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在上,珍娘作證,我許伯彥要替蒙浪報仇,殺了武承嗣和武三思!武家兄弟不得好死!”
許伯彥握緊拳頭,對天發誓。
珍娘紅著眼昂起頭,將清粥推到許伯彥的麵前:“珍娘欠蒙浪的,那便由老爺替珍娘一並還了吧。”
“嗯。”
許伯彥在屋內進粥,府裏的後角門打開,一個黑影側身閃了進來。
珍娘立在院子裏注視著那黑影,隻見那黑影小心謹慎地往許伯彥房裏移去。
“妹妹,就這般放心不下麽?”
珍娘一襲青白色的襦裙,煙青色的披帛,在月光下顯得幽然淒冷。
那黑影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停住腳步,往珍娘跟前走來。
“嗬,我當是誰,原來是姐姐。”黑衣人的頭上戴著鬥笠,鬥笠垂著黑色的重紗。
“王爺已經在進食了,你可以迴去了。”珍娘冷冷地說道。
“我還有話和員外說,用不著你囉嗦。”黑衣人不甘示弱。
珍娘嘴角牽扯出一絲冷笑,與她清冷的麵龐相得益彰。
“你若是正為了員外好,就別拿朝廷的事引他。員外隻想當個義士,我們早晚是要功成身退的。”
黑衣人並不拿珍娘的警告當迴事,反唇相譏道:“我聽聞,早年姐姐與蒙浪也是一對仗劍天涯的俠侶,怎麽這些年倒甘心洗手做羹湯了?”
珍娘絲毫不怵,正眼也不看黑衣人,而是對月冷笑道:“天色已晚。我還要去給員外沏楓露茶,就不陪你磨牙了。”
珍娘離開後,黑衣人冷哼一聲,轉身掀起重紗,原來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來到許伯彥房中,見他氣色果然好了許多,用過的粥碗還擱在一邊。
“你來了。”許伯彥起身相迎。
上官婉兒取下鬥笠,坐在許伯彥身邊:“方才遇見珍娘,她又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
“蒙浪死了,我們都很傷心。你別和她計較。”許伯彥倒了一杯茶,親自端到上官婉兒麵前。
上官婉兒沒好氣地接了,抿了一口,抬頭道:“我若和她計較,早不來了。”
許伯彥因為蒙浪的死而心堵,此刻實在無法過多地顧及上官婉兒的情緒。
“我且問你,若是李顯登基,你是否能休了珍娘,明媒正娶我?”上官婉兒擱下茶盅問道。
許伯彥很是為難,婉拒道:“婉兒,蒙浪剛死,我很傷心,沒有心情迴答你這些問題。”
“不,我要一個答案。”上官婉兒絲毫沒有退縮,而是纏住許伯彥繼續問道。
“我與珍娘恩愛十幾年,情分豈是說斷就斷的。我……你就不要為難於我了。你若願意,我讓你當最得寵的妾侍。”
“哼,我上官婉兒乃上官儀的嫡親孫女,豈能為人妾侍?”上官婉兒一臉委屈,“若是當年爺爺不死……”
許伯彥聽上官婉兒提起上官儀,知道她是真傷了心,卻也不知如何安慰。
“你保李顯登基,日後的功名利祿定然少不了你的。到那時,你是開國功臣,我是內廷女官,豈不般配?”
“我幫廬陵王還朝,完全是為了李唐江山,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婉兒,你說哪裏話?”許伯彥道。
“伯彥,我與你多年情分。你也得為我著想。若是李顯登基,豈會放過武皇身邊的人。到時候……我首當其衝。”上官婉兒拿袖子掖了掖眼角溢出的淚。
“首當其衝……你……”許伯彥剛為蒙浪的死心有戚戚然,上官婉兒的一番話再次令他陷入了焦灼。
“伯彥,你我十多年的情分,你再想想吧。”上官婉兒苦苦哀求許伯彥。
許伯彥閉上眼睛,下定決心:“不要再說了!你若跟著我便隻能是個妾侍。若是他日我許伯彥保不住你上官婉兒的命,我必不苟活,到時和你一起死。如有虛言,便如同此桌。”
說完,許伯彥抽劍砍斷了長桌,表明心意。
上官婉兒掩泣而出,在迴宮的車馬上她泣不成聲,不停地捶胸頓足,恨不能此刻便死在車裏。
上官婉兒迴到宮裏,兩隻眼睛哭得跟爛桃一樣。
武皇正把玩著金案上的兩隻核桃,見她迴來,頭也不抬地問道:“迴來了?這迴你死心了吧?”
上官婉兒默默跪在地上,長長地給武皇磕了個頭,“正如武皇所料,許伯彥不願娶婉兒為妻。”
“朕早就和你說過,許伯彥一心想做個忠臣義士,你是我的人,他不可能娶你為妻。何況還有珍娘。”武皇語氣輕鬆,這一切似乎都在她的預料之中。
“陛下……”上官婉兒哀大莫過於心死。
武皇把上官婉兒扶起來,捋了捋她前額的碎發,心疼地說道:“婉兒,這些年朕就是這樣,和世上的這些男人周旋。他們有的要利,有的要錢,有的要凸顯自己的忠義。其實天下姓李還是姓武,又有什麽要緊?天下繁華昌盛,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正經事。”
“武皇……”上官婉兒止住眼淚,抬起眼瞼。
“你和許伯彥的事,朕都知道。”武皇放開上官婉兒,款款走上龍椅,“不讓你去問一次,你始終不死心。”
“既然他不要我,我便不再去煩他。”上官婉兒賭氣說道。
武皇意味深長地看了上官婉兒一眼,她滿頭的白發似乎在為她此生經曆的滄桑和積累的經驗作著最佳注腳。
“天下姓李還是姓武都不要緊,正妻妾侍又有什麽關係?”武皇道,“當年我隻是太宗的才人,也不過是一名妾侍。可如今,我卻是這大周朝的皇帝。”
上官婉兒的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流。
武皇歎了口氣:“傻孩子,你若是真的愛許伯彥,就應該想想他到底需要的是什麽?”
“嗯?”上官婉兒驚詫地抬起頭來。
微黃的燭火下,武皇用睿智的眼神和堅定地語氣說道:“他要的是忠義,他想匡扶李唐江山。”
上官婉兒一驚。她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了解武皇了,卻不想武皇的智慧和寬容卻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陛下,您……”
“他們要匡扶李唐江山,匡扶就匡扶吧。”武皇重新擎起桌麵上的核桃,“嘎嘣”一口,竟然用她年邁的牙齒,咬開了堅硬的核桃皮。
武皇漸漸老了,但她卻不服老。
她每天晚上都要嗑兩個核桃,來鍛煉自己逐漸萎縮的牙床。
但天下,畢竟不是核桃,並不是那麽容易征服的。
她老了,天下應該交給一個更能幹的君主,就像她對上官婉兒說的,這個人姓李還是姓武都不要緊,關鍵是他要能坐穩這大好河山。
“武皇,婉兒明白了。”上官婉兒對武皇鄭重地三叩首,退了下去。
許伯彥握緊拳頭,對天發誓。
珍娘紅著眼昂起頭,將清粥推到許伯彥的麵前:“珍娘欠蒙浪的,那便由老爺替珍娘一並還了吧。”
“嗯。”
許伯彥在屋內進粥,府裏的後角門打開,一個黑影側身閃了進來。
珍娘立在院子裏注視著那黑影,隻見那黑影小心謹慎地往許伯彥房裏移去。
“妹妹,就這般放心不下麽?”
珍娘一襲青白色的襦裙,煙青色的披帛,在月光下顯得幽然淒冷。
那黑影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停住腳步,往珍娘跟前走來。
“嗬,我當是誰,原來是姐姐。”黑衣人的頭上戴著鬥笠,鬥笠垂著黑色的重紗。
“王爺已經在進食了,你可以迴去了。”珍娘冷冷地說道。
“我還有話和員外說,用不著你囉嗦。”黑衣人不甘示弱。
珍娘嘴角牽扯出一絲冷笑,與她清冷的麵龐相得益彰。
“你若是正為了員外好,就別拿朝廷的事引他。員外隻想當個義士,我們早晚是要功成身退的。”
黑衣人並不拿珍娘的警告當迴事,反唇相譏道:“我聽聞,早年姐姐與蒙浪也是一對仗劍天涯的俠侶,怎麽這些年倒甘心洗手做羹湯了?”
珍娘絲毫不怵,正眼也不看黑衣人,而是對月冷笑道:“天色已晚。我還要去給員外沏楓露茶,就不陪你磨牙了。”
珍娘離開後,黑衣人冷哼一聲,轉身掀起重紗,原來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來到許伯彥房中,見他氣色果然好了許多,用過的粥碗還擱在一邊。
“你來了。”許伯彥起身相迎。
上官婉兒取下鬥笠,坐在許伯彥身邊:“方才遇見珍娘,她又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
“蒙浪死了,我們都很傷心。你別和她計較。”許伯彥倒了一杯茶,親自端到上官婉兒麵前。
上官婉兒沒好氣地接了,抿了一口,抬頭道:“我若和她計較,早不來了。”
許伯彥因為蒙浪的死而心堵,此刻實在無法過多地顧及上官婉兒的情緒。
“我且問你,若是李顯登基,你是否能休了珍娘,明媒正娶我?”上官婉兒擱下茶盅問道。
許伯彥很是為難,婉拒道:“婉兒,蒙浪剛死,我很傷心,沒有心情迴答你這些問題。”
“不,我要一個答案。”上官婉兒絲毫沒有退縮,而是纏住許伯彥繼續問道。
“我與珍娘恩愛十幾年,情分豈是說斷就斷的。我……你就不要為難於我了。你若願意,我讓你當最得寵的妾侍。”
“哼,我上官婉兒乃上官儀的嫡親孫女,豈能為人妾侍?”上官婉兒一臉委屈,“若是當年爺爺不死……”
許伯彥聽上官婉兒提起上官儀,知道她是真傷了心,卻也不知如何安慰。
“你保李顯登基,日後的功名利祿定然少不了你的。到那時,你是開國功臣,我是內廷女官,豈不般配?”
“我幫廬陵王還朝,完全是為了李唐江山,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婉兒,你說哪裏話?”許伯彥道。
“伯彥,我與你多年情分。你也得為我著想。若是李顯登基,豈會放過武皇身邊的人。到時候……我首當其衝。”上官婉兒拿袖子掖了掖眼角溢出的淚。
“首當其衝……你……”許伯彥剛為蒙浪的死心有戚戚然,上官婉兒的一番話再次令他陷入了焦灼。
“伯彥,你我十多年的情分,你再想想吧。”上官婉兒苦苦哀求許伯彥。
許伯彥閉上眼睛,下定決心:“不要再說了!你若跟著我便隻能是個妾侍。若是他日我許伯彥保不住你上官婉兒的命,我必不苟活,到時和你一起死。如有虛言,便如同此桌。”
說完,許伯彥抽劍砍斷了長桌,表明心意。
上官婉兒掩泣而出,在迴宮的車馬上她泣不成聲,不停地捶胸頓足,恨不能此刻便死在車裏。
上官婉兒迴到宮裏,兩隻眼睛哭得跟爛桃一樣。
武皇正把玩著金案上的兩隻核桃,見她迴來,頭也不抬地問道:“迴來了?這迴你死心了吧?”
上官婉兒默默跪在地上,長長地給武皇磕了個頭,“正如武皇所料,許伯彥不願娶婉兒為妻。”
“朕早就和你說過,許伯彥一心想做個忠臣義士,你是我的人,他不可能娶你為妻。何況還有珍娘。”武皇語氣輕鬆,這一切似乎都在她的預料之中。
“陛下……”上官婉兒哀大莫過於心死。
武皇把上官婉兒扶起來,捋了捋她前額的碎發,心疼地說道:“婉兒,這些年朕就是這樣,和世上的這些男人周旋。他們有的要利,有的要錢,有的要凸顯自己的忠義。其實天下姓李還是姓武,又有什麽要緊?天下繁華昌盛,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正經事。”
“武皇……”上官婉兒止住眼淚,抬起眼瞼。
“你和許伯彥的事,朕都知道。”武皇放開上官婉兒,款款走上龍椅,“不讓你去問一次,你始終不死心。”
“既然他不要我,我便不再去煩他。”上官婉兒賭氣說道。
武皇意味深長地看了上官婉兒一眼,她滿頭的白發似乎在為她此生經曆的滄桑和積累的經驗作著最佳注腳。
“天下姓李還是姓武都不要緊,正妻妾侍又有什麽關係?”武皇道,“當年我隻是太宗的才人,也不過是一名妾侍。可如今,我卻是這大周朝的皇帝。”
上官婉兒的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流。
武皇歎了口氣:“傻孩子,你若是真的愛許伯彥,就應該想想他到底需要的是什麽?”
“嗯?”上官婉兒驚詫地抬起頭來。
微黃的燭火下,武皇用睿智的眼神和堅定地語氣說道:“他要的是忠義,他想匡扶李唐江山。”
上官婉兒一驚。她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了解武皇了,卻不想武皇的智慧和寬容卻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陛下,您……”
“他們要匡扶李唐江山,匡扶就匡扶吧。”武皇重新擎起桌麵上的核桃,“嘎嘣”一口,竟然用她年邁的牙齒,咬開了堅硬的核桃皮。
武皇漸漸老了,但她卻不服老。
她每天晚上都要嗑兩個核桃,來鍛煉自己逐漸萎縮的牙床。
但天下,畢竟不是核桃,並不是那麽容易征服的。
她老了,天下應該交給一個更能幹的君主,就像她對上官婉兒說的,這個人姓李還是姓武都不要緊,關鍵是他要能坐穩這大好河山。
“武皇,婉兒明白了。”上官婉兒對武皇鄭重地三叩首,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