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消磨人精神, 貽害人身體的東西, 我厭惡它還需要理由嗎”譚昭半點不覷,抬頭迎上王徽之的眼神。
王徽之這人非常愛憎分明, 貶低他的愛好四舍五入就是貶低他本人,聽了眉頭皺得更緊,顯然是非常不讚同。
兩人頗有當場幹一架的趨勢,旁邊的王獻之想要勸,卻發現一直病得昏昏沉沉的父親醒了。
“父親”
王徽之也往前走了兩步, 譚昭適時往旁邊退了三步。
一個人長久浸淫五石散,又生了病,即便是風度翩翩的書聖大佬,也早已被折磨得皮包骨, 眼窩深得嚇人,在生死麵前,誰都是平等的。
“父親,您一定會好的。”
王羲之的眼神卻非常從容,似乎是已經做好了麵對死亡的準備, 煩惱是用眼神寬慰著兩個兒子,也不知是為何,他今天的神思出了名的清爽。
“這位是”
王徽之不想開口, 還是王少年介紹了譚昭的身份。
“老夫方才朦朧中醒來, 隱約聽到爭論聲, 可是與老夫的病症有關”王羲之說話並不連貫, 但他顯然是個非常任性的病人, 並不容許兒子們插話,堅決要說完,“小兒性子狂了些,還請小先生直說吧。”
“父親”
然後倔強的兒子被老父親一力按下。
譚昭薑還是老的辣。
係統那你肯定是在場的地獄辣。
閉麥吧。
反正譚某人是不承認自己魔鬼辣的,他沉默,隻是在考慮怎麽說而已。想了一會兒,還是覺得直言不諱最好“老先生的身體,已經千瘡百孔,這場風寒,不過是壓倒老先生身體的最後一塊石頭而已。”
“不錯。”
王羲之靠在臥榻之上,臉色蒼白,這話小輩都不愛聽,但兩兒子都沒敢發聲。
“但我能救。”這聲音斬釘截鐵,帶著十二萬分的自信,誰也不會懷疑他的自傲,但書聖爸爸拒絕了。
意料之中的事情,譚昭體麵地告辭,跑院裏去找鵝大王摸頭去了。
王家是頂級士族,凡事都講究循序漸進,如果是病人自己放棄自己,沒有求生意誌,那麽即便他濾鏡再厚,也不必救。
佛渡有緣人,醫者不救心死者。
然而譚某人顯然嘀咕了王徽之的執拗,這個人的性子簡直扭得比馬姓少年還要扭,非要與你論個短長。
這種是非黑白都要分個對錯的性子,難怪對官場厭惡至深了。
“倘若你能說服我,我便從此不再服散。”
王徽之的眼神有點兒微妙,蹲在地上的如玉少年此時正在摸著自家老父親精心豢養的大鵝,這兩隻鵝可是除了父親以外“六親不認”的,即便是小弟,也被追著攆過。
這還是他頭一迴看到大鵝這麽親近一個陌生人。
“你服不服散,與我何幹”在人家的地盤上,還敢這麽狂,有小馬甲就是讓人快樂,“忠言逆耳,倘若公子聽不得,那便不聽。”
擱從前,王大公子什麽人啊,早就不與此等俗人一般見識了。可偏偏此刻,他在意得緊,既是在意,那就必定要論個是非。
否則一直卡在心頭,如鯁在喉,夜裏都難以入睡。
這種事,上趕著多麽意思啊,譚昭摸著毛茸茸的鵝腦袋,抬頭道“其實不管我說什麽,公子都不會信,不是嗎倒不如公子自行去查,這世上士族興服散,由來也算已久,倘若公子想知道,不如去查一查這些人最後都如何了。”
這對於王家來說,實在不難,王徽之第二日就拿到了這份挺簡陋的調查報告。
這份報告的名字也可以叫做論山陰地區士族服散者的後續追蹤報告,坦白來說,王徽之非常沉迷服散時那種飄然若仙、超脫世外的感覺,但看完這份報告,卻陡然將他拉迴了人間。
這個人間,沒有飄渺的仙人,沒有香氣縈繞的仙山,甚至並不美好,權力與欲望,生老病死,讓人無力又厭惡。
絕大部分的人,不到四十就死了,排除意外、戰亂死去的,活到五十以上的,也是形銷骨立,病痛纏身,因五石散能陣痛,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服散不當而亡的。
已經二十多歲,覺得自己可以主張人生大事的王徽之陷入迷惘,來到了病倒父親的塌前。
“父親。”
借著月光,王羲之看到了兒子迷茫的眼神。
“子敬最近認識了一位非常有趣的小朋友,就那個互贈衣服題字的朋友,你可還記得”王羲之忽然開口,提起了另一件事。
王徽之點了點頭“記得。”
“為夫已經老了,老得都走不動路了,但看到他的字,心裏卻很歡喜,你知道為什麽嗎”說起這個,書聖爸爸終於有了點文人輕狂。
大書法家教兒子,都用書法來類比,但什麽叫做有趣的小朋友
譚某人半夜睡不著家準備出去逛逛,還沒跑出去呢,就聽到了王家父子的壁腳,王獻之,你到底對他的鬼畫符做了什麽
隻聽得王羲之並不算好聽的聲音悠然地說著“是生機,形尚存,神便在,那股勃勃的生機,透紙而來,當真是令人歡喜。”老人家最後還有些調皮,“倘若不是子敬甚是喜愛,為父必得討過來多瞧一會兒。”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公開處刑
自閉了。
係統哈哈哈哈,天道好輪迴,誰讓你欺負人家兒子。
並沒有,謝謝:。
自閉的功夫,書聖教子已經進入了尾聲,知道了服散的不良後果,是及時止損,麵對並不美好的世界,還是繼續服散,沉迷虛幻的美好
顯然書聖爸爸並不強求兒子去麵對人生的苦痛,剝離開五石散的副作用,或許許多人服散到最後都明白它的危害,卻依然離不開它。
在看不到前路的時候,許多人選擇擁有短暫的美好,五石散才會備受推崇。
譚昭找了一處山林,又找了其中最高的一棵樹,他飛到頂端,整個山陰一覽無餘,萬家燈火已經沉寂,他卻難得有些頹然。
欲戒五石散,必先救人心,可這個人心未免也太難救了吧。
令人頭禿。
係統宿主,你不是有另外一個取巧的法子,不考慮
坦白來說,非常心動:。
所謂取巧的法子,就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一刀切。什麽一刀切,五石散這東西總要有原料製作的,萬變不離其宗就那麽幾樣,鍾乳石、紫石英、硫磺之類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紫石英這東西最為微妙。
這種礦產並不大,以他的能力,直接從源頭上掐斷五石散的產生也不是做不到。
係統那你為什麽不做這個方法從源頭入手,是可行的。
可行當然可行,但並不是個好法子。
驟然搞這麽一出,恐怕許多人會觸底反彈,這個年代的人說實在話實在挺瘋狂的,什麽事兒都幹得出來,沒有了五石散,說不定會有人發明六石散,七石散。
也不過是短暫的治標而已。
係統宿主,你真的太非了,這個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沮喪嗎要不要來一發係統出品的五石散,保證無副作用,飄渺若仙人
統統,你的小廣告真是無孔不入啊。
係統謝謝誇獎:。
不用,我很清醒,謝謝。
人一旦陷入惰性,要再起來,那就是千難萬難了,這就跟溫水煮青蛙一個道理,青蛙當真跳不出來嗎不盡其然,隻是熟悉了,覺得沒必要走,才最終陷入絕境。
係統所以你打算怎麽做你不會又要玩火吧
譚昭望著茫茫夜色,找了個枝椏坐下,沒迴答係統的問題,反而是將小青贈送給他的青劍拿了出來,魚妖的鱗鍛造,浸潤了他的靈力,即便是夜間也閃著靈光。
忽然,幽穀中傳來了一陣激蕩的琴音,滿滿在山林裏暈蕩開來,譚昭摸著劍,忽然騰空而起,手中靈劍飛快變換著,似遊龍戲鳳一般。
或許祝英玄也沒想到,自己隨便一個死前的“小願望”,居然這麽難實現,他跟風服散,圖的不過是好玩,以為隻要告訴別人危害,就能勸人。
這本該是件極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實在並不簡單。
當譚昭用劍的時候,他的心會非常安定,劍就像他身體的一部分一樣,他可以隨心意,不會有任何的掣肘,這種感覺非常美妙。
以至於,也能影響旁人。
琴音最後落下,譚昭的劍也隨之收起,靈光閃過,歸於無寂。
稍稍活躍的山林,再度陷入了沉睡。
“疏之”
譚昭轉身就走,連一個停留都沒有,他現在不想見到王子敬,至少是現在
少年,說好的珍惜呢譚某人記憶迴籠,出離悲憤了。
不等等,剛剛王子敬叫他什麽來著譚昭摸了摸自己的臉,小馬甲還在啊,沒道理啊,肯定是聽錯了。
溜了溜了。
“疏之”
譚昭求求你,別喊了,要臉。
王徽之這人非常愛憎分明, 貶低他的愛好四舍五入就是貶低他本人,聽了眉頭皺得更緊,顯然是非常不讚同。
兩人頗有當場幹一架的趨勢,旁邊的王獻之想要勸,卻發現一直病得昏昏沉沉的父親醒了。
“父親”
王徽之也往前走了兩步, 譚昭適時往旁邊退了三步。
一個人長久浸淫五石散,又生了病,即便是風度翩翩的書聖大佬,也早已被折磨得皮包骨, 眼窩深得嚇人,在生死麵前,誰都是平等的。
“父親,您一定會好的。”
王羲之的眼神卻非常從容,似乎是已經做好了麵對死亡的準備, 煩惱是用眼神寬慰著兩個兒子,也不知是為何,他今天的神思出了名的清爽。
“這位是”
王徽之不想開口, 還是王少年介紹了譚昭的身份。
“老夫方才朦朧中醒來, 隱約聽到爭論聲, 可是與老夫的病症有關”王羲之說話並不連貫, 但他顯然是個非常任性的病人, 並不容許兒子們插話,堅決要說完,“小兒性子狂了些,還請小先生直說吧。”
“父親”
然後倔強的兒子被老父親一力按下。
譚昭薑還是老的辣。
係統那你肯定是在場的地獄辣。
閉麥吧。
反正譚某人是不承認自己魔鬼辣的,他沉默,隻是在考慮怎麽說而已。想了一會兒,還是覺得直言不諱最好“老先生的身體,已經千瘡百孔,這場風寒,不過是壓倒老先生身體的最後一塊石頭而已。”
“不錯。”
王羲之靠在臥榻之上,臉色蒼白,這話小輩都不愛聽,但兩兒子都沒敢發聲。
“但我能救。”這聲音斬釘截鐵,帶著十二萬分的自信,誰也不會懷疑他的自傲,但書聖爸爸拒絕了。
意料之中的事情,譚昭體麵地告辭,跑院裏去找鵝大王摸頭去了。
王家是頂級士族,凡事都講究循序漸進,如果是病人自己放棄自己,沒有求生意誌,那麽即便他濾鏡再厚,也不必救。
佛渡有緣人,醫者不救心死者。
然而譚某人顯然嘀咕了王徽之的執拗,這個人的性子簡直扭得比馬姓少年還要扭,非要與你論個短長。
這種是非黑白都要分個對錯的性子,難怪對官場厭惡至深了。
“倘若你能說服我,我便從此不再服散。”
王徽之的眼神有點兒微妙,蹲在地上的如玉少年此時正在摸著自家老父親精心豢養的大鵝,這兩隻鵝可是除了父親以外“六親不認”的,即便是小弟,也被追著攆過。
這還是他頭一迴看到大鵝這麽親近一個陌生人。
“你服不服散,與我何幹”在人家的地盤上,還敢這麽狂,有小馬甲就是讓人快樂,“忠言逆耳,倘若公子聽不得,那便不聽。”
擱從前,王大公子什麽人啊,早就不與此等俗人一般見識了。可偏偏此刻,他在意得緊,既是在意,那就必定要論個是非。
否則一直卡在心頭,如鯁在喉,夜裏都難以入睡。
這種事,上趕著多麽意思啊,譚昭摸著毛茸茸的鵝腦袋,抬頭道“其實不管我說什麽,公子都不會信,不是嗎倒不如公子自行去查,這世上士族興服散,由來也算已久,倘若公子想知道,不如去查一查這些人最後都如何了。”
這對於王家來說,實在不難,王徽之第二日就拿到了這份挺簡陋的調查報告。
這份報告的名字也可以叫做論山陰地區士族服散者的後續追蹤報告,坦白來說,王徽之非常沉迷服散時那種飄然若仙、超脫世外的感覺,但看完這份報告,卻陡然將他拉迴了人間。
這個人間,沒有飄渺的仙人,沒有香氣縈繞的仙山,甚至並不美好,權力與欲望,生老病死,讓人無力又厭惡。
絕大部分的人,不到四十就死了,排除意外、戰亂死去的,活到五十以上的,也是形銷骨立,病痛纏身,因五石散能陣痛,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服散不當而亡的。
已經二十多歲,覺得自己可以主張人生大事的王徽之陷入迷惘,來到了病倒父親的塌前。
“父親。”
借著月光,王羲之看到了兒子迷茫的眼神。
“子敬最近認識了一位非常有趣的小朋友,就那個互贈衣服題字的朋友,你可還記得”王羲之忽然開口,提起了另一件事。
王徽之點了點頭“記得。”
“為夫已經老了,老得都走不動路了,但看到他的字,心裏卻很歡喜,你知道為什麽嗎”說起這個,書聖爸爸終於有了點文人輕狂。
大書法家教兒子,都用書法來類比,但什麽叫做有趣的小朋友
譚某人半夜睡不著家準備出去逛逛,還沒跑出去呢,就聽到了王家父子的壁腳,王獻之,你到底對他的鬼畫符做了什麽
隻聽得王羲之並不算好聽的聲音悠然地說著“是生機,形尚存,神便在,那股勃勃的生機,透紙而來,當真是令人歡喜。”老人家最後還有些調皮,“倘若不是子敬甚是喜愛,為父必得討過來多瞧一會兒。”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公開處刑
自閉了。
係統哈哈哈哈,天道好輪迴,誰讓你欺負人家兒子。
並沒有,謝謝:。
自閉的功夫,書聖教子已經進入了尾聲,知道了服散的不良後果,是及時止損,麵對並不美好的世界,還是繼續服散,沉迷虛幻的美好
顯然書聖爸爸並不強求兒子去麵對人生的苦痛,剝離開五石散的副作用,或許許多人服散到最後都明白它的危害,卻依然離不開它。
在看不到前路的時候,許多人選擇擁有短暫的美好,五石散才會備受推崇。
譚昭找了一處山林,又找了其中最高的一棵樹,他飛到頂端,整個山陰一覽無餘,萬家燈火已經沉寂,他卻難得有些頹然。
欲戒五石散,必先救人心,可這個人心未免也太難救了吧。
令人頭禿。
係統宿主,你不是有另外一個取巧的法子,不考慮
坦白來說,非常心動:。
所謂取巧的法子,就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一刀切。什麽一刀切,五石散這東西總要有原料製作的,萬變不離其宗就那麽幾樣,鍾乳石、紫石英、硫磺之類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紫石英這東西最為微妙。
這種礦產並不大,以他的能力,直接從源頭上掐斷五石散的產生也不是做不到。
係統那你為什麽不做這個方法從源頭入手,是可行的。
可行當然可行,但並不是個好法子。
驟然搞這麽一出,恐怕許多人會觸底反彈,這個年代的人說實在話實在挺瘋狂的,什麽事兒都幹得出來,沒有了五石散,說不定會有人發明六石散,七石散。
也不過是短暫的治標而已。
係統宿主,你真的太非了,這個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沮喪嗎要不要來一發係統出品的五石散,保證無副作用,飄渺若仙人
統統,你的小廣告真是無孔不入啊。
係統謝謝誇獎:。
不用,我很清醒,謝謝。
人一旦陷入惰性,要再起來,那就是千難萬難了,這就跟溫水煮青蛙一個道理,青蛙當真跳不出來嗎不盡其然,隻是熟悉了,覺得沒必要走,才最終陷入絕境。
係統所以你打算怎麽做你不會又要玩火吧
譚昭望著茫茫夜色,找了個枝椏坐下,沒迴答係統的問題,反而是將小青贈送給他的青劍拿了出來,魚妖的鱗鍛造,浸潤了他的靈力,即便是夜間也閃著靈光。
忽然,幽穀中傳來了一陣激蕩的琴音,滿滿在山林裏暈蕩開來,譚昭摸著劍,忽然騰空而起,手中靈劍飛快變換著,似遊龍戲鳳一般。
或許祝英玄也沒想到,自己隨便一個死前的“小願望”,居然這麽難實現,他跟風服散,圖的不過是好玩,以為隻要告訴別人危害,就能勸人。
這本該是件極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實在並不簡單。
當譚昭用劍的時候,他的心會非常安定,劍就像他身體的一部分一樣,他可以隨心意,不會有任何的掣肘,這種感覺非常美妙。
以至於,也能影響旁人。
琴音最後落下,譚昭的劍也隨之收起,靈光閃過,歸於無寂。
稍稍活躍的山林,再度陷入了沉睡。
“疏之”
譚昭轉身就走,連一個停留都沒有,他現在不想見到王子敬,至少是現在
少年,說好的珍惜呢譚某人記憶迴籠,出離悲憤了。
不等等,剛剛王子敬叫他什麽來著譚昭摸了摸自己的臉,小馬甲還在啊,沒道理啊,肯定是聽錯了。
溜了溜了。
“疏之”
譚昭求求你,別喊了,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