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薛家來訪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烈日當空,酷熱難耐,林府大小人等都在屋中避暑,唯有夏蟬一聲聲高亢的鳴叫,格外令人心煩。
窗戶底下燃著解暑的沉水香,黛玉比尋常醒來得早一些,馮嬤嬤笑道:“姑娘,怎麽這會子醒了?”
馮嬤嬤說著輕輕拍了拍黛玉略顯肉嘟的背,心道這世上的事,真真不可思議,她們家姑娘生下來的時候,哭得聲音還沒有小貓大呢,人也是瘦弱不堪,夫人整日垂淚,太太亦是憂心忡忡,滿府的主子拿著黛玉當珍寶一般,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不過三年餘數月的時間,小小的人兒,又機靈又活潑,身上也見了些肉模樣,也虧得小人家家的會長,小臉仍是贏弱的相貌,一絲圓潤也看不到。
黛玉皺眉想了想,咕噥道:“做了個夢,說什麽有緣故人之類的,不清不楚的,亂七八糟。”
馮嬤嬤笑哄道:“姑娘,想來是你聽人說了這些話,也未可知,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黛玉撅了撅嘴,撒嬌道:“嬤嬤,我想哥哥了,整日悶在府裏怪無趣的,弟弟也不能陪我玩,性子太霸道了,你陪他玩一會,他就一定要你陪他玩下去,母親說性子不能慣,我不理他,他又哭鬧不休。”
馮嬤嬤將薄衾向上拉了拉,笑道:“姑娘,好,好,好,過兩日,咱迴了太太,就帶你到山上玩。”
黛玉這才高興起來,也不睡了,央求道:“那嬤嬤把小書給我看會好嗎?”
自來對黛玉嬌寵的馮嬤嬤,正色道:“姑娘,你晌午已看了一個時辰了,太太說了,年紀尚小,熬壞了眼,傷了神可不是好的,姑娘聽話,等你略大些,太太發了話,咱天天看也成。”
黛玉不高興的嘟囔了一聲,卻不敢違逆林母的話,躺在床上,過了會又漸漸睡得沉了。
馮嬤嬤含笑看著黛玉睡得香甜的小臉,慢慢地晃動著手中蒲扇。
待日頭西下,黛玉悠悠轉醒,洗漱了一番,正要邁著小短腿到林母處請安,卻見鄭嬤嬤來了,請了安,笑道:“姑娘起的正好,才府上來了客,太太夫人命我帶姑娘過去呢。”
黛玉立刻來了興致,牽住鄭嬤嬤的手,問道:“嬤嬤,哪裏來的客,我見過嗎?”
鄭嬤嬤笑道:“姑娘才多大,他們從咱府上論,是遠親了,是姑娘曾祖母的表親,若從夫人論,這親緣倒也算不上遠了。”
鄭嬤嬤笑眯眯的問黛玉:“姑娘,可知您的外祖家?”
黛玉連忙說:“我知道,外祖家是京城榮國府,外祖父送了我一柄小劍,外祖母送了我好多靈巧的玩意,大舅母送了我好多書。”
鄭嬤嬤忍俊不禁的看著黛玉數著小手指,一派小大人的模樣,偏又舉止嬌憨,天真可愛的稚童本色遮掩不得。
黛玉迫不及待的問:“嬤嬤,來的是外祖父嗎?玉兒要好好謝謝外祖父,外祖父來了,玉兒是不是可以玩小劍了?”
看著黛玉滿是期待的小眼神,鄭嬤嬤撫額,真不想令她們姑娘失望,但是,她們姑娘太小了,被刀劍劃了傷了,可不是好玩的。
鄭嬤嬤笑道:“姑娘,來的是您外祖家的兩位表哥,還有金陵薛家,姑娘可曾聽說過?”
一聽不是外祖父親來,黛玉頓感大失所望,悶悶的說:“玉兒三歲半了,外祖父都不想玉兒的嗎?”
鄭嬤嬤停住腳步,鄭重的說:“姑娘,您忘了,您的外祖是朝廷大員,國公之尊,和咱們府是不一樣的,斷不能再說這樣的話。”
黛玉點了點頭,懂事的說:“嬤嬤,我記住了。”
鄭嬤嬤笑道:“姑娘,別難過,咱們老爺在京城裏當差,咱們林府在京裏也有宅子,等小少爺身子大安了,咱們上京去,就能見到您的外祖父了。”
黛玉點了點頭,又想起方才聽聞兩位表哥也來了,一連串的話語,表哥多大了,薛家是什麽親戚,幾個人來的,問得鄭嬤嬤都答不上。
待黛玉問完了,鄭嬤嬤方笑道:“兩位表少爺,一位是您二舅父家的大表哥,弱冠之年,另一位則是大舅父行二的表哥,年方十六,薛家訪親途經姑蘇,前來拜會,來的是薛太太並薛家的大小姐和公子。”
不必黛玉開口問,鄭嬤嬤笑道:“薛家的大小姐比姑娘大三歲,公子比姑娘大五歲。”
黛玉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小短腿加快了腳步,口中還不斷催促道:“嬤嬤,我們快去,我要去找薛姐姐玩。”
鄭嬤嬤搖頭失笑,待到了林母客堂,黛玉看到,母親笑意宴宴在陪一位眉目慈善的中年婦人說話,便知定是薛夫人,另有數位眼生之人,黛玉抿嘴一笑,一板一眼的朝母親見了禮,又向屋內在座之人行禮。
薛夫人一把摟過抱在懷裏,仔細看了看黛玉清麗的小臉,心中嘖嘖稱讚,笑對賈敏誇道:“天下當真有清麗脫俗的小人,我今日才算開了眼。”
賈敏笑道:“薛姐姐謬讚了,這孩子自生下來,不知吃了多少藥,才將身子養的略好了些,我倒喜歡你們家的大姑娘,舉止穩重,這丫頭淘氣得很,我常嗔她隻是錯生了女兒身罷了。”
薛夫人大笑道:“我們家的也一樣,依我說小孩子古靈精怪些好,小小年紀,做什麽學那老氣橫秋的。”
賈敏亦是失笑,又命黛玉見過賈珠、賈璉、薛蟠、薛寶釵。
黛玉一一見了禮,跟來的老嬤嬤將表禮送上,黛玉謝過不提。
見禮後,賈敏對黛玉道:“和你薛姐姐去玩吧。”
見了薛寶釵,黛玉興致勃勃的情緒忽散了,想薛家姐姐長得好看,人卻像山峰的晶瑩雪,隻可遠觀,不可近睹,一絲煙火氣也無,好生沒趣。
卻未想到,離開客堂,方才沉穩的薛姑娘,仿佛卸下了重擔般,瑩瑩美目閃爍著狡黠的靈動。
黛玉噗呲一笑,原來薛家姐姐也是裝的,又想起父親提過的鍾期既遇的典故,心中不免有知音之感。
兩人嘰嘰咕咕的說了一車的話,雖有三歲的差距,又是頭一次見麵,卻毫無生分疏離之感,談天所地,無話不言,聽得一旁的嬤嬤們嘴角抽動,暗暗誹謗道你們兩個小人家,也不知哪來這麽多話要說。
直說到夕陽西下,薛夫人連番催促,黛玉才和剛認識的薛姐姐依依不舍的告了別。
賈珠並賈璉原是有事要去金陵,碰巧遇到薛家的船,因聽說要到姑蘇,便特來看望賈敏這位嫡親的姑媽,兩人都有功課在身,再者,國公爺治家甚嚴,兩人不敢耽誤時日,賈敏苦留不住,隻得罷了。
晚間用膳時,林母默默誦完經,輕歎,方對賈敏道:“薛家的大爺,命不久矣!”
賈敏亦是長歎一聲,今日薛夫人拐彎抹角,隻差明言,所圖者,不過是想知道陳萱的下落,朝廷把人藏起來,用以震攝懷獻王爺,薛家想知道,隻是受人驅使罷了,無論驅使的人是誰,都和懷獻王府脫不開幹係,薛家世代皇商,和蕃地親王藕斷絲連,是自尋死路,是不是被迫,已經不再重要了。
林母忽道:“我聽說,親家老爺閉門思過時,偶染風寒,向上遞了致仕的折子,陛下若允了,定要恩蔭你二哥,親家老爺也是看破此事,才命珠哥兒璉哥兒四處遊曆。”
賈敏搖了搖頭,輕聲道:“福蔭也算恩典了,但願二哥能想明白才好,否則。”
賈敏沒有說下去,林母心知肚明,賈存周她亦有所聽聞,連年不中,索性閉府讀書三年,以備今年應試,若帝王此時加封,三年的心血精力付諸東流,這事擱誰身上,都緩不過來。
但榮府的國公爺必須要退,再不退,就是殺身之禍,疑心生暗鬼,帝王革不掉昭陽大長公主的兵權,不是不想,而是帝王沒有這個能力,那帝王能做的,首當其衝,就是把剩餘的兵權牢牢握在自個手裏。
尤其是昭陽大長公主護短的性子,眼裏揉不得沙子,甭管楚元昭在不在小寒山寺,但她的皇兄在小寒山寺,膽敢窺伺之人,格殺勿論。
帝王怕,很怕,他怕有朝一日,像桃花江打撈出來的黑衣人一樣,死不瞑目,死得不明不白。
林母微微一歎,晚風習習,柔柔吹過臉頰,想來不必等到陳萱臨產之日,世間便已再無懷獻王府了。
兩月後,薛家大爺迴京城的途中,不小心染上了風寒,沒幾天功夫,就病逝了,薛夫人並一雙兒女哭得死去活來,賈敏歎了聲,打發了仆婦前去致哀。
八月初,連月來的姑蘇城,安寧的近乎詭異,金桂飄香,秋高氣爽的委節,微有兩分涼意。
晨起之時,黛玉小小人兒,略有些兩分惆悵,對馮嬤嬤道:“嬤嬤,我喜歡炎暑的炙熱,也不喜秋初的百花凋零,涼意泌體。”
馮嬤嬤笑道:“姑娘,時節各有其好,譬如若是盛夏之時,姑娘怎能看到金桂和海棠掛果呢?姑娘,快起來吧,今日說好了要到山上,和小師父做桂花露的。若遲了。”
不用馮嬤嬤再勸,黛玉一骨碌爬起來,飛快的穿衣洗漱,就催著馮嬤嬤要到山上去,馮嬤嬤勸道:“姑娘,也不用太急,太太和夫人都要去的。”
黛玉不聽,著急忙慌的就往賈敏院中來。
見黛玉蹦蹦跳跳,賈敏不自覺蹙眉,原要開口訓斥,又想起林母的話,隻得將話咽下了,叮囑她自個小心些,不可冒失。
待一切準備停當,林母牽著黛玉,賈敏抱著繈褓之中的林郗上了馬車。
窗戶底下燃著解暑的沉水香,黛玉比尋常醒來得早一些,馮嬤嬤笑道:“姑娘,怎麽這會子醒了?”
馮嬤嬤說著輕輕拍了拍黛玉略顯肉嘟的背,心道這世上的事,真真不可思議,她們家姑娘生下來的時候,哭得聲音還沒有小貓大呢,人也是瘦弱不堪,夫人整日垂淚,太太亦是憂心忡忡,滿府的主子拿著黛玉當珍寶一般,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不過三年餘數月的時間,小小的人兒,又機靈又活潑,身上也見了些肉模樣,也虧得小人家家的會長,小臉仍是贏弱的相貌,一絲圓潤也看不到。
黛玉皺眉想了想,咕噥道:“做了個夢,說什麽有緣故人之類的,不清不楚的,亂七八糟。”
馮嬤嬤笑哄道:“姑娘,想來是你聽人說了這些話,也未可知,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黛玉撅了撅嘴,撒嬌道:“嬤嬤,我想哥哥了,整日悶在府裏怪無趣的,弟弟也不能陪我玩,性子太霸道了,你陪他玩一會,他就一定要你陪他玩下去,母親說性子不能慣,我不理他,他又哭鬧不休。”
馮嬤嬤將薄衾向上拉了拉,笑道:“姑娘,好,好,好,過兩日,咱迴了太太,就帶你到山上玩。”
黛玉這才高興起來,也不睡了,央求道:“那嬤嬤把小書給我看會好嗎?”
自來對黛玉嬌寵的馮嬤嬤,正色道:“姑娘,你晌午已看了一個時辰了,太太說了,年紀尚小,熬壞了眼,傷了神可不是好的,姑娘聽話,等你略大些,太太發了話,咱天天看也成。”
黛玉不高興的嘟囔了一聲,卻不敢違逆林母的話,躺在床上,過了會又漸漸睡得沉了。
馮嬤嬤含笑看著黛玉睡得香甜的小臉,慢慢地晃動著手中蒲扇。
待日頭西下,黛玉悠悠轉醒,洗漱了一番,正要邁著小短腿到林母處請安,卻見鄭嬤嬤來了,請了安,笑道:“姑娘起的正好,才府上來了客,太太夫人命我帶姑娘過去呢。”
黛玉立刻來了興致,牽住鄭嬤嬤的手,問道:“嬤嬤,哪裏來的客,我見過嗎?”
鄭嬤嬤笑道:“姑娘才多大,他們從咱府上論,是遠親了,是姑娘曾祖母的表親,若從夫人論,這親緣倒也算不上遠了。”
鄭嬤嬤笑眯眯的問黛玉:“姑娘,可知您的外祖家?”
黛玉連忙說:“我知道,外祖家是京城榮國府,外祖父送了我一柄小劍,外祖母送了我好多靈巧的玩意,大舅母送了我好多書。”
鄭嬤嬤忍俊不禁的看著黛玉數著小手指,一派小大人的模樣,偏又舉止嬌憨,天真可愛的稚童本色遮掩不得。
黛玉迫不及待的問:“嬤嬤,來的是外祖父嗎?玉兒要好好謝謝外祖父,外祖父來了,玉兒是不是可以玩小劍了?”
看著黛玉滿是期待的小眼神,鄭嬤嬤撫額,真不想令她們姑娘失望,但是,她們姑娘太小了,被刀劍劃了傷了,可不是好玩的。
鄭嬤嬤笑道:“姑娘,來的是您外祖家的兩位表哥,還有金陵薛家,姑娘可曾聽說過?”
一聽不是外祖父親來,黛玉頓感大失所望,悶悶的說:“玉兒三歲半了,外祖父都不想玉兒的嗎?”
鄭嬤嬤停住腳步,鄭重的說:“姑娘,您忘了,您的外祖是朝廷大員,國公之尊,和咱們府是不一樣的,斷不能再說這樣的話。”
黛玉點了點頭,懂事的說:“嬤嬤,我記住了。”
鄭嬤嬤笑道:“姑娘,別難過,咱們老爺在京城裏當差,咱們林府在京裏也有宅子,等小少爺身子大安了,咱們上京去,就能見到您的外祖父了。”
黛玉點了點頭,又想起方才聽聞兩位表哥也來了,一連串的話語,表哥多大了,薛家是什麽親戚,幾個人來的,問得鄭嬤嬤都答不上。
待黛玉問完了,鄭嬤嬤方笑道:“兩位表少爺,一位是您二舅父家的大表哥,弱冠之年,另一位則是大舅父行二的表哥,年方十六,薛家訪親途經姑蘇,前來拜會,來的是薛太太並薛家的大小姐和公子。”
不必黛玉開口問,鄭嬤嬤笑道:“薛家的大小姐比姑娘大三歲,公子比姑娘大五歲。”
黛玉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小短腿加快了腳步,口中還不斷催促道:“嬤嬤,我們快去,我要去找薛姐姐玩。”
鄭嬤嬤搖頭失笑,待到了林母客堂,黛玉看到,母親笑意宴宴在陪一位眉目慈善的中年婦人說話,便知定是薛夫人,另有數位眼生之人,黛玉抿嘴一笑,一板一眼的朝母親見了禮,又向屋內在座之人行禮。
薛夫人一把摟過抱在懷裏,仔細看了看黛玉清麗的小臉,心中嘖嘖稱讚,笑對賈敏誇道:“天下當真有清麗脫俗的小人,我今日才算開了眼。”
賈敏笑道:“薛姐姐謬讚了,這孩子自生下來,不知吃了多少藥,才將身子養的略好了些,我倒喜歡你們家的大姑娘,舉止穩重,這丫頭淘氣得很,我常嗔她隻是錯生了女兒身罷了。”
薛夫人大笑道:“我們家的也一樣,依我說小孩子古靈精怪些好,小小年紀,做什麽學那老氣橫秋的。”
賈敏亦是失笑,又命黛玉見過賈珠、賈璉、薛蟠、薛寶釵。
黛玉一一見了禮,跟來的老嬤嬤將表禮送上,黛玉謝過不提。
見禮後,賈敏對黛玉道:“和你薛姐姐去玩吧。”
見了薛寶釵,黛玉興致勃勃的情緒忽散了,想薛家姐姐長得好看,人卻像山峰的晶瑩雪,隻可遠觀,不可近睹,一絲煙火氣也無,好生沒趣。
卻未想到,離開客堂,方才沉穩的薛姑娘,仿佛卸下了重擔般,瑩瑩美目閃爍著狡黠的靈動。
黛玉噗呲一笑,原來薛家姐姐也是裝的,又想起父親提過的鍾期既遇的典故,心中不免有知音之感。
兩人嘰嘰咕咕的說了一車的話,雖有三歲的差距,又是頭一次見麵,卻毫無生分疏離之感,談天所地,無話不言,聽得一旁的嬤嬤們嘴角抽動,暗暗誹謗道你們兩個小人家,也不知哪來這麽多話要說。
直說到夕陽西下,薛夫人連番催促,黛玉才和剛認識的薛姐姐依依不舍的告了別。
賈珠並賈璉原是有事要去金陵,碰巧遇到薛家的船,因聽說要到姑蘇,便特來看望賈敏這位嫡親的姑媽,兩人都有功課在身,再者,國公爺治家甚嚴,兩人不敢耽誤時日,賈敏苦留不住,隻得罷了。
晚間用膳時,林母默默誦完經,輕歎,方對賈敏道:“薛家的大爺,命不久矣!”
賈敏亦是長歎一聲,今日薛夫人拐彎抹角,隻差明言,所圖者,不過是想知道陳萱的下落,朝廷把人藏起來,用以震攝懷獻王爺,薛家想知道,隻是受人驅使罷了,無論驅使的人是誰,都和懷獻王府脫不開幹係,薛家世代皇商,和蕃地親王藕斷絲連,是自尋死路,是不是被迫,已經不再重要了。
林母忽道:“我聽說,親家老爺閉門思過時,偶染風寒,向上遞了致仕的折子,陛下若允了,定要恩蔭你二哥,親家老爺也是看破此事,才命珠哥兒璉哥兒四處遊曆。”
賈敏搖了搖頭,輕聲道:“福蔭也算恩典了,但願二哥能想明白才好,否則。”
賈敏沒有說下去,林母心知肚明,賈存周她亦有所聽聞,連年不中,索性閉府讀書三年,以備今年應試,若帝王此時加封,三年的心血精力付諸東流,這事擱誰身上,都緩不過來。
但榮府的國公爺必須要退,再不退,就是殺身之禍,疑心生暗鬼,帝王革不掉昭陽大長公主的兵權,不是不想,而是帝王沒有這個能力,那帝王能做的,首當其衝,就是把剩餘的兵權牢牢握在自個手裏。
尤其是昭陽大長公主護短的性子,眼裏揉不得沙子,甭管楚元昭在不在小寒山寺,但她的皇兄在小寒山寺,膽敢窺伺之人,格殺勿論。
帝王怕,很怕,他怕有朝一日,像桃花江打撈出來的黑衣人一樣,死不瞑目,死得不明不白。
林母微微一歎,晚風習習,柔柔吹過臉頰,想來不必等到陳萱臨產之日,世間便已再無懷獻王府了。
兩月後,薛家大爺迴京城的途中,不小心染上了風寒,沒幾天功夫,就病逝了,薛夫人並一雙兒女哭得死去活來,賈敏歎了聲,打發了仆婦前去致哀。
八月初,連月來的姑蘇城,安寧的近乎詭異,金桂飄香,秋高氣爽的委節,微有兩分涼意。
晨起之時,黛玉小小人兒,略有些兩分惆悵,對馮嬤嬤道:“嬤嬤,我喜歡炎暑的炙熱,也不喜秋初的百花凋零,涼意泌體。”
馮嬤嬤笑道:“姑娘,時節各有其好,譬如若是盛夏之時,姑娘怎能看到金桂和海棠掛果呢?姑娘,快起來吧,今日說好了要到山上,和小師父做桂花露的。若遲了。”
不用馮嬤嬤再勸,黛玉一骨碌爬起來,飛快的穿衣洗漱,就催著馮嬤嬤要到山上去,馮嬤嬤勸道:“姑娘,也不用太急,太太和夫人都要去的。”
黛玉不聽,著急忙慌的就往賈敏院中來。
見黛玉蹦蹦跳跳,賈敏不自覺蹙眉,原要開口訓斥,又想起林母的話,隻得將話咽下了,叮囑她自個小心些,不可冒失。
待一切準備停當,林母牽著黛玉,賈敏抱著繈褓之中的林郗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