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 此為羅盡無度尊者的法殿。”玄奘雙手合十, 虔誠地開口,說完才表示那股味道非常神奇, 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如今佛教大興,上行下效,長安城的百姓多多少少都有些佛學修養,譚昭一聽,大概就知道是哪位菩薩了。所謂羅盡無度尊者, 其實就是無盡意菩薩,據說這位菩薩因能看穿世上一切因果為無盡,故而發度無盡的宏願。


    簡單點來說,這位菩薩看到眾生沉迷紅塵滾滾, 立誌度化世人,也達成自己的大圓滿。


    當然了,在譚昭這樣的大俗人麵前,他會覺得這位菩薩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啊, 反正他就喜歡紅塵紛紛。


    如果大家都成佛了,那多無趣啊。


    現如今長安還是小乘佛法更為盛行,像無盡意菩薩這樣的主張自然不太受主流追捧, 難怪會在這麽偏的佛殿裏。


    而所謂小乘佛法, 簡單來說就是修已身, 追求的是自身的圓滿與超凡, 現在大多數高僧大德都是如此。


    譚昭望向眼前尚且年輕的僧人,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真的很難猜到這位是今後一力扭轉佛教流行趨勢的人。


    “玄奘,你難道沒有發現嗎”


    青年僧人不解“發現什麽”


    “你通了第六識。”佛學意義上,人是有八識的,前五分別為眼耳鼻舌身,這第六識就是意。說是識,其實更像是一種境界,包括第七第八識,都是。


    譚昭心想著,或許行走在取經路上的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就是因為通了八識的原因。唔,或許吧。


    “楞嚴經有言,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恭喜。”


    玄奘卻是一楞,他少有這種怔忪的時刻,許久臉上才露出一個淺淡的笑容“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沒勁。


    玄奘被人一點,隻覺得五內暢通,他這些日子在洪福寺修行,確實很有進益,隻舅舅能一眼看穿,當真非常厲害“舅舅佛緣深廣,小僧不及矣。”


    譚昭卻擺了擺手,朝著出事的法殿而去“別,不過都是些流於淺淡的話罷了,我聽佛法,不生歡喜,還是紅塵俗世更吸引我呀。”


    “那亦是殷施主的緣法。”玄奘雙手合十,微微一笑,如同旁邊蓮池裏尚未的花骨朵一般。


    果然嘛,天選之子就是不一樣,別人修佛修個幾十年照樣還是苦行憎,再瞧瞧這慧根深種的,十八歲修出第六識,那所謂的奇異味道,恐怕更像是一種感覺。


    故而難以形容,卻足夠有存在感。


    陳娘子尚未出閣,今歲十五,去歲與輔國公家次子定親,因要準備及笄,故而近些日子極少出門,這迴來洪福寺,也是由陳夫人帶著上香祈福來的。


    女兒在出嫁前被人生生挖去了眼珠子,陳夫人幾乎哭得暈死過去,大唐貴女雖然地位較高,但沒了眼睛的姑娘,婚事自然是要結不成了。


    花骨朵一般的年紀,這今後可怎麽過啊


    陳夫人抱著已經疼暈過去的女兒,哭得悲傷而動容,這種時候,是沒有人會去打擾一位母親的。


    因出了事,在大理寺排查過香客後,洪福寺就已組織僧人送香客們下山,並且表示未來三日內,寺中要做法事,要關閉三日。


    皇家寺廟,就是這麽硬氣,即便香客們來頭都不小,也都沒什麽異議。


    譚昭帶著便宜外甥進去佛殿時,大理寺卿正帶著人詢問寺中的僧人,但顯然收獲甚少。事情發生得太快,除了聽到陳娘子慘叫衝進來的兩位僧人,其他大多數僧人甚至都不記得陳娘子這號人。


    現如今,也隻能等疼暈過去的陳娘子醒過來再作打算了。


    大理寺卿自然是知道殷相公家的外孫在洪福寺出家,看殷元與一年輕俊秀僧人關係密切,大概就猜到這僧人的身份了。


    事情也真是湊巧,其中之一發現陳娘子出事的,便是這位玄奘僧人。


    辦案多年,大理寺卿從來不相信什麽湊巧。所謂巧合,絕大部分都是處心積慮的謀劃。


    “明晦,這位是”


    譚昭自然作了介紹,少年僧人並不在意別人對他評價,平淡地衝大理寺卿行了佛禮。


    如今興佛,大理寺卿自然不會生氣,他依照慣例詢問了幾個問題,見無錯漏,便止住了話頭。


    剛巧,也是要做晚課的時候了,玄奘告別舅舅,大理寺卿便有了同譚昭單獨說話的時機。


    “賢侄可看出什麽不妥”


    譚昭抬頭望向殿中慈悲而平和的佛像,依稀可見青煙嫋嫋,華光輻照,按照基本法,殿中有菩薩法身,妖邪盡退,再說洪福寺可是皇家寺廟,香火鼎盛,又是金光熠熠,尋常妖孽連寺門都進不了,更何況是行兇傷人了。


    菩薩們雖然菩薩心腸,可卻也是愛恨分明的。


    但便宜外甥也說了,他聞到了一股奇異的味道,這就說明犯案的絕不是什麽普通凡人,那麽除卻妖邪,可能性就非常少了。


    “暫且不大好說,隻是小侄有個疑問。”


    大理寺卿一疑“什麽疑問”


    “禮部侍郎家未出閣的嫡女,怎麽會好端端一個人來拜羅盡無度尊者”他家裏也有個嬌俏的小姑娘,小姑娘出來拜菩薩不稀奇,稀奇的是拜這麽冷門的菩薩。


    而且還甩掉了仆從,一個人來拜,這聽著就非常不合理。


    大理寺卿自然也注意到了這點蹊蹺,隻是出事的是女眷,又因為陳夫人傷心過度,調查工作實在稱不上順利“確實,隻是那些仆從被嚇了封口令,恐怕要費些唇舌才能讓他們開口了。”


    譚昭也能明白陳夫人的顧慮,恐怕是怕再損了女兒的名聲,雖說如今的風氣對女兒家並不吝嗇,但總歸還是有些束縛的。


    “那小侄出去走走看看。”


    “去吧。”


    哎,別人家的兒子啊,同樣是紈絝,咋就差別這麽大呢。


    賈明思原本都跟到洪福寺了,一聽是出了什麽怪異的案子,當即就來了興致,他本就對這些神異之事很是好奇,隻是挖招子這種事情太多殘忍,他心裏有些害怕,就隻敢逗留在大雄寶殿附近靠著佛祖求心安。


    這不,一瞧見熟人,立刻就扒了上去“殷大哥,快與我說說,究竟是如何迴事啊”


    “不是怕嗎竟還要聽”


    賈明思有些猶豫,譚昭見他這模樣,不由有些失笑,倒真有個問題要問人“這長安城裏,不管是紈絝子弟,還是有才之子,你都知道一二,對與不對”


    “那是自然。”


    “剛巧,有個人不知你認得不認得。”譚昭問的,是與那陳娘子訂了親的輔國公次子。


    說起來,老輔國公已經過世,曾經的人脈也去了大半,如今的輔國公雖擔著名頭,但實權其實並不大,他家的兩個兒子也都聲名不顯,既不是成天闖禍的禍頭子,也不是名滿長安的有才人。


    譚昭翻遍記憶,都沒找出這人的訊息來。


    “他啊,老學究一個,年紀輕輕,比我阿耶還要老成,成天之乎者也的,前些年考舉人,他考了個吊車尾的孫山,估摸著因為他家的爵位,否則以他的學識,恐怕是要落榜的。”賈明思的評價,出乎意料的非常犀利。


    譚昭道“聽你這話,似是有些討厭他”


    賈明思滿不在乎道“倘若你玩樂的時候,別人要同你說大道理,你會不會覺得討厭啊”


    “”那確實是挺討厭的。


    “這人無趣得緊,說是不考上進士不成家,成天在國子監閉門讀書,聽說他家裏麵給他訂了親,他都不出現一下的。”賈明思撇嘴道,“我覺得,他就應該同四書五經成親才是。”


    “這你都知曉”


    “那是自然,我雖然讀書不如何,我有朋友卻讀書很好,國子監說大不大,湊巧我朋友就住他隔壁,出來就跟我吐槽這位神人。”


    看來,他是問對人了。


    賈明思忽然一楞,隨即轉頭“我聽說是一位貴女出了事,不會是同那錢學究訂婚的女子吧”


    我去,這可真是


    賈明思不知道該怎麽評價這遭事了,有毒,劇毒啊。


    “其實,我最近聽說聽說了一樁事,原以為是假的不能再假的八卦,如此一來,卻是有些不大確定了。”


    譚昭都忍不住歎了一句“你怎麽那麽多聽說你要把這份心思花在讀書上,你阿耶睡夢裏都能笑醒了。”


    “殷大哥不也如此,若能將聰慧放在正途,殷相公也能笑醒。”


    那可不一定,他那便宜爹隻會使勁奴役他,嘲笑他,看他忙成狗。


    譚昭決定將話題拉迴來“那八卦,說說看。”


    “此事,還要從上個月的那場蹴鞠賽開始說起。”大唐男兒,興趣和娛樂都挺廣泛的,即便是讀聖賢書的國子監生,那不時也會組織活動鬆快鬆快。


    最受歡迎的,便是這蹴鞠賽。


    “那錢學究四體不勤,從不打蹴鞠的,那天他卻上了場,甚至英姿勃發,狠狠出了一迴風頭,不過因是國子監內部的比賽,參加的人也諱莫如深,所以我也僅僅是聽說而已。”賈明思忽然降低了聲音,“我聽說啊,真的隻是聽說,那錢學究能心想事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昭如日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狐昔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狐昔裏並收藏[綜]昭如日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