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忽見鄭眾來到樓上,對幾個王爺道:“皇上有旨,讓各位王爺與公主,駙馬都在井幹樓,不必到神明台拜見,待龍舟賽後家宴再見。”
武德長公主劉男說道:“這樣也好,兩座樓挨著,轉來轉去的,多麻煩。皇上還是體諒我們的。是不,慶哥哥?”
劉慶笑道:“皇上的恩典,這樣可以讓我們安心觀看,不必擔心害怕的。”
他所指的當然是竇太後,眾人心領神會,相視一笑,都感輕鬆。平邑公主劉王自小便性格柔弱,嫁給了黃門侍郎馮由,兩個竟是夫唱婦隨,相敬如賓。馮由與劉慶最好,便湊到劉慶身邊道:“三哥,可知道能否見到後妃?”
劉慶道:“聽說這次皇上已允許後妃觀看,大概在神明台,怎麽問起此事?”
馮由歎道:“你不知道嗎,那宋貴人害死李美人,被皇上打入冷宮,可是不知道為什麽陰貴人卻讓她的父親求到我的頭上,一定要保護宋貴人的父兄,還要我幫著給升官。可是你也知道我隻是一個黃門侍郎,這升不升官還得聽皇上的。陰綱也無奈,不知道陰貴人卻是為何一定要幫一個廢妃的家屬,想來也是心善之故。我琢磨著一會能單獨找到陰貴人,向她求求情,讓她另想他法。”
“哦?竟有此事,倒是有趣。我想那宋貴人之父兄,官品不高,你要升他們的官隻要小小活動一下即可,怎麽會感到如此為難?是不是想從陰貴人那裏得些什麽好處?”劉慶打趣他道。
“我哪裏敢啊。你也知道,公主雖位尊,卻是萬事不問的。我這個人也隨了她的性子。萬事也不求人的。如今皇上政令清明,誰還敢收錢賣官,不是找死嘛!可是我實在是推不過陰綱,隻好來求個寬恕。”看著馮由一臉的苦相,劉慶暗覺好笑。
“陰綱這個人我倒是見過幾麵,也是一個城府極深之人,他把這事求你頭上。那是實在求不到人了,知道你性子溫和,才逼了你的。這樣。一會家宴上,你把事情同陰貴人講講,如果實在不行,我幫你去求皇上!”劉慶見他可憐。便安慰道。
“實在是感激不盡!多謝謝皇兄成全!”馮由一個勁的打恭施禮。弄得劉慶也不好意思起來。
“你們在做什麽?”河間王劉開湊過來問道。他的母親是申貴人,章帝去逝時隻有七歲,便被竇太後將他母子送往封地。如今也才十一二歲,正是天真活潑的時候。
劉慶撫了一下他的頭,寵溺的說道:“小孩子家不用知道那麽多,一會好好看,聽說最熱鬧的是五營軍士同時比賽,那場麵一定十分熱鬧。你喜歡哪營的軍隊,可以為他們喝彩啊!”
“真的嗎?我要看!”他去拉了濟北惠王劉壽。他二人同是申貴人所生,一起長大,十分親近,兩個人耳語了幾句,又跑去欄杆處觀看了。
眼見神明樓和井幹台下的人越聚越多,喧嘩聲也越來越大。蔡倫扯了嗓子直喊得口幹舌噪,也是毫無結果。正在這時,聽唱官唿道:“太後,皇上駕到,百官跪迎!”眾人才安靜下來,齊齊跪倒,口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千歲!”
劉肇帶著陰璃扶著竇太後下了轎輦,眾位妃嬪跟在後麵,一起登上神明樓,告訴唱官讓眾人平身。唱官又道:“請龍,祭神。”
眾人皆起身,向龍舟看去,見有侍者安上龍頭,龍尾,並且將一隻公雞殺掉,淋在船頭。太後皇上和眾妃都將手中的食物紛紛投入水中,他們投過了,眾臣又投,著實熱鬧了一番。
劉肇待一切都作完後,又讓他唿道:“傳朕旨意,今天每隊獲勝一方,各得白銀一錠。”
消息傳出,萬歲之聲再起。隻聽蔡倫鄭眾齊聲喊道:“龍舟比賽開始。第一組內侍隊對內侍隊!”
“轟!”眾人齊聲笑了,連竇太後都逗得笑了起來,“這是誰的點子,還不是看他們的笑話!”
劉肇見竇太後高興答道:“都是蔡倫和鄭眾的點子,這顯得公平。母後快看,他們登船了。”
劉開湊到劉慶麵前問道:“三哥,為什麽要殺掉那些公雞呢,好嚇人!”
劉慶笑著道:“不要怕,端午有一說是為了紀悼屈原大夫的。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了汩羅江殉國。百姓們為了怕江中的魚吃了屈大夫的屍身,便將食物投到江中。而那一天正是雨天,湖麵上的小舟一起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才有了現在的龍舟賽。至於為什麽殺雞,我小時聽父皇說起,是為了鎮惡,人們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說,即說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男女都不能撫養成人。而雞,傳說是陽氣最盛之物,所以出舟比賽前殺雞來鎮住惡事。”
“哦,原來如此,快看三哥,開始了!”劉開站起來指著湖麵,隻見兩艘小舟已劃過水麵,向湖心島駛去。繪彩的龍舟,整齊的裝束,看起來十分漂亮,讓平日這些見人就鞠躬作揖的太監,也熠熠生輝起來。
兩隊內侍,一隊係著紅腰帶,戴著紅色的頭巾。一隊係著黑色的腰帶,戴著黑色的頭巾。觀看的人們開始鼓噪起來,大聲呐喊著,鄭眾又準備了鑼鼓,在岸上敲打助威,一時湖麵上迴蕩起了震耳欲聾的聲音。
紅隊奮勇揮槳,動作十分整齊,而黑隊落槳較亂,船隻也東倒西歪,岸上不僅哄笑起來,有人喝著倒彩。黑隊裏有竇太後宮中的總管太監周博,所以劉肇便盼著紅隊獲勝,忍不站起來看戰果,見兩隊輸贏而分,不僅十分高興,也大笑著隨著眾人唿喝。
妃嬪們都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大的場麵,又新鮮又好玩,年紀都不大,也都站起來觀看,笑聲不斷傳來。
竇太後早看到黑隊已輸,卻不著急,笑著對王銀兒道:“瞧瞧,哀家就說這個奴才鐵定是輸的,他一上船我就看著不象個樣子。對對對,你看,哪有這麽劃船的,就該有人喊口號。”
正看著見紅隊已然返迴,向岸邊駛來。而黑隊落後了很遠,還在湖中亂轉。眾人又開始鼓噪大笑,樂得前仰後合。越笑黑隊便越急,劃得就更不成個章法,索性還未到小島便返了迴來,眾人又大喊,他也不管,卻弄錯了方向,真奔了那岸邊的柳樹劃了過去,越想劃迴來,就越往柳樹叢裏劃,最後纏到裏麵,無論如何也出不來了。
這一下眾人更笑得不可開交,竇太後本來還喝著茶水,見了一口水噴了出來,大笑道:“笨得著實可愛。”
當然,第一場比賽,紅隊獲得了勝利。劉肇宣了帶隊的孫璫,讚道:“果然不錯,調度有方,是個將才。”立既賞了銀子,眾人雀躍而去。
第二隊是宮女比賽,這是破天荒的頭一迴,眾人都十分感興趣,連竇太後都站了起來,向湖中看去。見一隊宮女穿著綠衫,頭上也用綠絲巾係住長發,帶隊的宮女穿了一身藍裝。另一隊宮女穿著紅衫,頭上也用同色的絲巾係住,帶隊的宮女穿了一身粉裝。兩隊顏色豔麗,鶯鶯燕燕,甚是嬌美。竇太後道:“這,這能行嗎?都是如此嬌美的女子,哪有那些個力氣!”
正說著,船已駛離了岸邊,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兩艘小船,不僅穩穩而劃,而且形成了一條直線,竟相奔著湖心鳥駛去。彩船漂亮,再乘上了一船的美麗少女,卻個個悠閑而動,真是賞心悅目之極。眾人都忘了唿喝,隻靜靜地看著,欣賞著,仿佛看著水鄉裏的少女在湖中采著蓮藕,竟帶了三分民間的氣息,看得人心神俱爽。
不知何時,才有一人大喊一聲,“好!”眾人才想來,齊聲鼓起掌來了。竇太後笑笑,對劉肇道,“皇上,這女子竟比那一隊要好看得多。”
劉肇笑道:“是啊,沒想到,這些女孩子竟也有過人之處。”
轉眼間,船已返迴,這時,才見那粉裝的少女在船頭站了起來,不知喊了句什麽,見船隻突然加快了速度,轉瞬便與那船拉開了距離!此時眾人才想到這是比賽,又開始鼓掌唿喊,鼓勁,一時歡聲雷動。
果然那紅衫隊獲得了勝利,劉肇將那帶隊女孩宣過來看時,見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清秀的臉上,一雙眸子閃著聰慧的光芒。竇太後十分高興,叫過來又另賞了銀子。問了名字,叫錦兒,是袁氏姐妹的宮人。
第三隊便是五營競賽了,五船同出,又都是軍士,自是十分好看。連一向清靜自持的劉慶都站了起來,見五條船如離弦之箭一船,齊頭並進而行,在水麵上畫出五道水線,竟不分上下。
岸上的唿喊聲如雷聲一般,各有偏愛,隻大聲喊喝支持。隻到最後時分,才見長水營越隊而出,贏了一個船頭。
這一場看得眾人汗流浹背,嗓子差點喊破,卻是直唿過癮,沒見過如些激烈的比賽。(未完待續。。)
忽見鄭眾來到樓上,對幾個王爺道:“皇上有旨,讓各位王爺與公主,駙馬都在井幹樓,不必到神明台拜見,待龍舟賽後家宴再見。”
武德長公主劉男說道:“這樣也好,兩座樓挨著,轉來轉去的,多麻煩。皇上還是體諒我們的。是不,慶哥哥?”
劉慶笑道:“皇上的恩典,這樣可以讓我們安心觀看,不必擔心害怕的。”
他所指的當然是竇太後,眾人心領神會,相視一笑,都感輕鬆。平邑公主劉王自小便性格柔弱,嫁給了黃門侍郎馮由,兩個竟是夫唱婦隨,相敬如賓。馮由與劉慶最好,便湊到劉慶身邊道:“三哥,可知道能否見到後妃?”
劉慶道:“聽說這次皇上已允許後妃觀看,大概在神明台,怎麽問起此事?”
馮由歎道:“你不知道嗎,那宋貴人害死李美人,被皇上打入冷宮,可是不知道為什麽陰貴人卻讓她的父親求到我的頭上,一定要保護宋貴人的父兄,還要我幫著給升官。可是你也知道我隻是一個黃門侍郎,這升不升官還得聽皇上的。陰綱也無奈,不知道陰貴人卻是為何一定要幫一個廢妃的家屬,想來也是心善之故。我琢磨著一會能單獨找到陰貴人,向她求求情,讓她另想他法。”
“哦?竟有此事,倒是有趣。我想那宋貴人之父兄,官品不高,你要升他們的官隻要小小活動一下即可,怎麽會感到如此為難?是不是想從陰貴人那裏得些什麽好處?”劉慶打趣他道。
“我哪裏敢啊。你也知道,公主雖位尊,卻是萬事不問的。我這個人也隨了她的性子。萬事也不求人的。如今皇上政令清明,誰還敢收錢賣官,不是找死嘛!可是我實在是推不過陰綱,隻好來求個寬恕。”看著馮由一臉的苦相,劉慶暗覺好笑。
“陰綱這個人我倒是見過幾麵,也是一個城府極深之人,他把這事求你頭上。那是實在求不到人了,知道你性子溫和,才逼了你的。這樣。一會家宴上,你把事情同陰貴人講講,如果實在不行,我幫你去求皇上!”劉慶見他可憐。便安慰道。
“實在是感激不盡!多謝謝皇兄成全!”馮由一個勁的打恭施禮。弄得劉慶也不好意思起來。
“你們在做什麽?”河間王劉開湊過來問道。他的母親是申貴人,章帝去逝時隻有七歲,便被竇太後將他母子送往封地。如今也才十一二歲,正是天真活潑的時候。
劉慶撫了一下他的頭,寵溺的說道:“小孩子家不用知道那麽多,一會好好看,聽說最熱鬧的是五營軍士同時比賽,那場麵一定十分熱鬧。你喜歡哪營的軍隊,可以為他們喝彩啊!”
“真的嗎?我要看!”他去拉了濟北惠王劉壽。他二人同是申貴人所生,一起長大,十分親近,兩個人耳語了幾句,又跑去欄杆處觀看了。
眼見神明樓和井幹台下的人越聚越多,喧嘩聲也越來越大。蔡倫扯了嗓子直喊得口幹舌噪,也是毫無結果。正在這時,聽唱官唿道:“太後,皇上駕到,百官跪迎!”眾人才安靜下來,齊齊跪倒,口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千歲!”
劉肇帶著陰璃扶著竇太後下了轎輦,眾位妃嬪跟在後麵,一起登上神明樓,告訴唱官讓眾人平身。唱官又道:“請龍,祭神。”
眾人皆起身,向龍舟看去,見有侍者安上龍頭,龍尾,並且將一隻公雞殺掉,淋在船頭。太後皇上和眾妃都將手中的食物紛紛投入水中,他們投過了,眾臣又投,著實熱鬧了一番。
劉肇待一切都作完後,又讓他唿道:“傳朕旨意,今天每隊獲勝一方,各得白銀一錠。”
消息傳出,萬歲之聲再起。隻聽蔡倫鄭眾齊聲喊道:“龍舟比賽開始。第一組內侍隊對內侍隊!”
“轟!”眾人齊聲笑了,連竇太後都逗得笑了起來,“這是誰的點子,還不是看他們的笑話!”
劉肇見竇太後高興答道:“都是蔡倫和鄭眾的點子,這顯得公平。母後快看,他們登船了。”
劉開湊到劉慶麵前問道:“三哥,為什麽要殺掉那些公雞呢,好嚇人!”
劉慶笑著道:“不要怕,端午有一說是為了紀悼屈原大夫的。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了汩羅江殉國。百姓們為了怕江中的魚吃了屈大夫的屍身,便將食物投到江中。而那一天正是雨天,湖麵上的小舟一起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才有了現在的龍舟賽。至於為什麽殺雞,我小時聽父皇說起,是為了鎮惡,人們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說,即說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男女都不能撫養成人。而雞,傳說是陽氣最盛之物,所以出舟比賽前殺雞來鎮住惡事。”
“哦,原來如此,快看三哥,開始了!”劉開站起來指著湖麵,隻見兩艘小舟已劃過水麵,向湖心島駛去。繪彩的龍舟,整齊的裝束,看起來十分漂亮,讓平日這些見人就鞠躬作揖的太監,也熠熠生輝起來。
兩隊內侍,一隊係著紅腰帶,戴著紅色的頭巾。一隊係著黑色的腰帶,戴著黑色的頭巾。觀看的人們開始鼓噪起來,大聲呐喊著,鄭眾又準備了鑼鼓,在岸上敲打助威,一時湖麵上迴蕩起了震耳欲聾的聲音。
紅隊奮勇揮槳,動作十分整齊,而黑隊落槳較亂,船隻也東倒西歪,岸上不僅哄笑起來,有人喝著倒彩。黑隊裏有竇太後宮中的總管太監周博,所以劉肇便盼著紅隊獲勝,忍不站起來看戰果,見兩隊輸贏而分,不僅十分高興,也大笑著隨著眾人唿喝。
妃嬪們都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大的場麵,又新鮮又好玩,年紀都不大,也都站起來觀看,笑聲不斷傳來。
竇太後早看到黑隊已輸,卻不著急,笑著對王銀兒道:“瞧瞧,哀家就說這個奴才鐵定是輸的,他一上船我就看著不象個樣子。對對對,你看,哪有這麽劃船的,就該有人喊口號。”
正看著見紅隊已然返迴,向岸邊駛來。而黑隊落後了很遠,還在湖中亂轉。眾人又開始鼓噪大笑,樂得前仰後合。越笑黑隊便越急,劃得就更不成個章法,索性還未到小島便返了迴來,眾人又大喊,他也不管,卻弄錯了方向,真奔了那岸邊的柳樹劃了過去,越想劃迴來,就越往柳樹叢裏劃,最後纏到裏麵,無論如何也出不來了。
這一下眾人更笑得不可開交,竇太後本來還喝著茶水,見了一口水噴了出來,大笑道:“笨得著實可愛。”
當然,第一場比賽,紅隊獲得了勝利。劉肇宣了帶隊的孫璫,讚道:“果然不錯,調度有方,是個將才。”立既賞了銀子,眾人雀躍而去。
第二隊是宮女比賽,這是破天荒的頭一迴,眾人都十分感興趣,連竇太後都站了起來,向湖中看去。見一隊宮女穿著綠衫,頭上也用綠絲巾係住長發,帶隊的宮女穿了一身藍裝。另一隊宮女穿著紅衫,頭上也用同色的絲巾係住,帶隊的宮女穿了一身粉裝。兩隊顏色豔麗,鶯鶯燕燕,甚是嬌美。竇太後道:“這,這能行嗎?都是如此嬌美的女子,哪有那些個力氣!”
正說著,船已駛離了岸邊,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兩艘小船,不僅穩穩而劃,而且形成了一條直線,竟相奔著湖心鳥駛去。彩船漂亮,再乘上了一船的美麗少女,卻個個悠閑而動,真是賞心悅目之極。眾人都忘了唿喝,隻靜靜地看著,欣賞著,仿佛看著水鄉裏的少女在湖中采著蓮藕,竟帶了三分民間的氣息,看得人心神俱爽。
不知何時,才有一人大喊一聲,“好!”眾人才想來,齊聲鼓起掌來了。竇太後笑笑,對劉肇道,“皇上,這女子竟比那一隊要好看得多。”
劉肇笑道:“是啊,沒想到,這些女孩子竟也有過人之處。”
轉眼間,船已返迴,這時,才見那粉裝的少女在船頭站了起來,不知喊了句什麽,見船隻突然加快了速度,轉瞬便與那船拉開了距離!此時眾人才想到這是比賽,又開始鼓掌唿喊,鼓勁,一時歡聲雷動。
果然那紅衫隊獲得了勝利,劉肇將那帶隊女孩宣過來看時,見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清秀的臉上,一雙眸子閃著聰慧的光芒。竇太後十分高興,叫過來又另賞了銀子。問了名字,叫錦兒,是袁氏姐妹的宮人。
第三隊便是五營競賽了,五船同出,又都是軍士,自是十分好看。連一向清靜自持的劉慶都站了起來,見五條船如離弦之箭一船,齊頭並進而行,在水麵上畫出五道水線,竟不分上下。
岸上的唿喊聲如雷聲一般,各有偏愛,隻大聲喊喝支持。隻到最後時分,才見長水營越隊而出,贏了一個船頭。
這一場看得眾人汗流浹背,嗓子差點喊破,卻是直唿過癮,沒見過如些激烈的比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