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即將啟程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氣氛融洽,親娘笑意盈盈,黛玉深諳得寸進尺的優良美德,委屈的對賈代善抱怨:“外祖父,母親老叫我傻大姐,您看我傻嗎?”
賈代善莞爾而笑,麵上卻要一本正經的說:“不傻,玉兒是天下最可愛的孩子,怎麽會傻呢?”
頓了頓,賈代善又道:“玉兒,世上人言皆自謙,講究委婉言辭,你母親喚你傻大姐,實則是誇讚你聰明的意思。”
黛玉眨了眨大眼睛,哦了一聲,歪了歪頭,不解的說:“外祖父,我明白您的話,但世人多愚,他們若聽不懂,當了真,怎麽辦呢?”
此言一出,賈敏的火再壓不住,重重摞下茶杯,訓斥道:“玉兒,你太放肆了,一個四歲半的奶娃子,嘲笑世人皆愚,天下就你一個聰明人不成?”
黛玉朝賈代善身後縮了縮,振振有詞的說:“二表哥說外頭的男兒都是須眉濁物,又說女子成了婚都是魚眼珠子,如此一來,豈不是世間多愚人了。”
賈敏被氣了個倒仰,心裏的火蹭蹭往上躥,她就說她好好的閨女,才幾天功夫,就學會自大了,鬧了半天,是被帶歪了。
賈代善聽到黛玉的話,登時臉色鐵青,鬢間青筋暴起,自牙縫中擠出聲來:“這兩日諸事繁瑣,倒把那個孽根禍胎給拋在腦後了,好個如寶似玉,好個大家公子!”
賈敏瞪了一眼黛玉,將老父手中的茶杯接過,勸道:“父親,頑童的糊塗話,不值得您大動肝火,許是玉兒聽岔了,也是有的,您別生氣。”
賈代善頹敗的搖了搖頭,自嘲道:“敏兒,那孩子生下來有些奇異,不瞞著你,初時我的確有些想頭,但這幾年冷眼看下來,那孩子倒像是來討債的,冤孽,真是冤孽。”
賈敏心中亦是難過,又怕老父因黛玉的話作下病來,想了想,有些納悶的說:“父親,此事說來太過詭異,如果真是寶玉說的,怎會這般巧,迴迴都讓玉兒碰上?”
賈代善皺了皺眉,伸手展開五指晃了晃,賈敏驚訝的說:“當年,張真人說她來曆詭異,父親不是早就禁了她的足,命她在水月庵修行嗎?”
賈代善眉宇之間全是揮之不去的厭惡,當年醉了酒,被個心大的丫頭爬了床,一個丫頭,堂堂榮國府,小小的姨娘還是賞得起的,後老妻說那丫頭有孕提了姨娘,因姓方便喚方姨娘,待生下來,聽說是個丫頭,他便不再過問。
府裏的庶女也有幾個,見了他都和老鼠見了貓是的,他有敏兒這個心尖子,兒子尚拋在腦後,哪有閑心去留意庶女們。
萬萬沒想到,方姨娘自從生了子嗣,腰杆子挺得活像眼裏沒個人,先是汙蔑老妻不慈,殘害府中子嗣,不許庶子出生,見老妻不予理會,又說老妻善妒,容不下姨娘丫頭,老妻懶得和不知天高地厚的貨色計較,將方姨娘的言行,一五一十迴了他,他揮了揮手,直接把人送到了莊子上。
大家子的規矩,素來是心知肚明明的慣例,正妻誕下了嫡子,那姨娘丫頭就是玩意,連正經主子都稱不上,總有些不明事理,心大的丫頭,仰仗幾分姿色,以為爬了床,就能翻身成了主子,一家老小雞犬登天。荒謬至極,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尤其是大家子公門候府,娶妻娶的不止是賢,還有門第和親好。
念著五丫頭是他的血脈,正經的姑娘,老妻接到自個屋裏,親自照看,初時還未覺得怎麽著,五丫頭五六歲時,才覺出詭異來,總是說些荒誕不經之語,也就罷了,動輒妖嬈瘦弱之態,明裏暗裏的指責嫡母不慈。
有時,看著小小稚童那雙黑漆漆的雙眼,竟無端泛著妖異之色,老妻性子直接,對這種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挪了出去,眼不見心不煩。
挪了五丫頭出去,連他也跟著舒了口氣,更詭異的事來了,自從五丫頭搬出去,一向身子骨康健的老妻開始纏綿病榻,數日功夫,下不得床,入不得食,請遍名醫聖手,隻說瞧不出病來。
萬幸,正當他束手無策之時,道家玄衍大師入京為孝烈皇後祈福,私下對他言道:“府中將有大禍。”
他苦苦哀求,又提及祖上情誼,玄衍大師長歎一聲,望著榮府,半晌方苦笑道:“若解此禍,吾命不保,但貴府後輩有大賢至德者,與我道有緣,不得不為,罷,罷,罷,貧道命中當有此劫。”
因玄衍大師道法高深,他猶豫不定,家國相提並論,自是江山為重,玄衍大師卻不待人勸,飄然遠去,數日後,京城陰雲密布,雷電交加,飛沙走石,又接連下了幾日大雨,玄衍大師羽化之訊,傳入京都時,老妻已能下床走動了,他心中驚懼不安,莫非玄衍大師果真應了劫數。
老妻大好時,密探來報,五丫頭數日未出房門,一應食水皆由嬤嬤送入房中,他恍惚有些明了,假借養病之名,將五丫頭挪了出去,搜遍五丫頭的院舍,果然發現一些不同尋常的蹤跡。
再後來,方姨娘一病沒了,他又隨意拈了個守孝的名頭,不許她迴府,但這麽多年以來,對她的監視從未放鬆過,密探的迴報讓他陡然吃了一驚,密探上寫道初入水月庵時,五丫頭低眉順眼,甚至吃了些苦頭,一年後,水月庵眾人任憑她驅使差遣,無有不從者。
大驚之下,又布了重重密探把水月庵防守得滴水不漏,玄衍大師的弟子張千來京,隻說奉師命誅殺妖孽而來,他和張千假借了替身的名頭,挨著水月庵不遠處重修清虛觀,密探迴曰,興建之時,張千在地下布了諸多陣法。
自張千入京,清虛觀修成,五丫頭算是徹底安分了,未再生出什麽幺蛾子,直到女婿入京,他一時不察,竟讓她鑽了空子,私下糾纏女婿。
待敏兒此次迴府,提起外孫林欷與道家有緣之事,他方徹底醒悟,自寶玉生來不凡,他本以為這個孫兒是玄衍大師提過的大賢至德者,但寶玉對僧道甚是厭惡,曾發毀僧謗道之語,他隻當小兒年少,未曾開蒙。
原來是他想錯了,後輩並不是特指賈府血脈,女兒的骨血,也算是府中的後輩。
自打出了女婿那迴簍子,他索性以保護為名,將水月庵團團圍住,嚴防死守,本以為這下子算是一了百了了,想不到,又讓那妖孽抓到了機會。
賈代善眉心緊瑣,密探上迴過許過荒誕無稽的話,譬如賈寶玉愛吃咽脂,林孤女被謀財害命,沒活過十六歲,榮國府大廈將傾,賈元春命格貴重,卻是一場鮮花灼錦的虛熱鬧。
他一直都沒當迴事,隻當那妖孽變著法的作妖,現在看來,是他小瞧了她。
賈代善眼中閃過一抹厲色,不是他心慈手軟,舍不得自個骨肉,而是道家幾位真人大修者,都曾來京設法,卻皆铩羽而歸,奈那妖孽不得。
數年前,有一無名僧人途經京城,倒看出了幾分門道,對張真人道;“此妖孽非自身法術高強,乃倚仗大德至寶,不必急,過不了多時,此寶便會物歸原主。”
“父親,父親,父親。”賈代善迴過神來,瞧見愛女焦急的神色,擺了擺手示意無事。
賈敏還要再問,此時,天色已近黃昏,賈代善看了眼薄暮的日頭,笑道:“不必擔心,此事為父自有應對之際,天色不早,明日你們就要啟程迴姑蘇,早些迴去歇著。”
不提此事還好,一想到短時間內見不到,疼她疼得百依百順的外祖父,黛玉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嚎啕大哭,賈代善溫言細語哄了她許久,才讓小姑娘的淚止住了,又許了一堆的好處,上房的嬤嬤幾次催促,黛玉戀戀不舍,一步三迴頭的拜別了賈代善。
待到賈母院中,賈母賈敏娘倆抱頭痛哭,又有黛玉在場助陣,一時間,賈母上房悲感動天,眾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把人勸住了。
賈母殷殷叮囑賈敏諸多話語,賈敏忽想起來一事道:“母親,這兩日照顧玉兒的丫鬟是哪一個,玉兒說服侍的很周全。”
對於賈敏這個心頭肉,賈母自然是無有不應的,一擺手,一溜丫鬟站出來,任由賈敏挑選,黛玉拉住一個小丫鬟的手。
賈敏挑了挑眉,原來是那日出來答話,打了寶玉奶媽子臉的那個小丫頭,人倒是伶俐,知情識趣。
賈敏掩帕笑道:“女兒不孝,又要和母親討東西了。”
賈母口中嗔怪,又笑道:“隻晴雯一個也不好,我看珍珠那丫頭還算穩妥,把她帶著吧。”
賈敏淺淺一笑,對於親娘的美意,她自然是不好忤逆的。
黛玉頗機靈的抱住賈母的大腿道:“外祖母,她們都說珍珠姐姐老實能幹,玉兒不能把祖母身邊的好人都挑走,那豈不成了貪得無厭了,玉兒不要做貪婪的人。”
賈母摩挲著黛玉的小臉道:“我的心肝,凡外祖母有的,你就是盡拿去,也稱不得一個貪字,外祖母隻恨你母親這個狠心的,讓我們娘倆相聚得時日這樣短。”
說著,賈母的淚又落了下來,黛玉拿著小帕子,輕輕的為賈母拭淚,倒逗得賈母笑了。
黛玉似模似樣的看了一圈,歎了口氣,哀怨道:“外祖母的姐姐們太好了,玉兒挑花眼了,不挑了,就要茜雪吧,她也照顧了我好幾日,隻是不知茜雪姐姐家人在府裏嗎?讓她們骨肉分離,太不近人情了些。”
茜雪出列,叩了個頭,含淚說:“多謝林姑娘心慈,替奴婢考慮,迴姑娘的話,奴婢老子娘已經沒了,隻有哥嫂在金陵當值。”
張氏握著賈敏的手,微微用了點力,示意賈敏茜雪機靈著呢,前一句林姑娘,後頭就是姑娘了,可見是願意伺候黛玉的,賈敏白了黛玉一眼,慣弄鬼靈精怪的,不大的小人兒,心思多著呢。
賈母見此,將晴雯茜雪送給黛玉,黛玉高興的膩歪了賈母一通,又和張氏黏糊多時,待到林家婆子來催,賈敏黛玉方辭了榮府眾人迴林府去了。
賈代善莞爾而笑,麵上卻要一本正經的說:“不傻,玉兒是天下最可愛的孩子,怎麽會傻呢?”
頓了頓,賈代善又道:“玉兒,世上人言皆自謙,講究委婉言辭,你母親喚你傻大姐,實則是誇讚你聰明的意思。”
黛玉眨了眨大眼睛,哦了一聲,歪了歪頭,不解的說:“外祖父,我明白您的話,但世人多愚,他們若聽不懂,當了真,怎麽辦呢?”
此言一出,賈敏的火再壓不住,重重摞下茶杯,訓斥道:“玉兒,你太放肆了,一個四歲半的奶娃子,嘲笑世人皆愚,天下就你一個聰明人不成?”
黛玉朝賈代善身後縮了縮,振振有詞的說:“二表哥說外頭的男兒都是須眉濁物,又說女子成了婚都是魚眼珠子,如此一來,豈不是世間多愚人了。”
賈敏被氣了個倒仰,心裏的火蹭蹭往上躥,她就說她好好的閨女,才幾天功夫,就學會自大了,鬧了半天,是被帶歪了。
賈代善聽到黛玉的話,登時臉色鐵青,鬢間青筋暴起,自牙縫中擠出聲來:“這兩日諸事繁瑣,倒把那個孽根禍胎給拋在腦後了,好個如寶似玉,好個大家公子!”
賈敏瞪了一眼黛玉,將老父手中的茶杯接過,勸道:“父親,頑童的糊塗話,不值得您大動肝火,許是玉兒聽岔了,也是有的,您別生氣。”
賈代善頹敗的搖了搖頭,自嘲道:“敏兒,那孩子生下來有些奇異,不瞞著你,初時我的確有些想頭,但這幾年冷眼看下來,那孩子倒像是來討債的,冤孽,真是冤孽。”
賈敏心中亦是難過,又怕老父因黛玉的話作下病來,想了想,有些納悶的說:“父親,此事說來太過詭異,如果真是寶玉說的,怎會這般巧,迴迴都讓玉兒碰上?”
賈代善皺了皺眉,伸手展開五指晃了晃,賈敏驚訝的說:“當年,張真人說她來曆詭異,父親不是早就禁了她的足,命她在水月庵修行嗎?”
賈代善眉宇之間全是揮之不去的厭惡,當年醉了酒,被個心大的丫頭爬了床,一個丫頭,堂堂榮國府,小小的姨娘還是賞得起的,後老妻說那丫頭有孕提了姨娘,因姓方便喚方姨娘,待生下來,聽說是個丫頭,他便不再過問。
府裏的庶女也有幾個,見了他都和老鼠見了貓是的,他有敏兒這個心尖子,兒子尚拋在腦後,哪有閑心去留意庶女們。
萬萬沒想到,方姨娘自從生了子嗣,腰杆子挺得活像眼裏沒個人,先是汙蔑老妻不慈,殘害府中子嗣,不許庶子出生,見老妻不予理會,又說老妻善妒,容不下姨娘丫頭,老妻懶得和不知天高地厚的貨色計較,將方姨娘的言行,一五一十迴了他,他揮了揮手,直接把人送到了莊子上。
大家子的規矩,素來是心知肚明明的慣例,正妻誕下了嫡子,那姨娘丫頭就是玩意,連正經主子都稱不上,總有些不明事理,心大的丫頭,仰仗幾分姿色,以為爬了床,就能翻身成了主子,一家老小雞犬登天。荒謬至極,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尤其是大家子公門候府,娶妻娶的不止是賢,還有門第和親好。
念著五丫頭是他的血脈,正經的姑娘,老妻接到自個屋裏,親自照看,初時還未覺得怎麽著,五丫頭五六歲時,才覺出詭異來,總是說些荒誕不經之語,也就罷了,動輒妖嬈瘦弱之態,明裏暗裏的指責嫡母不慈。
有時,看著小小稚童那雙黑漆漆的雙眼,竟無端泛著妖異之色,老妻性子直接,對這種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挪了出去,眼不見心不煩。
挪了五丫頭出去,連他也跟著舒了口氣,更詭異的事來了,自從五丫頭搬出去,一向身子骨康健的老妻開始纏綿病榻,數日功夫,下不得床,入不得食,請遍名醫聖手,隻說瞧不出病來。
萬幸,正當他束手無策之時,道家玄衍大師入京為孝烈皇後祈福,私下對他言道:“府中將有大禍。”
他苦苦哀求,又提及祖上情誼,玄衍大師長歎一聲,望著榮府,半晌方苦笑道:“若解此禍,吾命不保,但貴府後輩有大賢至德者,與我道有緣,不得不為,罷,罷,罷,貧道命中當有此劫。”
因玄衍大師道法高深,他猶豫不定,家國相提並論,自是江山為重,玄衍大師卻不待人勸,飄然遠去,數日後,京城陰雲密布,雷電交加,飛沙走石,又接連下了幾日大雨,玄衍大師羽化之訊,傳入京都時,老妻已能下床走動了,他心中驚懼不安,莫非玄衍大師果真應了劫數。
老妻大好時,密探來報,五丫頭數日未出房門,一應食水皆由嬤嬤送入房中,他恍惚有些明了,假借養病之名,將五丫頭挪了出去,搜遍五丫頭的院舍,果然發現一些不同尋常的蹤跡。
再後來,方姨娘一病沒了,他又隨意拈了個守孝的名頭,不許她迴府,但這麽多年以來,對她的監視從未放鬆過,密探的迴報讓他陡然吃了一驚,密探上寫道初入水月庵時,五丫頭低眉順眼,甚至吃了些苦頭,一年後,水月庵眾人任憑她驅使差遣,無有不從者。
大驚之下,又布了重重密探把水月庵防守得滴水不漏,玄衍大師的弟子張千來京,隻說奉師命誅殺妖孽而來,他和張千假借了替身的名頭,挨著水月庵不遠處重修清虛觀,密探迴曰,興建之時,張千在地下布了諸多陣法。
自張千入京,清虛觀修成,五丫頭算是徹底安分了,未再生出什麽幺蛾子,直到女婿入京,他一時不察,竟讓她鑽了空子,私下糾纏女婿。
待敏兒此次迴府,提起外孫林欷與道家有緣之事,他方徹底醒悟,自寶玉生來不凡,他本以為這個孫兒是玄衍大師提過的大賢至德者,但寶玉對僧道甚是厭惡,曾發毀僧謗道之語,他隻當小兒年少,未曾開蒙。
原來是他想錯了,後輩並不是特指賈府血脈,女兒的骨血,也算是府中的後輩。
自打出了女婿那迴簍子,他索性以保護為名,將水月庵團團圍住,嚴防死守,本以為這下子算是一了百了了,想不到,又讓那妖孽抓到了機會。
賈代善眉心緊瑣,密探上迴過許過荒誕無稽的話,譬如賈寶玉愛吃咽脂,林孤女被謀財害命,沒活過十六歲,榮國府大廈將傾,賈元春命格貴重,卻是一場鮮花灼錦的虛熱鬧。
他一直都沒當迴事,隻當那妖孽變著法的作妖,現在看來,是他小瞧了她。
賈代善眼中閃過一抹厲色,不是他心慈手軟,舍不得自個骨肉,而是道家幾位真人大修者,都曾來京設法,卻皆铩羽而歸,奈那妖孽不得。
數年前,有一無名僧人途經京城,倒看出了幾分門道,對張真人道;“此妖孽非自身法術高強,乃倚仗大德至寶,不必急,過不了多時,此寶便會物歸原主。”
“父親,父親,父親。”賈代善迴過神來,瞧見愛女焦急的神色,擺了擺手示意無事。
賈敏還要再問,此時,天色已近黃昏,賈代善看了眼薄暮的日頭,笑道:“不必擔心,此事為父自有應對之際,天色不早,明日你們就要啟程迴姑蘇,早些迴去歇著。”
不提此事還好,一想到短時間內見不到,疼她疼得百依百順的外祖父,黛玉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嚎啕大哭,賈代善溫言細語哄了她許久,才讓小姑娘的淚止住了,又許了一堆的好處,上房的嬤嬤幾次催促,黛玉戀戀不舍,一步三迴頭的拜別了賈代善。
待到賈母院中,賈母賈敏娘倆抱頭痛哭,又有黛玉在場助陣,一時間,賈母上房悲感動天,眾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把人勸住了。
賈母殷殷叮囑賈敏諸多話語,賈敏忽想起來一事道:“母親,這兩日照顧玉兒的丫鬟是哪一個,玉兒說服侍的很周全。”
對於賈敏這個心頭肉,賈母自然是無有不應的,一擺手,一溜丫鬟站出來,任由賈敏挑選,黛玉拉住一個小丫鬟的手。
賈敏挑了挑眉,原來是那日出來答話,打了寶玉奶媽子臉的那個小丫頭,人倒是伶俐,知情識趣。
賈敏掩帕笑道:“女兒不孝,又要和母親討東西了。”
賈母口中嗔怪,又笑道:“隻晴雯一個也不好,我看珍珠那丫頭還算穩妥,把她帶著吧。”
賈敏淺淺一笑,對於親娘的美意,她自然是不好忤逆的。
黛玉頗機靈的抱住賈母的大腿道:“外祖母,她們都說珍珠姐姐老實能幹,玉兒不能把祖母身邊的好人都挑走,那豈不成了貪得無厭了,玉兒不要做貪婪的人。”
賈母摩挲著黛玉的小臉道:“我的心肝,凡外祖母有的,你就是盡拿去,也稱不得一個貪字,外祖母隻恨你母親這個狠心的,讓我們娘倆相聚得時日這樣短。”
說著,賈母的淚又落了下來,黛玉拿著小帕子,輕輕的為賈母拭淚,倒逗得賈母笑了。
黛玉似模似樣的看了一圈,歎了口氣,哀怨道:“外祖母的姐姐們太好了,玉兒挑花眼了,不挑了,就要茜雪吧,她也照顧了我好幾日,隻是不知茜雪姐姐家人在府裏嗎?讓她們骨肉分離,太不近人情了些。”
茜雪出列,叩了個頭,含淚說:“多謝林姑娘心慈,替奴婢考慮,迴姑娘的話,奴婢老子娘已經沒了,隻有哥嫂在金陵當值。”
張氏握著賈敏的手,微微用了點力,示意賈敏茜雪機靈著呢,前一句林姑娘,後頭就是姑娘了,可見是願意伺候黛玉的,賈敏白了黛玉一眼,慣弄鬼靈精怪的,不大的小人兒,心思多著呢。
賈母見此,將晴雯茜雪送給黛玉,黛玉高興的膩歪了賈母一通,又和張氏黏糊多時,待到林家婆子來催,賈敏黛玉方辭了榮府眾人迴林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