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公孫康和王倫到來的消息,劉封也感到有些意外。
此時他正在跟著木匠們一起幹活兒,也沒換衣裝,就急忙出來迎接。
以他的本事,隻要起上一卦,就能推算出今天什麽人會來。
但是,即使是算命大師,也不可能把什麽事情都算計到。也沒有一個會算命的人,天天都給自己算上一卦。
算命的人能給別人算命,也能給自己算命。就像不能給別人改命一樣,更多的時候,也不會給自己改命,所以算與不算,其實都一樣。生命中該發生什麽事情,照樣會發生。
即使能預測到今後能發生的事情,也沒必要一天總是給自己算。
如果今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事先都知道,那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就是這種未知性,才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
公孫康和王倫果然是一人一騎來的,沒帶一個隨從。
“拜見明公,拜見長史,正在勞作,衣衫不整,還望恕罪”。
“哦,太白還親自參加勞作”?
公孫康似乎有些意外。
“一來閑著無事,呆著煩悶。二來人手不足,自己幹上一些,也就少付一點工錢”。
“哈哈哈,沒想到太白竟然如此節儉,倒是頗有曹丞相之風啊”。
“明公說笑了,哪裏敢跟曹丞相相提並論”。
就曹操那個家夥,他再有本事,老子不也從他手裏忽悠了三十斤金子?
也就是他和張昭的這兩筆錢,才成全我今天的本錢。
“這個倒不是特意抬舉你。這是一個典故,可能你沒聽說過。當初曹丞相在家鄉起兵之時,就曾經自己跟著鐵匠一起,打造兵器,打了五百口卑刀,分給軍士”。
“前幾年,丞相重儉戒奢,還曾經將曹子建的妻子殺了。”
曹操自己動手打造兵器的事情,劉封沒聽說過。
後一件事兒,他倒是聽說過。
說的是曹操提倡儉樸,杜絕奢侈,不準講排場、鋪張浪費、使用奢侈品。
他兒子曹植的老婆,就因為穿了一件綾衣,算是用料講究的名牌兒服裝,違反了戒奢令,就叫老公公給殺了。
這個阿瞞帶頭大哥,做事兒也夠狠的,連自己兒媳婦也不放過。
古往今來,因為穿了一件名牌兒,就掉了腦袋,這個女人大概也是唯一的一個吧。
至於麽,不過是想臭美一下,女人的天性麽,何必就殺了頭。
“若非明公提起,豐還真不知道竟有如此典故,曹丞相真乃人中之傑也”。
幾人閑聊著,就在田莊裏隨意走著。
現在剛剛開春,也沒經過什麽修繕,到處是一片破敗景象,其實也沒什麽好看的。
唯一可看的,就是木匠作坊,很快就到了這裏。
“咦,太白,你這個作坊,倒是與眾不同,到處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這樣的作坊,倒是第一次見到”。
王倫在作坊裏東瞅瞅,西看看,充滿了好奇。
“幹淨整齊些,自己看著也順眼,做起活兒來也舒坦些”。
“你這個太平椅,生意作得挺興旺啊,賺了不少錢吧”?
“嘿嘿,倒是賺了些錢,無奈這麽大的莊子,百廢待興,杯水車薪,不敷用度啊”。
“難道太白就沒想幹些別的”?
王倫的話,立刻引起了劉封的警覺。
這兩個家夥今天突然到這裏來,究竟是什麽意思?
遼東兩個最有權勢的人,到我這裏來,總不會是隨便走走吧?便是我的算命本事首屈一指,也不至於給我這麽大的禮遇。
“先把太平椅的生意做好了,再看看有些什麽生意可做。若是將來有錢了,就把旁邊的地買下來”。
說著到了客房,其他人退了出去,王氏給沏了茶退出,就剩下了公孫康、王倫,劉封三人。
“太白,你或許也聽說了,過些時日打算用兵,你給推算一下,在哪裏用兵好,勝負如何”?
“好,明公稍後”。
公孫康今年將對高句麗用兵,拿下了高句麗的都城丸都城。
同時又派公孫模和張敞在西邊用兵烏桓、鮮卑,解救了不少被他們劫掠去的漢民。
又在樂浪郡的南方,設立了帶方郡。
這就是他今年的三大舉措。
在完成這三件大事之後,公孫康就突發暴病而死,由公孫恭接替他的位置。
劉封起了大六壬課,開始推算起來。
盡管已經知道了結果,他還是認認真真地進行推算。
這種已經知道結果的推算,對於命師來說,其實是個難得的鍛煉機會。不僅可以用結論驗證自己的功力,還能及時地糾正推算過程中的錯誤。
如果得出了跟結果不符的結論,就可以及時地進行對照,發現錯在什麽地方。
這種不斷修正的過程,對於提高推斷水平,很有益處。
“東方、東北、東南、西方,這幾個方向,都是用兵吉方,其他方向不宜”。
從襄平算起,陸上的方向,其實就東方、北方、西方是陸地。南方一直到海,都是遼東的地盤,沒有什麽內亂,自然不用用兵。
東北是高句麗,東邊是沃沮和東濊,東南是樂浪,樂浪以南,就是三韓。
北方是扶餘,但扶餘跟遼東關係良好,也不會用兵。
西邊是鮮卑和烏桓,也是用兵方向。
“結果如何”?
“這幾方用兵,均能獲勝。西方可卻敵五百裏,東北可卻敵一千裏。”
“東北卻敵一千裏?丸都城不就在一千裏處嗎”?
公孫康的聲音都有些變調了。
“就看明公是否想拿下,若是明公想拿下丸都城,定能拿下”。
“嗯,此事還要仔細斟酌,千裏之外拿下丸都城,並非易事”。
公孫康表麵上裝著平靜,心裏卻是一陣狂喜。
劉封所說的正是他所想的。
“何時出兵為好”?
“四月上旬,明公要想知道準確日子,到了三月下旬,可以再找我推算一下,屆時可以給明公選個吉日”。
“為何不此刻就選出日子”?
“不是不給明公擇日。此一時彼一時也,選得早了不準”。
“好,屆時就由太白給擇日”。
“自當盡力”。
“我要去看看彥方先生和幼安先生,太白是否願意同往”?
“榮幸之至,自然願意。請明公稍待片刻,豐換了衣裳就來”。
“太白見了我們都不換衣裳,為何去那裏卻要換衣裳?”
公孫康玩味地看著劉封。
“明公禮賢下士,不拘禮數,待下寬厚,不會計較。幼安先生雖然也不會計較,但他是高潔之士。見明公之時,心情急迫,無暇換衣。如今不是那麽急迫,自然要好整以暇”。
“哈哈哈,太白說話,果然受聽”。
廢話,就想拍你馬屁,能不說好聽的麽。
此時他正在跟著木匠們一起幹活兒,也沒換衣裝,就急忙出來迎接。
以他的本事,隻要起上一卦,就能推算出今天什麽人會來。
但是,即使是算命大師,也不可能把什麽事情都算計到。也沒有一個會算命的人,天天都給自己算上一卦。
算命的人能給別人算命,也能給自己算命。就像不能給別人改命一樣,更多的時候,也不會給自己改命,所以算與不算,其實都一樣。生命中該發生什麽事情,照樣會發生。
即使能預測到今後能發生的事情,也沒必要一天總是給自己算。
如果今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事先都知道,那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就是這種未知性,才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
公孫康和王倫果然是一人一騎來的,沒帶一個隨從。
“拜見明公,拜見長史,正在勞作,衣衫不整,還望恕罪”。
“哦,太白還親自參加勞作”?
公孫康似乎有些意外。
“一來閑著無事,呆著煩悶。二來人手不足,自己幹上一些,也就少付一點工錢”。
“哈哈哈,沒想到太白竟然如此節儉,倒是頗有曹丞相之風啊”。
“明公說笑了,哪裏敢跟曹丞相相提並論”。
就曹操那個家夥,他再有本事,老子不也從他手裏忽悠了三十斤金子?
也就是他和張昭的這兩筆錢,才成全我今天的本錢。
“這個倒不是特意抬舉你。這是一個典故,可能你沒聽說過。當初曹丞相在家鄉起兵之時,就曾經自己跟著鐵匠一起,打造兵器,打了五百口卑刀,分給軍士”。
“前幾年,丞相重儉戒奢,還曾經將曹子建的妻子殺了。”
曹操自己動手打造兵器的事情,劉封沒聽說過。
後一件事兒,他倒是聽說過。
說的是曹操提倡儉樸,杜絕奢侈,不準講排場、鋪張浪費、使用奢侈品。
他兒子曹植的老婆,就因為穿了一件綾衣,算是用料講究的名牌兒服裝,違反了戒奢令,就叫老公公給殺了。
這個阿瞞帶頭大哥,做事兒也夠狠的,連自己兒媳婦也不放過。
古往今來,因為穿了一件名牌兒,就掉了腦袋,這個女人大概也是唯一的一個吧。
至於麽,不過是想臭美一下,女人的天性麽,何必就殺了頭。
“若非明公提起,豐還真不知道竟有如此典故,曹丞相真乃人中之傑也”。
幾人閑聊著,就在田莊裏隨意走著。
現在剛剛開春,也沒經過什麽修繕,到處是一片破敗景象,其實也沒什麽好看的。
唯一可看的,就是木匠作坊,很快就到了這裏。
“咦,太白,你這個作坊,倒是與眾不同,到處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這樣的作坊,倒是第一次見到”。
王倫在作坊裏東瞅瞅,西看看,充滿了好奇。
“幹淨整齊些,自己看著也順眼,做起活兒來也舒坦些”。
“你這個太平椅,生意作得挺興旺啊,賺了不少錢吧”?
“嘿嘿,倒是賺了些錢,無奈這麽大的莊子,百廢待興,杯水車薪,不敷用度啊”。
“難道太白就沒想幹些別的”?
王倫的話,立刻引起了劉封的警覺。
這兩個家夥今天突然到這裏來,究竟是什麽意思?
遼東兩個最有權勢的人,到我這裏來,總不會是隨便走走吧?便是我的算命本事首屈一指,也不至於給我這麽大的禮遇。
“先把太平椅的生意做好了,再看看有些什麽生意可做。若是將來有錢了,就把旁邊的地買下來”。
說著到了客房,其他人退了出去,王氏給沏了茶退出,就剩下了公孫康、王倫,劉封三人。
“太白,你或許也聽說了,過些時日打算用兵,你給推算一下,在哪裏用兵好,勝負如何”?
“好,明公稍後”。
公孫康今年將對高句麗用兵,拿下了高句麗的都城丸都城。
同時又派公孫模和張敞在西邊用兵烏桓、鮮卑,解救了不少被他們劫掠去的漢民。
又在樂浪郡的南方,設立了帶方郡。
這就是他今年的三大舉措。
在完成這三件大事之後,公孫康就突發暴病而死,由公孫恭接替他的位置。
劉封起了大六壬課,開始推算起來。
盡管已經知道了結果,他還是認認真真地進行推算。
這種已經知道結果的推算,對於命師來說,其實是個難得的鍛煉機會。不僅可以用結論驗證自己的功力,還能及時地糾正推算過程中的錯誤。
如果得出了跟結果不符的結論,就可以及時地進行對照,發現錯在什麽地方。
這種不斷修正的過程,對於提高推斷水平,很有益處。
“東方、東北、東南、西方,這幾個方向,都是用兵吉方,其他方向不宜”。
從襄平算起,陸上的方向,其實就東方、北方、西方是陸地。南方一直到海,都是遼東的地盤,沒有什麽內亂,自然不用用兵。
東北是高句麗,東邊是沃沮和東濊,東南是樂浪,樂浪以南,就是三韓。
北方是扶餘,但扶餘跟遼東關係良好,也不會用兵。
西邊是鮮卑和烏桓,也是用兵方向。
“結果如何”?
“這幾方用兵,均能獲勝。西方可卻敵五百裏,東北可卻敵一千裏。”
“東北卻敵一千裏?丸都城不就在一千裏處嗎”?
公孫康的聲音都有些變調了。
“就看明公是否想拿下,若是明公想拿下丸都城,定能拿下”。
“嗯,此事還要仔細斟酌,千裏之外拿下丸都城,並非易事”。
公孫康表麵上裝著平靜,心裏卻是一陣狂喜。
劉封所說的正是他所想的。
“何時出兵為好”?
“四月上旬,明公要想知道準確日子,到了三月下旬,可以再找我推算一下,屆時可以給明公選個吉日”。
“為何不此刻就選出日子”?
“不是不給明公擇日。此一時彼一時也,選得早了不準”。
“好,屆時就由太白給擇日”。
“自當盡力”。
“我要去看看彥方先生和幼安先生,太白是否願意同往”?
“榮幸之至,自然願意。請明公稍待片刻,豐換了衣裳就來”。
“太白見了我們都不換衣裳,為何去那裏卻要換衣裳?”
公孫康玩味地看著劉封。
“明公禮賢下士,不拘禮數,待下寬厚,不會計較。幼安先生雖然也不會計較,但他是高潔之士。見明公之時,心情急迫,無暇換衣。如今不是那麽急迫,自然要好整以暇”。
“哈哈哈,太白說話,果然受聽”。
廢話,就想拍你馬屁,能不說好聽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