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肇掌櫃把經營攬稅之事的好處大致講明後, 蔡老便把今日召來諸多掌櫃和元老的真正目的公之於眾。
“正如方才肇掌櫃的所言,如今攬稅之事興起, 官府隻尋了我陸家試行, 我們正該趁著這股東風及早在整個杭州城起勢立足。不瞞諸位說, 我們城北的新鋪麵我前日相看, 已初步有了眉目, 隻是這新店的掌櫃和夥計人選, 卻還都空懸。所以今日請諸位過來,就是想從你們之中選個新店掌櫃出來,也好盡早和我一道,把諸事籌備起來。”
在場眾人聽完,均陷入了暫時的冷場。
有些人聽完有心無膽、持觀望態度;還有一些仍是對這新興的行當不大看好, 隻想守著如今得之不易的位置不肯擅動。
蔡老早有所料, 環視了一周,又問及眾人,“若你們自己無意, 也可舉薦得宜之人,再經我考量。”
眾人還是沉默。
肇掌櫃側頭看了看在身邊不顯山不露水的襄桐,怎麽看,都覺得這個位置是替她量身打造的。
且看東家昨日特意囑咐他把人帶來, 這其中意味簡直唿之欲出嘛。
“我有一合適人選舉薦。”
眾人見肇掌櫃上前一步大聲建言,均把目光投諸在他身上,蔡老跟著也點點頭。
“肇掌櫃但說無妨。”
“我建議,由我店中賬房樊娘子擔任咱們陸記城北新店的掌櫃!”
此言一出, 場麵一時嘩然。
城西總店裏一位管事最先站出來。
“肇掌櫃這建議,怕是有些不合適吧?我可聽說,您店裏這位樊娘子,來咱們陸記還不到半年,且從前也不是從樓店經紀做起,而隻是個成日坐在店中的文書。若真把偌大的鋪子交給她個新人接手,隻怕力有不怠。”
襄桐聽見自己被點名,先看向身旁的肇掌櫃。
她雖然也對這個位置動心,但也明白以她如今在陸記的聲望,實在難以服眾,這才沒有站出去,可是如今遭人攻訐,若是一味畏縮,未免更讓人看輕。
肇掌櫃卻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且搶在她前頭替她答話。
“聞管事這話我覺得不妥。一來,樊娘子雖來陸記時日尚短,但做出來的成績有目共睹。先不說她以往錄的憑契,不僅做到了最早清交,且半點錯漏也無,從中不難看出她心細如發又自律嚴謹;其次,咱們新店主營的是攬稅之事,而樊娘子恰恰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我們城東分號的全部商戶稅冊,樊娘子是全都過目審核過的,且商稅院事後也稱無誤。試問在場之人,除了咱們總店大賬羅先生之外,哪個在此事上敢稱強過樊娘子?”
聞管事仍是不服,“當掌櫃的可不隻要業務精熟。就拿咱們總店來說吧,既要和官麵上的人疏通打點、又要和左鄰右舍維係友好的關係,頂頂要緊的,是能處置突如其來的變故,她一個女流之輩,於場麵上難免要遜色於男子。”
旁邊不禁也有人紛紛附和,“是啊,她一個如此年輕的小娘子,真做了掌櫃,如何在街麵上立得起來?”
這迴也不用肇掌櫃出手,襄桐直接上前一步。
“各位稍安勿躁,事情因我而起,請容我插上一言。”
眾人見正主站出來說話,暫時收了聲,準備看看這個剛被人舉薦的樊娘子到底是何方人物。
襄桐先向東家頷首致意得他迴應後這才來到眾人前頭,直麵他們以男子之禮抱了一拳。
“蔡老、諸位掌櫃、管事、前輩們安好。今日恭逢咱們陸記於城北增設新店的盛事,我一入門半載的新人原本不敢在諸位麵前言辭微微,但又想著,我入陸記以來,蒙東家信重、得掌櫃幫扶,又有諸多同僚守望相助,這才讓我在短短時日就從個執掌筆墨的文書破格晉升作了城東二賬,且如今又得肇掌櫃舉薦,我雖恭謹卻不好一味扮拙辜負東家和掌櫃的厚望,這才壯了膽色站到大庭廣眾麵前,一為陳情,二為自證,三嗎,也順應肇掌櫃的意思,來個毛遂自薦,權作拋磚引玉。”
襄桐頓了頓,又從謙和神態切上了一副嚴肅板正臉孔,看眾人皆將視線鎖在她臉上,這才不慌不忙開口。
“方才諸位似乎對我能否勝任一店之主的位置不太看好,那麽,我想先來問問在場的諸位,是否有哪位已定下心念,欲響應蔡老的感召,前往即將籌備開業的新店赴任?若有哪一位作此想頭,也請即刻站出來,我願當眾與之一較高低。”
這話一出,無異於赤.裸.裸挑釁,可襄桐突顯淩厲的眼神,竟讓眾人頗受震懾,且無人了應聲。
襄桐又再次問了一遭,“真的沒有人想去嗎?抑或是覺得怯了?”
幾位做到掌櫃位置的,看出襄桐這是在激將眾人,但也均低著頭不言語。
對他們而言,經過數載的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才爬到今日位置,何苦換個地方重新開始?而且攬稅的事在自己店裏就能做得有聲有色,何苦舍近求遠非要往城北去?所以他們不僅不敢應聲,甚至害怕被東家挑中,到時趕鴨子上架,不去也不行。
倒是一些做到了二櫃霍山資曆老的管事有些蠢蠢欲動,做掌櫃的機會可不常有。
但越是老人,就越明白“挪窩”拓荒有多艱難,且要操持的,還是個全新的領域,所以多半還在暗中糾結,甚至需要迴家再同家人商量過後才好拿主意。
襄桐又待了片刻,見還是沒人站出來,第三次問出聲來。
“我再最後敢問一次,在場諸位,當真沒人願意往城北做咱們陸記新任掌櫃嗎?”
末了她還嗤上一句,“我竟不知,咱們陸記人才濟濟,竟沒有一個男子比我這婦人更有膽色。你們方才質疑我無法勝任的時候,不是還義正言辭嗎?如此畏畏縮縮,在陸記用人之際隻知道閑言碎語指點江山卻不思為東家分憂,當真對得起東家的信任和厚望嗎?”
這句話,終於激起了一些人的反應。
那聞管事也率先帶頭反駁起來。“樊娘子你勿要強詞奪理、攪亂試聽。我們沒有立時站出來,蓋因要反複權衡,不像你是頭腦一熱胡亂答應。新店開業事關東家身家和聲名,且還影響了眾多夥計們的生計,我們總要經過深思熟慮,對自己、更是對東家負責。待大家迴去想想清楚,自然會有人尋東家報備的。倒是你,陸記開新店如此大事,你掌櫃的不過替你說幾句好聽的,你便不知天高地厚地順勢冒頭,才真真可笑不自量,難道你就不怕日後連累了東家和兄弟們受損嗎?”
襄桐看向聞管事,沒有半點不快神色,甚至更加沉穩,連說出來的話也分外壓人。
“哦,原來聞管事不是無意這新店掌櫃的位置,而是要迴去衡量衡量。那我可不可以這麽理解,聞管事不敢直接應下,或是對這新店的前景並不看好?又或是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覺得沒有信心能夠勝任?咱們商家最忌拖泥帶水猶豫不決,但凡覺得十拿九穩的事,也不至於讓您為難至此,經我幾次三番激將才肯站在當前,所以您不是要權衡,而是在掩飾自己的畏縮……”
聞管事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因為襄桐說得不錯,他既擔心攬稅不比做樓市獲利多,也擔心自己撐不起來。
襄桐卻不肯就此放過,“這一點上,我恰同聞管事不一樣。我不僅對新店的前景充滿信心,甚至已有些迫不及待開始種種可行的設想;而且同時,我在方才那一時半刻已經衡量過自己的能力和才智,認為自己足以勝任城北分號的掌櫃一職。所以,無論你方才對我有任何質疑,但在勇氣和魄力一事上,你誠不如我一個‘女流之輩’多矣。”
這話是衝著聞管事說的,但打得何嚐不是方才出言質疑的眾人的臉?
便果有一個人顧不得許多,挺身站出來,原來是城北分店的二掌櫃,姓譚。
“我願意往城北分店一試,請東家允我赴任。”
在一旁“觀戰”的蔡老見有人願意一爭,隻對著譚二掌櫃和襄桐說,“既如今兩人同爭一位,你們便當眾陳說一番自己的長處,還有往後對新店的規劃打算,我好做個評判。”
那譚二掌櫃很怕被襄桐搶了先機,到時自己詞窮,趕忙往前一步,“我先說。”
襄桐沒有計較,做了請的手勢,且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譚二掌櫃清了清嗓子。
“在場諸位應是都識得我了,想我譚某人在陸記十一年,從最初總店的小門房做起,又當了七八年經紀,而後又調往城北分號做了二掌櫃,可以說,在陸記裏,沒有比我資曆更老的舊人了。東家方才冷不防提起城北要再開分號,我心裏其實是萬分向往的,但是因著不舍如今店裏的掌櫃和同僚們,所以才猶豫半晌,如今讓樊娘子這麽一摻和,我便也顧不得許多了。”
他看了看襄桐也沒有任何情緒,這才繼續。
“說起我的長處,那便是對於咱們陸記、對於城北的熟悉。街市上哪家房舍多大、如今是做什麽的,甚至流水多少,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個人比我更清楚,這也便決定了我在日後攬稅時比旁人多了些先機,不至於少收、漏收了商稅,使陸記受損。”
“至於日後的規劃,我想,除了我任掌櫃之外,另需兩個賬房,六個專管催收的經紀,還有就是兩駕車馬,用作經紀們的腳力。經營方麵,比照如今城北分號的現形,賬房管理賬、經紀們管催收,各司其責。嗯,大致就是這樣。”
襄桐聽完,對這位譚二掌櫃有了大概的評估:譚二掌櫃在陸記十多年卻隻是個分號的二櫃,連後來陸記的肇掌櫃都比不上,可見定是有某方麵的不足;他說起優勢也隻大談資曆,言語空洞,那就是沒有什麽特別見長的地方;所謂規劃更是可笑,幾乎直接照搬陸記現有架構和職責分配,沒有任何具體措施,怕不是個“誌大才疏”的假把式吧?
蔡老沒做點評,而是朝著襄桐示意,“那就由樊娘子也說說吧。”
襄桐應了聲好,娓娓道來。
“在正式陳說我競聘陸記城北新店的掌櫃之前,我想先和諸位分享一些我這段時間經手攬稅一事的些許實況。”
“咱們陸記接手攬稅之初,官府的於主簿曾送來過一份名錄,上頭記述著杭州城內的商戶分布以及頭一季稅務清繳情況。其中分到我城東的簿冊上錄有商戶三千兩百七十二戶,又有匠戶兩百五十三戶。這裏頭,有鋪麵營業的占了六成,而要據了街市道路兩側兜售的約四成。這三千餘戶人中,在四、五月已經去商稅院交好稅的有兩千餘戶,後來經官府告知來我陸記代繳稅的有一千三百餘戶,還有剩下兩百餘戶,至今沒有清繳,且多是臨街叫賣的散攤。”
在一旁的譚二掌櫃見襄桐略停頓了一下,不禁插言。
“樊娘子說這些數字有甚用?城北和城東又不同,你難道要拿著城東的數兒來城北刻舟求劍嗎?”
周遭立時一片哄笑。
襄桐做事,自然都有深意。
“諸位先別急,這數字大有用處。通過這數字我想告訴譚二掌櫃兩件事。第一,您方才說自己的優勢是對陸記、對城北環境熟悉。但我聽了半晌,對城北商戶的現狀仍是沒有半點感官。可我在陸記經手攬稅之事不過月餘,就已經對城東鋪戶一清二楚,且可以具化商戶的構成和繳稅的意願。可見這業務熟悉不熟悉,和做工年頭長久沒有必然關聯,若我去了城北,有了官府提供的簿冊,再經過一季磨合,相信不會比您的‘熟悉’程度更低;其二,這些數字不隻是白紙黑字上的幾筆墨痕,它們背後,潛藏著巨大的財富,也為我們未來規劃自己的店麵,給出了最可行的預判。”
蔡老聽到這裏,眼裏頓時煥發出光彩,“樊娘子你繼續說。”
襄桐點點頭。
“那便從這數字直接引出我未來對於城北分號的粗淺想法。首先咱們從城東主動繳稅、被動繳稅和拖欠繳稅的人數衡量,得出了一個結論。那便是超過九成的人是會願意配合繳稅的,從這一點上,便決定了我們不需雇傭大量人手去市麵催收。”
人群裏立刻有人質疑,“樊娘子這話不對吧?那剩下沒繳稅的人,難道咱們就不聞不問了嗎?若派些人手追討,收入也不是小數目吧?”
襄桐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商稅定下這個九成繳稅即算達標的界限,是大有它深意的,為的就是不對赤貧之人趕盡殺絕。可以被通融緩繳或不繳稅的人家,大都是家逢大難無力承擔稅務的窮苦之人,我們若真遇上了,隻據實上報,等商稅院核實是否有減免資格,不必窮追猛打,也留人一線生機,也是給咱們陸記積下功德。”
“當然,若是有那故意逃稅的富戶,我們也不能姑息,不能失了我們居中代攬的正直之心。”
原本一片疑聲的眾人便不再說話,陸記裏的人大都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見樊娘子不是為了躲懶,而是抱著憐憫體恤窮人的心境,難免覺得汗顏。
即使覺得她這做法不妥的,至少也要做出個偽善的樣子,同樣不敢反唇相譏。
襄桐見眾人的態度漸漸緩和,便繼續她對於新店的規劃。
“先頭說,城東每季約有三千餘待繳稅商戶,而城北比城東更繁華,數目應是更巨,因此,我想在人員配置上,應設一掌櫃,總攬全店事務並負責對外往來,另設一二櫃,管著店內瑣事和經紀們的查缺補漏;常設的賬房需要三個,文書兩個。若忙時,文書臨時還要再雇兩個;至於經紀,不需多,四個且夠。”
蔡老疑惑,“四個經紀?會不會太少了?”
襄桐解釋,“我是想著,咱們隻需揀了逃稅的大戶上門盤問催繳,得了準話被拒再上報就是,也不必強行清繳,所以四個夥計應是夠用了。”“況且,城北的住戶相對穩定,樓市生意有現在的城北分號擔待著,剛起步也就不須太多人手。”
於掌櫃見襄桐懂事,不和自己爭利,也主動幫她說起話來。
“若樊娘子日後店裏忙不過來,從我這臨時借兩三人手也不成問題。”
事情到了這裏,原本反駁的人大多看出大局已定,均偃旗息鼓,唯獨站出來的譚二掌櫃麵上掛不住。
他可下了大決心才貿然提出要爭這新店掌櫃的,如今若被旁人奪了風頭,他在舊店可怎麽做人啊?
“樊娘子舌燦蓮花,我譚某佩服。不過你縱有驚天之才,也不過是個柔弱婦人,怎勘擔此大任?我想,便是東家勉強將新店交到你手,店裏夥計們知道要被個女人牽著鼻子走,你也難以服眾。
襄桐反問他一句,“請問譚二掌櫃,你初來陸記之時,何人是你東家?”
“陸記東家自然姓陸,我來陸記,便是受陸老東家收留。”
“那後麵的東家又是誰?”
“是,是蔡娘子。”譚二掌櫃說完頓覺心虛,方才他可大有輕視女子的意味。
襄桐不願鬧得太過難堪,隻意味深長“哦”了一聲。
蔡老適時息事寧人,“今日天色也晚了,你們二人的自薦我斟酌一二,過兩日就給眾人一個答複。咱們且先去內宅用飯。”
襄桐惦記著樊大伯在太和樓設宴的事,私下和蔡老告了罪欲先走。
蔡老允了,卻意味深長說了一句。“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人。”
作者有話要說:推篇基友的現言,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這輩子人設都不可能崩》by烏合之宴
清高孤傲,年級第一的好學生沈過在江燃麵前上
演了一出大型掉馬事故!!!
江燃意外看見美少年沈過兇殘的踹翻了小混混的摩托車,捏著人家下巴恐嚇,事後點了一支煙,
比隔壁職高校霸還像校霸。
眼角眉梢都沾著戾氣
說好的清高呢?這是謫仙掉地上了?
沈過一迴頭就瞧見他萬年老二的小同桌扒著牆角,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他。
手裏剛點的煙吧嗒一下掉了地, 心裏就一個念頭:
敲!掉馬了!
#沈過:我以為我的人設這輩子都不可能崩.....
文案二:
江燃媽媽每天三遍告訴江燃:“你要向對麵的乖崽沈過好好學習!”
江燃:“向他學什麽?”
江燃媽媽:“什麽都學! !!”
江燃乖乖聽話,跟沈過學會了早戀(一v一 )σ
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兇殘小狼狗x真溫柔佛係養生少女
肇掌櫃把經營攬稅之事的好處大致講明後, 蔡老便把今日召來諸多掌櫃和元老的真正目的公之於眾。
“正如方才肇掌櫃的所言,如今攬稅之事興起, 官府隻尋了我陸家試行, 我們正該趁著這股東風及早在整個杭州城起勢立足。不瞞諸位說, 我們城北的新鋪麵我前日相看, 已初步有了眉目, 隻是這新店的掌櫃和夥計人選, 卻還都空懸。所以今日請諸位過來,就是想從你們之中選個新店掌櫃出來,也好盡早和我一道,把諸事籌備起來。”
在場眾人聽完,均陷入了暫時的冷場。
有些人聽完有心無膽、持觀望態度;還有一些仍是對這新興的行當不大看好, 隻想守著如今得之不易的位置不肯擅動。
蔡老早有所料, 環視了一周,又問及眾人,“若你們自己無意, 也可舉薦得宜之人,再經我考量。”
眾人還是沉默。
肇掌櫃側頭看了看在身邊不顯山不露水的襄桐,怎麽看,都覺得這個位置是替她量身打造的。
且看東家昨日特意囑咐他把人帶來, 這其中意味簡直唿之欲出嘛。
“我有一合適人選舉薦。”
眾人見肇掌櫃上前一步大聲建言,均把目光投諸在他身上,蔡老跟著也點點頭。
“肇掌櫃但說無妨。”
“我建議,由我店中賬房樊娘子擔任咱們陸記城北新店的掌櫃!”
此言一出, 場麵一時嘩然。
城西總店裏一位管事最先站出來。
“肇掌櫃這建議,怕是有些不合適吧?我可聽說,您店裏這位樊娘子,來咱們陸記還不到半年,且從前也不是從樓店經紀做起,而隻是個成日坐在店中的文書。若真把偌大的鋪子交給她個新人接手,隻怕力有不怠。”
襄桐聽見自己被點名,先看向身旁的肇掌櫃。
她雖然也對這個位置動心,但也明白以她如今在陸記的聲望,實在難以服眾,這才沒有站出去,可是如今遭人攻訐,若是一味畏縮,未免更讓人看輕。
肇掌櫃卻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且搶在她前頭替她答話。
“聞管事這話我覺得不妥。一來,樊娘子雖來陸記時日尚短,但做出來的成績有目共睹。先不說她以往錄的憑契,不僅做到了最早清交,且半點錯漏也無,從中不難看出她心細如發又自律嚴謹;其次,咱們新店主營的是攬稅之事,而樊娘子恰恰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我們城東分號的全部商戶稅冊,樊娘子是全都過目審核過的,且商稅院事後也稱無誤。試問在場之人,除了咱們總店大賬羅先生之外,哪個在此事上敢稱強過樊娘子?”
聞管事仍是不服,“當掌櫃的可不隻要業務精熟。就拿咱們總店來說吧,既要和官麵上的人疏通打點、又要和左鄰右舍維係友好的關係,頂頂要緊的,是能處置突如其來的變故,她一個女流之輩,於場麵上難免要遜色於男子。”
旁邊不禁也有人紛紛附和,“是啊,她一個如此年輕的小娘子,真做了掌櫃,如何在街麵上立得起來?”
這迴也不用肇掌櫃出手,襄桐直接上前一步。
“各位稍安勿躁,事情因我而起,請容我插上一言。”
眾人見正主站出來說話,暫時收了聲,準備看看這個剛被人舉薦的樊娘子到底是何方人物。
襄桐先向東家頷首致意得他迴應後這才來到眾人前頭,直麵他們以男子之禮抱了一拳。
“蔡老、諸位掌櫃、管事、前輩們安好。今日恭逢咱們陸記於城北增設新店的盛事,我一入門半載的新人原本不敢在諸位麵前言辭微微,但又想著,我入陸記以來,蒙東家信重、得掌櫃幫扶,又有諸多同僚守望相助,這才讓我在短短時日就從個執掌筆墨的文書破格晉升作了城東二賬,且如今又得肇掌櫃舉薦,我雖恭謹卻不好一味扮拙辜負東家和掌櫃的厚望,這才壯了膽色站到大庭廣眾麵前,一為陳情,二為自證,三嗎,也順應肇掌櫃的意思,來個毛遂自薦,權作拋磚引玉。”
襄桐頓了頓,又從謙和神態切上了一副嚴肅板正臉孔,看眾人皆將視線鎖在她臉上,這才不慌不忙開口。
“方才諸位似乎對我能否勝任一店之主的位置不太看好,那麽,我想先來問問在場的諸位,是否有哪位已定下心念,欲響應蔡老的感召,前往即將籌備開業的新店赴任?若有哪一位作此想頭,也請即刻站出來,我願當眾與之一較高低。”
這話一出,無異於赤.裸.裸挑釁,可襄桐突顯淩厲的眼神,竟讓眾人頗受震懾,且無人了應聲。
襄桐又再次問了一遭,“真的沒有人想去嗎?抑或是覺得怯了?”
幾位做到掌櫃位置的,看出襄桐這是在激將眾人,但也均低著頭不言語。
對他們而言,經過數載的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才爬到今日位置,何苦換個地方重新開始?而且攬稅的事在自己店裏就能做得有聲有色,何苦舍近求遠非要往城北去?所以他們不僅不敢應聲,甚至害怕被東家挑中,到時趕鴨子上架,不去也不行。
倒是一些做到了二櫃霍山資曆老的管事有些蠢蠢欲動,做掌櫃的機會可不常有。
但越是老人,就越明白“挪窩”拓荒有多艱難,且要操持的,還是個全新的領域,所以多半還在暗中糾結,甚至需要迴家再同家人商量過後才好拿主意。
襄桐又待了片刻,見還是沒人站出來,第三次問出聲來。
“我再最後敢問一次,在場諸位,當真沒人願意往城北做咱們陸記新任掌櫃嗎?”
末了她還嗤上一句,“我竟不知,咱們陸記人才濟濟,竟沒有一個男子比我這婦人更有膽色。你們方才質疑我無法勝任的時候,不是還義正言辭嗎?如此畏畏縮縮,在陸記用人之際隻知道閑言碎語指點江山卻不思為東家分憂,當真對得起東家的信任和厚望嗎?”
這句話,終於激起了一些人的反應。
那聞管事也率先帶頭反駁起來。“樊娘子你勿要強詞奪理、攪亂試聽。我們沒有立時站出來,蓋因要反複權衡,不像你是頭腦一熱胡亂答應。新店開業事關東家身家和聲名,且還影響了眾多夥計們的生計,我們總要經過深思熟慮,對自己、更是對東家負責。待大家迴去想想清楚,自然會有人尋東家報備的。倒是你,陸記開新店如此大事,你掌櫃的不過替你說幾句好聽的,你便不知天高地厚地順勢冒頭,才真真可笑不自量,難道你就不怕日後連累了東家和兄弟們受損嗎?”
襄桐看向聞管事,沒有半點不快神色,甚至更加沉穩,連說出來的話也分外壓人。
“哦,原來聞管事不是無意這新店掌櫃的位置,而是要迴去衡量衡量。那我可不可以這麽理解,聞管事不敢直接應下,或是對這新店的前景並不看好?又或是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覺得沒有信心能夠勝任?咱們商家最忌拖泥帶水猶豫不決,但凡覺得十拿九穩的事,也不至於讓您為難至此,經我幾次三番激將才肯站在當前,所以您不是要權衡,而是在掩飾自己的畏縮……”
聞管事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因為襄桐說得不錯,他既擔心攬稅不比做樓市獲利多,也擔心自己撐不起來。
襄桐卻不肯就此放過,“這一點上,我恰同聞管事不一樣。我不僅對新店的前景充滿信心,甚至已有些迫不及待開始種種可行的設想;而且同時,我在方才那一時半刻已經衡量過自己的能力和才智,認為自己足以勝任城北分號的掌櫃一職。所以,無論你方才對我有任何質疑,但在勇氣和魄力一事上,你誠不如我一個‘女流之輩’多矣。”
這話是衝著聞管事說的,但打得何嚐不是方才出言質疑的眾人的臉?
便果有一個人顧不得許多,挺身站出來,原來是城北分店的二掌櫃,姓譚。
“我願意往城北分店一試,請東家允我赴任。”
在一旁“觀戰”的蔡老見有人願意一爭,隻對著譚二掌櫃和襄桐說,“既如今兩人同爭一位,你們便當眾陳說一番自己的長處,還有往後對新店的規劃打算,我好做個評判。”
那譚二掌櫃很怕被襄桐搶了先機,到時自己詞窮,趕忙往前一步,“我先說。”
襄桐沒有計較,做了請的手勢,且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譚二掌櫃清了清嗓子。
“在場諸位應是都識得我了,想我譚某人在陸記十一年,從最初總店的小門房做起,又當了七八年經紀,而後又調往城北分號做了二掌櫃,可以說,在陸記裏,沒有比我資曆更老的舊人了。東家方才冷不防提起城北要再開分號,我心裏其實是萬分向往的,但是因著不舍如今店裏的掌櫃和同僚們,所以才猶豫半晌,如今讓樊娘子這麽一摻和,我便也顧不得許多了。”
他看了看襄桐也沒有任何情緒,這才繼續。
“說起我的長處,那便是對於咱們陸記、對於城北的熟悉。街市上哪家房舍多大、如今是做什麽的,甚至流水多少,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個人比我更清楚,這也便決定了我在日後攬稅時比旁人多了些先機,不至於少收、漏收了商稅,使陸記受損。”
“至於日後的規劃,我想,除了我任掌櫃之外,另需兩個賬房,六個專管催收的經紀,還有就是兩駕車馬,用作經紀們的腳力。經營方麵,比照如今城北分號的現形,賬房管理賬、經紀們管催收,各司其責。嗯,大致就是這樣。”
襄桐聽完,對這位譚二掌櫃有了大概的評估:譚二掌櫃在陸記十多年卻隻是個分號的二櫃,連後來陸記的肇掌櫃都比不上,可見定是有某方麵的不足;他說起優勢也隻大談資曆,言語空洞,那就是沒有什麽特別見長的地方;所謂規劃更是可笑,幾乎直接照搬陸記現有架構和職責分配,沒有任何具體措施,怕不是個“誌大才疏”的假把式吧?
蔡老沒做點評,而是朝著襄桐示意,“那就由樊娘子也說說吧。”
襄桐應了聲好,娓娓道來。
“在正式陳說我競聘陸記城北新店的掌櫃之前,我想先和諸位分享一些我這段時間經手攬稅一事的些許實況。”
“咱們陸記接手攬稅之初,官府的於主簿曾送來過一份名錄,上頭記述著杭州城內的商戶分布以及頭一季稅務清繳情況。其中分到我城東的簿冊上錄有商戶三千兩百七十二戶,又有匠戶兩百五十三戶。這裏頭,有鋪麵營業的占了六成,而要據了街市道路兩側兜售的約四成。這三千餘戶人中,在四、五月已經去商稅院交好稅的有兩千餘戶,後來經官府告知來我陸記代繳稅的有一千三百餘戶,還有剩下兩百餘戶,至今沒有清繳,且多是臨街叫賣的散攤。”
在一旁的譚二掌櫃見襄桐略停頓了一下,不禁插言。
“樊娘子說這些數字有甚用?城北和城東又不同,你難道要拿著城東的數兒來城北刻舟求劍嗎?”
周遭立時一片哄笑。
襄桐做事,自然都有深意。
“諸位先別急,這數字大有用處。通過這數字我想告訴譚二掌櫃兩件事。第一,您方才說自己的優勢是對陸記、對城北環境熟悉。但我聽了半晌,對城北商戶的現狀仍是沒有半點感官。可我在陸記經手攬稅之事不過月餘,就已經對城東鋪戶一清二楚,且可以具化商戶的構成和繳稅的意願。可見這業務熟悉不熟悉,和做工年頭長久沒有必然關聯,若我去了城北,有了官府提供的簿冊,再經過一季磨合,相信不會比您的‘熟悉’程度更低;其二,這些數字不隻是白紙黑字上的幾筆墨痕,它們背後,潛藏著巨大的財富,也為我們未來規劃自己的店麵,給出了最可行的預判。”
蔡老聽到這裏,眼裏頓時煥發出光彩,“樊娘子你繼續說。”
襄桐點點頭。
“那便從這數字直接引出我未來對於城北分號的粗淺想法。首先咱們從城東主動繳稅、被動繳稅和拖欠繳稅的人數衡量,得出了一個結論。那便是超過九成的人是會願意配合繳稅的,從這一點上,便決定了我們不需雇傭大量人手去市麵催收。”
人群裏立刻有人質疑,“樊娘子這話不對吧?那剩下沒繳稅的人,難道咱們就不聞不問了嗎?若派些人手追討,收入也不是小數目吧?”
襄桐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商稅定下這個九成繳稅即算達標的界限,是大有它深意的,為的就是不對赤貧之人趕盡殺絕。可以被通融緩繳或不繳稅的人家,大都是家逢大難無力承擔稅務的窮苦之人,我們若真遇上了,隻據實上報,等商稅院核實是否有減免資格,不必窮追猛打,也留人一線生機,也是給咱們陸記積下功德。”
“當然,若是有那故意逃稅的富戶,我們也不能姑息,不能失了我們居中代攬的正直之心。”
原本一片疑聲的眾人便不再說話,陸記裏的人大都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見樊娘子不是為了躲懶,而是抱著憐憫體恤窮人的心境,難免覺得汗顏。
即使覺得她這做法不妥的,至少也要做出個偽善的樣子,同樣不敢反唇相譏。
襄桐見眾人的態度漸漸緩和,便繼續她對於新店的規劃。
“先頭說,城東每季約有三千餘待繳稅商戶,而城北比城東更繁華,數目應是更巨,因此,我想在人員配置上,應設一掌櫃,總攬全店事務並負責對外往來,另設一二櫃,管著店內瑣事和經紀們的查缺補漏;常設的賬房需要三個,文書兩個。若忙時,文書臨時還要再雇兩個;至於經紀,不需多,四個且夠。”
蔡老疑惑,“四個經紀?會不會太少了?”
襄桐解釋,“我是想著,咱們隻需揀了逃稅的大戶上門盤問催繳,得了準話被拒再上報就是,也不必強行清繳,所以四個夥計應是夠用了。”“況且,城北的住戶相對穩定,樓市生意有現在的城北分號擔待著,剛起步也就不須太多人手。”
於掌櫃見襄桐懂事,不和自己爭利,也主動幫她說起話來。
“若樊娘子日後店裏忙不過來,從我這臨時借兩三人手也不成問題。”
事情到了這裏,原本反駁的人大多看出大局已定,均偃旗息鼓,唯獨站出來的譚二掌櫃麵上掛不住。
他可下了大決心才貿然提出要爭這新店掌櫃的,如今若被旁人奪了風頭,他在舊店可怎麽做人啊?
“樊娘子舌燦蓮花,我譚某佩服。不過你縱有驚天之才,也不過是個柔弱婦人,怎勘擔此大任?我想,便是東家勉強將新店交到你手,店裏夥計們知道要被個女人牽著鼻子走,你也難以服眾。
襄桐反問他一句,“請問譚二掌櫃,你初來陸記之時,何人是你東家?”
“陸記東家自然姓陸,我來陸記,便是受陸老東家收留。”
“那後麵的東家又是誰?”
“是,是蔡娘子。”譚二掌櫃說完頓覺心虛,方才他可大有輕視女子的意味。
襄桐不願鬧得太過難堪,隻意味深長“哦”了一聲。
蔡老適時息事寧人,“今日天色也晚了,你們二人的自薦我斟酌一二,過兩日就給眾人一個答複。咱們且先去內宅用飯。”
襄桐惦記著樊大伯在太和樓設宴的事,私下和蔡老告了罪欲先走。
蔡老允了,卻意味深長說了一句。“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人。”
作者有話要說:推篇基友的現言,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這輩子人設都不可能崩》by烏合之宴
清高孤傲,年級第一的好學生沈過在江燃麵前上
演了一出大型掉馬事故!!!
江燃意外看見美少年沈過兇殘的踹翻了小混混的摩托車,捏著人家下巴恐嚇,事後點了一支煙,
比隔壁職高校霸還像校霸。
眼角眉梢都沾著戾氣
說好的清高呢?這是謫仙掉地上了?
沈過一迴頭就瞧見他萬年老二的小同桌扒著牆角,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他。
手裏剛點的煙吧嗒一下掉了地, 心裏就一個念頭:
敲!掉馬了!
#沈過:我以為我的人設這輩子都不可能崩.....
文案二:
江燃媽媽每天三遍告訴江燃:“你要向對麵的乖崽沈過好好學習!”
江燃:“向他學什麽?”
江燃媽媽:“什麽都學! !!”
江燃乖乖聽話,跟沈過學會了早戀(一v一 )σ
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兇殘小狼狗x真溫柔佛係養生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