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不懂得耕作, 但是, 她有一個長處,就是知人善用。
她隻是出錢出地出點子, 耕作這一塊,完全放權給賈玫以及三十戶老農。
賈玫做事很是穩妥。
石梅隻說一句短期內不能讓番薯種植技術外流。
賈玫就說服這些老農把式, 都願意跟榮國府簽訂了二十年的長期聘用契約。
之前, 因為這些百姓都不願意賣身為奴,故而,石梅隻是讓人跟官府打過招唿, 短期聘用這些百姓半年,使他們免於官府的驅趕。
石梅也在觀望考察, 這些百姓都自稱是莊稼把式。
但是, 口說無憑。
石梅需要驗證。
再者, 是否誠實勤勞,也有待考察。
而今一個半月過去,賈玫反應, 這些百姓卻是好莊稼把式, 且勤勞樸實, 幾乎沒有偷奸耍滑之人。
三十人家基本都是夫妻雙雙下地耕作。
兒女也不懶惰,十歲的女孩子已經會洗衣做飯照顧弟妹。
男孩子則拾柴放牧撿牛糞。
農莊的五頭耕牛,都是莊子裏的男孩子負責則。
賈玫對這些把式讚不絕口“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 唯一缺點就是飯量忒大。
一個小男孩三碗米飯還不包,女孩子也要兩滿碗米飯才能吃飽。
大人一口氣能吃七八碗。
這都一個多月了,飯量恁沒減
侄兒沒法子, 隻好給他們買了小米麥粒兒參合吃。
一般人家肯定要被他們吃窮了
不過,他們做活也肯下力氣,翻地都是兩尺深,而且怎麽吩咐怎麽做,絕不含糊。
說起來,比侄兒之前見到的那些佃戶強得多了”
石梅頷首。
榮府的佃戶雖然受了五房的欺壓,但是,這些年豐衣足食,從沒餓死過人。
這些逃荒的百姓,朝不保夕。
如今垂死關頭得活命,不許賣身還有月錢,自然會萬分珍惜。
石梅說道“既然他們品行沒問題,就馬上跟他們簽訂聘用合同,合同中附注一條,府裏免費供應他們的子女衣食住行。
但是,五年內,他們的兒女不能外出務工,這一點頂頂重要,一定要跟他們講清楚,若是有人不同意,馬上離開,我們絕不阻攔。”
石梅已經很寬大了。
石梅給的工錢可是不低,衣食住行全部包辦,每月二兩銀子的工錢。家裏婦人跟著男人一樣下地者,也是二兩月例。兒女願意當差的,也按勞計酬,多勞多得。
石梅今後會時刻關注番薯的種植,因此,石梅決定見見這些百姓。
然後,石梅跟著三十戶的戶主見麵。
賈玫按照賈母的要求說了。然後把聘用契約放在桌上“同意這些條約的可以上麵來簽字畫押,然後送官府存檔,畫押之後可就不能反悔了,違反契約者,將會受到嚴厲懲罰,你們可要想好了”
賈玫這話不錯。
一旦簽訂契約,榮府付給一定數目的安家費用,讓他們送迴家去安置長輩。作為抵押,這些百姓的路引戶貼就要收歸榮府保管,他們反悔出逃就會按照流民處理。
有路條隻會押送遣返原籍,沒有路條的流民,則會抓捕勞役,等待查證身份。
必須裏正鄉老出錢擔保,才能返鄉。
一旦被抓住,還要賠償主家的損失。
一般人都承擔不起。
三十戶農民聽說不僅有吃有穿還有安家費與月錢,齊齊跪地直磕頭“恩人收留我等,替我們看病,給我們飯吃,讓我們全家老小逃出性命,我們感恩不盡,報答不及,哪有反悔逃逸的理兒,這還是個人嗎”
石梅說道“恩人談不上。人生在世,誰都有走窄的時候,可不得你幫我,我幫你嗎
你們來幫我試種番薯,我也要幫你們解決衣食住行後顧之憂。
我把話撂在這兒,隻要大家夥幫著我把番薯試種成功,能夠高產量,沙土地,黃土地的產量五百斤以上,等到十年二十年的契約到期,無論你們繼續留下,還是返鄉居住,我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一旦種植成功,這些人就是農技員了。朝廷若是看中了紅薯的低投入高產量,這些人就成了香餑餑生力軍。肯定會得到朝廷地方的優待。
好處多了去了。
辦妥了契約,榮府一次性付給三十戶農民每家五十兩的安家費,其中四十兩是夫妻雙方二十年的聘用的買斷費用。孩子五年時間不得外出務工的補貼。
亦既,此契約簽訂之日起,這些農戶夫妻二十年不能隨意離開榮府,自謀生路。
他們膝下的子女,五年後才能外出做工。
雖然對孩子們有些不公平,但是,這五年,榮府負責養育他們,負責他們的吃穿用度。
這樣的條件,在這個朝不保夕的饑餓年代,算是十分優渥了。
簽訂了契約之後,石梅才跟賈玫仔細研究這段時間的種植記錄。
石梅發現,黑土地跟沙土地幾乎沒有區別,最慢的黃土地,十三天才出苗,其實也不算太晚。
賈玫也同意石梅的看法“育苗似乎是沒有區別,正月二十五下種,為了防凍,我們在苗床上堆放了三尺厚的稻草,最快的是黑土地,八天發芽,其次是沙土地,九天發芽。侄兒詢問了張把式,他說出苗早晚幾日不在意,關鍵要看出苗後的長勢。
福建那邊的育苗期是四十天左右,不會超過四十五天,三月中旬必須扡插。
那邊的氣候比我們這裏高一些,侄兒這才留出五十天的育苗時間,正月二十五到三月十五,正好五十天。”
石梅頷首“氣候不好,晚個一二天也沒關係,到時候有多少苗,栽多少地,反正咱們準備的種子多。兩千斤,一斤十個左右,一個種子一根苗,你算算是多少按照咱麽商量的四千株至五千株算來,也是四五畝地,若是一個種子兩棵苗,就是十畝。方才我們看了,最少也有三顆苗芽,多得有五芽,即便生長緩慢,也不怕。你做的很好,別太擔心了。
第一次試種,不成功也沒什麽,明年繼續就是了。一棵苗肯定不止結一個番薯吧,若有四五顆,六七顆,明年種子就更了,是不是”
賈玫原本壓力大,石梅這一安慰,他倒是輕鬆多了。笑道“嬸娘安心,必定能夠扡插,等下旬天氣暖和,就可以揭開稻草,進行二次施肥崔苗。”
石梅想著迴京之時最好能夠帶一批紅薯進京送禮,但是,想到紅薯追肥用的肥料,原生態是好,卻是有些小小的膈應。
石梅猶豫樣子很,說道“玫兒,單列三畝地,移栽成活追肥的時候,隻用草木灰與幹牛糞浸泡施肥,產量稍微低一點也無所謂,可記住了”
賈玫愣了,旋即反應過來,笑道“侄兒記下了,嬸娘安心吧。”
這日石梅趕在太陽落山之前迴府。
一路上賈珠賈璉高興的了不得,他們每人都挑選了一頭心心念念的菊花青為坐騎。
元春與賈琮也甚是高興,賈珠賈璉抱著他們騎馬了。
元春高興的手舞足蹈“祖母,我給胭脂馬起了名字了,姑母還教導我寫出來了,祖母,您知道馬兒叫什麽嗎”
草原上等馬都要進貢給朝廷,像雪白的玉獅子,玉麒麟,火紅赤兔馬胭脂馬,一般人無緣得見。
賈赦購買的小馬駒,號稱胭脂馬桃花馬菊花驄,其實就是各色各樣的雜色馬。
即便京都富貴人家,能給孩子們養馬的人家也不多。
孩子們高興也在情理之中。
石梅驚訝“是嗎,元丫頭真能幹,你給馬兒起了什麽名字”
元春說道“雪花”
石梅訝異“胭脂馬不是紅色呢,元兒怎麽叫她雪花呢“
元春拍手樂嗬“祖母啊,元兒的小馬駒身上有好些白色的半點,一塊一塊的就像是雪花一樣呢“
賈敏一邊笑著解釋“元丫頭挑中的馬兒其實用該叫做桃花馬,紅毛重夾雜著白色的斑點,元兒恁要說是胭脂馬,也沒人跟她計較。”
元春噘嘴辯白“祖母,就是胭脂馬嘛,明明四姑姑說錯了。那一匹白毛紅點的才是桃花馬呢祖母您說,桃花是不是紅色啊雪花是不是白色啊”
石梅跟賈敏麵麵相覷,這個丫頭好強的性子,真是跟王家人如出一轍啊。
不過,石梅比照的是鳳辣子。
賈敏參照的是王氏。
但是,你能跟剛剛兩歲的孩子說什麽呢
石梅也不好嚴厲批評,怕嚇著孩子,留待以後潛移默化。
石梅轉而詢問賈琮“琮兒,姐姐的馬兒叫雪花,你挑的什麽馬兒,起了什麽名字”
賈琮比元春小十個月,才一歲半,他不似賈璉巧嘴兒十個月說話,他是剛剛把話說利索。
他話還沒說,先嘿嘿一笑,然後才對著粉嫩的指頭說道“孫兒挑的坐騎,又有白毛,又有紅毛點點。二哥哥說是菊花馬,因為有斑點。
大姐姐又說是桃花馬,因為斑點是紅色。
孫兒孫兒都被鬧糊塗了,幹脆叫他個小斑點了。”
賈璉生氣的說道“我說的是菊花驄,什麽時候說是菊花馬了你總是記不住”
賈琮往石梅懷裏一躲,伸出腦袋跟賈璉頂嘴“菊花驄不就是菊花馬呢”
他仰頭看著石梅委屈得很“祖母,您說是不是啊菊花驄,不是菊花哥哥自己說的呢”
石梅笑道拍拍賈琮“對,就是菊花馬”
賈璉正要抗議,石梅問到他頭上“珠兒璉兒,你們的馬兒起了什麽名兒”
賈珠拱手“迴稟祖母,孫兒的馬兒渾身白毛,孫兒給它取名為玉龍”
賈璉撇嘴“明明是馬,偏要叫龍”
石梅問道“璉兒呢”
賈璉忙道“孫兒也挑了一匹白馬,孫兒給它起名叫銀狐,銀狐跑得快啊”
石梅彎彎嘴角“哦”
賈敏賈珠卻撐不住笑了。
賈珠性子寬厚,他給賈璉顧著麵子。
元春卻順嘴反問“璉二哥哥,明明是馬兒,哥哥怎麽說它是狐狸呢”
賈璉一想也對呀,雖然他覺得銀狐速度快,但是,他的馬卻是以狐狸命名。
他方才還說嘴,笑話賈珠大哥。
賈璉摸摸鼻子,把臉一紅,見石梅賈敏都在笑,頓時又惱又羞,衝著元春做鬼臉“要你管我的馬兒我做主,就叫銀狐,怎麽的”
元春往賈敏懷裏一躲,委屈道“不講理”
賈琮這些日子跟元春玩得好,見元春生氣,忙著幫腔,他往石梅懷裏一躲“不理你”
石梅賈敏賈珠被三人古靈精怪的神情逗笑了。
石梅摸摸賈珠,以示鼓勵。
賈珠這孩子才六歲,就知道讓著弟弟妹妹,乖得讓人心疼。
石梅穿越一來一直比較順當,這一迴視察農桑,卻出了一點小狀況。
二月十二。
石梅巡查農莊的隔日。
大清早的,元春與賈琮的奶娘便來迴稟,說是元春與賈琮兩個起床之後就開始打噴嚏流清鼻涕。
雖然是小病,但是兩奶娘慌得很,尤其是元春的奶娘,特別緊張,請求石梅請個大夫。
石梅也唬了一跳,畢竟孩子還小。
石梅接手孩子檢查後發現,孩子精神不錯,出了鼻塞流清鼻涕之外,沒有背的症狀。
石梅先給元春摸脈,感覺到元春的脈搏平順有力。
賈琮也是一樣。
石梅頓時安心,隻是輕微的傷風。
孩子昨日玩得很瘋,估計出汗之後吹風了。
石梅自小長大的經驗就是,小孩子感冒隻要不發燒就沒有問題。
石梅吩咐小廚房給孩子們熬了白菜粥做早餐。
石梅先用熱敷子給他們熱敷,效果不大好,又換而用薄荷油與樟腦熏香親自給元春賈琮通鼻塞。
早餐之後,又讓兩人喝了一盅子紅糖薑茶。
然後,元春賈琮說鼻子癢癢。
石梅又吩咐奶娘用溫熱的鹽水替他們清洗鼻孔。
如此折騰兩三次。
到了巳時,日上三竿,陽氣上升,兩孩子除了流清鼻涕基本沒有其他症狀。
元春跟賈琮趴在炕上下棋玩兒,精神頭好得很。
至此,石梅緊張的心情頓時消停了,她決定不請大夫,讓孩子們自愈增加抵抗力。
又吩咐奶娘每兩刻鍾給孩子喂一次白開水。
安排好一切,石梅這才安心去用早餐。
早餐後,石梅吩咐小廚房買了一斤重的小雞仔,命那胖嫂盯著熬製蔥白雞湯,預備中午給孫子們下清湯麵吃。
石梅用了早餐,又去陪伴元春與賈琮玩兒。
到了午時初刻,石梅又給兩人喝了紅糖薑茶,兩人有些微微出汗。
石梅親自守著倆小孫子,替他們擦拭背心前胸,保持孩子背心幹燥。
午時二刻,石梅正照顧兩孫子吃蔥白雞湯麵,張氏王氏兩妯娌匆匆跑來探視。
石梅見了兩個媳婦笑說“這是哪個丫頭多嘴嚼舌,驚動了你們兩個是聽說元春賈琮流清鼻涕了吧孩子們沒事,有我呢,你們隻管安心忙你們自己的。”
心裏卻在想,榮慶堂的籬笆紮得不結實啊。
這事兒從哪兒泄露出去了。
石梅覺得孩子們隻是小病而已,根本沒讓人通知兩妯娌。
元春賈琮兩個正在自己個吃麵喝湯,見了母親,各自抬頭打聲招唿,忙著又低頭吸溜麵條去了祖母做的蔥花麵條,好好吃
張氏一笑“偏老太太了”
說話間張氏很自然挨近兒子,伸手摸了摸兒子,額頭不燙,頓時安心了。又問賈琮難受不難受。
賈琮頭也不抬,邊吸溜麵條邊說鼻子有些癢癢。
石梅伸手在賈琮臉上一劃“兩條鼻涕龍,不癢才怪。快點吃完,吃完了祖母給你用鹽水洗洗。”
賈琮年紀小也很好麵子,難得停下吸溜,扭著身子抗議“祖母,孫兒沒有”
石梅馬上安撫孫兒“是是是,琮兒最愛幹淨,今日是生病了,沒關係啊,明兒就好了”
賈琮嗯嗯點頭,又迴去跟麵條較勁去了。
桌麵上撒了不少湯水,嘴裏卻吃進去一多半。
趙媽媽一邊替賈璉擦拭潑灑的雞湯,偷空子訕訕的瞄幾眼張氏。
之前,張氏都讓趙嬤嬤給賈璉喂食。
但是,到了榮慶堂,老太太就不許趙媽媽喂食,隻許她在旁邊照看點,替孩子清潔桌麵。
石梅摸順溜賈琮又安慰張氏“孩子底子好,天就好了。“
王氏這邊挨著元春摩挲不住,得知沒請大夫,王氏驚唿“太太,生病怎麽不請大夫呢咱們也不是窮家小戶沒銀子”
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石梅很能理解,耐心的給兩妯娌解釋“傷風而已,無需吃藥,小孩子有自愈能力,你們不要一見孩子生病就大驚小怪。
小孩子隻要不發燒,就沒有大問題。
小病大治,反而傷身。
不是有句古話,要得小兒安,三分饑和寒。說的就是鍛煉孩子的抵抗力與自愈力。”
孩子的病症實在是很輕微,紅糖薑茶就能搞定了,何況石梅雙管齊下,給孩子們熬了蔥白雞湯,滅殺病菌,補充能量。
張氏忙著應聲“太太說的及是,兒媳長見識了”
王氏白了張氏一眼,說道“太太”
石梅卻朝著元春賈琮努嘴“瞧他們兩個,能吃能喝,精氣神也好,哪有生病的模樣,安心吧”
王氏見石梅不搭理她,卻與張氏一吹一捧,一唱一和,心裏惱怒交加,卻是不敢發作,隻得耐著性子纏磨“太太,我們元兒從小嬌生慣養,嬌弱的很,往日縱然打個噴嚏,都要請了大夫請脈”
石梅心裏有些生氣,這人聽不懂人話嗎合著她說了半天都是放屁
石梅不想嚇著孩子們,也要給兒媳留些麵子。
好在元春賈琮已經吃了大半,感冒了少吃一點沒關係,遂吩咐奶娘把孩子帶迴暖閣。
石梅這才說道“正因從小嬌生慣養,孩子才這般嬌弱。
如今跟著我,我自然替他們好好調理。孩子也看見了,沒有什麽問題,你們累了,迴去歇息吧,下午還有事呢。
晚上也別過來了,我讓珠兒璉兒晚餐迴家,免得過了病氣。”
王氏見婆婆根本不理她的話茬,頓時急了“太太,還是請個大夫瞧瞧吧,媳婦可是隻有元丫頭一個女兒呢”
石梅的耐心也消磨光了“我是她嫡親的祖母,難道會害她我說了無妨,也解釋了緣由,你還要固執己見,叨叨不停,難道要我賭咒發誓呢”
張氏嚇壞了。怎麽也不能讓婆婆賭咒發誓,忙著居中調和“太太誤會了,二弟妹不過是心中焦急,並無此意。”
張氏言罷又勸王氏“弟妹,你不要太心急”
王氏這時也反映過來,今日若是讓婆婆發了誓,按照賈政的倔脾氣,隻怕馬上翻臉要休她。
合不該當初偷雞不成蝕把米,被他們母子抓住了把柄
賈政從此脾氣見長,時不時就要祭出來威脅。
王氏這幾年耳朵聽得起繭的一句話就是忤逆婆婆,罪在七出
想起賈政,王氏當即就慫了“太太您真是誤會兒媳,媳婦沒有這個意思,媳婦就是擔心元丫頭,怕她太嬌氣,拖累婆婆”
這種生硬的借口實在不大高明,不過她肯認慫就好了。
石梅也不想再追究。
榮府不能跟王家鬧翻,賈政也不能真的休妻。
石梅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她,隻有含糊了事。
石梅揮手道“你去吧,實在不放心元春,也要等她好了你再接迴去。”
王氏暗吃一驚。
她再沒想到,婆婆竟然猜中她的心思,她之前的確有借機要迴元春的想法。
王氏知道,絕對不能承認“兒媳並無此意”
並無此意
當人傻子呢
石梅厭煩得很“你有意無意自己清楚,我並沒怪你,你還鬧什麽是不是覺得孩子生病是我的責任,我不該帶著他們出去,我應該給你賠情道歉
然而,我並不覺得需要賠情道歉
我這個婆婆帶著孫女出去踏青有什麽錯嗎
人吃五穀生百病,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怎麽到你這裏,就成了天大的事情”
王氏這時候嚇得隻有擺手的份兒。
石梅沒有冤枉王氏。
王氏之前卻是這樣想的,覺得婆婆不該帶著剛剛三歲的孩子去處遊玩。
但是,石梅覺得元春賈琮都已經三歲,兩個人身子骨也很強健。
春日裏隻要不去人口繁雜的地方,出去曬曬太陽,跑跑步,活動活動筋骨,反而有益健康。
傷風不過是個小小不言的病症,完全不必在意。
這是兩種認知的偏差。
雙方差了五千年的文化傳承。
石梅也沒準備讓她們弄清楚所以然,而是直接告訴她們前人五千年得出的結果小孩子有自愈能力,小小病症,不必擔心
張氏這個聰敏媳婦雖然不明白,卻直接接受了。
但是,王氏卻固執己見,非要跟婆婆掰扯。
王氏敢如此,也不能全怪王氏。
而是之前的本主史老太君把王氏寵壞了。
史老太君因為要巴結王子騰,特別看重王氏這個媳婦,一切事情,都是以王氏的意願為轉移。
她入府五年,從來就是順風順水,說什麽賈母聽什麽。
如今石梅一改之前的作風,不慣她的毛病,她就不平衡了
也找不準自己的位置了。
說起來,石梅前後收拾她好些迴了,王氏也卻是受到教訓了
王氏心裏很怵婆婆
王氏之所以這般賊心不死,時不時冒出來膈應婆婆,卻是因為娘家兄長王子騰聖寵優渥。
王氏自以為兒女雙全,娘家得勢,賈府如今失去了頂梁柱,要依靠王家幫襯,絕對不敢休她。
不然,之前三番五次跟婆婆對陣,雖然迴迴敗陣,卻並未動搖她的根基。
婆婆甚至都沒剝奪她的管家權力。
這讓王氏越發信心十足榮府不敢得罪王家
要說這個王氏還真是拿準了榮府的脈搏。
榮府現在不是樹敵的時候,石梅再是厭惡王氏,也要看在賈珠元春的麵上容忍王氏。
關鍵是,石梅即便冒險跟王家翻臉,休了王氏。他日賈政續弦,未必就比王氏高出多少。
若是遇到邢氏那種貨色,越發麻煩。
王氏終於被張氏挾持著的帶走了。
石梅直覺的心累。
賈敏這個時候進來給石梅捏捏胳膊。
之前石梅親自給孫子們喂雞湯,下麵條,忙碌一個上午。
這時又跟王氏生氣,胳膊肘真是有些僵硬。
故而享受女兒的伺候“還是我聰明的小棉襖貼心啊”
賈敏抿嘴笑了,半晌說道“我這心裏很是後悔,昨天應該狠狠心。”
石梅說道“世上沒有後悔藥。卻我既然接手元春,就不怕王氏挑事兒。王氏的斤兩我稱的準,也拿得住她倚仗的不過是娘家勢大,我卻不懼
放心吧
元春琮兒也都沒事兒,就是昨天出汗吹風了,這病症再小不過,三天準好
以後再出去,記得提醒奶娘們及時替他們隔墊擦拭就成了。
昨日也是我事情多,疏忽了,迴家就該給他們喝一碗薑紅茶,再用生薑水泡泡腳就好了。”
石梅昨晚的精力都在番薯上。
她將三塊番薯試驗地的各種相關數據,進行了歸納整理。
番薯試驗基地如何耕作,多少種植麵積,種子多少,試驗田的土質、天氣、施肥情況、出苗等,都做了詳細的表格記錄。
隻等番薯收割,就是一份完整的番薯種植參考手冊。
賈敏說道“母親您要盯著番薯,又要總管祭祀,不如我照顧元春琮兒吧。”
石梅擺手“不用,我要十天半月才出去視察一次,那時間你替代我即可。
你自己的事情,才是大事。
這些庶務將來你都要經曆,你婆婆三災八難,又沒妯娌,萬事都靠自己。
你身邊的錦鯉,青燕,雲雀,百靈四個,是要跟著你出門子,也要讓她們都學起來,到時候也是個幫手。”
賈敏聞言噘嘴“母親挑選她們四個容貌出眾的丫頭,是給林大哥準備的嗎”
石梅愕然,馬上明白這是史老太君的意思吧
石梅拉了賈敏坐下,在她嘴上刮刮“瞧瞧,嘴上都能掛油瓶兒了。是不是不願意姑爺有房裏人啊”
賈敏嬌羞低頭“哪有我就是不願這些陪著我長大的姐妹跟我生分,若是林家的丫頭,我也是沒法子。”
石梅一抬賈敏小巧的下頜,說道“這沒有什麽好羞臊的,這種事情,女人不樂意才是對的。說不吃醋的都是假話,除非她不是女人。”
賈敏拽著自己個發梢捏來捏去,嬌羞的瞟一眼母親“可是母親,您不吃醋嗎
不然,您怎麽對府裏那些姨娘那麽好呢讓她們無需守孝,還給她們五百安家銀子迴鄉養老。
不願意返鄉的,還替她們安排了農莊吃租子族人都誇讚說您大方賢惠呢”
石梅是很同情這些女人,與人做小,男人死了,不得不巴結大老婆。
雖然她們口口聲聲要留下伺候石梅,石梅卻覺得膈應。
關鍵是石梅跟她們沒感情。
若是有一個像平兒,她就留下了。
觀察幾個月,都是不省事的主兒。
幹脆漂亮的打發了。
給銀子的兩個妾室是外頭買得,沒有生育子嗣,娘家有兄弟侄子,本人願意迴家投親,有娘家兄弟親自前來迎接。
石梅給銀子也有族裏的族老見證。
五百兩其實不多。
她們留在府裏,月例二兩,十年二百四十兩,五百兩相當於四十年的月例。
六個妾都不到四十歲,石梅按照八十歲算的月例。
這些姨娘也心知肚明,她們不可能熬到八十歲。
賈代善不是吝嗇人,這些姨娘顏色好,賞賜不少,。
她們這些年也積攢了幾千銀子的私房。
有這些銀子何必在榮府看人眼色
不如迴去做個土財主,或者憑著身價再嫁一迴,豈不是更加爽快
另外四個有生養,石梅倒是想放生,隻是她們不願意出府,想給遠嫁的女兒留一條後路。
賈代儒那些老東西也不同意。
石梅也沒法子,索性在京郊拿出一個八百畝的農莊安置她們四人。
隻不過,她們隻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等她們百年,莊子要歸還榮府。
賈敏說道“爹爹也是,一個二個都把姐姐們嫁的那麽遠,爹爹仙逝,她們都沒迴來奔喪也不知道是不是婆婆太厲害了”
石梅想了下史老太君對庶女的態度,然後說道“當初我是想把你姐姐嫁在京都豪門做庶子媳婦。
庶女嫁給庶子,門當戶對,也不受欺負。
我娘家史家願意接受一個,王家也願意用庶子聯姻,還有一個準備許給薛家。
你爹爹也不知道是聽了那些姨娘的挑唆,還是怎麽的,完全否決了我準備的親事。親自給你三個姐姐相看親事。兩個大的是家生子所出,許給了你父親的部下。
從前人家是捧著她們,希望得到你父親提拔。
如今你父親仙逝,太子倒台,他們遂沒受牽連,處境肯定不如先前。
也不知道你兩個姐姐的日子過得如何。
你大姐公公在甘肅駐防,遠得很。頭些年捎了信件迴京,說頭胎得了哥兒,府裏沒去人,你爹帶沒帶禮物我就不知道了。
“你二姐婆家在西安府,原來在你父親手下做校尉,後來你父親兼任兵部尚書,推舉他去西安將軍麾下做了都尉,明麵上是平調,實際上暗升。
你三姐你也知道,嫁給甄家嫡次子,據說人才俊秀,文采風流,假以時日,必定高中榜首。
甄家的老祖宗是你父親嫡親的姑母,你三姐理當受到優待。
但是,她卻進門一年難產去了,孩子也沒站住。
她的生母就是柳姨娘,是理過公贈送給你父親的清倌人,因此她隨了柳家的姓氏,其實跟柳家一點關係也沒有。不然也不會拿來送人
柳姨娘能詩善舞,模樣俊俏,很得你父親喜歡。
你三姐長得也好,因為母親身份拖累,說不上官宦人家,我原本就是準備把她嫁給薛家的二公子。
薛家沒有官階,卻很富有。
誰知你父親不滿意,要把她嫁給甄家。
你三姐死了,柳姨娘哭得死去活來,幾次暈厥。
你父親心疼的了不得,親自去查了,最後不過把你三姐夫的腿杆子打折了而已。
三姑爺後來迎娶了姑舅家青梅竹馬的表妹,根本就沒跟榮府通氣,自然不會再認賈府。
你大姐二姐哪裏,你敬大哥都派人報了喪,但是,他們並未奔喪。
具體情況我沒打聽,左不過是趨炎附勢,害怕連累吧。”
賈敏氣鼓鼓道“等大哥二哥雙雙中了進士,看他們有什麽臉”
石梅笑道“那也要等你大哥二哥中了再說吧。”
賈敏一笑“這也是,希望大哥二哥能爭氣,一舉高中,再看他們如何上門”
石梅拍拍賈敏“還記得珠兒剛學的憫農嗎那作者李紳家的叔叔,為了跟他攀親,竟認了李紳做爺爺。有些人為了前程,什麽事情都能做出來,你就等著看吧,到時候,他們肯定有千百種理由上門認親”
賈敏歎道“三姐姐聰明標致,詩詞歌賦無所不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沒想到竟給甄家糟蹋了。依我說,父親就該直接廢了他,打折了腿又怎樣,不是照樣娶妻納妾”
石梅摸摸賈敏的額頭“還記得甄家的甄蜜嗎她雖然隻是個嬪妃,卻很受寵。
你父親因此不能做的太絕。
打斷了腿,即便他才高八鬥,這輩子也別想科舉做官。
你父親斷了他的仕途,甄家吞下了,也算是報了仇了。再要糾纏,別人就會說你父親的不是了。也是三姐姐性子太烈,帶人抓奸,沒傷到家貓野狗,卻把自己母子斷送了。”
賈敏聞言直發愣,半晌說道“甄家老祖宗竟然半點不顧惜娘家侄孫女兒嗎”
石梅愣了下,說道“那三姑爺跟她血脈更親”
賈敏低頭玩弄絲帕子,扯來扯去的,心裏隻是煩躁,想著她的婆婆跟榮府一點親也不沾,將來不知道如何呢
石梅哪有不知小女兒的心思。
她剛剛打那兒過來不久,因此摸撫平賈敏蹙著的眉頭,說道“是不是在想你林家大哥擔心過門受欺負
不用擔心,你不同啊,林家就在京都,與我們家隻隔著兩條街,有你哥哥們看著,誰敢欺負我們小棉襖啊
縱然你哥哥不成,還有你娘我啊。誰若膽敢欺負我們家掌上珍珠,看我不大嘴巴抽得他七葷八素”
賈敏掩麵伏在石梅胳膊上撒嬌“人家哪有這麽想嘛,娘親你不要瞎猜啦”
石梅哄著賈敏“好好好,不瞎說,咱們去瞧瞧元春與琮兒去。”
心裏卻在羨慕賈敏,年輕真是好啊。
卻說石梅跟賈敏說了一車的話,又去探望生病的元春與琮兒。
結果兩個小家夥流著鼻涕跟那下五子連珠呢。
石梅賈敏躲在門簾後麵看他們吵架。
琮兒下不贏元春,手裏攥著元春最後的一顆珠子跟哪兒喊著“姐姐,讓我再走一步”
元春噘嘴“不成,你先走三迴了”
琮兒左手藏在背後,晃悠右手食指“就一迴”
元春甚鬱悶“迴迴都這樣撒賴,這迴再不還給我,不跟你玩了”
琮兒扁嘴,鼻涕差點掉進嘴裏,轉過腦袋讓奶娘擦拭,迴頭小心翼翼的看著元春“姐姐”
元春卻是伸出小手威脅道“不還我真不跟你玩了”
琮兒也噘嘴“真的啊”
元春頷首“嗯”
說完了話,元春招手叫自己的奶娘“李媽媽”
琮兒終於慌了,忙著伸出左手來“好嘛姐姐,再玩一迴跳跳棋”
元春手指一戳琮兒的鼻尖“都說十遍了,不是跳跳棋,是五子棋”
琮兒頷首,從善如流“知道了,五子跳跳棋”
元春扶額“是五子棋”
賈琮卻是滿臉無辜“好嘛”
孩子再是好脾氣也有限度。
元春氣得要哭,抽著鼻子“我不想玩了奶娘”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她隻是出錢出地出點子, 耕作這一塊,完全放權給賈玫以及三十戶老農。
賈玫做事很是穩妥。
石梅隻說一句短期內不能讓番薯種植技術外流。
賈玫就說服這些老農把式, 都願意跟榮國府簽訂了二十年的長期聘用契約。
之前, 因為這些百姓都不願意賣身為奴,故而,石梅隻是讓人跟官府打過招唿, 短期聘用這些百姓半年,使他們免於官府的驅趕。
石梅也在觀望考察, 這些百姓都自稱是莊稼把式。
但是, 口說無憑。
石梅需要驗證。
再者, 是否誠實勤勞,也有待考察。
而今一個半月過去,賈玫反應, 這些百姓卻是好莊稼把式, 且勤勞樸實, 幾乎沒有偷奸耍滑之人。
三十人家基本都是夫妻雙雙下地耕作。
兒女也不懶惰,十歲的女孩子已經會洗衣做飯照顧弟妹。
男孩子則拾柴放牧撿牛糞。
農莊的五頭耕牛,都是莊子裏的男孩子負責則。
賈玫對這些把式讚不絕口“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 唯一缺點就是飯量忒大。
一個小男孩三碗米飯還不包,女孩子也要兩滿碗米飯才能吃飽。
大人一口氣能吃七八碗。
這都一個多月了,飯量恁沒減
侄兒沒法子, 隻好給他們買了小米麥粒兒參合吃。
一般人家肯定要被他們吃窮了
不過,他們做活也肯下力氣,翻地都是兩尺深,而且怎麽吩咐怎麽做,絕不含糊。
說起來,比侄兒之前見到的那些佃戶強得多了”
石梅頷首。
榮府的佃戶雖然受了五房的欺壓,但是,這些年豐衣足食,從沒餓死過人。
這些逃荒的百姓,朝不保夕。
如今垂死關頭得活命,不許賣身還有月錢,自然會萬分珍惜。
石梅說道“既然他們品行沒問題,就馬上跟他們簽訂聘用合同,合同中附注一條,府裏免費供應他們的子女衣食住行。
但是,五年內,他們的兒女不能外出務工,這一點頂頂重要,一定要跟他們講清楚,若是有人不同意,馬上離開,我們絕不阻攔。”
石梅已經很寬大了。
石梅給的工錢可是不低,衣食住行全部包辦,每月二兩銀子的工錢。家裏婦人跟著男人一樣下地者,也是二兩月例。兒女願意當差的,也按勞計酬,多勞多得。
石梅今後會時刻關注番薯的種植,因此,石梅決定見見這些百姓。
然後,石梅跟著三十戶的戶主見麵。
賈玫按照賈母的要求說了。然後把聘用契約放在桌上“同意這些條約的可以上麵來簽字畫押,然後送官府存檔,畫押之後可就不能反悔了,違反契約者,將會受到嚴厲懲罰,你們可要想好了”
賈玫這話不錯。
一旦簽訂契約,榮府付給一定數目的安家費用,讓他們送迴家去安置長輩。作為抵押,這些百姓的路引戶貼就要收歸榮府保管,他們反悔出逃就會按照流民處理。
有路條隻會押送遣返原籍,沒有路條的流民,則會抓捕勞役,等待查證身份。
必須裏正鄉老出錢擔保,才能返鄉。
一旦被抓住,還要賠償主家的損失。
一般人都承擔不起。
三十戶農民聽說不僅有吃有穿還有安家費與月錢,齊齊跪地直磕頭“恩人收留我等,替我們看病,給我們飯吃,讓我們全家老小逃出性命,我們感恩不盡,報答不及,哪有反悔逃逸的理兒,這還是個人嗎”
石梅說道“恩人談不上。人生在世,誰都有走窄的時候,可不得你幫我,我幫你嗎
你們來幫我試種番薯,我也要幫你們解決衣食住行後顧之憂。
我把話撂在這兒,隻要大家夥幫著我把番薯試種成功,能夠高產量,沙土地,黃土地的產量五百斤以上,等到十年二十年的契約到期,無論你們繼續留下,還是返鄉居住,我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一旦種植成功,這些人就是農技員了。朝廷若是看中了紅薯的低投入高產量,這些人就成了香餑餑生力軍。肯定會得到朝廷地方的優待。
好處多了去了。
辦妥了契約,榮府一次性付給三十戶農民每家五十兩的安家費,其中四十兩是夫妻雙方二十年的聘用的買斷費用。孩子五年時間不得外出務工的補貼。
亦既,此契約簽訂之日起,這些農戶夫妻二十年不能隨意離開榮府,自謀生路。
他們膝下的子女,五年後才能外出做工。
雖然對孩子們有些不公平,但是,這五年,榮府負責養育他們,負責他們的吃穿用度。
這樣的條件,在這個朝不保夕的饑餓年代,算是十分優渥了。
簽訂了契約之後,石梅才跟賈玫仔細研究這段時間的種植記錄。
石梅發現,黑土地跟沙土地幾乎沒有區別,最慢的黃土地,十三天才出苗,其實也不算太晚。
賈玫也同意石梅的看法“育苗似乎是沒有區別,正月二十五下種,為了防凍,我們在苗床上堆放了三尺厚的稻草,最快的是黑土地,八天發芽,其次是沙土地,九天發芽。侄兒詢問了張把式,他說出苗早晚幾日不在意,關鍵要看出苗後的長勢。
福建那邊的育苗期是四十天左右,不會超過四十五天,三月中旬必須扡插。
那邊的氣候比我們這裏高一些,侄兒這才留出五十天的育苗時間,正月二十五到三月十五,正好五十天。”
石梅頷首“氣候不好,晚個一二天也沒關係,到時候有多少苗,栽多少地,反正咱們準備的種子多。兩千斤,一斤十個左右,一個種子一根苗,你算算是多少按照咱麽商量的四千株至五千株算來,也是四五畝地,若是一個種子兩棵苗,就是十畝。方才我們看了,最少也有三顆苗芽,多得有五芽,即便生長緩慢,也不怕。你做的很好,別太擔心了。
第一次試種,不成功也沒什麽,明年繼續就是了。一棵苗肯定不止結一個番薯吧,若有四五顆,六七顆,明年種子就更了,是不是”
賈玫原本壓力大,石梅這一安慰,他倒是輕鬆多了。笑道“嬸娘安心,必定能夠扡插,等下旬天氣暖和,就可以揭開稻草,進行二次施肥崔苗。”
石梅想著迴京之時最好能夠帶一批紅薯進京送禮,但是,想到紅薯追肥用的肥料,原生態是好,卻是有些小小的膈應。
石梅猶豫樣子很,說道“玫兒,單列三畝地,移栽成活追肥的時候,隻用草木灰與幹牛糞浸泡施肥,產量稍微低一點也無所謂,可記住了”
賈玫愣了,旋即反應過來,笑道“侄兒記下了,嬸娘安心吧。”
這日石梅趕在太陽落山之前迴府。
一路上賈珠賈璉高興的了不得,他們每人都挑選了一頭心心念念的菊花青為坐騎。
元春與賈琮也甚是高興,賈珠賈璉抱著他們騎馬了。
元春高興的手舞足蹈“祖母,我給胭脂馬起了名字了,姑母還教導我寫出來了,祖母,您知道馬兒叫什麽嗎”
草原上等馬都要進貢給朝廷,像雪白的玉獅子,玉麒麟,火紅赤兔馬胭脂馬,一般人無緣得見。
賈赦購買的小馬駒,號稱胭脂馬桃花馬菊花驄,其實就是各色各樣的雜色馬。
即便京都富貴人家,能給孩子們養馬的人家也不多。
孩子們高興也在情理之中。
石梅驚訝“是嗎,元丫頭真能幹,你給馬兒起了什麽名字”
元春說道“雪花”
石梅訝異“胭脂馬不是紅色呢,元兒怎麽叫她雪花呢“
元春拍手樂嗬“祖母啊,元兒的小馬駒身上有好些白色的半點,一塊一塊的就像是雪花一樣呢“
賈敏一邊笑著解釋“元丫頭挑中的馬兒其實用該叫做桃花馬,紅毛重夾雜著白色的斑點,元兒恁要說是胭脂馬,也沒人跟她計較。”
元春噘嘴辯白“祖母,就是胭脂馬嘛,明明四姑姑說錯了。那一匹白毛紅點的才是桃花馬呢祖母您說,桃花是不是紅色啊雪花是不是白色啊”
石梅跟賈敏麵麵相覷,這個丫頭好強的性子,真是跟王家人如出一轍啊。
不過,石梅比照的是鳳辣子。
賈敏參照的是王氏。
但是,你能跟剛剛兩歲的孩子說什麽呢
石梅也不好嚴厲批評,怕嚇著孩子,留待以後潛移默化。
石梅轉而詢問賈琮“琮兒,姐姐的馬兒叫雪花,你挑的什麽馬兒,起了什麽名字”
賈琮比元春小十個月,才一歲半,他不似賈璉巧嘴兒十個月說話,他是剛剛把話說利索。
他話還沒說,先嘿嘿一笑,然後才對著粉嫩的指頭說道“孫兒挑的坐騎,又有白毛,又有紅毛點點。二哥哥說是菊花馬,因為有斑點。
大姐姐又說是桃花馬,因為斑點是紅色。
孫兒孫兒都被鬧糊塗了,幹脆叫他個小斑點了。”
賈璉生氣的說道“我說的是菊花驄,什麽時候說是菊花馬了你總是記不住”
賈琮往石梅懷裏一躲,伸出腦袋跟賈璉頂嘴“菊花驄不就是菊花馬呢”
他仰頭看著石梅委屈得很“祖母,您說是不是啊菊花驄,不是菊花哥哥自己說的呢”
石梅笑道拍拍賈琮“對,就是菊花馬”
賈璉正要抗議,石梅問到他頭上“珠兒璉兒,你們的馬兒起了什麽名兒”
賈珠拱手“迴稟祖母,孫兒的馬兒渾身白毛,孫兒給它取名為玉龍”
賈璉撇嘴“明明是馬,偏要叫龍”
石梅問道“璉兒呢”
賈璉忙道“孫兒也挑了一匹白馬,孫兒給它起名叫銀狐,銀狐跑得快啊”
石梅彎彎嘴角“哦”
賈敏賈珠卻撐不住笑了。
賈珠性子寬厚,他給賈璉顧著麵子。
元春卻順嘴反問“璉二哥哥,明明是馬兒,哥哥怎麽說它是狐狸呢”
賈璉一想也對呀,雖然他覺得銀狐速度快,但是,他的馬卻是以狐狸命名。
他方才還說嘴,笑話賈珠大哥。
賈璉摸摸鼻子,把臉一紅,見石梅賈敏都在笑,頓時又惱又羞,衝著元春做鬼臉“要你管我的馬兒我做主,就叫銀狐,怎麽的”
元春往賈敏懷裏一躲,委屈道“不講理”
賈琮這些日子跟元春玩得好,見元春生氣,忙著幫腔,他往石梅懷裏一躲“不理你”
石梅賈敏賈珠被三人古靈精怪的神情逗笑了。
石梅摸摸賈珠,以示鼓勵。
賈珠這孩子才六歲,就知道讓著弟弟妹妹,乖得讓人心疼。
石梅穿越一來一直比較順當,這一迴視察農桑,卻出了一點小狀況。
二月十二。
石梅巡查農莊的隔日。
大清早的,元春與賈琮的奶娘便來迴稟,說是元春與賈琮兩個起床之後就開始打噴嚏流清鼻涕。
雖然是小病,但是兩奶娘慌得很,尤其是元春的奶娘,特別緊張,請求石梅請個大夫。
石梅也唬了一跳,畢竟孩子還小。
石梅接手孩子檢查後發現,孩子精神不錯,出了鼻塞流清鼻涕之外,沒有背的症狀。
石梅先給元春摸脈,感覺到元春的脈搏平順有力。
賈琮也是一樣。
石梅頓時安心,隻是輕微的傷風。
孩子昨日玩得很瘋,估計出汗之後吹風了。
石梅自小長大的經驗就是,小孩子感冒隻要不發燒就沒有問題。
石梅吩咐小廚房給孩子們熬了白菜粥做早餐。
石梅先用熱敷子給他們熱敷,效果不大好,又換而用薄荷油與樟腦熏香親自給元春賈琮通鼻塞。
早餐之後,又讓兩人喝了一盅子紅糖薑茶。
然後,元春賈琮說鼻子癢癢。
石梅又吩咐奶娘用溫熱的鹽水替他們清洗鼻孔。
如此折騰兩三次。
到了巳時,日上三竿,陽氣上升,兩孩子除了流清鼻涕基本沒有其他症狀。
元春跟賈琮趴在炕上下棋玩兒,精神頭好得很。
至此,石梅緊張的心情頓時消停了,她決定不請大夫,讓孩子們自愈增加抵抗力。
又吩咐奶娘每兩刻鍾給孩子喂一次白開水。
安排好一切,石梅這才安心去用早餐。
早餐後,石梅吩咐小廚房買了一斤重的小雞仔,命那胖嫂盯著熬製蔥白雞湯,預備中午給孫子們下清湯麵吃。
石梅用了早餐,又去陪伴元春與賈琮玩兒。
到了午時初刻,石梅又給兩人喝了紅糖薑茶,兩人有些微微出汗。
石梅親自守著倆小孫子,替他們擦拭背心前胸,保持孩子背心幹燥。
午時二刻,石梅正照顧兩孫子吃蔥白雞湯麵,張氏王氏兩妯娌匆匆跑來探視。
石梅見了兩個媳婦笑說“這是哪個丫頭多嘴嚼舌,驚動了你們兩個是聽說元春賈琮流清鼻涕了吧孩子們沒事,有我呢,你們隻管安心忙你們自己的。”
心裏卻在想,榮慶堂的籬笆紮得不結實啊。
這事兒從哪兒泄露出去了。
石梅覺得孩子們隻是小病而已,根本沒讓人通知兩妯娌。
元春賈琮兩個正在自己個吃麵喝湯,見了母親,各自抬頭打聲招唿,忙著又低頭吸溜麵條去了祖母做的蔥花麵條,好好吃
張氏一笑“偏老太太了”
說話間張氏很自然挨近兒子,伸手摸了摸兒子,額頭不燙,頓時安心了。又問賈琮難受不難受。
賈琮頭也不抬,邊吸溜麵條邊說鼻子有些癢癢。
石梅伸手在賈琮臉上一劃“兩條鼻涕龍,不癢才怪。快點吃完,吃完了祖母給你用鹽水洗洗。”
賈琮年紀小也很好麵子,難得停下吸溜,扭著身子抗議“祖母,孫兒沒有”
石梅馬上安撫孫兒“是是是,琮兒最愛幹淨,今日是生病了,沒關係啊,明兒就好了”
賈琮嗯嗯點頭,又迴去跟麵條較勁去了。
桌麵上撒了不少湯水,嘴裏卻吃進去一多半。
趙媽媽一邊替賈璉擦拭潑灑的雞湯,偷空子訕訕的瞄幾眼張氏。
之前,張氏都讓趙嬤嬤給賈璉喂食。
但是,到了榮慶堂,老太太就不許趙媽媽喂食,隻許她在旁邊照看點,替孩子清潔桌麵。
石梅摸順溜賈琮又安慰張氏“孩子底子好,天就好了。“
王氏這邊挨著元春摩挲不住,得知沒請大夫,王氏驚唿“太太,生病怎麽不請大夫呢咱們也不是窮家小戶沒銀子”
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石梅很能理解,耐心的給兩妯娌解釋“傷風而已,無需吃藥,小孩子有自愈能力,你們不要一見孩子生病就大驚小怪。
小孩子隻要不發燒,就沒有大問題。
小病大治,反而傷身。
不是有句古話,要得小兒安,三分饑和寒。說的就是鍛煉孩子的抵抗力與自愈力。”
孩子的病症實在是很輕微,紅糖薑茶就能搞定了,何況石梅雙管齊下,給孩子們熬了蔥白雞湯,滅殺病菌,補充能量。
張氏忙著應聲“太太說的及是,兒媳長見識了”
王氏白了張氏一眼,說道“太太”
石梅卻朝著元春賈琮努嘴“瞧他們兩個,能吃能喝,精氣神也好,哪有生病的模樣,安心吧”
王氏見石梅不搭理她,卻與張氏一吹一捧,一唱一和,心裏惱怒交加,卻是不敢發作,隻得耐著性子纏磨“太太,我們元兒從小嬌生慣養,嬌弱的很,往日縱然打個噴嚏,都要請了大夫請脈”
石梅心裏有些生氣,這人聽不懂人話嗎合著她說了半天都是放屁
石梅不想嚇著孩子們,也要給兒媳留些麵子。
好在元春賈琮已經吃了大半,感冒了少吃一點沒關係,遂吩咐奶娘把孩子帶迴暖閣。
石梅這才說道“正因從小嬌生慣養,孩子才這般嬌弱。
如今跟著我,我自然替他們好好調理。孩子也看見了,沒有什麽問題,你們累了,迴去歇息吧,下午還有事呢。
晚上也別過來了,我讓珠兒璉兒晚餐迴家,免得過了病氣。”
王氏見婆婆根本不理她的話茬,頓時急了“太太,還是請個大夫瞧瞧吧,媳婦可是隻有元丫頭一個女兒呢”
石梅的耐心也消磨光了“我是她嫡親的祖母,難道會害她我說了無妨,也解釋了緣由,你還要固執己見,叨叨不停,難道要我賭咒發誓呢”
張氏嚇壞了。怎麽也不能讓婆婆賭咒發誓,忙著居中調和“太太誤會了,二弟妹不過是心中焦急,並無此意。”
張氏言罷又勸王氏“弟妹,你不要太心急”
王氏這時也反映過來,今日若是讓婆婆發了誓,按照賈政的倔脾氣,隻怕馬上翻臉要休她。
合不該當初偷雞不成蝕把米,被他們母子抓住了把柄
賈政從此脾氣見長,時不時就要祭出來威脅。
王氏這幾年耳朵聽得起繭的一句話就是忤逆婆婆,罪在七出
想起賈政,王氏當即就慫了“太太您真是誤會兒媳,媳婦沒有這個意思,媳婦就是擔心元丫頭,怕她太嬌氣,拖累婆婆”
這種生硬的借口實在不大高明,不過她肯認慫就好了。
石梅也不想再追究。
榮府不能跟王家鬧翻,賈政也不能真的休妻。
石梅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她,隻有含糊了事。
石梅揮手道“你去吧,實在不放心元春,也要等她好了你再接迴去。”
王氏暗吃一驚。
她再沒想到,婆婆竟然猜中她的心思,她之前的確有借機要迴元春的想法。
王氏知道,絕對不能承認“兒媳並無此意”
並無此意
當人傻子呢
石梅厭煩得很“你有意無意自己清楚,我並沒怪你,你還鬧什麽是不是覺得孩子生病是我的責任,我不該帶著他們出去,我應該給你賠情道歉
然而,我並不覺得需要賠情道歉
我這個婆婆帶著孫女出去踏青有什麽錯嗎
人吃五穀生百病,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怎麽到你這裏,就成了天大的事情”
王氏這時候嚇得隻有擺手的份兒。
石梅沒有冤枉王氏。
王氏之前卻是這樣想的,覺得婆婆不該帶著剛剛三歲的孩子去處遊玩。
但是,石梅覺得元春賈琮都已經三歲,兩個人身子骨也很強健。
春日裏隻要不去人口繁雜的地方,出去曬曬太陽,跑跑步,活動活動筋骨,反而有益健康。
傷風不過是個小小不言的病症,完全不必在意。
這是兩種認知的偏差。
雙方差了五千年的文化傳承。
石梅也沒準備讓她們弄清楚所以然,而是直接告訴她們前人五千年得出的結果小孩子有自愈能力,小小病症,不必擔心
張氏這個聰敏媳婦雖然不明白,卻直接接受了。
但是,王氏卻固執己見,非要跟婆婆掰扯。
王氏敢如此,也不能全怪王氏。
而是之前的本主史老太君把王氏寵壞了。
史老太君因為要巴結王子騰,特別看重王氏這個媳婦,一切事情,都是以王氏的意願為轉移。
她入府五年,從來就是順風順水,說什麽賈母聽什麽。
如今石梅一改之前的作風,不慣她的毛病,她就不平衡了
也找不準自己的位置了。
說起來,石梅前後收拾她好些迴了,王氏也卻是受到教訓了
王氏心裏很怵婆婆
王氏之所以這般賊心不死,時不時冒出來膈應婆婆,卻是因為娘家兄長王子騰聖寵優渥。
王氏自以為兒女雙全,娘家得勢,賈府如今失去了頂梁柱,要依靠王家幫襯,絕對不敢休她。
不然,之前三番五次跟婆婆對陣,雖然迴迴敗陣,卻並未動搖她的根基。
婆婆甚至都沒剝奪她的管家權力。
這讓王氏越發信心十足榮府不敢得罪王家
要說這個王氏還真是拿準了榮府的脈搏。
榮府現在不是樹敵的時候,石梅再是厭惡王氏,也要看在賈珠元春的麵上容忍王氏。
關鍵是,石梅即便冒險跟王家翻臉,休了王氏。他日賈政續弦,未必就比王氏高出多少。
若是遇到邢氏那種貨色,越發麻煩。
王氏終於被張氏挾持著的帶走了。
石梅直覺的心累。
賈敏這個時候進來給石梅捏捏胳膊。
之前石梅親自給孫子們喂雞湯,下麵條,忙碌一個上午。
這時又跟王氏生氣,胳膊肘真是有些僵硬。
故而享受女兒的伺候“還是我聰明的小棉襖貼心啊”
賈敏抿嘴笑了,半晌說道“我這心裏很是後悔,昨天應該狠狠心。”
石梅說道“世上沒有後悔藥。卻我既然接手元春,就不怕王氏挑事兒。王氏的斤兩我稱的準,也拿得住她倚仗的不過是娘家勢大,我卻不懼
放心吧
元春琮兒也都沒事兒,就是昨天出汗吹風了,這病症再小不過,三天準好
以後再出去,記得提醒奶娘們及時替他們隔墊擦拭就成了。
昨日也是我事情多,疏忽了,迴家就該給他們喝一碗薑紅茶,再用生薑水泡泡腳就好了。”
石梅昨晚的精力都在番薯上。
她將三塊番薯試驗地的各種相關數據,進行了歸納整理。
番薯試驗基地如何耕作,多少種植麵積,種子多少,試驗田的土質、天氣、施肥情況、出苗等,都做了詳細的表格記錄。
隻等番薯收割,就是一份完整的番薯種植參考手冊。
賈敏說道“母親您要盯著番薯,又要總管祭祀,不如我照顧元春琮兒吧。”
石梅擺手“不用,我要十天半月才出去視察一次,那時間你替代我即可。
你自己的事情,才是大事。
這些庶務將來你都要經曆,你婆婆三災八難,又沒妯娌,萬事都靠自己。
你身邊的錦鯉,青燕,雲雀,百靈四個,是要跟著你出門子,也要讓她們都學起來,到時候也是個幫手。”
賈敏聞言噘嘴“母親挑選她們四個容貌出眾的丫頭,是給林大哥準備的嗎”
石梅愕然,馬上明白這是史老太君的意思吧
石梅拉了賈敏坐下,在她嘴上刮刮“瞧瞧,嘴上都能掛油瓶兒了。是不是不願意姑爺有房裏人啊”
賈敏嬌羞低頭“哪有我就是不願這些陪著我長大的姐妹跟我生分,若是林家的丫頭,我也是沒法子。”
石梅一抬賈敏小巧的下頜,說道“這沒有什麽好羞臊的,這種事情,女人不樂意才是對的。說不吃醋的都是假話,除非她不是女人。”
賈敏拽著自己個發梢捏來捏去,嬌羞的瞟一眼母親“可是母親,您不吃醋嗎
不然,您怎麽對府裏那些姨娘那麽好呢讓她們無需守孝,還給她們五百安家銀子迴鄉養老。
不願意返鄉的,還替她們安排了農莊吃租子族人都誇讚說您大方賢惠呢”
石梅是很同情這些女人,與人做小,男人死了,不得不巴結大老婆。
雖然她們口口聲聲要留下伺候石梅,石梅卻覺得膈應。
關鍵是石梅跟她們沒感情。
若是有一個像平兒,她就留下了。
觀察幾個月,都是不省事的主兒。
幹脆漂亮的打發了。
給銀子的兩個妾室是外頭買得,沒有生育子嗣,娘家有兄弟侄子,本人願意迴家投親,有娘家兄弟親自前來迎接。
石梅給銀子也有族裏的族老見證。
五百兩其實不多。
她們留在府裏,月例二兩,十年二百四十兩,五百兩相當於四十年的月例。
六個妾都不到四十歲,石梅按照八十歲算的月例。
這些姨娘也心知肚明,她們不可能熬到八十歲。
賈代善不是吝嗇人,這些姨娘顏色好,賞賜不少,。
她們這些年也積攢了幾千銀子的私房。
有這些銀子何必在榮府看人眼色
不如迴去做個土財主,或者憑著身價再嫁一迴,豈不是更加爽快
另外四個有生養,石梅倒是想放生,隻是她們不願意出府,想給遠嫁的女兒留一條後路。
賈代儒那些老東西也不同意。
石梅也沒法子,索性在京郊拿出一個八百畝的農莊安置她們四人。
隻不過,她們隻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等她們百年,莊子要歸還榮府。
賈敏說道“爹爹也是,一個二個都把姐姐們嫁的那麽遠,爹爹仙逝,她們都沒迴來奔喪也不知道是不是婆婆太厲害了”
石梅想了下史老太君對庶女的態度,然後說道“當初我是想把你姐姐嫁在京都豪門做庶子媳婦。
庶女嫁給庶子,門當戶對,也不受欺負。
我娘家史家願意接受一個,王家也願意用庶子聯姻,還有一個準備許給薛家。
你爹爹也不知道是聽了那些姨娘的挑唆,還是怎麽的,完全否決了我準備的親事。親自給你三個姐姐相看親事。兩個大的是家生子所出,許給了你父親的部下。
從前人家是捧著她們,希望得到你父親提拔。
如今你父親仙逝,太子倒台,他們遂沒受牽連,處境肯定不如先前。
也不知道你兩個姐姐的日子過得如何。
你大姐公公在甘肅駐防,遠得很。頭些年捎了信件迴京,說頭胎得了哥兒,府裏沒去人,你爹帶沒帶禮物我就不知道了。
“你二姐婆家在西安府,原來在你父親手下做校尉,後來你父親兼任兵部尚書,推舉他去西安將軍麾下做了都尉,明麵上是平調,實際上暗升。
你三姐你也知道,嫁給甄家嫡次子,據說人才俊秀,文采風流,假以時日,必定高中榜首。
甄家的老祖宗是你父親嫡親的姑母,你三姐理當受到優待。
但是,她卻進門一年難產去了,孩子也沒站住。
她的生母就是柳姨娘,是理過公贈送給你父親的清倌人,因此她隨了柳家的姓氏,其實跟柳家一點關係也沒有。不然也不會拿來送人
柳姨娘能詩善舞,模樣俊俏,很得你父親喜歡。
你三姐長得也好,因為母親身份拖累,說不上官宦人家,我原本就是準備把她嫁給薛家的二公子。
薛家沒有官階,卻很富有。
誰知你父親不滿意,要把她嫁給甄家。
你三姐死了,柳姨娘哭得死去活來,幾次暈厥。
你父親心疼的了不得,親自去查了,最後不過把你三姐夫的腿杆子打折了而已。
三姑爺後來迎娶了姑舅家青梅竹馬的表妹,根本就沒跟榮府通氣,自然不會再認賈府。
你大姐二姐哪裏,你敬大哥都派人報了喪,但是,他們並未奔喪。
具體情況我沒打聽,左不過是趨炎附勢,害怕連累吧。”
賈敏氣鼓鼓道“等大哥二哥雙雙中了進士,看他們有什麽臉”
石梅笑道“那也要等你大哥二哥中了再說吧。”
賈敏一笑“這也是,希望大哥二哥能爭氣,一舉高中,再看他們如何上門”
石梅拍拍賈敏“還記得珠兒剛學的憫農嗎那作者李紳家的叔叔,為了跟他攀親,竟認了李紳做爺爺。有些人為了前程,什麽事情都能做出來,你就等著看吧,到時候,他們肯定有千百種理由上門認親”
賈敏歎道“三姐姐聰明標致,詩詞歌賦無所不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沒想到竟給甄家糟蹋了。依我說,父親就該直接廢了他,打折了腿又怎樣,不是照樣娶妻納妾”
石梅摸摸賈敏的額頭“還記得甄家的甄蜜嗎她雖然隻是個嬪妃,卻很受寵。
你父親因此不能做的太絕。
打斷了腿,即便他才高八鬥,這輩子也別想科舉做官。
你父親斷了他的仕途,甄家吞下了,也算是報了仇了。再要糾纏,別人就會說你父親的不是了。也是三姐姐性子太烈,帶人抓奸,沒傷到家貓野狗,卻把自己母子斷送了。”
賈敏聞言直發愣,半晌說道“甄家老祖宗竟然半點不顧惜娘家侄孫女兒嗎”
石梅愣了下,說道“那三姑爺跟她血脈更親”
賈敏低頭玩弄絲帕子,扯來扯去的,心裏隻是煩躁,想著她的婆婆跟榮府一點親也不沾,將來不知道如何呢
石梅哪有不知小女兒的心思。
她剛剛打那兒過來不久,因此摸撫平賈敏蹙著的眉頭,說道“是不是在想你林家大哥擔心過門受欺負
不用擔心,你不同啊,林家就在京都,與我們家隻隔著兩條街,有你哥哥們看著,誰敢欺負我們小棉襖啊
縱然你哥哥不成,還有你娘我啊。誰若膽敢欺負我們家掌上珍珠,看我不大嘴巴抽得他七葷八素”
賈敏掩麵伏在石梅胳膊上撒嬌“人家哪有這麽想嘛,娘親你不要瞎猜啦”
石梅哄著賈敏“好好好,不瞎說,咱們去瞧瞧元春與琮兒去。”
心裏卻在羨慕賈敏,年輕真是好啊。
卻說石梅跟賈敏說了一車的話,又去探望生病的元春與琮兒。
結果兩個小家夥流著鼻涕跟那下五子連珠呢。
石梅賈敏躲在門簾後麵看他們吵架。
琮兒下不贏元春,手裏攥著元春最後的一顆珠子跟哪兒喊著“姐姐,讓我再走一步”
元春噘嘴“不成,你先走三迴了”
琮兒左手藏在背後,晃悠右手食指“就一迴”
元春甚鬱悶“迴迴都這樣撒賴,這迴再不還給我,不跟你玩了”
琮兒扁嘴,鼻涕差點掉進嘴裏,轉過腦袋讓奶娘擦拭,迴頭小心翼翼的看著元春“姐姐”
元春卻是伸出小手威脅道“不還我真不跟你玩了”
琮兒也噘嘴“真的啊”
元春頷首“嗯”
說完了話,元春招手叫自己的奶娘“李媽媽”
琮兒終於慌了,忙著伸出左手來“好嘛姐姐,再玩一迴跳跳棋”
元春手指一戳琮兒的鼻尖“都說十遍了,不是跳跳棋,是五子棋”
琮兒頷首,從善如流“知道了,五子跳跳棋”
元春扶額“是五子棋”
賈琮卻是滿臉無辜“好嘛”
孩子再是好脾氣也有限度。
元春氣得要哭,抽著鼻子“我不想玩了奶娘”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