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王夫人生得端莊美麗,此刻她眼眶尚帶著紅意, 看著他的眼神帶著說不出的希冀, 隱隱, 卻又藏著些其他“這位,便是除了你家鬼禍的祁山觀司道長”
平安縣距離慈溪府本就近, 張家又是平安縣的富戶, 張家小幺招惹了鬼禍的消息, 早便傳開了, 王家人自也聽過。這位王夫人倒是心思剔透,見到張家大哥這般鄭重帶個年輕人過來, 竟是心領神會了。
當然了, 說實話譚昭現在的賣相一般, 畢竟為了圖方便, 他根本沒穿道袍,自從蘭若寺一役後, 他連唯一的桃木劍都沒了, 博冠峨帶, 兩手空空,怎麽看都不像是個道行高深的道士。
“沒錯, 也是機緣巧合,司道長法力精深, 定能替王家除了這妖禍的。”張家大哥對司陽的道行, 還是非常信任的。
譚昭聞言擺了擺手“精深實在談不上, 前些日子與一妖鬥法, 傷了根本,連防身的桃木劍都折了,恐怕是要有負二位所托了。”
張生“”這突如其來的坦誠,讓他稍微有一些不安啊。
張家大哥一聽,忽然覺得自己魯莽,他方要開口,又聽得人開口“不過降妖除魔乃吾輩職責所在,哪有遇到妖魔便躲開的道理”
“道長大義。”
王夫人聞言,卻好似心中鬆了一口氣,又或者是覺得又沒了希望,整個人精氣神都去了一半“如此,便有勞道長了。”
客氣話說完,王夫人就強撐著身體帶著幾人去了靈堂,這邊素來有停靈的習慣,早些年有那不講究的,見人斷了氣就將屍體封棺,卻誰能料想到那人竟隻是閉了氣,並未死啊。
張生自方才開始,就一直沒有說話,當他見到臉色慘白的王生躺在棺內時,一時竟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仿佛一瞬,他迴到了十年前,那個寒冷的春日裏,他聽到王生與人吹噓,又聽到夫子所謂的“勸告”,賓客迎來送往,全是虛偽與吹捧,他那時想,這便是他日夜苦讀所追求的功成名就
或者說,當他長大,有朝一日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越想越恐怖,張生隻記得那時的自己渾身冰涼,迴家就發了高熱,等醒來後,他望著窗外的桃花,就做了一個決定。
讀書就是王八蛋,他要當紈絝,一直做自己
於是到了今日,他還是他,而王生躺在了棺木裏,胸口還被妖物開了個血洞。
十年未見,王生這張臉,真是越來越老了,這不知道的瞧見,還以為四十開外要當爺爺了呢。
張生心裏說不上高興,也說不上難過,便隻能木著臉,眼神往旁邊瞧,這一瞧,他登時嚇得兩腿發軟
“道、道長”張生忍不住小聲尖叫起來。
譚昭扯了張生一把,他自然也瞧見了,看張家大哥和王夫人的模樣,應是未瞧見的,故而他立刻掐了一下張生,低聲道“鎮定點”
張生、張生隻能抱緊了佛珠。
阿佛大佬也聞到了空氣裏不同尋常的味道,它不是很愛說話,平日裏專注於吃和坑主人,這會兒倒是非常配合張生的行動。
“司道長,如何”
譚昭上前,查探了一下王生的情況,其實也沒什麽好看的,王生的心髒都被人挖了,焉還能活但也不知是哪個損陰德的,竟將旁人的靈魂與王生的屍體拴在了一起,這就使得王生雖已死,身體卻仍然帶著溫度。
這大概也是王家不停請道士上門的原因。
“抱歉。”
譚昭這二字聲音落地,王夫人就一臉悲切,她掩麵哭泣,哭得好不傷心,旁邊的奴婢們都勸誡著,還有丫鬟對他怒目而視。
王夫人一臉疲憊與悲傷,很快就離開了。
張家大哥同譚昭致歉,言說是自己太過唐突,譚昭隻搖頭說不介意,又讓張生支使人離開,張生看著這靈堂毛骨悚然,早已是巴不得離開,但想了想,他秉承著最後的良心道“道長,要不”
譚昭瞧了一眼棺木旁邊,笑著搖了搖頭“來都來了,就這麽走了,豈不是”
“不不不不,請你不要再說這四個字了,小生走了小生真是傻,擔心你做什麽走了走了”說罷,就追著自家大哥離開。
因王生情況特殊,停靈的地方並無人守靈,倒是外頭守了不老些人,原先是王夫人在,現在王夫人身體不濟,自然便隻剩譚昭一人了。
空氣中,帶著股莫名的慘淡味道。
譚昭並不去看棺木中的王生,反而衝著旁邊的空氣道“王夫人,可需要幫忙”
卻見那棺木旁的空氣中,分明飄著一位毓秀美麗的夫人啊再細細一瞧,竟與先頭見到的王夫人長得別無二致
這就非常驚悚了,倘若真王夫人的魂魄在此處,那麽王夫人體內的,是誰
王夫人沒想到竟有人能看到她,神色間顯然帶著幾分動容,但她很快又沉寂了下來“誰也幫不了我的。”
“哦,那行吧,貧道走了。”
譚昭也非常幹脆,立刻便要走,王夫人顯然心有不甘,聽到他自稱道士,立刻喊了一聲“你是個道士”
譚昭轉頭“夫人覺得不像嗎”
王夫人不像。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夫人可是自願替王生守屍的”
王夫人還想了想,竟點了頭“是,方才也來了一位道長,說他有法子救我夫君。”
這就能說得通了,這種術法,必是雙方都心甘情願,才能奏效的。畢竟是替人續命,且有危險的,夫妻一體,倒是行得通,也就難怪他剛才看到“王夫人”時,能一眼看破人魂魄不穩了。
“既是如此,夫人又何必這般悲傷頹喪”
王夫人聞言,臉上卻忽然大慟,她陽壽未完,卻脫離了人身,這番哭起來,屋內的氣溫都冷了一些,譚昭緊了緊身上的外衫,終於沒忍住“夫人,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係統宿主,你看問題真的非常犀利呢。
謝謝。
那不是誇你你清醒一點吧。
王夫人竟當真停止了哭泣,她為什麽哭,又如何會這般悲傷,還不是因為這般的悲切,她已經曆過一遭了。
“我方才恍恍惚惚,換了身體,亦不知是如何了,心中彷徨不安,忽然睡死過去,黃粱一夢”
黃粱一夢,夢的什麽夢的是前塵往事。
王夫人起先不知真假,但當她看到“自己”時,她就明白了,那些都是真的。
她的夫君實是個狼心狗肺的禽獸
上輩子,她夫君同樣因為貪戀美色被妖類挖心而死,她多番哭求,才得一道長指點,她不顧秀才夫人的體麵,去菜市口尋一乞丐道士跪地求情,她被當眾打罵,斥責,甚至吞吃了那人吐出來的咳痰唾涕,後來嘔出了夫君的心髒,這才換來了夫君的複生。
可之後呢,她的犧牲換來了什麽
因當日街上被人圍觀,她受鄰裏街坊指指點點,她的夫君起先對她愧疚,卻不再與她同房,甚至在他中舉當官後,便厭棄了她,覺得她出身商賈,不堪為官妻
不過三年,就以無所出為由將她休棄
她為何無所出還不是因這狼心狗肺的畜生
她含恨而死啊,她恨得心腸都青了,好不容易迴到從前,竟是這般的境地這算什麽
“你們男子,都是這般反複無情的嗎”
當初娶她時,濃情蜜意,對她多是愛憐,倘若厭棄,就這般隨手像丟塊抹布一樣就扔了,何其無情啊。
倘若再早一個時辰該多好啊,她絕不會多看王生一眼,即便新寡,也總比那般慘景好上許多,可就差了這一個時辰啊。
王夫人太了解王生了,他那人自私自利,讓他當著鄉親的麵吞吃咳痰唾涕,那比殺了他還要難。
“反複無情的是人,不是男子。”
王夫人一楞,竟有種恍然感“道長說的沒錯,是人。”
這故事,聽來著實令人難受,譚昭想了想,道“既是如此,為何如今光景,與夫人述說不同”
王夫人迴憶了一下,道“我亦不知,隻當時那道士那般講,我心中不安,那道士說還有一法子,我便應了後一種。”
“前一種,就是夫人先頭所說”
王夫人點了點頭。
譚昭算了算,加上王生對張生做的,王生下一波畜生道投胎,穩了穩了。不過這般,招魂打王生的事情,就有點兒棘手了。
“道長,可是為難”
譚昭立刻搖了搖頭“那倒沒有,你說王生的陽壽還未完,是也不是”
王夫人點頭。
“即是如此,夫人的訴求是什麽”
王夫人聽罷,立刻怨氣襲上眉頭,譚昭見了,立刻一道靈力打了過去“你若是成了怨魂,可就不能成人了。”
“那便不成”
係統宿主,你可要記得,你是不能殺人的。
譚昭心中自然明白,便道“夫人,貧道勸你一句,好死不如賴活著,死了還要去地府投胎,現在地府排隊投胎可都排到三十年後了,你難道要帶著對王生的怨恨等上三十年嗎”
王夫人一楞,沒想到現實這麽殘酷“那你說,還有甚法子”
譚昭張口就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夫人覺得如何”
平安縣距離慈溪府本就近, 張家又是平安縣的富戶, 張家小幺招惹了鬼禍的消息, 早便傳開了, 王家人自也聽過。這位王夫人倒是心思剔透,見到張家大哥這般鄭重帶個年輕人過來, 竟是心領神會了。
當然了, 說實話譚昭現在的賣相一般, 畢竟為了圖方便, 他根本沒穿道袍,自從蘭若寺一役後, 他連唯一的桃木劍都沒了, 博冠峨帶, 兩手空空,怎麽看都不像是個道行高深的道士。
“沒錯, 也是機緣巧合,司道長法力精深, 定能替王家除了這妖禍的。”張家大哥對司陽的道行, 還是非常信任的。
譚昭聞言擺了擺手“精深實在談不上, 前些日子與一妖鬥法, 傷了根本,連防身的桃木劍都折了,恐怕是要有負二位所托了。”
張生“”這突如其來的坦誠,讓他稍微有一些不安啊。
張家大哥一聽,忽然覺得自己魯莽,他方要開口,又聽得人開口“不過降妖除魔乃吾輩職責所在,哪有遇到妖魔便躲開的道理”
“道長大義。”
王夫人聞言,卻好似心中鬆了一口氣,又或者是覺得又沒了希望,整個人精氣神都去了一半“如此,便有勞道長了。”
客氣話說完,王夫人就強撐著身體帶著幾人去了靈堂,這邊素來有停靈的習慣,早些年有那不講究的,見人斷了氣就將屍體封棺,卻誰能料想到那人竟隻是閉了氣,並未死啊。
張生自方才開始,就一直沒有說話,當他見到臉色慘白的王生躺在棺內時,一時竟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仿佛一瞬,他迴到了十年前,那個寒冷的春日裏,他聽到王生與人吹噓,又聽到夫子所謂的“勸告”,賓客迎來送往,全是虛偽與吹捧,他那時想,這便是他日夜苦讀所追求的功成名就
或者說,當他長大,有朝一日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越想越恐怖,張生隻記得那時的自己渾身冰涼,迴家就發了高熱,等醒來後,他望著窗外的桃花,就做了一個決定。
讀書就是王八蛋,他要當紈絝,一直做自己
於是到了今日,他還是他,而王生躺在了棺木裏,胸口還被妖物開了個血洞。
十年未見,王生這張臉,真是越來越老了,這不知道的瞧見,還以為四十開外要當爺爺了呢。
張生心裏說不上高興,也說不上難過,便隻能木著臉,眼神往旁邊瞧,這一瞧,他登時嚇得兩腿發軟
“道、道長”張生忍不住小聲尖叫起來。
譚昭扯了張生一把,他自然也瞧見了,看張家大哥和王夫人的模樣,應是未瞧見的,故而他立刻掐了一下張生,低聲道“鎮定點”
張生、張生隻能抱緊了佛珠。
阿佛大佬也聞到了空氣裏不同尋常的味道,它不是很愛說話,平日裏專注於吃和坑主人,這會兒倒是非常配合張生的行動。
“司道長,如何”
譚昭上前,查探了一下王生的情況,其實也沒什麽好看的,王生的心髒都被人挖了,焉還能活但也不知是哪個損陰德的,竟將旁人的靈魂與王生的屍體拴在了一起,這就使得王生雖已死,身體卻仍然帶著溫度。
這大概也是王家不停請道士上門的原因。
“抱歉。”
譚昭這二字聲音落地,王夫人就一臉悲切,她掩麵哭泣,哭得好不傷心,旁邊的奴婢們都勸誡著,還有丫鬟對他怒目而視。
王夫人一臉疲憊與悲傷,很快就離開了。
張家大哥同譚昭致歉,言說是自己太過唐突,譚昭隻搖頭說不介意,又讓張生支使人離開,張生看著這靈堂毛骨悚然,早已是巴不得離開,但想了想,他秉承著最後的良心道“道長,要不”
譚昭瞧了一眼棺木旁邊,笑著搖了搖頭“來都來了,就這麽走了,豈不是”
“不不不不,請你不要再說這四個字了,小生走了小生真是傻,擔心你做什麽走了走了”說罷,就追著自家大哥離開。
因王生情況特殊,停靈的地方並無人守靈,倒是外頭守了不老些人,原先是王夫人在,現在王夫人身體不濟,自然便隻剩譚昭一人了。
空氣中,帶著股莫名的慘淡味道。
譚昭並不去看棺木中的王生,反而衝著旁邊的空氣道“王夫人,可需要幫忙”
卻見那棺木旁的空氣中,分明飄著一位毓秀美麗的夫人啊再細細一瞧,竟與先頭見到的王夫人長得別無二致
這就非常驚悚了,倘若真王夫人的魂魄在此處,那麽王夫人體內的,是誰
王夫人沒想到竟有人能看到她,神色間顯然帶著幾分動容,但她很快又沉寂了下來“誰也幫不了我的。”
“哦,那行吧,貧道走了。”
譚昭也非常幹脆,立刻便要走,王夫人顯然心有不甘,聽到他自稱道士,立刻喊了一聲“你是個道士”
譚昭轉頭“夫人覺得不像嗎”
王夫人不像。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夫人可是自願替王生守屍的”
王夫人還想了想,竟點了頭“是,方才也來了一位道長,說他有法子救我夫君。”
這就能說得通了,這種術法,必是雙方都心甘情願,才能奏效的。畢竟是替人續命,且有危險的,夫妻一體,倒是行得通,也就難怪他剛才看到“王夫人”時,能一眼看破人魂魄不穩了。
“既是如此,夫人又何必這般悲傷頹喪”
王夫人聞言,臉上卻忽然大慟,她陽壽未完,卻脫離了人身,這番哭起來,屋內的氣溫都冷了一些,譚昭緊了緊身上的外衫,終於沒忍住“夫人,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係統宿主,你看問題真的非常犀利呢。
謝謝。
那不是誇你你清醒一點吧。
王夫人竟當真停止了哭泣,她為什麽哭,又如何會這般悲傷,還不是因為這般的悲切,她已經曆過一遭了。
“我方才恍恍惚惚,換了身體,亦不知是如何了,心中彷徨不安,忽然睡死過去,黃粱一夢”
黃粱一夢,夢的什麽夢的是前塵往事。
王夫人起先不知真假,但當她看到“自己”時,她就明白了,那些都是真的。
她的夫君實是個狼心狗肺的禽獸
上輩子,她夫君同樣因為貪戀美色被妖類挖心而死,她多番哭求,才得一道長指點,她不顧秀才夫人的體麵,去菜市口尋一乞丐道士跪地求情,她被當眾打罵,斥責,甚至吞吃了那人吐出來的咳痰唾涕,後來嘔出了夫君的心髒,這才換來了夫君的複生。
可之後呢,她的犧牲換來了什麽
因當日街上被人圍觀,她受鄰裏街坊指指點點,她的夫君起先對她愧疚,卻不再與她同房,甚至在他中舉當官後,便厭棄了她,覺得她出身商賈,不堪為官妻
不過三年,就以無所出為由將她休棄
她為何無所出還不是因這狼心狗肺的畜生
她含恨而死啊,她恨得心腸都青了,好不容易迴到從前,竟是這般的境地這算什麽
“你們男子,都是這般反複無情的嗎”
當初娶她時,濃情蜜意,對她多是愛憐,倘若厭棄,就這般隨手像丟塊抹布一樣就扔了,何其無情啊。
倘若再早一個時辰該多好啊,她絕不會多看王生一眼,即便新寡,也總比那般慘景好上許多,可就差了這一個時辰啊。
王夫人太了解王生了,他那人自私自利,讓他當著鄉親的麵吞吃咳痰唾涕,那比殺了他還要難。
“反複無情的是人,不是男子。”
王夫人一楞,竟有種恍然感“道長說的沒錯,是人。”
這故事,聽來著實令人難受,譚昭想了想,道“既是如此,為何如今光景,與夫人述說不同”
王夫人迴憶了一下,道“我亦不知,隻當時那道士那般講,我心中不安,那道士說還有一法子,我便應了後一種。”
“前一種,就是夫人先頭所說”
王夫人點了點頭。
譚昭算了算,加上王生對張生做的,王生下一波畜生道投胎,穩了穩了。不過這般,招魂打王生的事情,就有點兒棘手了。
“道長,可是為難”
譚昭立刻搖了搖頭“那倒沒有,你說王生的陽壽還未完,是也不是”
王夫人點頭。
“即是如此,夫人的訴求是什麽”
王夫人聽罷,立刻怨氣襲上眉頭,譚昭見了,立刻一道靈力打了過去“你若是成了怨魂,可就不能成人了。”
“那便不成”
係統宿主,你可要記得,你是不能殺人的。
譚昭心中自然明白,便道“夫人,貧道勸你一句,好死不如賴活著,死了還要去地府投胎,現在地府排隊投胎可都排到三十年後了,你難道要帶著對王生的怨恨等上三十年嗎”
王夫人一楞,沒想到現實這麽殘酷“那你說,還有甚法子”
譚昭張口就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夫人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