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孫子有雲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軍隊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國家最頭等的大事。


    就在這一瞬間,洪承疇斬殺了十二名參將,讓三大營的管理出現了中空,這件事情,剛剛發生一個時辰,便要彈劾的奏章遞送給了內閣,奏章越來越多,黃立極無法,隻能留中一部分,遞交一部分,這奏章放在養心殿的龍案之上,朱由檢連看都沒有看,隻是聽李昌說了一句,洪承疇斬殺了數十位參將,心中叫好,把所有奏與案前的奏章留中不發,這也是對洪承疇的一種無言支持。


    此時若是要徹底根除三大營的頑疾,不用重典如何能行。


    臨近中午之時,魏忠賢來了。


    朱由檢便在養心殿中召見了魏忠賢,魏忠賢見過禮後,便道:“皇上,您讓老奴準備的一百萬兩白銀已經封箱完畢,您看什麽時候給洪提督送去。”


    “魏公公,你說這洪承疇上來便是殺人,他到底有沒有這份才能替朕整治好京師三大營呢?”朱由檢擺擺手不提銀兩,反而向魏忠賢爭取意見,說的也極為誠懇。


    “皇上勿擾,這三大營乃重症,需下猛藥,洪承疇的這招便是猛藥,殺雞儆猴,既能讓背後的人心驚膽戰,更能震懾住三大營的軍馬,讓他們明白,皇上與朝廷的心意。”


    “魏公公說的有些道理,那這些奏章,全部都是彈劾洪承疇的,朕該如何處理,是否一一批示或留中不發。”朱由檢此時對魏忠賢說這些話,也是在穩住魏忠賢,告訴魏忠賢,你放心好了,即便我把手伸向了軍隊,即便任命了孫承宗為遼東節略,即便又提拔了年輕的洪承疇為三大營提督,看起來大明朝的大部分人馬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自己還是個十七歲的少年皇帝,做事不夠果斷,有的時候還要多多倚仗魏公公。


    魏忠賢臉上有了一絲笑意道:”皇上,禦史們也無什麽過錯,不過整治三大營乃是皇上的旨意,這種情況下,最好還是留中不發,先讓禦史們等上一等,也給洪提督一些喘息的時間。“


    ”魏公公真是深知朕心,朕看就這麽辦了。”


    “皇上聖明。”


    “對了,銀兩之事沒有什麽差錯吧。”


    “皇上放心,這一百萬兩白銀決計不會有任何差錯。”


    又與魏忠賢聊了幾句話後,便讓其退下,看著魏忠賢的背影,朱由檢的內心有些掙紮,離魏忠賢倒台的日子不遠了,可為何自己會有些舉棋不定呢,難道真的惶恐,與上個時空中的那句野史一般:”忠賢死,大明亡。“是這句話讓自己猶豫嗎?或者又是因為自己登基之後,魏忠賢沒有做過什麽危害自己的事情,相反對自己的政策還抱支持態度,所有的思緒都收了起來,隻憑一條,魏忠賢便難逃一死,便是讓朱由檢感覺到自己不像大明朝的主宰,魏忠賢必須死,不過朱由檢也不想讓魏忠賢與後世一般死後還要侮辱其屍體,也算是對得起自己登基之初的輔佐之功了。


    文官盡皆走動起來,紛紛轉告,要在兩日之後的大早朝之上,擰成一股勁,對付洪承疇與曹文昭,讓這兩個從鄉下來的暴發戶明白,京師為官不是那麽簡單。


    斬殺了十二名參將後的洪承疇與曹文昭用了三個時辰的時間,實查了三大營的人數,總人數為六萬九千六百二十二人,這個數字讓洪承疇與曹文昭感到了震驚,訓斥了活下來的八名參將,並下軍令召集千總把總共一百多人。


    一百多人站在大帳之中有些擁擠,不過誰也沒有在乎,千總把總心中都有些顫顫悠悠,因為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伸過手,不過洪承疇從未想過拿他們開刀,殺了那十二名不經常來軍營的參將沒有什麽事情,可若是大肆殺害這些麵對基層士兵的官員,若是收拾不好,極有可能引起軍馬嘩變,這可是殺頭的大罪,作為聰明人的洪承疇當然清楚,所以對待這些事情變得慎重起來。


    ”鄭登封等一幹罪臣,貪慕朝廷餉銀,已被本官正法,眾位不必驚慌,貪慕餉銀案已經結束,本官決計不會在動手殺上一人,不過,我與曹將軍實查了人數,發現三大營缺員竟然有十萬人,這還是朝廷的重軍嗎?你們之中有多少人伸手,本官也再也不會過問,不過皇上派送的餉銀馬上便會送到大營之中,這筆餉銀,我奉勸你們,切莫有人動手,不然那十二位參將的下場便是你們日後的下場。“


    聽完洪承疇的話,這些千總把總的思緒也平靜了下來,有些頭腦的人都清楚,新任提督不敢下手,可難保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書呆子,萬一深究到底,自己也脫不了幹係,可現在卻好了,提督已經說了,再也不深究了,反而新的軍餉已經被派發下來,這樣自己對手下的兄弟也好有個交代。


    ”朝廷三大營兵部造冊是十七萬人,可現在七萬不到,三個月之內,三大營人數必須超過十二萬。“


    王戈出列低聲道:”提督大人,三個月之中讓人數翻倍,這,這難度確實太大,小將唯恐,我們辦不下來啊。“


    “如果我對你們說,皇上交付的餉銀是一百萬兩白銀呢?”


    聽到一百萬兩這個數字,大帳之中的數百人都震驚了,一百萬兩白銀,這代表什麽?大明朝三分之一的稅收,三大營兩年的軍餉。


    “那,這筆餉銀到,到我們軍營還有多少?”一個千總喊道。


    ”一文不差。“實際上洪承疇說這些話的時候底氣有些不足,因為他知道京師的情況,即便此事朱由檢魏忠賢黃立極三人都關注著,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難免會有那些要錢不要命的主。


    軍士聽完洪承疇底氣不足的話,心中都一個個敲起鼓來。


    這時候一項一言不發的曹文詔站起身來中氣十足道:”皇上對洪大人與本將說過,一百萬兩白銀,今日送到,若是差了一分一厘,我與洪大人也會追迴,若是,那些在朝堂之上的貪官不給老子,本將便把這件事情鬧到太和殿之上,讓皇上做主。”曹文詔說話有些激動,中間竟然說了粗語,到最後才反應過來,趕緊往迴轉。


    曹文詔的這些話讓千總把總心中都有了一顆定海神針,堅信了幾分。


    洪承疇聽著曹文詔的話後,有些不喜,但也沒有表現出來,又淡淡說道:“你們都清楚,十二位參將被我殺了,他們雖然死了,但他們的位置卻留了下來,你們難道不想再進一步,當上朝廷的將軍。”洪承疇的這些話是對千總們說的,言外意思便是好好辦差事,先把部隊拉起來,誰表現好了,便讓誰當參將。


    “對,誰的功勞大,便提拔誰。“曹文詔大聲說道。


    曹文詔話語剛落,便有兵士稟報,說朝廷軍餉已經出城,離大營隻剩十裏。


    洪承疇也從座位上站起身道:”你們陪著本官去察驗銀兩。“


    數百位把總千總躬身道:”遵令。“


    在洪承疇曹文詔的率領下,一幹人等浩浩蕩蕩的到了大營口外,數千名將士,分列兩旁。


    不到半個時辰,在北麵便出現了一對人馬,越來越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