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晗除了南省外, 還調查了其他沿海的城市,等到顧晗迴到京市,見到寧老爺子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下旬了。


    寧老爺子看著手中的這份資料, 這比任何一份到他手上的報告都要全麵詳細, 真實,特別是後者,真實 , 是他最想要看到的。


    若是這兩個月沒有交流,寧老爺子看到這份報告一定是震驚的,因為這實在是不像一個初中生該有的水平, 就是他旁邊的那些公務人員也不一樣有這水平。


    但是經過近兩個月的交流,寧老爺子對孫女的認知有一個極大的上升, 所以對於這份報告除了驚豔,也沒有特別的震驚。不過,這報告裏麵的內容卻足以讓寧老爺子重視。


    看完報告後,寧老爺子對著孫女問道:“怎麽樣?這兩個月出去有什麽想法?”


    “收獲很多,特別是南方的狀況和北方相差很大,甚至和一些偏遠地方比, 像是活在兩個時代裏。”顧晗說道:“現在的南方工業發展已經拉開序幕,引進了外資,但是很多內陸企業, 除了一些國企外,百姓隻能靠種田獲得微薄的收入。”


    “但是你也看到了隨著外商的進入,工廠的建立, 很多弊端也在出現。”寧老爺子指著顧晗報告上的內容說道:“你自己也在報告中說了,就像你列舉的南市的這個塑膠廠,汙染問題嚴重,而且當地的人為了在塑膠廠上班領到高昂的工資,很多人連地都不種了,要是大家都有樣學樣,那這地不種了,到時候糧食哪裏來?”


    顧晗看到寧老爺子一下就指出問題的核心所在,這也是後世華夏麵臨的突出問題,現在的糧食產量還不高,確實需要大量的人去種地,才能維持華夏這麽多百姓的糧食供給。


    在後世,也是因為工廠越來越多,很多年輕力壯的農民都會選擇外出打工,家裏種地的都變成了留守在家的老人。甚至為了保證足夠的糧田,華夏政府要求必須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的紅線。


    “我若是記得沒錯,我國早就已經改良水稻種子,新型的雜交水稻已經增產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我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產量還會提高。”顧晗說道:“而且日後未嚐不會有人願意去種田,種田也可以有著很多的收益。像在美國,工業如此發達,農場主不還是存在?”


    “雖然我們和美國的國情有著很大的差矣,機械化種田的水平也不高,但是我想說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原本一畝地需要一家的人料理,現在一畝地也許一個人就夠了,而且日後還會更少,那麽閑置的勞動力怎麽辦?”


    “所以,我們要將勞動力輸入到工業上去。”顧晗說道:“工業上需要發展,依照我國現在的工業水平,可以說在大部分工業基礎上我們落後發達國家二十年,這個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寧老爺子也知道顧晗的說法是真實的,從晚清到現在,我國雖然有過工業發展的曆史,特別是在新華夏建立後,但是隨著十年浩劫,華夏的工業基礎也被破壞地差不多了,除了關係國家命運的,譬如兩彈一星等方麵的研究沒有停下,其他的一些企業都已經落後太多。


    十年浩劫華夏倒退了十年,而國外卻發展了十年,這可不就是二十年的差距嗎?


    “您經曆過戰爭,比我更明白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我們從晚清到民國,不就是因為落後,所以才一直被侵略?現在若是我們還封閉國門,到時候我們的工業還是無法發展,接著落後於西方?到時候再被他們用槍炮叩響國門?”


    “當然不行。”寧老爺子看了顧晗一眼,擲地有聲道:“華夏已經經曆過一次屈辱,就絕對不會再經曆第二次。”


    顧晗知道對於寧老爺子來說,或許對改革開放有很多顧慮,但是他是真心在期盼國家發展的,他所擔心的隻不過是改革開放對於華夏來說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爺爺,十年浩劫中我們沒有停下對兩彈一星的研究,卻停下了發展民生工業,是因為大家都覺得第三次世界大戰很有可能爆發。”顧晗對著寧老爺子接著道:“我覺得第三次世界大戰並不會在最近幾十年中爆發,您看看現在的世界,每個國家都在努力發展經濟,就算國與國之間的摩擦製裁也都是發生在經濟領域。”就像華夏日後和美國之間,不也是隻打貿易戰嗎?


    說完後顧晗又遞給了寧老爺子一堆資料,道:“您可以看看這是被歐美製裁過後的蘇國,歐美對蘇國的經濟製裁和軍事競賽,倒是的蘇國的現狀,蘇國的輕工業本來就不發達,他們的國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富有,在生活上和歐美等國想差很多。”


    寧老爺子看著顧晗手上遞過來的資料,歎了一口氣道:“沒想到老大哥已經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了。”


    “所以可見經濟在現在的國家發展中占了多大的地位。”顧晗接著對寧老爺子道:“雖然改革開放會帶來很多的弊端,但是我們還是要改革開放,不過是要更慎重一些罷了,要及時地查漏補缺,加強對黨員的學習教育。”


    顧晗接著道:“還有,一開始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來一些弊端,外商願意來華夏建造的企業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對環境的汙染,可是我們的國家,現在的狀況是我們連這樣有汙染的企業都建造不了多少,所以一開始的弊端是無法避免的,畢竟那些高新技術產業,國外也不會給我們。”


    “他們看中的是我國低廉的勞動力。”顧晗看著寧老爺子接著道:“不過有弊就有利,試想若是我國的勞動力能夠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資建廠,我國逐步成為世界大型企業的代工廠,到時候世界的經濟發展就離不開我們,沒有了我們,世界的生產就要停下來,到那個時候我國的經濟會如何?您也可以想到。”後世的華夏有著世界代工廠,世界上太多的產品印著華夏製造這四個大字。


    “當然,我們也要不遺餘力地投入到科技發展中,如今國外已經在投入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現在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時期,我國更應當在這個時候打開國門,學習更先進的科技知識,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我們更會落後。”顧晗繼續道:“我們除了要引進工業外,我們更要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但是這些很多隻有我們在有了工業基礎上,才能夠操作。”


    “所以,盡管改革開放有很多弊端,但是我們還是應當改革開放,隻不過需要在一些問題上慎重些,多考慮些。”顧晗將自己的觀點全盤托出。


    看著寧老爺子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意見,顧晗又道:“我報告中也寫了很多南方和沿海百姓對生活改變和改革開放的看法,大家都是希望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富,他們希望改革開放,雖然他們見識不一定有多廣,但是百姓的心聲就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評價。”


    寧老爺子聽到最後一句話,看了孫女一眼,沉默了許久,最終歎道:“你說得沒錯,百姓的心聲就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評價。我們為了祖國,為了信仰奮鬥了一輩子,為的是什麽?為的就是祖國和民眾,我如今倒是瞻前顧後,忘了去傾聽百姓的意見。”


    “去幫我打電話同知你二叔,彭委員,倪將軍……”寧老爺子報了一串人名,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寧老爺子的心腹,而且在中央和軍中擔任要職。顧晗知道,寧老爺子這是要和眾人商議,他的態度要變了。


    而對於顧晗來說,寧老爺子能讓她通知這些人,更是意味著寧老爺子開始重視她了,讓她開始接觸寧家的關係網。


    更讓顧晗沒有想到的是,寧老爺子居然讓她參加這次的會議,雖然隻是讓她介紹了南省和她去過的沿海城市的情況,但是這無疑也是告訴自己這些部下,他要開始培養寧晗了。


    顧晗在這場會議中呆的時間並不長,出來後,顧晗才閑下來,將自己給寧奶奶買的衣服送給寧奶奶。不得不說,顧晗的眼光還是很好的,這衣服將寧奶奶襯得更加有氣質。至於給寧母買的衣服,顧晗決定明天就寄出去。


    至於顧晗承諾地給女主和其他人的照片,第二天顧晗就找了個照相館,洗好後,分別寄了出去。


    等到顧晗將事情忙完後,便到了開學的時間,顧晗對著寧老爺子提出要求道:“爺爺,我想要跳級,從高一直接到高二,其實我高二的課程也已經學完了,若是可以,我想要盡早參加高考。”


    寧老爺子看了一眼孫女,他知道孫女不會在這些事情上騙他,道:“我會讓學校給你安排測試,你能上高幾都看測試的結果吧。”


    顧晗看著寧老爺子給她這麽大的自由,很是高興,道;“多謝爺爺。”她本來提出隻跳一級,就是怕寧老爺子不同意,如今寧老爺子給了她自己選擇的權力,顧晗在測試上沒有留餘地,震驚了高中的老師,同時她所在的高中學校也同意她直接上高三。


    這個時代還沒有所謂的cmo等各類競賽,所以顧晗直接跳級到高三也沒有什麽遺憾,這個時候想要上大學,就隻有高考這一根獨木橋。而且現在的京市高考都在高三一年考完,沒有小高考之類的說法。


    顧晗對於高考並沒有太大的壓力,她現在所思考的是大學選報的專業。


    而寧老爺子也對顧晗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顧晗聊了起來,“你一直都沒有問過你,你日後打算往什麽方向發展?”


    “我大學想要選秀兩個學位,一是國際政治,另一個我正在考慮中,不過應該是偏向物理之類的科研方麵。”顧晗說道。


    “你不應該三心二意。”寧老爺子對顧晗的職業規劃並不是很認同。


    “我對物理有著很深厚的興趣,特別是對空間學有著很濃厚的興趣。”顧晗說道,如今的空間學即便是在後世幾十年中也沒有太大的進展,如今空間學更隻是一個概念,很多人根本聽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


    顯然寧老爺子對這方麵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空間學這三個字一看就十分抽象,但是寧老爺子看著顧晗主意已定,還是道:“我希望你能明白,你要是決定從政,就不要再將時間耽誤在這些興趣上。”


    “我爺爺,我跳了兩級,在大學我估計也會提前修完課程,這些都是我為自己爭取的時間,我希望將這些時間花費在我認為值得的事情上,至於空間學,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幾年的時間足夠讓我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果。”


    顧晗對於已經研究過的東西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她在每個世界也不是一個人,她完全可以將這些東西交給阿衡去研究,至於阿衡的專業,顧晗有預感,阿衡這一世應當是科研人員。而且就算沒有阿衡,她也可以將一些理念和觀點傳遞給自己的導師們,她隻需要將這些科研人員帶入空間學的正軌就好。


    寧老爺子看著顧晗有自己的打算,也沒有再說什麽,他很清楚地知道孫女有自己的主見。


    等到過年的時候,寧父寧母也迴到京市,他們覺得不過是一年沒見,自家女兒卻發生了太多的變化。首先,他們早就已經在電話中得知女兒變成了高三生,接著,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女兒在老爺子心中地位的變化,寧父和很多寧老爺子的老部下來匯報工作的時候,寧老爺子都會讓寧晗旁聽。


    而女兒有時候發表的意見,讓寧父這個從政多年的人都感到很驚豔新穎。


    很多人都發現,寧晗的地位已經超過寧家長孫也就是寧晗的堂哥寧瑉,寧瑉也不服過,可是過年這幾日聚在寧老爺子這,寧瑉也發現了自己和寧晗之間的差距,對於寧老爺子的重視也不敢再有什麽意見。


    而過年的時候,令寧家人覺得更高興的一件事,就是薑總書記親自來寧家拜年了,這位提出改革開放的老人,在寧老爺子的態度改變後,便十分看中和親近寧家,而親自來寧家拜年,更是說明了他的態度。


    寧老爺子和寧家的態度開始轉變,無疑讓顧晗的心中輕鬆很多。和寧家不同,薛家的起複並不是很容易。因為寧家的轉變,薑總書記更加親近寧家,也不是很想扶持一個家族起來,畢竟薛家前世之所以能夠進入中央,是因為寧家保守的態度,使得總書記需要一個堅持改革開放的派係來幫助自己,所以才選擇了薛家。


    如今,比起薛家,寧家顯然更得力。


    之後,顧晗便專心轉戰高考。寧老爺子在官海中沉浮多年,一點也不必自己差,以前寧家之所以會落敗,主要原因是因為觀念和最高領導人背道而馳,如今寧家已經及時改變了方向,再有寧老爺子坐鎮,可以說隻要有寧老爺子在一日,寧家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這年的夏天,顧晗以年僅十六歲的年紀成為了高考狀元,這個消息饒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寧老爺子,也高興地很,那幾日笑容就沒斷過。


    最後顧晗選擇了京大,京大開學的當天,由於寧老爺子和寧奶奶都不方便送顧晗去京大,寧母特地從寧父的任地做火車過來送得女兒。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都是淳樸的,最起碼顧晗所在的宿舍確實是如此,幾個姑娘都很友善。顧晗不是第一次上大學,她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她上了這麽多次大學,就沒有遇到什麽奇葩室友。


    顧晗老老實實地參加了軍訓,令顧晗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和阿衡居然成了同班同學。


    看著麵前羞澀的大男孩,顧晗主動把手伸到蕭衡麵前,“蕭同學,你好。”


    “寧同學。”蕭衡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見鍾情的時候,更沒想到自己一見鍾情的姑娘居然會主動給自己打招唿,一時間既欣喜又有些手足無措。


    顧晗笑了,自家阿衡還真是每個世界的性格都不一樣,她沒想到這個世界居然是偏向害羞靦腆的。不過這話要是讓班裏的那些男同學知道了,肯定會告訴顧晗她看走眼了。蕭衡那家夥明明是個冷清的人,而且還腹黑地很。


    有了蕭衡後,顧晗覺得自己可以將研究的事情交給阿衡去做了,阿衡的能力她清楚,有阿衡在,再加上她的引導,十年的時間,足夠像她末世後一樣製作出隨身空間了。


    一年的時間,顧晗和蕭衡成功進入實驗室,兩人對於空間學上的想法也逐漸被重視。


    可以說,顧晗的大學生活過得十分充實,不僅是在科研上,在寧家也是,如今寧家一係已經默認顧晗為寧家的接班人了。


    又是一年開學季,顧晗抱著書本從實驗室出來,看著新生報到處,一個男生正在幫女生拎著箱子。正巧,那兩個人她都認識。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07 13:49:35~2020-05-08 14:03:1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餘生朱白巍瀾 10瓶;伊薇希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配沉迷事業(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漫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漫行並收藏女配沉迷事業(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