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元青花,汝窯等瓷器,或者是名人字畫,王羲之的估計別想了,蘇東坡的,顏真卿的等等這些人的真跡,再不成,唐伯虎的精品也成,糊弄人的就別說了。


    董源的,巨然的,反正都是傳世之寶,別人輕易拿不出來的那種,這就是壓箱底的寶貝。


    王禪的山水居缺少的就是這種大家公認的壓箱底的寶貝。


    因此,在文昌廟古董市場,便是說有些底氣不足。至少同行的人是有些看不起王禪的。


    因此,這裏的生意就是可想而知了,說是門可羅雀,這個是一點都沒有錯的。


    而就在這樣子的一個情況下,王禪迎接過來的第一個客人是一個看上去四十來歲,身穿洗的有些發白的藍色棉布衫,看上去,像是一個陝北農民,棗紅色的臉上,溝壑縱橫的皺紋,充滿了歲月的滄桑,反正看到這張臉,怎麽樣都是不可能聯想到這位就是城裏人。


    王禪看到這位中年人扛著一個花布包裹,有些小心翼翼的走了進來,但是王禪抬頭看了一眼,並沒有說什麽。這個也是古董行的一個規矩,一般來講,客人進店之後,夥計』▽,是要迎接上去的,但是也絕對不會問客官你有什麽事情,買古董還是賣古董呢。


    沒有這樣子的問的。這個是避免客人尷尬,萬一今天客人就是來逛逛,就是一點都不買,怎麽樣呢,難道不買就不能夠來嗎?


    因此。一般的情況下,不是熟悉的客人。進店之後,掌櫃也好。夥計也好,在這樣子的一個情況下,他們絕對不會首先的詢問的。


    一般,如果是說客人想買東西,或者是說出手什麽東西的話,那看一會,觀察一下鋪子裏麵的情況的話,至少是要先問一下,這個叫打聽行情。買賣不一定成,但是客人一般都是會詢問一些問題。


    而這些問題,十有八九就是什麽類型的古董什麽價格。


    還有十之一二的人,是問的這條街上誰的眼力最厲害,當然,一般的老人是絕對不會問如此缺心眼的問題的,隻有那些新入行的人,才有膽子真樣子的問的。


    因此,此刻王禪看了那中年人一眼。但是卻沒有說什麽話。果然,這個中年男人,看了一下山水居的布置,新開張的。一個新的鋪子,心中便是多了一些計較,馬上走過來說:“這位小兄弟。我想找你們掌櫃的有些事情要談,你能不能給通報一聲。”


    這個中年男人。看上去是五大三粗的,但是在這樣子的一個情況下。聽他說話其實也是能夠聽的出來,這家夥不說是滿腹經綸,至少讀過書,明事理,不是一般的農民的做派。


    如果是說被這個人的外表給忽悠的話,那在這樣子的一個事情上麵,這個就是真的是容易吃虧的。


    古董行裏麵這一類外表看上去忠厚老實,但是背地裏卻是陰險狠毒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啊。


    因此,在這樣子的一個事情上麵,王禪定定神說:“這位先生請了,鄙人不才,就是這個鋪子的掌櫃,有什麽事情,你和我說就是了。”


    新鋪子,王禪還沒有來得及請夥計呢,而且他的秘密也是多,如果是說請一個夥計的話,那這個時候,有些秘密卻不是說輕易的能夠保住的。


    因此,關於山水居是不是會請夥計,王禪正在琢磨中。中年人似乎是因為王禪年輕而感覺到非常的吃驚,二十多歲的古董鋪子的掌櫃,是不是靠譜啊,這個還是真的很難說清楚的。


    但是最後,似乎這中年男人有些無奈,想想自己也是沒有別的辦法,那種表情多少有些無奈,最後還是開口說:“我這裏有一件東西,想要讓你給看看,家裏麵急等著用錢,因此,我才把自己的祖傳的寶貝給拿出來,想著換幾個錢急用。”


    王禪起身讓座,泡茶,這是起碼的禮節的問題,來者是客,一杯清茶,還是出的起的。就算是中年人一點不買,也一點沒有賣,但是一杯茶,算不得幾個錢。


    茶水,中年人確實是沒有心思喝,看的出來,這位一定是有要緊的事情等著用錢。


    因此,沒有喝茶,直接的從花布包裹裏麵取出來了一件東西,是一件青瓷,中年人介紹說:“我祖上是八旗子弟,當年也是皇族,正黃旗的,祖上也是風光過,但是現在不成了,後世子孫不孝,祖上留下的家業,經過那些年,散的散,敗的敗,落到我手中的東西,就是這一件青瓷果盤了。


    大清康熙年製作的青瓷貢品,據說,是天壇皇帝祭天的時候使用的禮器。你給掌眼看一下,這東西到底價值多少錢。”


    這個講故事在古董行裏麵最常見不過了,一件古董,如果是說要買上高價,一個是東西得真,還有一個就是傳承有序,傳承有序的東西才更加的讓人信服,如果是說王羲之的蘭亭序貿然的出現,天知道是真的還是贗品,但是如果是說清明上河圖,這名畫傳承有序的。


    張擇端之後是誰收藏,元朝時誰收藏,明朝是誰收藏,清朝是什麽人收藏。


    這些的是有印章和文字記載問證據,因此,清明上河圖的價值不單單是說它的藝術價值,而是說他自己的一個真正的傳承有序,假冒不得。


    因此,一件古董如果是說不說出來一個故事來,價值至少會有些折扣的。因此,王禪根本是說不會去在意這個中年人講的是怎麽樣的一個故事,他在意的是這件瓷器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個瓷器。


    仔細的看了這個青瓷一下,底款,大清康熙年製,底款倒是說方正標準,看不出什麽錯的地方來,而仔細的看青瓷的細節的問題,這個時候,王禪開口說:“你說的是,這件瓷器是康熙年的祭天的禮器對不對?”


    中年人非常的得意的說:“自然了,當時我家還是有一套的,這個不過是其中的一件而已。”


    王禪搖搖頭說:“東西有一點我不看好,既然是禮器,那為什麽有那麽重的土沁的味道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天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寶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寶本尊並收藏大天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