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現號的導航燈和船內照明燈從頭至尾閃耀起來時,就象童話中的聖誕樹那樣通體光明,跨過兩船間的真空,幾乎可以聽到列奧諾夫號上傳來的歡唿聲。當燈光再次迅速熄滅時,又傳出讓人啼笑皆非的呻吟。
半小時內沒有別的動靜,發現號船橋的觀察窗內,緊急照明燈柔和的暗紅色亮了起來。幾分鍾後,可以看到科諾和布雷羅夫斯基在船內移動,他們的輪廓透過外麵的硫磺薄塵顯得有點模糊。
“喂,馬克斯——沃爾特——能聽見我們嗎?”坦婭·奧勒娃唿叫著。那兩個模糊的輪廓立即揮手迴應,卻沒作別的答複,顯然他們太忙了,無暇顧及日常閑聊。列奧諾夫號上的觀眾不得不耐心等待,看著盞盞燈光時亮時熄、分離組艙之一的門慢慢打開又迅速合起,以及主天線迴轉了十度。
“喂,列奧諾夫號,”科諾終於迴話了,“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可我們確實很忙。
“以下是個迅速的評估,就目前我們看到的情況而言。飛船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船身完整,沒有漏洞——標準氣壓的百分之八十五。完全可供唿吸,但我們得好好清潔一下空氣,這兒簡直臭氣熏天。
“最棒的是動力係統完全正常。主反應堆穩定,電池狀態良好,幾乎所有的線路開關都置於打開狀態——它們自動跳閘了,或是鮑曼離開前幹的——因此,所有至關重要的設備都是安全的。不過,在我們再次開足馬力之前要做大量的工作,檢查船上的所有設備。”
“那要多長時間?——至少應檢查基本的係統:生命保障和推進係統。”
“很難說,船長。離墜毀還有多長時間?”
“據現在預計最少還要十天。不過你也知道,這十天會變長——或變短。”
“嗯,我們如果沒有陷入什麽大麻煩,就能把發現號拖上去,進入一條遠離這個地獄的穩定軌道——呃,我是說一周內。”
“你還需要什麽?”
“不需要——我和馬克斯幹得挺好。現在我們要進入轉盤,檢查一下軸承。我想讓它盡快運轉起來。”
“請原諒,沃爾特——可那很重要嗎?重力雖然帶來了方便,但是我們的時間恐怕不容許太多的浪費。”
“我不是為了製造重力,雖然飛船上有點重力很有用。如果我們能讓轉盤重新運轉,它就會摩擦飛船,影響其自轉——阻止飛船的翻滾。然後我們就能通過過渡艙聯成一氣,不再需要進行艙外作業。那樣幹起來就容易了一百倍。”
“好主意,沃爾特——但你不會是想把我們的飛船綁在那個……大風車上吧。假設一下,要是軸承失靈了,或是轉盤卡住了呢?那會讓我們碎屍萬段的。”
“同意。我們會在達到要求時才架設船間通道。我會盡快再次報告。”
接下來的兩天,誰都沒怎麽休息。到了最後,科諾和布雷羅夫斯基實際上已經在太空服裏睡著了,不過他們已完成了對發現號的檢測,並且沒有什麽讓人不快的意外發現。初步報告令美國太空局和國務院的人大大鬆了口氣;他們據此有正當理由可以宣稱,發現號不是棄船,而是一艘“暫時待命的美國太空船”。現在修複發現號的任務就要開始了。
一旦動力恢複了,下一個問題就是空氣處理,即使最徹底的清掃操作也沒能除掉這股惡臭。科諾是正確的,他分辨出這氣味來源於冷藏停機後食物的腐敗。同時,他還半真半假地用嚴肅的口吻宣稱,那氣味相當羅曼諦克,“我隻要閉上眼,”他宣布道,“就覺得迴到了古代的捕鯨船上,你想象得出‘皮廓德號’(名篇《白鯨》中的捕鯨船名。——重校者注)上的那股味道嗎?”
拜訪發現號之後,大家眾口一詞地認為想象越少越好。問題最終解決了——或至少簡化為可以著手的處理方式——排淨船上的空氣。幸好,貯藏罐內還有足夠的空氣可供替換。
還有一則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供飛船歸程使用的推進劑百分之九十還是有效的,選擇氨代替氫作為等離子發動機的推進液大獲成功。盡管貯藏罐是絕緣密封的,外界又奇寒無比,那些推進效率更高的液態氫還是會在幾年前就在太空中蒸發了。而幾乎所有的氨仍保持著安全的液態,而且還足夠將飛船送迴一條環繞地球的安全軌道,至少也可以送到月球軌道。
對付發現號螺旋式的自轉也許是置飛船於控製之下最為關鍵的一步。薩沙·科瓦列夫將科諾和布雷羅夫斯基比作是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名篇《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及其仆人。——重校者注),並希望他們在對付“風車巨人”(《堂吉訶德》中最著名的篇章,堂吉訶德大戰“風車巨人”,卻不幸跌斷了自己的腿。——重校者注)時能有個更完美的結局。
他們小心翼翼地工作著,常常停下來做進一步的檢查,動力終於輸入了轉盤發動機,巨大的鼓輪達到了轉速,以重新控製很久以前它賦予飛船的自轉。發現號處於一種複雜的組合運動狀態,直到最終它幾乎停止了翻滾。這種有害翻轉的最後一絲痕跡也被姿態控製推進器克服了,兩艘飛船此刻相互靜止地並排飄浮著,短粗矮壯的列奧諾夫號在纖細修長的發現號邊上相形見絀。
兩艘飛船間的傳遞現在變得安全而容易,可奧勒娃船長仍拒絕建立兩船間的連接通道。所有人都同意這個決定,因為木衛一正一步步逼近,他們可能還得放棄這條煞費苦心拯救迴來的飛船。
盡管他們現在明白了發現號神秘的軌道衰變之原因,也沒有絲毫用處。飛船每次經過木星和木衛一之間,就會切入兩個天體間無形地連結著的磁流管——兩個世界間的奔湧的電流之河。飛船擾動造成的電流渦旋便會不斷地減慢其速度,令它每次繞行一周都會更慢一點。
無法預測墜毀的最後時刻,磁流管中的電流量瞬息萬變,它隻遵從於木星本身謎一般的變化規律。有時巨大的電流洶湧奔騰,伴隨著壯觀的閃電和奇麗的輝光如狂風暴雨般落在木衛一周圍。爾後飛船就會成公裏地跌落,同時,在熱控製係統能夠重新調整之前,飛船裏會酷熱得讓人難受。
在沒有認清顯而易見的原因之前,所有人都被這個意外嚇得夠嗆。任何形式的製動都會在飛船的某處產生熱量,被列奧諾夫號和發現號擾動的強大電流使兩艘飛船暫時變成了效率不高的大電爐。所以毫不奇怪,經過幾年不斷的冷熱交加,發現號上的貯藏食品早就不堪入口了。
當科諾冒險啟動主發動機時,距離膿皰遍體的木衛一——此刻它看起來比以前更象醫學課本上的插圖——隻有五百公裏的距離了,裏昂列夫號則遠遠地呆在它的位置上。沒有什麽可見的征象——不會看到舊式化學火箭那種噴出的煙火——但兩艘飛船在發現號加速時慢慢拉開了距離。經過幾小時謹慎小心的操作,兩艘船都拔高了一千公裏;現在可以暫時鬆口氣,並為下一步的任務著手製訂計劃了。
“幹得漂亮,沃爾特,”醫務指令長魯登科說道,她那寬厚的手臂摟住了筋疲力盡的科諾的肩膀,“我們都為你感到驕傲。”
她漫不經心地在他鼻子底下打開了一枚膠囊。二十四小時後,當他醒來時,隻覺得又惱又餓。
半小時內沒有別的動靜,發現號船橋的觀察窗內,緊急照明燈柔和的暗紅色亮了起來。幾分鍾後,可以看到科諾和布雷羅夫斯基在船內移動,他們的輪廓透過外麵的硫磺薄塵顯得有點模糊。
“喂,馬克斯——沃爾特——能聽見我們嗎?”坦婭·奧勒娃唿叫著。那兩個模糊的輪廓立即揮手迴應,卻沒作別的答複,顯然他們太忙了,無暇顧及日常閑聊。列奧諾夫號上的觀眾不得不耐心等待,看著盞盞燈光時亮時熄、分離組艙之一的門慢慢打開又迅速合起,以及主天線迴轉了十度。
“喂,列奧諾夫號,”科諾終於迴話了,“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可我們確實很忙。
“以下是個迅速的評估,就目前我們看到的情況而言。飛船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船身完整,沒有漏洞——標準氣壓的百分之八十五。完全可供唿吸,但我們得好好清潔一下空氣,這兒簡直臭氣熏天。
“最棒的是動力係統完全正常。主反應堆穩定,電池狀態良好,幾乎所有的線路開關都置於打開狀態——它們自動跳閘了,或是鮑曼離開前幹的——因此,所有至關重要的設備都是安全的。不過,在我們再次開足馬力之前要做大量的工作,檢查船上的所有設備。”
“那要多長時間?——至少應檢查基本的係統:生命保障和推進係統。”
“很難說,船長。離墜毀還有多長時間?”
“據現在預計最少還要十天。不過你也知道,這十天會變長——或變短。”
“嗯,我們如果沒有陷入什麽大麻煩,就能把發現號拖上去,進入一條遠離這個地獄的穩定軌道——呃,我是說一周內。”
“你還需要什麽?”
“不需要——我和馬克斯幹得挺好。現在我們要進入轉盤,檢查一下軸承。我想讓它盡快運轉起來。”
“請原諒,沃爾特——可那很重要嗎?重力雖然帶來了方便,但是我們的時間恐怕不容許太多的浪費。”
“我不是為了製造重力,雖然飛船上有點重力很有用。如果我們能讓轉盤重新運轉,它就會摩擦飛船,影響其自轉——阻止飛船的翻滾。然後我們就能通過過渡艙聯成一氣,不再需要進行艙外作業。那樣幹起來就容易了一百倍。”
“好主意,沃爾特——但你不會是想把我們的飛船綁在那個……大風車上吧。假設一下,要是軸承失靈了,或是轉盤卡住了呢?那會讓我們碎屍萬段的。”
“同意。我們會在達到要求時才架設船間通道。我會盡快再次報告。”
接下來的兩天,誰都沒怎麽休息。到了最後,科諾和布雷羅夫斯基實際上已經在太空服裏睡著了,不過他們已完成了對發現號的檢測,並且沒有什麽讓人不快的意外發現。初步報告令美國太空局和國務院的人大大鬆了口氣;他們據此有正當理由可以宣稱,發現號不是棄船,而是一艘“暫時待命的美國太空船”。現在修複發現號的任務就要開始了。
一旦動力恢複了,下一個問題就是空氣處理,即使最徹底的清掃操作也沒能除掉這股惡臭。科諾是正確的,他分辨出這氣味來源於冷藏停機後食物的腐敗。同時,他還半真半假地用嚴肅的口吻宣稱,那氣味相當羅曼諦克,“我隻要閉上眼,”他宣布道,“就覺得迴到了古代的捕鯨船上,你想象得出‘皮廓德號’(名篇《白鯨》中的捕鯨船名。——重校者注)上的那股味道嗎?”
拜訪發現號之後,大家眾口一詞地認為想象越少越好。問題最終解決了——或至少簡化為可以著手的處理方式——排淨船上的空氣。幸好,貯藏罐內還有足夠的空氣可供替換。
還有一則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供飛船歸程使用的推進劑百分之九十還是有效的,選擇氨代替氫作為等離子發動機的推進液大獲成功。盡管貯藏罐是絕緣密封的,外界又奇寒無比,那些推進效率更高的液態氫還是會在幾年前就在太空中蒸發了。而幾乎所有的氨仍保持著安全的液態,而且還足夠將飛船送迴一條環繞地球的安全軌道,至少也可以送到月球軌道。
對付發現號螺旋式的自轉也許是置飛船於控製之下最為關鍵的一步。薩沙·科瓦列夫將科諾和布雷羅夫斯基比作是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名篇《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及其仆人。——重校者注),並希望他們在對付“風車巨人”(《堂吉訶德》中最著名的篇章,堂吉訶德大戰“風車巨人”,卻不幸跌斷了自己的腿。——重校者注)時能有個更完美的結局。
他們小心翼翼地工作著,常常停下來做進一步的檢查,動力終於輸入了轉盤發動機,巨大的鼓輪達到了轉速,以重新控製很久以前它賦予飛船的自轉。發現號處於一種複雜的組合運動狀態,直到最終它幾乎停止了翻滾。這種有害翻轉的最後一絲痕跡也被姿態控製推進器克服了,兩艘飛船此刻相互靜止地並排飄浮著,短粗矮壯的列奧諾夫號在纖細修長的發現號邊上相形見絀。
兩艘飛船間的傳遞現在變得安全而容易,可奧勒娃船長仍拒絕建立兩船間的連接通道。所有人都同意這個決定,因為木衛一正一步步逼近,他們可能還得放棄這條煞費苦心拯救迴來的飛船。
盡管他們現在明白了發現號神秘的軌道衰變之原因,也沒有絲毫用處。飛船每次經過木星和木衛一之間,就會切入兩個天體間無形地連結著的磁流管——兩個世界間的奔湧的電流之河。飛船擾動造成的電流渦旋便會不斷地減慢其速度,令它每次繞行一周都會更慢一點。
無法預測墜毀的最後時刻,磁流管中的電流量瞬息萬變,它隻遵從於木星本身謎一般的變化規律。有時巨大的電流洶湧奔騰,伴隨著壯觀的閃電和奇麗的輝光如狂風暴雨般落在木衛一周圍。爾後飛船就會成公裏地跌落,同時,在熱控製係統能夠重新調整之前,飛船裏會酷熱得讓人難受。
在沒有認清顯而易見的原因之前,所有人都被這個意外嚇得夠嗆。任何形式的製動都會在飛船的某處產生熱量,被列奧諾夫號和發現號擾動的強大電流使兩艘飛船暫時變成了效率不高的大電爐。所以毫不奇怪,經過幾年不斷的冷熱交加,發現號上的貯藏食品早就不堪入口了。
當科諾冒險啟動主發動機時,距離膿皰遍體的木衛一——此刻它看起來比以前更象醫學課本上的插圖——隻有五百公裏的距離了,裏昂列夫號則遠遠地呆在它的位置上。沒有什麽可見的征象——不會看到舊式化學火箭那種噴出的煙火——但兩艘飛船在發現號加速時慢慢拉開了距離。經過幾小時謹慎小心的操作,兩艘船都拔高了一千公裏;現在可以暫時鬆口氣,並為下一步的任務著手製訂計劃了。
“幹得漂亮,沃爾特,”醫務指令長魯登科說道,她那寬厚的手臂摟住了筋疲力盡的科諾的肩膀,“我們都為你感到驕傲。”
她漫不經心地在他鼻子底下打開了一枚膠囊。二十四小時後,當他醒來時,隻覺得又惱又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