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婉兒,已經入秋了吧?”皇宮內處理完政務的武皇問上官婉兒。
“是的,陛下。”上官婉兒恭敬地迴道。
“這麽說秋獵的日子快到了?”
武皇的年紀大了,自己打不動獵,但是卻喜歡看別人打獵,每年秋獵的時候,看著那些年輕人騎馬奔馳追捕獵物她就很開心。
“你說今年誰會拔得頭籌?”
“這可不好說,去年是武三思今年很有可能也是他,婉兒觀廬陵王武藝精湛也極有可能。”
說到這裏,武皇感慨了一下,“是啊,先帝還在時顯兒就頗喜歡打獵。”
上官婉兒順從地點了點頭。
武皇端起一杯茶潤了潤喉嚨,然後輕輕招手,讓上官婉兒到跟前來。
“你們都下去吧。”武皇拉著上官婉兒的手對仆從們一揮手。
“是。”
“婉兒,最近張昌宗和武三思那裏有什麽動靜麽?”武皇壓低了聲音問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低著頭,悄聲道:“陛下,他們秋獵的時候有可能會對廬陵王下手。”
武皇聽了並沒有很驚訝,但是一股痛苦之情還是湧上眉梢,她用力捏著上官婉兒的手抱怨道:“這些人,怎麽就是不死心呢?!”
婉兒見武皇動怒,忙寬慰道:“陛下,皇權當前,沒有人會不動心的。您若是不放心,就取消秋獵吧。”
“不!你讓人去獵場準備準備,今年一定辦!還要辦得熱熱鬧鬧的!”
武皇歪在龍榻上,她看著窗外飄落的黃葉,感覺到自己的一生也已經走向了深秋。
這樣的狩獵,她還能看幾迴呢?
武皇下定決心,若是李顯能夠扛過此劫,那說明他就是上天定下的真龍天子,武皇即刻傳位給他。
“是。”上官婉兒低頭應道。
這一日,秋高氣爽。
皇家圍場已經搭好了帳篷,李顯跨著駿馬,馬上搭著樣式古樸的弓箭,帶著兩個隨侍來到皇家獵場。
他一出現就引起了眾多人的注意,這是他時隔十多年重迴神都後的第一次狩獵,備受關注。
李顯一直很低調,鮮少出現在眾人麵前,這也讓大家對這位迴歸的皇子好奇極了。
“聽說廬陵王武功極高,當日街上那麽多殺手都能殺了他,我看這次的大獎非他莫屬。”
每年武皇都會拿出一些獎品,獎給那些箭數好,獵物打得多的人。
“那也未必。”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武功好,箭術未必精通。況且那日的事都是咱們後來聽說的,並沒有親眼見到。傳聞多有誇大的成分,許伯彥一直在廬陵王身邊,此人武功極高,又是‘河東三絕’之一,我看,廬陵王能在刺殺中活下來,多半是他的功勞。”
“哎呀,我可不敢往自己臉上貼金。”許伯彥在走到李顯身邊打趣道,“王爺你聽到沒有,他們說你能平安迴到神都都是我的功勞。”
李顯僅帶的兩個貼身侍衛,一個就是許伯彥,另一個是苟勳。
“難道不是嗎?”李顯笑,“許大人一手銅錢使得出神入化,想必箭術也極好,今年的大獎看來非你莫屬。”
“王爺你就別打趣我了。即使有再高的箭術這時候也得收斂起來,留給‘那些’人好好表現。”
許伯彥來秋獵隻不過湊個趣而已,他口中的“那些”人無疑就是指得武家人。
他保護好王爺才是正經事。
李顯點了點頭,用力拽了拽胯下馬的韁繩。
“倒是王爺,你得拿出實力來,免得讓人小瞧了。”這是李顯迴神都後的首秀,許伯彥認為他應該好好展現一下自己的實力。
許伯彥的話剛說完,就聽見身邊傳來一陣“塔塔”的馬蹄聲。
“有本事的誰會小瞧,被小瞧的都是那些沒本事的人,這些年你應該隻殺過老鼠和蟑螂吧,那可不是獵物。”武承嗣騎著馬過來,驕縱跋扈,剛出現火藥味就這麽濃。
李顯沒說話,沉著一張臉,揚起馬鞭不由紛說地就朝武承嗣抽過去。
武承嗣接住馬鞭,想把它從李顯手裏拽下來,“你想幹什麽?”
“你還有臉出現在我麵前!”李顯不甘示弱。
武承嗣大笑:“我為什麽沒有臉?李顯你也一把年紀了,關在房州的這些年都沒能長長記性,看來這關人真是沒什麽用。”
李顯冷笑道,“誰說不是呢?我以為陛下關了你三個月,讓你長了點記性,沒想到還是沒腦子。”
“你!你休得意,不過隻是讓你迴到神都而已,最終如何誰也不知道。”武承嗣靠近李顯冷冷地說。
“最終如何我是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絕對沒有你的份。”李顯拍了拍的武承嗣的肩,然後去了自己的帳篷。
武承嗣望著李顯的背影,臉色漸冷。
“就讓你得意一會兒,秋獵過後你想得意都不行了。”
武皇坐在大帳中,張易之正給她捏肩錘腿,上官婉兒則在一旁匯報。
“你是說他倆一見麵就吵起來了?”武皇讓上官婉兒密切注意李顯和武承嗣的情況,一有動靜就向他匯報。
“是的。”
“那誰吵贏了?”
“迴陛下,目前看來是廬陵王。”
這個結果讓武皇頗為意外,以前李顯也和武承嗣針鋒相對過,可絕大多數都是他輸。
在她的印象裏,李顯還是那個懦弱的皇子。
“看來在房州這些年確實有長進,哈哈。”武皇笑了笑,肯定了自己把李顯送去房州曆練的決定。
隨後她的笑容便僵住了,張易之的手不知怎得抖了一下,一個捏肩的動作滑出了穴位,掐在了武皇的肩胛骨上。
“輕點兒!怎麽毛手毛腳的?!”武皇迴頭責怪張易之。
張易之憋著嘴,忙點頭賠罪。
李顯畢竟是武皇的兒子,兒子略勝一籌,作為母親即使嘴上不說,心裏也是驕傲的,畢竟是她腸子裏爬出來的種。
話說張易之被太平公主召去專寵,太平公主為人霸道獨斷,她早已厭棄了張易之,卻又不許他出府,更不許他與宮裏的其他女人接觸。
“婉兒,已經入秋了吧?”皇宮內處理完政務的武皇問上官婉兒。
“是的,陛下。”上官婉兒恭敬地迴道。
“這麽說秋獵的日子快到了?”
武皇的年紀大了,自己打不動獵,但是卻喜歡看別人打獵,每年秋獵的時候,看著那些年輕人騎馬奔馳追捕獵物她就很開心。
“你說今年誰會拔得頭籌?”
“這可不好說,去年是武三思今年很有可能也是他,婉兒觀廬陵王武藝精湛也極有可能。”
說到這裏,武皇感慨了一下,“是啊,先帝還在時顯兒就頗喜歡打獵。”
上官婉兒順從地點了點頭。
武皇端起一杯茶潤了潤喉嚨,然後輕輕招手,讓上官婉兒到跟前來。
“你們都下去吧。”武皇拉著上官婉兒的手對仆從們一揮手。
“是。”
“婉兒,最近張昌宗和武三思那裏有什麽動靜麽?”武皇壓低了聲音問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低著頭,悄聲道:“陛下,他們秋獵的時候有可能會對廬陵王下手。”
武皇聽了並沒有很驚訝,但是一股痛苦之情還是湧上眉梢,她用力捏著上官婉兒的手抱怨道:“這些人,怎麽就是不死心呢?!”
婉兒見武皇動怒,忙寬慰道:“陛下,皇權當前,沒有人會不動心的。您若是不放心,就取消秋獵吧。”
“不!你讓人去獵場準備準備,今年一定辦!還要辦得熱熱鬧鬧的!”
武皇歪在龍榻上,她看著窗外飄落的黃葉,感覺到自己的一生也已經走向了深秋。
這樣的狩獵,她還能看幾迴呢?
武皇下定決心,若是李顯能夠扛過此劫,那說明他就是上天定下的真龍天子,武皇即刻傳位給他。
“是。”上官婉兒低頭應道。
這一日,秋高氣爽。
皇家圍場已經搭好了帳篷,李顯跨著駿馬,馬上搭著樣式古樸的弓箭,帶著兩個隨侍來到皇家獵場。
他一出現就引起了眾多人的注意,這是他時隔十多年重迴神都後的第一次狩獵,備受關注。
李顯一直很低調,鮮少出現在眾人麵前,這也讓大家對這位迴歸的皇子好奇極了。
“聽說廬陵王武功極高,當日街上那麽多殺手都能殺了他,我看這次的大獎非他莫屬。”
每年武皇都會拿出一些獎品,獎給那些箭數好,獵物打得多的人。
“那也未必。”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武功好,箭術未必精通。況且那日的事都是咱們後來聽說的,並沒有親眼見到。傳聞多有誇大的成分,許伯彥一直在廬陵王身邊,此人武功極高,又是‘河東三絕’之一,我看,廬陵王能在刺殺中活下來,多半是他的功勞。”
“哎呀,我可不敢往自己臉上貼金。”許伯彥在走到李顯身邊打趣道,“王爺你聽到沒有,他們說你能平安迴到神都都是我的功勞。”
李顯僅帶的兩個貼身侍衛,一個就是許伯彥,另一個是苟勳。
“難道不是嗎?”李顯笑,“許大人一手銅錢使得出神入化,想必箭術也極好,今年的大獎看來非你莫屬。”
“王爺你就別打趣我了。即使有再高的箭術這時候也得收斂起來,留給‘那些’人好好表現。”
許伯彥來秋獵隻不過湊個趣而已,他口中的“那些”人無疑就是指得武家人。
他保護好王爺才是正經事。
李顯點了點頭,用力拽了拽胯下馬的韁繩。
“倒是王爺,你得拿出實力來,免得讓人小瞧了。”這是李顯迴神都後的首秀,許伯彥認為他應該好好展現一下自己的實力。
許伯彥的話剛說完,就聽見身邊傳來一陣“塔塔”的馬蹄聲。
“有本事的誰會小瞧,被小瞧的都是那些沒本事的人,這些年你應該隻殺過老鼠和蟑螂吧,那可不是獵物。”武承嗣騎著馬過來,驕縱跋扈,剛出現火藥味就這麽濃。
李顯沒說話,沉著一張臉,揚起馬鞭不由紛說地就朝武承嗣抽過去。
武承嗣接住馬鞭,想把它從李顯手裏拽下來,“你想幹什麽?”
“你還有臉出現在我麵前!”李顯不甘示弱。
武承嗣大笑:“我為什麽沒有臉?李顯你也一把年紀了,關在房州的這些年都沒能長長記性,看來這關人真是沒什麽用。”
李顯冷笑道,“誰說不是呢?我以為陛下關了你三個月,讓你長了點記性,沒想到還是沒腦子。”
“你!你休得意,不過隻是讓你迴到神都而已,最終如何誰也不知道。”武承嗣靠近李顯冷冷地說。
“最終如何我是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絕對沒有你的份。”李顯拍了拍的武承嗣的肩,然後去了自己的帳篷。
武承嗣望著李顯的背影,臉色漸冷。
“就讓你得意一會兒,秋獵過後你想得意都不行了。”
武皇坐在大帳中,張易之正給她捏肩錘腿,上官婉兒則在一旁匯報。
“你是說他倆一見麵就吵起來了?”武皇讓上官婉兒密切注意李顯和武承嗣的情況,一有動靜就向他匯報。
“是的。”
“那誰吵贏了?”
“迴陛下,目前看來是廬陵王。”
這個結果讓武皇頗為意外,以前李顯也和武承嗣針鋒相對過,可絕大多數都是他輸。
在她的印象裏,李顯還是那個懦弱的皇子。
“看來在房州這些年確實有長進,哈哈。”武皇笑了笑,肯定了自己把李顯送去房州曆練的決定。
隨後她的笑容便僵住了,張易之的手不知怎得抖了一下,一個捏肩的動作滑出了穴位,掐在了武皇的肩胛骨上。
“輕點兒!怎麽毛手毛腳的?!”武皇迴頭責怪張易之。
張易之憋著嘴,忙點頭賠罪。
李顯畢竟是武皇的兒子,兒子略勝一籌,作為母親即使嘴上不說,心裏也是驕傲的,畢竟是她腸子裏爬出來的種。
話說張易之被太平公主召去專寵,太平公主為人霸道獨斷,她早已厭棄了張易之,卻又不許他出府,更不許他與宮裏的其他女人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