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秋,愛因斯坦通過了畢業考試,拿到了大學文憑。雖然分數已經相當不錯了,而且還有優秀研究者的名聲,但愛因斯坦沒有被留在大學裏。從此,愛因斯坦開始了漫長的求職道路。


    為了尋求一份固定的工作,愛因斯坦決定加入瑞士國籍,以取得合法身份。1901年2月,他花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迴答了有關祖輩們健康和性格的問題,並向當局保證不酗酒之後,才獲得了瑞士國籍。


    愛因斯坦迴到住在意大利的父母家中。半年過去了,可是,工作還是沒有著落。待業的時光裏,愛因斯坦寫了一篇論文《由毛細血管現象得出的推論》,寄往萊比錫。


    愛因斯坦也想到了在意大利碰碰運氣,可是,在米蘭,愛因斯坦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想到自己對於意大利來說,已經算是外國人了。經過仔細考慮,他還是返迴了蘇黎世。


    失業的窘境讓愛因斯坦十分焦心,他幾乎跌到了人生的穀底。絕望之餘,他竟然異想天開,想向德國偉大的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求助。


    我的作文素材


    愛因斯坦不是個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


    因為奧斯特瓦爾德曾經力排眾議,在瑞典化學家阿倫利烏斯最困難時給予過巨大的幫助,才使其有了日後的輝煌業績。奧斯特瓦爾德曾因這件事被譽為“科學伯樂”。


    愛因斯坦心裏想,也許這位“科學伯樂”能發現我這匹“千裏馬”哩!於是,他就在1901年3月19日給奧斯特瓦爾德寫了一封信。


    可以想象,愛因斯坦寫出這樣的信是出於怎樣的無奈,並且生活的挫敗也使他改變了那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麽想的性格。


    但這位“伯樂”卻沒有給愛因斯坦迴信,這讓愛因斯坦非常失望,卻又有些不甘心。4月3日他又給奧斯特瓦爾德寄了一張明信片,心想既然對方不迴信,再寫信去就顯得有點死乞白賴,讓人瞧不起。於是,他找了個借口,在明信片上說上次寫信可能忘了寫迴信地址,因此這次是特意告訴他地址的。


    我的作文素材


    愛因斯坦遇到了挫折,會積極想辦法解決。


    可是,奧斯特瓦爾德仍然沒有迴信。恐怕這位奧斯特瓦爾德教授不會想到,9年之後,愛因斯坦將和他一起在日內瓦接受名譽博士學位,而且自己會第一個提議愛因斯坦為諾貝爾獎獲獎人。


    萬般無奈中,愛因斯坦又向荷蘭的萊頓大學卡未林·昂內斯教授求助。這次他考慮得更細致,除了寄上論文,還附了一張寫好自己地址並貼滿往返郵票的明信片。可是,這張往返的明信片也是一去不返。愛因斯坦的心裏很不好受。


    父親深深同情愛因斯坦的處境,他明白失望的情緒已經深深地刺傷了兒子的自尊心,再這樣下去,也許會徹底毀了他的前程。雖然他貧病交加,也不熟悉科學界的情形,但出於深沉的父愛,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幫兒子一把。於是,他在愛因斯坦給奧斯特瓦爾德發出第二封信後的第十天,也提筆給奧斯特瓦爾德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教授:


    請原諒我是這樣的一個父親,為了兒子的前途竟貿然給您寫信……由於我兒子尊崇您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我才敢於請求您讀一讀我兒子的論文,並請求您寫幾個字鼓勵他一下,以使他恢複對工作及生活的信心。如果您有可能替他謀得一個助教的職位,我將感恩不已。我再次請求您原諒我的冒昧,而且希望您不要讓我兒子知道我給您寫了信。


    可憐的父親,偉大的父親!誰讀了這封信能不被父親對愛因斯坦的深情摯愛所感動呢!但是,不知是奧斯特瓦爾德沒收到這封信,還是看了仍然不為所動,愛因斯坦沒有收到任何迴信,更不用說什麽鼓勵和幫助了。


    我的作文素材


    愛因斯坦跟大多數成功名人一樣,曆經坎坷,屢遇挫折。


    終於有一天,愛因斯坦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叫溫特圖爾的小鎮上的一所中學技校正在招聘臨時教員。


    愛因斯坦趕到了溫特圖爾小鎮,原來這裏離蘇黎世城不遠。這個小鎮是窮人區,到處是工廠的大煙囪。技校的校長也不看檔案,隻說代課期半年,愛因斯坦當即答應了。因為這畢竟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需要靠這份工作養活自己。


    愛因斯坦教的是機械製圖課。當他走進教室的時候,站起來一屋子的年輕工人,這些人的年紀都比他大。


    愛因斯坦還了禮,攤開認真準備的授課筆記,在黑板上寫下“第一課”。刹那間,教室裏便充滿了“沙沙沙”的做筆記聲。


    麵對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愛因斯坦的眼角濕潤了。


    沒過多長時間,這位小弟弟般的老師,以他的淵博學識獲得了學生們的尊重。連他在黑板上書寫時老是要提褲子這個習慣動作,也被當成是一種風度。每天,工人們還主動替他準備午餐。


    6個月時間一晃而過,正式老師來了,愛因斯坦要走了,學生們送了一程又一程。


    半路上,技校校長騎馬追了上來。校長說:“我們這裏還沒有像您這麽受歡迎的老師。愛因斯坦先生,如果您願意的話,請拿上這封信,去萊茵河邊的沙夫豪森吧,那裏有我的親戚。”


    也許是有感於找工作的艱辛,也許是因為萊茵河的對麵就是德國,對故鄉總有一些依戀感,愛因斯坦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次推薦,轉身去了沙夫豪森。


    技校校長的親戚很客氣,他是一家住宿學校的宿舍管理員,這兒有幾個學生需要課外補習,愛因斯坦暫時安下心來,在這裏當起了家教老師。


    但是,愛因斯坦和他的老板雅科巴·紐易莎對教學的觀點和目的不一致。這位補習老師所表現出來的判斷獨立性和自主性使紐易莎感到非常不滿,於是,他很快就被解雇了。


    我的一句話感受


    愛因斯坦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擊倒,他是個堅強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因斯坦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井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井才並收藏愛因斯坦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