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你會不會怪母後?”
“……母後?是找到害死弘哥哥的兇手了嗎?”
“是。母後找到了,但母後卻不能替你弘哥哥報仇了。”
“為什麽?弘哥哥是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他被害死了,為什麽不能替他報仇?”
“因為,害死你弘哥哥的不是一個人……有些人,母後能下手,有些人,母後卻動不了……”
*
“旦,你在看什麽?”太平坐在旦身邊,順著旦的視線看去,隻看見了一隅藍藍的天空。
旦沒迴頭,他的眼神追逐著空中飛翔的白鴿:“我在看鴿子。”
太平皺了皺眉,天空中的白鴿伴著鴿哨在兩人頭頂上盤旋著:“鴿子有什麽好看的?我以為你是在看天。”
旦輕笑了一聲:“天有什麽好看的,我隻看鴿子。”
太平撐著下巴,目光也落在了那些訓練有素的鴿子身上:“它們隻會順著哨聲飛,有什麽好看的?若是有天它們能飛出去,飛到再也看不見的地方不迴來,我才看它們兩眼。”
“它們沒有那天了。”旦伸手,給飛迴來的鴿子喂食,“一旦被馴服,它們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了。它們的命運在人的安排下便隻剩下飛出去、再飛迴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除非精疲力盡,有一天死在了飛翔的路上,否則,它們總是會迴來的。”
太平眨了眨眼,她不再看鴿子,又看向了藍天的深處:“所以我不願看它們,又不是風箏,也沒線拴著它們,隻要它們想,它們就能不迴來的,不是嗎?”
旦的動作頓了頓,隨後又恢複了正常:“……大概是因為,它們從沒生出過這樣的念頭。”
“怎麽會沒想過呢?”太平不高興地反駁著,“當它們飛在曠野的時候,難倒不曾想過,不要迴籠子裏?”
旦垂眸打量著手裏的鳥食:“那就是它們有不得不迴來的緣由了。”
“比如……?”
“比如,它們若是不迴來,就有可能死於饑餓,也可能死於天敵。”
太平怔怔地看著天空,思索著:“……所以,他把自己逼死了、累死了。”
旦不接話了。他們都知道,話裏說的究竟是鴿子還是誰。
但太平想了一會兒,又搖了搖頭道:“不對啊,害死它的該是逼著它們不停飛、不得歇息的人才是,它們自己未必是想累死在路上的。”
旦抬頭,深邃的眼神看著太平,歎道:“別想了,不管是誰,鴿子死了,逼著鴿子不停飛的人也不會因為一隻兩隻悄無聲息消失的鴿子而賠命的。”
太平定定地看著旦,眼底裏已經有淚光在閃爍了。
旦無奈地扔掉手裏的鳥食,在一旁的水盆裏淨了手,道:“太平,今天是賀蘭敏之出征的日子,你不去送送?”
太平垂著眼瞼,沉默地搖了搖頭:“不去。”
旦了然地看了她一眼,道:“你在遷怒?”
太平點了點頭,毫不猶豫地承認了:“是啊,我本來不該這樣想的,弘哥哥自己大概也根本不在意太子妃是誰,如今和合歡一起長眠,他怕是更歡喜些,可我就是忍不住覺得,賀蘭敏之對不住弘哥哥……”
旦不在意地聽著,手裏不緊不慢地用帕子把一根根手指擦幹淨,道:“母後因為楊思儉之女的事降了他的爵位,如今卻又派他去前線賺取軍功,這份信任……想來,他和弘的死並沒多大幹係。”
太平沉默了。
見狀,旦皺了皺眉頭:“你在生氣,生母後的氣?”
太平吸了吸鼻子,道:“我知道,我不該氣母後的,她也沒辦法,可是……”
旦長歎了一口氣,安慰地撫了撫太平的腦袋:“在這個宮裏,誰也不是萬能的,父皇不是,借了父皇權柄的母後就更不是了,當太子的弘也是這樣,所以他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隻是誰也沒料到,命運會如此沉重,直接把他壓垮了。”
太平抿了抿嘴角,不想再談論弘的事了,隻要一提弘,她眼前就像又看見了弘死前的那一幕一樣,刺眼的紅色甚至讓她覺得心也在揪的疼。她換了個話題,詢問道:“為什麽南唐又出兵了?我記得兩年前,才有過一場兵事。”
旦看了看遠處,道:“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為南唐的皇帝駕崩了吧。”
此語落,太平驀地睜大了眼。
議事廳
武則天、李治並肩坐在上麵,他們麵前的桌案上,一封信正展開在那。
李治因為弘猝死的事悲痛過度,眼前看什麽都是模糊的,已經許久不曾參政了,但就因為前線射/進北唐軍營的這封信,他坐在了這裏。前線的兵事已經商議好了,眾臣都已退下,但李治和武則天卻都沒起身。
“媚娘,你說朕該怎麽辦?”李治扶著龍椅,手指摩挲著椅子上的紋路,語氣裏滿是浮躁和猶豫。
武則天看了眼桌上的信,道:“陛下是怎麽想的?鎮國公主親筆,寫明了給母後的,陛下是想攔下來,還是送去給母後?”
“送去給母後?!”李治手指扣著把手,一聲聲顯露了他煩躁的內心:“高陽在信裏寫的這些,怎麽可以給母後?母後如今這把年紀,都有些糊塗了,要是看了信……北唐怕是又是一陣動蕩!”
武則天側過身子去給李治順氣,出人意料地輕聲道:“陛下,如今已經不一樣了,您得換個思路去想。”
李治閉著眼,道:“換個思路?”
“是啊,如今已經不是兩年前了。”武則天從容道,“弘生前做的真的讓人刮目相看,如今賢雖然對政事還不怎麽上手,但於軍隊中卻有威儀……”她看了眼聽到弘的名字又眼眶泛紅的李治,趕緊道:“所以,不管陛下準備怎麽做,如今都不會有大事的。”
李治猶豫地睜眼去看武則天,雖然眼前隻有模糊的影像,卻仍努力看著武則天,道:“媚娘此言當真?”
“自然。”武則天含笑點頭,微斂的眼瞼掩去了一閃而過的精芒。
李治心下略略安定,卻仍搖頭,道:“朕還是覺得這封信不該給母後。”他伸手去摸桌上的信紙:“高陽這信不是家書,是戰書啊。”他歎了口氣,眉宇間透著一股複雜:“高陽想讓三哥進皇陵,她這是打算一路打迴長安了。”
說到戰事,武則天臉上的笑意也收斂了些許:“陛下不必過分擔憂,雖說南唐發展迅猛,但到底底子薄,當年吳王帶走的兵力僅是大唐的三分之一而已,南唐的人口也支持不了太長久的戰爭。”
武則天說的這些,李治不是不知道,但南北對立給他留下的陰影實在重。過去那麽多年,在明顯弱勢的情況下,李恪還能在發展南唐的同時,時不時出兵北唐,更是在兩年前那場戰事中收去了大片土地。
李治是被那場大戰嚇到了。當時,他都以為不日長安便會迎迴李世民心儀的繼承人,而自己又將像幾十年前一樣帶著滿腹的自卑去見他的三哥,然後為當年的楊妃等人賠命……
想到這,李治終於忍不住伸手撕了手裏的信紙:“哀兵必勝啊!”
武則天伸手握住了明顯沒有信心的李治,安撫道:“不會的,夫君相信我,媚娘不會讓夫君麵臨那一天的。”
“媚娘……”李治動容地反手握住武則天的手。
武則天認真地看著李治的眼睛,即使知道他看不見,仍鄭重道:“當年你把我從天牢裏帶出去,你就是媚娘的天了。隻要媚娘在一天,就絕不會讓我的天塌下來。”
武則天的話是堅定的,她的堅定讓久病的李治也似乎平靜了下來。
“這個皇宮總是要有個主心骨的。”李治坐在大躺椅中,目光渾濁地望著眼前的一片模糊,嘴角卻含著笑,“賢,你要趕快立起來。朕和你母親都會老去,你得成為這大明宮新的支柱。”
賢恭立在李治身邊,聞言,道:“父皇,兒臣想上前線。”
李治一愣,隨即搖頭否決:“不行。”
“為何不行?”賢走到李治身前,半蹲□,看向自己的父親,臉上帶著一種興奮、一種年輕人蓬勃的朝氣,“父皇,兒臣想上戰場,想要守護北唐的邊界,想要守住我們的國土……”
李治眯著眼,努力去看賢,即使看不清賢的麵容,他也能感受到賢身上似乎要沸騰的血氣,他的兒子在渴望著建功立業,他卻不得不把賢的衝勁壓下去。他堅定地搖頭:“不行,你如今已是太子,決不能涉險。”
“可是父皇,前線的戰事並不樂觀,兒臣想替父皇出征,去守住關口。”賢的眼神很是堅定,試圖用言語讓李治鬆口,“甚至把幾年前失去的土地再奪迴來!”
李治欣慰地伸手拍了拍賢還略顯淡薄的肩膀:“你的決心,父皇感受到了,你真的很像你祖父……但是,賢,你要知道,凡君主親征,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此戰必勝,二是國將不國。你是儲君,也是君,如今還沒到要讓你這個太子上前線的地步。”
賢有些急了:“可是父皇,祖父當年也是……”
“那怎麽能一樣?”李治皺眉,直接打斷了賢的話,“若是弘還在,父皇必定不攔你。你和弘,一個在外,一個在內,北唐必定無憂,但如今,你才登上太子之位,朝中勢力尚且不穩,怎麽能領兵出征?”
李治再三否決的話像是一盆盆冷水潑到了賢頭上,再高漲的熱情在此刻也不免涼了下去。賢心裏苦悶,卻也明白李治說的在理,但年輕人的心性,此刻難免露出了幾分不愉。
李治能體諒賢的心情,才想說什麽,一個宮女便緩緩走了過來。李治看不見,賢卻在瞥見的那瞬,明白了來人的身份,他收起了臉上的神色,低聲提醒李治道:“是皇祖母宮裏的。”
作者有話要說:嘛~~還有多少人在看本文呢?冒一下頭吧~~這關係著碧落要不要再寫第三卷=。=
“……母後?是找到害死弘哥哥的兇手了嗎?”
“是。母後找到了,但母後卻不能替你弘哥哥報仇了。”
“為什麽?弘哥哥是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他被害死了,為什麽不能替他報仇?”
“因為,害死你弘哥哥的不是一個人……有些人,母後能下手,有些人,母後卻動不了……”
*
“旦,你在看什麽?”太平坐在旦身邊,順著旦的視線看去,隻看見了一隅藍藍的天空。
旦沒迴頭,他的眼神追逐著空中飛翔的白鴿:“我在看鴿子。”
太平皺了皺眉,天空中的白鴿伴著鴿哨在兩人頭頂上盤旋著:“鴿子有什麽好看的?我以為你是在看天。”
旦輕笑了一聲:“天有什麽好看的,我隻看鴿子。”
太平撐著下巴,目光也落在了那些訓練有素的鴿子身上:“它們隻會順著哨聲飛,有什麽好看的?若是有天它們能飛出去,飛到再也看不見的地方不迴來,我才看它們兩眼。”
“它們沒有那天了。”旦伸手,給飛迴來的鴿子喂食,“一旦被馴服,它們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了。它們的命運在人的安排下便隻剩下飛出去、再飛迴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除非精疲力盡,有一天死在了飛翔的路上,否則,它們總是會迴來的。”
太平眨了眨眼,她不再看鴿子,又看向了藍天的深處:“所以我不願看它們,又不是風箏,也沒線拴著它們,隻要它們想,它們就能不迴來的,不是嗎?”
旦的動作頓了頓,隨後又恢複了正常:“……大概是因為,它們從沒生出過這樣的念頭。”
“怎麽會沒想過呢?”太平不高興地反駁著,“當它們飛在曠野的時候,難倒不曾想過,不要迴籠子裏?”
旦垂眸打量著手裏的鳥食:“那就是它們有不得不迴來的緣由了。”
“比如……?”
“比如,它們若是不迴來,就有可能死於饑餓,也可能死於天敵。”
太平怔怔地看著天空,思索著:“……所以,他把自己逼死了、累死了。”
旦不接話了。他們都知道,話裏說的究竟是鴿子還是誰。
但太平想了一會兒,又搖了搖頭道:“不對啊,害死它的該是逼著它們不停飛、不得歇息的人才是,它們自己未必是想累死在路上的。”
旦抬頭,深邃的眼神看著太平,歎道:“別想了,不管是誰,鴿子死了,逼著鴿子不停飛的人也不會因為一隻兩隻悄無聲息消失的鴿子而賠命的。”
太平定定地看著旦,眼底裏已經有淚光在閃爍了。
旦無奈地扔掉手裏的鳥食,在一旁的水盆裏淨了手,道:“太平,今天是賀蘭敏之出征的日子,你不去送送?”
太平垂著眼瞼,沉默地搖了搖頭:“不去。”
旦了然地看了她一眼,道:“你在遷怒?”
太平點了點頭,毫不猶豫地承認了:“是啊,我本來不該這樣想的,弘哥哥自己大概也根本不在意太子妃是誰,如今和合歡一起長眠,他怕是更歡喜些,可我就是忍不住覺得,賀蘭敏之對不住弘哥哥……”
旦不在意地聽著,手裏不緊不慢地用帕子把一根根手指擦幹淨,道:“母後因為楊思儉之女的事降了他的爵位,如今卻又派他去前線賺取軍功,這份信任……想來,他和弘的死並沒多大幹係。”
太平沉默了。
見狀,旦皺了皺眉頭:“你在生氣,生母後的氣?”
太平吸了吸鼻子,道:“我知道,我不該氣母後的,她也沒辦法,可是……”
旦長歎了一口氣,安慰地撫了撫太平的腦袋:“在這個宮裏,誰也不是萬能的,父皇不是,借了父皇權柄的母後就更不是了,當太子的弘也是這樣,所以他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隻是誰也沒料到,命運會如此沉重,直接把他壓垮了。”
太平抿了抿嘴角,不想再談論弘的事了,隻要一提弘,她眼前就像又看見了弘死前的那一幕一樣,刺眼的紅色甚至讓她覺得心也在揪的疼。她換了個話題,詢問道:“為什麽南唐又出兵了?我記得兩年前,才有過一場兵事。”
旦看了看遠處,道:“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為南唐的皇帝駕崩了吧。”
此語落,太平驀地睜大了眼。
議事廳
武則天、李治並肩坐在上麵,他們麵前的桌案上,一封信正展開在那。
李治因為弘猝死的事悲痛過度,眼前看什麽都是模糊的,已經許久不曾參政了,但就因為前線射/進北唐軍營的這封信,他坐在了這裏。前線的兵事已經商議好了,眾臣都已退下,但李治和武則天卻都沒起身。
“媚娘,你說朕該怎麽辦?”李治扶著龍椅,手指摩挲著椅子上的紋路,語氣裏滿是浮躁和猶豫。
武則天看了眼桌上的信,道:“陛下是怎麽想的?鎮國公主親筆,寫明了給母後的,陛下是想攔下來,還是送去給母後?”
“送去給母後?!”李治手指扣著把手,一聲聲顯露了他煩躁的內心:“高陽在信裏寫的這些,怎麽可以給母後?母後如今這把年紀,都有些糊塗了,要是看了信……北唐怕是又是一陣動蕩!”
武則天側過身子去給李治順氣,出人意料地輕聲道:“陛下,如今已經不一樣了,您得換個思路去想。”
李治閉著眼,道:“換個思路?”
“是啊,如今已經不是兩年前了。”武則天從容道,“弘生前做的真的讓人刮目相看,如今賢雖然對政事還不怎麽上手,但於軍隊中卻有威儀……”她看了眼聽到弘的名字又眼眶泛紅的李治,趕緊道:“所以,不管陛下準備怎麽做,如今都不會有大事的。”
李治猶豫地睜眼去看武則天,雖然眼前隻有模糊的影像,卻仍努力看著武則天,道:“媚娘此言當真?”
“自然。”武則天含笑點頭,微斂的眼瞼掩去了一閃而過的精芒。
李治心下略略安定,卻仍搖頭,道:“朕還是覺得這封信不該給母後。”他伸手去摸桌上的信紙:“高陽這信不是家書,是戰書啊。”他歎了口氣,眉宇間透著一股複雜:“高陽想讓三哥進皇陵,她這是打算一路打迴長安了。”
說到戰事,武則天臉上的笑意也收斂了些許:“陛下不必過分擔憂,雖說南唐發展迅猛,但到底底子薄,當年吳王帶走的兵力僅是大唐的三分之一而已,南唐的人口也支持不了太長久的戰爭。”
武則天說的這些,李治不是不知道,但南北對立給他留下的陰影實在重。過去那麽多年,在明顯弱勢的情況下,李恪還能在發展南唐的同時,時不時出兵北唐,更是在兩年前那場戰事中收去了大片土地。
李治是被那場大戰嚇到了。當時,他都以為不日長安便會迎迴李世民心儀的繼承人,而自己又將像幾十年前一樣帶著滿腹的自卑去見他的三哥,然後為當年的楊妃等人賠命……
想到這,李治終於忍不住伸手撕了手裏的信紙:“哀兵必勝啊!”
武則天伸手握住了明顯沒有信心的李治,安撫道:“不會的,夫君相信我,媚娘不會讓夫君麵臨那一天的。”
“媚娘……”李治動容地反手握住武則天的手。
武則天認真地看著李治的眼睛,即使知道他看不見,仍鄭重道:“當年你把我從天牢裏帶出去,你就是媚娘的天了。隻要媚娘在一天,就絕不會讓我的天塌下來。”
武則天的話是堅定的,她的堅定讓久病的李治也似乎平靜了下來。
“這個皇宮總是要有個主心骨的。”李治坐在大躺椅中,目光渾濁地望著眼前的一片模糊,嘴角卻含著笑,“賢,你要趕快立起來。朕和你母親都會老去,你得成為這大明宮新的支柱。”
賢恭立在李治身邊,聞言,道:“父皇,兒臣想上前線。”
李治一愣,隨即搖頭否決:“不行。”
“為何不行?”賢走到李治身前,半蹲□,看向自己的父親,臉上帶著一種興奮、一種年輕人蓬勃的朝氣,“父皇,兒臣想上戰場,想要守護北唐的邊界,想要守住我們的國土……”
李治眯著眼,努力去看賢,即使看不清賢的麵容,他也能感受到賢身上似乎要沸騰的血氣,他的兒子在渴望著建功立業,他卻不得不把賢的衝勁壓下去。他堅定地搖頭:“不行,你如今已是太子,決不能涉險。”
“可是父皇,前線的戰事並不樂觀,兒臣想替父皇出征,去守住關口。”賢的眼神很是堅定,試圖用言語讓李治鬆口,“甚至把幾年前失去的土地再奪迴來!”
李治欣慰地伸手拍了拍賢還略顯淡薄的肩膀:“你的決心,父皇感受到了,你真的很像你祖父……但是,賢,你要知道,凡君主親征,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此戰必勝,二是國將不國。你是儲君,也是君,如今還沒到要讓你這個太子上前線的地步。”
賢有些急了:“可是父皇,祖父當年也是……”
“那怎麽能一樣?”李治皺眉,直接打斷了賢的話,“若是弘還在,父皇必定不攔你。你和弘,一個在外,一個在內,北唐必定無憂,但如今,你才登上太子之位,朝中勢力尚且不穩,怎麽能領兵出征?”
李治再三否決的話像是一盆盆冷水潑到了賢頭上,再高漲的熱情在此刻也不免涼了下去。賢心裏苦悶,卻也明白李治說的在理,但年輕人的心性,此刻難免露出了幾分不愉。
李治能體諒賢的心情,才想說什麽,一個宮女便緩緩走了過來。李治看不見,賢卻在瞥見的那瞬,明白了來人的身份,他收起了臉上的神色,低聲提醒李治道:“是皇祖母宮裏的。”
作者有話要說:嘛~~還有多少人在看本文呢?冒一下頭吧~~這關係著碧落要不要再寫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