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超進入大殿後,往前走了幾步,看了一眼高坐在龍椅之上的朱由檢後,趕忙跪下身去高唿:“錦衣衛千戶李世超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李世超聽到朱由檢的話後,立即站起身來。


    “聽王承恩說,你想見朕,可是有要事稟奏啊。”朱由檢臉色十分平靜。


    “皇上,微臣有一自秀才好友,得問朝堂有意為居正大人平反,特上請命書,想要讓皇上禦覽。”李世超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可是居正社的那幫讀書人。”


    居正社對於朱由檢來說根本就不陌生,因為在為張居正平反之前,錦衣衛就已經做足了準備,居正社的成立,朱由檢也一清二楚,請命書,也隻有那些讀書人能做的出來,故朱由檢聽到是請命書,就知道是居正社的所為。


    李世超低下頭去,恭敬的說道:“正是。”


    朱由檢從龍座上站起身道:“他們除了請命,還能做些什麽呢?”


    “皇上,他們今日午時會去國子監靜坐請命。”


    朱由檢聽完這話後,臉色一喜,但是很快恢複了平常。


    “把請命書拿給朕看看。”


    “遵旨。”李世超說完便把身後別著的請命書拿了出來,後交給了站在一旁的王承恩,因為宣紙極大,王承恩無法交於朱由檢,隻能把請命書平攤在了龍案上,朱由檢緩步走上前去,看了兩眼,那紙張上麵寫滿了人的名字與印章,笑笑道:“他們上請命書,還要去國子監靜坐,不錯,李世超你很能幹,朕心甚喜。”


    “為皇上分憂,乃是錦衣衛的職責所在。”李世超規規矩矩的迴答,但臉上已有掩蓋不住的喜悅,皇帝是什麽人物,能夠得到他的誇獎,也是李世超夢寐以求的事情。


    朱由檢輕笑一聲:“這件事情駱養性曾對朕講過,說居正社定能在朕為張居正平反的時候,出大力,朕當時想著,這駱養性就是一味的想要討好朕,沒想今日,竟能收到這請命書,還有國子監靜坐,算是意外之喜,李世超,你在錦衣衛中有多少年了。”


    “微臣子承父業,如錦衣衛已有九年。”


    “九年了,資曆也夠了,王承恩擬旨,錦衣衛千戶李世超,辦理洛陽逼糧案,立有大功,擢升李世超為錦衣衛指揮同知。”由這件事情朱由檢更加正視錦衣衛隱藏的力量,當然也對駱養性有了一絲不信任,駱養性現在雖然對自己忠心耿耿,那是因為他現在沒有能力能夠反抗自己的權威,如若一日,他徹底掌握了錦衣衛,那個時候可就不好說了,所以朱由檢想要為駱養性找一個對手,並且這個想法也不是一日兩日。


    李世超聽完朱由檢的話後,立即跪下身去高唿萬歲。


    雖然李世超表現的很欣喜若狂,實然心裏麵還是有些憂愁,雖說升官發財,誰人都想,可他的升遷絕對會讓駱養性有些不快,甚至對自己產生反感。


    當然這是朱由檢最想要的結果,自從朱由檢坐上皇位後,如何禦下就成了他必修的課程,因為向自己稟報居正社的動向,擺明是要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獲得及其豐富的賞賜,朱由檢了解駱養性,這樣的機會他不會留給李世超,那麽就是李世超在沒有告知駱養性的時候,獨自前來向自己稟報,而自己又提拔李世超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兩個人的矛盾點就此產生。


    “你起來吧,朕還有一件差事要交給你去辦。”


    李世超站起身後,恭敬言道:“皇上盡管吩咐,微臣一定鞠躬盡瘁。”


    “今天午時居正社的人會去國子監鬧事,國子監乃天子門生所在之地,可謂國之重地,朕絕不輕饒任何恣意鬧事之人,朕讓你帶人把他們全部抓起來,若遇反抗,格殺勿論。”朱由檢臉色平常的說道,但已有殺意。


    李世超當然感覺到了,有些慌張,道:“皇上是讓微臣解了國子監之圍,後把靜坐的讀書人抓進大牢。”


    朱由檢笑了笑道:“成大事不拘小節,更何況關乎朝廷大政,這些讀書人既然想為朕分憂,何不把事情鬧得更大,最好在抓幾個國子監的學生。讓那些老臣都跳出來。”


    “臣遵旨。”


    “朕知道你有能力,你還如此年輕,你的路比駱養性要長。”朱由檢又給了李世超一個念想。


    聽完朱由檢的話後,李世超有些情緒激動“多謝皇上誇獎,微臣定為皇上萬死不辭。”


    “你下去吧,把差事做好。”


    “微臣告退。”李世超說完後,往後退了幾步,這才轉過身去,大步離開了乾清宮。


    大殿之中隻剩下了王承恩與朱由檢二人。


    “皇上,提拔李世超這道旨意什麽時候發出去。”王承恩低著頭恭敬言道。


    “等到為張居正平反後,便把這道旨意發出去。”


    “老奴遵旨。”


    李世超出了乾清宮,自由太監帶著他出宮。


    出了皇宮的李世超不敢耽誤,直接去了錦衣衛衙門,調集自己的本部人馬,共計六百人,六百人都騎著馬慢悠悠的往國子監走去,因為午時還需一個時辰。


    而居正社的九百一十二名讀書人已經到了國子監的門口,這麽多的人已經把國子監的大門全部堵死,施淮安往後看了一眼道:“眾位兄台,我等今日前來是為張居正大人而來,更是為我大明而來,但國子監乃是重地,官府定會捉拿我等,若是此時有人後悔,施某絕不阻攔。”


    眾位讀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選擇退步。


    施淮安雙手抱拳對著這些讀書人鞠了一躬:“施某多謝眾位大義。”說完後,施淮安便轉過身去,率先坐在了地上,施淮安坐下後,眾多讀書人也都相繼坐下,國子監門口的胡同被堵得水泄不通。


    當然門外那麽大的聲勢,國子監內當然也不能平靜下來,學生們課也不上了,都跑出來看熱鬧,先生們也都出來。


    國子監祭酒是山東有名的大儒,姓郭與於禮。


    郭於禮已有七十高齡,滿頭白發,胡須直到胸口處,他正在看書時,國子監的學生就跑過來。


    “先生,先生。”這名學生直接推門進入氣喘籲籲的說道。


    郭於禮看著學生如此慌張,心有不喜,把書本放下,嚴肅的說道:“遇事不驚方為君子,出去,敲門進入。”


    這名學生無奈,隻能出去,重新關上門,拍了拍,喊道:“先生。”


    致歉


    我停更最大的原因是書友的評論,不知為何那兩日的評論全是負麵的,但書友的評論我都無法迴答,我自歎了解不多,不敢在下筆去寫,斷更幾天後,總是想著這本小說,我覺得我不應該這麽簡單的放棄,不能書友說了一兩句話,就放棄自己的夢想,我想獨立完成一本,我心中的大明王朝複興的小說,當然我也知道書中不夠謹慎,會有些錯誤,當初朋友勸我,一本小說總有人喜歡,有人厭惡,他們說你的小說寫錯了,你可以給他們說純屬娛樂嗎?那個時候我沒有跟他說話,但他的話根本就沒有到我的心裏,一本精彩小說的產生,最少不了的還是書友們的批評,在這裏,我向以前看我小說的朋友們說聲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對不起,對不起,那些已經離去的書友,我希望你也能看到我的歉意,讓你們失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