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過後,小顧氏少不得又去疏峰軒一迴,她自己倒沒提起榮國府的諸多瑣事,但她身邊的嬤嬤丫頭少不得要和賈嬌嬌身邊的宮人交流一二,一來二去的,這事兒也就進了賈嬌嬌耳朵裏。


    但賈嬌嬌也就記住一句“國公爺又得了金陵的差事,行前命太太隻管在小佛堂裏多抄幾頁經,別事少理”,順便約莫知道便宜爹很不愧她的渣印象,臨老猶風流,上任時很是帶了幾個嬌俏通房同往,又有小白姨娘並賈好好等——


    那會子賈嬌嬌還納罕過一迴怎麽賈史氏能眼睜睜地看著丈夫攜美上任,自己倒留下來抄佛經的,隻也不曾深想,直到十一月裏,鄭嬤嬤連鬢角都亂了地求到跟前來,賈嬌嬌才恍惚明白了些什麽。


    何謂亡我之心不死?


    賈史氏待小顧氏,約莫就是這麽著。


    十一月十四,乃是老太太的冥誕。


    這個日子換了尋常老人,或者子孫能記住供幾碗飯就是孝心了,畢竟眨眼都好幾年了嘛!


    但放在老太太顧氏身上,那可不得了,便是不好像三年裏頭那樣大作水陸道場,但家裏頭子子孫孫的,哪個能不恭敬孝順持齋跪經?


    要知道賈史氏說道起小兒子小兒媳的孝順事跡時,最愛說嘴的事兒之一就是:


    “我們政兒就是孝順,生生持了百日的齋!政兒媳婦也是個好的,肚子都大得跪不下去,還要在一邊陪著數佛豆……


    怪道生出來的哥兒姐兒都格外可人,顯見是孝心虔誠所致。”


    於是有王氏珠玉在前,小顧氏雖然在時隔多年之後,又診出身孕,賈史氏一邊歡歡喜喜地給顧家報信:


    “不拘生下來的是哥兒姐兒,我們瑚哥兒也總算有個同父的做伴兒啦!”


    一邊對小顧氏也是慈愛不已,什麽人參燕窩鹿茸阿膠的一股腦往賈赦那院子裏頭送,百子千孫的幔帳、慈和送子的觀音像……什麽寓意好什麽沒吝嗇,偶爾王氏假裝酸兩句,她還故意做出一副“我就是偏心又如何”的模樣逗著小兒媳婦:


    “誰讓你才進門就一個一個地生呢?如今讓太太我抱都抱不過來了!你要是像你嫂子似的,生個長子又不常在我跟前,屋子裏連自己帶通房又是好幾年的沒個信兒,那我也稀罕你的肚子……”


    如此這般,似真似假、半笑半諷地做足了慈愛模樣,小顧氏對這些倒也不在乎,她如今賬冊鑰匙、祖產公庫都握在手裏,珠大哥兒隻能在榮禧堂裏頭叫叫罷了,元大姑娘倒是稍微傳得廣了些,但也不敢傳到她麵前來,更傳不出這府外頭去,她還怕什麽?


    自有擅於醫術的嬤嬤丫頭們把著關,這合用的東西用用也無妨,不合用的小心些處理也就是了。


    她的丈夫是世子,她的長子在聖上並太子乃至其他阿哥們跟前兒都掛了名,和莊親王甚至是忘年之交,她還需要怕什麽?


    小顧氏很淡定。


    即使因著老太太的冥誕,賈史氏一等她的胎滿了三個月,就要她:


    “以後每天抽半日陪我一道兒抄經,也不枉老人家偏疼你們一場。”


    小顧氏也不過是將最擅醫的齊姑姑多多倚重幾分,在賈史氏處格外留意那些個佛香吃食罷了。


    嗯,順便奇怪一下,賈史氏特特拘了她在跟前,卻居然真的隻是抄經,而不需跪經等的“體貼”。


    甚至連對比一下她和王氏的表現——


    王氏去年九月裏,肚子可都七個月來,還勉強跪著上過香呢!


    小顧氏因著不肯拿肚子去搏名聲,也不認為她在榮禧堂能有多少好事傳出去,便隻是抄經罷了,賈史氏並王氏婆媳,竟也不曾由此傳出什麽話去。


    待到賈史氏更體貼地關心:


    “哎呀,也是我忘了,你可不比你弟妹,她除開抄經禮佛之外,也就是政兒並兩個小的罷了,又有那一屋子奴婢,也勞累不到什麽。


    你卻不隻有身子,還要理著一大家子,如今我硬要尋你陪著抄經,可還忙得過來?


    若有哪裏不妥當,可務必跟我說——


    雖老太太格外心疼你,你抄的佛經想必比我和王氏的都得她老人家歡喜,但她想必更不舍得累著你


    ——左右孝不孝的,也不在這幾本佛經上。”


    小顧氏心中隱隱有了猜測,果然這慈愛婆婆說著說著就說到“你既然不樂意屋裏多個有名分的幫手,你弟妹那兒如今也閑著,倒不如讓她給你搭把手”,小顧氏便恍然:


    果然這才是目的呢?


    說起來,這大家子裏頭,母親偏疼小兒子,怕他分家之後日子過得不順遂,讓小兒媳婦幫著理家,一來學些經驗,省得分家之後手忙腳亂的誤了她的兒孫,二來也多少撈些兒銀錢貼補私房,原也不算什麽大事。


    就是顧家素來在嫡庶長幼上格外講究些,小顧氏的伯母嬸娘甚至於親媽,因著心疼小兒子,將自己的嫁妝私房交給小兒媳婦練手的也都還有呢!


    左右這大規矩上不出錯,主母不將心思動到家族傳承上來,人心有偏向,原也屬尋常。


    可惜賈史氏在老太太逝世當日,那種恨不得將大房都踩到泥裏、連親兒子親孫子都不放過的所謂“痰迷心竅”之下的言語混亂,給小顧氏的印象委實太深刻了。


    她絲毫不懷疑,隻要有機會,這位婆母是能狠下心把自己清除了、能把瑚哥兒父子毀了,來給她心愛的次子讓路的。


    因此不管賈史氏怎麽說,她隻咬死了:


    “如今國公爺遠在金陵,這府裏頭的應酬都是世子出麵,若是內務倒托了弟妹打點,看著委實不像。


    我如今尚可支撐,就是萬不得已,再如當年一般,求疏峰軒妃賜下幾位女官暫做支撐就是,萬不敢勞太太煩心,更不敢毀了弟妹的名聲。”


    賈史氏不免十分悶悶,若隻拿王氏的名聲就能換她小兒子襲爵,賈史氏真沒什麽不舍得的。


    然不過一點管家權而已,再說這“內帷不修”也真不是什麽好話——


    小顧氏十分語重心長地勸她:


    “我知道太太是心疼我,可尋常為了我虧了弟妹也罷了,這樣大事……二叔日後可是要為官作宰的,這內帷不修可不是什麽好事兒,縱觀史書,因此丟官的還少嗎?”


    賈史氏在史書上有限,卻也知道這兒媳與婆母一般,出自書香之族,這話想來不是無的放矢,便也隻得設法尋著讓賈政以國公府的名義出去應酬的可能、再好與王氏內外合作罷了。


    可惜這樣事情,連賈代善都不會願意,宗族也不會坐視不理——


    賈代化之妻:論來你誥命去我尊貴,本不該由我訓斥你,可一族一姓,我原是族長宗婦,如今膝下敬兒也腆為族長,我這做嫂子的,就少不得說你幾句:這聖命欽封的世子倒不合適代表府上?倒要個科舉了幾年還沒走過秋闈的出來折騰?


    ——賈史氏懨懨許久,卻也委實無法,不過是在小顧氏麵前,多幾句指桑罵槐;小顧氏卻是隻要肚子安穩,隻不痛不癢的,如此也罷了。


    偏十一月十四這一日,因著賈代善痛惜自己遠在金陵,老太太的靈柩又是入了當今為自己備下的陵園的,他既不得去亡母跟前掃墓盡孝,又不能去她生前寢居之所緬懷遺思,便特特來信囑咐,務必要到清虛觀打醮七日,才勉強夠表達他這一番孝心。


    賈赦床帷間口無遮攔的時候,還納罕過:


    “我好像記得老太太隻信佛?怎麽倒是去道觀打醮?”


    小顧氏也覺得公爹這孝心委實有趣,卻隻道:


    “老太太也隻在自己院子裏頭小佛堂禮佛,外頭是一概不去的,隻讓人施衣舍粥,卻也不拘是道觀佛寺喇嘛廟的,據說就是洋人寺廟,隻要真是憐憫貧苦孤獨,老太太也肯布施?”


    賈赦便點頭:“也是,老太太素來心寬。”


    又一低頭和小顧氏肚皮下的小家夥互動去了。


    反正不管賈代善這孝心如何有趣妥當,他們做兒子兒媳的,隻管盡心便是。


    小顧氏這時候的肚子也有六個多月了,腰身已經日漸臃腫起來,好在離走不動路還有些距離,那清虛觀雖在郊外,卻也不是什麽深山老林,一路車轎也就到了。


    小顧氏也就沒想起來什麽裝病推脫的,隻管將兩個最是擅醫的姑姑帶在身邊,又讓略通醫理的丫頭,並鄭嬤嬤等數個親信,在清虛觀附近準備著,自己隨身帶了不少丸藥,鄭嬤嬤那邊更是足足備下了,確保這一趟打醮,務要萬無一失。


    那前頭六天也確實風平浪靜,賈史氏有時候會故意折騰她一下,但都不算過分,王氏幾迴在飲食裏頭出招,也盡給齊姑姑點出來了,小顧氏除了精神崩得緊了些,其他並無甚大礙。


    第六天夜裏,小顧氏最為緊張,可最終也平平安安過了,她還想著是不是在迴程才有大招,又或者真是自己杯弓蛇影了,結果第七天中午,事兒就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崩壞康熙朝[清穿+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子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子喬並收藏崩壞康熙朝[清穿+紅樓]最新章節