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晚以後,袁一對喚雨的看法,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他不再是那個精於算計,熱臉冷心的詭異之徒,而是對神兵候忠心不二,為了神兵司可以赴湯蹈火的人。
近來,神雨營受神兵候之令,暗中調查一件宮闈命案,因為牽涉到武後這個敏感人物,又是太子親自奏請皇上徹查,所以,這迴便由喚雨親自出馬調查,而他隻選定袁一和薛紹倆人從旁協助。
說起這起案件,還要從武後兩個堂哥,始州刺史武惟良和淄州刺史武懷運向武後獻食說起。
唐朝開國以來,就有地方官員向宮中的娘娘皇後,敬獻民間食物的風俗,武家兄弟也並非專程來長安獻食,而是迴長安述職,順便巴結下武後。
他們這番殷勤,並不奢望能夠加官進爵,隻是為了求得後半生的安穩。
其實,並不是他們不貪心,而是他們清楚,當年,武後的父親一死,武氏一族是如何欺辱楊國夫人這個寡婦,而他們這些兄長,又是如何對待武後與韓國夫人這對庶出姐妹的。
這些年,看著當年那個被他們,當作丫鬟使喚的武後,入宮被選為才人,再到先皇駕崩被送入感業寺為尼,兩年後,又被繼任皇帝高宗接迴宮中,從此一路扶搖直上。
他們很清楚,在她落魄,甚至大禍臨頭時,武氏幾兄弟都像是看笑話局外人,不但沒出過半分力,還對找上門求助的楊國夫人冷嘲熱諷。
所以,當武後被冊封為皇後,他們也因此得到升遷時,卻沒因此感到慶幸,甚至十分不屑的認為,武後是先皇嬪妃,又無背景根基,能被冊封,完全是高宗昏了頭,等高宗清醒過來,就離武後倒台之日不遠了。
正是因為這種愚蠢的想法,讓他們都吃了大虧。
那日,母憑女貴的楊國夫人被冊封為一品夫人,終於揚眉吐氣的她,將一眾武氏子侄召來,宴會上,心中埋有多年怨恨的她,向武氏兄弟問道:“以前,你們看扁我們幾個孤兒寡母,現在你們的富貴又是誰給的?”
聽到此問,席間的幾兄弟相視一陣冷笑,而後,年紀稍長的武惟良起身道:“惟良同幾個兄弟,因是功臣之後,早已入朝為官,不像是沾了新任皇後娘娘的光。我們無心追求達官顯貴,對於娘娘的提拔,更多是戰戰兢兢,並不以此為榮!”
他們本能以假意的懺悔,曲意的奉承換得一生榮華,可他們偏要貪圖一時痛快,用這種不識抬舉的方式,給自己埋下了無窮的禍根。
很快,他們幾個兄弟就嚐到了惡果,因為武後一則“謙讓無私,裁抑外戚”的奏請,身為皇後外戚的武家兄弟,接連被調往窮山惡水之地任職,武後同父異母的兄弟武元爽與武元慶到任沒多久,想起曾經的種種惡行,害怕武後將再行報複,後來,日夜擔憂的倆人竟被活活嚇死。
見他們死後,武惟良與武懷運這對兄弟,除了兔死狐悲,更多是悔不當初,戰戰兢兢過了幾年後,終於盼到這次迴長安述職的機會,希望武後念在血緣之情上見他們一麵,聽聽他們的懺悔。
可最後,他們沒能見到武後,可幸是她派人收下敬獻的食物,並讓來人傳話,讓他們好自為之,聽到這四個字,他們的心頭大石一下子落了地,覺得隻要他們安分過日子,後半輩子就無憂了。
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們就成了死囚被押上了刑場,罪狀是,他們假借獻食為名,蓄意毒害武後,全然不知情的武後,將食物賜給賀蘭敏月,導致她中毒身亡。
當刑官宣讀完罪狀,丟下火簽,儈子手將嘴裏的酒噴到大刀上,並未理會倆人的咆哮喊冤,麻利地手起刀落。
隨著兩顆人頭落地,案件本該就此結束,可因為武後身邊一名叫彩雲的女官離奇溺死在太液湖,而賀蘭敏月所吃的有毒食物,又是由這名女官送來,一時間,彩雲是被滅了口的流言四起。
身在東宮的太子李弘,聽到各種風言風語傳來耳中,不堪忍受的他,即便知道,眾人已將兇手的矛頭指向武後,可他還是秉承他一貫剛正的風格,呈上奏折向高宗列舉了,武氏兄弟獻食案的疑點:
第一,武氏兄弟大張旗鼓獻食,出現問題必定難辭其咎,再則,倆人並無毒害皇後娘娘的明確動機。
第二,宮內向來對進貢食物查驗甚嚴,此次因為,獻食者為皇後娘娘的關係疏遠的堂兄,卻百密一疏,甚是蹊蹺。
第三,賀蘭敏月死後,不過幾日,當日受派遣給賀蘭敏月送食物的女官彩雲離奇溺死太液湖,讓人不由得聯想,她與此案是否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第四,兒臣鬥膽已向太醫院的何太醫求證,證實了賀蘭敏月懷有聖上龍種的傳言,聖上是否將冊封她,兒臣暫且不知,但若有身份敏感之人眼紅,想要鏟除異己,應該不是選此時機,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
第五,此案疑點重重,若不徹查,恐怕引起他人不滿,也讓矛頭所指之人蒙冤受屈,請聖上明鑒。
高宗看過奏折,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就召神兵候入宮,吩咐他暗中調查案件,務必將此案查出個水落石出!
在神兵司接手案件的第二天,高宗就將原本巡遊東都的計劃提前,他隻留下雍王李賢監國,帶著武後,李弘,太平,李顯出發前往洛陽。
高宗此舉,實則是為了讓神兵司,不受任何一方勢力影響,放開手腳調查此事。
這幾日,喚雨與袁一,薛紹順著內侍司和刑部給出的信息,追查過後,證實武家兄弟的確做了替死鬼。再排查過,一些有頭無尾的線索後,最終,還是在武後賜給賀蘭敏月的食物中,發現了端倪。
這日,三人騎馬來到龍虎客棧前,剛要進門,喚雨說要小解,便去了茅房。
袁一和薛紹隻好先進去,剛找了個空位坐下,十三娘走了過來,原以為,她會像以往那樣熱情招唿,沒想到,她卻將臉一冷:“袁大爺,聽說最近本事了,進了神兵司,不過,老娘的客棧是向來是,神兵與狗不得入內,所以,給我滾!”
聽到這話,氣不打一處來的薛紹正要發作,卻被袁一按住,向他使了個眼色。
袁一挑了挑眉,賠笑道:“咱們可是老交情了,就不能把我同一般的神兵,區別對待嗎?”
十三娘倒上一杯酒,笑問道:“區別對待?”說著,將酒送到袁一麵前。
袁一正要去接,沒料到,十三娘臉色一變,往酒將他臉上一潑,冷笑道:“這種區別對待,喜歡嗎?”
袁一抹去臉上的酒水,勉強笑道:“十三娘,今日心情不好,我們改日再來。”
正在袁一和薛紹起身之時,喚雨剛好進來,隻見他走上前,看了眼起身袁一和薛紹,笑道:“怎麽都傻站著不坐,地方很髒嗎?”
見喚雨要坐,十三娘上前將他擋住。
喚雨打量了眼十三娘:“姑娘,好麵善,我們見過嗎?”
十三娘冷冷一笑:“少給我套近乎!”
“忘了自我介紹,在下,神兵司喚雨。”
十三娘稍顯驚訝道:“你是四大神將之一的喚雨?”
“沒錯。不知姑娘芳名。”
“我……”她突然陷入了一陣沉默。
喚雨用折扇往手上一敲,笑道:“想起來了,在我們侯爺的書房中,掛著一幅畫,仔細一看,姑娘竟同那畫中的人物有幾分神似,這還真夠稀奇!”
她嘴角出現一抹,或許,連她自己也沒察覺的笑意:“有我的畫像,怎麽會……他……為什麽……”像是陷入沉思的她喃喃自語了一番,而後,神不守舍地向他們三人,擺擺手:“你們先坐會兒,我吩咐小二拿些酒菜來。”
待她走遠,袁一低聲向喚雨道:“侯爺的書房真有她的畫像?”
“你看到侯爺書房有掛畫嗎?”
“這麽說,你是騙她的,太過分了吧!”
喚雨轉頭看了看,正倚在櫃台邊出神的十三娘,又打量了眼袁一,道:“莫非,你也知道,侯爺與她的那段故事。”
“是,難道你也知道。”袁一說著,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知道十三娘不待見神兵司的人,所以,就讓我們先進來,等她把氣撒完,你再進來緩和氣氛。”
喚雨笑道:“不然,要你們協助查案幹嘛?”
“你好奸詐啊!”
喚雨看了看袁一和薛紹道:“我想說的是,學著點!”
薛紹欲言又止道:“你們說,十三娘與侯爺有段故事,她又那麽討厭神兵司的人,莫非她是侯爺的女兒?”
聽到如此一問,倆人相對一笑,袁一道:“別看她長著一張豆蔻少女的臉,可她的年紀不過比侯爺略小幾歲,現在知道,那該是什麽故事了吧!”
薛紹看了眼十三娘,疑惑道:“容顏不老,怎麽可能?”
袁一輕歎了一聲:“她可是毒無解十三娘,有什麽做不到!可惜,她青春的皮囊下,灌滿了毒藥。”
喚雨道:“你們別在這兒悲天憫人了,還有正是要辦。”說著,拿出個錦盒,起身向櫃台邊走去。
近來,神雨營受神兵候之令,暗中調查一件宮闈命案,因為牽涉到武後這個敏感人物,又是太子親自奏請皇上徹查,所以,這迴便由喚雨親自出馬調查,而他隻選定袁一和薛紹倆人從旁協助。
說起這起案件,還要從武後兩個堂哥,始州刺史武惟良和淄州刺史武懷運向武後獻食說起。
唐朝開國以來,就有地方官員向宮中的娘娘皇後,敬獻民間食物的風俗,武家兄弟也並非專程來長安獻食,而是迴長安述職,順便巴結下武後。
他們這番殷勤,並不奢望能夠加官進爵,隻是為了求得後半生的安穩。
其實,並不是他們不貪心,而是他們清楚,當年,武後的父親一死,武氏一族是如何欺辱楊國夫人這個寡婦,而他們這些兄長,又是如何對待武後與韓國夫人這對庶出姐妹的。
這些年,看著當年那個被他們,當作丫鬟使喚的武後,入宮被選為才人,再到先皇駕崩被送入感業寺為尼,兩年後,又被繼任皇帝高宗接迴宮中,從此一路扶搖直上。
他們很清楚,在她落魄,甚至大禍臨頭時,武氏幾兄弟都像是看笑話局外人,不但沒出過半分力,還對找上門求助的楊國夫人冷嘲熱諷。
所以,當武後被冊封為皇後,他們也因此得到升遷時,卻沒因此感到慶幸,甚至十分不屑的認為,武後是先皇嬪妃,又無背景根基,能被冊封,完全是高宗昏了頭,等高宗清醒過來,就離武後倒台之日不遠了。
正是因為這種愚蠢的想法,讓他們都吃了大虧。
那日,母憑女貴的楊國夫人被冊封為一品夫人,終於揚眉吐氣的她,將一眾武氏子侄召來,宴會上,心中埋有多年怨恨的她,向武氏兄弟問道:“以前,你們看扁我們幾個孤兒寡母,現在你們的富貴又是誰給的?”
聽到此問,席間的幾兄弟相視一陣冷笑,而後,年紀稍長的武惟良起身道:“惟良同幾個兄弟,因是功臣之後,早已入朝為官,不像是沾了新任皇後娘娘的光。我們無心追求達官顯貴,對於娘娘的提拔,更多是戰戰兢兢,並不以此為榮!”
他們本能以假意的懺悔,曲意的奉承換得一生榮華,可他們偏要貪圖一時痛快,用這種不識抬舉的方式,給自己埋下了無窮的禍根。
很快,他們幾個兄弟就嚐到了惡果,因為武後一則“謙讓無私,裁抑外戚”的奏請,身為皇後外戚的武家兄弟,接連被調往窮山惡水之地任職,武後同父異母的兄弟武元爽與武元慶到任沒多久,想起曾經的種種惡行,害怕武後將再行報複,後來,日夜擔憂的倆人竟被活活嚇死。
見他們死後,武惟良與武懷運這對兄弟,除了兔死狐悲,更多是悔不當初,戰戰兢兢過了幾年後,終於盼到這次迴長安述職的機會,希望武後念在血緣之情上見他們一麵,聽聽他們的懺悔。
可最後,他們沒能見到武後,可幸是她派人收下敬獻的食物,並讓來人傳話,讓他們好自為之,聽到這四個字,他們的心頭大石一下子落了地,覺得隻要他們安分過日子,後半輩子就無憂了。
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們就成了死囚被押上了刑場,罪狀是,他們假借獻食為名,蓄意毒害武後,全然不知情的武後,將食物賜給賀蘭敏月,導致她中毒身亡。
當刑官宣讀完罪狀,丟下火簽,儈子手將嘴裏的酒噴到大刀上,並未理會倆人的咆哮喊冤,麻利地手起刀落。
隨著兩顆人頭落地,案件本該就此結束,可因為武後身邊一名叫彩雲的女官離奇溺死在太液湖,而賀蘭敏月所吃的有毒食物,又是由這名女官送來,一時間,彩雲是被滅了口的流言四起。
身在東宮的太子李弘,聽到各種風言風語傳來耳中,不堪忍受的他,即便知道,眾人已將兇手的矛頭指向武後,可他還是秉承他一貫剛正的風格,呈上奏折向高宗列舉了,武氏兄弟獻食案的疑點:
第一,武氏兄弟大張旗鼓獻食,出現問題必定難辭其咎,再則,倆人並無毒害皇後娘娘的明確動機。
第二,宮內向來對進貢食物查驗甚嚴,此次因為,獻食者為皇後娘娘的關係疏遠的堂兄,卻百密一疏,甚是蹊蹺。
第三,賀蘭敏月死後,不過幾日,當日受派遣給賀蘭敏月送食物的女官彩雲離奇溺死太液湖,讓人不由得聯想,她與此案是否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第四,兒臣鬥膽已向太醫院的何太醫求證,證實了賀蘭敏月懷有聖上龍種的傳言,聖上是否將冊封她,兒臣暫且不知,但若有身份敏感之人眼紅,想要鏟除異己,應該不是選此時機,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
第五,此案疑點重重,若不徹查,恐怕引起他人不滿,也讓矛頭所指之人蒙冤受屈,請聖上明鑒。
高宗看過奏折,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就召神兵候入宮,吩咐他暗中調查案件,務必將此案查出個水落石出!
在神兵司接手案件的第二天,高宗就將原本巡遊東都的計劃提前,他隻留下雍王李賢監國,帶著武後,李弘,太平,李顯出發前往洛陽。
高宗此舉,實則是為了讓神兵司,不受任何一方勢力影響,放開手腳調查此事。
這幾日,喚雨與袁一,薛紹順著內侍司和刑部給出的信息,追查過後,證實武家兄弟的確做了替死鬼。再排查過,一些有頭無尾的線索後,最終,還是在武後賜給賀蘭敏月的食物中,發現了端倪。
這日,三人騎馬來到龍虎客棧前,剛要進門,喚雨說要小解,便去了茅房。
袁一和薛紹隻好先進去,剛找了個空位坐下,十三娘走了過來,原以為,她會像以往那樣熱情招唿,沒想到,她卻將臉一冷:“袁大爺,聽說最近本事了,進了神兵司,不過,老娘的客棧是向來是,神兵與狗不得入內,所以,給我滾!”
聽到這話,氣不打一處來的薛紹正要發作,卻被袁一按住,向他使了個眼色。
袁一挑了挑眉,賠笑道:“咱們可是老交情了,就不能把我同一般的神兵,區別對待嗎?”
十三娘倒上一杯酒,笑問道:“區別對待?”說著,將酒送到袁一麵前。
袁一正要去接,沒料到,十三娘臉色一變,往酒將他臉上一潑,冷笑道:“這種區別對待,喜歡嗎?”
袁一抹去臉上的酒水,勉強笑道:“十三娘,今日心情不好,我們改日再來。”
正在袁一和薛紹起身之時,喚雨剛好進來,隻見他走上前,看了眼起身袁一和薛紹,笑道:“怎麽都傻站著不坐,地方很髒嗎?”
見喚雨要坐,十三娘上前將他擋住。
喚雨打量了眼十三娘:“姑娘,好麵善,我們見過嗎?”
十三娘冷冷一笑:“少給我套近乎!”
“忘了自我介紹,在下,神兵司喚雨。”
十三娘稍顯驚訝道:“你是四大神將之一的喚雨?”
“沒錯。不知姑娘芳名。”
“我……”她突然陷入了一陣沉默。
喚雨用折扇往手上一敲,笑道:“想起來了,在我們侯爺的書房中,掛著一幅畫,仔細一看,姑娘竟同那畫中的人物有幾分神似,這還真夠稀奇!”
她嘴角出現一抹,或許,連她自己也沒察覺的笑意:“有我的畫像,怎麽會……他……為什麽……”像是陷入沉思的她喃喃自語了一番,而後,神不守舍地向他們三人,擺擺手:“你們先坐會兒,我吩咐小二拿些酒菜來。”
待她走遠,袁一低聲向喚雨道:“侯爺的書房真有她的畫像?”
“你看到侯爺書房有掛畫嗎?”
“這麽說,你是騙她的,太過分了吧!”
喚雨轉頭看了看,正倚在櫃台邊出神的十三娘,又打量了眼袁一,道:“莫非,你也知道,侯爺與她的那段故事。”
“是,難道你也知道。”袁一說著,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知道十三娘不待見神兵司的人,所以,就讓我們先進來,等她把氣撒完,你再進來緩和氣氛。”
喚雨笑道:“不然,要你們協助查案幹嘛?”
“你好奸詐啊!”
喚雨看了看袁一和薛紹道:“我想說的是,學著點!”
薛紹欲言又止道:“你們說,十三娘與侯爺有段故事,她又那麽討厭神兵司的人,莫非她是侯爺的女兒?”
聽到如此一問,倆人相對一笑,袁一道:“別看她長著一張豆蔻少女的臉,可她的年紀不過比侯爺略小幾歲,現在知道,那該是什麽故事了吧!”
薛紹看了眼十三娘,疑惑道:“容顏不老,怎麽可能?”
袁一輕歎了一聲:“她可是毒無解十三娘,有什麽做不到!可惜,她青春的皮囊下,灌滿了毒藥。”
喚雨道:“你們別在這兒悲天憫人了,還有正是要辦。”說著,拿出個錦盒,起身向櫃台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