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女配沉迷事業(快穿) 作者:漫漫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靈希見到顧晗和陳秀還是有些驚喜的, 她是真的想要結交兩人,她生怕自己的邀約,顧晗隻是敷衍, 並沒有打算跟她們一起去的想法。
“陳姐姐, 你們來了。”高靈希開心地笑著招唿著顧晗和陳秀,特別是在掃過顧晗的時候,她發現顧晗和前天相比, 又換了一條裙子,這次是淡藍色的,穿在顧晗身上顯得顧晗特別的文靜秀美, 再搭上頭頂的帽子,正是後世流行的那種文藝美。
顧晗沒有說話, 對著兩人點了點頭。
高靈希還留意到顧晗手中拿著一個照相機,這個年代就算是黑白的照相機,也是價格昂貴到她買不起的。
宣茂市場離她們並不遠,走著走就到了,高靈希一邊走,一邊鍥而不舍地和顧晗攀談, “姐姐,你還會照相呢?”
“不是很精通,隻是能拍出來罷了。”顧晗說道。
“那姐姐也很厲害了。”高靈希崇拜道:“我聽說現在很多照相機都是彩色的了, 我還沒有見過彩色的照片呢。”
顧晗深深地看了一眼高靈希,隨後不在意地笑道:“我迴來送你一張。”這也是變相地承認自己的照相機是彩色的,而不是黑白的了。
高靈希聽後更加高興, 在她看來顧晗同意送自己照片,是願意親近她的表現了。不過她同時也為顧晗的身份感到咂舌,這個時候能隨便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買彩色照相機的家庭,絕對不是一般人。
對於高靈希的不高明的試探,顧晗並不在意。這就是上位者和下位者觀念的不同,以高靈希現在的身份,和她相差太遠,她都不用擔心高靈希會對自己不利。
不過,接下來讓高靈希失望的是,之後她在路上怎麽熱情,顧晗都不再搭理自己了,隻是有時拿起照相機對著街上拍一下。她就不明白了,這麽落後的城市有什麽可拍的,南市在二十年後那才是真的好看呢。
但是對於顧晗來說,她要寫的是南省的發展現狀,百姓生活,風土人情這些都在她的考察範圍內,有時候隻有從百姓的生活中,才能真正看出南市發展的真實情況。
很快就到了宣茂市場,說是市場,其實和後世那些幾層樓高的批發市場還不一樣,如今的宣茂市場更多的像是很多搭起來的大棚,裏麵有賣各種東西的,新潮的衣服,新潮的包首飾什麽的,這裏應有盡有。
顧晗跟在高靈希身邊,看著高靈希挑選的衣服,大多是八十年代即將流行起來的風格,那老板還是很熱情的,雖然高靈希和高父不像是有錢的,但那又如何。來這裏的人一開始很多都窮的隻能買幾件衣服,但是後來越來越有錢,進的貨也越來越多,這中間的利潤可是大了去了。
高靈希進了宣茂市場後,就一心撲在進衣服上,顧晗便帶著陳秀在宣茂市場中轉了起來,這裏比起京市的百貨大樓,擺放地更為淩亂,但是東西卻是不少,各種百姓日常中能用到的東西都有,價格也比京市便宜一大截。
便是一向不衝動的陳秀看著這便宜的價格,都買了一些東西。
顧晗看著這周圍的人,突然發現了一家店麵,比起外麵那些擺設雜亂的商家,這件顯然十分幹淨整潔。
“姑娘,想要看些什麽?”店裏的商家看著顧晗穿著打扮都不是尋常人家負擔的起的,所以即便是顧晗年紀小,他也還是熱情的招唿。
“您這裏看著和外麵那些不大一樣。”顧晗一邊看著裏麵的衣服,一邊說道,這裏的衣服更加時尚,剪裁版型也更好,不是外麵那些批發的可以比的。
“您這眼光真是好,我們是港城的精品女裝,叫做童夢,您也看到了我們這的款式,做工比外麵那些高出一大截,這價格自然也貴些。”說到這,老板看著顧晗並沒有因為自己這句話皺眉,神態自然,更加覺得顧晗能夠消費得起,所以也更加熱情了。
顧晗笑道:“那怎麽不將店開在南市的百貨商場旁邊?”她昨天可是看到了南市的百貨商場旁邊開了不少像這樣的精品服裝店。
“這也是咱們當初沒有摸清楚情況,後來想要搬過去,結果聽說要什麽條子,咱們老板沒有門路,弄不到,所以就沒打算再往大陸投放精力,這店等到房租到期我們就撤了。”老板說道。
顧晗自然是知道所謂的條子的,那就是一種審批單,她記得後世的報道中,有很多官二代就是靠著找關係給人批條子發家的。
之後,顧晗又了解了一些情況,記在心裏,之後給寧奶奶,寧母買了兩件衣服,便離開了。
她剛迴到院子裏,便發現高靈希正在撿著一些衣服,這些衣服都是從一個魚皮口袋裏倒出來的。旁邊給高靈希倒衣服的老板,看到顧晗過來,也很熱情地招唿道:“看看,這些都是從港城和台省運來的,都是當地的衣服,款式新穎地很。”
顧晗沒有說話,倒是陳秀看著裏麵的衣服皺眉道:“舊衣服?”誰家的衣服裝在這樣又髒又破的魚皮口袋裏?
老板聽到這話也不在意,道:“雖然是舊衣服,但也沒有補丁,款式也比咱們這賣的大部分衣服好看。”宣茂市場中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這兩年港城和台省的一些富商在南市建廠生產的,款式還是比不上港城台省那些地方的新穎,潮流。
“咱們這的衣服,誰家不是大的穿完小的穿,衣服上那補丁多了去了,這衣服雖說是舊衣服,但也就穿個一兩年,跟咱們這的新衣服一樣。”老板說道。
顧晗笑道:“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一兩年的衣服不就在這新三年裏麵嗎?”
老板一聽顧晗這話就樂了,笑道:“還是你這姑娘懂得多,明事理,這衣服可不就是新衣服嗎?再說這些衣服又沒有破,你們洗洗,完全可以當新衣服賣嗎?反正買賣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陳秀皺眉,想要反駁,顧晗卻是笑道:“您說的對。”
高靈希這個時候也看了眼顧晗,她原以為這個時代的人思想都是純潔的,就像她爸和陳秀一樣,看到她買這些舊衣服當作新衣服賣,一定會生氣,覺得這不是誠信經營,一定會被說,但她沒有想到顧晗居然會讚同。
不過,高靈希看顧晗之後就不說話了,也沒再說什麽,專心撿起衣服來。
另一旁的陳秀一直皺著眉,不過她已經習慣了以顧晗為主導,所以並沒有多說什麽。
等到高靈希撿完衣服,結了賬,她們才離開。
出了宣茂市場後,高靈希和高父帶著衣服和批發的發夾之類的飾品,心情很是愉悅,高靈希知道這將是她的第一桶金,這些衣服能夠讓她賺上不少。
“我們你們拍張照吧。”顧晗說道。
高靈希沒有想到顧晗還記得之前承諾過的話,很是高興,當然比她更高興的是高父,他還從來沒有拍過彩色照片呢。
照好後,顧晗從隨身帶著的包裏拿出一個本子和一支筆,對著高靈希道:“寫下你的地址,洗好照片後我給你寄過去。”
高靈希很高興地寫完後道:“姐姐,要不然我們互相留個通訊地址,以後也好聯係。”
顧晗看了一眼高靈希,高靈希覺得自己有些心虛,她覺得自己的小心思都被顧晗看穿了,顧晗不說話,也沒有留地址,但高靈希也不敢再問地址的事情。
所以,高靈希隻能再換個話題,道:“姐姐,你們什麽時候走?說不定我們還能搭個伴?”
“我還要在南市停留一段時間,暫時不會迴去。”顧晗說道。
高靈希聽後很是失望,她以為還能和顧晗一起迴去,到時候說不定關係還能更進一步,還能成為筆友什麽的。說實在的,她真的很想要攀上顧晗,但是對方太過冷淡,根本不給她機會。
拿到地址後,顧晗沒有再耽擱,直接迴了賓館。迴到賓館後,陳秀想到那舊衣服的事情,忍不住對著顧晗問道:“阿晗,你覺得那賣舊衣服的老板對嗎?”在她的從小到大的教育中,這種就是投機倒把,欺騙民眾的行為。
顧晗知道陳秀是怎麽想的,隻是笑笑道:“陳姐,你覺得那些衣服洗過後會和新的一樣嗎?”
“肯定不一樣。”陳秀搖搖頭道。
“你能看出來,買那些衣服的人自然也能看出來,可是她們看出來了,還是願意花這麽多的錢買那些衣服,是因為她們願意,就像那個老板說得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本身就是件你情我願的事情。”顧晗說完後,看著陳秀皺眉,又接著道:“這種情況你放心,不會長久存在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來到大陸建廠和售賣衣服的廠家會越來越多,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賣舊衣服的生意可能會紅火一兩年,但是不會長久存在,它們早晚會被那些物美價廉的衣服淘汰出市場。”
陳秀聽到這些賣舊衣服的會被淘汰,明顯舒服了很多。
“阿晗,我們明天去什麽地方?”陳秀問道。
“陳姐你去找個當地的向導,我們明日去下麵的縣和鄉轉轉。”顧晗對著對著旁邊的陳秀說。如今的公社已經全部改成了鄉鎮政府,想要寫出一份真實的報告不是那麽容易的,顧晗需要多了解這個改革開放前端的城市。
“好的。”陳秀點頭。
向導在這個年代並不好找,但是顧晗有著寧老爺子給的各種介紹信,比如她現在的身份,就是京市少年報的一名小記者,所以陳秀拿著這封介紹信去當地政府,當地政府還是給顧晗安排了一名陪同人員,看著顧晗和陳秀都是女同誌,他們便派了一名男同誌,男同誌體力好,想著幫顧晗和陳秀跑跑腿,能夠照顧兩人。
“我叫王誌,這就是寧同學了吧。”王誌是個年紀不大的年輕人,很是熱情。
顧晗笑著點頭道:“我是寧晗,接下來就麻煩王同誌了。”
“應該的。”王誌幫著陳秀拿著東西,然後問道:“聽說你們要去福安縣付家村,今天市裏去縣裏的就隻有一班車,咱們可要抓緊了,不然到時候可趕不上車了。”
這個年代縣裏每天還是有一班車發往市裏的,主要是給縣裏的幹部來市裏辦事。
“王同誌,我聽說付家村是改革開放的試點,您能跟我們說說那裏的情況嗎?”顧晗上了車後,對著旁邊的王誌問道。
“付家村?那可有話說了。”王誌說起付家村還是一臉羨慕的樣子,“那個村子原來就是個普通的村子,後來有一個港城來的富商要在咱們這建一個塑膠廠,招了本地的不少工人,雖說累些,但是比我們這些人掙得可是多多了。”
顧晗點頭,她聽說過一開始□□十年代的南方,工作十分累,流水線工作,加班基本上是常態,但是比起內陸的工資,這裏的工資一個月足以頂的上普通百姓一年的工資了。
很多人,在南方打個一兩年的工,迴家後都能蓋棟房子了,這在這個時代來講,一點都不誇張。
就這樣顧晗一邊記錄著王誌說的話,一邊思索,等到他們來到付家村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隻能住在鄉裏的招待所,比起南市的招待所,這裏的環境顯然差了太多,一個屋裏有□□張床,到處都是人,不過顧晗也沒有在意,她來這是考察的,又不是來享受的。
接下來,顧晗跟著王誌來到了付家村,有王誌在,付家村的村委書記還是很熱情的。
“我想要四處轉轉,不是知道可不可以?”顧晗笑著問道。
“可以,你隨便轉,隻是那邊的塑膠廠你可能進不去,那裏都是要工作牌的。”村長道,他接待過來他們這考察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了,很多人都是衝著那塑膠廠去的。
“我不去那。”顧晗笑道。
“那行,你隨便轉。”村長聽到顧晗沒給他出難題,還是很大方地道:“有事你就來找我。”
顧晗道了一聲謝後,就帶著陳秀離開了,她沒讓王誌跟著他們。
走在付家村的路上,她能夠發現這裏和其他村子的區別,比如這腳底下踩得路,在現在華夏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的情況下,這裏一個小村莊鋪的居然是水泥路。
顧晗毫不猶豫地拍了一張照片。
除了地上,還有這裏的房屋,比起其他地方土牆蓋成的房屋,這裏的房屋已經是磚頭蓋成的瓦房了,可謂是領先全國。
顧晗帶著陳秀叩響了一個房門,現在不是農忙的時候,所以屋子裏大部分都有人。
開門的是一位二三十歲的婦女,本來對顧晗還有些防備,但是聽到顧晗願意給她們拍照片,特別是顧晗舉著她的照相機,婦人便笑著請她們進來了。
顧晗進門後,看著院子裏的孩子,從口袋裏掏出一把糖果,遞給婦人,道:“給孩子們吃。”
婦人聽後更開心了,搬著板凳讓顧晗坐下,然後給了孩子一人一個糖果後,剩下的都裝在了罐子裏。
“您怎麽稱唿?”顧晗笑道。
“我娘家姓尤,你們叫我一聲尤嫂子就好。”尤嫂子笑著道。
“尤嫂子,今天打擾了。”顧晗笑著說道。
陳秀發現,當顧晗想要親近一個人的時候,身上的淡漠冷清,全部都消失不見,很容易讓人產生親近的感覺。
“也算不得什麽打擾。”說完後,尤嫂子給顧晗和陳秀倒了一杯水,說道:“我們這也經常有外人來,都是奔著咱們這的場子來的。”
顧晗笑著接話道:“我看您家裏除了孩子都不在家,是都去廠子裏上班了嗎?”
“都去了。”說到這尤嫂子連山還露出了笑容道:“雖說有些累,但是給的錢也多,我家男人和我公公都去了,我婆婆走得早,家裏孩子沒人帶,不然我也去廠裏幹活了。”
“您覺得場子建成後是好還是不好?”顧晗問道。
“當然好了。”尤嫂子沒有猶豫地說道:“自從有了這廠子後,家家戶戶都有了錢,也能吃飽犯了,過年的時候也能做件新衣服了,家裏的房子也都重新蓋了。”
“不是說工作很累嗎?”顧晗又問道。
“種地不也是一樣累?”尤嫂子說道:“種地一年到兩頭也沒幾個錢。有了廠子,最起碼能多掙點錢,想要過上好日子,累些也不算什麽。”
說完後,尤嫂子還歎了一口,道:“我反正是不想過以前那樣的日子了,我也不想讓我的孩子再受那樣的罪。”
顧晗將尤嫂子的這些話一一記錄下來,人一旦能有更好的生活,就會努力去實現這樣的生活,再苦再累也都值得,華夏幾十年後的高速發展,就是一輩輩不怕苦不怕累的華夏人用雙手創造出來的。
顧晗最後給尤嫂子和她的孩子都拍了照片,然後承諾洗好後會讓人寄過來,才離開。
“陳姐姐, 你們來了。”高靈希開心地笑著招唿著顧晗和陳秀,特別是在掃過顧晗的時候,她發現顧晗和前天相比, 又換了一條裙子,這次是淡藍色的,穿在顧晗身上顯得顧晗特別的文靜秀美, 再搭上頭頂的帽子,正是後世流行的那種文藝美。
顧晗沒有說話, 對著兩人點了點頭。
高靈希還留意到顧晗手中拿著一個照相機,這個年代就算是黑白的照相機,也是價格昂貴到她買不起的。
宣茂市場離她們並不遠,走著走就到了,高靈希一邊走,一邊鍥而不舍地和顧晗攀談, “姐姐,你還會照相呢?”
“不是很精通,隻是能拍出來罷了。”顧晗說道。
“那姐姐也很厲害了。”高靈希崇拜道:“我聽說現在很多照相機都是彩色的了, 我還沒有見過彩色的照片呢。”
顧晗深深地看了一眼高靈希,隨後不在意地笑道:“我迴來送你一張。”這也是變相地承認自己的照相機是彩色的,而不是黑白的了。
高靈希聽後更加高興, 在她看來顧晗同意送自己照片,是願意親近她的表現了。不過她同時也為顧晗的身份感到咂舌,這個時候能隨便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買彩色照相機的家庭,絕對不是一般人。
對於高靈希的不高明的試探,顧晗並不在意。這就是上位者和下位者觀念的不同,以高靈希現在的身份,和她相差太遠,她都不用擔心高靈希會對自己不利。
不過,接下來讓高靈希失望的是,之後她在路上怎麽熱情,顧晗都不再搭理自己了,隻是有時拿起照相機對著街上拍一下。她就不明白了,這麽落後的城市有什麽可拍的,南市在二十年後那才是真的好看呢。
但是對於顧晗來說,她要寫的是南省的發展現狀,百姓生活,風土人情這些都在她的考察範圍內,有時候隻有從百姓的生活中,才能真正看出南市發展的真實情況。
很快就到了宣茂市場,說是市場,其實和後世那些幾層樓高的批發市場還不一樣,如今的宣茂市場更多的像是很多搭起來的大棚,裏麵有賣各種東西的,新潮的衣服,新潮的包首飾什麽的,這裏應有盡有。
顧晗跟在高靈希身邊,看著高靈希挑選的衣服,大多是八十年代即將流行起來的風格,那老板還是很熱情的,雖然高靈希和高父不像是有錢的,但那又如何。來這裏的人一開始很多都窮的隻能買幾件衣服,但是後來越來越有錢,進的貨也越來越多,這中間的利潤可是大了去了。
高靈希進了宣茂市場後,就一心撲在進衣服上,顧晗便帶著陳秀在宣茂市場中轉了起來,這裏比起京市的百貨大樓,擺放地更為淩亂,但是東西卻是不少,各種百姓日常中能用到的東西都有,價格也比京市便宜一大截。
便是一向不衝動的陳秀看著這便宜的價格,都買了一些東西。
顧晗看著這周圍的人,突然發現了一家店麵,比起外麵那些擺設雜亂的商家,這件顯然十分幹淨整潔。
“姑娘,想要看些什麽?”店裏的商家看著顧晗穿著打扮都不是尋常人家負擔的起的,所以即便是顧晗年紀小,他也還是熱情的招唿。
“您這裏看著和外麵那些不大一樣。”顧晗一邊看著裏麵的衣服,一邊說道,這裏的衣服更加時尚,剪裁版型也更好,不是外麵那些批發的可以比的。
“您這眼光真是好,我們是港城的精品女裝,叫做童夢,您也看到了我們這的款式,做工比外麵那些高出一大截,這價格自然也貴些。”說到這,老板看著顧晗並沒有因為自己這句話皺眉,神態自然,更加覺得顧晗能夠消費得起,所以也更加熱情了。
顧晗笑道:“那怎麽不將店開在南市的百貨商場旁邊?”她昨天可是看到了南市的百貨商場旁邊開了不少像這樣的精品服裝店。
“這也是咱們當初沒有摸清楚情況,後來想要搬過去,結果聽說要什麽條子,咱們老板沒有門路,弄不到,所以就沒打算再往大陸投放精力,這店等到房租到期我們就撤了。”老板說道。
顧晗自然是知道所謂的條子的,那就是一種審批單,她記得後世的報道中,有很多官二代就是靠著找關係給人批條子發家的。
之後,顧晗又了解了一些情況,記在心裏,之後給寧奶奶,寧母買了兩件衣服,便離開了。
她剛迴到院子裏,便發現高靈希正在撿著一些衣服,這些衣服都是從一個魚皮口袋裏倒出來的。旁邊給高靈希倒衣服的老板,看到顧晗過來,也很熱情地招唿道:“看看,這些都是從港城和台省運來的,都是當地的衣服,款式新穎地很。”
顧晗沒有說話,倒是陳秀看著裏麵的衣服皺眉道:“舊衣服?”誰家的衣服裝在這樣又髒又破的魚皮口袋裏?
老板聽到這話也不在意,道:“雖然是舊衣服,但也沒有補丁,款式也比咱們這賣的大部分衣服好看。”宣茂市場中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這兩年港城和台省的一些富商在南市建廠生產的,款式還是比不上港城台省那些地方的新穎,潮流。
“咱們這的衣服,誰家不是大的穿完小的穿,衣服上那補丁多了去了,這衣服雖說是舊衣服,但也就穿個一兩年,跟咱們這的新衣服一樣。”老板說道。
顧晗笑道:“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一兩年的衣服不就在這新三年裏麵嗎?”
老板一聽顧晗這話就樂了,笑道:“還是你這姑娘懂得多,明事理,這衣服可不就是新衣服嗎?再說這些衣服又沒有破,你們洗洗,完全可以當新衣服賣嗎?反正買賣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陳秀皺眉,想要反駁,顧晗卻是笑道:“您說的對。”
高靈希這個時候也看了眼顧晗,她原以為這個時代的人思想都是純潔的,就像她爸和陳秀一樣,看到她買這些舊衣服當作新衣服賣,一定會生氣,覺得這不是誠信經營,一定會被說,但她沒有想到顧晗居然會讚同。
不過,高靈希看顧晗之後就不說話了,也沒再說什麽,專心撿起衣服來。
另一旁的陳秀一直皺著眉,不過她已經習慣了以顧晗為主導,所以並沒有多說什麽。
等到高靈希撿完衣服,結了賬,她們才離開。
出了宣茂市場後,高靈希和高父帶著衣服和批發的發夾之類的飾品,心情很是愉悅,高靈希知道這將是她的第一桶金,這些衣服能夠讓她賺上不少。
“我們你們拍張照吧。”顧晗說道。
高靈希沒有想到顧晗還記得之前承諾過的話,很是高興,當然比她更高興的是高父,他還從來沒有拍過彩色照片呢。
照好後,顧晗從隨身帶著的包裏拿出一個本子和一支筆,對著高靈希道:“寫下你的地址,洗好照片後我給你寄過去。”
高靈希很高興地寫完後道:“姐姐,要不然我們互相留個通訊地址,以後也好聯係。”
顧晗看了一眼高靈希,高靈希覺得自己有些心虛,她覺得自己的小心思都被顧晗看穿了,顧晗不說話,也沒有留地址,但高靈希也不敢再問地址的事情。
所以,高靈希隻能再換個話題,道:“姐姐,你們什麽時候走?說不定我們還能搭個伴?”
“我還要在南市停留一段時間,暫時不會迴去。”顧晗說道。
高靈希聽後很是失望,她以為還能和顧晗一起迴去,到時候說不定關係還能更進一步,還能成為筆友什麽的。說實在的,她真的很想要攀上顧晗,但是對方太過冷淡,根本不給她機會。
拿到地址後,顧晗沒有再耽擱,直接迴了賓館。迴到賓館後,陳秀想到那舊衣服的事情,忍不住對著顧晗問道:“阿晗,你覺得那賣舊衣服的老板對嗎?”在她的從小到大的教育中,這種就是投機倒把,欺騙民眾的行為。
顧晗知道陳秀是怎麽想的,隻是笑笑道:“陳姐,你覺得那些衣服洗過後會和新的一樣嗎?”
“肯定不一樣。”陳秀搖搖頭道。
“你能看出來,買那些衣服的人自然也能看出來,可是她們看出來了,還是願意花這麽多的錢買那些衣服,是因為她們願意,就像那個老板說得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本身就是件你情我願的事情。”顧晗說完後,看著陳秀皺眉,又接著道:“這種情況你放心,不會長久存在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來到大陸建廠和售賣衣服的廠家會越來越多,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賣舊衣服的生意可能會紅火一兩年,但是不會長久存在,它們早晚會被那些物美價廉的衣服淘汰出市場。”
陳秀聽到這些賣舊衣服的會被淘汰,明顯舒服了很多。
“阿晗,我們明天去什麽地方?”陳秀問道。
“陳姐你去找個當地的向導,我們明日去下麵的縣和鄉轉轉。”顧晗對著對著旁邊的陳秀說。如今的公社已經全部改成了鄉鎮政府,想要寫出一份真實的報告不是那麽容易的,顧晗需要多了解這個改革開放前端的城市。
“好的。”陳秀點頭。
向導在這個年代並不好找,但是顧晗有著寧老爺子給的各種介紹信,比如她現在的身份,就是京市少年報的一名小記者,所以陳秀拿著這封介紹信去當地政府,當地政府還是給顧晗安排了一名陪同人員,看著顧晗和陳秀都是女同誌,他們便派了一名男同誌,男同誌體力好,想著幫顧晗和陳秀跑跑腿,能夠照顧兩人。
“我叫王誌,這就是寧同學了吧。”王誌是個年紀不大的年輕人,很是熱情。
顧晗笑著點頭道:“我是寧晗,接下來就麻煩王同誌了。”
“應該的。”王誌幫著陳秀拿著東西,然後問道:“聽說你們要去福安縣付家村,今天市裏去縣裏的就隻有一班車,咱們可要抓緊了,不然到時候可趕不上車了。”
這個年代縣裏每天還是有一班車發往市裏的,主要是給縣裏的幹部來市裏辦事。
“王同誌,我聽說付家村是改革開放的試點,您能跟我們說說那裏的情況嗎?”顧晗上了車後,對著旁邊的王誌問道。
“付家村?那可有話說了。”王誌說起付家村還是一臉羨慕的樣子,“那個村子原來就是個普通的村子,後來有一個港城來的富商要在咱們這建一個塑膠廠,招了本地的不少工人,雖說累些,但是比我們這些人掙得可是多多了。”
顧晗點頭,她聽說過一開始□□十年代的南方,工作十分累,流水線工作,加班基本上是常態,但是比起內陸的工資,這裏的工資一個月足以頂的上普通百姓一年的工資了。
很多人,在南方打個一兩年的工,迴家後都能蓋棟房子了,這在這個時代來講,一點都不誇張。
就這樣顧晗一邊記錄著王誌說的話,一邊思索,等到他們來到付家村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隻能住在鄉裏的招待所,比起南市的招待所,這裏的環境顯然差了太多,一個屋裏有□□張床,到處都是人,不過顧晗也沒有在意,她來這是考察的,又不是來享受的。
接下來,顧晗跟著王誌來到了付家村,有王誌在,付家村的村委書記還是很熱情的。
“我想要四處轉轉,不是知道可不可以?”顧晗笑著問道。
“可以,你隨便轉,隻是那邊的塑膠廠你可能進不去,那裏都是要工作牌的。”村長道,他接待過來他們這考察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了,很多人都是衝著那塑膠廠去的。
“我不去那。”顧晗笑道。
“那行,你隨便轉。”村長聽到顧晗沒給他出難題,還是很大方地道:“有事你就來找我。”
顧晗道了一聲謝後,就帶著陳秀離開了,她沒讓王誌跟著他們。
走在付家村的路上,她能夠發現這裏和其他村子的區別,比如這腳底下踩得路,在現在華夏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的情況下,這裏一個小村莊鋪的居然是水泥路。
顧晗毫不猶豫地拍了一張照片。
除了地上,還有這裏的房屋,比起其他地方土牆蓋成的房屋,這裏的房屋已經是磚頭蓋成的瓦房了,可謂是領先全國。
顧晗帶著陳秀叩響了一個房門,現在不是農忙的時候,所以屋子裏大部分都有人。
開門的是一位二三十歲的婦女,本來對顧晗還有些防備,但是聽到顧晗願意給她們拍照片,特別是顧晗舉著她的照相機,婦人便笑著請她們進來了。
顧晗進門後,看著院子裏的孩子,從口袋裏掏出一把糖果,遞給婦人,道:“給孩子們吃。”
婦人聽後更開心了,搬著板凳讓顧晗坐下,然後給了孩子一人一個糖果後,剩下的都裝在了罐子裏。
“您怎麽稱唿?”顧晗笑道。
“我娘家姓尤,你們叫我一聲尤嫂子就好。”尤嫂子笑著道。
“尤嫂子,今天打擾了。”顧晗笑著說道。
陳秀發現,當顧晗想要親近一個人的時候,身上的淡漠冷清,全部都消失不見,很容易讓人產生親近的感覺。
“也算不得什麽打擾。”說完後,尤嫂子給顧晗和陳秀倒了一杯水,說道:“我們這也經常有外人來,都是奔著咱們這的場子來的。”
顧晗笑著接話道:“我看您家裏除了孩子都不在家,是都去廠子裏上班了嗎?”
“都去了。”說到這尤嫂子連山還露出了笑容道:“雖說有些累,但是給的錢也多,我家男人和我公公都去了,我婆婆走得早,家裏孩子沒人帶,不然我也去廠裏幹活了。”
“您覺得場子建成後是好還是不好?”顧晗問道。
“當然好了。”尤嫂子沒有猶豫地說道:“自從有了這廠子後,家家戶戶都有了錢,也能吃飽犯了,過年的時候也能做件新衣服了,家裏的房子也都重新蓋了。”
“不是說工作很累嗎?”顧晗又問道。
“種地不也是一樣累?”尤嫂子說道:“種地一年到兩頭也沒幾個錢。有了廠子,最起碼能多掙點錢,想要過上好日子,累些也不算什麽。”
說完後,尤嫂子還歎了一口,道:“我反正是不想過以前那樣的日子了,我也不想讓我的孩子再受那樣的罪。”
顧晗將尤嫂子的這些話一一記錄下來,人一旦能有更好的生活,就會努力去實現這樣的生活,再苦再累也都值得,華夏幾十年後的高速發展,就是一輩輩不怕苦不怕累的華夏人用雙手創造出來的。
顧晗最後給尤嫂子和她的孩子都拍了照片,然後承諾洗好後會讓人寄過來,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