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木皇朝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太祖郭威去世,養子柴榮繼位稱帝,史稱世宗,而還沒等他把皇位暖熱,就有人上門“找麻煩”。
找麻煩的人,是建都太原的北劉開國皇帝劉崇,劉崇與柴榮的養父郭威有宿怨,但奈何技不如人,始終打不過人家。
而如今好不容易熬死了郭威,劉崇就意識到機會來了,趁著自己還能動彈,趕緊找郭木皇朝複仇,他認為郭木皇朝有喪事,天子新立,無力征戰,正是興兵滅郭木皇朝的好時機,他遣使與神遼帝國通好,自稱“侄皇帝”,乞求神遼帝國派兵合攻郭木。
一切準備就緒後,劉崇親率大軍,於當年二月,自晉陽出發,經團柏南下,最終駐兵於梁侯驛,而神遼帝國派大將,武定領主、政事令楊袞,帶領騎兵萬餘及步兵五六萬人,號稱十萬,到達晉陽,與北劉匯合。
而北劉主以張元徽為先鋒,領兵三萬。
兩軍聯合進逼澤、潞二州,郭木皇朝澤潞領主李筠穆令以兩千步騎抵禦聯軍,在太平驛被打敗。
聯軍乘勝包圍,除留少量部隊圍困潞州外,大部隊長驅南下澤州,企圖一舉滅亡郭木皇朝。
郭木世宗得到入犯警報,決定親征抵抗,親率郭木大軍北上太行,迎擊神遼帝國與北劉聯軍。
三月十日,郭木大軍從都城大梁出發,郭木世宗令李重進、白重讚為左翼,樊愛能、何徽為右翼,向訓、史彥超領精騎居中,與聯軍對峙,張永德領禁兵緊隨世宗。
而聯軍的部局是:北劉大將劉崇居中軍,將台設渠頭村;大將張元徽領左軍,將台居東,在高都鎮東嶺村;神遼帝國楊袞領右軍,將台居西,在巴公鎮宮莊村,陣容嚴整,擺出決戰的架勢。
麵對氣勢洶洶的入侵之敵,郭木大軍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在澤州境內建立了保證軍需供給的府庫和後勤管理機構,管理院。
郭木昭義領主李筠派部將穆令均率領兩千人馬迎擊北劉軍隊,自己率領主力在後麵紮營。
北劉前鋒都指揮使武寧領主張元徽設下埋伏,自己佯敗誘敵,結果穆令均中伏被殺,士卒折損了上千,李筠退迴潞州,憑城固守。
郭木世宗得到稟報,打算親自出征,但大臣們都認為皇帝剛剛即位,人心還未穩定,不宜親征,應該派下麵的將帥去抵禦。
但郭木世宗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劉崇趁我國大喪來進攻,必輕視我年少沒有經驗,一定會親自前來,想一舉吞並我國,我不能不親自出征。
宰相馮道與郭木世宗反複爭執,馮道認為:北劉主自晉州慘敗以後,必不敢再親自出征。
郭木世宗以聖唐太宗自比,而馮道不以為然。
郭木世宗下定決心親征,於是從京城開封統帥禁軍出發,在途中,禁軍控鶴都指揮使趙晁派人向郭木世宗進言,勸阻親征,郭木世宗大怒,將趙晁囚禁在懷州。
北劉主不知道郭木世宗敢親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堅固,一時難以攻取,就越過不攻,南下澤州,直取大梁。
北劉大軍的前鋒與郭木大軍在澤州的高平城以南相遇,被郭木大軍擊退,郭木世宗怕北劉大軍撤退,加緊前進。
北劉主在巴公原排開陣勢準備迎擊,自己親自率領中軍,張元徽率軍在東,楊袞率神遼騎兵在西,軍容極盛。
郭木大軍前鋒前進過快,河陽領主劉詞率領的後軍被落在後麵,麵對這種敵眾我寡的局麵,郭木大軍的將士難免懷有畏懼心理,而郭木世宗反而更加鎮定,堅定可克敵的決心,他命令白重讚與侍衛馬軍都虞侯李重進統率左軍在西,樊愛能、何徽統率右軍在東,向訓、史彥超率領精騎在中間列陣,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率領禁軍護衛皇帝,郭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掛,自己跨馬到陣前督戰,雙方都嚴陣以待。
北劉主看到郭木大軍人馬不多,認為不用神遼帝國的人馬,也可以擊敗郭木大軍,他對手下的將領說:“我用北劉大軍就可以擊敗郭木大軍,哪用得著神遼帝國大軍。今天不但要一舉擊敗郭木皇朝,還要讓神遼帝國看看我們北劉大軍的厲害。”
北劉的將領們,也都表示同意。
楊袞在陣前觀察了郭木大軍的陣勢和軍容,對北劉主說:“郭木大軍是強敵,不可貿然進攻。”
北劉主不以為然的說:“機不可失,將軍就不要再說了,且看我來破敵。”
楊袞沉默了,他想著,我倒看看你北劉怎麽破敵。
當時東北風很大,突然又轉為南風,北劉副樞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監李義向北劉主進言,勸北劉主出擊,而樞密直學士王得中認為風勢不利,不宜出擊,北劉主不聽,命東軍先進攻,張元徽親自率領千餘精騎衝擊郭木大軍的右軍。
郭木大軍的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本來就有怯戰心理,交戰不久,看到北劉大軍來勢很猛,抵擋不住,就率領騎兵率先逃走,郭木右軍被擊潰,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郭木世宗看到戰事緊急,郭木大軍瀕臨潰敗的邊緣,親自率領左右的親兵,冒著矢石出陣督戰。
未來的道宋太祖趙匡胤,當時還是郭木禁軍將領,他先招唿同伴向前衝鋒,又請張永德率軍從左翼出擊,自己率軍從右翼出擊,張永德同意,兩人各率領兩千人馬隨郭木世宗出擊。
趙匡胤身先士卒,迎敵血戰,主將奮勇,士卒更是拚死力戰,無不以一當百,北劉兵抵擋不住。
內殿直馬仁禹也激勵同伴進擊,他自己躍馬猛射,連斃數十敵軍,郭木大軍的士氣更加高漲。
殿前右番行首馬全義也率領部下幾百騎兵向前猛攻。
北劉主知道郭木世宗親自出戰,命人嘉獎張元徽,催促張元徽乘勝進攻,張元徽前進,戰馬被射倒,被郭木大軍斬殺,而北劉驍將張元徽被陣斬,北劉大軍士氣低落,郭木大軍乘著越來越大的南風,猛烈進攻,北劉軍大敗。
雖然北劉主親自揮舞旗幟,但也製止不住北劉軍的潰敗,楊袞看到郭木大軍如此驍勇,不敢救援,又恨北劉主不聽他的勸告,先率領神遼帝國騎兵撤退了。
而從戰場上潰敗的樊愛能、何徽率領潰軍一路搶劫輜重,散布謠言,並且企圖阻止郭木後軍劉詞的前進。
劉詞不聽,率軍前進,在黃昏時與前軍會合,當時北劉兵尚有兵萬餘人,隔山澗布陣,企圖抵抗,郭木大軍得到增援,又發起猛攻。
北劉大軍崩潰了,王延嗣被殺,郭木大軍一路追殺到澤州的高平城,北劉大軍士兵屍體布滿山穀,丟棄的軍資器械到處都是,另有數千北劉士兵投降。
北劉主僅僅率領百餘騎兵狼狽脫逃,高平大戰,郭木皇朝取得全勝。
高平之戰,烽煙暫息,這一戰,北劉主劉崇底褲都輸掉了,狼狽逃迴老巢太原,安排手下馬上加固城防,隨時準備郭木大軍來攻。
而郭木世宗柴榮靠著運氣和勇氣,一舉逆轉不利開局,反敗為勝,徹底穩住了己方局麵。
三月二十三,柴榮率軍向北抵達潞州,馬上以超高執行力開始了軍內整風運動。
首先,是如何處理倆王八蛋樊愛能和何徽,這倆人本來已經跑了,但後來聽說己方又勝了,不要臉帶著人又跑迴來了。
許多人可能很詫異,按我們正常人的思路,犯了這麽大的錯誤,你倆罪魁禍首還不趕緊跑,還敢迴來?
但人家明顯不是正常人的思路,人家是做過專門評估的:首先,對他們來說,侍衛親軍盤根錯節這麽多年,戰場上打不過就跑,在當時是兵油子們的常規操作,並沒有覺得做法有什麽不正常,以前也都是這麽幹的,在他們的思維中,皇帝得靠著他們。
其次,他們也沒地方跑,家屬們都還在帝都當人質呢,你們往哪跑,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再說,這麽多人都跑了,即使犯了錯誤,法不責眾,你一新上任領導,能把我們都處罰了?
綜上所述,倆人抱著慣性思維,帶著手下人又迴來了。
隻是沒想到,這一次的新領導,不按常理出牌了。
對這倆貨,柴榮很生氣,他很想砍了這倆人立威,但又有點猶豫,畢竟侍衛親軍存在這麽多年,老爹都處理不了,牽一發動全身,一旦處置不慎,逼反了這一支軍隊,不是鬧著玩的,如何處理他們,柴榮他不太好下這個決心。
三月二十五這一天,柴榮在營帳中躺著休息,恰好殿前軍首領張永德站在邊上,柴榮就把如何處理兩逃兵之事,諮詢張永德的意見。
可千萬不要以為柴榮是隨口一問,柴榮是想借此問,探探張永德的態度,畢竟想大刀闊斧的改組侍衛親軍,背後沒有殿前軍的絕對支持,是不好動手的。
張永德多機靈的人啊,立馬就領會了領導的意圖,堅定的站在了領導一邊,順道又捧了領導一把,道:“這幫人沒啥功勞,卻當了這麽大的官,現在戰場上臨陣跑路,差點把咱們都坑了,砍了他們是應該的,陛下您未來還要平定天下,如果不能嚴肅軍紀,人數再多,也不可能啊。”
柴榮聽得血脈噴張,把手邊枕頭都扔了,連聲說好!
決心下定,柴榮這次計劃搞一個大的,徹底整頓侍衛親軍,樊愛能、何徽連同他們的手下中高級將領大約70餘人,全部給抓了起來。
這是打算把侍衛親軍指揮係統連根給拔了,這得多大的決心。
不光要殺人,還要誅心,殺他們之前,柴榮詳細的告訴了他們該死的理由:“你們這群人,不是不能打,隻不過是想把我的腦袋,賣給劉崇領賞而已。”
說完,把他們全給砍了,砍完,考慮到何徽以前有點功勞,這迴也是被樊愛能騎兵給衝散的,多給了何徽一口棺材。
侍衛親軍的兵油子們,這一迴是徹底害怕了,新皇帝太狠了。
這件事情的嚴重程度,一個比喻比較直觀,一個單位的一把手,一次性把下級一半生產部門的中層正副職全給免了,想想對全公司的震撼有多大。
罰完了,還要賞,名單列了一長串,不少人直接從行伍之間,提拔為了中高層軍官,柴榮這就是明白的告訴郭木皇朝大軍:隻要踏踏實實跟著郭木皇朝,虧待不了你們,跟我混,不畫餅,實實在在的,才是最好的。
而後來的聖唐一族主角,道宋太祖趙匡胤,被殿前軍一把手張永德親自推薦,柴榮親自提拔為殿前軍都虞候,即殿前軍三把手,並兼領嚴州刺史,從此開啟了自己的青雲之路。
如何抓住絕境中的機會,趙匡胤給我們上了一課,但現在的他,還遠遠不是主角。
處理完內部問題,柴榮決定趁此機會,去捅捅劉崇的老巢,柴榮做了如下軍事部署安排:
東路命老丈人符彥卿為河東行營一把手,率步騎兩萬人,由潞州北攻晉陽。
西路由河中領主王彥超,領兵自晉州北上,兩軍呈鉗形,攻擊晉陽。
柴榮自領其餘軍隊,駐紮潞州。
柴榮本來沒太大的企圖,也沒指望能把北劉給滅了,畢竟也沒準備那麽多後勤輜重,隻是想著去探探虛實,嚇唬嚇唬老劉。
沒想到一入北劉境內,郭木大軍就像解放軍進了城,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王師,還紛紛哭訴劉崇這幫兔崽子不是人,薅羊毛把我們搞成非洲難民,我們給你們提供糧食,你們把我們解放了吧,再加上北劉南部一些州縣紛紛投降,形勢對郭木皇朝一片大好的局麵。
聽到前方匯報,看到民心如此,柴榮轉變了主意,想一舉拿下北劉。
周邊大臣紛紛勸阻,畢竟準備不充分,但柴榮是什麽人,反複意見都聽習慣了,一概不聽。
四月二十七日,柴榮從潞州出發,五月三日抵達晉陽城下督促各軍猛攻太原,郭木大軍士氣大盛,趙匡胤更是鶴立雞群,直衝到太原城下把城門給燒著了,自己左胳膊還中了幾箭,迴來裹裹傷就要再上,讓柴榮一把給拉住了。
可以了兄弟,你這太狠了!連這麽狠的柴榮都看不下去了,你說趙匡胤得有多狠。
但即便如此,太原城,仍巋然不動。
找麻煩的人,是建都太原的北劉開國皇帝劉崇,劉崇與柴榮的養父郭威有宿怨,但奈何技不如人,始終打不過人家。
而如今好不容易熬死了郭威,劉崇就意識到機會來了,趁著自己還能動彈,趕緊找郭木皇朝複仇,他認為郭木皇朝有喪事,天子新立,無力征戰,正是興兵滅郭木皇朝的好時機,他遣使與神遼帝國通好,自稱“侄皇帝”,乞求神遼帝國派兵合攻郭木。
一切準備就緒後,劉崇親率大軍,於當年二月,自晉陽出發,經團柏南下,最終駐兵於梁侯驛,而神遼帝國派大將,武定領主、政事令楊袞,帶領騎兵萬餘及步兵五六萬人,號稱十萬,到達晉陽,與北劉匯合。
而北劉主以張元徽為先鋒,領兵三萬。
兩軍聯合進逼澤、潞二州,郭木皇朝澤潞領主李筠穆令以兩千步騎抵禦聯軍,在太平驛被打敗。
聯軍乘勝包圍,除留少量部隊圍困潞州外,大部隊長驅南下澤州,企圖一舉滅亡郭木皇朝。
郭木世宗得到入犯警報,決定親征抵抗,親率郭木大軍北上太行,迎擊神遼帝國與北劉聯軍。
三月十日,郭木大軍從都城大梁出發,郭木世宗令李重進、白重讚為左翼,樊愛能、何徽為右翼,向訓、史彥超領精騎居中,與聯軍對峙,張永德領禁兵緊隨世宗。
而聯軍的部局是:北劉大將劉崇居中軍,將台設渠頭村;大將張元徽領左軍,將台居東,在高都鎮東嶺村;神遼帝國楊袞領右軍,將台居西,在巴公鎮宮莊村,陣容嚴整,擺出決戰的架勢。
麵對氣勢洶洶的入侵之敵,郭木大軍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在澤州境內建立了保證軍需供給的府庫和後勤管理機構,管理院。
郭木昭義領主李筠派部將穆令均率領兩千人馬迎擊北劉軍隊,自己率領主力在後麵紮營。
北劉前鋒都指揮使武寧領主張元徽設下埋伏,自己佯敗誘敵,結果穆令均中伏被殺,士卒折損了上千,李筠退迴潞州,憑城固守。
郭木世宗得到稟報,打算親自出征,但大臣們都認為皇帝剛剛即位,人心還未穩定,不宜親征,應該派下麵的將帥去抵禦。
但郭木世宗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劉崇趁我國大喪來進攻,必輕視我年少沒有經驗,一定會親自前來,想一舉吞並我國,我不能不親自出征。
宰相馮道與郭木世宗反複爭執,馮道認為:北劉主自晉州慘敗以後,必不敢再親自出征。
郭木世宗以聖唐太宗自比,而馮道不以為然。
郭木世宗下定決心親征,於是從京城開封統帥禁軍出發,在途中,禁軍控鶴都指揮使趙晁派人向郭木世宗進言,勸阻親征,郭木世宗大怒,將趙晁囚禁在懷州。
北劉主不知道郭木世宗敢親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堅固,一時難以攻取,就越過不攻,南下澤州,直取大梁。
北劉大軍的前鋒與郭木大軍在澤州的高平城以南相遇,被郭木大軍擊退,郭木世宗怕北劉大軍撤退,加緊前進。
北劉主在巴公原排開陣勢準備迎擊,自己親自率領中軍,張元徽率軍在東,楊袞率神遼騎兵在西,軍容極盛。
郭木大軍前鋒前進過快,河陽領主劉詞率領的後軍被落在後麵,麵對這種敵眾我寡的局麵,郭木大軍的將士難免懷有畏懼心理,而郭木世宗反而更加鎮定,堅定可克敵的決心,他命令白重讚與侍衛馬軍都虞侯李重進統率左軍在西,樊愛能、何徽統率右軍在東,向訓、史彥超率領精騎在中間列陣,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率領禁軍護衛皇帝,郭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掛,自己跨馬到陣前督戰,雙方都嚴陣以待。
北劉主看到郭木大軍人馬不多,認為不用神遼帝國的人馬,也可以擊敗郭木大軍,他對手下的將領說:“我用北劉大軍就可以擊敗郭木大軍,哪用得著神遼帝國大軍。今天不但要一舉擊敗郭木皇朝,還要讓神遼帝國看看我們北劉大軍的厲害。”
北劉的將領們,也都表示同意。
楊袞在陣前觀察了郭木大軍的陣勢和軍容,對北劉主說:“郭木大軍是強敵,不可貿然進攻。”
北劉主不以為然的說:“機不可失,將軍就不要再說了,且看我來破敵。”
楊袞沉默了,他想著,我倒看看你北劉怎麽破敵。
當時東北風很大,突然又轉為南風,北劉副樞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監李義向北劉主進言,勸北劉主出擊,而樞密直學士王得中認為風勢不利,不宜出擊,北劉主不聽,命東軍先進攻,張元徽親自率領千餘精騎衝擊郭木大軍的右軍。
郭木大軍的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本來就有怯戰心理,交戰不久,看到北劉大軍來勢很猛,抵擋不住,就率領騎兵率先逃走,郭木右軍被擊潰,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郭木世宗看到戰事緊急,郭木大軍瀕臨潰敗的邊緣,親自率領左右的親兵,冒著矢石出陣督戰。
未來的道宋太祖趙匡胤,當時還是郭木禁軍將領,他先招唿同伴向前衝鋒,又請張永德率軍從左翼出擊,自己率軍從右翼出擊,張永德同意,兩人各率領兩千人馬隨郭木世宗出擊。
趙匡胤身先士卒,迎敵血戰,主將奮勇,士卒更是拚死力戰,無不以一當百,北劉兵抵擋不住。
內殿直馬仁禹也激勵同伴進擊,他自己躍馬猛射,連斃數十敵軍,郭木大軍的士氣更加高漲。
殿前右番行首馬全義也率領部下幾百騎兵向前猛攻。
北劉主知道郭木世宗親自出戰,命人嘉獎張元徽,催促張元徽乘勝進攻,張元徽前進,戰馬被射倒,被郭木大軍斬殺,而北劉驍將張元徽被陣斬,北劉大軍士氣低落,郭木大軍乘著越來越大的南風,猛烈進攻,北劉軍大敗。
雖然北劉主親自揮舞旗幟,但也製止不住北劉軍的潰敗,楊袞看到郭木大軍如此驍勇,不敢救援,又恨北劉主不聽他的勸告,先率領神遼帝國騎兵撤退了。
而從戰場上潰敗的樊愛能、何徽率領潰軍一路搶劫輜重,散布謠言,並且企圖阻止郭木後軍劉詞的前進。
劉詞不聽,率軍前進,在黃昏時與前軍會合,當時北劉兵尚有兵萬餘人,隔山澗布陣,企圖抵抗,郭木大軍得到增援,又發起猛攻。
北劉大軍崩潰了,王延嗣被殺,郭木大軍一路追殺到澤州的高平城,北劉大軍士兵屍體布滿山穀,丟棄的軍資器械到處都是,另有數千北劉士兵投降。
北劉主僅僅率領百餘騎兵狼狽脫逃,高平大戰,郭木皇朝取得全勝。
高平之戰,烽煙暫息,這一戰,北劉主劉崇底褲都輸掉了,狼狽逃迴老巢太原,安排手下馬上加固城防,隨時準備郭木大軍來攻。
而郭木世宗柴榮靠著運氣和勇氣,一舉逆轉不利開局,反敗為勝,徹底穩住了己方局麵。
三月二十三,柴榮率軍向北抵達潞州,馬上以超高執行力開始了軍內整風運動。
首先,是如何處理倆王八蛋樊愛能和何徽,這倆人本來已經跑了,但後來聽說己方又勝了,不要臉帶著人又跑迴來了。
許多人可能很詫異,按我們正常人的思路,犯了這麽大的錯誤,你倆罪魁禍首還不趕緊跑,還敢迴來?
但人家明顯不是正常人的思路,人家是做過專門評估的:首先,對他們來說,侍衛親軍盤根錯節這麽多年,戰場上打不過就跑,在當時是兵油子們的常規操作,並沒有覺得做法有什麽不正常,以前也都是這麽幹的,在他們的思維中,皇帝得靠著他們。
其次,他們也沒地方跑,家屬們都還在帝都當人質呢,你們往哪跑,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再說,這麽多人都跑了,即使犯了錯誤,法不責眾,你一新上任領導,能把我們都處罰了?
綜上所述,倆人抱著慣性思維,帶著手下人又迴來了。
隻是沒想到,這一次的新領導,不按常理出牌了。
對這倆貨,柴榮很生氣,他很想砍了這倆人立威,但又有點猶豫,畢竟侍衛親軍存在這麽多年,老爹都處理不了,牽一發動全身,一旦處置不慎,逼反了這一支軍隊,不是鬧著玩的,如何處理他們,柴榮他不太好下這個決心。
三月二十五這一天,柴榮在營帳中躺著休息,恰好殿前軍首領張永德站在邊上,柴榮就把如何處理兩逃兵之事,諮詢張永德的意見。
可千萬不要以為柴榮是隨口一問,柴榮是想借此問,探探張永德的態度,畢竟想大刀闊斧的改組侍衛親軍,背後沒有殿前軍的絕對支持,是不好動手的。
張永德多機靈的人啊,立馬就領會了領導的意圖,堅定的站在了領導一邊,順道又捧了領導一把,道:“這幫人沒啥功勞,卻當了這麽大的官,現在戰場上臨陣跑路,差點把咱們都坑了,砍了他們是應該的,陛下您未來還要平定天下,如果不能嚴肅軍紀,人數再多,也不可能啊。”
柴榮聽得血脈噴張,把手邊枕頭都扔了,連聲說好!
決心下定,柴榮這次計劃搞一個大的,徹底整頓侍衛親軍,樊愛能、何徽連同他們的手下中高級將領大約70餘人,全部給抓了起來。
這是打算把侍衛親軍指揮係統連根給拔了,這得多大的決心。
不光要殺人,還要誅心,殺他們之前,柴榮詳細的告訴了他們該死的理由:“你們這群人,不是不能打,隻不過是想把我的腦袋,賣給劉崇領賞而已。”
說完,把他們全給砍了,砍完,考慮到何徽以前有點功勞,這迴也是被樊愛能騎兵給衝散的,多給了何徽一口棺材。
侍衛親軍的兵油子們,這一迴是徹底害怕了,新皇帝太狠了。
這件事情的嚴重程度,一個比喻比較直觀,一個單位的一把手,一次性把下級一半生產部門的中層正副職全給免了,想想對全公司的震撼有多大。
罰完了,還要賞,名單列了一長串,不少人直接從行伍之間,提拔為了中高層軍官,柴榮這就是明白的告訴郭木皇朝大軍:隻要踏踏實實跟著郭木皇朝,虧待不了你們,跟我混,不畫餅,實實在在的,才是最好的。
而後來的聖唐一族主角,道宋太祖趙匡胤,被殿前軍一把手張永德親自推薦,柴榮親自提拔為殿前軍都虞候,即殿前軍三把手,並兼領嚴州刺史,從此開啟了自己的青雲之路。
如何抓住絕境中的機會,趙匡胤給我們上了一課,但現在的他,還遠遠不是主角。
處理完內部問題,柴榮決定趁此機會,去捅捅劉崇的老巢,柴榮做了如下軍事部署安排:
東路命老丈人符彥卿為河東行營一把手,率步騎兩萬人,由潞州北攻晉陽。
西路由河中領主王彥超,領兵自晉州北上,兩軍呈鉗形,攻擊晉陽。
柴榮自領其餘軍隊,駐紮潞州。
柴榮本來沒太大的企圖,也沒指望能把北劉給滅了,畢竟也沒準備那麽多後勤輜重,隻是想著去探探虛實,嚇唬嚇唬老劉。
沒想到一入北劉境內,郭木大軍就像解放軍進了城,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王師,還紛紛哭訴劉崇這幫兔崽子不是人,薅羊毛把我們搞成非洲難民,我們給你們提供糧食,你們把我們解放了吧,再加上北劉南部一些州縣紛紛投降,形勢對郭木皇朝一片大好的局麵。
聽到前方匯報,看到民心如此,柴榮轉變了主意,想一舉拿下北劉。
周邊大臣紛紛勸阻,畢竟準備不充分,但柴榮是什麽人,反複意見都聽習慣了,一概不聽。
四月二十七日,柴榮從潞州出發,五月三日抵達晉陽城下督促各軍猛攻太原,郭木大軍士氣大盛,趙匡胤更是鶴立雞群,直衝到太原城下把城門給燒著了,自己左胳膊還中了幾箭,迴來裹裹傷就要再上,讓柴榮一把給拉住了。
可以了兄弟,你這太狠了!連這麽狠的柴榮都看不下去了,你說趙匡胤得有多狠。
但即便如此,太原城,仍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