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酒就不喝了,我們去你的書房喝幾杯茶吧!”明老爺子笑道。
“好的,那我們去三樓的書房喝茶吧!”
杜遠誌帶著明老爺子和金不換,來到了三樓自己的書房。
這裏很安靜,是王結巴按照杜遠誌的要求設計裝修的。
東西兩麵牆上是書架,上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中醫書籍。
北牆上是一副畫,畫的是神農氏嚐百草的典故。
畫下麵是一張花梨木的巨案和一張大圈椅,巨案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南牆靠窗戶的地方,是一張一尺來高的巨榻,上麵是一張四四方方的大茶幾,擺著一套精美的茶盤茶具。
茶幾四周,放著四個柔軟的蒲團,用來讓人跪坐在榻上。
“小杜,你這個書房,設計得古色古香的,比我的還好!”明老爺子笑道。
“明老先生,您就別笑話我了,我哪能跟您比,快上榻坐吧!”杜遠誌笑道,“就是沒有個下人伺候,我得自己給你們煮茶!”
三個人脫鞋上了塌,坐在了茶幾邊,杜遠誌就煮了一壺香茶。
“小杜,我們兩個人賴著不走,你也卻沒有辦法去哄你的太太,可
有些不好意思了?”明老爺子笑道。
“無恥宵小的惡意中傷,我和小薇不會在意的,”杜遠誌笑道,“隻是讓您和金先生見笑了!”
“我老頭子賴著不走,其實是有件事……不吐不快啊~”明老爺子笑道。
“哦?什麽事?”杜遠誌疑惑的問道。
“是這樣,那次給夏老太太拜壽,我又見到了那枚夏家的螭龍印,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明老爺子說道。
“哦?”
“我那天迴去後,又查閱了很多春秋戰國時期的典籍,也沒有什麽新的發現,可是後來,我聽說你用奇怪的中醫方法,治好了東南市的兩例病人,而那個神神道道的鬼針劉,居然要收你為師弟,我便受到了一些啟發,找了一些古中醫的典籍來看了一下,有了驚人的發現!”明老爺子笑道。
“怎麽?夏家的那枚螭龍印……居然和古中醫有關係嗎?”杜遠誌吃驚的問道。
“很有可能!”明老爺子說道,“小杜,你看看這個。”
明老爺子說著,從懷裏取出了一遝照片,遞給了杜遠誌。
杜遠誌拿過來一看,隻見照片上,是一根根殘缺不全的竹
簡,上麵刻著看不懂的古文,看起來年代十分久遠。
“這是在西域流沙地下的一座漢墓裏,發現的竹簡,由於西域流沙裏沒有水分,這些玉簡保存得還算完整。”
“這些竹簡上……說的什麽?”杜遠誌看著那些古拙的文字問道。
“這些漢簡,大約是西漢時期的,上麵記載了關於神醫扁鵲的傳說。”明老爺子說道。
“神醫扁鵲?就是……中學課本裏,《扁鵲見蔡桓公》裏的那個扁鵲嗎?”杜遠誌問道。
“不,此扁鵲,非彼扁鵲!”
明老爺子說道:“據傳說,扁鵲是上古時期的一位神醫,他不僅醫術神鬼莫測,治好了好多人的病,而且,他自身也一直在用醫術修煉,最後得道成仙。”
“而你說的這個扁鵲,其實叫秦越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由於這個秦越人的醫術出神入化,大家才把他尊稱為扁鵲,就好比現在把某個厲害的醫生叫作華佗一樣,其實,這個秦越人,他並不是真的扁鵲。”明老爺子笑道。
“哦……那這些漢簡裏記載的,是上古神醫扁鵲的傳說?還是春秋戰國秦越人的傳說?
”杜遠誌問道。
“都有,我們先說上古神醫扁鵲!”明老爺子說道,“據這些漢簡記載,上古神醫扁鵲修煉成仙後,在飛升前,收了一名弟子,名叫岐伯。”
“扁鵲把自己神鬼莫測的醫術和仙術,傾囊傳授給了岐伯,岐伯跟著扁鵲學習修煉的時候,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便向扁鵲提問,扁鵲便一一給岐伯做答解惑。”
“岐伯怕扁鵲飛升後,自己忘記了扁鵲說過的話,便記錄了這些精微的問答,整理成書,就是流傳到現在的《難經》!”
“什麽?《難經》居然是岐伯寫的?不是一直說……是扁鵲寫的嗎?”杜遠誌吃驚的問道。
“《難經》是岐伯問,扁鵲答,記載的都是扁鵲的醫術和仙術,當然應該算是扁鵲寫的了,岐伯隻是整理記錄了而已。”明老爺子笑道,“就好比現在的人寫迴憶錄,自己口述,別人代寫,作者當然是口述的人啦!”
“哦……”
“扁鵲飛升後,岐伯得到了扁鵲的真傳,醫術神乎其技自然不用說,他晚年也開始修煉高深的扁鵲仙術,已經成為半仙不死之體,名震當時!”
“
岐伯一直修煉,活到了黃帝時代,黃帝聽說了岐伯,便請了他來,請岐伯教他扁鵲的不死修仙之術,岐伯也是傾囊相授,把自己學到的醫術和仙術,統統教給了黃帝。”
“黃帝學習這些醫術和仙術的時候,也有許多疑問,就向岐伯發問,岐伯便向當年扁鵲一樣,給黃帝解釋答疑,黃帝也把這些問答記錄了下來,就是流傳至今的《黃帝內經》,又被直接稱為《內經》。”
“哦……《黃帝內經》我讀過,分為《素問》《靈樞》兩篇,的確都是黃帝發問,岐伯作答的!”杜遠誌說道。
“嗯,黃帝從岐伯那裏,學會了扁鵲的醫術和仙術,勤加修煉,不僅醫術登峰造極,最後也得道飛升了!”
“據上古傳說,黃帝發明了鼎,我想鼎應該就是黃帝參悟了仙術後,用來煉製仙丹的器物,還有傳說,黃帝飛升的時候,天上飛下一條金龍,黃帝騎龍飛升,我想……這應該是黃帝飛升的時候,天上產生的一種奇觀異象,被後人牽強附會成了一條金龍……”
“哦……您的意思是說……黃帝飛升是真事了?”杜遠誌不解的問道。
(本章完)
“好的,那我們去三樓的書房喝茶吧!”
杜遠誌帶著明老爺子和金不換,來到了三樓自己的書房。
這裏很安靜,是王結巴按照杜遠誌的要求設計裝修的。
東西兩麵牆上是書架,上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中醫書籍。
北牆上是一副畫,畫的是神農氏嚐百草的典故。
畫下麵是一張花梨木的巨案和一張大圈椅,巨案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南牆靠窗戶的地方,是一張一尺來高的巨榻,上麵是一張四四方方的大茶幾,擺著一套精美的茶盤茶具。
茶幾四周,放著四個柔軟的蒲團,用來讓人跪坐在榻上。
“小杜,你這個書房,設計得古色古香的,比我的還好!”明老爺子笑道。
“明老先生,您就別笑話我了,我哪能跟您比,快上榻坐吧!”杜遠誌笑道,“就是沒有個下人伺候,我得自己給你們煮茶!”
三個人脫鞋上了塌,坐在了茶幾邊,杜遠誌就煮了一壺香茶。
“小杜,我們兩個人賴著不走,你也卻沒有辦法去哄你的太太,可
有些不好意思了?”明老爺子笑道。
“無恥宵小的惡意中傷,我和小薇不會在意的,”杜遠誌笑道,“隻是讓您和金先生見笑了!”
“我老頭子賴著不走,其實是有件事……不吐不快啊~”明老爺子笑道。
“哦?什麽事?”杜遠誌疑惑的問道。
“是這樣,那次給夏老太太拜壽,我又見到了那枚夏家的螭龍印,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明老爺子說道。
“哦?”
“我那天迴去後,又查閱了很多春秋戰國時期的典籍,也沒有什麽新的發現,可是後來,我聽說你用奇怪的中醫方法,治好了東南市的兩例病人,而那個神神道道的鬼針劉,居然要收你為師弟,我便受到了一些啟發,找了一些古中醫的典籍來看了一下,有了驚人的發現!”明老爺子笑道。
“怎麽?夏家的那枚螭龍印……居然和古中醫有關係嗎?”杜遠誌吃驚的問道。
“很有可能!”明老爺子說道,“小杜,你看看這個。”
明老爺子說著,從懷裏取出了一遝照片,遞給了杜遠誌。
杜遠誌拿過來一看,隻見照片上,是一根根殘缺不全的竹
簡,上麵刻著看不懂的古文,看起來年代十分久遠。
“這是在西域流沙地下的一座漢墓裏,發現的竹簡,由於西域流沙裏沒有水分,這些玉簡保存得還算完整。”
“這些竹簡上……說的什麽?”杜遠誌看著那些古拙的文字問道。
“這些漢簡,大約是西漢時期的,上麵記載了關於神醫扁鵲的傳說。”明老爺子說道。
“神醫扁鵲?就是……中學課本裏,《扁鵲見蔡桓公》裏的那個扁鵲嗎?”杜遠誌問道。
“不,此扁鵲,非彼扁鵲!”
明老爺子說道:“據傳說,扁鵲是上古時期的一位神醫,他不僅醫術神鬼莫測,治好了好多人的病,而且,他自身也一直在用醫術修煉,最後得道成仙。”
“而你說的這個扁鵲,其實叫秦越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由於這個秦越人的醫術出神入化,大家才把他尊稱為扁鵲,就好比現在把某個厲害的醫生叫作華佗一樣,其實,這個秦越人,他並不是真的扁鵲。”明老爺子笑道。
“哦……那這些漢簡裏記載的,是上古神醫扁鵲的傳說?還是春秋戰國秦越人的傳說?
”杜遠誌問道。
“都有,我們先說上古神醫扁鵲!”明老爺子說道,“據這些漢簡記載,上古神醫扁鵲修煉成仙後,在飛升前,收了一名弟子,名叫岐伯。”
“扁鵲把自己神鬼莫測的醫術和仙術,傾囊傳授給了岐伯,岐伯跟著扁鵲學習修煉的時候,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便向扁鵲提問,扁鵲便一一給岐伯做答解惑。”
“岐伯怕扁鵲飛升後,自己忘記了扁鵲說過的話,便記錄了這些精微的問答,整理成書,就是流傳到現在的《難經》!”
“什麽?《難經》居然是岐伯寫的?不是一直說……是扁鵲寫的嗎?”杜遠誌吃驚的問道。
“《難經》是岐伯問,扁鵲答,記載的都是扁鵲的醫術和仙術,當然應該算是扁鵲寫的了,岐伯隻是整理記錄了而已。”明老爺子笑道,“就好比現在的人寫迴憶錄,自己口述,別人代寫,作者當然是口述的人啦!”
“哦……”
“扁鵲飛升後,岐伯得到了扁鵲的真傳,醫術神乎其技自然不用說,他晚年也開始修煉高深的扁鵲仙術,已經成為半仙不死之體,名震當時!”
“
岐伯一直修煉,活到了黃帝時代,黃帝聽說了岐伯,便請了他來,請岐伯教他扁鵲的不死修仙之術,岐伯也是傾囊相授,把自己學到的醫術和仙術,統統教給了黃帝。”
“黃帝學習這些醫術和仙術的時候,也有許多疑問,就向岐伯發問,岐伯便向當年扁鵲一樣,給黃帝解釋答疑,黃帝也把這些問答記錄了下來,就是流傳至今的《黃帝內經》,又被直接稱為《內經》。”
“哦……《黃帝內經》我讀過,分為《素問》《靈樞》兩篇,的確都是黃帝發問,岐伯作答的!”杜遠誌說道。
“嗯,黃帝從岐伯那裏,學會了扁鵲的醫術和仙術,勤加修煉,不僅醫術登峰造極,最後也得道飛升了!”
“據上古傳說,黃帝發明了鼎,我想鼎應該就是黃帝參悟了仙術後,用來煉製仙丹的器物,還有傳說,黃帝飛升的時候,天上飛下一條金龍,黃帝騎龍飛升,我想……這應該是黃帝飛升的時候,天上產生的一種奇觀異象,被後人牽強附會成了一條金龍……”
“哦……您的意思是說……黃帝飛升是真事了?”杜遠誌不解的問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