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於火焰中重生(十五)
拯救惡毒反派[快穿] 作者:蜀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就要過年了,局勢動蕩時, 年味也不是很足, 往年這個時候燈籠已經掛上了,而現在, 也隻有幾條繁華的大街掛了燈籠,稀稀落落幾個,並不怎麽喜慶, 也實在喜慶不起來。
天氣轉冷,路上不少餓俘, 有些還是小娃娃,巡街的人把屍體運走,扔到城外挖好的坑裏去,至於這些人裏還有沒有有活氣的, 沒人知道, 也沒人去看, 往坑裏一扔,沒死的醒了能爬上來,如果被屍體埋的深了,就算醒了也依舊沒命。
柏美茹在上港也有幾個朋友, 她們一群有錢人家的小姐各自湊了湊, 在貧民區搭了個棚子,請人煮粥救濟窮人。
她知道自家很快就要離開上港, 於是還讓柏易幫忙, 資助了一家孤兒院。
但杯水車薪, 他們救的人少,死的人多。
白二也拿出了一筆款子,買了幾棟樓,讓窮人去住,不收租,就跟七十二家房客差不多,一棟樓住了許多人,這些人有的就在樓裏開鋪子,掙點小錢維生。
與民生的艱難相比,娛樂倒是依舊如火如荼,又新開了幾家歌舞廳,並且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招待,以前的歌舞廳還是要限製客人的,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街上的癟三有了幾個錢想進去,歌舞廳還會把人攔下來。
如今是什麽都不顧忌了。
好像世界末日來臨,所有人都要趁最後的機會狂歡一把。
最標誌性的事件是,密斯趙終於接受了楊三的追求,並且她的男朋友更多了。
柏易穿上西裝,披了呢子大衣,同白二一起出了門,白二也是一樣打扮,兩人站在一起,很像沒有血緣關係的同胞兄弟,打扮雖像,長得卻不像。
兩人約好了去看戲,今晚是孫琦的最後一場戲,今晚過後,孫琦就正式退下去,準備離開上港了。
因為白二的麵子,戲班老板同意他退,這一場戲所得的收入,都由孫琦帶走。
也算是好聚好散,這個年歲,結個善緣比找個仇人來得強,誰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就有求於對方了。
現在看戲的人並不多,院子都沒有坐滿,和以前滿堂賓客相去甚遠。
但孫琦也不在意,在台上依舊認真的唱著。
他是個生來就命運多舛的人,走到今天,他覺得自己運氣不算差。
以前覺得進了戲班,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也沒什麽未來,年輕時還好,等到老了,要麽也開一個戲班,要麽不知道死在哪兒。
現在他卻能拿一筆錢退下去,找個平安的地方,開個小店,也能活得不錯。
他在台上唱的認真,台下的人聽的也認真。
好像此時此刻,所有處於不同階級的人,終於找到了一絲共鳴。
柏易喝了口茶,穿堂風唿嘯而過,有些冷,他緊了緊衣領,目光依舊放在台上。
民國最後的輝煌,就在此刻了。
列強的鐵蹄踏碎了大清的如畫江山,好不容易恢複了一口生氣,戰亂接踵而來,這時候沒人會相信,未來的華夏大地會重獲生機,欣欣向榮。
“怎麽了”白二看柏易的樣子,讓下人拿了個暖手爐過來,一塊碳在裏麵悶燒,比後世的熱水袋使用時間還要久。
柏易揣著一個手爐,輕聲問白二“你想過以後嗎等不打仗了,咱們的國家會成什麽樣”
白二倒是毫無興趣,他是個活在當下的人,因此說“無論什麽樣,人還是那樣,好的壞的,聰明的笨的,跟現在沒什麽兩樣。”
柏易一聽,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不說話了,認真聽孫琦唱戲。
散場的時候,班主請白二和柏易留步,果然沒等多久,孫琦便妝也沒卸的跑來了。
跑來也不說話,他莊重的雙膝跪地,表情虔誠的給白二磕了個頭。
“沒有二爺,就沒有我的今天。”孫琦說的真心實意。
如果沒有白二的麵子,班主是不會那麽輕易放他走的,戲班子缺了台柱子,想要再培養起來一個就太難了。
孫琦磕完了頭,又衝柏易作揖,他看出了柏易和白二的關係,但並不點破,同時認為柏易不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如果心胸狹窄,早就找他算賬,把他當情敵對付了。
更何況孫琦並不把男子相愛當迴事,這事自古就有,不算新鮮,尤其他待在戲班,什麽樣的人和事都見過,不以為奇。
臨走前,孫琦還對柏易和白二說“我買了明日的車票,正午就坐火車走了,還望二爺和大少保重自己,您們二位的恩情,我銘感於心。”
柏易很客氣地說“孫先生不要這樣說,您身在戲班,卻不自輕自賤,已然是個君子了。”
孫琦深深地看了柏易一眼,再次作了個揖。
他的人生幾經風雨,卻隻有柏易道出其中辛酸。
若能昂首挺胸的活著,誰願意低頭,俯小做低
難道戲子生來就願意做戲子嗎
白二“好好活,活出個人樣來。”
孫琦用手指擦了擦眼角,笑道“若是可能,我必是要活出個人樣的。”
班主也在旁邊說“他是班裏最有心氣的一個,要不是因為這個,我也不會放他走的。”
畢竟許多人離了戲班,是活不下去的。
他們一生隻會這一門營生,從小學這個,捧了這個飯碗,就隻會吃這碗裏的飯。
放他們出去,反而是害了他們。
班主也說,他們這個戲班子也要走了,準備去江浙一帶,那邊可能好一些,如果運氣好還能換一個營生,太平年間戲班掙錢,可亂起來就不行了,換個營生雖然不像以前風光,可也不擔心什麽時候被麻煩找上門。
班主是老班主的兒子,父親死後子承父業,如果換做是他爹,絕不可能放走孫琦,也絕不可能帶戲班子換營生。
要把一個小娃娃培養成能上台的角,需要無數時間和精力,還要看小娃娃的天分,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如果放棄,無異於壯士斷腕。
離開的時候,柏易在車上對白二說“你倒是無意間幹了件好事。”
白二十分自得“我一向是個好人。”
白二真是這麽覺得的,他從不拖欠雇員的薪水,就是搬貨的苦力,他給的錢也不能算低,除了對付他爹以外,他這輩子還真是當得起好人兩個字。
白二握住柏易的手,柏易的手溫暖幹燥,他的手冰涼蒼白,意識到這點以後,白二想把手收迴去,卻又被柏易握住了。
“等年過了,我就把家裏人送到重慶去,你呢”柏易問的是白二的那幾個弟弟妹妹。
白二很是涼薄的說“願意留就留,願意走我就給他們一筆錢,出去了也餓不死。”
他隻是二哥,不是親爹親媽,更何況哪怕親爹親媽在,也不過如此了。
柏易剛到白家,就接到了家裏的電話,柏父讓他馬上迴去,有要事相商,話不能在電話裏講,一定要當麵說,也是柏易外套還沒脫,又坐白家的車迴了柏家。
“你看看。”柏父把信遞給柏易。
柏易一看字,就知道是柏明秋寫的,都說字如其人,柏明秋的字也跟他的人一樣,一筆一劃並不十分端正,但也不能說是不好看,帶上了濃重的個人風格,竟認不出是什麽字體,隻能說是“我字體”。
柏明秋是寫信來要錢的,開頭就寫了。
後麵則是寫最近的生活,敵人來襲,他也和戰友們一同上了戰場,暫時把敵人打退了。
但是軍隊沒錢買藥,也沒錢買繃帶,戰友們都在苦熬,一直沒等到後方的支援物資。
柏明秋沒有抱怨從軍的艱難,反而抱怨他們的武器太差,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也不會有那麽多戰友倒下,還抱怨後方太窮,給不起他們多少支援,搞得他們繃帶都是撕的幹淨衣服。
至於他自己,也傷了一點,不過運氣好,子彈從他手臂擦過,隻受點了皮外傷。
最後,他強調了自己的立場,雖然他很害怕,受傷的時候很想哭,但他一想到他是在保家衛國,是在保護身在上港的家人,他就覺得自己能堅持下去。
順便,如果可以的話,請爸爸多給他寄點錢來,要是有藥和繃帶,那就更好,下輩子他還是爸爸的孝子賢孫。
柏易一開始是皺著眉的看的,看到最後,眉眼舒展開來,嘴角也帶上了笑。
他嘴上不說,其實一直很擔心柏明秋,柏明秋讀書不錯,本性也不差,就是一直順風順水,沒有經曆過磋磨,不知道世事艱辛,人又生得調皮了一些,柏易總覺得柏明秋再這麽下去會走上歪路。
如今一旦,倒勉強算是個熱血青年了。
柏父“我送他過去,是想磨磨他的性子,不是讓他去送死的啊”
他老淚縱橫“這次隻是擦傷,下一次呢他下一次還有這樣的運氣嗎”
柏易卻說“爸,國難當頭,他想報效國家,這是好事。”
柏父肩膀塌下去“我知道是好事,可是那麽多人當兵,不差他一個,我隻有三個兒子”
“沒了哪一個,我心口都要被挖塊肉出去。”
柏父是個老派人,講究嚴父慈母,他是一定要嚴厲的,於是把慈愛藏在深處。
如今兒子遇到了危險,慈父的一麵就占了上風。
柏易“您想把他叫迴來”
說完柏易又看了一眼信“我看他信裏的意思,是不會迴來的。”
柏父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吹胡子瞪眼地說“我是他爸他還能不聽我的”
柏易“既然軍法嚴苛,也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依您對他的了解,覺得他會乖乖迴來”
柏父沒這個信心,家裏隻有大兒子最聽他的話,最懂事,生來就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至於下麵三個,那都是前世得罪的討債鬼。
哪怕是柏美茹也總有任性的時候。
唯獨柏易沒有,柏易似乎天生就沒有脾氣,待誰都溫和有禮,以前在京城的時候,各家各戶的少爺都願意跟柏易結交,每逢節日聚會,給柏易的請帖就沒少過。
那時候柏父得意極了,柏易出生的時候他還年輕,還沒學會怎麽當一個好爸爸,但柏易從小懂事,才七八歲就能在各家各戶走動,還頗有幾分臉麵,別人不是因為他這個當爸的才看重他,而是覺得他雖年紀還小,但圓滑妥帖,將來必然能成事,故此才給他尊重。
柏父覺得由此可見,自己雖然沒有當爹的經驗,但也稱得上是一個好爸爸,子不教父子過,兒子是個好兒子,那父親也是個好父親。
結果柏明秋一出現,柏父的自信就被打擊的蕩然無存。
但柏明秋再不好,也是柏父看著長大的,也是他的兒子,而且比起懂事的大兒子,他也更注意不懂事的二兒子,至於柏易,他也快把二弟當兒子看了。
“爸,您要真的擔心他,就多給他一些錢。”柏易知道家裏剛收了款子,錢不少,能挪用的比以前多,又說,“至於藥和繃帶,我來想辦法,到時候我問問白二有沒有相熟的人能幫忙帶過去。”
柏父泄了氣“也隻能如此了。”
但柏父還是不高興,他覺得自己做錯了,就不該把柏明秋送去軍隊,應該把他送到碼頭去搬貨,或許還要好一些。
柏易關上了書房的門,讓柏父在書房好好生悶氣,自己則下樓去倒了杯水。
“哥”柏美茹一路小跑地跑進來,乳燕投林般撲進了柏易的胸膛,還眷念的蹭了兩下,找迴了幼年時的依賴感覺,心裏十分安寧,然後才抬頭說,“孤兒院開了,我正要去找你,準備和你一起去看呢”
柏美茹“東西我都備好了,有過冬的棉衣棉褲,還有五頭豬和十隻雞,十隻鴨,還有兩百個大洋的現銀,正好一起送過去。”
柏易低頭看她“你哪兒來的兩百個大洋”
柏美茹一個月的零花錢是十個大洋,非常足夠,但她沒有存錢的習慣,不可能存下這麽多。
柏美茹笑道“我請太太們捐款了趙太太一個人就捐了一百。”
柏易這才放下心來,他也不急著迴白家,就答應和柏美茹走一趟,他們趁著夜色把東西拉過去,因為是柏家人,所以宵禁時間隻要跟巡防的警衛隊打好招唿就行。
再給他們一人一個大洋,花一點小錢,還能請他們護送過去。
孤兒院就開在郊區,這裏人煙稀少,但建了高牆,牆上嵌了碎玻璃,還是安全。
這裏的孩子都是從市區找到的,有些身體完整,大多都缺胳膊少腿,或者是麵容有暇,但就是身體完整的,也像是得了癆病,骨瘦如柴,總是咳個不停。
西藥買不起,就請大夫抓草藥熬,喝幾副藥,不說馬上恢複健康,但總算是不咳了。
孩子們的房間是上下鋪,一個房間可以睡十個人,院子裏弄了秋千和滑梯,食堂很大,建築雖然老了一點,隻有圍牆是新建的,但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有個能遮風擋雨,並且還給他們食物吃,床鋪睡的地方,已經稱得上是幸福了。
畢竟沒被帶來以前,他們住的是街頭,睡的是巷尾,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要飯所得。
柏美茹跟柏易說起這個孩子,十分心疼“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五歲,胳膊還沒有一根木棍粗,臉上沒肉,倒都挺了一個大肚子,可見沒過過好日子,也不知道他們爹媽怎麽想的,隻管生不管養。”
窮人家沒錢打胎,隻能把孩子生下來扔掉,心腸好點的扔在鬧市區,希望有善心人撿走。
心腸差點的,就隨便找個沒人的地方扔了,並不管那個孩子的死活。
柏易說“世道好的時候都不缺隻生不養的人,更別提世道差的時候了。”
這大約就是人性了,有的人哪怕自己不活也要保全孩子,有的人拋棄一切都要先讓自己活下去。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多重選擇,選哪一個都不出奇。
柏易見過的人多了,因此認為沒人是絕對的好人,也沒人是絕對的壞人。
真正的聖母大約隻存在於傳說和書籍中。
聖母原本是個好詞,指的是聖母瑪利亞把所有痛苦擁入懷中,把幸福灑向世界。
後來因為民間故事中出現了許多道德綁架以及損人不利己的“好人”,於是聖母就成了一個貶義詞。
這些故事隻抓住了聖母的表象,卻沒有抓住靈魂,隻會誤導他人。
要是在街上對一個人說“你可真是個聖母。”
一定沒人會認為這是誇獎人的話。
可這個詞原本是褒義的。
是讚美一個人大公無私,舍自身利益而傾助他人,具有聖母的高尚品格。
他們坐著小汽車,後麵跟的是貨車,警衛員和孤兒院的員工一起卸貨,隻有五頭大肥豬比較麻煩,雞鴨關在籠子裏,除了一路拉屎以外,並沒有肥豬麻煩。
不過肥豬還是很吸引人的,雖然身上有臭味,但警衛員和員工的眼神都緊緊盯著這幾頭豬。
把豬盯得夾緊了腿。
豬越肥越好,多數人還是愛吃肥肉,畢竟瘦肉沒有油水,隻有富家人愛吃。
下水也是窮人最愛,捯飭好了也是一頓美味,總比吃菜來得好。
“麻煩了。”柏易給警衛員一人遞了一塊大洋,感謝的態度很好。
平時在普通人眼裏兇神惡煞的警衛員此時也很好說話“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您喊一聲,我們是必要來幫忙的。”
幫一次忙得一塊大洋,這樣的買賣真是美死了。
柏美茹今天穿的是平底的女式皮鞋,裙子也不長,正適合走路和忙裏忙外,她讓人把牲畜弄到廚房後麵的院子裏,又招唿人把棉衣棉褲抬進去,除了棉衣棉褲以外,還有好幾袋冬瓜糖。
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後,柏美茹像一隻飛上天的小麻雀,幸福極了。
“大哥”柏美茹站在柏易麵前,羞怯地看著柏易,雙眼閃閃發光。
柏易伸出手,揉了揉她的頭頂,柏美茹就高興了。
在她心裏,世上沒有人比她大哥更有本事,更像個君子,所以得到大哥的肯定,對她來說是最好的獎勵,她一直希望能成為像大哥這樣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且隻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
尤其是大哥從來不會像那些人一樣,告訴她女孩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反而一直支持她去尋找人生的意義,追求自己的理想。
雖然已經很晚了,但多數孩子還沒有睡,他們沒有早睡的習慣,流浪街頭的時候,隻有等夜深了,路上沒人了,才能找到睡覺的地方。
聽見動靜的以後,他們就把門打開一個小縫,探頭探腦的偷看。
還是管事的媽媽說“想看就出來看,柏小姐給你們送東西來了”
管事的媽媽一臉慈愛的笑,這個媽媽還是柏美茹親自挑的,確定人品合格以後讓聘請過來,管事媽媽也很珍惜這份工作,現在工作不好找,她在這裏幹一個月,能有六塊大洋,可不少了,而且這裏包吃包住,她的工錢可以拿迴家裏,夠一家老小活得很滋潤。
孩子們一開始不敢出來,還是管事媽媽親自抱了一個出來後才引得他們跑向大廳。
孩子們先看的不是毛衣毛褲,而是冬瓜糖。
糖是那麽好的東西,他們有些很久沒有吃過,有些根本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柏美茹挽起袖子,很精神地說“過來排隊,我給你分糖”
因為吃飯也要排隊打飯,所以孩子們聽得懂排隊的意思,一個個含著手指排隊,拿到糖的孩子很珍惜的含著糖,不敢嚼。
柏美茹看得心酸,但也知道不能教會孩子們大吃大喝。
他們必須學會簡樸,以後遇到危險,也才有更大的機會活下去。
柏易站在一邊看著,覺得自己雖然不算好人。
但至少把弟弟妹妹培養出來了。
相處了這麽多年,並非沒有感情,他也希望他們能更好。
此時的柏易,似乎懵懂的抓住了一點東西。,新 ,,,
天氣轉冷,路上不少餓俘, 有些還是小娃娃,巡街的人把屍體運走,扔到城外挖好的坑裏去,至於這些人裏還有沒有有活氣的, 沒人知道, 也沒人去看, 往坑裏一扔,沒死的醒了能爬上來,如果被屍體埋的深了,就算醒了也依舊沒命。
柏美茹在上港也有幾個朋友, 她們一群有錢人家的小姐各自湊了湊, 在貧民區搭了個棚子,請人煮粥救濟窮人。
她知道自家很快就要離開上港, 於是還讓柏易幫忙, 資助了一家孤兒院。
但杯水車薪, 他們救的人少,死的人多。
白二也拿出了一筆款子,買了幾棟樓,讓窮人去住,不收租,就跟七十二家房客差不多,一棟樓住了許多人,這些人有的就在樓裏開鋪子,掙點小錢維生。
與民生的艱難相比,娛樂倒是依舊如火如荼,又新開了幾家歌舞廳,並且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招待,以前的歌舞廳還是要限製客人的,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街上的癟三有了幾個錢想進去,歌舞廳還會把人攔下來。
如今是什麽都不顧忌了。
好像世界末日來臨,所有人都要趁最後的機會狂歡一把。
最標誌性的事件是,密斯趙終於接受了楊三的追求,並且她的男朋友更多了。
柏易穿上西裝,披了呢子大衣,同白二一起出了門,白二也是一樣打扮,兩人站在一起,很像沒有血緣關係的同胞兄弟,打扮雖像,長得卻不像。
兩人約好了去看戲,今晚是孫琦的最後一場戲,今晚過後,孫琦就正式退下去,準備離開上港了。
因為白二的麵子,戲班老板同意他退,這一場戲所得的收入,都由孫琦帶走。
也算是好聚好散,這個年歲,結個善緣比找個仇人來得強,誰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就有求於對方了。
現在看戲的人並不多,院子都沒有坐滿,和以前滿堂賓客相去甚遠。
但孫琦也不在意,在台上依舊認真的唱著。
他是個生來就命運多舛的人,走到今天,他覺得自己運氣不算差。
以前覺得進了戲班,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也沒什麽未來,年輕時還好,等到老了,要麽也開一個戲班,要麽不知道死在哪兒。
現在他卻能拿一筆錢退下去,找個平安的地方,開個小店,也能活得不錯。
他在台上唱的認真,台下的人聽的也認真。
好像此時此刻,所有處於不同階級的人,終於找到了一絲共鳴。
柏易喝了口茶,穿堂風唿嘯而過,有些冷,他緊了緊衣領,目光依舊放在台上。
民國最後的輝煌,就在此刻了。
列強的鐵蹄踏碎了大清的如畫江山,好不容易恢複了一口生氣,戰亂接踵而來,這時候沒人會相信,未來的華夏大地會重獲生機,欣欣向榮。
“怎麽了”白二看柏易的樣子,讓下人拿了個暖手爐過來,一塊碳在裏麵悶燒,比後世的熱水袋使用時間還要久。
柏易揣著一個手爐,輕聲問白二“你想過以後嗎等不打仗了,咱們的國家會成什麽樣”
白二倒是毫無興趣,他是個活在當下的人,因此說“無論什麽樣,人還是那樣,好的壞的,聰明的笨的,跟現在沒什麽兩樣。”
柏易一聽,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不說話了,認真聽孫琦唱戲。
散場的時候,班主請白二和柏易留步,果然沒等多久,孫琦便妝也沒卸的跑來了。
跑來也不說話,他莊重的雙膝跪地,表情虔誠的給白二磕了個頭。
“沒有二爺,就沒有我的今天。”孫琦說的真心實意。
如果沒有白二的麵子,班主是不會那麽輕易放他走的,戲班子缺了台柱子,想要再培養起來一個就太難了。
孫琦磕完了頭,又衝柏易作揖,他看出了柏易和白二的關係,但並不點破,同時認為柏易不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如果心胸狹窄,早就找他算賬,把他當情敵對付了。
更何況孫琦並不把男子相愛當迴事,這事自古就有,不算新鮮,尤其他待在戲班,什麽樣的人和事都見過,不以為奇。
臨走前,孫琦還對柏易和白二說“我買了明日的車票,正午就坐火車走了,還望二爺和大少保重自己,您們二位的恩情,我銘感於心。”
柏易很客氣地說“孫先生不要這樣說,您身在戲班,卻不自輕自賤,已然是個君子了。”
孫琦深深地看了柏易一眼,再次作了個揖。
他的人生幾經風雨,卻隻有柏易道出其中辛酸。
若能昂首挺胸的活著,誰願意低頭,俯小做低
難道戲子生來就願意做戲子嗎
白二“好好活,活出個人樣來。”
孫琦用手指擦了擦眼角,笑道“若是可能,我必是要活出個人樣的。”
班主也在旁邊說“他是班裏最有心氣的一個,要不是因為這個,我也不會放他走的。”
畢竟許多人離了戲班,是活不下去的。
他們一生隻會這一門營生,從小學這個,捧了這個飯碗,就隻會吃這碗裏的飯。
放他們出去,反而是害了他們。
班主也說,他們這個戲班子也要走了,準備去江浙一帶,那邊可能好一些,如果運氣好還能換一個營生,太平年間戲班掙錢,可亂起來就不行了,換個營生雖然不像以前風光,可也不擔心什麽時候被麻煩找上門。
班主是老班主的兒子,父親死後子承父業,如果換做是他爹,絕不可能放走孫琦,也絕不可能帶戲班子換營生。
要把一個小娃娃培養成能上台的角,需要無數時間和精力,還要看小娃娃的天分,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如果放棄,無異於壯士斷腕。
離開的時候,柏易在車上對白二說“你倒是無意間幹了件好事。”
白二十分自得“我一向是個好人。”
白二真是這麽覺得的,他從不拖欠雇員的薪水,就是搬貨的苦力,他給的錢也不能算低,除了對付他爹以外,他這輩子還真是當得起好人兩個字。
白二握住柏易的手,柏易的手溫暖幹燥,他的手冰涼蒼白,意識到這點以後,白二想把手收迴去,卻又被柏易握住了。
“等年過了,我就把家裏人送到重慶去,你呢”柏易問的是白二的那幾個弟弟妹妹。
白二很是涼薄的說“願意留就留,願意走我就給他們一筆錢,出去了也餓不死。”
他隻是二哥,不是親爹親媽,更何況哪怕親爹親媽在,也不過如此了。
柏易剛到白家,就接到了家裏的電話,柏父讓他馬上迴去,有要事相商,話不能在電話裏講,一定要當麵說,也是柏易外套還沒脫,又坐白家的車迴了柏家。
“你看看。”柏父把信遞給柏易。
柏易一看字,就知道是柏明秋寫的,都說字如其人,柏明秋的字也跟他的人一樣,一筆一劃並不十分端正,但也不能說是不好看,帶上了濃重的個人風格,竟認不出是什麽字體,隻能說是“我字體”。
柏明秋是寫信來要錢的,開頭就寫了。
後麵則是寫最近的生活,敵人來襲,他也和戰友們一同上了戰場,暫時把敵人打退了。
但是軍隊沒錢買藥,也沒錢買繃帶,戰友們都在苦熬,一直沒等到後方的支援物資。
柏明秋沒有抱怨從軍的艱難,反而抱怨他們的武器太差,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也不會有那麽多戰友倒下,還抱怨後方太窮,給不起他們多少支援,搞得他們繃帶都是撕的幹淨衣服。
至於他自己,也傷了一點,不過運氣好,子彈從他手臂擦過,隻受點了皮外傷。
最後,他強調了自己的立場,雖然他很害怕,受傷的時候很想哭,但他一想到他是在保家衛國,是在保護身在上港的家人,他就覺得自己能堅持下去。
順便,如果可以的話,請爸爸多給他寄點錢來,要是有藥和繃帶,那就更好,下輩子他還是爸爸的孝子賢孫。
柏易一開始是皺著眉的看的,看到最後,眉眼舒展開來,嘴角也帶上了笑。
他嘴上不說,其實一直很擔心柏明秋,柏明秋讀書不錯,本性也不差,就是一直順風順水,沒有經曆過磋磨,不知道世事艱辛,人又生得調皮了一些,柏易總覺得柏明秋再這麽下去會走上歪路。
如今一旦,倒勉強算是個熱血青年了。
柏父“我送他過去,是想磨磨他的性子,不是讓他去送死的啊”
他老淚縱橫“這次隻是擦傷,下一次呢他下一次還有這樣的運氣嗎”
柏易卻說“爸,國難當頭,他想報效國家,這是好事。”
柏父肩膀塌下去“我知道是好事,可是那麽多人當兵,不差他一個,我隻有三個兒子”
“沒了哪一個,我心口都要被挖塊肉出去。”
柏父是個老派人,講究嚴父慈母,他是一定要嚴厲的,於是把慈愛藏在深處。
如今兒子遇到了危險,慈父的一麵就占了上風。
柏易“您想把他叫迴來”
說完柏易又看了一眼信“我看他信裏的意思,是不會迴來的。”
柏父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吹胡子瞪眼地說“我是他爸他還能不聽我的”
柏易“既然軍法嚴苛,也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依您對他的了解,覺得他會乖乖迴來”
柏父沒這個信心,家裏隻有大兒子最聽他的話,最懂事,生來就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至於下麵三個,那都是前世得罪的討債鬼。
哪怕是柏美茹也總有任性的時候。
唯獨柏易沒有,柏易似乎天生就沒有脾氣,待誰都溫和有禮,以前在京城的時候,各家各戶的少爺都願意跟柏易結交,每逢節日聚會,給柏易的請帖就沒少過。
那時候柏父得意極了,柏易出生的時候他還年輕,還沒學會怎麽當一個好爸爸,但柏易從小懂事,才七八歲就能在各家各戶走動,還頗有幾分臉麵,別人不是因為他這個當爸的才看重他,而是覺得他雖年紀還小,但圓滑妥帖,將來必然能成事,故此才給他尊重。
柏父覺得由此可見,自己雖然沒有當爹的經驗,但也稱得上是一個好爸爸,子不教父子過,兒子是個好兒子,那父親也是個好父親。
結果柏明秋一出現,柏父的自信就被打擊的蕩然無存。
但柏明秋再不好,也是柏父看著長大的,也是他的兒子,而且比起懂事的大兒子,他也更注意不懂事的二兒子,至於柏易,他也快把二弟當兒子看了。
“爸,您要真的擔心他,就多給他一些錢。”柏易知道家裏剛收了款子,錢不少,能挪用的比以前多,又說,“至於藥和繃帶,我來想辦法,到時候我問問白二有沒有相熟的人能幫忙帶過去。”
柏父泄了氣“也隻能如此了。”
但柏父還是不高興,他覺得自己做錯了,就不該把柏明秋送去軍隊,應該把他送到碼頭去搬貨,或許還要好一些。
柏易關上了書房的門,讓柏父在書房好好生悶氣,自己則下樓去倒了杯水。
“哥”柏美茹一路小跑地跑進來,乳燕投林般撲進了柏易的胸膛,還眷念的蹭了兩下,找迴了幼年時的依賴感覺,心裏十分安寧,然後才抬頭說,“孤兒院開了,我正要去找你,準備和你一起去看呢”
柏美茹“東西我都備好了,有過冬的棉衣棉褲,還有五頭豬和十隻雞,十隻鴨,還有兩百個大洋的現銀,正好一起送過去。”
柏易低頭看她“你哪兒來的兩百個大洋”
柏美茹一個月的零花錢是十個大洋,非常足夠,但她沒有存錢的習慣,不可能存下這麽多。
柏美茹笑道“我請太太們捐款了趙太太一個人就捐了一百。”
柏易這才放下心來,他也不急著迴白家,就答應和柏美茹走一趟,他們趁著夜色把東西拉過去,因為是柏家人,所以宵禁時間隻要跟巡防的警衛隊打好招唿就行。
再給他們一人一個大洋,花一點小錢,還能請他們護送過去。
孤兒院就開在郊區,這裏人煙稀少,但建了高牆,牆上嵌了碎玻璃,還是安全。
這裏的孩子都是從市區找到的,有些身體完整,大多都缺胳膊少腿,或者是麵容有暇,但就是身體完整的,也像是得了癆病,骨瘦如柴,總是咳個不停。
西藥買不起,就請大夫抓草藥熬,喝幾副藥,不說馬上恢複健康,但總算是不咳了。
孩子們的房間是上下鋪,一個房間可以睡十個人,院子裏弄了秋千和滑梯,食堂很大,建築雖然老了一點,隻有圍牆是新建的,但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有個能遮風擋雨,並且還給他們食物吃,床鋪睡的地方,已經稱得上是幸福了。
畢竟沒被帶來以前,他們住的是街頭,睡的是巷尾,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要飯所得。
柏美茹跟柏易說起這個孩子,十分心疼“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五歲,胳膊還沒有一根木棍粗,臉上沒肉,倒都挺了一個大肚子,可見沒過過好日子,也不知道他們爹媽怎麽想的,隻管生不管養。”
窮人家沒錢打胎,隻能把孩子生下來扔掉,心腸好點的扔在鬧市區,希望有善心人撿走。
心腸差點的,就隨便找個沒人的地方扔了,並不管那個孩子的死活。
柏易說“世道好的時候都不缺隻生不養的人,更別提世道差的時候了。”
這大約就是人性了,有的人哪怕自己不活也要保全孩子,有的人拋棄一切都要先讓自己活下去。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多重選擇,選哪一個都不出奇。
柏易見過的人多了,因此認為沒人是絕對的好人,也沒人是絕對的壞人。
真正的聖母大約隻存在於傳說和書籍中。
聖母原本是個好詞,指的是聖母瑪利亞把所有痛苦擁入懷中,把幸福灑向世界。
後來因為民間故事中出現了許多道德綁架以及損人不利己的“好人”,於是聖母就成了一個貶義詞。
這些故事隻抓住了聖母的表象,卻沒有抓住靈魂,隻會誤導他人。
要是在街上對一個人說“你可真是個聖母。”
一定沒人會認為這是誇獎人的話。
可這個詞原本是褒義的。
是讚美一個人大公無私,舍自身利益而傾助他人,具有聖母的高尚品格。
他們坐著小汽車,後麵跟的是貨車,警衛員和孤兒院的員工一起卸貨,隻有五頭大肥豬比較麻煩,雞鴨關在籠子裏,除了一路拉屎以外,並沒有肥豬麻煩。
不過肥豬還是很吸引人的,雖然身上有臭味,但警衛員和員工的眼神都緊緊盯著這幾頭豬。
把豬盯得夾緊了腿。
豬越肥越好,多數人還是愛吃肥肉,畢竟瘦肉沒有油水,隻有富家人愛吃。
下水也是窮人最愛,捯飭好了也是一頓美味,總比吃菜來得好。
“麻煩了。”柏易給警衛員一人遞了一塊大洋,感謝的態度很好。
平時在普通人眼裏兇神惡煞的警衛員此時也很好說話“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您喊一聲,我們是必要來幫忙的。”
幫一次忙得一塊大洋,這樣的買賣真是美死了。
柏美茹今天穿的是平底的女式皮鞋,裙子也不長,正適合走路和忙裏忙外,她讓人把牲畜弄到廚房後麵的院子裏,又招唿人把棉衣棉褲抬進去,除了棉衣棉褲以外,還有好幾袋冬瓜糖。
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後,柏美茹像一隻飛上天的小麻雀,幸福極了。
“大哥”柏美茹站在柏易麵前,羞怯地看著柏易,雙眼閃閃發光。
柏易伸出手,揉了揉她的頭頂,柏美茹就高興了。
在她心裏,世上沒有人比她大哥更有本事,更像個君子,所以得到大哥的肯定,對她來說是最好的獎勵,她一直希望能成為像大哥這樣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且隻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
尤其是大哥從來不會像那些人一樣,告訴她女孩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反而一直支持她去尋找人生的意義,追求自己的理想。
雖然已經很晚了,但多數孩子還沒有睡,他們沒有早睡的習慣,流浪街頭的時候,隻有等夜深了,路上沒人了,才能找到睡覺的地方。
聽見動靜的以後,他們就把門打開一個小縫,探頭探腦的偷看。
還是管事的媽媽說“想看就出來看,柏小姐給你們送東西來了”
管事的媽媽一臉慈愛的笑,這個媽媽還是柏美茹親自挑的,確定人品合格以後讓聘請過來,管事媽媽也很珍惜這份工作,現在工作不好找,她在這裏幹一個月,能有六塊大洋,可不少了,而且這裏包吃包住,她的工錢可以拿迴家裏,夠一家老小活得很滋潤。
孩子們一開始不敢出來,還是管事媽媽親自抱了一個出來後才引得他們跑向大廳。
孩子們先看的不是毛衣毛褲,而是冬瓜糖。
糖是那麽好的東西,他們有些很久沒有吃過,有些根本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柏美茹挽起袖子,很精神地說“過來排隊,我給你分糖”
因為吃飯也要排隊打飯,所以孩子們聽得懂排隊的意思,一個個含著手指排隊,拿到糖的孩子很珍惜的含著糖,不敢嚼。
柏美茹看得心酸,但也知道不能教會孩子們大吃大喝。
他們必須學會簡樸,以後遇到危險,也才有更大的機會活下去。
柏易站在一邊看著,覺得自己雖然不算好人。
但至少把弟弟妹妹培養出來了。
相處了這麽多年,並非沒有感情,他也希望他們能更好。
此時的柏易,似乎懵懂的抓住了一點東西。,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