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站到芝齡堂的門口,天色已近黃昏。
襄桐隔著門板就看見仍在堂內給人問診的顧郎中,以及,在櫃前給人付藥的小童。
“請問小哥兒,這兩日來貴地看耳疾的梁家人可還在?”
當歸拿眼覷了覷:“原來是你啊。”說著朝東邊努努嘴:“出門往左七丈遠,有處叫潘家邸店的,你去那尋吧。”
襄桐道了謝,走出幾步後想起來什麽又返身迴來。“再勞煩問一句,這處有位沈大娘子嗎?”
當歸朝內堂比了比:“你說的是,那日托你看顧的沈二郎她娘吧?她們娘倆兒暫在內堂住著呢。”
襄桐若有所思,卻不再多問,又道了迴謝,先往邸店去尋人。
梁柳氏似是早料到襄桐會來,見店裏夥計把人領來,在門口立定,也不讓她進屋,直接當著院子說上了話。
“怎磨蹭到這個時辰才來?”頤指氣使久了,梁柳氏態度慣無收斂。
“沒遇上往杭州販貨的車馬,我是徒步走來的,勞娘子等久了。”襄桐也始終客客氣氣。
梁柳氏怕驚動屋裏人,也懶得再立威,索性把話往開了說。
“既來了,就往芝齡堂尋沈大娘子去吧,她典了你二年,往後好好伺候。”
!
襄桐想了一路,其實隱約有了猜測,但這會兒坐實 ,反有些不能相信:“娘子是說,已將我轉賣了別家?”
“不是賣,是典。”
梁柳氏何嚐不想一次賣個徹底,奈何沈家舍不得銀子,隻能典出去兩年。
“典了我去沈家,也是做女使?”
襄桐目放寒光質問,梁柳氏不由得心虛,卻不想被壓住氣勢。“怎的?你賣了我家十年,我難道發落不得你?”
“沈家典我去,也是做女使?”襄桐鮮有咄咄的再次追問。
梁柳氏惡向膽邊生:“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你既賣了自己,哪來的臉和主家爭執?實話告訴你,沈家大娘子護子心切,欲聘了你給她家二郎衝喜,你有這時間和我急頭白臉,還不如早些尋了你新主家扯紅布去。”
襄桐聽完,心裏的疑問有了答案,反而冷靜許多。
“我也不問娘子因何典賣了我,隻問沈家買我,銀錢花了幾多。”
“一年一兩銀,兩年計二兩,我可沒賺昧心錢。”
襄桐頓覺好笑。“二兩銀,娘子便賣了我?我竟不知梁家落魄到這個地步了……也罷了,既如此,待我迴鎮上去取了細軟就去沈家。”
“我想這就不必了,你樊家還欠著我一兩銀子沒還幹淨,總抵得上你那兩身舊衣了。”
襄桐見梁柳氏如此做絕,心裏愈加明白,梁柳氏擺明是要剪除了自己,絲毫不給餘地。
要知道,梁家再不濟,也不缺二兩銀子的典身錢,真到了那地步,也不會隻賣這些,瓦舍勾欄裏給的價兒還得翻番兒去。這麽一想,連爭辯都懶得說了。
“娘子既想好了,我也不會賴在梁家不走。想來你也不願意我再屋去攪擾芸姐兒和茂哥兒,那便請娘子領了我認人去吧。”
梁柳氏見她答應的痛快,心裏的石頭落了地:“算你識相。”
02
沈趙氏勞碌了大半輩子,除了男人剛死那會兒,沒經過什麽大事,她手裏這三十兩銀,更是過手的最大數目。
這錢是她二小子沈庭拿命換來的,她舍不得揮霍,眼下正為著頭午花耗了二兩銀子給庭哥兒典妻的事煎熬。
彼時聽梁柳氏把她家那位女使誇得千般萬般好,仿佛天上有地上無的人物,她頭腦一熱應了,還當場付清了典身錢,後又立了文契。這會兒靜下來,心裏越發打鼓。
她一會兒擔心兒子短命消受不來花錢典來衝喜的娘子,一會兒又疑心梁柳氏紅口白牙說瞎話,薦來個壞心腸的凹糟貨添亂,再加上沈庭至今還沒有醒轉的跡象,她愈加心慌,不覺也發起了熱症。
當歸小童替她煎了副草藥來,又暗示她醫館的內堂不能久居。沈趙氏愁的不知何解時,梁柳氏領著人進了門。
“讓趙姐姐久侯了,我把家裏女使領來了,今兒個就交割給你使喚,也好及早替你多分擔。”
“這位是沈大娘子,往後就是你主家,還不叫人?”
襄桐得了授意,也沒駁梁柳氏的麵子,果然規規矩矩問好:“沈娘子安好,我家裏姓樊,名叫襄桐,您喚我桐丫頭樊丫頭都可。”
沈趙氏原本憂心梁柳氏的人品,待細眼一瞧眼前的女使,把心擱迴了肚裏。眼前這孩子長得十分水靈兒,眉眼兒精致又不會顯得妖氣,一看就是個忠厚良善的,再看了她的手和腳,手上滿是細繭子,沒有纏足,是慣做家事的貧戶孩子。
“好,好。真好。”
沈趙氏口拙,從前也沒使過下人,除了這一個好字,也不知怎麽讚。
梁柳氏看她那村相,在心裏嗤了一聲,又看看外頭天色,不想再浪費時間。
“趙姐姐瞧我這女使可用得?”
“果然如柳妹妹說的,是個千好萬好的,得虧聽了你的話……我家庭哥兒是交了大運了。”
沈庭要是沒受傷,說門這樣的親或許有些屈就,但眼下不能按常理論,一隻腳邁進鬼門關的人,有人肯嫁就不易了。
梁柳氏見事情沒有反複,掩唇笑了:“趙姐姐既覺得人還滿意,那我也不多耽擱您教導她了,我家裏孩子還在邸舍等著,那就改日再敘了。”
“好好,你忙你的,不用理會我們。”
梁柳氏見沈趙氏把襄桐當個寶似的,又犯了別扭,臨走不忘朝著襄桐敲打兩句:“趙大娘子雖隻典了你兩年,那也是你正經主子,你若敢欺了她心善,別說兩年後歸了我梁家門,我給你好看。”
襄桐知她是正話反說,提醒她隻是借出去的玩意兒,心裏一陣膩歪,卻不當著沈趙氏露出半分:“梁娘子說的是,自今日起,我自然要盡心侍奉我家娘子,請您把心放了肚裏去。”
見襄桐改口這麽快,原本得意的梁柳氏頓覺一噎,不過馬上重整了笑又辭了沈趙氏,這次真走了。
“娘子,有什麽活計盡管吩咐我,往常在梁家,劈柴造飯提水漿洗我一個人都拿得起來。”
沈趙氏越聽越覺得滿意,直拉了襄桐的手:“好孩子,我是個鄉下婆子,沒什麽見識,今日討了你來,也是委屈了你。我沈家雖貧,但也是為善的人家,往後成了一家人,都是互相照拂,萬不會將你做下人看。”
襄桐搖搖頭:“娘子這話太抬舉我了,我自三年前賣到梁家,做的就是女使,不敢忘了本分。”
沈趙氏聽她話頭不對,把眉頭一皺:“柳家妹妹沒同你講明來我家是做甚的嗎?”
襄桐咬了咬唇:“我知道娘子是為了你家二郎才典了我來,我既來了沈家,這兩年一定會盡心照顧侍奉您和家裏人,隻是典同租借,終歸不是人倫常理,這事兒不如等二郎醒了,再細細商量,也免得日後二郎大安,因這權宜之計埋沒了他人才。”
沈趙氏本就不經勸,聽襄桐說的又很在理,一想到二郎醒後,多半要埋怨她自作主張,立時有些動搖。
“那這些日子,你便先替我照顧二郎吧,後麵的事等他醒轉再說。”
襄桐雖是頭迴見沈趙氏,已看出她是個多優柔,少決斷的性子,再看病榻上的沈庭,比前一日看起來更萎靡頹敗了許多,摸著良心多管起了閑事。
“娘子,我看這醫館不是久居之地,不若我們先尋個落腳的地方吧。”
襄桐隔著門板就看見仍在堂內給人問診的顧郎中,以及,在櫃前給人付藥的小童。
“請問小哥兒,這兩日來貴地看耳疾的梁家人可還在?”
當歸拿眼覷了覷:“原來是你啊。”說著朝東邊努努嘴:“出門往左七丈遠,有處叫潘家邸店的,你去那尋吧。”
襄桐道了謝,走出幾步後想起來什麽又返身迴來。“再勞煩問一句,這處有位沈大娘子嗎?”
當歸朝內堂比了比:“你說的是,那日托你看顧的沈二郎她娘吧?她們娘倆兒暫在內堂住著呢。”
襄桐若有所思,卻不再多問,又道了迴謝,先往邸店去尋人。
梁柳氏似是早料到襄桐會來,見店裏夥計把人領來,在門口立定,也不讓她進屋,直接當著院子說上了話。
“怎磨蹭到這個時辰才來?”頤指氣使久了,梁柳氏態度慣無收斂。
“沒遇上往杭州販貨的車馬,我是徒步走來的,勞娘子等久了。”襄桐也始終客客氣氣。
梁柳氏怕驚動屋裏人,也懶得再立威,索性把話往開了說。
“既來了,就往芝齡堂尋沈大娘子去吧,她典了你二年,往後好好伺候。”
!
襄桐想了一路,其實隱約有了猜測,但這會兒坐實 ,反有些不能相信:“娘子是說,已將我轉賣了別家?”
“不是賣,是典。”
梁柳氏何嚐不想一次賣個徹底,奈何沈家舍不得銀子,隻能典出去兩年。
“典了我去沈家,也是做女使?”
襄桐目放寒光質問,梁柳氏不由得心虛,卻不想被壓住氣勢。“怎的?你賣了我家十年,我難道發落不得你?”
“沈家典我去,也是做女使?”襄桐鮮有咄咄的再次追問。
梁柳氏惡向膽邊生:“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你既賣了自己,哪來的臉和主家爭執?實話告訴你,沈家大娘子護子心切,欲聘了你給她家二郎衝喜,你有這時間和我急頭白臉,還不如早些尋了你新主家扯紅布去。”
襄桐聽完,心裏的疑問有了答案,反而冷靜許多。
“我也不問娘子因何典賣了我,隻問沈家買我,銀錢花了幾多。”
“一年一兩銀,兩年計二兩,我可沒賺昧心錢。”
襄桐頓覺好笑。“二兩銀,娘子便賣了我?我竟不知梁家落魄到這個地步了……也罷了,既如此,待我迴鎮上去取了細軟就去沈家。”
“我想這就不必了,你樊家還欠著我一兩銀子沒還幹淨,總抵得上你那兩身舊衣了。”
襄桐見梁柳氏如此做絕,心裏愈加明白,梁柳氏擺明是要剪除了自己,絲毫不給餘地。
要知道,梁家再不濟,也不缺二兩銀子的典身錢,真到了那地步,也不會隻賣這些,瓦舍勾欄裏給的價兒還得翻番兒去。這麽一想,連爭辯都懶得說了。
“娘子既想好了,我也不會賴在梁家不走。想來你也不願意我再屋去攪擾芸姐兒和茂哥兒,那便請娘子領了我認人去吧。”
梁柳氏見她答應的痛快,心裏的石頭落了地:“算你識相。”
02
沈趙氏勞碌了大半輩子,除了男人剛死那會兒,沒經過什麽大事,她手裏這三十兩銀,更是過手的最大數目。
這錢是她二小子沈庭拿命換來的,她舍不得揮霍,眼下正為著頭午花耗了二兩銀子給庭哥兒典妻的事煎熬。
彼時聽梁柳氏把她家那位女使誇得千般萬般好,仿佛天上有地上無的人物,她頭腦一熱應了,還當場付清了典身錢,後又立了文契。這會兒靜下來,心裏越發打鼓。
她一會兒擔心兒子短命消受不來花錢典來衝喜的娘子,一會兒又疑心梁柳氏紅口白牙說瞎話,薦來個壞心腸的凹糟貨添亂,再加上沈庭至今還沒有醒轉的跡象,她愈加心慌,不覺也發起了熱症。
當歸小童替她煎了副草藥來,又暗示她醫館的內堂不能久居。沈趙氏愁的不知何解時,梁柳氏領著人進了門。
“讓趙姐姐久侯了,我把家裏女使領來了,今兒個就交割給你使喚,也好及早替你多分擔。”
“這位是沈大娘子,往後就是你主家,還不叫人?”
襄桐得了授意,也沒駁梁柳氏的麵子,果然規規矩矩問好:“沈娘子安好,我家裏姓樊,名叫襄桐,您喚我桐丫頭樊丫頭都可。”
沈趙氏原本憂心梁柳氏的人品,待細眼一瞧眼前的女使,把心擱迴了肚裏。眼前這孩子長得十分水靈兒,眉眼兒精致又不會顯得妖氣,一看就是個忠厚良善的,再看了她的手和腳,手上滿是細繭子,沒有纏足,是慣做家事的貧戶孩子。
“好,好。真好。”
沈趙氏口拙,從前也沒使過下人,除了這一個好字,也不知怎麽讚。
梁柳氏看她那村相,在心裏嗤了一聲,又看看外頭天色,不想再浪費時間。
“趙姐姐瞧我這女使可用得?”
“果然如柳妹妹說的,是個千好萬好的,得虧聽了你的話……我家庭哥兒是交了大運了。”
沈庭要是沒受傷,說門這樣的親或許有些屈就,但眼下不能按常理論,一隻腳邁進鬼門關的人,有人肯嫁就不易了。
梁柳氏見事情沒有反複,掩唇笑了:“趙姐姐既覺得人還滿意,那我也不多耽擱您教導她了,我家裏孩子還在邸舍等著,那就改日再敘了。”
“好好,你忙你的,不用理會我們。”
梁柳氏見沈趙氏把襄桐當個寶似的,又犯了別扭,臨走不忘朝著襄桐敲打兩句:“趙大娘子雖隻典了你兩年,那也是你正經主子,你若敢欺了她心善,別說兩年後歸了我梁家門,我給你好看。”
襄桐知她是正話反說,提醒她隻是借出去的玩意兒,心裏一陣膩歪,卻不當著沈趙氏露出半分:“梁娘子說的是,自今日起,我自然要盡心侍奉我家娘子,請您把心放了肚裏去。”
見襄桐改口這麽快,原本得意的梁柳氏頓覺一噎,不過馬上重整了笑又辭了沈趙氏,這次真走了。
“娘子,有什麽活計盡管吩咐我,往常在梁家,劈柴造飯提水漿洗我一個人都拿得起來。”
沈趙氏越聽越覺得滿意,直拉了襄桐的手:“好孩子,我是個鄉下婆子,沒什麽見識,今日討了你來,也是委屈了你。我沈家雖貧,但也是為善的人家,往後成了一家人,都是互相照拂,萬不會將你做下人看。”
襄桐搖搖頭:“娘子這話太抬舉我了,我自三年前賣到梁家,做的就是女使,不敢忘了本分。”
沈趙氏聽她話頭不對,把眉頭一皺:“柳家妹妹沒同你講明來我家是做甚的嗎?”
襄桐咬了咬唇:“我知道娘子是為了你家二郎才典了我來,我既來了沈家,這兩年一定會盡心照顧侍奉您和家裏人,隻是典同租借,終歸不是人倫常理,這事兒不如等二郎醒了,再細細商量,也免得日後二郎大安,因這權宜之計埋沒了他人才。”
沈趙氏本就不經勸,聽襄桐說的又很在理,一想到二郎醒後,多半要埋怨她自作主張,立時有些動搖。
“那這些日子,你便先替我照顧二郎吧,後麵的事等他醒轉再說。”
襄桐雖是頭迴見沈趙氏,已看出她是個多優柔,少決斷的性子,再看病榻上的沈庭,比前一日看起來更萎靡頹敗了許多,摸著良心多管起了閑事。
“娘子,我看這醫館不是久居之地,不若我們先尋個落腳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