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何人?
我能說就是我麽?
算了,說了你們也不會相信,還得象徐舞蝶那個傻娘們兒一樣,嘲笑我一頓。
不過,孫尚香和徐舞蝶這兩個傻瓜,還真是生氣了,說不來就不來,連麵兒都不朝一個,心可真夠狠的。
“按照分野看,此人就在遼東”。
劉封決定,還是多少給他們灌輸一點兒概念,讓他們有個精神準備。
“遼東?莫非是公孫康”?
“非也,公孫康雖然有稱王野心,但無稱王之命”。
“也是,就以結盟這件事來講,既然沒有誠意,就該明言拒絕。反倒設下如此詭計,必將失信於人,將來沒人敢相信他。終究會淪為孤家寡人,這種人,難以成就大業”。
嗬,這個水冦甘寧,看人的眼光還是有啊。
“太白,你不會說這個人就是你吧”?
蘇飛不緊不慢地來了一句。
他怎麽會知道的?蘇飛,行啊,整天不言不語的,還真有內秀,還是你有眼光。
你簡直是當世第一人啊。
“不會的,便是我,也不會是你”。
沒等劉封高興夠,蘇飛就自己否定了。
“羽凡,為何不能是我”?
我有那麽差麽?
“若是以前,你在劉備那裏,你是他的義子,倒還有幾分希望。此刻你在這裏,已經跟劉玄德分道揚鑣,他們已經以為你是江東的人。加上孔明跟你格格不入,所以你根本就迴不了劉玄德那裏”。
“如今你雖然在遼東已經立足,又跟管寧、王烈交好,但他們隻是世外高人,如今已經不理世事。況且他們是遼東人,也不會全力支持你一個外人”。
“公孫氏在遼東根深蒂固,家大業大,人心歸附。你一沒人,二沒錢,三無靠山,憑什麽稱帝?最多不過做個富家翁而已”。
唉,跟徐舞蝶是一個論調,等將來你們見到我的真本事,看我怎麽打你的臉。
“羽凡言之有理,確實不是我”。
如此看待我,也是好事。
連徐舞蝶和蘇飛這樣的熟人都認為我不能,公孫康和公孫恭就更加不可能認為我有什麽野心。
否則,他們要是知道我想搶他們的遼東,還不得分分秒秒滅了我?
“此次公孫康用兵,太白就不動心”?
“興霸,我動什麽心”?
“唉,太白終究還是年輕。若想在遼東立足,一是象管寧那樣,成為名師大儒,二是象何家、周家、歐陽家那樣的地方豪強,三是象魯家那樣的士族門閥。要不就像張敞那樣,屢立戰功。賺錢固然沒錯,但再有錢,不過是個商賈而已,終究難成大氣。”
“若是太有錢了,叫人眼紅,就像何家那樣,終究為人魚肉”。
周家、歐陽家,是當初從中原遷徙過來的大家族,當初積極支持公孫度,打擊遼東本地豪強勢力,從中獲取了大量利益。現在也是公孫康的堅定支持者。
其中周家還是公孫康的嶽丈家。
歐陽家的情形,跟周家相似,也是公孫度時代崛起的家族,如今跟公孫恭是兒女親家。
魯家是在漢武帝設立遼東四郡時,就在遼東立家的老牌家族,底蘊深厚。不僅在遼東,如今就在朝中,也有一定實力。跟公孫氏的來往也很密切,也是公孫氏的堅定支持者。跟公孫康手下的大將加堂弟公孫模也是兒女親家。
張敞是公孫康手下,除了公孫模之外最重要的將領,作戰勇猛,頗有謀略。當初從一個小吏起家,累積軍功,升到如此高位。
這些大家族的發家路徑雖然不盡一致,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官方有強大的背景,經商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在地方上,以宗族為基礎,有深厚的民間支持力量。
這一點,遼東和中原、江東相比,其實沒有什麽不同。
甘寧所說的富商巨賈為人魚肉,隨時可能任人宰割,也確實有道理。
在士農工商四大階層裏,商人的地位本來就最低。
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也使得商人經常成為官方的打擊對象。
首先是商人可能積累起巨大的財富,除了可以用錢辦成許多事情,影響時局和朝政以外,還可能因為有錢,過上比官員更好的生活。
這在官本位的世界裏,以官為貴的觀念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是很難被官方容忍的。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商人的流動性大,官方難以監控和管理,征收賦稅,征發兵役徭役都比較困難,不像士、農、工那樣,因為居住地固定,便與監控和管理。
這個道理,跟八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八字中財星旺盛,就會有錢,但也隻是“富”而已。
如果八字中沒有官星,財富就很難保住。有了官星,才叫“貴”。
隻有官星和財星齊全,才能大富大貴。
這叫做以官護財。
何家之所以一敗塗地,就是因為隻有錢,在官方沒有什麽深厚的背景。加上有些不識時務,所以就輕易地被公孫度給收拾了。
“當初太白在劉玄德那裏,也是能征慣戰的少年英雄,又有通天徹地的易術,若是從軍,定能建立不世之功。將來在遼東必將大放異彩”。
蘇飛也開始極力蠱惑劉封。
“二位的主意倒是不錯,可我手下無一兵一卒,公孫康如今也不會給我兵馬,叫我拿什麽去建功立業”?
“這還不簡單,募兵啊?我倆當初就是這麽幹的。”
“募兵要錢的,軍械糧草,吃穿用度,哪一樣不要錢”?
“太白,這你就外行了。隻要有了人馬,到時候打家劫舍,便是那些大戶們,也會主動給你錢”。
這兩個家夥,原來都是土匪出身。也難怪,甘寧本來就是水冦。
三國這幫軍閥們,多數走的就是這個路子。除了打仗,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到處劫掠民財,搶人搶糧,搶地盤兒,幾乎無惡不作。
“既然二位如此說,我就斟酌一下此事。隻是這事兒做起來沒那麽容易,怕是要費些周折”。
“沒什麽難的,總會找到人的”。
招兵買馬的計劃,劉封其實早就有。
隻是他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所以也就沒打算近期就張羅此事。
現在聽甘寧和蘇飛一蠱惑,心裏就不禁有些癢癢。
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即使謀劃的再周到,也有缺憾。倒不如從現在就開始,在戰鬥中成長。
公孫康現在正準備用兵,或許這就是個好機會。
我能說就是我麽?
算了,說了你們也不會相信,還得象徐舞蝶那個傻娘們兒一樣,嘲笑我一頓。
不過,孫尚香和徐舞蝶這兩個傻瓜,還真是生氣了,說不來就不來,連麵兒都不朝一個,心可真夠狠的。
“按照分野看,此人就在遼東”。
劉封決定,還是多少給他們灌輸一點兒概念,讓他們有個精神準備。
“遼東?莫非是公孫康”?
“非也,公孫康雖然有稱王野心,但無稱王之命”。
“也是,就以結盟這件事來講,既然沒有誠意,就該明言拒絕。反倒設下如此詭計,必將失信於人,將來沒人敢相信他。終究會淪為孤家寡人,這種人,難以成就大業”。
嗬,這個水冦甘寧,看人的眼光還是有啊。
“太白,你不會說這個人就是你吧”?
蘇飛不緊不慢地來了一句。
他怎麽會知道的?蘇飛,行啊,整天不言不語的,還真有內秀,還是你有眼光。
你簡直是當世第一人啊。
“不會的,便是我,也不會是你”。
沒等劉封高興夠,蘇飛就自己否定了。
“羽凡,為何不能是我”?
我有那麽差麽?
“若是以前,你在劉備那裏,你是他的義子,倒還有幾分希望。此刻你在這裏,已經跟劉玄德分道揚鑣,他們已經以為你是江東的人。加上孔明跟你格格不入,所以你根本就迴不了劉玄德那裏”。
“如今你雖然在遼東已經立足,又跟管寧、王烈交好,但他們隻是世外高人,如今已經不理世事。況且他們是遼東人,也不會全力支持你一個外人”。
“公孫氏在遼東根深蒂固,家大業大,人心歸附。你一沒人,二沒錢,三無靠山,憑什麽稱帝?最多不過做個富家翁而已”。
唉,跟徐舞蝶是一個論調,等將來你們見到我的真本事,看我怎麽打你的臉。
“羽凡言之有理,確實不是我”。
如此看待我,也是好事。
連徐舞蝶和蘇飛這樣的熟人都認為我不能,公孫康和公孫恭就更加不可能認為我有什麽野心。
否則,他們要是知道我想搶他們的遼東,還不得分分秒秒滅了我?
“此次公孫康用兵,太白就不動心”?
“興霸,我動什麽心”?
“唉,太白終究還是年輕。若想在遼東立足,一是象管寧那樣,成為名師大儒,二是象何家、周家、歐陽家那樣的地方豪強,三是象魯家那樣的士族門閥。要不就像張敞那樣,屢立戰功。賺錢固然沒錯,但再有錢,不過是個商賈而已,終究難成大氣。”
“若是太有錢了,叫人眼紅,就像何家那樣,終究為人魚肉”。
周家、歐陽家,是當初從中原遷徙過來的大家族,當初積極支持公孫度,打擊遼東本地豪強勢力,從中獲取了大量利益。現在也是公孫康的堅定支持者。
其中周家還是公孫康的嶽丈家。
歐陽家的情形,跟周家相似,也是公孫度時代崛起的家族,如今跟公孫恭是兒女親家。
魯家是在漢武帝設立遼東四郡時,就在遼東立家的老牌家族,底蘊深厚。不僅在遼東,如今就在朝中,也有一定實力。跟公孫氏的來往也很密切,也是公孫氏的堅定支持者。跟公孫康手下的大將加堂弟公孫模也是兒女親家。
張敞是公孫康手下,除了公孫模之外最重要的將領,作戰勇猛,頗有謀略。當初從一個小吏起家,累積軍功,升到如此高位。
這些大家族的發家路徑雖然不盡一致,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官方有強大的背景,經商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在地方上,以宗族為基礎,有深厚的民間支持力量。
這一點,遼東和中原、江東相比,其實沒有什麽不同。
甘寧所說的富商巨賈為人魚肉,隨時可能任人宰割,也確實有道理。
在士農工商四大階層裏,商人的地位本來就最低。
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也使得商人經常成為官方的打擊對象。
首先是商人可能積累起巨大的財富,除了可以用錢辦成許多事情,影響時局和朝政以外,還可能因為有錢,過上比官員更好的生活。
這在官本位的世界裏,以官為貴的觀念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是很難被官方容忍的。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商人的流動性大,官方難以監控和管理,征收賦稅,征發兵役徭役都比較困難,不像士、農、工那樣,因為居住地固定,便與監控和管理。
這個道理,跟八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八字中財星旺盛,就會有錢,但也隻是“富”而已。
如果八字中沒有官星,財富就很難保住。有了官星,才叫“貴”。
隻有官星和財星齊全,才能大富大貴。
這叫做以官護財。
何家之所以一敗塗地,就是因為隻有錢,在官方沒有什麽深厚的背景。加上有些不識時務,所以就輕易地被公孫度給收拾了。
“當初太白在劉玄德那裏,也是能征慣戰的少年英雄,又有通天徹地的易術,若是從軍,定能建立不世之功。將來在遼東必將大放異彩”。
蘇飛也開始極力蠱惑劉封。
“二位的主意倒是不錯,可我手下無一兵一卒,公孫康如今也不會給我兵馬,叫我拿什麽去建功立業”?
“這還不簡單,募兵啊?我倆當初就是這麽幹的。”
“募兵要錢的,軍械糧草,吃穿用度,哪一樣不要錢”?
“太白,這你就外行了。隻要有了人馬,到時候打家劫舍,便是那些大戶們,也會主動給你錢”。
這兩個家夥,原來都是土匪出身。也難怪,甘寧本來就是水冦。
三國這幫軍閥們,多數走的就是這個路子。除了打仗,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到處劫掠民財,搶人搶糧,搶地盤兒,幾乎無惡不作。
“既然二位如此說,我就斟酌一下此事。隻是這事兒做起來沒那麽容易,怕是要費些周折”。
“沒什麽難的,總會找到人的”。
招兵買馬的計劃,劉封其實早就有。
隻是他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所以也就沒打算近期就張羅此事。
現在聽甘寧和蘇飛一蠱惑,心裏就不禁有些癢癢。
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即使謀劃的再周到,也有缺憾。倒不如從現在就開始,在戰鬥中成長。
公孫康現在正準備用兵,或許這就是個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