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適時走出來, 笑道“哎喲, 我的乖孫孫,快給祖母說說, 在玩什麽呢”


    元春這邊規規矩矩的行禮請安。


    賈琮已經撲進祖母懷裏“祖母,祖母,跟我玩跳跳棋”


    元春委屈的看向賈敏“姑姑”


    賈敏替她擦拭鼻尖的汗珠兒, 玉手搭上元春的額頭“很好,沒發熱。告訴姑姑, 頭疼不”


    元春微笑搖頭“不疼”


    “沒有不舒服, 姑姑就安心了”


    賈敏一邊與元春一起整理著棋盤, 一邊說道“元春真乖,這是教導弟弟下棋呢琮兒乖不乖啊”


    元春扁扁嘴,神情甚是委屈。


    她好想告狀,琮兒實在太賴皮了


    好氣人


    然而,姑姑都誇讚她了, 她若是再告狀,有些不好意思了。


    元春眼睛瞅了正在跟祖母撒嬌的賈琮一眼, 很是羨慕。


    元春低頭玩著手指好想告狀啊


    告不告呢


    最終, 元春還是決定不告狀了。


    不下棋的時候, 琮兒弟弟還是很乖的, 也很聽話。


    昨天馬車上, 璉二哥哥不講理,琮兒也站在她一邊。


    這一想,琮兒還是有點比較多。


    再有, 祖母也一直誇讚她動手乖巧,看護弟弟


    告狀了,祖母肯定要生氣


    她想祖母喜歡她,不要祖母生氣


    元春抬頭,笑眯眯的說道“嗯嗯,可是弟弟老是不專心,都說了好多次是五子棋,他偏說是跳跳棋,哎,真是沒辦法了。”


    賈敏聞言,與母親會心而笑小丫頭竟然撇開弟弟撒賴不說了。


    石梅心裏甚是高興,不愧是貴妃的坯子,審時度勢的能力很不差。


    知道這個時候告狀不合時宜。


    她是姐姐呢


    弟弟生病呢


    石梅這時候也替賈琮擦幹淨鼻涕汗珠子,看著元春委屈的小模樣,石梅決定插手一下。


    兩個孩子至少要在一起做伴三年,不能讓元春一味委屈,也不能讓賈琮變成小霸王。


    石梅問道“琮兒跟姐姐下棋嗎琮兒學會沒有”


    賈琮頷首“會了”


    石梅笑道“真聰明,琮兒贏了,還是姐姐贏了”


    賈琮一直在偷瞄元春呢,見她沒告狀,心裏很是高興,抬頭一笑“琮兒贏了,姐姐輸了”


    元春聞言很是鬱悶,賈琮不僅賴皮,竟然撒謊


    元春忍不住提醒道“琮兒啊”


    賈琮卻衝著元春撇嘴做個鬼臉。


    石梅將一切看在眼裏,衝著元春招手“元兒過來,跟弟弟下一盤,祖母也瞧瞧,琮兒如何打敗姐姐呢”


    元春聞言抿嘴,心中竊喜,很是得意的衝著賈琮一笑看你個小猴子還怎麽吹


    “元兒聽祖母。”


    元春整理好棋盤,神情狡黠,卻是禮儀謙謙一伸手,說道“琮兒,你先”


    賈琮頓時懵了哎呀,還要當場驗證啊


    這可怎麽好呢,他都是賴皮才贏的啊


    賈琮趴在炕桌上,蹙著眉頭,猶猶豫豫伸手又縮迴來。


    然後,他悄悄的瞄瞄祖母,見祖母笑眯眯等著,又忙著躲開。


    然後,他再悄悄偷瞄姐姐元春幾眼、


    再然後,賈琮把棋子兒一扒拉,嘻嘻一笑“姐姐,我們明兒再下,好不好啊”


    元春知道賈琮要躲閃。


    她是好姐姐,不好說破。


    她先看眼祖母,祖母沒反應。


    她心裏有些不甘心,讓小猴子這麽滑脫了,下迴必定越來越賴皮。


    那還怎麽玩兒啊


    元春眼眸一轉,把祖母抓住擋箭“琮兒啊,祖母想看下棋,我們怎能不聽祖母的話呢”


    石梅心裏暗笑,兩個都是猴兒精


    她看著賈琮笑問“琮兒不喜歡祖母啊”


    賈琮搖頭晃腦,笑得滿臉諂媚“琮兒最喜歡祖母了。”


    石梅笑問“既然喜歡祖母,琮兒為何不願意下棋給祖母瞧呢”


    賈琮這下子抓瞎了,不知道如何編了,他眼睛咕嚕嚕的轉悠,嘴裏吱吱嗚嗚“那個啊,這個,祖母啊”


    賈琮雖說不害怕,卻覺得有點丟麵子。


    眼珠子一轉,賈琮再次拱進祖母懷裏。


    他自己個對著手指,滿臉堆笑,眼睛彎成月牙兒,扭扭捏捏的說道“祖母啊,其實,孫兒根本下不贏,都是姐姐贏”


    石梅心裏很喜歡賈琮這個賴皮樣,卻是一本正經的故作驚詫“怎麽會呢方才琮兒還說贏了呢”


    賈琮看眼元春,然後嘻嘻的笑道“嘿嘿,孫兒,孫兒都是藏了姐姐的子兒,姐姐缺一顆棋子兒,我就自己贏了。”


    賈敏伸手一刮賈琮的小鼻子“哦,我知道了,琮兒耍賴皮,是不是”


    賈琮不說話,隻嘻嘻的笑。


    石梅甚是訝異“琮兒不是真的撒謊又賴皮吧”


    賈琮一聽祖母語氣變了,知道不對,祖母生氣了啊


    石梅並未生氣,而是耐心的說道“琮兒,你看啊,元兒姐姐教你下棋,你耍賴皮,姐姐也沒生氣,也沒跟祖母告狀,姐姐對你好不好啊”


    賈琮頷首“嗯,姐姐好。”


    石梅又問“姐姐對你好,琮兒對姐姐好不好呢”


    賈琮很訝異。


    姐姐大,對弟弟好不是應該嗎


    奶娘這樣說,祖母自己也是這樣說的啊


    弟弟要對姐姐好


    沒人說過也


    石梅又道“琮兒啊,你耍賴皮,姐姐沒生氣,還陪著你玩。你呢竟然撒謊,你說姐姐委屈不委屈啊”


    賈琮手指在嘴裏咬阿咬的,半晌說道“琮兒,琮兒”


    石梅抱起賈琮,卻問元春“元兒可還記得,前日你珠大哥給你們講的狼來了的故事”


    元春一臉嚴肅的頷首“孫女記得,一個放羊的孩子三次撒謊,說狼來了,頭兩次人們相信了他,結果卻被騙了,第三次,狼真的來了,人們卻不相信他了,結果,狼把樣都咬死了,所以,小孩子要誠實,不能撒謊”


    賈琮頓時腦袋一縮“可是,孫兒也不用放羊啊我們家也沒有羊群啊”


    這小子還杠上了。


    小孩子不懂得大道理,石梅隻好用他能明白的語言跟他勾通。


    “你是不用放羊,我們家確實沒有羊群。但是,我們家有馬群牛群,你有小斑點,昨日你不是親自喂了小斑點吃草


    若是小斑點遇見狼了,你想要大家救它,但是因為你喜歡撒謊,大家都不相信你了,以為你又在撒謊,所以都不來幫忙。剩下你自己一個人根本打不贏大灰狼,會怎麽樣呢”


    元春嘴巧舌快的接嘴道“我知道,小斑點或許就會被狼吃掉了喲”


    賈琮噘嘴看著元春“你是姐姐啊,你也不幫我嗎”


    元春小手一攤“可是,我還小呢,我也打不過狼啊要祖母姑姑,大伯爹爹,大伯母我娘,大哥哥二哥哥,他們都幫忙才行啊”


    賈琮嘴巴扁扁起了哭腔“我不要小斑點被狼吃掉啦”


    石梅說道“那就不能撒謊,要做個誠實的孩子。你現在去告訴姐姐,說你錯了,以後再也不會撒謊了”


    賈琮聞言哧溜一下下了地,走到元春這邊站定,扁著嘴巴作個揖“姐姐,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撒謊不賴皮了。姐姐你還跟我玩嗎”


    元春看了眼石梅,見石梅微笑著看她,心裏很高興,學著石梅的動作,伸手一拍賈琮的手“當然跟你玩啊,我是姐姐啊”


    石梅與元春伸出大拇指“元春真乖”


    賈敏也道“元春真棒”


    賈琮看了石梅一眼,抿緊嘴巴走到石梅麵前,作揖道“祖母,孫兒再也不撒謊了,孫兒要做乖孩子”


    石梅再次將賈琮抱起來,捏捏賈琮的小鼻子“祖母知道,我們琮兒知錯能改,也是好孩子”


    賈琮笑了笑,發現姑母沒誇讚他,黑眸晶晶的看向賈敏“姑母,琮兒再也不撒謊了”


    賈敏頓時樂了,忙著伸手一刮賈琮的小鼻子“知道了,琮兒好乖”


    賈琮這才得意的笑了。


    石梅這時起身說道“好了,說了半日話,口都幹了,孩子們也該喝水了。”


    這邊石梅跟賈敏品茶,那邊賈琮馬上去拉元春的手“大姐姐,我們再下一盤棋吧,隻是,姐姐你能不能讓我三步棋啊”


    讓三步她還怎麽贏啊


    元春伸出兩個小手指“兩步”


    賈琮有些不滿意,又想玩五子棋,隻好勉為其難“好嘛”


    石梅笑眯眯看著小姐弟和好如初,打開棋盤再次對陣。


    賈敏抿口茶,說道“這日子過得還真可樂,以後天天都這樣可樂就好了”


    石梅想起黛玉,笑道“安心啦,我的外孫女肯家更加可愛”


    賈敏楞下了,誰是外孫女


    驀的通透了,母親的外孫女不就是自己的女兒嗎


    賈敏頓時紅了臉,起身道“我去給元春琮兒兩個做裁判,免得琮兒又撒賴欺負姐姐”


    這晚,石梅將倆孫子抱到自己的大床上親自照料,直到過了子時,倆孩子安然無恙,沒發燒沒咳嗽,睡得小豬一樣。


    石梅心裏一顆石頭完全落了地。


    白開水真是能夠治感冒


    翌日。


    元春賈琮早餐吃的白粥,比昨日添加了兩個核桃大笑的白麵饃饃,增加了一碗蔥白雞湯。


    然後,鮮香的蔥白雞湯招來賈珠賈璉兩個小饞貓。


    石梅招唿四個孫子吃早餐,再次迎來了滿臉緊張的張氏王氏兩妯娌。


    這兩人借口稟報家務前來探視兒女。


    石梅看眼兩個媳婦,兩人不約而同都打了厚厚的底粉,應該是為了遮蓋黑眼圈。


    這兩妯娌隻怕一夜沒睡好吧


    這兩人進門之後眼睛就黏在孩子身上。


    卻隻見到四隻貪吃的小豬。


    賈珠賈璉元春還知道抬頭打個招唿。


    賈琮卻吃得頭也不抬。


    張氏瞧著婆婆似笑非笑,忙著問出了準備的話題“媳婦是來問問太太,本家的幾位叔叔嬸嬸也要下帖子嗎”


    這不是廢話嘛,自然要下帖子的。


    石梅卻道“ 看著辦吧”


    王氏卻問道“兒媳婦想問問史家的堂客到時候,是在榮慶堂陪著婆婆您,還是隨大流做流水席”


    石梅言道“怎麽都好”


    史家什麽的,石梅真是不當在心上。


    王氏想要刺激石梅,算是白費勁兒。


    女子需要娘家是不錯。但是,她都混成老太太了,還怕什麽呢


    賈母眼下的地位無論在朝在家,都是超然的存在。


    在家是老祖宗,兒子隻有順從。


    在朝廷是功勳遺孀,嘉和帝隻要不是昏聵至極,再不會跟賈母過不去。


    除非石梅自己找死,沾染謀逆案。


    否則,這天下誰也奈何不得她


    賈代善小祥大祥,史家三個侄子都沒露麵。


    大侄子襲爵,不能擅自離朝。當初設了路祭,小祥派遣管家。


    二侄子三侄子還沒正經入仕,跟賈政一樣,承蒙祖上恩蔭,在軍中謀了差事,在邊關將軍麾下做郎官。


    即便遠在甘肅西安,不能親自前來,但是,管家仆從總可以派遣一個吧。或者你寫封信件憑吊一二。


    這兩人卻杳無音信。


    若非史家嫡枝不重視,小祥的時候,史家代理族長也不敢那般輕忽。


    史家既然怕連累,從此遠著就是了。


    石梅對史家無所謂的言行,讓王氏鬧個大紅臉。


    妯娌兩個都碰了軟釘子。


    事實擺在眼前,孩子平安無事,


    這一仗,婆婆完勝


    婆婆都會治病了,兩妯娌再不敢置喙半字,老老實實忙碌去了。


    二月底,石梅再次帶領四個孫兒視察農莊。


    這一迴,石梅吩咐人帶著賈珠賈璉去天近距離觀摩,看看那些翻地耕作的百姓,親眼見識一下,什麽叫做汗滴禾下土


    石梅自己卻去三種土質的番薯田裏抽查樣本。


    黑土地的番薯經過二十天的生長,已經拔高了三節,接近四寸。


    沙土地也有了三寸,生長最為緩慢的是黃土地。隻有兩寸不到。


    老把式跟石梅解釋說,黃土地是新開的荒地,土地板結,作物生長緩慢,種上一二季,生田種成熟田,情況就會好轉。


    賈玫很是高興,告訴石梅“番薯育苗基本成功了,這個長勢到了三月中旬,隻怕能有尺餘,一根兩苗沒問題。嬸娘您知道這時什麽意思嗎”


    石梅笑道“意思就是種植麵積要翻倍,你做的好。今日我高興,你去買上三十隻醬鴨,給把式們加菜”


    賈玫笑著挪腳步。


    石梅訝異道“怎麽啦”


    賈玫說道“一隻醬板鴨一百個銅板,吃了還不抗餓,依照侄兒的意思,三兩銀子不如買上半扇豬肉,能有百十斤,足夠吃上日了,豬油油葷大,還抗餓,豈不是更好”


    石梅頓悟,這些把式愛吃肥肉。


    笑道“依你”


    石梅私人加菜的消息傳開,好家夥,大人小孩子走路都是腳下帶風


    路上遇見的大人小孩,無不衝著石梅露出山花一般的純真的笑臉。


    鬧得石梅心裏怪慚愧


    於是詢問賈玫“這些把式的夥食很差嗎”


    賈玫說道“不算差了,每日三頓,中午一頓白米飯,半月一次葷腥,保證每人分上半斤肥肉。”


    “肥肉”石梅很驚訝,為什麽強調肥肉


    “肥肉很貴啊”


    賈玫頷首“這時自然,豬肉的肥膘越厚越值錢,最大的肥膘能有巴掌厚,這種肥膘肉是特等肉,要三十個銅板一斤。”


    石梅咽咽口水肥膘肉直接咀嚼,那是怎樣的彪悍的場景


    想起來就很膩


    然後,石梅忽然記起賈玫的言辭特等肥膘肉最貴


    難道瘦肉很便宜


    “瘦肉多少錢一斤”


    賈玫一點都不奇怪石梅不知道瘦肉肥肉的區別。無論後府千金還是公爺夫人,都不需要自己去菜市場買豬肉。


    賈玫耐心的姐說道“瘦肉油葷少,一般是搭著肥肉買,價錢在十五文與二十文之間。”


    石梅很奇怪“骨頭呢”


    賈玫很自然說道“大棒骨一般不單賣,都是添頭,若是我們買了半扇豬,攤主就會給兩根棒骨做添頭。”


    石梅很自覺的沒有詢問肋骨,賈玫沒提到肋骨,隻怕肋骨也跟瘦肉一樣搭著賣了。


    賈母記憶裏沒有這些肥肉瘦肉的區別,倒時知道一頭豬隻得多少銀子。


    石梅覺得自己長知識了。


    在古代,竟然是肥肉瘦肉的地位掉個個兒


    三月初六。


    榮寧街再次車馬喧囂,今日正式賈代善的大祥之祭。


    前來參加祭祀的親朋故舊絡繹不絕。


    這次,史家早早到了場。


    保齡候在海疆駐防,不能親臨,卻讓大管家親自前來獻祭。


    史家攏共來了三分祭禮,史鼎,史鼐,再有金陵的史家族長。


    賈赦一年把史家族長打出去七八次,這一次終於進了榮府大門。


    族長夫人不理睬眾人阻攔,結結實實給石梅磕了三個響頭“姑奶奶,您福大命大,您大人不記小人過”


    榮慶堂擠滿了前來祭奠的族親故舊,石梅也不好太不給娘家顏麵,隻得吩咐把族長夫人攙扶起來“人都有走窄的時候,保不住哪天自己就馬失前蹄了。”


    族長夫人不敢頂嘴,忙著認錯“都是我們眼界淺薄,見識少”


    石梅頷首“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是後宅古人,外頭的事情都是你們兩個兄弟支撐。你大兄弟既然放你進了後堂,就是不計較了,今後大家還是好親戚”


    族人夫人頓時哭了。


    這一年她們受到族人的埋怨,旁人譏笑真是夠了。


    就連保齡候也發話說,他們一家今年得不到姑母的認同,年底就卸任,退位讓賢


    賈母這次認了她們,算是救了她們全家上下了。


    這次別的客人都在意料之中,卻有一個人出乎石梅的意料之外。卻是林如海在初十這日風塵仆仆的趕到了榮禧堂。


    石梅以為林如海是請假前來,感動得很。


    一番詢問方知,卻是嘉和帝為了彰顯聖朝氣象,決定重新刻印資治通鑒,翰林院領了這個差使,總纂官就是林如海的恩叔杜祭酒大人。


    如海到江南卻是假公濟私,他聲稱林家祖上收藏了前朝刊刻的資治通鑒,願意先給朝廷。


    但是,書籍收在祖籍林家族學書齋之中。


    然後,杜祭酒大筆一揮,給林如海批了四個月的公差。


    剛好可以趕上六月求親。


    林如海當初高中,因為自己體弱,母親在京,並未迴鄉祭祖。


    嘉和帝也沒什麽好說。


    戰亂毀壞了許多書籍。


    資治通鑒的孤本可是價值不菲。


    林如海之所以會如此,乃是因為收到了榮府的書信,得知賈母年底才會返京,之前說好五月提親的時間推後。


    或者,林家上金陵提親亦可。


    這一次,林如海奉母前來,預備請新任江南學政尹大人為冰媒。


    江南學政尹大人,石梅有所了解。


    賈赦賈政要參加今年的秋闈,府裏自然會注意學政人選。


    這位尹大人是今年初上任,之前是翰林院侍讀學士。


    杜祭酒大人之前在翰林院做學士,他自己身在朝廷不能離京,故而,替如海拜托這位尹大人做冰媒。


    翰林出身的學政上門做媒,榮府與賈敏都很有麵子。


    石梅自然不會反對,卻記掛他出京的原因,因問“你確定能夠說服林氏族長捐贈前朝刻本資治通鑒要不要我們幫忙尋找”


    林如海起身作揖“多謝嶽母掛念,小婿家跟林氏宗族關係疏遠,小婿祖上的書籍全部在京都資治通鑒刻本也在京都”


    文人學士不愛金銀缺愛孤本字畫。


    石梅動容“賢婿,這可是你林家的傳家之寶”


    如海再次作揖“小婿祖上沒有別的愛好,就好收錄這些孤本,林家還收錄了更早的宋刻本,且陛下答應,這次刻印之後,會賞賜林家全套的資治通鑒,外帶全新版本的四書五經。且新的刻本隻會更完善,小婿不虧。”


    前朝孤本跟本朝印刷怎麽能相提並論呢


    為了娶老婆,把傳家寶丟了,林家的祖宗會不會氣活了


    林如海的行徑雖然有些敗家,但是,石梅卻很為賈敏高興,為了親自前來下聘,千方百計,不惜一切。


    說明女婿對女兒賈敏很上心。


    不說愛不愛,單憑這份重視,賈敏的幸福就有了幾分保證。


    婆婆再是厲害,也要顧忌兒子的心意。


    且榮府不是軟柿子,林母也不敢太過分。


    賈敏的幸福可以期待


    不過,這一次林如海奉母迴鄉祭祖。


    榮府也不能沒有表示。


    石梅遂招了兩個兒子商議,看看誰陪著林如海迴鄉祭祖。


    林如海書生意氣,有沒有至親親族幫襯,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恐怕力有不逮。


    既然女婿這樣有誠意,榮府作為嶽家理應有所迴報。也讓林家族人看看,如海再不是無依無靠之人。他如今有了禦賜婚姻,強大的妻族。


    再者,榮府出麵,也可以警告一下那些想要送女入府的轉折親戚。


    讓她們自己掂量掂量,身份地位,能不能爭得過榮國府的千金大小姐


    石梅的意思想讓賈赦跟隨如海返鄉。


    賈赦這人不會讀書,卻會辦事,人情練達比賈政通透。


    賈政聞聽可與妹夫如海同行,心裏頓時開了花兒,跑帶石梅麵前請命,態度堅決,言辭懇切,無論如何也要跟著去吳縣。


    石梅心中劃算一番,林如海不僅得到嘉和的寵信,還能在鹽商與嘉和帝之間左右逢源。


    這樣的角色。其心智不是賈赦賈政能比


    這一想,石梅決定讓賈政這個榆木腦袋出去見識見識也好。


    或許,讓他看看人家聰明人的處事風格,他就開了竅了也不定喲。


    林母所乘坐的船隻,在三日後的清晨到達金陵。


    賈赦賈政合著如海親自前去碼頭迎接,給足了林母麵子。


    石梅帶著兩個兒媳親自到垂花門迎接親家母。


    然後,石梅發現,不僅兩個兒子賈赦賈政麵色不大好。


    女婿如海也是滿臉的鬱色。


    石梅甚是訝異,眼光一掃,瞬間釋然。


    林母隨身卻帶著一位適齡女郎。


    正是那位據說發誓不二嫁的表姑娘王秀芝。


    這表姑娘比賈敏還大了幾歲,今年已經二十二三了。


    這個歲數姑娘,可算得老姑娘了。


    卻依然住在林家,守著表兄林如海,希望他迴心轉意納了她。


    石梅很佩服王秀芝,皮糙肉厚的可以。


    暗地裏千方百計想要爬床,勾搭榮府的女婿,竟然有臉堂而皇之進了榮國府做客。


    石梅看著這相依相伴的姑侄兩個,心中哂笑,麵上卻不動聲色。


    在弄清楚這兩姨侄的意圖之前,石梅不準備發表意見。


    石梅隻是深深的盯了一眼林如海。


    林如海難看的麵色瞬間染上羞慚。


    石梅旋即收迴眸光,親親熱熱的與林母寒暄“親家母千裏迢迢,相比累著了。客院已經收拾妥當,今晚先住下,有話咱們明兒再說,可好”


    府裏除了林家人,還有幾家親眷。


    像是史家代理族長夫人,這迴硬是盯著尷尬留在最後,說是幫著賈母陪客。


    她說的陪客就是賈政媳婦王氏的妹妹,薛家的大奶奶。


    再有王氏的嫂子,王子勝夫人。


    還有楊家的族長夫人。


    張家本家也從老家通城來了人,為的就是給張氏撐臉麵。


    這些人都是榮府三位夫人的親眷,她們願意多住些日子,石梅也不好趕客。


    此刻,若是林母鬧出笑話,賈敏丟人就丟大了。


    石梅一邊把林母往府裏迎接,一遍吩咐丫頭“給這位媽媽帶路,幫忙把林太太的行禮送去榴園”


    林如海這時忽然插話說道“多謝嶽母盛情,小婿已經跟船家商議過,今晚連夜啟程,等晚餐已畢,就要上船,今夜晚就在船艙歇息了,無需安排房舍。”


    賈赦賈政俱皆一愣,他們之前不是這般安排


    大船的確已經租賃好了。


    但是,他們說好了,林家母子在榮府歇息日,緩一緩再啟程。也方便賈赦兄弟收拾行禮。


    賈赦賈政麵露不悅,覺得林如海真是沒擔待


    林如海心裏甚苦,也隻有作揖得份兒。


    晚膳之後,石梅終於知道原委。


    卻是這位表姑娘王秀芝,在京都待了一年時間,如海一直不肯兜攬她。


    這迴如海奉母迴鄉掃墓,她卻主動提出要返鄉嫁人。並提出要求,讓林母替她準備一份嫁妝,讓她能夠風光嫁人,在婆家也好做人。


    如海同意了母親的請求,讓賬房給這位表妹支取了一千兩銀子,並讓林府二管家胡誠護送表姑娘返鄉。


    如海也有條件,那就是不跟表姑娘一路,讓表姑娘走陸路。


    如海計算,走陸路要比水路快些,等他們返鄉,這位王家的表妹大約已經說好親事了。


    誰知,今日在碼頭迎接林母,這位表姑娘忽然出現船頭。


    林如海當即就像登船起航,直奔家鄉,卻是賈赦賈政親自迎接,石梅在家等候,不得不讓母親登門拜見。


    一路上,林如海除了請安,都沒跟母親多說一句話。


    石梅吩咐賈赦“不能讓他們就這樣走了,她們既然進了我們的府門,就不能隨隨便便讓她出去。雖然我們有賜婚旨,就怕那王家的丫頭明日當眾叫囂起來,說我們榮府允準了,與她不分大小,一肩雙挑。


    那才惡心難堪呢。


    所以,必須弄清楚,此事是王家姑娘一廂情願,還是她們姑侄兩個合謀而為,逼迫我們答應王家兼祧


    等下我們母子去見林家母子,當麵鑼對麵鼓把話說清楚,若是林母執意兼祧,拚著得罪陛下,我也要把這婚事退了”


    賈赦說道“母親稍安,請聽兒子一言。兒子一直在思慮,這事兒與其詢問那對姨侄,不如去問林家的二管家,我給他吊起來抽鞭子抹鹽水,不怕他不招。母親以為如何”


    石梅蹙眉“這事兒不能魯莽,還是先禮後兵吧”


    結果,賈赦無功而返,那位二管家竟然被王家表姑娘撇下了。


    石梅此刻心中有數了,林母這會子隻怕也在慪氣呢。


    石梅吩咐道“好歹留下他們母子,明日我親自探問吧”


    林如海哪裏是賈赦的對手,見麵就被賈赦勾肩搭背挾製著去了書齋。


    林家姨侄被留在了榮國府。


    次日巳時。


    石梅帶著賴嬤嬤,八個管事媳婦,大小十二個丫頭去了林母客居榴園。


    榮府孝期未出,石梅與所有仆人都是一身銀白色的夾袍。


    林母隻覺得瞬間落入雪洞之中。


    賈母明明笑著,林母隻覺得骨頭縫兒透著寒意。


    石梅首先詢問幾句無關鹹淡的客氣話“親家母知道的,我們府上還沒出孝期呢,孩子們又格外恭順孝敬,三年來深居簡出,吃穿簡樸。時間長了,就習以為常了。


    若是她們妯娌一時沒想到,照顧不周,親家母多擔待些。萬不要跟他們計較,且容她們慢慢恢複起來,就好了”


    一般來說,身為主母,應該對客人說,孩子們有不周到的地方,親家隻管告訴我,我去教訓她們,讓她們給您賠罪。


    石梅卻直接讓林母多擔待。


    這話的意思就是,你們姑侄得罪我了,我心裏很不高興。


    你們即便吃不好睡不好,也忍著點吧,可別怪我的媳婦們。


    石梅還把這種怠慢,都歸結到媳婦們辛勤操守,潛心守孝上頭。


    兒媳婦習慣了茹素,忘記了奢華。


    雖然對不起你們姑侄。


    然而,這麽乖巧的媳婦,我怎麽忍心責備呢。


    所以,還是親家母多多擔待吧


    擱在京都時期的林母,肯定要針鋒相對。


    自從她裝病跟兒子對抗,威脅兒子不孝不成,反被嘉和帝派遣內侍以探病隻名,暗中申斥之後,林母已經知道聖旨的可怕。


    知道賈敏有聖旨護駕,嫡妻地位固若金湯,不可侵犯。


    外甥女兒兼祧絕無可能。


    因此,林母遂替外甥女兒謀劃。


    這才跟侄女套好了,要兒子出銀子,替外甥女兒發嫁。


    她自己心下愧疚,私下也出了不下一千兩銀子的首飾,陪嫁外甥女兒。


    然而,林母小看了外甥女兒的野心。


    她不知道,這位王家的表姑娘已經被林家富貴晃花了眼,她在京都一年,已經習慣了揮金如土,仆從如雲的生活。


    再讓她迴去張羅炒米油鹽,萬難忍受。


    故而,她表麵答應林家母子,馬車一進金陵城,二管家去補充給養的時候,她就翻窗子跑了,另外定了客棧,天天喬裝去碼頭等候林母的船隻。


    終於在昨日淩晨時分,等到了林家的官船。


    她蓬頭垢麵的跑上船去哭訴,說是二管家把她丟下了跑了。


    林母不知究竟,玩伴無奈也隻有帶著她了。


    林母也是獨自掌家多年,一個人戰天鬥地養大兒子。


    不說石梅的話已經近乎直白,就是石梅臉上的笑意,也不達眼底。


    林母能夠感覺到,昨夜晚的賈母叫親家,還幾分真情。


    此刻,親家二字,已經幹巴巴,沒有半分情誼了。


    林母知道,她這是叫花子背上三鬥米,都是自討


    怨不得別人


    林母麵露微笑“親家客氣,貴府禮儀周到,我們一切安好,多謝親家款待。”


    石梅見林母放低姿態,也放緩的麵色,狀似無意的看了眼王秀芝,說道“親家真會人,身邊這個丫頭生得好整齊,打扮的也好,活脫脫就是人家千金小姐”


    王秀芝卻是麵色一變,這個死寡婦,竟然這般看低她,她哪一點像丫頭了


    卻沒發現,她自從石梅進門,就眼珠子活泛,睃來睃去,石梅身邊的琥珀丫頭也比她端莊大方。哪裏有半點大家閨秀的模子,活脫脫就是剛剛調教的丫頭


    林母歎口氣,該來的還是來了。


    她冷眼盯了秀芝一眼,讓她規矩些。


    這麻煩是她親自招惹,眼下兒子已經不高興了,一路不說話,一晚上不露麵。


    聖旨難違,不能壞了賈府的親事。


    兒子歲數大了,別弄得一個老婆也沒有了。


    林母下定了決心,再次用憐憫的目光看了眼外甥女兒秀芝。


    她歎口氣,比起外甥女兒,兒子還是更加重要些。


    林母說道“這個丫頭是我堂妹的女兒,這一年在我身邊聽用,替我解悶。她從小在鄉下長大,小門小戶,規矩不周,讓親家見笑了。“


    石梅聞言一笑“這是什麽話說的,昨晚怎麽不介紹呢,既是表姑娘上門,我應該打發表禮才是,珊瑚丫頭,你迴去讓你大奶奶盤庫的時候,順便檢出一箱料子,好與王家表姑娘做衣衫”


    王秀芝一聽這話眼睛一亮。


    她就知道,有表哥的麵子,榮府再不敢怠慢她。


    林母聽出石梅言語的怠慢,卻也不糾纏,反而說道“秀芝,給親家太太行禮”


    王秀芝依言行禮致謝。


    林母這時說道“說起來親家母這箱料子送的及時,我這外甥女兒這迴返鄉,就是特特迴去嫁人的,親家母家裏的料子多是禦製品,別人有多少銀子也買不來,秀芝真是好福氣啊”


    王秀芝原本驚喜眼眸聞言一暗,她低頭做出難堪之態“姨母,您”


    林母不直白的說出口,王秀芝還可以作假是林如海的心上人,林母心中的好媳婦


    卻不料,林母直接下手撕掉了她的遮羞布


    林母此刻卻顧不上王秀芝的私心,她隻想解除石梅的疑心,保住兒子的婚事。


    林母心裏反怪王秀芝作怪,嗔怪道“這孩子,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親家母又不是外人,有什麽好害臊呢


    秀兒放心,親家母的料子可是千金難買。有我給的首飾,親家母的料子,你表哥陪嫁你的一錢銀子可以托人買上百畝良田,土地比鋪麵安穩,你就聽姨媽,準沒錯”


    林母眼裏分明對王秀芝還有憐惜之意,卻一句句都在跟王秀芝撇清。


    林母還沒糊塗完了。


    至少內外分得清,卻是做事還不夠果決。


    擱在石梅,既然放棄兼祧,壓根不會帶著王秀芝登門,直接上了綁繩押送迴家去了。


    陪嫁銀子,也不會給她手裏,直接給王家婆子。


    王家小門小戶,有銀子拿又不得罪貴親,還不言聽計從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老太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溪河畔草並收藏紅樓老太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