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皇上這裏命兵部尚書將戰報再念。


    商鐸和林如海起先還隻是聽著, 後來臉色也忍不住急遽變更。


    戰報如下


    南海之上海寇與當地反叛奸黨勾結,趁亂上岸,焚毀沿海村寨數個, 誘兵深入。


    阜城知府孫景帶著名揚縣令及副將親自追擊, 中伏而亡。


    當天海疆門戶阜城淪陷。


    兩日後, 鎮海總製周瓊和粵海將軍甄應嘉派兵增援,然敵寇夜燒兵營,以至於上萬軍隊全軍覆滅。


    鳳山城淪陷, 鳳山都司王宗, 同知劉恆庚等悉為所害。


    三日後, 再失諸羅城,知府董啟嚴、同知程峻等人被戕。


    饒是商鐸為官多年, 也不算沒見過世麵的, 都從未聽過這樣慘烈的戰報。


    “五日失三城,兵敗如山倒甄應嘉和周瓊這兩個廢物”


    皇上聽第二遍也仍是暴怒不減,現下才知, 原先受的太上皇那些氣根本不算什麽, 畢竟砸一砸花瓶還能消下去。


    然而現在這股火別說砸花瓶了, 直接砸人頭都消不下去。


    耿忠文不敢再讀, 在場幾人也不敢繼續站著, 連商鐸在內, 齊刷刷跪了一地。


    商鐸轉頭沉聲問道“二殿下也在閩南,可否無恙”


    耿忠文頜首“戰事一起,南安郡王便首先派人接應了二殿下。”


    南安郡王所率部隊不似甄應嘉直接在沿海之地, 還算是安全。


    商鐸蹙眉道“便是有反叛奸賊勾結,閩南戰事也不當至於此。”


    一個朝代的建立,都踩著前朝的骨血。那種打著複興前朝的旗號的奸賊亂黨,無論哪個朝代都不少。


    且屢絞不亡,時不時就要跳出來惡心一下人。


    海寇本是散賊之流,上不得台麵。


    從來都被正規軍打的嗷嗷叫,躲在海上四處飄零。


    這會子就算勾結了叛黨,也不該一下子勢如破竹,跟成了精似的。


    閩南當地駐軍難道都死了不成


    耿忠文的頭幾乎都要低到腔子裏去了“八百裏加急傳戰報迴來的,並非普通驛站之人,而是鳳山城典儀馮啟忠。”


    “他叩閽請奏聖上,狀告粵海將軍甄應嘉克扣冒領軍餉,使得粵海沿線八城軍儲不廣。以至於戰事一起,不得不新募士卒,以至於兵敗。”


    商鐸忍了又忍,才沒有當著皇上直接開罵甄應嘉。


    貪婪也該有個限度。其實假充人頭冒領軍餉也屬於軍隊常見操作。


    軍伍之中,大家多少都會有點,但你不能越過底線


    聽耿忠文這意思,甄應嘉估計吞了大半以上,朝廷以為的閩南沿線兵力,大約連真實情況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無怪乎戰事一起兵敗如山倒。


    商鐸又開口問道“耿尚書,方才軍情裏所說鳳山城失守,當地都司王宗,同知劉恆庚悉為所害。那其下管轄諸縣可有官員尚在,能為馮典儀佐證”


    甄應嘉可是甄家家主,太上皇愛臣。一個閩南小臣,隻怕告不倒他。


    這迴不等耿忠文開口,皇上已然冷冷道“莫說鳳山城了,三城加起來,也隻逃出了一個典儀。”


    “甄應嘉好利落的手段,朕險些也被瞞了過去。”


    眾皆默然此事細想不由令人膽寒,哪怕三城失守,也不至於所有官員竟都未能逃出來,全部以身殉國。


    唯有一位典儀跑了出來,還要假扮普通士卒,才能往京城來狀告。


    可見甄應嘉打仗不行,毀滅罪證的手腕卻是狠絕。


    商鐸便道“馮典儀此人應當重重嘉獎。”


    耿忠文不敢開口,此事他兵部是有過失在的,自然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還是謝羽冊附和道“侯爺所言極是,更要保他在京中不遭人毒手才是,請聖上將此事交給臣去辦吧。”


    這個甄應嘉的罪證必須活著。


    皇上點頭應了。


    商鐸再問“南安郡王與周瓊呢可與此事有涉”


    耿忠文便道“關於二人,馮典儀畢竟官職低微,並不清楚。然南安郡王及時出兵,將戰況控製在粵海之地,未使敵寇再進一步。”


    商鐸這才鬆了一口氣。


    不管從前他們府上跟南安王府有什麽私仇,但國恨當前,他當然希望南安郡王越英明神武越好。


    好在這兩位姓周的還不至於跟甄應嘉一樣不當人。


    皇上目光森冷,轉向林如海道“林愛卿可將曆年閩南之地的賬目都厘清了”


    金佑忙將賬冊呈給皇上。


    林如海道“曆年所支銀兩據如賬目所示鎮海總製周瓊麾下每月兵餉四十八萬兩,南安王府並粵海將軍麾下每月各三十萬餘兩。”


    “除了賊寇作亂,近兩年南海之地更有一次海嘯糟蹋民生。海嘯後實津貼各州縣一百餘萬,又以十萬作課吏、校士之需,以十餘萬安置降匪。”


    他大筆的款項都說的清清楚楚,其餘細賬也都白紙黑字明明白白。


    皇上的臉色略微好轉,對林如海的那幾分疑心就去了。


    對甄應嘉自然越發咬牙切齒京中戶部出去的銀子既然沒錯,那也就是說這千百萬兩,全都進了甄應嘉的腰包


    商鐸忽然想起一事,順手就舉報了一下“去歲海嘯後,奉太上皇旨意,榮國府賈存周官複原職不說,更點了學政,正是負責查看賑濟南海之災。”


    皇上冷笑道“榮國府與甄家,隻怕是蛇鼠一窩。等朕辦了甄應嘉再跟賈家算賬”


    林如海垂頭不語。


    賈政此人,雖然迂腐不通,但倒不至於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想他素日為人,連賬都看不明白,估計是讓甄應嘉給忽悠了。


    錢雖然一點沒落到榮國府裏,但鍋卻一點沒少背。


    然此時林如海當然不可能站出來給賈政說話況且賈政也不無辜,人總要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


    這裏皇上去了對林如海的疑心,自然一門心思惱恨甄應嘉,又想起甄家往日魚肉百姓等罪行累累,更不能忍。


    當即下令將甄應嘉革職,拏解來京審訊。連帶甄家都要一並抄了。


    然而皇上這裏的旨意剛下,就見太上皇那裏派了人來,命皇上這就去見他。


    太上皇雖重病,但耳目猶在,果然閩南之事,也隻比皇上知道的略晚些。


    商鐸一聽便道“皇上,現下老聖人病體沉屙,性情難免急躁,請您萬事務必忍耐些。”


    皇上連著雙目都有些紅了“朕知道父皇要作甚,然不處置甄應嘉,對不起枉死的忠臣良將和黎民百姓”


    商鐸見皇上衝衝大怒,不似往日情態。


    深恐二人起爭執,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太上皇畢竟身子骨差,什麽時候死都可以,但萬萬不能跟皇上大吵一架後駕崩。


    氣死生父的罪名便是皇帝也扛不住,所以商鐸連忙起身跟上。


    他敢跟著皇上,其餘三人卻不敢,隻能麵麵相覷。


    然也不敢站起來,畢竟皇上走之前也沒叫起。


    但皇上既然不在,三人也不能一直傻跪著,於是就坐在了地上。


    可憐一位大將軍,兩位尚書,此時都隻能席地而坐。


    而這邊,皇上跟商鐸甫一踏進太上皇內室,就聽聞一聲喝罵“混賬,朕還沒死呢,你就敢抄甄家還不與朕跪了”


    皇上一口氣險些沒倒上來。


    他的聖旨剛蓋了印,估計皇城門還沒出去呢,太上皇這裏居然就知道了。


    皇上怒氣勃發,一時竟要學盧禦史一般,來一個鐵骨錚錚,竟不肯跪。


    商鐸見事不妙,冒著大不敬之罪,扯了扯皇上的衣袖,拉著他跪在太上皇榻前。


    太上皇命人扶他艱難坐起,唯一能動的一隻手顫顫巍巍先指了商鐸就罵道“你好大的膽子外戚當道,霍亂朝綱,滾到一旁去,朕日後再與你算賬”


    商鐸隻能叩拜謝罪。


    才多久不見,太上皇居然變成了這樣他也算是太上皇看著長大的,從前犯了什麽樣的過錯,太上皇也不過笑罵兩句土匪一般,仍是對待子侄的口吻。


    如今卻是真的就將他視為仇寇,幾乎要推出去斬了一般痛恨。


    可見太上皇心性之變。


    皇上見此,忍不住出聲痛臣甄應嘉之過,若說南安郡王府和周瓊還有戴罪立功的機會,那甄應嘉所行之事,流放三千裏真是都一點不虧。


    不是看在太上皇的麵子,皇上才不會容他押解進京,能當場斬立決。


    結果太上皇居然還不滿意,皇上隻覺得肺都氣炸了。


    商鐸見皇上臉色就知要遭,隻是太上皇在上麵虎視眈眈,他也不敢攔著皇上。


    所以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皇上裝了這麽多年的孫子,終於炸了不但慷慨陳詞曆數罪過,還硬剛太上皇,表示就是要辦甄應嘉


    更怒而表示,不光甄應嘉,甄家也別想跑“他敢侵吞軍餉,朕就抄了他的家,讓他都吐出來”


    太上皇何曾見過皇上這樣不恭敬的樣子,當即怒發衝冠。要是能動的話,肯定會上去親自踹這個逆子。


    然而偏生不能動。


    越是身不由己,太上皇越是怒火衝頭。一時居然抓起桌上剪燭花的銀剪子對著皇上就劈麵擲了過去。


    好在商鐸一直留心父子倆的舉動,見此簡直魂飛魄散,情急之下,顧不得僭越,直接伸手去抓那枚銀剪。


    掌心便被硬剪刺入,傷勢頗重深可見骨。


    登時鮮血汩汩湧出,淋漓一地,染紅了磨得光潔如鏡的泥金地麵。


    一時內室寂靜如死。


    半晌後,皇上才驚怒交加,瞠目結舌道“為了個罪臣,父皇居然要兒子的命”


    其實太上皇擲出後當即就後悔了,他不過是隨手抓了個物件。等自己發現是剪子也吃了一驚,有些悔意。


    但見皇上這種目眥欲裂的樣子,又怒道“君要臣死,父要子亡,本就是正道,你如此倒行逆施,難道朕還管不得你了嗎”


    然後又嗬斥商鐸道“天家之事,也是你一外臣能插手的”


    商鐸眉目肅然,俯身叩拜,雙手就按在自己流下的血泊中“臣芥子微塵,不敢有涉天家之事。然聖人之軀不可損。臣甘領太上皇責罰。”


    老聖人見鮮血滿地,實在是壯烈淒涼,一時也覺傷心疲憊,隻道“還不快都離了朕這裏甄應嘉之事,先將他提迴京城,不許傷他性命至於抄家,也待刑部和大理寺審過後再說。”


    皇上當真恨得雙目滴血今日這一鬧,太上皇的心腹舊臣們豈能不知。


    估計早就有人跟甄家通風報信了,到時候將財產轉移一番,等皇上再去抄家,估計隻剩個空殼子了


    然見太上皇已經決斷至此,商鐸在旁失血都失的臉色蒼白,皇上隻能咬牙起身,君臣兩個退了出去。


    至此,這一對天家父子已然彼此撕破臉麵,再不能轉圜。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108 14:05:5620200108 23:26: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糯香碎銀子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15483679 14瓶;、evania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清和縣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氣薰人欲破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氣薰人欲破禪並收藏紅樓之清和縣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