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十分敏銳:“我們這裏可是有人出去亂逛了?”
賴嬤嬤麵露慚色:“也是老奴疏懶那麽一下,今日早起事多,鴛鴦要求去給大奶奶送參湯……“
石梅擺手:“這不怪你。”
清晨是她讓賴嬤嬤親自去請賈政,鴛鴦見縫紮針了。
石梅心裏頓時光火,她這兒正在想方設法捏沙成團,這個丫頭竟為一己之私做奸細。
竟敢妨礙她的幸福長生計劃,那就別怪她心狠手辣。
石梅當即說道:“讓人把她送去她父親的莊子,告訴她娘老子,讓她在公爺孝期百日內成親,否則,後果自負!”
賴嬤嬤忙著應了。
賈赦隨後便到了。
石梅心道來得好。
她正愁不知道如何跟賈赦開口,他倒自己撞上來。
賈赦比石梅想象的有涵養。
他進門之後規規矩矩行禮問安,除了臉色難看之外沒有絲毫紕漏。
賈赦落座,睨著賈政陰陽怪氣:“我說怎麽半天不見二弟,原來是給太太請安來了!”
賈政忙著起身請安:“兄長誤會了,我並非是來請安,是母親請我商議事情……”
賈赦瞬間就炸了:“商量事情?太太有什麽事情要避開我跟二弟商議?商議什麽事情?兒子能聽聽嗎?”
賈政說道:“是關於母親迴鄉守孝的事情,母親決定迴鄉守孝三年,吩咐我給皇後上折子請旨,正商議措辭呢,大哥就來了。”
“就這些?”
賈赦鼻子一哼,很顯然不相信。
太太跟弟弟避開自己私下見麵兩次,必定在商議什麽不能讓自己知道的大事。
而今府裏能夠讓太太二弟上心的東西,除了爵位不做他想!
石梅說道:“當然不止這些,這事兒不止與你弟弟有關,與你也有關係,我正要讓人請你,你自己來了到正好。”
賈赦頓時滿臉漲得通紅:“關於主院嗎?不是說好等父親出殯之後咱們閑下來再慢慢商議嗎,太太連這幾日都等不得了?”
虧得張氏還私下勸慰,說母親這陣子態度大有轉變。誰知道轉臉太太就找了賈政來商議謀奪主院。
賈赦本來已經準備妥協,隻要母親跟他好好商議,他未必不肯。
這般背後行事,他就不樂意了。
賈政覺得很冤枉。
他已經放棄爭奪,兄長還要這般懷疑。懷疑他也就罷了,他的確有過覬覦之心。
大哥竟敢不尊重母親,賈政就不能再忍了。
賈政曝起:“大哥,你這是什麽語氣,怎麽能這麽誤會母親呢?母親一心一意謀劃,為了榮府的前程殫精竭慮,為了我們兄弟操碎了心。如今,大哥不但不體諒,來了這裏不問青紅皂白,就這樣指責母親,實在不應該。大哥還是快些給母親道歉賠情,請求母親諒解吧!”
賈政覺得石梅對賈赦已經十分好了,天天給大嫂開小灶,給他們送摻和人參湯的米湯做夜宵,生怕他們熬壞身子。
賈政一慣得母親偏愛也感動的很。
賈赦不感激也罷了,竟然這般言語不敬。
太讓人失望!
賈赦卻氣鼓鼓的不肯低頭道歉,心想,母親就要把他一腳踢開了,他委屈的很呢!
賈赦瞅著賈政冷笑:“真是個孝子,怪得母親事事偏愛,連主院都要讓給你……”
賈政頓時惱了:“大哥你這是聽了誰的挑唆?母親前天是專門找我來,跟我談了有關住宅的問題。但是,母親根本沒說要讓我入住主院,而是讓我在父親的孝期之後搬去花園子居住。我已經應了。”
賈赦聞言不能置信:“二弟你說真的呢?”
又看石梅:“太太,您?”
賈政見石梅木然著一張臉,忙著勸慰:“母親,您別生氣,大哥他是一時氣憤,不是有意。”
又說賈赦:“大哥,你愣著幹什麽,還不給母親賠情?”
賈赦這時麵上露出些疑惑:母親從來都是偏愛二弟,為了主院的事情與父親爭辯不止一迴兩迴。
怎麽忽然就改變心意了?
本主賈母這時估計會哭一場吧。
石梅沒準備用這一招。
她很冷靜。
其一,賈母確曾謀奪主院,不容抵賴。
再者,石梅沒準備跟他們表演什麽母子情深。
她對他們沒感情。
說穿了,在石梅心裏,賈赦賈政與其說是她的兒子,不如說是合作夥伴:大家一起努力奔前程,打造出一個強大而和諧,二讓人不敢覬覦侵犯的榮國府。
為此,石梅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當然,對與一切阻擋她達成目標的絆腳石,她會毫不客氣的搞掉。
無論對方是皇帝,還是奴婢!
石梅這時見賈赦雖然沒有賠情認錯,臉上的怒氣卻消失無蹤,眼睛裏卻滿是疑惑。
石梅說道:“老大,你說完了嗎?沒說完繼續說。這些日子咱們母子之間似乎有許多的誤會,今天你就敞開說,把所有鬱悶不滿都說出來。”
賈赦心裏卻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賈政說母親讓他搬去花園子,也就是說,母親沒有更換繼承人之意?
此刻聽聞石梅讓他把鬱悶委屈說出來,遂問:“太……母親,二弟說要搬去花園子,這事兒,是真的嗎?”
石梅肅靜了麵色,並不因為賈赦的稱唿二動容:“千真萬確!”
賈赦麵色一鬆:“兒子能問問母親,為何改變了心意?”
這事兒他曾親耳聽聞。
石梅說道:“原因有二,我讓老二住在榮禧堂,是基於你父親活著而言。我以為你父親即便不能痊愈,也能拖上三年五載,你父親隻要活著,就是榮府的頂梁柱。但是,你父親不能動彈,總要有一個人代替他出去外麵斡旋。
這個人選自然要跟我合心合意,言聽計從才好。
我不說你也知道,我們母子兩個因為你祖母的原因有些疏離。
你父親那個樣子,我已經夠鬧心,自然不想留在身邊的兒子處處跟自己別扭。那樣,我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然則,很不辛,你父親沒能挺過來……
按照國家律令,父死子繼,你是法定繼承人,住在朝廷恩賜的榮禧堂正院理所當然。
其二,你父親這片替我們遮風擋雨的天不在了。母子們應該齊心合力……”
大難當前還爭什麽閑氣?
賈赦聞言甚是動容,眼圈有些紅,他雖沒跪下請罪,卻是躬身伺做個長揖:“太……母親,兒子錯了,請母親恕罪!”
石梅擺手:“母親之間,心裏有才最重要,無需這些虛禮,起來坐下,我還有話說。”
賈赦起身,看著賈政,不免有些不羞慚,衝著賈政拱手:“委屈二弟了。”
賈政自己確實有過覬覦之心,也不好意思再窮追猛打,見好就收,忙著還禮:“兄長消除誤會就好,我不礙,兄長請坐!”
石梅吩咐人給他們兄弟上了茶水。
待他們恢複正常之態,石梅開始與賈赦的嚴肅對話。
石梅說道:“方才你詢問我找你弟弟做什麽?我現在告訴你,我找你弟弟來,一是為了給皇後上折子請旨,這個政兒已經說過了,我現在正式告訴你,我決定迴鄉守孝。“
賈赦說道:“之前母親不是說,要等陛下的旨意嗎?或許陛下會奪情,讓我們兄弟百日後繼承爵位官銜,一年後就正式起複上任嗎?”
石梅頷首:“之前我是這麽想過,我那時候覺得人在人情在,咱們留在陛下的眼皮子低下生活,他總不好意思不恩顧咱們一些。等你父親真的仙逝,陛下竟然沒有用親自上門吊唁,我才如夢方醒,什麽是人走茶涼!我猜測,陛下如此,隻怕是覺得給你二弟一個官銜,就把你父親拚死保駕的功勞抹平了。
再有,陛下早就答應了你父親讓你襲爵,若是有心,禮部第一次上門祭奠,就該有恩旨上門。讓你在靈前承襲子爵爵位。
當初你祖父仙逝,你父親就是在你祖父靈前承襲爵位,陛下還格外開恩,讓你父親直接承襲公爵,沒有降級。
我說這話,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賈赦頓時惱恨不已:“陛下想要背信棄義,褫奪咱們家的爵位?”
石梅擺手:“這倒不至於,但是,你應該聽到一些傳言吧?”
賈赦怒眼圓瞪:“陛下要降咱們的爵位?他怎麽敢?父親屍骨未寒啊?”
石梅搖頭:“不是陛下,是朝廷製度,朝廷很快就會頒布新的繼承律法,凡是承襲爵位者,要通過文武兩重考核,合格者才能順繼爵位,不合格者要降級承襲。”
石梅看向賈赦:“你以為你能夠通過文武兩項考核嗎?”
賈赦起身作揖:“兒子慚愧!”
石梅抬手讓賈赦坐下,說道:“若是百日後襲爵,你肯定不能順襲子爵爵位,很可能絳爵承襲,成為輕車都尉,甚至更低。”
賈赦漲紅了臉:“兒子丟了祖宗的臉!”
自知就好。
石梅道:“陛下是指望不上了。保住榮府,隻能靠咱們自己。”
賈赦此刻已被石梅感染:“母親您說該怎麽做,兒子無不依從!”
賴嬤嬤麵露慚色:“也是老奴疏懶那麽一下,今日早起事多,鴛鴦要求去給大奶奶送參湯……“
石梅擺手:“這不怪你。”
清晨是她讓賴嬤嬤親自去請賈政,鴛鴦見縫紮針了。
石梅心裏頓時光火,她這兒正在想方設法捏沙成團,這個丫頭竟為一己之私做奸細。
竟敢妨礙她的幸福長生計劃,那就別怪她心狠手辣。
石梅當即說道:“讓人把她送去她父親的莊子,告訴她娘老子,讓她在公爺孝期百日內成親,否則,後果自負!”
賴嬤嬤忙著應了。
賈赦隨後便到了。
石梅心道來得好。
她正愁不知道如何跟賈赦開口,他倒自己撞上來。
賈赦比石梅想象的有涵養。
他進門之後規規矩矩行禮問安,除了臉色難看之外沒有絲毫紕漏。
賈赦落座,睨著賈政陰陽怪氣:“我說怎麽半天不見二弟,原來是給太太請安來了!”
賈政忙著起身請安:“兄長誤會了,我並非是來請安,是母親請我商議事情……”
賈赦瞬間就炸了:“商量事情?太太有什麽事情要避開我跟二弟商議?商議什麽事情?兒子能聽聽嗎?”
賈政說道:“是關於母親迴鄉守孝的事情,母親決定迴鄉守孝三年,吩咐我給皇後上折子請旨,正商議措辭呢,大哥就來了。”
“就這些?”
賈赦鼻子一哼,很顯然不相信。
太太跟弟弟避開自己私下見麵兩次,必定在商議什麽不能讓自己知道的大事。
而今府裏能夠讓太太二弟上心的東西,除了爵位不做他想!
石梅說道:“當然不止這些,這事兒不止與你弟弟有關,與你也有關係,我正要讓人請你,你自己來了到正好。”
賈赦頓時滿臉漲得通紅:“關於主院嗎?不是說好等父親出殯之後咱們閑下來再慢慢商議嗎,太太連這幾日都等不得了?”
虧得張氏還私下勸慰,說母親這陣子態度大有轉變。誰知道轉臉太太就找了賈政來商議謀奪主院。
賈赦本來已經準備妥協,隻要母親跟他好好商議,他未必不肯。
這般背後行事,他就不樂意了。
賈政覺得很冤枉。
他已經放棄爭奪,兄長還要這般懷疑。懷疑他也就罷了,他的確有過覬覦之心。
大哥竟敢不尊重母親,賈政就不能再忍了。
賈政曝起:“大哥,你這是什麽語氣,怎麽能這麽誤會母親呢?母親一心一意謀劃,為了榮府的前程殫精竭慮,為了我們兄弟操碎了心。如今,大哥不但不體諒,來了這裏不問青紅皂白,就這樣指責母親,實在不應該。大哥還是快些給母親道歉賠情,請求母親諒解吧!”
賈政覺得石梅對賈赦已經十分好了,天天給大嫂開小灶,給他們送摻和人參湯的米湯做夜宵,生怕他們熬壞身子。
賈政一慣得母親偏愛也感動的很。
賈赦不感激也罷了,竟然這般言語不敬。
太讓人失望!
賈赦卻氣鼓鼓的不肯低頭道歉,心想,母親就要把他一腳踢開了,他委屈的很呢!
賈赦瞅著賈政冷笑:“真是個孝子,怪得母親事事偏愛,連主院都要讓給你……”
賈政頓時惱了:“大哥你這是聽了誰的挑唆?母親前天是專門找我來,跟我談了有關住宅的問題。但是,母親根本沒說要讓我入住主院,而是讓我在父親的孝期之後搬去花園子居住。我已經應了。”
賈赦聞言不能置信:“二弟你說真的呢?”
又看石梅:“太太,您?”
賈政見石梅木然著一張臉,忙著勸慰:“母親,您別生氣,大哥他是一時氣憤,不是有意。”
又說賈赦:“大哥,你愣著幹什麽,還不給母親賠情?”
賈赦這時麵上露出些疑惑:母親從來都是偏愛二弟,為了主院的事情與父親爭辯不止一迴兩迴。
怎麽忽然就改變心意了?
本主賈母這時估計會哭一場吧。
石梅沒準備用這一招。
她很冷靜。
其一,賈母確曾謀奪主院,不容抵賴。
再者,石梅沒準備跟他們表演什麽母子情深。
她對他們沒感情。
說穿了,在石梅心裏,賈赦賈政與其說是她的兒子,不如說是合作夥伴:大家一起努力奔前程,打造出一個強大而和諧,二讓人不敢覬覦侵犯的榮國府。
為此,石梅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當然,對與一切阻擋她達成目標的絆腳石,她會毫不客氣的搞掉。
無論對方是皇帝,還是奴婢!
石梅這時見賈赦雖然沒有賠情認錯,臉上的怒氣卻消失無蹤,眼睛裏卻滿是疑惑。
石梅說道:“老大,你說完了嗎?沒說完繼續說。這些日子咱們母子之間似乎有許多的誤會,今天你就敞開說,把所有鬱悶不滿都說出來。”
賈赦心裏卻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賈政說母親讓他搬去花園子,也就是說,母親沒有更換繼承人之意?
此刻聽聞石梅讓他把鬱悶委屈說出來,遂問:“太……母親,二弟說要搬去花園子,這事兒,是真的嗎?”
石梅肅靜了麵色,並不因為賈赦的稱唿二動容:“千真萬確!”
賈赦麵色一鬆:“兒子能問問母親,為何改變了心意?”
這事兒他曾親耳聽聞。
石梅說道:“原因有二,我讓老二住在榮禧堂,是基於你父親活著而言。我以為你父親即便不能痊愈,也能拖上三年五載,你父親隻要活著,就是榮府的頂梁柱。但是,你父親不能動彈,總要有一個人代替他出去外麵斡旋。
這個人選自然要跟我合心合意,言聽計從才好。
我不說你也知道,我們母子兩個因為你祖母的原因有些疏離。
你父親那個樣子,我已經夠鬧心,自然不想留在身邊的兒子處處跟自己別扭。那樣,我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然則,很不辛,你父親沒能挺過來……
按照國家律令,父死子繼,你是法定繼承人,住在朝廷恩賜的榮禧堂正院理所當然。
其二,你父親這片替我們遮風擋雨的天不在了。母子們應該齊心合力……”
大難當前還爭什麽閑氣?
賈赦聞言甚是動容,眼圈有些紅,他雖沒跪下請罪,卻是躬身伺做個長揖:“太……母親,兒子錯了,請母親恕罪!”
石梅擺手:“母親之間,心裏有才最重要,無需這些虛禮,起來坐下,我還有話說。”
賈赦起身,看著賈政,不免有些不羞慚,衝著賈政拱手:“委屈二弟了。”
賈政自己確實有過覬覦之心,也不好意思再窮追猛打,見好就收,忙著還禮:“兄長消除誤會就好,我不礙,兄長請坐!”
石梅吩咐人給他們兄弟上了茶水。
待他們恢複正常之態,石梅開始與賈赦的嚴肅對話。
石梅說道:“方才你詢問我找你弟弟做什麽?我現在告訴你,我找你弟弟來,一是為了給皇後上折子請旨,這個政兒已經說過了,我現在正式告訴你,我決定迴鄉守孝。“
賈赦說道:“之前母親不是說,要等陛下的旨意嗎?或許陛下會奪情,讓我們兄弟百日後繼承爵位官銜,一年後就正式起複上任嗎?”
石梅頷首:“之前我是這麽想過,我那時候覺得人在人情在,咱們留在陛下的眼皮子低下生活,他總不好意思不恩顧咱們一些。等你父親真的仙逝,陛下竟然沒有用親自上門吊唁,我才如夢方醒,什麽是人走茶涼!我猜測,陛下如此,隻怕是覺得給你二弟一個官銜,就把你父親拚死保駕的功勞抹平了。
再有,陛下早就答應了你父親讓你襲爵,若是有心,禮部第一次上門祭奠,就該有恩旨上門。讓你在靈前承襲子爵爵位。
當初你祖父仙逝,你父親就是在你祖父靈前承襲爵位,陛下還格外開恩,讓你父親直接承襲公爵,沒有降級。
我說這話,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賈赦頓時惱恨不已:“陛下想要背信棄義,褫奪咱們家的爵位?”
石梅擺手:“這倒不至於,但是,你應該聽到一些傳言吧?”
賈赦怒眼圓瞪:“陛下要降咱們的爵位?他怎麽敢?父親屍骨未寒啊?”
石梅搖頭:“不是陛下,是朝廷製度,朝廷很快就會頒布新的繼承律法,凡是承襲爵位者,要通過文武兩重考核,合格者才能順繼爵位,不合格者要降級承襲。”
石梅看向賈赦:“你以為你能夠通過文武兩項考核嗎?”
賈赦起身作揖:“兒子慚愧!”
石梅抬手讓賈赦坐下,說道:“若是百日後襲爵,你肯定不能順襲子爵爵位,很可能絳爵承襲,成為輕車都尉,甚至更低。”
賈赦漲紅了臉:“兒子丟了祖宗的臉!”
自知就好。
石梅道:“陛下是指望不上了。保住榮府,隻能靠咱們自己。”
賈赦此刻已被石梅感染:“母親您說該怎麽做,兒子無不依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