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一早,秦錦然就和趙梓晏乘坐馬車到了太醫署,太醫署實則是和醫術院合並在一塊兒,當今聖上是個長情的,後宮空虛,這醫院裏留下的也就是每日裏當值的兩名太醫,其餘的都是在醫術院裏談醫論道,於是醫術院也就代稱是太醫署。
秦錦然以為自己已經到的很早,畢竟她與趙梓晏就乘著馬車出城的時候,城門才剛剛打開沒有多久,誰知道剛到了獅子山腳下,就見到了馬大夫還有馬娘子。
馬大夫也就是馬嶼,乍一見到趙梓晏是嚇了一跳,尤其是兩人站在一塊兒,雖然說這距離說不上近,但是著實也不太遠,他們還是從一輛馬車上下來的,實在是有些不成體統。
既然要從薑夫人薑大夫,重新做迴趙夫人秦大夫,這裏少不得要費些口舌,趙梓晏沉穩地開口解釋,講述了自己的敗仗,說了秦錦然的病重,還有偶遇的高僧,高僧的批語。秦錦然從未見過趙梓晏如此健談,如果不是秦錦然早就知道這一份說辭,或許也會當真,當真有那樣一個高僧,替自己批語,若是不寡居偏安於湖邊,就會死亡。
“原來如此。”馬大夫恍然大悟,雖然他個人是不信神佛,但是這樣的解釋是說得通的。既然連趙梓晏都不介意做了一段時間已經死亡的“薑某人”,他也就接受了這個解釋。
“馬大夫怎的到的如此早?”
馬嶼笑著說道:“我昨晚上就到了,借住在了師兄的屋子裏。”
“馬娘子怎沒有來?”一邊走一邊說,秦錦然記得先開始的說辭是馬娘子跟著一道上京的。
“她有身子了。”提到了女兒的身孕,馬嶼笑了,蒼老麵容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她就在家好好休息。我師兄昨晚上在宮裏頭,我們先進去等,等會他就會過來了。”
原先就來過醫術院,此時是第二次踏入了醫術院,此時和開放日不同,踏在了木質長廊裏,透過敞開的窗戶,可以看到一群人在溫書,發出了吵雜的嗡嗡的聲響,那些人皆是長發於頭頂盤上發髻,身上是斜襟的青衫,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怎麽了?”趙梓晏見著秦錦然的腳步放緩到幾乎停駐,他站在她的左側,“我還記得先前說過,來太醫署進學。”
秦錦然側過頭看著趙梓晏,她確實記得趙梓晏說過的話,也是那一句話讓她緊閉的心扉悄然推開了一個縫隙,而後逐漸擴大,讓趙梓晏整個人走入了進來,“晚些時候吧,我們先去錢塘。”若是團團還在自己的腹中,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數,也敢慢慢悠悠和薑夢自北向南一路前行,現在的孩子太小,他若是難受了也隻能用哭聲表達,若是她沒有及時分辨出哭聲的含義,那可就糟糕極了,“我有些想團團了。”
趙梓晏抿唇,他也同樣是如此。
跟在馬嶼的身後,很快就到了一個窗明幾淨的書屋。
“這是我師兄的藏書。”馬大夫的目光有些懷念,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我離開京都之前,曾給了我師弟不少。”秦錦然看了過去,書本上是端正的楷書,蠅頭小字,看上去密密麻麻,批注的內容幾乎就占了書扉的一半大小。
馬嶼的目光之中有些懷念,手指翻過了一頁,說道:“我在古書之中,也曾用過火罐之術,沒有想到琉璃罐,我就用竹筒代替,烤的發熱再吸附到創口,能夠吸附出裏麵的膿瘡。”馬嶼和秦錦然解釋了如何用火罐,秦錦然在大齊名方之中曾見過這法子,火罐最開始的作用就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遠離,通過加熱把罐內的空氣烤的發熱膨脹,扣在人的身上,等到空氣冷卻收縮,產生了負壓,從而把皮膚吸起。這時候,膿瘡也就被吸出。這種方法的最好之處就在於,瘡口隻是和空氣接觸,讓感染的幾率大大降低。
秦錦然聽著馬嶼說起了火罐,想到這個年代,雖然不懂得各種的原理,馬嶼已經敏銳地發現了火罐的好處,發現了最適合火罐用的地方,說到了最後,馬嶼的神色又有些遺憾,“我一直很為這個法子自得,知道你給了琉璃罐,我才發現,竹筒的吸附能力比不上琉璃罐。”
竹筒在缺水的情況下會裂開縫,短時間使用竹筒做火罐確實可以,長時間使用效用就差了。秦錦然想著,就聽到馬大夫繼續說道:“那時候的我,雖然做不成太醫有些失落,卻也野心勃勃,我把不少的缺失的古籍之中的方子都摸索了出來,甚至在戰場上也救了不少人,一直到縫合之術。”
“馬嶼,都說了那件事情不是你的錯處,你怎麽還總是提起。”
說到了縫合之術的時候,忽然一個聲音插入了進來,這讓秦錦然幾乎嚇了一跳,而趙梓晏早就注意到了人的到來。
秦錦然看向了說話的人,他的個頭並不高,胖乎乎的身子,因為他的發胖,加上頭發黑黝,讓人幾乎不敢相信他的年紀甚至比馬嶼還要大上一歲。來人正是馬嶼在醫術院修習時候的師兄,也就是現在的醫術院的院長,同時也是太醫署的人,叫做湯河。
“師兄。”馬嶼站了起來,“好久不見。”寒暄過後,湯院長就說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師兄,我當真是沒有想到你會過來。是什麽風把你從錢塘吹了過來。”
“就是我剛剛說到的縫合之術。”
湯院長歎了一口氣,看著他的這位師弟,若是論起天分,他的這位師弟要比他厲害得多,如果不是因為家族有人犯了事,以至於不能夠做太醫,才會四處遊醫。他的這位師弟到底是有天分的,就算是在戰場上,一口氣醫治死了十八個人,也依然在錢塘頗有名聲。這樣的情況,但凡醫術差一點,恐怕就會就此泯滅於人海之中了。
“師兄,你還是想說縫合之術到底是有用的?古籍之中的法子不可以盡數當真。”馬嶼和湯河兩人,在醫術院修習的時候性子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馬嶼最喜歡的是研究古方,想要推算出過去的藥,他也確實製出了好幾味已經失傳的藥丸,而湯河擅長的則是針灸調理之術,對於開方子隻能說是平平。兩人的性格可以說是南轅北轍,又都是當年醫術院的風雲人物,按道理說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兩人的私交卻很好。
因為兩人的私交,湯河也知道馬嶼從未真正放棄過縫合之法,他雖然不讓女兒用這個法子,告訴了所有人,用了縫合之術,接下來的高熱膿瘡,難以度過,他卻和湯河說過,“我不能做到,但是或許有人能夠做到。”
湯河想到了馬嶼曾經說過的話,“我也試過,若是在一些小的動物,例如是鬆鼠,或者是哈巴狗,肚子上切一個傷口,在用針縫合,有些會死,有些會好,但是用在人身上……”目光有些意味深長,“你也試過了的。”在戰場上,一次性醫治死十八個年少力強的戰士,這證明了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我也說過,我不成功,總是能夠有人做到。”馬嶼看著湯河,右手慢慢抬起,“她做到了。”
湯河看著秦錦然,他的神情裏有疑惑又探究,他並不太相信縫合之術的後遺症,是眼前的女子解決的。她看上去實在是有些太年輕了,“你師承何處?”
秦錦然並不是出身杏林世家,也不曾在醫術院修習,她的資曆單薄的可憐。秦錦然就編造了一套曾經在村中和一位老大夫學醫,之後在趙府中自學的經曆出來。
湯河聽到了秦錦然的敘述皺起了眉頭,就連馬嶼也是瞪大了眼睛,最後沉默地說道:“或許那位老大夫,是一個不出世的神醫?”
秦錦然呷了一口茶水,在兩人期盼地目光中說道:“我隻知道他姓王,醫術很好,但是別的我都不知道,他是一個脾氣很古怪的人。”秦錦然知道,大夫是一個準入門檻很高的行業,做一名合格的大夫,要懂得望聞問切,要懂得穴位針灸,要懂得如何開方子,這隻是最基礎的,若是想要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名醫,那麽要求的就更多了,每一味的藥材功效熟記於心,根據病人的體質增添刪減藥材。如果沒有一位說不清道不明的可能是神醫的人引她入門,沒有人會相信,一個人能夠自學成醫。
湯河的眸色裏還是有些壓抑著的疑惑。
看出了湯河眼底裏的疑竇,秦錦然開口說起了上一次的縫合傷口:“我一個多月以前,在錢塘醫治了一個病人。被人用匕首先是劃傷了臉,然後有捅傷了腹部,腹部的傷口很深,打開了腹腔,而臉上的傷口,深可見骨,從眼下沿著麵頰,劃到了口角。”
“沒錯。”馬嶼的目光灼灼有神,幾乎要手舞足蹈的模樣,就像是他才是給曾經的趙夫人也就是喬娘子縫合傷口的人,“你能相信呢?臉上破了正常一道傷口,還有腹部也有,甚至差一點就暴露了腸子,她活過來了。拆線是我女兒做的!”
湯河要謹慎的多,“隻是這一個例子嗎?”
“還有別的。”馬嶼的唿吸變得急促,“秦大夫告訴了我的方法,我還醫治了一個男子。”
湯河看向了他的這位師兄,吃驚地開口,“我以為你不會再動手給人縫合。”
“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的。”馬嶼說道,看著秦錦然,目光炯炯,“是她給了我信心。”
“說說看是什麽情況把。”
秦錦然這才知道,在她離開之後沒有多久,有一個偷兒行竊的時候被人擒住,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就從懷裏拔出了匕首,揮舞的匕首就劃傷了一個過路的漢子。自胸膛一直劃到腹部,重重劃過,當時就皮肉翻滾還有鮮血直流。
馬嶼自從十八個戰士被他醫死之後,還是第一次給人縫合,他下手的時候有些緊張,此時說起了當時的狀況,就連湯河也替老友捏了一把冷汗。
“不像是那位喬娘子一樣,燒得迷迷糊糊昏厥了過去,他發了一點小燒,我隻給他喝過一次藥,燒褪下來之後日日守著他,也不曾讓他繼續喝藥了。最後等到拆線之後,他身上的傷疤好像和比喬娘子麵上的傷口留的疤要更明顯,不過他能夠活下來已經是滿意了。”
聽到了疤痕的事情,秦錦然也一直在琢磨什麽縫合線可以替代手術線,最理想的當然是消毒過後的羊腸線,但是她並不會做,隨即想到了頭發,若是用頭發做縫合線,發生硬結還有蟹足樣疤痕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先前我說的棉線,今後用頭發替代就好了。”
湯河的好奇心已經被完全勾起,他的雙手摩挲光滑的白瓷杯,“秦大夫不如說說看,你這法子是什麽。”
“好。”
秦錦然就從頭說起,湯河期間一直並沒有開口,等到秦錦然說完了之後,湯河才說道,“為什麽是烈酒?”
他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果然,秦錦然已經猜測到,或許會有人疑問,為什麽是使用烈酒擦手,處理縫合線,擦拭傷口。這個問題她給不出答案,“用烈酒的效果是最好的。”
湯河見著秦錦然如此說,眼眸裏難免劃過了些失望,因為兩人確實成功了兩次,也不深究這個問題,而是問道,“為什麽要是使用頭發而不是棉線?”“為什麽藥房裏黃花蒿用的如此多?”“你為什麽會用上穿心蓮?”“《丹溪心法》裏體虛的名方,你用來降溫?”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秦錦然說道:“這些事益氣固表的,不錯,這些藥看起來是雜亂無章,和退燒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對於縫合傷口後的創口是極其有好處的。”
湯河的神色露出了一絲諷刺,湯河胖乎乎的樣子看上去就像是和藹的長輩,此時才露出了屬於名醫的銳氣,“亂七八糟。”
秦錦然以為自己已經到的很早,畢竟她與趙梓晏就乘著馬車出城的時候,城門才剛剛打開沒有多久,誰知道剛到了獅子山腳下,就見到了馬大夫還有馬娘子。
馬大夫也就是馬嶼,乍一見到趙梓晏是嚇了一跳,尤其是兩人站在一塊兒,雖然說這距離說不上近,但是著實也不太遠,他們還是從一輛馬車上下來的,實在是有些不成體統。
既然要從薑夫人薑大夫,重新做迴趙夫人秦大夫,這裏少不得要費些口舌,趙梓晏沉穩地開口解釋,講述了自己的敗仗,說了秦錦然的病重,還有偶遇的高僧,高僧的批語。秦錦然從未見過趙梓晏如此健談,如果不是秦錦然早就知道這一份說辭,或許也會當真,當真有那樣一個高僧,替自己批語,若是不寡居偏安於湖邊,就會死亡。
“原來如此。”馬大夫恍然大悟,雖然他個人是不信神佛,但是這樣的解釋是說得通的。既然連趙梓晏都不介意做了一段時間已經死亡的“薑某人”,他也就接受了這個解釋。
“馬大夫怎的到的如此早?”
馬嶼笑著說道:“我昨晚上就到了,借住在了師兄的屋子裏。”
“馬娘子怎沒有來?”一邊走一邊說,秦錦然記得先開始的說辭是馬娘子跟著一道上京的。
“她有身子了。”提到了女兒的身孕,馬嶼笑了,蒼老麵容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她就在家好好休息。我師兄昨晚上在宮裏頭,我們先進去等,等會他就會過來了。”
原先就來過醫術院,此時是第二次踏入了醫術院,此時和開放日不同,踏在了木質長廊裏,透過敞開的窗戶,可以看到一群人在溫書,發出了吵雜的嗡嗡的聲響,那些人皆是長發於頭頂盤上發髻,身上是斜襟的青衫,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怎麽了?”趙梓晏見著秦錦然的腳步放緩到幾乎停駐,他站在她的左側,“我還記得先前說過,來太醫署進學。”
秦錦然側過頭看著趙梓晏,她確實記得趙梓晏說過的話,也是那一句話讓她緊閉的心扉悄然推開了一個縫隙,而後逐漸擴大,讓趙梓晏整個人走入了進來,“晚些時候吧,我們先去錢塘。”若是團團還在自己的腹中,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數,也敢慢慢悠悠和薑夢自北向南一路前行,現在的孩子太小,他若是難受了也隻能用哭聲表達,若是她沒有及時分辨出哭聲的含義,那可就糟糕極了,“我有些想團團了。”
趙梓晏抿唇,他也同樣是如此。
跟在馬嶼的身後,很快就到了一個窗明幾淨的書屋。
“這是我師兄的藏書。”馬大夫的目光有些懷念,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我離開京都之前,曾給了我師弟不少。”秦錦然看了過去,書本上是端正的楷書,蠅頭小字,看上去密密麻麻,批注的內容幾乎就占了書扉的一半大小。
馬嶼的目光之中有些懷念,手指翻過了一頁,說道:“我在古書之中,也曾用過火罐之術,沒有想到琉璃罐,我就用竹筒代替,烤的發熱再吸附到創口,能夠吸附出裏麵的膿瘡。”馬嶼和秦錦然解釋了如何用火罐,秦錦然在大齊名方之中曾見過這法子,火罐最開始的作用就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遠離,通過加熱把罐內的空氣烤的發熱膨脹,扣在人的身上,等到空氣冷卻收縮,產生了負壓,從而把皮膚吸起。這時候,膿瘡也就被吸出。這種方法的最好之處就在於,瘡口隻是和空氣接觸,讓感染的幾率大大降低。
秦錦然聽著馬嶼說起了火罐,想到這個年代,雖然不懂得各種的原理,馬嶼已經敏銳地發現了火罐的好處,發現了最適合火罐用的地方,說到了最後,馬嶼的神色又有些遺憾,“我一直很為這個法子自得,知道你給了琉璃罐,我才發現,竹筒的吸附能力比不上琉璃罐。”
竹筒在缺水的情況下會裂開縫,短時間使用竹筒做火罐確實可以,長時間使用效用就差了。秦錦然想著,就聽到馬大夫繼續說道:“那時候的我,雖然做不成太醫有些失落,卻也野心勃勃,我把不少的缺失的古籍之中的方子都摸索了出來,甚至在戰場上也救了不少人,一直到縫合之術。”
“馬嶼,都說了那件事情不是你的錯處,你怎麽還總是提起。”
說到了縫合之術的時候,忽然一個聲音插入了進來,這讓秦錦然幾乎嚇了一跳,而趙梓晏早就注意到了人的到來。
秦錦然看向了說話的人,他的個頭並不高,胖乎乎的身子,因為他的發胖,加上頭發黑黝,讓人幾乎不敢相信他的年紀甚至比馬嶼還要大上一歲。來人正是馬嶼在醫術院修習時候的師兄,也就是現在的醫術院的院長,同時也是太醫署的人,叫做湯河。
“師兄。”馬嶼站了起來,“好久不見。”寒暄過後,湯院長就說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師兄,我當真是沒有想到你會過來。是什麽風把你從錢塘吹了過來。”
“就是我剛剛說到的縫合之術。”
湯院長歎了一口氣,看著他的這位師弟,若是論起天分,他的這位師弟要比他厲害得多,如果不是因為家族有人犯了事,以至於不能夠做太醫,才會四處遊醫。他的這位師弟到底是有天分的,就算是在戰場上,一口氣醫治死了十八個人,也依然在錢塘頗有名聲。這樣的情況,但凡醫術差一點,恐怕就會就此泯滅於人海之中了。
“師兄,你還是想說縫合之術到底是有用的?古籍之中的法子不可以盡數當真。”馬嶼和湯河兩人,在醫術院修習的時候性子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馬嶼最喜歡的是研究古方,想要推算出過去的藥,他也確實製出了好幾味已經失傳的藥丸,而湯河擅長的則是針灸調理之術,對於開方子隻能說是平平。兩人的性格可以說是南轅北轍,又都是當年醫術院的風雲人物,按道理說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兩人的私交卻很好。
因為兩人的私交,湯河也知道馬嶼從未真正放棄過縫合之法,他雖然不讓女兒用這個法子,告訴了所有人,用了縫合之術,接下來的高熱膿瘡,難以度過,他卻和湯河說過,“我不能做到,但是或許有人能夠做到。”
湯河想到了馬嶼曾經說過的話,“我也試過,若是在一些小的動物,例如是鬆鼠,或者是哈巴狗,肚子上切一個傷口,在用針縫合,有些會死,有些會好,但是用在人身上……”目光有些意味深長,“你也試過了的。”在戰場上,一次性醫治死十八個年少力強的戰士,這證明了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我也說過,我不成功,總是能夠有人做到。”馬嶼看著湯河,右手慢慢抬起,“她做到了。”
湯河看著秦錦然,他的神情裏有疑惑又探究,他並不太相信縫合之術的後遺症,是眼前的女子解決的。她看上去實在是有些太年輕了,“你師承何處?”
秦錦然並不是出身杏林世家,也不曾在醫術院修習,她的資曆單薄的可憐。秦錦然就編造了一套曾經在村中和一位老大夫學醫,之後在趙府中自學的經曆出來。
湯河聽到了秦錦然的敘述皺起了眉頭,就連馬嶼也是瞪大了眼睛,最後沉默地說道:“或許那位老大夫,是一個不出世的神醫?”
秦錦然呷了一口茶水,在兩人期盼地目光中說道:“我隻知道他姓王,醫術很好,但是別的我都不知道,他是一個脾氣很古怪的人。”秦錦然知道,大夫是一個準入門檻很高的行業,做一名合格的大夫,要懂得望聞問切,要懂得穴位針灸,要懂得如何開方子,這隻是最基礎的,若是想要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名醫,那麽要求的就更多了,每一味的藥材功效熟記於心,根據病人的體質增添刪減藥材。如果沒有一位說不清道不明的可能是神醫的人引她入門,沒有人會相信,一個人能夠自學成醫。
湯河的眸色裏還是有些壓抑著的疑惑。
看出了湯河眼底裏的疑竇,秦錦然開口說起了上一次的縫合傷口:“我一個多月以前,在錢塘醫治了一個病人。被人用匕首先是劃傷了臉,然後有捅傷了腹部,腹部的傷口很深,打開了腹腔,而臉上的傷口,深可見骨,從眼下沿著麵頰,劃到了口角。”
“沒錯。”馬嶼的目光灼灼有神,幾乎要手舞足蹈的模樣,就像是他才是給曾經的趙夫人也就是喬娘子縫合傷口的人,“你能相信呢?臉上破了正常一道傷口,還有腹部也有,甚至差一點就暴露了腸子,她活過來了。拆線是我女兒做的!”
湯河要謹慎的多,“隻是這一個例子嗎?”
“還有別的。”馬嶼的唿吸變得急促,“秦大夫告訴了我的方法,我還醫治了一個男子。”
湯河看向了他的這位師兄,吃驚地開口,“我以為你不會再動手給人縫合。”
“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的。”馬嶼說道,看著秦錦然,目光炯炯,“是她給了我信心。”
“說說看是什麽情況把。”
秦錦然這才知道,在她離開之後沒有多久,有一個偷兒行竊的時候被人擒住,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就從懷裏拔出了匕首,揮舞的匕首就劃傷了一個過路的漢子。自胸膛一直劃到腹部,重重劃過,當時就皮肉翻滾還有鮮血直流。
馬嶼自從十八個戰士被他醫死之後,還是第一次給人縫合,他下手的時候有些緊張,此時說起了當時的狀況,就連湯河也替老友捏了一把冷汗。
“不像是那位喬娘子一樣,燒得迷迷糊糊昏厥了過去,他發了一點小燒,我隻給他喝過一次藥,燒褪下來之後日日守著他,也不曾讓他繼續喝藥了。最後等到拆線之後,他身上的傷疤好像和比喬娘子麵上的傷口留的疤要更明顯,不過他能夠活下來已經是滿意了。”
聽到了疤痕的事情,秦錦然也一直在琢磨什麽縫合線可以替代手術線,最理想的當然是消毒過後的羊腸線,但是她並不會做,隨即想到了頭發,若是用頭發做縫合線,發生硬結還有蟹足樣疤痕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先前我說的棉線,今後用頭發替代就好了。”
湯河的好奇心已經被完全勾起,他的雙手摩挲光滑的白瓷杯,“秦大夫不如說說看,你這法子是什麽。”
“好。”
秦錦然就從頭說起,湯河期間一直並沒有開口,等到秦錦然說完了之後,湯河才說道,“為什麽是烈酒?”
他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果然,秦錦然已經猜測到,或許會有人疑問,為什麽是使用烈酒擦手,處理縫合線,擦拭傷口。這個問題她給不出答案,“用烈酒的效果是最好的。”
湯河見著秦錦然如此說,眼眸裏難免劃過了些失望,因為兩人確實成功了兩次,也不深究這個問題,而是問道,“為什麽要是使用頭發而不是棉線?”“為什麽藥房裏黃花蒿用的如此多?”“你為什麽會用上穿心蓮?”“《丹溪心法》裏體虛的名方,你用來降溫?”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秦錦然說道:“這些事益氣固表的,不錯,這些藥看起來是雜亂無章,和退燒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對於縫合傷口後的創口是極其有好處的。”
湯河的神色露出了一絲諷刺,湯河胖乎乎的樣子看上去就像是和藹的長輩,此時才露出了屬於名醫的銳氣,“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