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高宗病好,可太平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此願。
如今,武後正好利用此事,讓太平入道,來到長安城郊的善水觀修行,就算吐蕃讚普再想和親,也不會冒著天下恥笑,強要一個道姑做媳婦的。
武後盤算倒是精明,卻沒想到篤魯如此膽大妄為,敢在大唐的地盤上撒野,明目張膽地來搶太平。
袁一率軍趕到善水觀時,篤魯與護衛軍已經打起來了。見情況危急,袁一正要號令自己的人動手,可號令還沒喊出口,士兵便一窩蜂的衝上前,還沒分清敵友就亂砍亂殺。
見狀,慌得袁一策馬向前,邊殺敵,邊不斷糾正打得正酣的士兵:“打錯了,他是護衛兵!”“錯了,那個才是吐蕃兵!”
袁一手忙腳亂之時,正迎上篤魯,見他的鳳頭斧劈來,袁一先是一躲,而後提起手中的烏木劍與之對抗。
喊殺聲震天的萬軍之中,同樣身在馬背上的篤魯與袁一,兵刃相交,都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將對方逼下馬。
在這場博弈中,袁一雖表現地毫不退讓,可實際上,在篤魯驚人臂力的壓迫下,他感到越來越體力不支,若不趕緊想招討巧的招式,那隻有等著送命的份。
正在袁一思考對策時,看到正用犀利眼神瞪著自己的篤魯,大聲的說了幾句吐蕃語。
滿頭霧水的袁一皺眉道:“你嘰裏呱啦的在說什麽?”說著,看了眼手中,抵抗著鳳頭斧的烏木劍:“哦,我知道了。你是在罵我,怎麽好意思,用你送我的劍,轉過頭來對付你?”
篤魯又嘰裏呱啦地說了幾句。
“喂!不是我做人不厚道,要知道大唐有句古話‘戰場無父子’你不過送了把劍給我,以為我欠了你的恩,就應該對你手下留情嗎?”說著,見篤魯走了神,他瞅準時機,將劍從斧頭下一抽,虛晃一招,躍起將篤魯踢到馬下。
隻見摔到馬下的篤魯身手矯健,一個翻身,撿起鳳頭斧正要對抗,聽到護衛軍中有人,以太平的指令喊停。
見此,篤魯一抬手,收到命令的吐蕃兵,立刻停手還刀入鞘,以整齊的列隊站到了篤魯身後。
袁一看到吐蕃兵的訓練有素,整齊劃一,再反觀自己的人馬收隊的號令過後,有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不知歸於哪一方,有的這瞅瞅,那瞧瞧,就是不急著歸隊。
見袁一的士兵如此散漫,滿臉嘲諷之色的篤魯,向身邊的人說了幾句話,像是在取笑袁一。
見狀,袁一滿臉不快的喃喃道:“爺的!他又在說什麽?”
這時,站在袁一身邊的尹玉書笑了笑,道:“他在說,我們像一盤散沙。”
袁一滿臉詫異道:“你懂吐蕃語?”
尹玉書迴答道:“年少輕狂那會兒,想著將來出仕為官後,一定成為都護使,所以,特意結識了一些在長安做買賣的番邦人,學會了幾個國家的語言。”
“你還真會,時不時給別人製造點驚喜!”
“將軍,過獎了。”
這時,護衛軍的將領通過,篤魯的那個懂得唐語的侍從,向篤魯道:“公主讓卑職傳話,聖上已經明確地迴絕大帥的和親之請,大帥如此興師動眾圍攻善水觀,莫非是想不顧兩國邦交,搶親不成?還有,這裏大唐腹地,而且在善水觀附近駐紮了六萬固盟軍,若大帥來強的,想必也占不到便宜!”
聽侍從傳完話,篤魯摸了摸大須,冷笑道:“這不能怪我,是你們大唐不守信用在前!我和我的士兵都是頭可斷,血可流,就心裏不能憋半點不痛快!”
將領道:“大帥的意思,是想怎麽辦?”
“既然,你們公主寧肯出家,也不願嫁來吐蕃,我也認了。不過,出家之人,不都應該六根清淨嗎?公主帶發修行,顯然誠心不夠,怕是我前腳剛走,她後腳就帶發還俗了,我可不想在一個地方栽兩迴跟頭。”說著,篤魯拍了拍手,兩個吐蕃女子便從他的軍隊中走了出來。
篤魯指著女子道:“我想,公主為了表明誠心,應該不會介意,讓這兩名侍女幫她剃度,斬斷塵緣吧!”
見到篤魯提出如此要求,領將憤然道:“篤魯,不要太過分!”
篤魯眉頭低攏怒視領將,嘴角浮現出一抹讓人背脊發涼的冷笑:“公主,要麽剃發,要麽跟我迴吐蕃,不然,別怪我用強。我要是活著迴去,就一定把公主帶迴吐蕃,哪怕是她的屍體!要是我寡不敵眾,死在這兒,讚普一定會率軍踏平唐朝,把我的屍首帶迴去!”
領將看著篤魯兇狠的眼神,聽著聲音低沉的侍從翻譯著他的話,領將不由得冷汗直冒,最後,用幾乎顫抖的聲音妥協道:“我去稟告公主,先……先等會兒。”
領將稟告迴來,向篤魯道:“公主願意剃發,請兩名侍女進觀。”
篤魯點點頭:“我同她們一起去。”
聽篤魯要去,袁一急忙道:“我也去。”
領將像是鬆了口氣似的,拍了拍袁一:“那就勞煩袁將軍了,我就留下看著這些吐蕃兵。”說著,壓低聲音道:“我怕其中有詐,你要小心提防篤魯。”
袁一與篤魯一行,進入道觀來,到太平的房中,隻見身著道袍的太平已將三千青絲放下。
見她坦然至此,袁一心中陣陣絞痛,他了解太平,視美如生命,受不得半點委屈。可如今,卻要被脅迫剃發,竟然不哭不鬧,平靜地如同,拿著剪子剃刀走近的侍女,隻是來伺候她梳洗打扮的。
在利落的“哢嚓”聲中,看著太平寸寸青絲落地,袁一藏在身後的拳頭,越握越緊,他想要一拳打在篤魯臉上,阻止這一切。
可看著默默承受所有的太平,一臉淡然,他不得不用理智告訴自己,憑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保住太平的頭發,可後果卻是引發廝殺,甚至兩國的戰亂,連太平都明白的道理,他不能視而不見!
努力克製著情緒的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太平的三千青絲變短,變少,變沒,最後,光禿禿的頭頂映襯精致出塵的五官,顯得更為荒涼心酸。
太平起身,看著篤魯,語氣冷淡道:“如你所願,我已經斬斷塵緣,你可以放心迴你的吐蕃了。”
篤魯露出得逞的大笑,領著他的人,轉身而去。
不忍離去的袁一,看著太平躬身撿著滿地的發絲,他心中翻騰著說不出難受,他走向前,幫著太平將頭發撿好,放到太平手中,滿是內疚道:“我說過,要保護公主,可我沒用,什麽也做不了。”
太平看到,袁一的指甲裏和手心中盡是,因為拳頭握得太狠太緊留下的血跡斑斑,她心酸地看了眼袁一,擠出一絲微笑:“頭發剃了能再長,至少我不用嫁去吐蕃,不是嗎?”
袁一點點頭:“我本想安慰公主,沒想到,卻成了被安慰的人。”
“遭遇了這麽多變故,感覺身在風雨飄搖中,誰也保護了我,可看到你,卻感到莫名的踏實。”
“踏實?可我什麽都沒為公主做。”
太平搖搖頭:“你已經開始了。讓盟國不再動搖與大唐的關係,合力對付吐蕃,等了滅了吐蕃的銳氣,讓他臣服於大唐。那時,他就再也無法威脅到大唐,我便可蓄發還俗,而神兵候也能免除牢獄之苦。”
“這麽一說,我的責任真夠重大。”
“沒錯。把你的劍給我。”
袁一將烏木劍遞給她:“公主,是要幹嘛?”
“待會就知道了。”
太平拿過劍,解下劍柄上的黑繩,然後把手中的發絲繞上劍柄,待繞好,再把黑繩纏了迴去。太平把劍還給袁一:“可以了。”
袁一不解道:“公主把頭發藏在劍裏是?”
“以後,隻要你拿起這把劍,就會想到我還指望著你,讓我蓄發還俗,自然,你就不敢偷懶,就能把突厥的事盡快解決好。”
袁一看了眼劍,笑道:“這監督,還真是無形勝有形!”
“不僅如此,我還要,你把這時長時短的胡子蓄起來,隻要我一天不還俗,你就一直留著。要是我在這鬼地方待上十年八載,就讓你把胡子留得像鬆樹似的,讓你吃飯也不方便,睡覺也不方便!”
“雖然,這要求有那麽一點點不合理,可為了不挨板子,我通通照辦。”
“算你這奴才識相。”太平雖這樣說著,可神情中卻難掩傷感。
“想請公主答應我一件事。”
“什麽事?”
“請公主相信,我會拚盡全力,幫助大唐給以吐蕃顏色,所以,公主每天都要抱有期望度過,等我歸來時,不但,希望看到公主長發及腰,還希望,公主依舊是那個開心就笑,生氣就吼,發怒就讓人害怕的丫頭!”
此時,眼中噙著淚水的太平,故作生氣道:“好你個奴才,敢叫我丫頭,這次暫且記下,等你迴來後,再來領罰。”
“是。”袁一說罷,轉身離去。
如今,武後正好利用此事,讓太平入道,來到長安城郊的善水觀修行,就算吐蕃讚普再想和親,也不會冒著天下恥笑,強要一個道姑做媳婦的。
武後盤算倒是精明,卻沒想到篤魯如此膽大妄為,敢在大唐的地盤上撒野,明目張膽地來搶太平。
袁一率軍趕到善水觀時,篤魯與護衛軍已經打起來了。見情況危急,袁一正要號令自己的人動手,可號令還沒喊出口,士兵便一窩蜂的衝上前,還沒分清敵友就亂砍亂殺。
見狀,慌得袁一策馬向前,邊殺敵,邊不斷糾正打得正酣的士兵:“打錯了,他是護衛兵!”“錯了,那個才是吐蕃兵!”
袁一手忙腳亂之時,正迎上篤魯,見他的鳳頭斧劈來,袁一先是一躲,而後提起手中的烏木劍與之對抗。
喊殺聲震天的萬軍之中,同樣身在馬背上的篤魯與袁一,兵刃相交,都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將對方逼下馬。
在這場博弈中,袁一雖表現地毫不退讓,可實際上,在篤魯驚人臂力的壓迫下,他感到越來越體力不支,若不趕緊想招討巧的招式,那隻有等著送命的份。
正在袁一思考對策時,看到正用犀利眼神瞪著自己的篤魯,大聲的說了幾句吐蕃語。
滿頭霧水的袁一皺眉道:“你嘰裏呱啦的在說什麽?”說著,看了眼手中,抵抗著鳳頭斧的烏木劍:“哦,我知道了。你是在罵我,怎麽好意思,用你送我的劍,轉過頭來對付你?”
篤魯又嘰裏呱啦地說了幾句。
“喂!不是我做人不厚道,要知道大唐有句古話‘戰場無父子’你不過送了把劍給我,以為我欠了你的恩,就應該對你手下留情嗎?”說著,見篤魯走了神,他瞅準時機,將劍從斧頭下一抽,虛晃一招,躍起將篤魯踢到馬下。
隻見摔到馬下的篤魯身手矯健,一個翻身,撿起鳳頭斧正要對抗,聽到護衛軍中有人,以太平的指令喊停。
見此,篤魯一抬手,收到命令的吐蕃兵,立刻停手還刀入鞘,以整齊的列隊站到了篤魯身後。
袁一看到吐蕃兵的訓練有素,整齊劃一,再反觀自己的人馬收隊的號令過後,有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不知歸於哪一方,有的這瞅瞅,那瞧瞧,就是不急著歸隊。
見袁一的士兵如此散漫,滿臉嘲諷之色的篤魯,向身邊的人說了幾句話,像是在取笑袁一。
見狀,袁一滿臉不快的喃喃道:“爺的!他又在說什麽?”
這時,站在袁一身邊的尹玉書笑了笑,道:“他在說,我們像一盤散沙。”
袁一滿臉詫異道:“你懂吐蕃語?”
尹玉書迴答道:“年少輕狂那會兒,想著將來出仕為官後,一定成為都護使,所以,特意結識了一些在長安做買賣的番邦人,學會了幾個國家的語言。”
“你還真會,時不時給別人製造點驚喜!”
“將軍,過獎了。”
這時,護衛軍的將領通過,篤魯的那個懂得唐語的侍從,向篤魯道:“公主讓卑職傳話,聖上已經明確地迴絕大帥的和親之請,大帥如此興師動眾圍攻善水觀,莫非是想不顧兩國邦交,搶親不成?還有,這裏大唐腹地,而且在善水觀附近駐紮了六萬固盟軍,若大帥來強的,想必也占不到便宜!”
聽侍從傳完話,篤魯摸了摸大須,冷笑道:“這不能怪我,是你們大唐不守信用在前!我和我的士兵都是頭可斷,血可流,就心裏不能憋半點不痛快!”
將領道:“大帥的意思,是想怎麽辦?”
“既然,你們公主寧肯出家,也不願嫁來吐蕃,我也認了。不過,出家之人,不都應該六根清淨嗎?公主帶發修行,顯然誠心不夠,怕是我前腳剛走,她後腳就帶發還俗了,我可不想在一個地方栽兩迴跟頭。”說著,篤魯拍了拍手,兩個吐蕃女子便從他的軍隊中走了出來。
篤魯指著女子道:“我想,公主為了表明誠心,應該不會介意,讓這兩名侍女幫她剃度,斬斷塵緣吧!”
見到篤魯提出如此要求,領將憤然道:“篤魯,不要太過分!”
篤魯眉頭低攏怒視領將,嘴角浮現出一抹讓人背脊發涼的冷笑:“公主,要麽剃發,要麽跟我迴吐蕃,不然,別怪我用強。我要是活著迴去,就一定把公主帶迴吐蕃,哪怕是她的屍體!要是我寡不敵眾,死在這兒,讚普一定會率軍踏平唐朝,把我的屍首帶迴去!”
領將看著篤魯兇狠的眼神,聽著聲音低沉的侍從翻譯著他的話,領將不由得冷汗直冒,最後,用幾乎顫抖的聲音妥協道:“我去稟告公主,先……先等會兒。”
領將稟告迴來,向篤魯道:“公主願意剃發,請兩名侍女進觀。”
篤魯點點頭:“我同她們一起去。”
聽篤魯要去,袁一急忙道:“我也去。”
領將像是鬆了口氣似的,拍了拍袁一:“那就勞煩袁將軍了,我就留下看著這些吐蕃兵。”說著,壓低聲音道:“我怕其中有詐,你要小心提防篤魯。”
袁一與篤魯一行,進入道觀來,到太平的房中,隻見身著道袍的太平已將三千青絲放下。
見她坦然至此,袁一心中陣陣絞痛,他了解太平,視美如生命,受不得半點委屈。可如今,卻要被脅迫剃發,竟然不哭不鬧,平靜地如同,拿著剪子剃刀走近的侍女,隻是來伺候她梳洗打扮的。
在利落的“哢嚓”聲中,看著太平寸寸青絲落地,袁一藏在身後的拳頭,越握越緊,他想要一拳打在篤魯臉上,阻止這一切。
可看著默默承受所有的太平,一臉淡然,他不得不用理智告訴自己,憑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保住太平的頭發,可後果卻是引發廝殺,甚至兩國的戰亂,連太平都明白的道理,他不能視而不見!
努力克製著情緒的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太平的三千青絲變短,變少,變沒,最後,光禿禿的頭頂映襯精致出塵的五官,顯得更為荒涼心酸。
太平起身,看著篤魯,語氣冷淡道:“如你所願,我已經斬斷塵緣,你可以放心迴你的吐蕃了。”
篤魯露出得逞的大笑,領著他的人,轉身而去。
不忍離去的袁一,看著太平躬身撿著滿地的發絲,他心中翻騰著說不出難受,他走向前,幫著太平將頭發撿好,放到太平手中,滿是內疚道:“我說過,要保護公主,可我沒用,什麽也做不了。”
太平看到,袁一的指甲裏和手心中盡是,因為拳頭握得太狠太緊留下的血跡斑斑,她心酸地看了眼袁一,擠出一絲微笑:“頭發剃了能再長,至少我不用嫁去吐蕃,不是嗎?”
袁一點點頭:“我本想安慰公主,沒想到,卻成了被安慰的人。”
“遭遇了這麽多變故,感覺身在風雨飄搖中,誰也保護了我,可看到你,卻感到莫名的踏實。”
“踏實?可我什麽都沒為公主做。”
太平搖搖頭:“你已經開始了。讓盟國不再動搖與大唐的關係,合力對付吐蕃,等了滅了吐蕃的銳氣,讓他臣服於大唐。那時,他就再也無法威脅到大唐,我便可蓄發還俗,而神兵候也能免除牢獄之苦。”
“這麽一說,我的責任真夠重大。”
“沒錯。把你的劍給我。”
袁一將烏木劍遞給她:“公主,是要幹嘛?”
“待會就知道了。”
太平拿過劍,解下劍柄上的黑繩,然後把手中的發絲繞上劍柄,待繞好,再把黑繩纏了迴去。太平把劍還給袁一:“可以了。”
袁一不解道:“公主把頭發藏在劍裏是?”
“以後,隻要你拿起這把劍,就會想到我還指望著你,讓我蓄發還俗,自然,你就不敢偷懶,就能把突厥的事盡快解決好。”
袁一看了眼劍,笑道:“這監督,還真是無形勝有形!”
“不僅如此,我還要,你把這時長時短的胡子蓄起來,隻要我一天不還俗,你就一直留著。要是我在這鬼地方待上十年八載,就讓你把胡子留得像鬆樹似的,讓你吃飯也不方便,睡覺也不方便!”
“雖然,這要求有那麽一點點不合理,可為了不挨板子,我通通照辦。”
“算你這奴才識相。”太平雖這樣說著,可神情中卻難掩傷感。
“想請公主答應我一件事。”
“什麽事?”
“請公主相信,我會拚盡全力,幫助大唐給以吐蕃顏色,所以,公主每天都要抱有期望度過,等我歸來時,不但,希望看到公主長發及腰,還希望,公主依舊是那個開心就笑,生氣就吼,發怒就讓人害怕的丫頭!”
此時,眼中噙著淚水的太平,故作生氣道:“好你個奴才,敢叫我丫頭,這次暫且記下,等你迴來後,再來領罰。”
“是。”袁一說罷,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