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好說,白日飛升的事,自古隻有傳說,誰也沒有親眼見過。”明老爺子皺著眉頭說道,“不過……按照古中醫的記載,醫術達到天人合一的地步,再配合靈丹妙藥,人是可以達到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
“這……太玄了吧!”杜遠誌笑道,“聽著怎麽跟網絡玄幻小說一樣!”
“這我可不是瞎說!”明老爺子笑道,“小杜,你覺得……你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比起來,誰的見識高?”
“這……明老先生,你怎麽開這樣的玩笑,我一個窩囊廢,連當世的普通人都沒有辦法比肩,哪裏敢和古代聖賢帝王相提並論!”
“這不就對了!”明老爺子笑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們的見識可比我們高明多了,可他們每個人到了晚年,都對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事,深信不疑,你敢說,長生不老之術……真的就不存在嗎?”
“這……不是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不發達嗎?”杜遠誌笑道。
“這不盡然,玄學和科學,一直都是人類前進的兩條腿,隻不過,我們現
在,是科學的腿邁的快了一些而已,終有一天,那些科學沒有辦法解釋的東西,還得玄學來解釋!”明老爺子笑道。
“好吧……可惜,我隻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哪裏能懂這些神秘的玄學。”杜遠誌笑道。
“你可不能妄自菲薄,我聽說……你們東南市的那個鬼針劉,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都不敢收你為弟子,而是要代師收徒,收你為師弟,不就是因為你的玄學,比他還高明嗎?”明老爺子笑道。
“額……我那天,不過是胡謅了幾句,沒想到,鬼針劉就信了,其實,我隻是對中醫的第十三科祝由科有些了解罷了!”杜遠誌笑道。
“那你不覺得……祝由科……已經脫離了醫術,和仙術差不多了嗎?”明老爺子笑道。
“額……那個鬼針劉,的確是神神道道的,他的治病方法,雖然很有療效,可是……也和那些茅山道士沒什麽區別!”杜遠誌笑道。
“是啊,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自古就有所流傳,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啊!”明老爺子說道。
“黃帝被後人尊
為我們華夏的始祖,他的陵墓從古到今都叫作衣冠塚,可見,從上古的時候,就有人知道黃帝並沒有死!”金不換笑道。
“是啊,不過,自從黃帝飛升後,再沒有聽說有人通過修煉醫術達到飛升的境界,可見,扁鵲流傳下來的醫術和仙術,到了岐伯和黃帝這裏,就隻留下了治病救人的《難經》和《內經》,其他高深的仙術,已經失傳了……”明老先生歎道。
“可……自古不還有修煉成仙的道士什麽的嗎?”杜遠誌笑道,“他們難道有其他的方法得道成仙嗎?”
“不知道,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辦法吧,不過,醫術和巫術,在上古的時候,本來就是一迴事,“醫”字的繁體字,下麵就是個“巫”字,可見,醫術一直流傳至今,而巫術,便演化成了各式各樣的玄學宗教……
“而我們華夏最繁盛的道家,流派很多,有打坐的,畫符的,煉丹的,禳星的……我覺得,他們可能是學到了扁鵲仙術裏的一些皮毛!或許也有天縱奇才的人,能修煉到長生不老羽化登仙!
”明老爺子歎道。
“這麽說……神醫扁鵲的醫術和仙術,流傳到至今,已經沒有多少了?”杜遠誌問道,“可……這跟夏家的螭龍印,有什麽關係呢?”
“這就要說說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秦越人了!”明老爺子笑道,“據這些漢簡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秦越人,機緣巧合,居然找到了上古神醫扁鵲留下來的藏經圖……”
“藏經圖?”杜遠誌吃了一驚。
“是的,據這些漢簡記載,上古神醫扁鵲,把自己的醫術和仙術,總結成了九本經書,分別是《醫經》,《藥經》,《毒經》,《脈經》,《針經》,《念經》,《體經》,《丹經》,《仙經》,刻在了九份玉簡上……”
“我去……怎麽複雜……”杜遠誌聽得都呆了……
“其中,《醫經》是總綱大要,記載了扁鵲對天道的領悟和治病救人的基礎知識,包括望聞問切等簡單的診療手段……”
“《藥經》記載了各種奇花異草的培植方法以及功效……”
“《毒經》記載了使用各種毒物來治病的方式和解
毒的方法……”
“《脈經》記載了人脈,鬼脈,仙脈等人體內的許多脈絡,以及通過這些脈絡治病的辦法……”
“這麽說……鬼針劉手裏有《脈經》?”杜遠誌吃驚的問道。
“他不僅僅隻有《脈經》……”明老爺子說道,“他的鬼門十三針裏的那些鬼脈,不在常見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中,而且,他的針法天下獨步,我猜想,《針經》應該也在鬼針劉的手裏,或者說……他們這一門,是《脈經》和《針經》的傳人!”
“哦……”杜遠誌若有所思的說道,他沒有想到,鬼針劉居然這麽厲害……
“你知道……鬼針劉為什麽不敢做你的師父嗎?”明老爺子笑道。
“這個……他好像說……我的玄學比他厲害吧!”杜遠誌笑道。
“是的,鬼針劉的鬼門十三針雖然十分厲害,但是,他對《念經》裏的修煉意念力的法門,應該十分欠缺,所以他才深居簡出,不輕易給人施展鬼門十三針,因為,他每次神神道道的給別人治完病,都得閉關恢複很長時間!”明老爺子笑道。
(本章完)
“這……太玄了吧!”杜遠誌笑道,“聽著怎麽跟網絡玄幻小說一樣!”
“這我可不是瞎說!”明老爺子笑道,“小杜,你覺得……你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比起來,誰的見識高?”
“這……明老先生,你怎麽開這樣的玩笑,我一個窩囊廢,連當世的普通人都沒有辦法比肩,哪裏敢和古代聖賢帝王相提並論!”
“這不就對了!”明老爺子笑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們的見識可比我們高明多了,可他們每個人到了晚年,都對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事,深信不疑,你敢說,長生不老之術……真的就不存在嗎?”
“這……不是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不發達嗎?”杜遠誌笑道。
“這不盡然,玄學和科學,一直都是人類前進的兩條腿,隻不過,我們現
在,是科學的腿邁的快了一些而已,終有一天,那些科學沒有辦法解釋的東西,還得玄學來解釋!”明老爺子笑道。
“好吧……可惜,我隻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哪裏能懂這些神秘的玄學。”杜遠誌笑道。
“你可不能妄自菲薄,我聽說……你們東南市的那個鬼針劉,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都不敢收你為弟子,而是要代師收徒,收你為師弟,不就是因為你的玄學,比他還高明嗎?”明老爺子笑道。
“額……我那天,不過是胡謅了幾句,沒想到,鬼針劉就信了,其實,我隻是對中醫的第十三科祝由科有些了解罷了!”杜遠誌笑道。
“那你不覺得……祝由科……已經脫離了醫術,和仙術差不多了嗎?”明老爺子笑道。
“額……那個鬼針劉,的確是神神道道的,他的治病方法,雖然很有療效,可是……也和那些茅山道士沒什麽區別!”杜遠誌笑道。
“是啊,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自古就有所流傳,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啊!”明老爺子說道。
“黃帝被後人尊
為我們華夏的始祖,他的陵墓從古到今都叫作衣冠塚,可見,從上古的時候,就有人知道黃帝並沒有死!”金不換笑道。
“是啊,不過,自從黃帝飛升後,再沒有聽說有人通過修煉醫術達到飛升的境界,可見,扁鵲流傳下來的醫術和仙術,到了岐伯和黃帝這裏,就隻留下了治病救人的《難經》和《內經》,其他高深的仙術,已經失傳了……”明老先生歎道。
“可……自古不還有修煉成仙的道士什麽的嗎?”杜遠誌笑道,“他們難道有其他的方法得道成仙嗎?”
“不知道,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辦法吧,不過,醫術和巫術,在上古的時候,本來就是一迴事,“醫”字的繁體字,下麵就是個“巫”字,可見,醫術一直流傳至今,而巫術,便演化成了各式各樣的玄學宗教……
“而我們華夏最繁盛的道家,流派很多,有打坐的,畫符的,煉丹的,禳星的……我覺得,他們可能是學到了扁鵲仙術裏的一些皮毛!或許也有天縱奇才的人,能修煉到長生不老羽化登仙!
”明老爺子歎道。
“這麽說……神醫扁鵲的醫術和仙術,流傳到至今,已經沒有多少了?”杜遠誌問道,“可……這跟夏家的螭龍印,有什麽關係呢?”
“這就要說說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秦越人了!”明老爺子笑道,“據這些漢簡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秦越人,機緣巧合,居然找到了上古神醫扁鵲留下來的藏經圖……”
“藏經圖?”杜遠誌吃了一驚。
“是的,據這些漢簡記載,上古神醫扁鵲,把自己的醫術和仙術,總結成了九本經書,分別是《醫經》,《藥經》,《毒經》,《脈經》,《針經》,《念經》,《體經》,《丹經》,《仙經》,刻在了九份玉簡上……”
“我去……怎麽複雜……”杜遠誌聽得都呆了……
“其中,《醫經》是總綱大要,記載了扁鵲對天道的領悟和治病救人的基礎知識,包括望聞問切等簡單的診療手段……”
“《藥經》記載了各種奇花異草的培植方法以及功效……”
“《毒經》記載了使用各種毒物來治病的方式和解
毒的方法……”
“《脈經》記載了人脈,鬼脈,仙脈等人體內的許多脈絡,以及通過這些脈絡治病的辦法……”
“這麽說……鬼針劉手裏有《脈經》?”杜遠誌吃驚的問道。
“他不僅僅隻有《脈經》……”明老爺子說道,“他的鬼門十三針裏的那些鬼脈,不在常見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中,而且,他的針法天下獨步,我猜想,《針經》應該也在鬼針劉的手裏,或者說……他們這一門,是《脈經》和《針經》的傳人!”
“哦……”杜遠誌若有所思的說道,他沒有想到,鬼針劉居然這麽厲害……
“你知道……鬼針劉為什麽不敢做你的師父嗎?”明老爺子笑道。
“這個……他好像說……我的玄學比他厲害吧!”杜遠誌笑道。
“是的,鬼針劉的鬼門十三針雖然十分厲害,但是,他對《念經》裏的修煉意念力的法門,應該十分欠缺,所以他才深居簡出,不輕易給人施展鬼門十三針,因為,他每次神神道道的給別人治完病,都得閉關恢複很長時間!”明老爺子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