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初相見
劉肇的個子已長高了很多,已開始束發,隻是還披著劉海兒,看起來還是一個孩子的樣貌。除了上朝以外,他隻戴著珠玉寶石的冠。但是除此以外,他的心理已經快速的成熟,甚至完全不像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了。
永元三年二月,看著北匈奴單於一次又一次被打的落荒而光,竇憲決定再次出征,討伐匈奴。他派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出擊延塞。
他深知作戰必須要揚長避短的道理,漢軍盡管準備充分,裝備精良,兵力集中,但是深入大漠,遠離後方,不宜久戰。
而北匈奴雖行動飄忽,反應快速,但是力量薄弱,懼怕決戰,而且還有大量老少部民拖累。
因此他認為,隻有采用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戰術,輕裝疾進,速戰速決,出敵不意,以奇製勝,才能取得大戰的最終勝利。在夜襲河雲北的戰鬥中,南匈奴軍隊就是這麽辦的。
所以竇憲決定率領騎兵長途奔襲,在經過很多天的艱難跋涉之後,漢軍終於在金微山包圍了北匈奴單於的隊伍。
北匈奴還沒有恢複元氣,漢軍就來了,北匈奴單於十分生氣,立刻率領軍隊逃走。但是漢軍太強大了,最終北匈奴軍隊大敗,單於再次逃跑,丟下了自己的母親和部眾。
漢軍如盤旋的旋風般,席卷而至,一共斬殺了大部落王以下五千餘人。漢軍一直出塞到五千餘裏後才班師,其距離之遠,是自漢朝出兵匈奴以來之最。
經過四次出擊之後,北匈奴終於被徹底趕出了漠北,不知所終,自光武帝時期所有的匈奴之患徹底被消除。
竇憲終於可以迴朝複命了。
劉肇得到消息後,興奮異常,他跳了起來,抱著蔡倫轉了兩個圈,高聲喊道:“多大漢終於除了邊境之患,沒有了後顧之憂。朕也可以安下心來做自己的事了。”
竇太後當然也得到了消息,她難掩興奮之情,立即命令竇憲迴京接受封賞。並且決定親自帶劉肇到太廟拜祭。
她跪倒在眾位漢朝的先帝麵前,美麗平靜的麵孔下,心裏卻波濤澎湃,她暗暗禱告著:“列位先帝祖先,我竇氏雖然一介女流,也曾做過對不起先帝之事,但是我竇家卻有恩於大漢朝,為大漢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列位先祖有靈,我們也對得起祖先了。”
跪在她身後的劉肇心裏卻是另一番想法,他的臉已有些長長,不再是小時候圓圓的臉蛋和眼睛,顯得少年天子獨有的一種沉靜和英俊。他心中暗暗禱告:“祖先在上,子孫劉肇在下,自此邊患已除,該是除奸佞,立朝綱,壯我大漢朝聲威的時候,請祖先保佑,讓孫兒一舉成功。”
二人都默默禱告,各懷心事,待到儀式結束,二人一起走下祭台,竇太後對劉肇道:“皇帝,你今年已經十三歲了,哀家也懶得再管朝中之事,你八月十五就開始親政吧!”
劉肇似乎沒從震驚中反應過來,他愣愣地停下腳步,望著竇太後,半天才糯糯的道:“母後,兒臣還小,母後青春依舊,大可幫兒臣再治理國家幾年。”
竇太後心情大好,看了看皇帝,劉肇雖不是自己親生,卻是自己親手養大,起居飲食都是自己親自照顧,說一點感情都沒有是不可能的。劉肇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對自己十分孝順,每天來請安,風雨不誤。國事方麵,他也事事必問,決不私下做決定,一切以自己的想法為準。如此一來,已經三年,看著小皇帝一天天長大,自己早晚也是要交出皇權,何不趁此時,竇家風頭大盛之時呢?一來可以威懾天下,竇氏一族依然主掌天下。二來也可以給小皇帝賣個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她微笑著輕撫了下劉肇的冠帶,“皇兒,母後將你撫養長大,不就是等到你可以獨立主掌天下的這一天嗎?你已跟在母後身邊學習了三年,我一介女流尚可以做到,你少年誌氣,自然沒有問題的。也罷,現在才四月,母後會親自指導你的。”
劉肇心裏怦怦直跳,淚珠便要奪眶而出,他跪倒在地,磕頭有聲,“母後,兒臣還小,母後不可以不管兒臣。”
竇太後心中一緊,熱乎乎的覺得十分受用,自己辛辛苦苦的培養幼帝真的是沒有白白浪費功夫,不僅長歎一聲,拉起了劉肇道:“皇兒,不要哭,這樣還是皇帝的樣子嗎?”
拿過絲帕為他擦了擦眼淚,又道:“罷了,我意已決,八月十五,皇上便親政吧!”
她看了一眼身旁跟著的王銀兒,“銀兒,從今天開始,除了朝會日,皇帝每日辰時必來我宮中讀奏折,若是偷懶,便罰他不準吃午膳。”雖如此說,卻臉露微笑,語氣溫柔。劉肇心中一暖,淚水再次陰濕了雙眼。
劉肇微服簡從,隻帶了袁賞,任屯和周榮出宮往清河王府而來。他神清氣爽,尚還清澀的臉上掛著微笑,更顯得神采奕奕,容光煥發。
四月間的洛陽桃花盛開,到處的小門小戶中都有桃枝伸出牆外,三三兩兩踏春的人流絡繹不絕。柳枝新綠,姿態正美,枝枝舒展了一點鵝黃翠綠,真如女孩精心描繪的黛眉,千條萬條隨風輕擺翩遷,看得人心旌搖蕩起來。
穿過了鬧市,離清河王府尚有一段距離,劉肇感到有些口渴,便對袁賞道:“朕口渴了,該如何辦啊?”
任屯笑著道:“陛下剛離了鬧市,敢莫是走得熱了,前麵有一個酒鋪,我們去喝幾杯如何?”
劉肇卻從未進過酒鋪,一時覺得新鮮,便連聲說道:“好好,這主意好,我們去喝幾杯水酒解渴。”
袁賞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周榮,衝劉肇使了一個眼色,“陛下,周侍衛是不是也口渴了啊!”
劉肇心思靈動,叫道:“周侍衛,朕口渴了,我們一起去前麵酒鋪少喝些水酒如何?”
周榮咽了下口水,他也是口渴難耐,隻是跟著皇帝,不能私離罷了。因此點頭道:“陛下,不可多飲。”
四人進了酒鋪,正是窗口位置,下麵的街市人流看得清清楚楚。劉肇貪玩,見酒未上桌,便趴在窗口向下看去。窗下不遠處是一桃園,園中種有幾十株桃花,正時開得正豔,粉紅粉紅的如同胭脂雲,又如同一大片朝霞,遠觀氣勢磅礴,如海如潮,近賞俏麗嫵媚,似少女初妝。
卻見一位少女從園中漫步而行,手中拿著一枝短笛,看不清麵目,卻覺得姿影極美,身後隨著一位婢女,兩人有說有笑,漸行漸近。
待到看清楚麵目,劉肇感到毛孔突然變大,全身燥熱了起來,喉頭緊張的滑動了幾下,竟然呆住了。
那女孩穿著一件鵝黃色的曲裾綺羅深衣,嫩黃的顏色映得她膚白如雪。雙頰暈紅,眉目如畫,美目流盼,櫻唇含笑,容色絕麗,氣度高雅。
她身材高挑,體態輕盈,流連於桃林之中,如一隻蝴蝶戀於花叢,人比花更美麗。
“好美啊!”任屯讚道,不知何時袁賞和任屯也趴在了窗口,袁賞不由讚歎道:“明豔不可方物,怎麽會有如此的美貌女子。
劉肇不語,已看得癡了,卻見那女孩將短笛橫在嘴邊,笛聲悠揚,旋律舒緩。邊吹邊舞,雙足旋轉,帶起滿天花雨,裙裾如鮮花般迸放吐燦,衣袖飛揚如雲,隻見一團黃影,在漫天花雨中飄然若仙。待到後來,索性不再吹奏,手拿短笛,寬闊的廣袖開合遮掩,舞姿輕盈優美,美目流盼,宛若淩波仙子。突然她以足為軸,身姿亦越舞越快,如玉的素手婉轉流連,裙裾飄飛,一雙如煙的水眸欲語還休,整個人猶如隔霧之花,閃動著美麗的色彩,柔若無骨的腰肢,軟如雲絮,如花間飛舞的蝴蝶,如潺潺的流水,如深山中的明月,如小巷中的晨曦,如荷葉尖的圓露,讓人如飲佳釀,醉得無法自抑。
“好!”袁賞看得精彩,大聲唿喝鼓起掌來,那女孩一驚,隻道園中無人,卻不料園外有人高樓觀望,不由羞紅了臉龐,停下舞步,轉身快步向遠方跑去。
“哎!”劉肇正看得入迷,不想旁邊的袁賞大叫,驚走了女孩,不禁發急,大聲道:“快,快追,一定要問出她是誰家的女孩!”
任屯見勢得快,瞪了袁賞一眼,急下樓出去。劉肇跌坐迴桌邊,兀自發呆,眼前滿是那女孩的舞姿翩躚,腦中全是那美豔之極的臉龐,連店中送來的酒水都忘記了去喝。
直等得許久,才見任屯小跑著氣喘噓噓上樓,稟道:“陛下,此處為原執金吾陰識之府弟,臣打聽了,此時為陰綱所居,他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那個女孩便是他的女兒,喚做陰孝和,據說美豔無比。
劉肇聽了長出了一口氣,似乎才從夢中醒來,“記下了,朕若娶妻,定娶此女。”
鄧綏跑得鬢角都是汗水,待進得屋中才跌坐在蹋上,對趙玉道:“嚇死我了,早知道,那牆的外麵還有人,怎會在人前獻醜,羞死人了。”
原來鄧綏來到舅父家中來看望陰璃,兩人自上次分開,已有一年多未見,陰璃也無閨中夥伴,便邀她來玩。正值春光明媚,忍不住去看園中的桃花,又忍不住花中一舞,卻不想差點引出了麻煩,自小沉靜的她,也不由得芳心亂跳。
劉肇的個子已長高了很多,已開始束發,隻是還披著劉海兒,看起來還是一個孩子的樣貌。除了上朝以外,他隻戴著珠玉寶石的冠。但是除此以外,他的心理已經快速的成熟,甚至完全不像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了。
永元三年二月,看著北匈奴單於一次又一次被打的落荒而光,竇憲決定再次出征,討伐匈奴。他派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出擊延塞。
他深知作戰必須要揚長避短的道理,漢軍盡管準備充分,裝備精良,兵力集中,但是深入大漠,遠離後方,不宜久戰。
而北匈奴雖行動飄忽,反應快速,但是力量薄弱,懼怕決戰,而且還有大量老少部民拖累。
因此他認為,隻有采用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戰術,輕裝疾進,速戰速決,出敵不意,以奇製勝,才能取得大戰的最終勝利。在夜襲河雲北的戰鬥中,南匈奴軍隊就是這麽辦的。
所以竇憲決定率領騎兵長途奔襲,在經過很多天的艱難跋涉之後,漢軍終於在金微山包圍了北匈奴單於的隊伍。
北匈奴還沒有恢複元氣,漢軍就來了,北匈奴單於十分生氣,立刻率領軍隊逃走。但是漢軍太強大了,最終北匈奴軍隊大敗,單於再次逃跑,丟下了自己的母親和部眾。
漢軍如盤旋的旋風般,席卷而至,一共斬殺了大部落王以下五千餘人。漢軍一直出塞到五千餘裏後才班師,其距離之遠,是自漢朝出兵匈奴以來之最。
經過四次出擊之後,北匈奴終於被徹底趕出了漠北,不知所終,自光武帝時期所有的匈奴之患徹底被消除。
竇憲終於可以迴朝複命了。
劉肇得到消息後,興奮異常,他跳了起來,抱著蔡倫轉了兩個圈,高聲喊道:“多大漢終於除了邊境之患,沒有了後顧之憂。朕也可以安下心來做自己的事了。”
竇太後當然也得到了消息,她難掩興奮之情,立即命令竇憲迴京接受封賞。並且決定親自帶劉肇到太廟拜祭。
她跪倒在眾位漢朝的先帝麵前,美麗平靜的麵孔下,心裏卻波濤澎湃,她暗暗禱告著:“列位先帝祖先,我竇氏雖然一介女流,也曾做過對不起先帝之事,但是我竇家卻有恩於大漢朝,為大漢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列位先祖有靈,我們也對得起祖先了。”
跪在她身後的劉肇心裏卻是另一番想法,他的臉已有些長長,不再是小時候圓圓的臉蛋和眼睛,顯得少年天子獨有的一種沉靜和英俊。他心中暗暗禱告:“祖先在上,子孫劉肇在下,自此邊患已除,該是除奸佞,立朝綱,壯我大漢朝聲威的時候,請祖先保佑,讓孫兒一舉成功。”
二人都默默禱告,各懷心事,待到儀式結束,二人一起走下祭台,竇太後對劉肇道:“皇帝,你今年已經十三歲了,哀家也懶得再管朝中之事,你八月十五就開始親政吧!”
劉肇似乎沒從震驚中反應過來,他愣愣地停下腳步,望著竇太後,半天才糯糯的道:“母後,兒臣還小,母後青春依舊,大可幫兒臣再治理國家幾年。”
竇太後心情大好,看了看皇帝,劉肇雖不是自己親生,卻是自己親手養大,起居飲食都是自己親自照顧,說一點感情都沒有是不可能的。劉肇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對自己十分孝順,每天來請安,風雨不誤。國事方麵,他也事事必問,決不私下做決定,一切以自己的想法為準。如此一來,已經三年,看著小皇帝一天天長大,自己早晚也是要交出皇權,何不趁此時,竇家風頭大盛之時呢?一來可以威懾天下,竇氏一族依然主掌天下。二來也可以給小皇帝賣個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她微笑著輕撫了下劉肇的冠帶,“皇兒,母後將你撫養長大,不就是等到你可以獨立主掌天下的這一天嗎?你已跟在母後身邊學習了三年,我一介女流尚可以做到,你少年誌氣,自然沒有問題的。也罷,現在才四月,母後會親自指導你的。”
劉肇心裏怦怦直跳,淚珠便要奪眶而出,他跪倒在地,磕頭有聲,“母後,兒臣還小,母後不可以不管兒臣。”
竇太後心中一緊,熱乎乎的覺得十分受用,自己辛辛苦苦的培養幼帝真的是沒有白白浪費功夫,不僅長歎一聲,拉起了劉肇道:“皇兒,不要哭,這樣還是皇帝的樣子嗎?”
拿過絲帕為他擦了擦眼淚,又道:“罷了,我意已決,八月十五,皇上便親政吧!”
她看了一眼身旁跟著的王銀兒,“銀兒,從今天開始,除了朝會日,皇帝每日辰時必來我宮中讀奏折,若是偷懶,便罰他不準吃午膳。”雖如此說,卻臉露微笑,語氣溫柔。劉肇心中一暖,淚水再次陰濕了雙眼。
劉肇微服簡從,隻帶了袁賞,任屯和周榮出宮往清河王府而來。他神清氣爽,尚還清澀的臉上掛著微笑,更顯得神采奕奕,容光煥發。
四月間的洛陽桃花盛開,到處的小門小戶中都有桃枝伸出牆外,三三兩兩踏春的人流絡繹不絕。柳枝新綠,姿態正美,枝枝舒展了一點鵝黃翠綠,真如女孩精心描繪的黛眉,千條萬條隨風輕擺翩遷,看得人心旌搖蕩起來。
穿過了鬧市,離清河王府尚有一段距離,劉肇感到有些口渴,便對袁賞道:“朕口渴了,該如何辦啊?”
任屯笑著道:“陛下剛離了鬧市,敢莫是走得熱了,前麵有一個酒鋪,我們去喝幾杯如何?”
劉肇卻從未進過酒鋪,一時覺得新鮮,便連聲說道:“好好,這主意好,我們去喝幾杯水酒解渴。”
袁賞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周榮,衝劉肇使了一個眼色,“陛下,周侍衛是不是也口渴了啊!”
劉肇心思靈動,叫道:“周侍衛,朕口渴了,我們一起去前麵酒鋪少喝些水酒如何?”
周榮咽了下口水,他也是口渴難耐,隻是跟著皇帝,不能私離罷了。因此點頭道:“陛下,不可多飲。”
四人進了酒鋪,正是窗口位置,下麵的街市人流看得清清楚楚。劉肇貪玩,見酒未上桌,便趴在窗口向下看去。窗下不遠處是一桃園,園中種有幾十株桃花,正時開得正豔,粉紅粉紅的如同胭脂雲,又如同一大片朝霞,遠觀氣勢磅礴,如海如潮,近賞俏麗嫵媚,似少女初妝。
卻見一位少女從園中漫步而行,手中拿著一枝短笛,看不清麵目,卻覺得姿影極美,身後隨著一位婢女,兩人有說有笑,漸行漸近。
待到看清楚麵目,劉肇感到毛孔突然變大,全身燥熱了起來,喉頭緊張的滑動了幾下,竟然呆住了。
那女孩穿著一件鵝黃色的曲裾綺羅深衣,嫩黃的顏色映得她膚白如雪。雙頰暈紅,眉目如畫,美目流盼,櫻唇含笑,容色絕麗,氣度高雅。
她身材高挑,體態輕盈,流連於桃林之中,如一隻蝴蝶戀於花叢,人比花更美麗。
“好美啊!”任屯讚道,不知何時袁賞和任屯也趴在了窗口,袁賞不由讚歎道:“明豔不可方物,怎麽會有如此的美貌女子。
劉肇不語,已看得癡了,卻見那女孩將短笛橫在嘴邊,笛聲悠揚,旋律舒緩。邊吹邊舞,雙足旋轉,帶起滿天花雨,裙裾如鮮花般迸放吐燦,衣袖飛揚如雲,隻見一團黃影,在漫天花雨中飄然若仙。待到後來,索性不再吹奏,手拿短笛,寬闊的廣袖開合遮掩,舞姿輕盈優美,美目流盼,宛若淩波仙子。突然她以足為軸,身姿亦越舞越快,如玉的素手婉轉流連,裙裾飄飛,一雙如煙的水眸欲語還休,整個人猶如隔霧之花,閃動著美麗的色彩,柔若無骨的腰肢,軟如雲絮,如花間飛舞的蝴蝶,如潺潺的流水,如深山中的明月,如小巷中的晨曦,如荷葉尖的圓露,讓人如飲佳釀,醉得無法自抑。
“好!”袁賞看得精彩,大聲唿喝鼓起掌來,那女孩一驚,隻道園中無人,卻不料園外有人高樓觀望,不由羞紅了臉龐,停下舞步,轉身快步向遠方跑去。
“哎!”劉肇正看得入迷,不想旁邊的袁賞大叫,驚走了女孩,不禁發急,大聲道:“快,快追,一定要問出她是誰家的女孩!”
任屯見勢得快,瞪了袁賞一眼,急下樓出去。劉肇跌坐迴桌邊,兀自發呆,眼前滿是那女孩的舞姿翩躚,腦中全是那美豔之極的臉龐,連店中送來的酒水都忘記了去喝。
直等得許久,才見任屯小跑著氣喘噓噓上樓,稟道:“陛下,此處為原執金吾陰識之府弟,臣打聽了,此時為陰綱所居,他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那個女孩便是他的女兒,喚做陰孝和,據說美豔無比。
劉肇聽了長出了一口氣,似乎才從夢中醒來,“記下了,朕若娶妻,定娶此女。”
鄧綏跑得鬢角都是汗水,待進得屋中才跌坐在蹋上,對趙玉道:“嚇死我了,早知道,那牆的外麵還有人,怎會在人前獻醜,羞死人了。”
原來鄧綏來到舅父家中來看望陰璃,兩人自上次分開,已有一年多未見,陰璃也無閨中夥伴,便邀她來玩。正值春光明媚,忍不住去看園中的桃花,又忍不住花中一舞,卻不想差點引出了麻煩,自小沉靜的她,也不由得芳心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