢讚其行事有度,禮賢下士,善納雅言。
二皇子呢?先時聽舅父的話,不敢出頭,後來吧,也做了幾件事出來,得了個腳踏實地的美名,好話還沒聽夠呢!出了一點小差池,就被親爹罵作是急功冒進。
二皇子真是有苦難言,憋屈至極。
對於嫡親舅父進京之事,二皇子既樂意又不甘心,他並非愚笨之人,深知外戚之禍,屢見不鮮,離京遠了,至少不礙帝王的眼不是,這一旦迴京,可就禍福難料了,稍有不慎,就會死的很慘,連他這個皇子也落不下好,但他爹行事,愈發古怪,令人琢磨不透,他自個在京裏,沒個至親之人相助,實在沒有底。
本來,嘉安大公主是最合適的人選,雖有行事跋扈之選,然而帝王寵閨女,對她比皇子更多了幾分寵愛,若能調和天家父子矛盾,委實是不二人選。
偏嘉安大公主不止和親娘關係不好,和親兄弟關係也沒好到哪去,就差把不屑與其為伍寫在臉上了。
二皇子六皇子既不是受氣包,也不是麵團,豈會受一個小丫頭片子的氣,掐了兩次三番,同胞兄弟姐妹竟有水火不容之勢,阮太後出麵調和,也隻維持個表麵和睦。
大公主是沒指望了,二皇子六皇子這倆失母皇子,也隻能巴望著簡在帝心的舅父了。
柳清,出自河東郡柳家,庶子出生,幼時便展現了驚人的讀書天賦,科舉時,連中三元,一時傳為美談,世人皆道頗有其祖名柳河東的遺風。
但是,柳清自號介甫,後因不知何故與家族決裂,被開除宗族,帶其妹離開柳家,據說柳家嫡子死的不明不白,和柳清脫不開關係。
柳清在當今未登基時,便頗得其賞識,甚至救過當今的性命,當今即位後,柳清便平步青雲,其妹柳妃背棄婚約,被帝王納入宮中,盛寵不衰,接連誕下兩位皇子一位公主。
柳清本人實際算個能臣,手段心性無一不缺,再加上和帝王的情份,仕途坦蕩再正常不過了,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朝廷的官員位置就那麽多,被人眼紅亦是情理之中。
所以,對於柳清柳巡撫碰上江諫江鐵麵,接下來的遭遇,朝中百官微笑:自求多福。
柳清是怎樣想的,沒人知道,至少帝王敢賜官職,江諫就敢接,他老人家的行事主旨,任你王公將相,富貴滔天,權勢赫赫,隻要敢違背朝廷律法,他就敢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枉法的代價。
----------------
姑蘇林府,黛玉在園中走了大半晌,晴雯雪雁幾人跟在後頭,要不是鼓足了勁,都追不上她們嬌滴滴的姑娘。
晴雯對雪雁遞了個眼神示意,勸勸姑娘吧。
雪雁頭搖得撥浪鼓一般,不要,她知道,牽扯上自個姑娘的小哥哥,誰勸都沒用,打她來到黛玉身邊,從姑娘口中少說聽到一萬次小哥哥長,小哥哥短,姑娘在氣頭上,她才不要在這個時候,去觸姑娘的黴頭。
再說了,姑娘這一次好好的,既沒生氣,也沒動怒,開口相勸不是更惹姑娘生氣嗎?
兩人打著眉眼官司,黛玉已走出老遠,晴雯忙拉著雪雁一溜小跑。
賈敏見黛玉小臉紅潤,額間微有汗意,忙一把將人攬在懷裏,又拿帕子為黛玉拭汗。
黛玉坐得稍遠了些,後怕的摸了摸親娘的大肚子,叮囑道:“母親,您要小心些,我知道您疼我,但您現在身子不方便,得先顧著自個。”
說完話又乖巧的將小臉仰起來讓母親擦汗。
一派小管家婆的模樣,絮絮叨叨,賈敏失笑道:“你這丫頭,每日來了都說這些話,我怕連你弟弟都聽煩了。”
話才說完,賈敏肚子裏的小家夥狂點頭,賈敏眉心微擰,黛玉忙問:“母親,可是哪裏不舒服,弟弟又鬧你了,嬤嬤,找大夫來。”
見黛玉急得團團轉,賈敏搖了搖頭,笑道無事,又拉著黛玉的小手,放在自個肚皮上。
“呀”,又動了。”賈敏拉黛玉坐下,挽了挽她的小發鬢,方柔聲道:“小家夥和你弟弟先時不大一樣,自打會動,每日裏都要鬧騰。”
仿佛察覺到了黛玉的觸摸,肚子裏的小家夥鬧騰的更厲害,時不時伸伸腳,伸伸手。
逗得黛玉一直傻笑,又一個勁的叮囑弟弟要聽話,乖乖的。
賈敏忽蹙起了眉,道:“玉兒,你隻想要弟弟?不想要妹妹?”
小家夥消停了,黛玉坐迴賈敏身側,輕聲道:“母親,生為女兒家。”
此時,賈敏忽然感覺身下不對,打斷了黛玉的話,溫聲道:“玉兒,不要慌,請嬤嬤大夫們進來,再派人去找你祖母,就說我要生了。”
黛玉一個激靈,高聲喊人進來,嬤嬤丫鬟們好一番忙亂。
好在自賈敏懷胎起,李芙就特地挪到正房旁的小院,胎像穩了後,林母拍板,命穩婆直接住了進來,小廚房的熱水,一應生產所需,都是齊備的。
賈敏臨產之事,李芙並姑蘇名醫,也早說過了,差不多就在這幾日了,因此乍聞夫人要生了,林府下人倒也不驚慌。
不多時,林母到了,林郗拉著阿翡也急匆匆的跑了過來,眾人焦急的等待著。
賈敏的這一胎格外順利,兩個時辰後,誕下一子,母子均安,林母大喜,命府內加封三月的賞銀。
待接生嬤嬤把孩子抱到林母麵前,林母微愣,黛玉踮起腳湊過去一瞧,小小的“咦”了一聲。
嬰童的相貌不若黛玉出眾,這是自然的,如林母這等謙遜人,亦曾感慨,她這一輩子就沒見過比黛玉更好看的孩子。
這孩子相貌無奇罷了,還很富態,富態到什麽程度呢?小鼻子,小眼睛,再加上一個肉嘟嘟的小嘴巴,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醜。
林郗粉誠實的批判道:“真醜。”
阿翡連連點頭,黛玉是至情至性之人,昧著良心說假話,她說不出口。
林母無奈,瞪了兩個小熊孩子一眼,樂嗬嗬的抱著小孫子不撒手。
昱日,林海自任上迴府,先去探望了賈敏,又去看了看孩子,大吃一驚,脫口而出道:“這孩子也忒不會長了,醜得出奇。”
挨了親娘兩個白眼,林海訕訕的閉了嘴,又到媳婦房裏,陪媳婦說了會話,約摸是得了小兒子,樂昏了頭,委委屈屈的對媳婦訴苦道:“小三可醜了,我就說了一句他醜,母親就把我攆出來了,可見是得了小孫子這塊心頭肉,親兒子就成了個草。”
賈敏冷笑,不顧坐月子,直接上手,讓林海親身體驗到了何為禍從口出的滋味。
江東巡撫,江南參政,並兩江兵馬司,都被皇帝罵了個遍。
時任江東巡撫的江諫打小就脾氣不好,親兒子和丫頭有私,僅僅隻是眉來眼去,都差點被他打死,更甭論這種無妄之災了。
江諫不是個軟和人,自然也不會受帝王這種冤枉氣,強硬的把帝王的火氣頂了迴去,直接上折請辭,囉哩囉嗦寫了一大篇,總結下來就是,山火和臣這個江東巡撫有什麽關係,那地界又不是歸臣管,臣發現之後就發動軍民救火了,火勢太大有什麽辦法?那是天意,帝王首先要做的是反省自己!
幸虧運氣好,要是運氣不好燒了姑蘇城也有可能,臣非但無罪,還有功,做皇帝的不賞就算了,還罵臣,哪朝哪代有你這種刻薄臣下的帝王?
就差當麵指著鼻子罵楚景不配為帝了。
楚景被氣了個半死,偏偏江諫是直臣典範,是楷模,什麽是楷模,楷模就是哪個皇帝處理了楷模,史書上就敢寫皇帝是昏君。
對於江諫,楚景的確不能砍了他,江諫一不結黨,二不營私,他既不是勳貴,也不是清流,他超於兩者之外,指哪打哪,刀是好刀,但無奈這種人,恰恰是最難啃的骨頭。
江諫收拾東西都準備迴家養老了,楚景神來之筆,升任西海巡撫,統轄西海事務,原柳巡撫調入京城,入內閣,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在不懂朝政的人看來,柳家發達了,外家迴京入內閣,二皇子的太子之位穩了。
但在朝堂這個人精之堆的地方,不約而同的表示幸災樂禍,無他,江諫一直都有手撕上任屬官的愛好,明明上任江東巡撫委委屈屈的迴家養老了,江諫非給人安了個瀆職之罪,讓人養老養的都不安心,變賣家底,補了十萬兩銀子,才把瀆職之罪的名頭抹了,若不然,背著個罪臣的名頭,日後子弟都沒法出仕。
至於江諫的前一任上司左都禦史更慘,隻是隨大波上書,討伐韓皇後之罪,言辭不謹,不小心帶上了孝烈皇後。
對於被孝烈皇後一手提拔的江諫來說,等同於戳了肺管子,在群臣都在手撕韓如意的時候,隻有江諫孜孜不倦的收拾自個上司,前任左都禦史自盡,都沒躲過抄家流放的命。
經過此事,有人查了下江諫的履曆,發現了一個極其可怕的事實,凡任過江諫前任屬官的就沒落下一個好的,第一個貪汙,第二個結黨,第三個竟然因內幃不修,被原配告發,至於那雜七雜八,各種名頭倒黴的就更不盡其數了。
江諫有能力,有才幹,但沒有哪一派敢將其收為心腹,上峰或其同僚都不敢惹他,更不敢得罪他,隻能想方設法的調走他,江諫的官職總是調來調去,他做過的官職,大楚官職表不過五頁,他自個都占了兩頁半了,真是一個不落,全坐了個遍。
對於江諫調到西海巡撫的位置上,眾位同僚集體表示:喜聞樂見。
二皇子一派的人就不那麽開心了,甚至非常鬧心,本來吧,帝心,帝心,□□皇貴妃榮寵不衰,帝王嫡親表妹章妃,也不能掠其鋒芒,甭管上位史有多麽不光彩,榮寵才是是最實在的東西,榮寵才能保證皇子的資源,才能壯大皇子的實力,死後哀榮再隆重有什麽用?
章妃倚仗的是章太妃,再怎麽著,帝王也不能把自個母族抄了,四皇子現在越發沉穩,又在工部做的有聲有色,工部尚書屢屢讚其行事有度,禮賢下士,善納雅言。
二皇子呢?先時聽舅父的話,不敢出頭,後來吧,也做了幾件事出來,得了個腳踏實地的美名,好話還沒聽夠呢!出了一點小差池,就被親爹罵作是急功冒進。
二皇子真是有苦難言,憋屈至極。
對於嫡親舅父進京之事,二皇子既樂意又不甘心,他並非愚笨之人,深知外戚之禍,屢見不鮮,離京遠了,至少不礙帝王的眼不是,這一旦迴京,可就禍福難料了,稍有不慎,就會死的很慘,連他這個皇子也落不下好,但他爹行事,愈發古怪,令人琢磨不透,他自個在京裏,沒個至親之人相助,實在沒有底。
本來,嘉安大公主是最合適的人選,雖有行事跋扈之選,然而帝王寵閨女,對她比皇子更多了幾分寵愛,若能調和天家父子矛盾,委實是不二人選。
偏嘉安大公主不止和親娘關係不好,和親兄弟關係也沒好到哪去,就差把不屑與其為伍寫在臉上了。
二皇子六皇子既不是受氣包,也不是麵團,豈會受一個小丫頭片子的氣,掐了兩次三番,同胞兄弟姐妹竟有水火不容之勢,阮太後出麵調和,也隻維持個表麵和睦。
大公主是沒指望了,二皇子六皇子這倆失母皇子,也隻能巴望著簡在帝心的舅父了。
柳清,出自河東郡柳家,庶子出生,幼時便展現了驚人的讀書天賦,科舉時,連中三元,一時傳為美談,世人皆道頗有其祖名柳河東的遺風。
但是,柳清自號介甫,後因不知何故與家族決裂,被開除宗族,帶其妹離開柳家,據說柳家嫡子死的不明不白,和柳清脫不開關係。
柳清在當今未登基時,便頗得其賞識,甚至救過當今的性命,當今即位後,柳清便平步青雲,其妹柳妃背棄婚約,被帝王納入宮中,盛寵不衰,接連誕下兩位皇子一位公主。
柳清本人實際算個能臣,手段心性無一不缺,再加上和帝王的情份,仕途坦蕩再正常不過了,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朝廷的官員位置就那麽多,被人眼紅亦是情理之中。
所以,對於柳清柳巡撫碰上江諫江鐵麵,接下來的遭遇,朝中百官微笑:自求多福。
柳清是怎樣想的,沒人知道,至少帝王敢賜官職,江諫就敢接,他老人家的行事主旨,任你王公將相,富貴滔天,權勢赫赫,隻要敢違背朝廷律法,他就敢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枉法的代價。
----------------
姑蘇林府,黛玉在園中走了大半晌,晴雯雪雁幾人跟在後頭,要不是鼓足了勁,都追不上她們嬌滴滴的姑娘。
晴雯對雪雁遞了個眼神示意,勸勸姑娘吧。
雪雁頭搖得撥浪鼓一般,不要,她知道,牽扯上自個姑娘的小哥哥,誰勸都沒用,打她來到黛玉身邊,從姑娘口中少說聽到一萬次小哥哥長,小哥哥短,姑娘在氣頭上,她才不要在這個時候,去觸姑娘的黴頭。
再說了,姑娘這一次好好的,既沒生氣,也沒動怒,開口相勸不是更惹姑娘生氣嗎?
兩人打著眉眼官司,黛玉已走出老遠,晴雯忙拉著雪雁一溜小跑。
賈敏見黛玉小臉紅潤,額間微有汗意,忙一把將人攬在懷裏,又拿帕子為黛玉拭汗。
黛玉坐得稍遠了些,後怕的摸了摸親娘的大肚子,叮囑道:“母親,您要小心些,我知道您疼我,但您現在身子不方便,得先顧著自個。”
說完話又乖巧的將小臉仰起來讓母親擦汗。
一派小管家婆的模樣,絮絮叨叨,賈敏失笑道:“你這丫頭,每日來了都說這些話,我怕連你弟弟都聽煩了。”
話才說完,賈敏肚子裏的小家夥狂點頭,賈敏眉心微擰,黛玉忙問:“母親,可是哪裏不舒服,弟弟又鬧你了,嬤嬤,找大夫來。”
見黛玉急得團團轉,賈敏搖了搖頭,笑道無事,又拉著黛玉的小手,放在自個肚皮上。
“呀”,又動了。”賈敏拉黛玉坐下,挽了挽她的小發鬢,方柔聲道:“小家夥和你弟弟先時不大一樣,自打會動,每日裏都要鬧騰。”
仿佛察覺到了黛玉的觸摸,肚子裏的小家夥鬧騰的更厲害,時不時伸伸腳,伸伸手。
逗得黛玉一直傻笑,又一個勁的叮囑弟弟要聽話,乖乖的。
賈敏忽蹙起了眉,道:“玉兒,你隻想要弟弟?不想要妹妹?”
小家夥消停了,黛玉坐迴賈敏身側,輕聲道:“母親,生為女兒家。”
此時,賈敏忽然感覺身下不對,打斷了黛玉的話,溫聲道:“玉兒,不要慌,請嬤嬤大夫們進來,再派人去找你祖母,就說我要生了。”
黛玉一個激靈,高聲喊人進來,嬤嬤丫鬟們好一番忙亂。
好在自賈敏懷胎起,李芙就特地挪到正房旁的小院,胎像穩了後,林母拍板,命穩婆直接住了進來,小廚房的熱水,一應生產所需,都是齊備的。
賈敏臨產之事,李芙並姑蘇名醫,也早說過了,差不多就在這幾日了,因此乍聞夫人要生了,林府下人倒也不驚慌。
不多時,林母到了,林郗拉著阿翡也急匆匆的跑了過來,眾人焦急的等待著。
賈敏的這一胎格外順利,兩個時辰後,誕下一子,母子均安,林母大喜,命府內加封三月的賞銀。
待接生嬤嬤把孩子抱到林母麵前,林母微愣,黛玉踮起腳湊過去一瞧,小小的“咦”了一聲。
嬰童的相貌不若黛玉出眾,這是自然的,如林母這等謙遜人,亦曾感慨,她這一輩子就沒見過比黛玉更好看的孩子。
這孩子相貌無奇罷了,還很富態,富態到什麽程度呢?小鼻子,小眼睛,再加上一個肉嘟嘟的小嘴巴,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醜。
林郗粉誠實的批判道:“真醜。”
阿翡連連點頭,黛玉是至情至性之人,昧著良心說假話,她說不出口。
林母無奈,瞪了兩個小熊孩子一眼,樂嗬嗬的抱著小孫子不撒手。
昱日,林海自任上迴府,先去探望了賈敏,又去看了看孩子,大吃一驚,脫口而出道:“這孩子也忒不會長了,醜得出奇。”
挨了親娘兩個白眼,林海訕訕的閉了嘴,又到媳婦房裏,陪媳婦說了會話,約摸是得了小兒子,樂昏了頭,委委屈屈的對媳婦訴苦道:“小三可醜了,我就說了一句他醜,母親就把我攆出來了,可見是得了小孫子這塊心頭肉,親兒子就成了個草。”
賈敏冷笑,不顧坐月子,直接上手,讓林海親身體驗到了何為禍從口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