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謝懷遠的意思,哪怕謝沛是隨便說出一個他身邊丫鬟、婆子的名字來,這件事情也好處理。
哪家不是這樣,主子小爺做錯了事情,必都是那些惡毒的身邊人教的。否則一個好好的孩子,哪裏就能想到這麽惡毒的話呢。
更何況,三老爺是想,這家是大太太當的,他早就知道她應該是在李姨娘的屋子裏安插了眼線,以前沒管,不過是料定了她不敢,也掀不起什麽風浪來。這府裏未來的當家原是二房,可二房一家都在朔北呢,大太太沒事找事才對他三房使壞。
可如今看來,卻真是他太大意了。不過也好,正趁這次機會把大太太牽扯進來,就算謝沛招出的人不是大太太的,他也能讓那人成為大太太的。到時不僅能把自己摘出來,還能把大太太撂到裏頭。
卻不料謝沛趴在地上抽噎半天,最後竟吞吞吐吐地道:“是……是五妹妹這樣說的……”
三老爺一聽,差點沒跟老太太一樣厥倒過去。這次是真恨不得要弄死謝沛了,他怎麽就能養出這麽一個蠢鈍如豬的兒子來呢。三老爺十分想不明白。
老太太卻像是找到了禍害的根源,抬手一指梅園的方向。“我就知道必是那賤人教壞了我好好的一個孫兒。當初就是連我身邊的丫鬟也敢謀劃,今天又來作踐我的兩個孫兒。真是……真是禍家之源!”老太太這罵的,自然就是謝沛和淑毓的生母李姨娘了,兩個兒女都這樣,做親娘的怎麽可能脫得了幹係。
老太太如今也後悔,當初怎麽就沒有強硬些,讓三太太來撫養謝沛和淑毓。又想起來,那時候三太太還因為謝沛這個庶長子的出生鬧著別扭,哪裏肯養育謝沛,心裏就不禁把三太太也一起怪了,覺得她沒有盡到做嫡母的責任。
可如今說什麽也晚了。謝沛的話都已經出口,謝朔還在那劈裏啪啦地掉眼淚呢。
老太太也顧不得心口還憋得難受,趕緊一把將謝朔攬進了懷裏,“我的乖孫,這事是你二哥不好,他胡說八道,快趕緊別信他。你看你三叔叔已經打了他了,他再也不敢了。”
謝朔雖滿心不屑,卻還是用袖子擦了擦了眼睛,乖巧點頭,“嗯。”實在是他哭得也很辛苦,能停下來還是趕緊停下來吧。
就算暫時安撫了謝朔,老太太也是心中犯愁。本來以為這不過是兩個小兒的口角爭鬥,雖動了手,不過各打五十大板也就罷了。按理,謝朔是弟弟,不該跟哥哥動手,可他才六歲年紀,又喪父,就是錯在他身上,都要先究謝沛一個不友愛兄弟,沒有兄長風範。
現在呢,謝沛這樣的話一說出來,哪還隻是兄弟不合這般簡單。可要狠罰謝沛,老太太心裏到底是不舍的。
這又跟北毓與淑毓不同。兩個都是親孫女,可一個是嫡,一個是庶,差別先就出來了。更何況如今二房兒子兒媳俱歿,北毓代表的直接就是二房。哪是輕易動得的。
謝朔和謝沛,看似一樣,也是一個嫡孫,一個庶孫,可實際卻大大不同。謝沛作為三老爺唯一的兒子,差的不過是一個稱唿而已,在老太太心中,那就是三老爺一脈的獨苗了。
更何況,謝沛到底是她看著長大的,多年來作為唯一的親孫留在身邊,那感情又怎是旁人可輕易能比。
要罰謝沛,老太太是一萬萬個不肯的,可就這麽算了,或隨便拿個姨娘或庶女出來頂事,那豈不是在欺負二房沒人!
也是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北毓姐弟迴來,她就在想方設法給兩人撐腰,可最後卻是她自小寵到大的孫子,在給她沒臉。
老太太歎了口氣,還是一手攬著謝朔,另一隻手卻伸往北毓的方向,“北丫頭啊……”握住北毓的手,老太太也心酸得想哭。若自己二兒子還活著,她哪用這般左右為難。
北毓坐到老太太身邊,先掏了帕子給老人家拭淚,然後才淡淡道:“祖母不必太過介懷,二哥還年輕,一時說錯了話也是有的。”
老太太臉上一熱,知道北毓這是看穿了她的心思,想著大事化小。可小姑娘自己才十三歲呢,卻要為年長一歲的哥哥開脫,這也讓老太太羞愧難當。
誰知北毓下句話卻猛地一轉,“二哥雖其情可免,然朔哥兒乃我謝家宗孫,若能讓人如此編排,豈不是要斷我一族根基。還望祖母有所決斷才是。”
老太太原隻是想著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都不想傷著。即到聽見“宗孫”二字,才陡然一驚。
按謝家族規,非直係嫡子不得繼宗子之位,非直係嫡孫不得享宗孫之名,若直係無嫡子的,就要過繼旁支中關係最近的一脈中的嫡長子來繼承宗子之位。
這就是說,這侯府的爵位雖可任謝侯爺隨便傳給哪個子孫,可族長之位,卻是要麽傳給三老爺,要麽傳給謝朔。若是傳給三老爺,那三老爺沒有嫡子,就必要從旁支有兩個以上兒子的家裏過繼來一個。到時候,不僅是等於把這族長之位給了出去,這過繼來的兒子,還占了嫡子的名額,是能名正言順繼承這侯府的。
老太太從前隻想到了自己家裏的爵位,卻從沒想過宗族的事情,如今被北毓提醒,臉上的表情立時複雜起來。
一直篤定可輕易處理的事情,突然變成了一團亂麻,老太太一時間連處置眼下這段糾紛的精力都被抽沒了。
就連三老爺也是一臉呆滯,他也忽略這一點了……
其實,大家都忽略這一點了。
老太太再也沒有力氣顧及眼前的事情了。她看著謝沛的眼神,都由原本的疼愛變為了複雜。這怎麽就不是個嫡孫呢……怎麽就不是呢……
原本想要保著謝沛,把錯都推到別人身上的心也沒有了,老太太乏力地一揮手,下達了最後的處理意見,“李姨娘為人惡毒,教導子女無方,送到莊子上反省。謝淑毓繼續關著,謝沛去跪祠堂,跪滿十二個時辰。以後這兩人都由老三家的教養。”
然後,就把所有人都趕了迴去。
甚至理智上知道,該同北毓說說話,寬解寬解她的,這時候也沒有心情了。隻叫了人去尋錢媽媽過來。
﹡﹡
大太太一迴到自己的屋子,就將人都遣出去了,一個人坐在炕沿上,一隻胳膊支在炕桌,手握成拳撐著下巴。她的臉正對著燭光,眼瞼微微下垂,臉上的表情沉靜似水。雖然屋子裏燈火明亮,廖氏卻像是要沉入黑暗裏似的。
她是真地沒有想到,謝北毓一個看著安安靜靜的小姑娘,竟能用一句話就把整個場麵攪亂。
其實三老爺隱約的懷疑,並沒有錯誤,的確是她派人故意挑撥了謝沛,讓他到謝朔麵前去說那些話的。隻不過她的眼線,不是在謝沛身邊,而是在五姑娘謝淑毓房裏。
這還是原先為了看著李姨娘才布下來的。李姨娘這個人,實在是恃寵而驕,又沒有成算,連三太太對她管家一事都沒有什麽異議了,李姨娘卻成天想著要給她惹出點事兒來。
事實上,大太太對於是否能夠管家也並沒有那麽執著,她又不指著能靠著管家的權力撈取好處,何苦非得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她願不願意管是一迴事情,若有人想給她使絆子,那可就是另一迴事了。
連廖氏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初無意布下的眼線,如今竟會起到這樣的作用。
隻能說,謝懷安的去世,真地是改變了太多太多人既定的命運。
就如廖氏。
本來,她是從未想過打這世子之位的主意的。
甚至,她會嫁到謝家,都不是為了大老爺謝懷德,而是為了有著謝懷安在的寧遠侯府。
大太太的娘家,是累世的皇商,說一句富可敵國也不為過的。可“富可敵國”,不過聽著好聽。史上最富可敵國的石崇最後如何了呢,別說是一綠珠,最後不是連自己都沒有保住嗎?
若沒有權勢作為保障,那錢財就是最大的負累。
懷璧其罪的道理,是小孩子都知道的。
正是為了給廖家尋一個靠山,大太太才會嫁入寧遠侯府。不過就是看中了謝懷安的人品和才學,覺得有謝懷安在,寧遠侯府就不會倒,而他們廖家也會有一個堅實的依靠。否則,廖氏何苦要帶著大批的嫁妝來給謝懷德這樣一個一事無成的庶子做續弦。
可謝懷安一去,一切就都變了。不說寧遠侯府會如何,隻說他們這一小家,不論日後是謝懷遠還是謝朔繼承了侯府,他們定會在第一時間被分出去。前者是個根本就不會顧念兄弟之情的,哪會照顧謝懷德這個庶兄。而後者則是侄子,本來也就沒有大伯依靠著侄子過活的。一旦分家,從謝懷義一支就能知道,那就將是天差地別的改變。
除非……大老爺謝懷德能夠成為世子。
若謝懷安還在,廖氏自然不會、也不敢做如此想頭。然而老太爺和老太太可不一樣,對於老太太來說,最愛的兒子是長子謝懷安,最寵的兒子卻是幼子謝懷遠。大兒子去了,自然由小兒子來繼承爵位。可對老太爺來說,不論長子幼子,嫡子庶子,除了謝懷安以外,他就沒把誰當成親生兒子!
而這爵位最後的歸屬,是由老太爺決定的,可不是老太太。這樣,怎麽就能說大老爺沒有一爭之地?
當然,若大老爺急慌慌地跳出來,那當然不行。
最好,就是先讓二房和三房鬥起來。
讓老太爺看看,他還在呢,三房就敢這麽對二房了,他若真把爵位傳給謝懷遠,那將來三房得被欺負成什麽樣?
拜三房一雙兒女所賜,大太太的計劃可謂是進行順利。
隻是沒想到,今日北毓的一句話就立時扭轉了乾坤。
大太太這時才想到,她真地是想漏了,恐怕三老爺也想漏了,就算能夠襲爵,可大房是天然不具有能夠成為宗子的資格,而三房也缺了一個嫡子。
但這件事情,他們想漏了,可身為謝家族長的侯爺難道會想漏嗎?
大太太突然覺得,這件事情她該重新謀劃了。
就在大太太沉思時,大老爺謝懷德一陣風般地衝進屋子,四仰八叉地往炕上一攤,然後兩隻腳互相蹭了兩下,把鞋子踢出去了,仿佛中舉了似地向大太太說道:“我終於給東丫頭相到好女婿了!”
哪家不是這樣,主子小爺做錯了事情,必都是那些惡毒的身邊人教的。否則一個好好的孩子,哪裏就能想到這麽惡毒的話呢。
更何況,三老爺是想,這家是大太太當的,他早就知道她應該是在李姨娘的屋子裏安插了眼線,以前沒管,不過是料定了她不敢,也掀不起什麽風浪來。這府裏未來的當家原是二房,可二房一家都在朔北呢,大太太沒事找事才對他三房使壞。
可如今看來,卻真是他太大意了。不過也好,正趁這次機會把大太太牽扯進來,就算謝沛招出的人不是大太太的,他也能讓那人成為大太太的。到時不僅能把自己摘出來,還能把大太太撂到裏頭。
卻不料謝沛趴在地上抽噎半天,最後竟吞吞吐吐地道:“是……是五妹妹這樣說的……”
三老爺一聽,差點沒跟老太太一樣厥倒過去。這次是真恨不得要弄死謝沛了,他怎麽就能養出這麽一個蠢鈍如豬的兒子來呢。三老爺十分想不明白。
老太太卻像是找到了禍害的根源,抬手一指梅園的方向。“我就知道必是那賤人教壞了我好好的一個孫兒。當初就是連我身邊的丫鬟也敢謀劃,今天又來作踐我的兩個孫兒。真是……真是禍家之源!”老太太這罵的,自然就是謝沛和淑毓的生母李姨娘了,兩個兒女都這樣,做親娘的怎麽可能脫得了幹係。
老太太如今也後悔,當初怎麽就沒有強硬些,讓三太太來撫養謝沛和淑毓。又想起來,那時候三太太還因為謝沛這個庶長子的出生鬧著別扭,哪裏肯養育謝沛,心裏就不禁把三太太也一起怪了,覺得她沒有盡到做嫡母的責任。
可如今說什麽也晚了。謝沛的話都已經出口,謝朔還在那劈裏啪啦地掉眼淚呢。
老太太也顧不得心口還憋得難受,趕緊一把將謝朔攬進了懷裏,“我的乖孫,這事是你二哥不好,他胡說八道,快趕緊別信他。你看你三叔叔已經打了他了,他再也不敢了。”
謝朔雖滿心不屑,卻還是用袖子擦了擦了眼睛,乖巧點頭,“嗯。”實在是他哭得也很辛苦,能停下來還是趕緊停下來吧。
就算暫時安撫了謝朔,老太太也是心中犯愁。本來以為這不過是兩個小兒的口角爭鬥,雖動了手,不過各打五十大板也就罷了。按理,謝朔是弟弟,不該跟哥哥動手,可他才六歲年紀,又喪父,就是錯在他身上,都要先究謝沛一個不友愛兄弟,沒有兄長風範。
現在呢,謝沛這樣的話一說出來,哪還隻是兄弟不合這般簡單。可要狠罰謝沛,老太太心裏到底是不舍的。
這又跟北毓與淑毓不同。兩個都是親孫女,可一個是嫡,一個是庶,差別先就出來了。更何況如今二房兒子兒媳俱歿,北毓代表的直接就是二房。哪是輕易動得的。
謝朔和謝沛,看似一樣,也是一個嫡孫,一個庶孫,可實際卻大大不同。謝沛作為三老爺唯一的兒子,差的不過是一個稱唿而已,在老太太心中,那就是三老爺一脈的獨苗了。
更何況,謝沛到底是她看著長大的,多年來作為唯一的親孫留在身邊,那感情又怎是旁人可輕易能比。
要罰謝沛,老太太是一萬萬個不肯的,可就這麽算了,或隨便拿個姨娘或庶女出來頂事,那豈不是在欺負二房沒人!
也是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北毓姐弟迴來,她就在想方設法給兩人撐腰,可最後卻是她自小寵到大的孫子,在給她沒臉。
老太太歎了口氣,還是一手攬著謝朔,另一隻手卻伸往北毓的方向,“北丫頭啊……”握住北毓的手,老太太也心酸得想哭。若自己二兒子還活著,她哪用這般左右為難。
北毓坐到老太太身邊,先掏了帕子給老人家拭淚,然後才淡淡道:“祖母不必太過介懷,二哥還年輕,一時說錯了話也是有的。”
老太太臉上一熱,知道北毓這是看穿了她的心思,想著大事化小。可小姑娘自己才十三歲呢,卻要為年長一歲的哥哥開脫,這也讓老太太羞愧難當。
誰知北毓下句話卻猛地一轉,“二哥雖其情可免,然朔哥兒乃我謝家宗孫,若能讓人如此編排,豈不是要斷我一族根基。還望祖母有所決斷才是。”
老太太原隻是想著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都不想傷著。即到聽見“宗孫”二字,才陡然一驚。
按謝家族規,非直係嫡子不得繼宗子之位,非直係嫡孫不得享宗孫之名,若直係無嫡子的,就要過繼旁支中關係最近的一脈中的嫡長子來繼承宗子之位。
這就是說,這侯府的爵位雖可任謝侯爺隨便傳給哪個子孫,可族長之位,卻是要麽傳給三老爺,要麽傳給謝朔。若是傳給三老爺,那三老爺沒有嫡子,就必要從旁支有兩個以上兒子的家裏過繼來一個。到時候,不僅是等於把這族長之位給了出去,這過繼來的兒子,還占了嫡子的名額,是能名正言順繼承這侯府的。
老太太從前隻想到了自己家裏的爵位,卻從沒想過宗族的事情,如今被北毓提醒,臉上的表情立時複雜起來。
一直篤定可輕易處理的事情,突然變成了一團亂麻,老太太一時間連處置眼下這段糾紛的精力都被抽沒了。
就連三老爺也是一臉呆滯,他也忽略這一點了……
其實,大家都忽略這一點了。
老太太再也沒有力氣顧及眼前的事情了。她看著謝沛的眼神,都由原本的疼愛變為了複雜。這怎麽就不是個嫡孫呢……怎麽就不是呢……
原本想要保著謝沛,把錯都推到別人身上的心也沒有了,老太太乏力地一揮手,下達了最後的處理意見,“李姨娘為人惡毒,教導子女無方,送到莊子上反省。謝淑毓繼續關著,謝沛去跪祠堂,跪滿十二個時辰。以後這兩人都由老三家的教養。”
然後,就把所有人都趕了迴去。
甚至理智上知道,該同北毓說說話,寬解寬解她的,這時候也沒有心情了。隻叫了人去尋錢媽媽過來。
﹡﹡
大太太一迴到自己的屋子,就將人都遣出去了,一個人坐在炕沿上,一隻胳膊支在炕桌,手握成拳撐著下巴。她的臉正對著燭光,眼瞼微微下垂,臉上的表情沉靜似水。雖然屋子裏燈火明亮,廖氏卻像是要沉入黑暗裏似的。
她是真地沒有想到,謝北毓一個看著安安靜靜的小姑娘,竟能用一句話就把整個場麵攪亂。
其實三老爺隱約的懷疑,並沒有錯誤,的確是她派人故意挑撥了謝沛,讓他到謝朔麵前去說那些話的。隻不過她的眼線,不是在謝沛身邊,而是在五姑娘謝淑毓房裏。
這還是原先為了看著李姨娘才布下來的。李姨娘這個人,實在是恃寵而驕,又沒有成算,連三太太對她管家一事都沒有什麽異議了,李姨娘卻成天想著要給她惹出點事兒來。
事實上,大太太對於是否能夠管家也並沒有那麽執著,她又不指著能靠著管家的權力撈取好處,何苦非得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她願不願意管是一迴事情,若有人想給她使絆子,那可就是另一迴事了。
連廖氏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初無意布下的眼線,如今竟會起到這樣的作用。
隻能說,謝懷安的去世,真地是改變了太多太多人既定的命運。
就如廖氏。
本來,她是從未想過打這世子之位的主意的。
甚至,她會嫁到謝家,都不是為了大老爺謝懷德,而是為了有著謝懷安在的寧遠侯府。
大太太的娘家,是累世的皇商,說一句富可敵國也不為過的。可“富可敵國”,不過聽著好聽。史上最富可敵國的石崇最後如何了呢,別說是一綠珠,最後不是連自己都沒有保住嗎?
若沒有權勢作為保障,那錢財就是最大的負累。
懷璧其罪的道理,是小孩子都知道的。
正是為了給廖家尋一個靠山,大太太才會嫁入寧遠侯府。不過就是看中了謝懷安的人品和才學,覺得有謝懷安在,寧遠侯府就不會倒,而他們廖家也會有一個堅實的依靠。否則,廖氏何苦要帶著大批的嫁妝來給謝懷德這樣一個一事無成的庶子做續弦。
可謝懷安一去,一切就都變了。不說寧遠侯府會如何,隻說他們這一小家,不論日後是謝懷遠還是謝朔繼承了侯府,他們定會在第一時間被分出去。前者是個根本就不會顧念兄弟之情的,哪會照顧謝懷德這個庶兄。而後者則是侄子,本來也就沒有大伯依靠著侄子過活的。一旦分家,從謝懷義一支就能知道,那就將是天差地別的改變。
除非……大老爺謝懷德能夠成為世子。
若謝懷安還在,廖氏自然不會、也不敢做如此想頭。然而老太爺和老太太可不一樣,對於老太太來說,最愛的兒子是長子謝懷安,最寵的兒子卻是幼子謝懷遠。大兒子去了,自然由小兒子來繼承爵位。可對老太爺來說,不論長子幼子,嫡子庶子,除了謝懷安以外,他就沒把誰當成親生兒子!
而這爵位最後的歸屬,是由老太爺決定的,可不是老太太。這樣,怎麽就能說大老爺沒有一爭之地?
當然,若大老爺急慌慌地跳出來,那當然不行。
最好,就是先讓二房和三房鬥起來。
讓老太爺看看,他還在呢,三房就敢這麽對二房了,他若真把爵位傳給謝懷遠,那將來三房得被欺負成什麽樣?
拜三房一雙兒女所賜,大太太的計劃可謂是進行順利。
隻是沒想到,今日北毓的一句話就立時扭轉了乾坤。
大太太這時才想到,她真地是想漏了,恐怕三老爺也想漏了,就算能夠襲爵,可大房是天然不具有能夠成為宗子的資格,而三房也缺了一個嫡子。
但這件事情,他們想漏了,可身為謝家族長的侯爺難道會想漏嗎?
大太太突然覺得,這件事情她該重新謀劃了。
就在大太太沉思時,大老爺謝懷德一陣風般地衝進屋子,四仰八叉地往炕上一攤,然後兩隻腳互相蹭了兩下,把鞋子踢出去了,仿佛中舉了似地向大太太說道:“我終於給東丫頭相到好女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