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權揮揮手不在為難三大營的士兵,轉身上了馬車,對著馬夫說道:“迴府。”
就在這個時候,劉權心中比誰都清楚,自己現在伺候的皇帝冷血,果敢,沒有什麽事情他不敢做,沒有什麽事情他做不來,心中漸漸平靜下來的劉權坐在馬車中,想著三大營士兵入京師對現在局勢的影響。
今日朝會,皇帝已經與周延儒所代表的東林黨發生了矛盾,並在第一次交鋒中處於上風,在以前,魏忠賢能夠壓著東林黨打,踩著東林黨的鮮血與屍體成就高位,最大的原因是,東林黨的人不是實幹家,他們全都在謀劃大明王朝的太平天下,並為此獻出他們那些高超的智慧展想未來,可做事畏首畏尾的他們怎麽能夠真的實現天下太平的政治願想呢,可魏忠賢卻跟他們有本質上的區別,魏忠賢是個實幹家,雖有些手段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勝在好用,最起碼在魏忠賢當政的那幾年,大明王朝的處境比之崇禎年間要好上許多,而現在的皇帝朱由檢骨子裏麵跟魏忠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劉權明白,他已經是朱由檢的親信,在支持他的道路上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幫助朱由檢把東林黨徹底踩下深淵,永不翻身,若是功成,一生榮華恩寵,或是失敗,身首異處,因為朱由檢是皇帝,他不可能為自己的錯誤買單,隻能殺幾個大臣來證明自己已經知道了錯誤。
一家茶館中。
李世超坐在施淮安對麵,兩個人相互喝著茶水。
“李公子,你也無需隱瞞我,你可是衙門中人。”施淮安放下手中的茶杯,開門見山的說道。
李世超笑了兩聲道:“兄台,您說對了,我是衙門中人,並且我隻聽皇上的話。”
李世超清楚施淮安早就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懷疑,當然李世超也不想再隱瞞施淮安,若是不與施淮安挑明的話,施淮安絕對不敢有下個動作,在這個緊要關頭,皇帝朱由檢需要施淮安的下個動作。
“隻聽皇上的話,難不成李公子是錦衣衛?”
“對。”
“那我們的事情是不是皇上一清二楚。”
“對。”
“皇上是什麽看法?”
“皇上曾說過像你這樣有抱負,有遠見的讀書人已經不多了,若是有恰當時機,他會見一見你。”李世超深知一個道理,要想馬兒跑,一定要讓馬兒清楚,前麵的草很豐美,這也算是李世超對施淮安的一種承諾。
“我們今天午時,準備去國子監鬧一場大的。”
“你們放心好了,官府絕對不會過問,即便過問,城中的士兵也會攔著的,這場鬧劇會成為皇上對付朝堂上那些迂腐不堪的官員最有力的武器。”李世超緊緊的盯著施淮安,一字一句道。
施淮安笑了笑:“大明必須要變,不變法,隻能一步步走向衰敗,吾等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萬死不辭,我想,讓官府過問,最好把我們全部都抓起來,嚴刑拷問一番,這樣皇上用起來更加順手。”
“小弟最敬佩的就是那些一心為國的讀書人,兄台如此作為,讓小弟五體投地,我一定不會讓你們白白受苦。”施淮安的話讓李世超很受感動,因為抓捕成千上百的讀書人,大明開國以來,都從未有過,這在京師,甚至全國都會引發抗議,到時候,東林黨正義的地位也變的岌岌可危,政治中都清楚,民眾他們本來沒有自己的傾向,他們需要的隻是引導,如果這次事件變成流血事件,那麽輿論與正義就會倒向為讀書人做主的朱由檢身上,如果那個時候,還有人反對的話,那麽朱由檢做起事情來也不會那麽拘束。
施淮安從身旁的椅子上拿起那張簽滿讀書人名字的請命書遞給了李世超,李世超趕忙起身,雙手接住:“兄台大義,小弟佩服。”
施淮安笑了笑沒有說話,起身離去。
李世超看著施淮安走後,也不敢耽誤,上了街頭,直接騎上自己的快馬往深宮趕去,因為三大營士兵入京,雖然朝堂沒有發布戒嚴的命令,但街頭上的行人也不多。
到了深宮後,李世超下了馬來,小跑著進入了大門,禁軍攔路,李世超從懷中掏出錦衣衛的手牌,說要入宮求見皇上。
即便是錦衣衛,也不能隨時入宮去見皇帝,禁軍當然不允許,李世超當然也清楚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合規矩,實際上他最應該先去找的是駱養性,由駱養性入宮覲見,獻出請命書,自己一個人入宮去見皇帝,根本就沒有存有攬功的私心,因為駱養性今日事物繁多,現在也不知道身在何處,如果他去尋找駱養性,定會誤了大事,隻能一個人前來皇宮,麵見皇帝。
“這位大哥,咱們都是為皇上賣命,我手中有一件東西皇上現在非常需要,您先去宮中找個太監讓他先去告訴王承恩王公公,就說錦衣衛千戶李世超麵見皇上,有重物交於他。”李世超語氣有些快速,而且看表情十分慌張。
這守門的禁軍也不想在為難李世超,揮揮手讓一名禁軍走了過來,讓他去通報一聲,這名禁軍入了皇宮後,便去了養心殿找到一名太監,讓他去尋找王承恩,說宮門外有一人等著麵見皇上,這個小太監不敢大意,趕忙去尋找王承恩。
此時的王承恩正在司禮監中,在這個關頭,王承恩也變得忙碌不堪,小太監過來通報說李世超想要麵見皇上,王承恩心中一驚,實然,李世超這個名字對於王承恩來說根本就不陌生,他經常聽駱養性提起過,也曾在酒宴上見過一兩次,覺得他是個有能力的年輕人,在這個關頭他來麵見皇上,一定有大事要來稟報,當即讓這名小太監拿著自己的印信去把李世超接到乾清宮,自己也收拾好東西,奔赴了乾清宮。
這個時候朱由檢正在乾清宮中,朱由檢現在的內心十分平靜,不管皇宮外亂成什麽樣子,他在享受乾清宮中難得一見的平靜。
不一會兒,安靜被打破了,王承恩推門進入了大殿,看到朱由檢坐在龍椅上,趕忙走上前去:“皇上,錦衣衛千戶李世超求見。”
“李世超,是那個在洛陽辦案的那個千戶嗎?”
“是。”王承恩恭敬的說道。
“讓他進來吧。”
“遵旨。”王承恩往後退了幾步,後轉過身去,高喊:“宣李世超。”
這個時候已在門外候著的李世超聽到聲音後,趕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裝,進入了大殿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劉權心中比誰都清楚,自己現在伺候的皇帝冷血,果敢,沒有什麽事情他不敢做,沒有什麽事情他做不來,心中漸漸平靜下來的劉權坐在馬車中,想著三大營士兵入京師對現在局勢的影響。
今日朝會,皇帝已經與周延儒所代表的東林黨發生了矛盾,並在第一次交鋒中處於上風,在以前,魏忠賢能夠壓著東林黨打,踩著東林黨的鮮血與屍體成就高位,最大的原因是,東林黨的人不是實幹家,他們全都在謀劃大明王朝的太平天下,並為此獻出他們那些高超的智慧展想未來,可做事畏首畏尾的他們怎麽能夠真的實現天下太平的政治願想呢,可魏忠賢卻跟他們有本質上的區別,魏忠賢是個實幹家,雖有些手段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勝在好用,最起碼在魏忠賢當政的那幾年,大明王朝的處境比之崇禎年間要好上許多,而現在的皇帝朱由檢骨子裏麵跟魏忠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劉權明白,他已經是朱由檢的親信,在支持他的道路上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幫助朱由檢把東林黨徹底踩下深淵,永不翻身,若是功成,一生榮華恩寵,或是失敗,身首異處,因為朱由檢是皇帝,他不可能為自己的錯誤買單,隻能殺幾個大臣來證明自己已經知道了錯誤。
一家茶館中。
李世超坐在施淮安對麵,兩個人相互喝著茶水。
“李公子,你也無需隱瞞我,你可是衙門中人。”施淮安放下手中的茶杯,開門見山的說道。
李世超笑了兩聲道:“兄台,您說對了,我是衙門中人,並且我隻聽皇上的話。”
李世超清楚施淮安早就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懷疑,當然李世超也不想再隱瞞施淮安,若是不與施淮安挑明的話,施淮安絕對不敢有下個動作,在這個緊要關頭,皇帝朱由檢需要施淮安的下個動作。
“隻聽皇上的話,難不成李公子是錦衣衛?”
“對。”
“那我們的事情是不是皇上一清二楚。”
“對。”
“皇上是什麽看法?”
“皇上曾說過像你這樣有抱負,有遠見的讀書人已經不多了,若是有恰當時機,他會見一見你。”李世超深知一個道理,要想馬兒跑,一定要讓馬兒清楚,前麵的草很豐美,這也算是李世超對施淮安的一種承諾。
“我們今天午時,準備去國子監鬧一場大的。”
“你們放心好了,官府絕對不會過問,即便過問,城中的士兵也會攔著的,這場鬧劇會成為皇上對付朝堂上那些迂腐不堪的官員最有力的武器。”李世超緊緊的盯著施淮安,一字一句道。
施淮安笑了笑:“大明必須要變,不變法,隻能一步步走向衰敗,吾等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萬死不辭,我想,讓官府過問,最好把我們全部都抓起來,嚴刑拷問一番,這樣皇上用起來更加順手。”
“小弟最敬佩的就是那些一心為國的讀書人,兄台如此作為,讓小弟五體投地,我一定不會讓你們白白受苦。”施淮安的話讓李世超很受感動,因為抓捕成千上百的讀書人,大明開國以來,都從未有過,這在京師,甚至全國都會引發抗議,到時候,東林黨正義的地位也變的岌岌可危,政治中都清楚,民眾他們本來沒有自己的傾向,他們需要的隻是引導,如果這次事件變成流血事件,那麽輿論與正義就會倒向為讀書人做主的朱由檢身上,如果那個時候,還有人反對的話,那麽朱由檢做起事情來也不會那麽拘束。
施淮安從身旁的椅子上拿起那張簽滿讀書人名字的請命書遞給了李世超,李世超趕忙起身,雙手接住:“兄台大義,小弟佩服。”
施淮安笑了笑沒有說話,起身離去。
李世超看著施淮安走後,也不敢耽誤,上了街頭,直接騎上自己的快馬往深宮趕去,因為三大營士兵入京,雖然朝堂沒有發布戒嚴的命令,但街頭上的行人也不多。
到了深宮後,李世超下了馬來,小跑著進入了大門,禁軍攔路,李世超從懷中掏出錦衣衛的手牌,說要入宮求見皇上。
即便是錦衣衛,也不能隨時入宮去見皇帝,禁軍當然不允許,李世超當然也清楚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合規矩,實際上他最應該先去找的是駱養性,由駱養性入宮覲見,獻出請命書,自己一個人入宮去見皇帝,根本就沒有存有攬功的私心,因為駱養性今日事物繁多,現在也不知道身在何處,如果他去尋找駱養性,定會誤了大事,隻能一個人前來皇宮,麵見皇帝。
“這位大哥,咱們都是為皇上賣命,我手中有一件東西皇上現在非常需要,您先去宮中找個太監讓他先去告訴王承恩王公公,就說錦衣衛千戶李世超麵見皇上,有重物交於他。”李世超語氣有些快速,而且看表情十分慌張。
這守門的禁軍也不想在為難李世超,揮揮手讓一名禁軍走了過來,讓他去通報一聲,這名禁軍入了皇宮後,便去了養心殿找到一名太監,讓他去尋找王承恩,說宮門外有一人等著麵見皇上,這個小太監不敢大意,趕忙去尋找王承恩。
此時的王承恩正在司禮監中,在這個關頭,王承恩也變得忙碌不堪,小太監過來通報說李世超想要麵見皇上,王承恩心中一驚,實然,李世超這個名字對於王承恩來說根本就不陌生,他經常聽駱養性提起過,也曾在酒宴上見過一兩次,覺得他是個有能力的年輕人,在這個關頭他來麵見皇上,一定有大事要來稟報,當即讓這名小太監拿著自己的印信去把李世超接到乾清宮,自己也收拾好東西,奔赴了乾清宮。
這個時候朱由檢正在乾清宮中,朱由檢現在的內心十分平靜,不管皇宮外亂成什麽樣子,他在享受乾清宮中難得一見的平靜。
不一會兒,安靜被打破了,王承恩推門進入了大殿,看到朱由檢坐在龍椅上,趕忙走上前去:“皇上,錦衣衛千戶李世超求見。”
“李世超,是那個在洛陽辦案的那個千戶嗎?”
“是。”王承恩恭敬的說道。
“讓他進來吧。”
“遵旨。”王承恩往後退了幾步,後轉過身去,高喊:“宣李世超。”
這個時候已在門外候著的李世超聽到聲音後,趕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裝,進入了大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